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国界民族_概念与内涵的界定

跨国界民族_概念与内涵的界定

跨国界民族_概念与内涵的界定
跨国界民族_概念与内涵的界定

《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SocialSciencesinYunnanNo.4

一、相关概念界定的争议

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由于作为人们共同体的民族形成过程与人类社会的国家发展过程的交错重叠,造成了国家疆界与民族分布地域的普遍不一致。当今世界上,同一民族生活在若干国家,一个国家包括若干民族的现象相当普遍。正如恩格斯所言:“没有一条国家的分界线是与民族的自然分界线,即语言的分界线相吻合。”[1](P1)这种国家疆域与民族分布地域的交错重叠,使民族与国家的形式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即1个国家1种民族、1个国家多种民族和1个民族多个国家,而后两种形式更为普遍,而且往往存在于同一区域,即相当一部分民族的传统居住地域被国家政治疆界所分割,成为跨国界而居的民族。伴随现代国家建立的全过程,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时有发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民族的流动性也在不断加大。这些因素都在加剧着同一民族跨国界而居的现象。我国学术

界对这类特殊群体的研究,经历了从“边政学”到“跨界(境、国)民族”专门化研究的发展历程。

国内对跨界(境、国)民族的研究是伴随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第三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而掀起高潮的。但如果泛指在内容上涉及这类特殊群体的研究,那么它的研究历程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当时曾十分活跃的边政学者和民族学者们的研究就已经涉及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如1935~1936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凌纯声等人参加中英会勘中缅南段界务时,就已注意到了民族的跨国界而居问题,在其《中国边疆民族》、《中国边疆文化》等论文中,已涉及了跨国界而居的民族在周边国家活动的情形等。不过从总体上看,当时的这些研究成果,在性质上还属于“边政学”的范围。1957年,中央民族学院刊行了石钟健编著的《有关中缅国境线上少数民族的专著及论文索引》,这是当时对同一民族跨国界而居的相关研究的总结性成果。直到1979年,在昆明召开的“全国民族研究工作规划会议”上,才第一次将世界民族研究正式纳入国家规划[2]

“跨国界民族”概念与内涵的界定

王清华1,彭朝荣2

(1.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34;

2.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摘要:目前,国内关于我国跨国界而居的民族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气候,但民族学界对这类特殊群体的称谓不尽相同,主要有“跨界民族”、“跨境民族”和“跨国民族”之称,这3个概念的定义和内涵的界定上仍然存在分歧、争议和不足。应把跨国界而居的特殊民族群体称之为“跨国界民族”,其特点包括:(1)跨居于不同国家的各部分已拥有不同国籍;(2)跨居于不同国家仍有相对集中的聚居地;(3)跨居于不同国家的各部分仍保持认同。

关键词:跨界民族;跨境民族;跨国民族;跨国界民族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691(2008)04—0019—05

收稿日期:2008-01-21

作者简介:王清华(1955~),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彭朝荣(1983~),男,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2006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硕士研究生。

(P13~16)。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术界针对同源而跨国分布民族的研究被确定为专门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明确提出了“跨界民族”、“跨境民族”和“跨国民族”的概念,并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一些理论探索,但学术界在这3个概念的定义及内涵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争议。

1.“跨界民族”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的争议

最早明确提出“跨界民族”这一概念及相关理论的是中央民族大学的陈永龄教授。1986年该校民族学系、民族研究所打出了“跨界民族研究”专业的大旗,并开始招收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此后,涉及“跨界民族”的著作和文章开始涌现,如周星的《民族政治学》、王逸舟的《当代国际政治析论》、寒戈的《浅析跨界民族和国际政治》等。“跨界民族”这一概念自1986年被正式提出以来,在其定义和内涵上的争议从未停止。较具代表性的提法有如下几种:(1)1994年金春子、王建民联合出版了对我国跨界民族介绍较为系统的专著《中国跨界民族》,作者对跨界民族的解释是:“跨界民族是由于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分别在两个或多个国家中居住的同一民族。”[2](P18)作者还强调指出其使用“跨界民族”既指在紧靠边界两侧、居住地直接相连、分居于不同国家中的同一民族,也指在相邻国家的边界附近地区活动的同一民族,多数跨界民族的分布地是连在一起的,但也有少数同一民族可能会与其他民族相隔,居住地没有直接相连[2](P18)。

(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专家葛公尚认为,就字面意义而言,跨界民族应当包括一切因政治疆界与民族分布不相吻合而跨国界居住的民族。但是,政治人类学范畴的跨界民族的定义却没有如此之宽泛,它基本限定于那些因传统聚居地被现代政治疆界分割而居于毗邻国家的民族。也就是说,跨界民族具备两个必不可少的特征:一是原生态民族本身为政治疆界所分隔;二是该民族的传统聚居地为政治疆界所分割。换言之,原生态民族在相邻的国家间跨国界而居,他们的地理分布是连成一片的,他们是具有不同国籍的同一个民族[3]。刘稚在其论文《关于跨界民族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兼论中国与东南亚的跨界民族》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构成跨界民族的3个基本要素是:①历史上形成的原生态民族;②同一民族的人们居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邻国家;③民族传统聚居地被国界分隔但相互毗邻。因此,跨界民族就是指历史上形成的而现在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交界地区毗邻而居的同一民族[4]。

(3)中国社会科学院曹兴研究员则认为“跨界民族”应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跨界民族是一切因政治疆界与民族分布不相吻合而跨国界而居住的民族;广义的跨界民族既包括被国家分隔、消极被动跨界而居的民族,也包括积极主动移民跨界而居的民族。前者是国家分隔的产物,后者是移民的产物。”[5]2004年他又指出:“跨界民族是那些原来民族和其传统聚居地都被分割在不同国家内而在地域上相连并拥有民族聚居地的民族,跨界民族是被动(被不同国家政治力量)分割的结果。”[6]

2006年9月,民族出版社出版了葛公尚主编的,作为1996年以来对“跨界民族”研究的总结性成果《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研究》一书,其中对“跨界民族”的界定采用的仍然是作者1999年在《试析跨界民族的相关理论问题》一文中的定义。对于这一定义,学术界仍存在不同看法。这充分反映了学术界对“跨界民族”内涵的界定仍处于摸索阶段。

2.“跨境民族”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的争议

1982年范宏贵教授在其论文《我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依族的古今关系》一文中明确提出了“跨境民族”这一概念。此后,“跨境民族”这一概念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了相当的认同和较大范围的使用。主要文章有范宏贵的《中越两国跨境民族》(《西南民族历史研究集刊》1984年第5期),姜永兴的《我国南方的跨境民族研究》(《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10期)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以“跨境民族”为题的论文频频见诸于国内各种期刊,如胡起望的《跨境民族探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黄惠焜的《跨界民族研究论》(《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等。在论著方面,1988年申旭、刘稚合作出版的《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境民族》(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出版了由赵廷光主编的《中国跨界民族问题研究》、《云南跨境民族研究》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云南省还成立了由政府官员和学者联合组成的“云南跨境民族社会经济发展对比研究课题组”。1994年,中央民族大学又将1986年设置的“跨界民族”研究专业改名为“跨境民族”研究。

关于“跨境民族”概念的界定,学术界至今聚讼纷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胡起望的解释颇具代表性:“跨境民族就是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里长期居住,但又保留了原来共同的某些民族特色,彼此有着同一民族的认同感的民族。他们虽然长期分居于不同的国家,受当地的主体

民族或其他民族的不同影响,在语言、服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等各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是在他们的传统文化的底层,以及日常生活的深处,与原来的民族传统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7]他还将跨界民族与跨境民族做了一定的区别,认为跨界民族较突出的特点是他们的地理分布基本上是连成一片的;而跨境民族的地理分布可能并不连成一片,有的从居住的第二国迁入第三国、第四国,他们不仅可以跨国居住,有的还远渡重洋,成了跨海洋而居的民族;跨境民族是一个比跨界民族更宽的概念,跨界民族是跨境民族的一部分;汉民族就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跨境民族[7]。这一概念的界定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它并没有强调这类特殊群体在居住地域上的相连,而且认为跨界民族只是跨境民族中最靠近边界的那一部分。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跨境民族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跨境民族就是同一民族跨国界线分居在不同国家,他们的民族名称、生活习俗、语言文字等基本保持密切的联系,此类为多数,系我们所指的跨界民族;广义的跨境民族则是在迁出数百年或更长时期以后,迁出的一部分在当地有了一定的发展变化,他们或者受当地主体民族的影响,或者在发展中与原来的部分在某些方面产生了差异,在不少方面有了鲜明的个性,但是只要他们存在着同一民族互相认同的民族意识,就是跨境民族。”[8](P13)

3.关于“跨国民族”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的争议

“跨国民族”这一概念是马曼丽教授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她认为用“跨国民族”一词比“跨境民族”更有概括力,而且更为确切,因为同源民族虽然一般较多处在相邻地区,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流动性加大,并不一定都在毗邻国家,更不一定在毗邻地区。因此,她主张用涵盖“跨界民族”的“跨国民族”一词指称这类特殊群体。在这一著作中,她是这样解释“跨国民族”这一概念的:“所谓‘跨国民族’,简而言之,就是对跨居两国或两国以上(不论是相邻的两侧,还是远离边境的)、基本保持原民族认同的、相同渊源的人们群体的指称。”[2](P21)周建新博士在其专著《中越中老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中指出:“我在本书中只使用‘跨国民族’一词最根本的理由是‘国’体现着民族的政治认同和归属。”[9](P3)而曹兴研究员则认为:“跨国民族一词是移民的产物,它泛指跨居别国的民族,之间可能相隔一个国家,也可能相隔数个国家。”[5]

近年来,有关“跨国民族”研究的成果颇为丰富,而且研究的视角也在不断多元化,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大。2005

年7月民族出版社出版的马曼丽和张树青合著的《跨国民族理论综论》一书,可谓是近年来有关“跨国民族”研究继往开来的力作。总的来说,持“跨国民族”这一提法的专家学者较多的是强调这类特殊群体拥有不同的政治认同和国家归属,即强调其政治分隔性。尽管这样,在概念和内涵的界定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一定论。

二、关于“跨界民族”、“跨境民族”和“跨国民族”的辨析

无论是“跨界”、“跨境”还是“跨国”,当人们用其来修饰某种人们共同体时,目的在于指出这个共同体有怎样的历史和文化联系,而在现实中又有怎样的政治和领土分野。确切地说,“跨界民族”、“跨境民族”和“跨国民族”这3个概念的使用都是有一定道理和依据的,只是各自的理解和指称重点的不同,而没有绝对的错误和正确之分。但这3个概念都并非是完善的,无论是概念本身还是其内涵界定,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1.三者在地理分布和指称对象上既有差别又有重叠

从前文所列举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跨界民族”的定义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跨界民族”的分布地域是“相邻国家的毗邻地区”,也就是说,“跨界民族”虽分属于不同国家,但民族的分布地域是基本连成一片的。“跨境民族”的地域分布要比“跨界民族”宽广,其居住地可以相连,也可以不相连,“有的从居住的第二国迁入第三国、第四国,有的还远渡重洋,成了跨海洋而居的民族”;它的居住地域已从相邻国家的毗邻地区扩展到了相邻或相近国家的边境地区,它们之间可以有其他民族相隔。而“跨国民族”的分布地域已不再局限于“边界”或“边境”地区,既可以是相邻的两侧,也可以是远离边境的广大地区;也不再局限于相邻或相近国家,可以是世界各地的任何国家和地区。从分布地域的范围和位置上看,“跨界民族”只是“跨境民族”和“跨国民族”中处于相邻国家边界的那一部分,而“跨境民族”的居住地域又只是“跨国民族”的一部分。可见,三者在地理分布特征上是既有差别又有重叠的。正是这一特征,决定了它们的指称对象既有差别又有重合。“跨界民族”的指称对象只是“跨境民族”和“跨国民族”的一部分,而“跨境民族”的指称对象又只是“跨国民族”的一部分。“跨界民族”的指称对象是比较狭小的,比如汉族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跨境民族”或“跨国民族”,但它却并没有被称为“跨界民族”;“跨国民族”的指称对象比“跨境民族”还要宽泛,

它不但包括“跨界民族”和“跨境民族”的全部对象,而且还包括某些移民集团,如美国的犹太人移民集团等。

2.各自研究的侧重点及视角不同

正如这一学科刚兴起时,是以“跨界民族”的领土争端为中心的,因为“跨界民族”一般居于国界两侧而关系领土边界问题,即“跨界民族”所居住的地方是国防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故而比较强调这类特殊群体在地域分布上的毗邻性。而“跨境民族”研究是以“跨境民族”与毗邻或相近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为主要目的的,比如中国与缅甸首倡的绿色替代毒品工程即为“跨境民族”研究的一个典型,因此“跨境民族”侧重于这类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联系性及同一民族的认同感,即侧重于其社会文化属性。“跨国民族”研究则以全球的视野,关注“跨国民族”对人类全球化发展道路与和平发展目标的重大影响的同时,对“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进行探讨,所以,“跨国民族”突出强调这类特殊群体的不同政治认同和国家归属,即侧重于其政治分隔性。

3.三者的定义及内涵仍是交叉含混的

较早对“跨界民族”进行研究的王建民先生认为:“所谓‘界’是指国界……境即指国境线,跨境即跨界。”[10]而金涛、孙运来在《世界民族关系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一书中则用“跨界民族”的定义来解释“跨境民族”,他们认为:“所谓的‘跨境民族’,顾名思义,就是指跨两国乃至几条国界分割,或一个民族居住在两国乃至几国边界地区而其居住地基本连成一片。”[2](P20)也有学者认为,“跨界民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跨界民族”多称“跨境民族”或“跨国民族”[8](P12)。胡起望先生在其论文《跨境民族探讨》中指出:“广义的跨境民族和狭义的跨境民族之分,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跨境民族的涵义而作的一种解释,实际上,有时很难区分哪个是广义的跨境民族,哪个是狭义的跨境民族。正如有的跨境民族,他们又是跨界民族一样;有的广义的跨境民族,他们又是狭义的跨境民族。”[7]曹兴研究员则指出:“跨界民族和跨境民族虽然仅一字之差,甚至学界的理解还有些模糊,有时把跨界民族和跨境民族混同起来,其实,其中有些是跨界民族,有些是跨境民族,有些是跨国民族。”[6]他还认为,“跨境民族”起码有3种,其中第三种是“所跨国家与本国并不相连的族群,如美国的华人和犹太人等,而这种显然是跨国民族”[6]。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并不能区分出哪些是“跨界民族”、哪些是“跨境民族”,而哪些又是“跨国民族”。可见,这3个概念的定

义和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是交叉含混的,很难将其截然分开,但也不能将其等同起来。这种混乱状态给全面理解和认识这类特殊群体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三、“跨国界民族”的定义及内涵

概念的繁多混乱和内涵的模糊,既不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也不利于指导实践。基于此,笔者认为使用“跨国界民族”这一概念来指称这类特殊群体是最为合适的。所谓“跨国界民族”就是指:由于国家政治疆界的分割而聚居于不同国家且拥有不同国籍,但在现实生活中仍保持着同一民族认同感的同源民族。“跨国界民族”具有3大特征:(1)跨居于不同国家的各部分已拥有不同的国籍。这一特征将移民到别国临时或长期居住但并没有获得居住国国籍的移民群体区分开来。(2)跨居于不同国家的各部分拥有相对集中的聚居地。共同地域是民族的一大特征,这一特征将“跨国界民族”与一般性的散居的移民现象区分开来。(3)跨居于不同国家的各部分仍保持着同一民族的认同感。这一特征将历史上是同源民族但由于长期的民族融合或同化已经形成另一民族的群体区分开来。民族认同感是同一民族最重要的联系纽带,如果连基本的民族认同感都消失了,那也就谈不上是同一民族了,也就无所谓“跨国界民族”了。“跨国界民族”这一概念不但囊括了“跨界民族”、“跨境民族”和“跨国民族”的全部指称对象,而且在全面体现这类群体的地域性、政治性和社会文化属性的同时,将这类群体的历史和现实统一起来,从而弥补了其它3个概念的不足。

1.“跨国界民族”体现了跨国界而居的特殊民族群体的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首先,从指称对象上看,“跨国界民族”囊括了“跨界民族”、“跨境民族”和“跨国民族”的全部对象。“跨界(境)民族”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边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边政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局限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其触角自然只能延伸到相邻或相近国家的边界或边境地区。“跨界(境)民族”研究在视野上仍受到“边政学”的影响和束缚。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民族的迁徙和流动并不仅仅局限于边界或边境地区;尤其是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跨界民族”和“跨境民族”都不足以表现同一民族跨国界而居的现实,而“跨国民族”这一概念本身又是为迎合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性的民族流徙才被提

出来的,这一概念太过于宽泛,并不能体现“跨国界而居”的民族绝大部分仍处在相邻或相近国家的边界或边境地区这一事实。“跨国界民族”这一表述既囊括了这类群体的主体部分,也涵盖了它的流徙部分,从表述对象上体现了这类群体的整体性。

其次,从地域分布上看,“跨国界”将“跨界”、“跨境”和“跨国”整合为一体。如果从定义出发的话,跨中国、缅甸、老挝和越南的拉祜族被称为“跨界民族”是毫无争议的,而跨中国和泰国而居(中国和泰国并不接壤)的拉祜族就应该被称为“跨境民族”或“跨国民族”;同样,拥有1690万(1985年统计)人口的富拉尼人分部在非洲的尼日利亚、几内亚和佛得角等16个国家,而尼日利亚、几内亚和佛得角这3个国家之间都有数国相隔,彼此相距甚远,如果用“跨界民族”或者“跨境民族”来指称分布在这么遥远的国家内的同一民族,显然是不符合其内涵和现实的。但富拉尼人分布的这16个国家绝大部分是彼此相连或相近的,用“跨国民族”来指称又不能体现他们的主要面貌。这种情况随处可见。所以“跨国界民族”之称能将其在地域上有机统一起来,既体现出这类群体在地域分布上的“面”的特点,也体现了其居住地域的“点”的特征,实现了其部分与整体的有机统一。

2.“跨国界民族”体现了形成跨国界而居的民族的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曹兴研究员认为:“跨界民族是被动(被不同国家政治力量)分割的结果,跨境民族是主动临时性的‘移民’或长期移民的产物。”[6]他还指出:“跨境民族起码有3种……第三种是所跨国家与本国并不相连的族群,如美国的华人和犹太人,以及移民到世界各国的吉普赛人和阿拉伯人。第三种显然是跨国民族。”[6]由此可见,“跨界民族”是在国家疆界划分时被强行分割开的同一民族,也就是说,“跨界民族”主要是历史造成的现象,强调的是历史上的“被分割”的现实。而“跨境民族”和“跨国民族”更注重现实生活中的“移民动作”。马曼丽教授也指出,使用“跨国民族”这一概念,一是符合中国西北跨国民族,特别是境外同族多以跨居数国,并且非尽在交界两侧的实际;二是选用“跨国民族”这种涵盖面较宽的术语,符合全球化时代移民和族群变迁瞬息多变的发展趋势[10]。可见“跨界民族”注重历史上的“被分割”而不太关注现实中的“移民”,而“跨境民族”和“跨国民族”却更注重现实中的移民而无法完全兼顾“历

史”。“跨国界民族”从跨国界而居的民族形成的时间跨度上将三者结合起来,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3.“跨国界民族”将跨国界而居的民族的地域属性、政治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有机统一起来

就字面意义而言,“跨境”更容易被理解为跨地区,无法直接体现出这类群体的政治属性;“跨国”强调了这类群体的政治属性却无法直接体现其地域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跨界”体现了其地域属性,但它本身又是一个含糊的概念,因为“界”既可指国家的边界,也可以指地区的边界,还可以指民族边界(即文化的边界)。只有把“跨界”理解为跨国家的边界时它才能同时体现这一群体的地域属性、政治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所以,“跨国界”既兼顾了“跨国”的政治属性,又兼顾了“跨境”的社会文化属性,同时还兼顾了“跨界”的地域属性,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所以,“跨国界民族”不论从字面意义上,还是从其内涵上,都明确体现出了跨国界而居的这类特殊群体的客观现实。这一概念的提出,既有助于消除目前概念使用上的混乱局面,也有利于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进而为正确认识“跨国界民族”提供一种理论视角。

参考文献:

[1]赵廷光主编.中国跨界民族问题研究?序言[Z].1999.

[2]马曼丽,张树青.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葛公尚.试析跨界民族的相关理论问题[J].民族研究,1998,(6).

[4]刘稚.跨界民族的类型、属性及其发展趋势[J].云南社会科学,2004,(5).

[5]曹兴.跨界民族问题及其对地缘政治的影响[J].民族研究,1999,(6).

[6]曹兴.论跨界民族问题与跨境民族问题的区别.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7]胡起望.跨境民族探讨[J].中南民族学院报,1994,(4).

[8]葛公尚主编.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问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9]周建新.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0]丁延松.跨界民族概念辨析[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4).

[责任编辑:杜雪飞]

信息与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信息与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所讲内容为广东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本节课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开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明确信息的多样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在讨论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对信息这一概念已具有初步的认识,但对信息的基本特征还未能很好的理解,本课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小组讨论活动等形式来理解以及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避免纯理论的讲述,把信息这个概念与其特征尽量由浅入深讲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中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伪性,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 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六、板书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可以理解为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二、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 (2)价值性 (3)时效性 (4)共享性

爱情片特点和分类

爱情片序言: 爱情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伟大、最具永恒性的主题之 一。 在人类所有的梦想中,最美丽的就是爱之梦。 自电影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小小的银幕不知上映过多少悲欢离合的爱情传奇,不知谱写过多少感人肺腑的不朽恋歌,它们或者是呼唤人性高扬人权的一面旗帜,或者是抗衡孤独拯救异化的救命稻草,总之,它们承载了人们对纯真爱情的永恒向往,营造着最浪漫瑰丽的幸福梦幻。 一、爱情片的定义: 狭义的爱情片,即指一种爱情类型片。 是以表现爱情为核心,并以男女主人公在爱情发生的过程中克服误会、曲折和坎坷等阻力为叙事线索,最终达到理想的大团圆或悲剧性离散结局的类型电影。 它们通常以爱情的艺术表现为主要吸引力,以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爱情的阻碍产生的冲突为叙事的主要动力,通过表现爱情的绝对超越性来探讨爱情这一永恒的人类情感和艺术主题。 广义的爱情片,则指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为影片主要叙事内容的影片,包括上述爱情类型片和艺术片,或从情节分为情节剧爱情片和非情节剧爱情片。 二、爱情片的特点: 1、主题爱情片的基本主题是爱情至上,即用爱情来超越一切社会矛盾和现存的价值观。 以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深入刻画人与人的内心情感。

男女主人公可能要面临感情年龄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和误会矛盾的曲折,这也正是爱情片的看点。 2、人物如同西部片里一定会有纵横驰骋的牛仔,警匪片中一定会有可恨以可爱的盗贼,爱情片里必不可少的当然是两个对爱情忠贞不渝,信奉爱情至上的“情圣”。 他们可能从事任何职业,但他们一定是以爱情作为终身事业的。 这些被理想化的男女主人公往往由那些形象漂亮,气质优雅的明星扮演,他们将类型电影的造梦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也因此诞生了一批魅力超群,家喻户晓的“爱情片明星”: 费雯丽和罗伯特·泰勒;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恩;赵丹和周旋……日本影星三口百惠和三浦友和更是著名的从“银幕情侣”变成生活伴侣的现实传奇。 3、内容①惯用阻力因素作为诱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阻力因素的运用永远都是爱情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观众的软肋。 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爱情的阻力因素所产生的冲突成为了叙事的主要动力。 下面我们从阻力因素的偶然和必然性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总结分类: 阻力因素偶然因素新的类型,即爱情灾难片)疾病和死亡过去恋情的记忆《山楂树之恋》《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八月照相馆》《西雅图夜未眠》《我的野蛮女友》代表作自然灾难(类型的交叉产出《泰坦尼克号》命运、错过、缘分、偶然《向左走向右走》性不可抗拒性因素等必然因时代《甜蜜蜜》《云水谣》《漫长的婚姻》《罗马假日》《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暮光之城》、《小倩》、《人鬼情为了》《孤星》《外出》、《燃情岁月》、《非常完美》素(即: 门第阶级、身份地位社会因种族素,世宗教信仰俗眼婚姻、第三者光)年龄(包括早恋、不伦之恋)《教室别恋》《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阳光灿烂的日子》性别(主要为同性恋体裁)《霸王别姬》《断背山》《蓝色大门》时空

论国防教育价值的基本特征

论国防教育价值的基本特征 [摘要]探讨国防教育价值的基本特征是深刻领会和把握国防教育价值本质的有效途径。一般情况下,国防教育价值具有主体性、阶级性、历史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等特征。 [关键词]国防教育教育价值基本特征 “价值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但其性质则是统一的。”这种“性质”构成价值的特征。价值的本质决定了价值的特征,而价值的特征表现了价值的本质。国防教育价值,就是人和社会在国防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国防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国防教育活动中主体教育需要的满足或实现与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表现的统一。由此可见,国防教育价值作为主体的对象性活动的产物和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其实质是主客体需要的统一。根据国防教育价值的本质,它具有立体性、阶级性、历史性、实践性、社会性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国防教育价值的主体性 国防教育价值主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作为具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主体;二是作为社会群体活动的教育价值主体。国防教育价值因主体不同而不同。由于主体所处的时代不同,或者由于主体结构、需要或能力不同,同一客体往往可能与之建立不同的价值关系,从而对之具有不同的价值。例如,大学生在生物学和人类学的意义上都是人,但是当他们作为资产阶级的国防教育价值主体时,他们就只是资产阶级的接班人;当他们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国防教育价值主体时,则是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而且,即使在相同社会环境下,国防教育价值关系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有所不同。 作为具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他们都有各自的目的和需要,有各自不同的教育价值追求,实现着不同的国防教育价值,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特点。国防教育价值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价值凝聚在主体自身上,学生的价值表现为国防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国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教育管理者的价值产生于国防教育目标与效益的管理。 作为社会群体活动的教育价值主体,包括国家或民族群体主体、集团或组织

微电影的类型特征

微电影的类型特征 徐峰湖北民族学院 内容摘要:微电影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它能在段时间内社会大众的认可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说明微电影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艺术品味。微电影的“微”特征在其制作规模、叙事方式和表达方式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目前来看,微电影的类型主要有文艺微电影、企业形象片和公益微电影等,它们因传播目的的不同而各自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微电影类型特征 一、微电影的兴起及现状 (一)微电影的概念 电影自1895年卢米埃兄弟发明以来,已走过近120年的发展历程。电影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影也出现了小型化和快速化的趋势,这就是微电影。微电影,意即微型化的电影。微电影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电影形式,它与传统电影一样,都要经历编剧、拍摄、后期制作的流程,但与传统的电影相比,微电影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 1、制作规模的“微”。相对于电影而言,微电影在时长、投资、制作周期方面都有微型化的特征。微电影的时长最少有几十秒,多则半个小时左右,最常见的在十分钟左右,如徐峥的微电影《一部佳作的诞生》,仅用8分钟的时间讲述了三个绑匪为筹集拍电影的经费而去拍摄勒索录像的一连串趣事。微电影的投资由于时长和剧情的设置往往不需要像电影那么巨大,几百元也可以拍出来,如《天堂午餐》就是河北传媒学院大三学生刘啸宇用相机拍摄的一部表达“孝”主题的微电影。微电影的“微”还表现在制作周期上,微电影从拍摄到上映往往仅需要几天到10几天的时间,相比电影而言时间大大缩短了。 2、叙事方式的“微”。微电影是顺应当下社会生活的快节奏而诞生的,在叙事上,它不得不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微型特征。微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构思,往往是一些小片段、小故事或小情境,这就决定了微电影的叙事方式也不能太复杂。微电影要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完成一个故事的叙述,因此,它往往会突出故事的高潮部分,而其他的情节和叙事就采取跳跃式的叙述。比如微电影《老男孩》的开头,就是通过肖大宝和王小帅的几个生活细节呈现的,

关于“民族及其基本特征”的教学设计示例

关于“民族及其基本特征”的教学设计示例 复习提问 本书前言中提到,政治是阶级的大事,国家的大局,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那么,民族和宗教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什么关系?我们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和宗教概况以及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有什么意义?(设计第一个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本课的地位,本课知识与上面学过的知识的联系,设计第二个问题的目的是调查研究,摸摸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情况,以备有针对性地实行教学。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个框题“民族及其基本特征”。 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板书) 第一框题(板书) 民族及其基本特征(板书) (图画导入法)(教师展示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穿着各民族服装的图片。展示图片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注意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提问:同学们能看出图中有哪些少数民族吗?(学生讲出其中的一些少数民族名称。) 民族是我们经常讲的一个词,什么是民族?并不是一下子能说清楚的。下面我们先看看民族是怎样形成的,民族有些什么基本特征。 或(趣例导入法)播放视频:南斯拉夫内战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南斯拉夫内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看了录象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实行总结)同学们的感想一定很多,我的感想也很多,但我最想说的是10个字:“一朝战火起,倒退几十年”,可见,“民族、宗教无小事”,能否准确

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学习和掌握关于民族和宗教的知识就至关重要。从这节开始,我们将学习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 一、民族的形成(板书) (这部分的知识可采用议论、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座的同学都属于我们56个民族中的一个,有谁知道民族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发表看法) 关于民族的形成,教材作了简要概括,还用一段楷体字,具体说明了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共同体如何一步步发展,最后形成民族的过程。请同学们在阅读了这段材料后来归纳民族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发表看法) 媒体显示:民族产生示意图 (教师结合图表分析)在人类历史上,民族并不是一开始就存有的。原始社会里,基本的社会组织是氏族,那时并不存有民族。原始社会末期,因为金属工具的使用,生产力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提升了劳动效率,社会上有了剩余产品,于是产生了私有财产。从此,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部落战争频繁发生,亲近的各部落为了掠夺其它部落或者防御其它部落的掠夺,就联合起来结成部落联盟。部落联盟使各部落互相杂居,逐步融合,人们间的关系也由地域关系逐步取代血缘关系。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氏族制的解体,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人们的共同体便由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发展为民族这种新的共同体。 我们通过了解民族的形成过程。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议论) 至少应该明确下面两个观点: 1、民族的含义: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板书) 需要说明的是,“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的表述,仅仅民族的一般含义,不是完整的民族定义,作为中学生我们掌握到这个层次就能够了。

第十六章 国防概述

第十六章国防概述 -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基本概念 -国防的主体 -国防的对象 -国防的目的 -国防的手段 -国防历史的启示 -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保持忧患意识是国防巩固发展的前提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现代国防的概念内涵更丰富 -现代国防是多种手段、多种斗争形势的角逐

-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更密切重点概念

1.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同意、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简答出题 1.国防的基本要素 (1)主体,国防行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 (2)目的 (3)手段 (4)对象,国防要防备和抵抗的是“侵略”,应该把”武装颠覆“作为制止的对象。 17、国防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要素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基本要素: ①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 ②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 ③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2.国防的目的 (1)捍卫国家的主权。 (2)保卫国家的统一。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4)维护国家的安全。 3.国防的手段 (1)军事。国防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手段,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能是捍卫国家利益,防备和抵御外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犯,防备和平息内部和外部的敌对势力相互勾结所发动的武装暴乱。 (2)政治。政治手段作为国防手段之一,指的是“与军事有关”政治活动,而不是政治本身的全部含义。 (3)经济。经济是国防的基础,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国防建设的水平。 (4)外交。国防外交活动指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国防目的而开展的外交活动,由于这种外交主要涉及军事领域,所以又称军事外交。 5.国防历史的启示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

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 影视艺术概论讲义(第一章到第五章) 影视艺术概论 电影艺术的产生揭开了人类文化历史新的一页。 电影引发了人类思维的一次革命——影像思维。电影的发明意味着人类的艺术思维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影像阶段。 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 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电影是看见的世界 电影是梦幻工厂 电影是长以公里计的滚滚而流的视觉鸦片河 电影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 第一章电影艺术特性 视像性与运动性 *真性与假定性 综合性 第一节视象性与运动性 一、视像性 “看见的世界”。“肖似代码”,有意味的视觉符号,在视觉直感中获得满足。 视觉元素:色彩、光线、构图、人物 等银幕造型。 色彩造型 人物造型 二、运动性( Moving picture) 1客体运动:拍摄对象的运动 2主体运动:摄影机的运动。机位距离、角度、焦距的变化。 3主客体复合运动 4蒙太奇运动:画面组接切换产生的运动 三、运动性与视像性的关系 空间状态与时间变化,运动中的造型和造型中的运动。 第二节*真性与假定性 一、*真性 ——真实感、接近生活的自然形态。 直观的真实:形式与表象的真实 内在本质的真实:故事的真实、情感的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艺术的逻辑。 二、假定性 假定性 ——创造性、人为性、主观性。非自然、非现实性形态。 “假定性是艺术家的伟大的同盟者。” 电影艺术的假定性:a 时空的假定性

b 冲突的假定性 c 造型构图的假定性 d角色的假定性e 声音(音响)的假定性。 三、*真性与假定性的关系 第三节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一、各种艺术门类手段与媒介的融合 电影与文学 电影与戏剧 电影与绘画雕塑 电影与音乐 二、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融合 “视觉列车”。造型与叙事艺术。 “摄影机捕捉瞬间,把瞬间从延续不断的时间过程中抽区和分离出来,强调意义,使之成为审美对象。电影的本质特征是空间的动态化和时间的空间化。” 靠镜头画面叙事,具有画面的空间感和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结构中的时间和时间链条中的空间。 三、艺术与技术与商业的融合 电影的商业性。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电影是一门昂贵的艺术。” 投入、产出与回报。市场流通,经济效益与票房价值。 企业化生产,机械复制。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矛盾:创造与消费、超越与媚俗。 电影的技术性 “影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部世界电影史,既是视听艺术的发展史,也是影视技术的发展史。它是批着现代科学技术戎装屹立于艺术之林的。” 起源照相术。照明师、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布景设计师。 材料:胶片、影带、声带、摄影、照明。电脑成像。 传播媒介:放映机、银幕。影碟、多媒体。 第二章电影语言(上) ——电影语言的独特元素: 镜头、画面、蒙太奇 第一节镜头与画面 一、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镜头与画面 “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法]阿尔诺·马尔丹 影视语言是依托镜头、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视听语言。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镜头。是摄影机开始转动到停机这一过程中的一组画面。[美]梭罗门、[法]麦茨 镜头与画面的关系。 关于画面 影象画面是艺术符号、美学的现实。 画面的视野和焦点。影象画面与人的视界的对应性。

符号学理论中的“符号”

一、什么是符号 “符号”(sign)一词渊源已久,然而它的含义却一直含混不清,甚至在经典著作家那里也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古代希腊,符号就是征兆。公元前5-4世纪,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把病人的“症候”看作符号,世称“符号学之父”。公元2世纪,古罗马医生、哲学家盖伦(Galen,C.)写了一本症候学的书,名为“Semiotics”,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符号学”。此后,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Augustine,A.)给了符号一个一般性的解释:“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东西加诸感觉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意思是说,符号是代表某一事物的另一事物,它既是物质对象,也是心理效果。奥古斯丁的符号观,直接影响了现代符号学的两位奠基人——索绪尔和皮尔斯的符号学思想。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Locke,J.)把科学分为三种,第一二两种为物理学和伦理学,而第三种,他说“可以叫做Semiotic,就是所谓符号之学。各种符号因为大部分是文字,所以这种学问,也叫做逻辑学。”洛克的符号学说,更是皮尔斯符号学思想的泉源。 古代中国虽然没有关于“符号”的明确界说,但是古代汉字“符”确实含有“符号”的意思。所谓“符瑞”,就是指吉祥的征兆;“符节”和“符契”都是作为信物的符号;“符箓”为道教的神秘符号。先秦时期公孙龙《指物论》,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符号学专论。在古籍《尚书》中,注释者说:“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不仅说明了语言是一种符号,而且指出文字是记录语言符号的书写符号。 “符号”作为符号学的基本概念可以不加定义,但必须予以诠释。直到20世纪初年,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把语言符号解释为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时,“符号”一词才算有了比较确定的含义,人们对于“符号”的理解逐渐趋于一致。 在索绪尔看来,符号不是别的,而是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索绪尔所说的“能指”(signifier),指的是语言符号的“音响形象”,所指(signified)是它所表达的概念。索绪尔把它们比作一张纸,思想(概念)是纸的正面,声音是纸的反面,它们永远处在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中。他还认为,这是语言符号两个最为重要的特征。索绪尔说:“我们建议保留用‘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后两个术语的好处是既能表明它们彼此间的对立,又能表明它们和它们所从属的整体间的对立。至于‘符号’,如果我们认为可以满意,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用什么去代替,日常用语没有提出任何别的术语。” 索绪尔关于符号的二元关系理论,很快地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因而也就澄清了数千年来对于“符号”一词的混乱解释。其实,符号是一种关系。索绪尔所说的“能指”,就是符号形式,亦即符号的形体;“所指”即是符号内容,也就是符号能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或曰“意义”。符号就是能指和所指,亦即形式和内容所构成的二元关系。 应用索绪尔二元关系的符号理论,可以很方便地解释一切符号现象,分清楚什么是符号,什么不是符号。例如中国的“龙”是符号,那种奇特的动物形象是符号的能指,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所指;恐龙时代的那些恐龙不是符号。交通路口的信号灯是符号,红灯或绿灯是能指,“禁止通行”或“允许通行”的含义是所指;家庭里用作照明的灯不是符号。“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也是一种符号,“月晕”和“础润”是能指,传达“风雨先兆”的讯息是所指。如此等等。 在索绪尔提出符号二元关系理论的同时,美国哲学家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提出了符号的三元关系理论。皮尔斯把符号解释为符号形体(representamen)、符号对象(object)和符号解释(interpretant)的三元关系。符号形体是“某种对某人来说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种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东西”;符号对象就是符号形体所代表的那个“某一事物”;符号解释也称为解释项,即符号使用者对符号形体所传达的关于符号对象的讯息,亦即意义。在皮尔斯看来,正是这种三元关系决定了符号过程(semiosis)的本质。

第一章第一节国防概述

《国防概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讨论有关国防概述的话题,接下来我将从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难点的明确、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及我的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逐层展开我对于国防概述的教学的一些理解与想法。 一、说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教师知识传授的载体,正确解读教材,把握其中所要传达的知识内涵与人文思想,是一个教师在授课前的必备工作,同时正确的解读教材也是对我后面的教学过程的一个导向。而我本次所选讲的国防概述选自胡金波、张政文主编的《军事理论教程》其中的第一章的第一节的内容。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包括国防的含义和基本类型、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中国国防历史和启示。前两部分是对国防的大概的了解,第三部分则通过具体实践告诉我们国防的重要性。本节内容开启了军事理论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及内容要求安排,再加之对于当前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他们信息环境的实际情况,我将谈一谈我对于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 (一)知识目标:解国防的含义和我国国防的兴衰,了解我国的国防建设政策和国防法规, (二)能力目标:能从我国国防的历史中得到启示。 (三)情感目标: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标准,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国防的含义和基本类型、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难点:中国国防历史和歧视 四、说教学方法

我们都知道军事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课堂讲解授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很少,只能鼓励学生在课后认识和体验,产生实践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辨能力。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直观演示法: 因为本节课主要是同学们介绍国防的概况,只有单调的文字介绍的话,很容易使学生“游离“课堂,激发不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我的课堂上,除了借助PPT向同学们展示一些有关国防的图片外,当然在介绍图片的时候,也会配有我的详细解释,图文并茂,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借助图片直观,为我的教学环节中的交流讨论发挥极大的辅助作用设置一定的情境,也是为解决教学重点“埋下伏笔”。 2、集体讨论法 不能仅靠直观教具教学,否则很容易使自己的课堂变成一个“影院”,有的学生会像一个过客似的,脑海中只是留下一个印象,还无法形成对此知识的认知结构,并且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谈论,并且集合小组意见,集思广益,发表意见,这样不仅是对他们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极大的加强了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将分三个环节推进 (一)课前导入 在开始新课伊始,我在课件上出示《后汉书?孔融传》和《金文考录》中的

爱情片特点和分类

爱情片 序言: 爱情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伟大、最具永恒性的主题之一。在人类所有的梦想中,最美丽的就是爱之梦。自电影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小小的银幕不知上映过多少悲欢离合的爱情传奇,不知谱写过多少感人肺腑的不朽恋歌,它们或者是呼唤人性高扬人权的一面旗帜,或者是抗衡孤独拯救异化的救命稻草,总之,它们承载了人们对纯真爱情的永恒向往,营造着最浪漫瑰丽的幸福梦幻。 一、爱情片的定义: 狭义的爱情片,即指一种爱情类型片。是以表现爱情为核心,并以男女主人公在爱情发生的过程中克服误会、曲折和坎坷等阻力为叙事线索,最终达到理想的大团圆或悲剧性离散结局的类型电影。它们通常以爱情的艺术表现为主要吸引力,以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爱情的阻碍产生的冲突为叙事的主要动力,通过表现爱情的绝对超越性来探讨爱情这一永恒的人类情感和艺术主题。 广义的爱情片,则指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为影片主要叙事内容的影片,包括上述爱情类型片和艺术片,或从情节分为情节剧爱情片和非情节剧爱情片。 二、爱情片的特点: 1、主题 爱情片的基本主题是爱情至上,即用爱情来超越一切社会矛盾和现存的价值观。以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深入刻画人与人的内心情感。男女主人公可能要面临感情年龄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和误会矛盾的曲折,这也正是爱情片的看点。 2、人物 如同西部片里一定会有纵横驰骋的牛仔,警匪片中一定会有可恨以可爱的盗贼,爱情片里必不可少的当然是两个对爱情忠贞不渝,信奉爱情至上的“情圣”。他们可能从事任何职业,但他们一定是以爱情作为终身事业的。这些被理想化的男女主人公往往由那些形象漂亮,气质优雅的明星扮演,他们将类型电影的造梦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也因此诞生了一批魅力超群,家喻户晓的“爱情片明星”:费雯丽和罗伯特·泰勒;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恩;赵丹和周旋……日本影星三口百惠和三浦友和更是著名的从“银幕情侣”变成生活伴侣的现实传奇。 3、内容 ①惯用阻力因素作为诱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阻力因素的运用永远都是爱情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观众的软肋。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爱情的阻力因素所产生的冲突成为了叙事的主要动力。 下面我们从阻力因素的偶然和必然性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总结分类:

国防的含义和要素

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对国防的表述包含四个要素:①主体要素,国防的主题是国家;②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和武装颠覆;③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④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基本类型:①扩张型;②联盟型;③中立型;④自卫型。 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 (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 (二)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三)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四)军事技术优劣对国防成败具有重要影响。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我国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区分为四个层次: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一)公民的国防义务: 1.兵役义务 (1)服现役 (2)服预备役 (3)参加学生军事训练 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二)公民的国防权利 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 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 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什么是国防法规?特性? 7.?国防法规的特性(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 主要表现是:? (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司法适应的优先性;? (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党和国家高度集中统一地行使领导职权的国防领导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领导职权 1.中共中央:决定性的领导作用。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并贯彻 2.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中央军委主席、决定其他组成人员人选、决定战争和平、宪法规定的其他职权 3.国家主席: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公布法律、授予勋章、荣誉称号…… 4.国务院:编制国防建设发展规划和计划、制定国防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行政法规 5.中央军事委员会:指挥、决定军事战略和作战方针

第一章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对信息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明确信息的一般性特征; 2.情感目标:通过对信息特征的认识,知道信息交换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什么是信息 2、掌握什么是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 1、信息概念的理解 2、正确分析信息的特征 教学方法:课堂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信息 1、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 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学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学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学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学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教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总结: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更确切一点,信息是事物表现的一种普遍形式,人们通过信息来认识事物和周围的世界。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 2、在做了上述讨论后,再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信息?回到信息的定义上,并说明信息定义的多样性,明确信息与物质、能量是构成世界的三个要素。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提出问题: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学生回答) 在古代,烽火的含义是为了报警有外敌入侵。但是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载体依附的特性。同时大家要特别注意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不是同一个概念。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这样的经验。同样一则新闻我们在广播上听到了,在报纸上也看到了。因此对于同样的信息,可以加载于多种不同的载体之上。 2、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学生回答)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由此故事引出信息的价值性。 3、显示案例,如?根据书面通知去参加一个活动,结果空等一小时,因为活动临时变更地点,而最新的电话通知因没带手机而没有接到?、?父亲去某城市开车迷路,因为使用了旧地图等等。(信息的时效性) 4、一个面包分给大家吃,分的人越多,每人吃的越少:而一句赞美的话说给大家听,听的人越多,快乐的人也越多。以此来讲信息是可以共享的,是可以无限复制的,鼓励大家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话。(信息的共享性) 5、诸葛亮的空城计。(图片)要求学生简单讲述。(信息的真伪性) 6、提出问题:信息还具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信息的传递性等等) 7、课堂练习:请用连线把下面关于信息特征的资料正确连接。 A 信息时效性 E 中国田径110M 栏刘翔取得奥运冠军的消息已广为人知 B 信息价值性 F 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C 信息真伪性H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D 信息传递性G 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 三、总结: 1、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也是我们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走进“符号学”领域

走进“符号学”领域 张智庭 今天,我国读者对于“符号学”这个名词,可以说已经不再陌生。但要说对其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也许还未到此程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这套“符号学译丛”,集中地介绍了法国符号学研究成果,为在我国开展符号学研究和于符号学分析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原始参照。 一 法国的符号学研究,萌生于二十世纪上半叶,但其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还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以后的时间。它的发展,得益于多种学科在二十世纪获得的重大进步。 首先,现代语言学是符号学获得理论构架和研究方法的主要依据。第一次把对符号的研究当作一门新学科提出的,是瑞士语言学家F·索绪尔(1857-1913)。他在其对现代语言学发生深远影响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预言将有一门专门研究“符号系统”的学科出现,并为其做了初始的理论准备。他的继承者丹麦语言学家叶尔姆斯列夫(1899-1956)通过其《语言学理论导论》和《语言论集》两本著述,为后来的结构语义学的建立奠定了认识论基础。法国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1902-1976)有关“陈述活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使得符号学借助于叙述主体的陈述来掌握意义成为可能,从而形成了话语符号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因此也就使符号学更靠近了言语活动的实际情况。 其次,文化人类学为符号学提供了部分研究对象。由于文化人类学与符号学都关心话语中影响个体言语的文化习惯(风俗,习惯,沉淀在集体的言语活动实践中的动因,等),所以它们在这些方面多有交叉。而对于主导话语的跨文化形式即叙事文形式的规律性研究,早在符号学介入之前就由文化人类学家们开始了,当然,这种研究也首先得益于语言学的理论启发。法国社会学家马塞·莫斯(1872-1950)曾系统地论述了价值物品与财富在社会的循环中的相互关系,从此,“社会性变成了一种系统,而在这个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我们可以看到衔接、等值和蕴涵关系”(列维-斯特劳斯评语)。列维-斯特劳斯本人也在这方面有非常出色的分析实践。杜梅泽尔(1898-1986)在《神话与史诗》中以相近的术语解释了印欧宗教中众神的“三种等级功能的意识形态”。于是,一种总的结构,在不考虑个别的情况下出现了,而在这种结构中,特殊的问题也在其中找到了它们的准确位置。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普洛普(1895-1970)1928年出版的《俄国民间故事形态学》,于六十年代初被翻译成法文在法国出版,极大地推动了符号学的研究。格雷玛斯(1917-1992)就在其基础上深入而又全面地研究了叙事语法,提出了完整的既可用于文学叙事文又可用于社会叙事文的符号学理论。 最后,在哲学方面,符号学从现象学研究理论中吸收了其有关意指作用(signification)的概念的大部分内容。符号学概念中的“意义显现”表达方式,就源自现象学的启发。这种表达方式,在感觉的范围之内于感觉主体与被感觉对象之间互为基础

浅谈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

浅谈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 摘要: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融入对民族发展方向的期望后,甄别吸收国外民族理论得以界定的动态过程。本文试图从分析对我国民族概念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三个理论方向入手,理解诸多时代背景因素在我国民概念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概念;国外民族理论;时代背景 一、近代国家民族学说影响下的民族概念 这一时期以鸦片战争之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为界限。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定义的现实背景是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时代渴望是救亡图存。 (一)民族国家学说的特点 民族国家理论是从地域、文化、人民和政府之间具有客观一致性的假设出发进行研究民族概念的学说,它在关于建国和征募忠实臣民的政治演说中获得极大发展的。在政治演说中,政治领袖们用民族国家学说把他们的追随者团结在同一面旗帜或其他国家象征的词汇下,进行政党活动。在这个学说下,民族概念是在政治和教育中被用来把普通人局部的、宗教的或基于亲族关系的忠诚转变为对国家的爱和忠诚。 (二)我国接受民族国家学说的时代背景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入,如何凝聚本土力量共同抗拒侵略,成了时代主题。民族国家理论以其强调本土存在权益的特点,成为民众反抗侵略的思想武器,受到国内有识之士的重视。 (三)民族国家学说在我国的际遇 民族国家学说在我国经历了宣传、理解、践行、吸收的四个过程。 宣传、理解阶段:最初民族概念是被作为政治动员口号来使用的,如1901年,梁启超在其文章《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就大量运用了“民族主义”和“民族帝国主义”等词;1903年,梁启超在分析了在资本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特点时说:“今日民族帝国主义者与古代帝国主义迥异,……彼则由于一人之雄心;而此则由于民族之涨力!”并指出:“知他人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 践行、吸收阶段: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面对需要动员各民族反抗列强侵略的

中国国防概述教案

中国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一)国防的含义 有国才有防,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源于“或”,“或”者,“邦”也,“邦”者,“国”也。“或”字结构中,“口”代表着人口,一横代表着土地,“戈”字代表着武力。它寓意着:一邦或一国,有人口、有土地、还需要有武力保卫。到春秋时期,在“或”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代表着一定疆域“□”,就形成了会意兼形声的“國”字,于是战国时期便有了“诸候治疆域为国,大夫治疆域为家”的说法。1955年简化汉字,以“玉”代“或”而形成现代的“国”字。“玉”字既是吉祥美好的象征,也称“玉玺”,“玉玺”代表着国家的权力。 什么是国防呢?1997年3月14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这条规定界定了我国“国防”概念的基本含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国防作为国家的防务,其根本职能就是保卫国家的安全,国家的安全利益是国防行为至高无上的准则。也正因为如此,不同性质、不同制度、不同政策和不同利益标准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防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扩张型。奉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许多地区的利益、打着防卫的幌子,对别国侵略、颠覆和渗透。把国防作为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干涉他国内政的代名词。如美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300多个军事基地,以实现其军事力量的“前沿存在”。足见其侵略扩张和全球霸权主义的野心。 第二类,联盟型。也就是以结盟形式,联合一部分国家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从联盟国之间的关系来看,还可分为一元体联盟和多元体联盟。所谓一元体联盟,就是有一个大国处于盟主地位,其他国家则从属于他,目前的日本、韩国的国防属于此种类型,都是以美国为盟主建立的国防。所谓多元体联盟,则是各国基本处于伙伴关系,共同协商防卫大计,如北约组织和独联体组织。

类型电影的认识

浅析对类型电影的几点认识 随着电影的产生及城市化的发展,类型的概念也被借用到了电影中来,这和电影天生的商业性质分不开,类型电影是在电影艺术的创造和审美过程中,观众与制作者达到了一致认同。它具有模式、对比、反复、娱乐等基本特征。类型电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电影制作者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既要获得商业效益,也要获得大众口碑,而能兼具二者的只有类型电影。 首先要理解"类型"并不是电影艺术的专属名词,早在电影出现以前,类型便与其他艺术共同诞生了,人类在进入艺术审美过程开始,在心理上就有积累对某类审美对象的高度认同感的欣赏习惯,人类习惯将某类事物分类,便于认知也利于做深度分析研究。在各种艺术中,文学与类型的联系是较早的,"类型"一词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从类型的发展历程上来看,类型的形成往往与观众的反映形成互动关系,受到观众肯定和欢迎的文学或戏剧形式便可以很快转化为确定性的原则而成为文学或戏剧中的主导风格,19世纪末,随着电影这一新兴事物的产生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类型的概念也被借用到了电影中来,这主要是和电影与生俱来的商业性质不可分割,那么,到底什么是类型电影呢? 一、类型电影的概念及其分类 类型电影生产的前提是完整、系统的电影工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电影制作者根据观众需求制作一些叙事手法、视听模式类似的有固定套路的电影,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成功,基础就在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在好莱坞制片厂体制下成功建立的"类型电影"系统。 直到今天,对于类型电影的界定依然无法确定,对于类型电影的定义还处于莫衷一是的状态,对类型电影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多数是从电影本身出发的,美国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认为所谓类型影片是"观众及电影制作者通过熟悉的叙事惯例可以识别的各种电影形态。"①;美国学者布鲁斯·F·卡温认为类型"尤其指在叙事电影中,以风格化或经常是惯例的方法处理某一特殊主题"②。从这些理论家对类型电影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认为类型电影是在电影艺术的创造和审美过程中,观众与制作者达到了一致认同后获得的心理体验的外化结果。 我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度掀起过对类型电影的研究热潮,著名理论家邵牧君认为类型影片是"按照不同的类型或样式的规定要求创作出来的影片。"③蔡卫、游飞编著的《美国电影研究》中也写到:"类型电影是指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类型、影片场景和电影技巧等方面具有明显相似性的一组影片。"④综合来看类型电影就是在观众与制作者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不断重复构造的影片,从而形成一整套有着固定标准的模式化影片,它通过自身调节对观众产生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心理感情,进而吸引观众。 为了方便叙述和分析我就用形式与内容这两个方面为类型电影做个分类。从形式的角度看,大概有歌舞片、喜剧片、悲剧片、惊悚片、动作片、动画片、戏剧片、悬念片等十余种;以内容为标准又可以划分出爱情片、战争片、黑帮片、灾难片、神话片、西部片、警匪片等,这是最传统的分类方式,随着数字电影的到来,对于传统电影来说这些运用电脑特技制作的影片也是极具竞争力的类型,目前一些电影发达国家还用电脑科技制作出了全CG人物的电影主角。 多种类型混合、杂糅的的电影是当前比较流行的电影,香港拍摄的一些功夫片就是融合了历史片与功夫片,比如徐克导演拍摄、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系列;美国科幻片往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