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哲学的民族性内涵

浅论哲学的民族性内涵

浅论哲学的民族性内涵

作者:席伟伟

摘要

从哲学历史发展的历程来看, 哲学不像科学那样具有严格的教条理论体系、相似的探讨方法论、明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 哲学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普遍适用的体系。人类哲学是由许多不同哲学导向拼合而成的, 哲学的不同传统方向都是以民族来划分的, 哲学的发展都是因为民族性的变革而演进的。然而人们以前对哲学民族性的内涵并没有充分的认知。恩格斯曾指出: 各个民族所占的地位, 至少是在近代所占的地位, 直到今天在我们的历史哲学中都阐述得很不充分, 或者更确切些说,还根本没有加以阐述。在此, 本文将对哲学的民族性进行简单的探讨, 以引起人们对哲学民族性的关注。

关键词: 哲学民族性内涵

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模式, 从本质上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的意

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体表现形式。哲学应该首先是民族性而不是普

适性的, 因为不同民族的民族性有不同的哲学取向, 每一个民族的哲学都有自

己的范式, 具有不可通约性, 各自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我们在研究哲学时, 应

以哲学的民族性为出发点、以不可通约性为基础, 研究比较各国哲学在发展中的

差异性, 从而对各国的哲学发展有一定启示作用。

一、西方的规范与概念

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和概念框架基本上取自西方哲学。冯友兰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曾发人深思地指出: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哲学相当者,是其“ 义理之学”。我们可以按此标准,作《中国义理之学史》、《西方义理之学史》。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按此标准做呢?原因就在于,“近代学问,起于西洋,科学其尤著者。若指中国或西洋历史上各种学问之间某个部分:而谓为义理之学,则其在近代学问中之地位,与其与各种近代学问之关系,未易知。所以近来只有中国哲学史之作,而无西洋义理之学史之作”(《中国哲学史·绪论》)。冯先生这里所讲的,我想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思想和话语的问题。实际上,话语在人类文化交往中,很难避免。在所谓全球化的今天,这一点就更加突出。这是因为,如果没有目前各种形式的所谓与国际“接轨”,我们的思想学问只能在博物馆里陈列,而不能在现代学术中占有应有的地位。有的学者建议用“思想”或“思想史”来讲中国传统的学问学说。其实,孙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无论讲“哲学史”,还是“思想史”,都未逃脱西方话语霸权的圈子。现在的问题显然就在于,在西方哲学的话语霸权前提下,能否表现出中国传统思想学说的民族性的内涵。

二、哲学的民族性的内涵

首先,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哲学的不同取向。中国立国之基础, 乃在道德。

不像如今日欧洲之为自然主义那样。中国哲学总体上说是调和 , 其内容以为宇

宙空间实没有那么绝对的, 简单的、极端的、偏执的、不调和的事物; 如果有些

东西, 也一定是用自己的慧眼看不见的。凡是能看见的东西都是相对、中庸、平衡、调和的。欧洲哲学为自然的研究, 从泰勒斯到康德, 这些智者们就一直没

有放弃对世界的本源的研究。其次,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式, 在不同的方

法之下必然有着不同思维的哲学。在欧洲占主流的英国、法国和德国就有着不同

的研究方法。英国从弗朗西斯,培根建立了归纳法以后, 一直都是以归纳法为基

本方法的, 在这种方法之下英国的哲学都是经验论的;而在欧洲大陆, 法国人和

德国人采用的方法是演绎的数学方法, 其哲学都是在一个演绎体系中发展的, 所以在欧洲大陆的哲学是理性主义的。

再次, 民族特征对哲学产生重要影响。英吉利民族的特征是存在着未解决

的矛盾, 是既然相反的东西的合一 , [ 1] 英国人在这种无法解决的矛盾的背景下, 其哲学走向了经验和怀疑论; 而法国人是唯物主义传统, 狄德罗、孟德斯鸠

和爱尔维修等德国的哲学家都是坚持唯物主义的。所以说, 我们应注意民族性对

哲学发展的作用。

三、民族有没有“普遍的哲学”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形而上之道”和“义理之学”的思想系统,按照现代学术规范,我们称之为“哲学”,应该不成问题。有问题的是,有没有一个能为人们所认同的“普遍的哲学”。这也是现代中国哲学学科创建以来学者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按照金岳霖先生的说法,如果承认有一个“普遍的哲学”,我们所写的中国哲学史就要写成“在中国的哲学史”,而不能写成“中国哲学的史”。但是,不管学者对哲学有怎样的理解,有一点是肯定的:哲学不可能形成一种独立的、摆脱民族性和个性的一般性系统。自然科学的“科学性”使它只能有一个物理学,不能有“英国的物理学”、“中国的物理学”。社会科学也以它能够摆脱个性和其定量化的程度而被赋予不同程度的“科学性”。哲学则不同。康德就曾对哲学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它是科学,为什么它不能像其他科学一样得到普遍、持久的承认呢?如果它不是科学,为什么它竟能继续不断地以科学自封,并且使人类理智寄以无限希望而始终没有能够得到满足呢?”一方面,哲学总在寻求科学那样的普遍性和“普遍的哲学”;但另一方面,哲学又只能是某民族、某国家、某时代、某哲学家的哲学。哲学经历两千多年的历史,甚至不能形成一个公认哲学的定义。这一点,既使哲学家感到困惑,同时也使哲学常为人所鄙夷和诟病。哲学就是这样一种奇特的学问:它总在寻求普遍与超越,但又最个性化。这是因为,哲学并非要寻求实证对象意义上的普遍,而是与人的内在精神生活密切相关。威廉·詹姆斯说哲学的不同乃由于哲学家的气质不同。从文化的意义说,哲学系统的差异实根源于民族不同的精神气质。在这一点上,哲学颇类于艺术。艺术是当下个性化的,不可重复的,但同时又具有普遍性与永恒性。这普遍性与永恒性,乃体现在其“可欣赏性”上。哲学亦有其普遍性与超越性,而这一点,却表现为一种“可沟通和可理解性”。这个奠基于人的内在精神生活的“可沟通和可理解

性”,正是哲学作为“普遍哲学”的普遍性意义所在。所以我们说,那作为“在中国的哲学史”的普遍性要求,恰只能在“中国哲学的史”之民族性形式中实现。

这样,哲学思想的发展实质上便必然地表现为一种历史文本诠释的过程。一定历史阶段思想的创造和思想发展方向的比对,常表现为一种对轴心期精神的回归。这一点,即使是注重思想创造的西方哲学也不能例外。中国哲学思想注重历史的连续性,“述而不作”,通过经典的诠释以表达思想,可以说是自孔子以来的一个传统。在这个经典诠释过程中,思想的发展变化,一是由于所依据经典的不同,如两汉之重五经,魏晋之重三玄,宋明之重四书及《易传》等;二是由于诠释所依据原则的差异,最显著者可以汉学、宋学之差异为例。这个经典诠释的活动,既是中国哲学思想、文化精神存在的方式,亦是其不断地继承发展,成为一个现实的、活的生命过程的方式。

3.1 哲学的民族性的特点

哲学首先是民族性的而不是普适性的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从本质上

说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体表现。哲学具有鲜明的主体价值和主题尺度的特征,不同的认识主体,有不同的民族和

各自不同的民族背景,生存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形成各具民族性的哲学。可以说,哲学的产生都是与其民族性的内涵有

着直接联系的,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决定着其哲学的导向。恩格斯对此作了深入的

探讨。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这篇文章中,通过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英国、法国和德国的科学技术、宗教导向、经济状况、政治形态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比

较研究,探讨了各国的民族性质。他认为, 德国人代表的是基督教唯灵论的传统;法国人代表的是古典古代唯物主义的传统;而英国人则是两种传统的混合, 具有

对立的两个方面,最后形成具有不调和的两个片面性的民族。通过比较三个国家

的民族性明显的差异, 恩格斯总结了这三个国家的哲学特点: 德国人认定唯灵

论是绝对有根据的,因此竭力在宗教方面, 后来又在哲学方面阐明人类的普遍利益。

法国人把唯物主义当作一种绝对有根据的东西来对抗这种唯灵论,因而把

国家当作人类普遍利益永恒的形式。但是,英国人没有普遍利益,他们不触及矛盾这一痛处就无法谈普遍利益;他们对普遍利益不抱希望,他们只有单个利益。这说明了民族性对于一个国家哲学的影响,哲学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性的一种表现。英国的经验主义不适用于法国, 而法国的唯物主义也不适用于德国,同样德国的唯灵论也不适合于英国。每一个国家的哲学都是以民族性为基础的,都是首先适用本民族的,其次才能说对于其他的民族有一定的影响。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区分各个民族的一个标志。

哲学使一个民族能够持续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并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发展。与此同时,哲学又具有普适性,每一个民族都有哲学,都是在一定的物质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是研究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问,为人类的发展指引方向,而其彼此之间必定有共同的因素,指导整个哲学的发展趋势。这就是哲学的普适性。哲学的普适性是与哲学的民族性相对立的,是一个功能性的概念,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由哲学的民族性决定的。而这里的民族性不是特指某个国家而是指全人类。为什么人类的哲学是现在这个样子,本身就是由于人自身的思维模式和逻辑建构形成的, 而我们每一个人的思维模式、逻辑建构和价值取向等等方面都是相类似的。所以说, 人类哲学整体的取向具有放置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但是,说哲学首先是民族性的而不是普适性的,是因为哲学的民族性是哲学个性的表现,而哲学的普适性是哲学的共性的表现。

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个性是基础, 而共性是主导,基础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使系统得以在一个可靠的根基上活动和发展主导却是自我规定的,它发展出新的生长点,不断突破原有的界限。个性是哲学发展的基础,共性是哲学发展的主导, 而我们现在的哲学的研究都是在个性的层面。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同步的,要确定一个哲学的共性只能在一个有限的层面上来规定说明,并且现今哲学的个性的发展并不是完善的, 而基础决定了矛盾系统的存在,也是矛盾另一方主导一方存在的先决条件。所以说,我们现在应该首先关注哲学的民族性,在哲学的研究中应该以哲学的民族性为基础。

3.2 每个民族的哲学的范式具有不可通约性

哲学是关于人的一门学科, 是人们根据一定历史和社会条件而作出的一种主观判断评价。作为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本身就有着主观性,所以说我们无法来说明哪个范式是哲学发展的趋势,每一个范式都是合理的。哲学从其诞生到现在一直都有争论。在古希腊的哲学中,关于世界的本源有着不同的认识、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水;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火; 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 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由理性构成的。而在中国, 老子认为世界是由道构成的; 在古印度, 人们认为世界是由梵构成的。在18世纪的欧洲, 不同的民族的哲学具有不同的研究取向: 德国人是基督教唯灵论的传统; 法国人是古典古代唯物主义的传统; 英国人则是具有矛盾的特点, 并走向经验和怀疑论%%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独特的范式。哲学的差异性根本在于民族性的不同, 而民族性的差异表现在民族的地理位置不同, 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下人们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 而生产方式的不同影响着人的性格; 民族的气质各异, 使各个民族关注的文化传统不同; 民族的政治制度不同, 使人们的社会建构有着质的差异。

鉴于民族性的差异,哲学也就与之具有同样的差异性。哲学作为民族性的一个表现,体现着民族间的差异, 表征着一个民族之所以是这个民族的特征。所以说,哲学在民族性的背景下其范式是独立存在的,是区分与其他民族的一种标志,是不可通约的。

3.3每个民族的哲学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对于哲学的价值评价,我们不能像科学那样有一个统一标准。每一种哲学的取向都有其自身价值,哲学的价值具有不可通约性,我们无法用正确和错误来说明,也不能用合理与不合理来说明。我们来评价一种哲学的价值应该首先从这个民族内部的发展来看,看其自身发展是否是一致性和连贯性的,看其研究域是否具有时代性,来评价一种哲学是否是积极的发展、还是消极的落后的,然后才能看一种哲学对于全人类的发展是否有着一定的启发。如果对于本民族有着积极的意义, 即使对于别的民族或对于人类的整体认识没有什么作用,也应该积极肯定其价值。因为每个民族的哲学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是其自身民族的标志, 代表着本民族的特征。我们不应用普适性的原则来要求哲学,因为从哲学本身的诞生来

看它本身不是为了解决全人类的问题而创造出来的。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下, 根据特定的指导思想, 为了解决本民族的问题而发展的。

哲学的民族性规定着每种哲学都有其特定的范式,我们不能说那一种范式

是好的、更先进的,每一种范式的发展都有其依据, 并且不同的民族之间发展是不平衡的;我们无法说哪一种范式是更适合时代的, 因为每一种范式都是时代性的表现。哲学的民族性体现着民族的价值取向, 每一种哲学的价值都是重要的, 代表着人类的认识成果。所以说,哲学的价值是民族性的, 是独特的。我们应以哲学民族性研究为基础, 通过比较各民族的民族性来揭示民族性对哲学的影响,阐释哲学发展的历史语境、文化传统、研究方法不同而导致的哲学差异, 这会对我国哲学发展有启示作用。

四、哲学与民族精神的联系

哲学的发展与民族精神的发展也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民族精神的发展、提升,将会从根本上促进哲学的繁荣;而哲学的繁荣和发展,也会引导和导致民族精神的完善、更新和升华,从而创造和铸就新的民族精神。这凸显了哲学对于民族精神发展的意义;民族精神是借助于哲学获得自身发展的。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发展过程,就是通过其哲学来不断实现自身的扬弃、重铸和更新的过程。

4.1 哲学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

一定的哲学思想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民族共同体中间,具有一定的民族样式,体现一定的民族精神。就此而论,民族精神是哲学的思想根基和客观内容,而哲学则是民族精神的整体形态的概念,是民族精神的容器。它凝结了整个民族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最盛开的花朵”。

一定的民族精神与它所基于出现的一定的民族共同体是同时并存的。因此,一定的民族精神伴随其民族的发展而延伸。只要该民族存在,其民族精神就不会灭亡。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体现了寓于该民族内部各种成分、要素之中的普遍性,从而具有自我否定性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民族精神的自我否定

和自我更新,就其表层来说,表现为民族精神向时代精神的不断转化。民族精神要通过每一历史阶段、历史时代的时代精神得到表现,以时代精神作为自己的表现形式。一定的民族精神,相对于产生它的一定的历史阶段或一定的时代来说,就是该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但是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代的变迁,既有的民族精神形态不再能体现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的特点,就必须进行其自身的扬弃、更新和转化,以便实现其与新时代精神的同一。就此而论,民族精神的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过程,就是民族精神向时代精神的不断转化的过程。此外,民族精神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更新也表现在里层上。这就是民族精神的内在成分、要素的改变以及原则的提升,也就是说,吸收其他民族精神的优秀成分和要素到自身之内,特别是吸收比自身既有的原则更高级、更广博的原则到自身之内,用其转换、提升或代替既有的原则。这种民族精神的内在原则的自我扬弃和升华,便构成了民族精神的重铸和更新的实质。

结语:

民族精神的自我否定和更新取决于民族精神的自觉。如果说,精神的本质特性是自由的,那么,民族精神的真髓就在于它的自我规定,而对于这种自我规定的觉醒和意识就是民族精神的自觉。由此出发来看待哲学,哲学作为民族精神的发展的必要形式,不是别的,就是民族精神的自觉,就是民族精神的自我意识。这意味着,在民族精神自我更新、自我扬弃、自我重铸的过程中,哲学不仅应是民族精神的理性,而且还应是它的良心。

参考文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 ]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5.

[ 2] 钱穆. 国学概论[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 3]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 123. [ 4] 曾凡跃. 略论哲学的民族性[ J]. 广西社会科学, 2003

[ 5] 孙慕天. 论主导和基础的范畴[ 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 6 ]巴莫阿依·民族哲学与宗教 2000

[ 7 ]司马云杰·关于中国民族或最高精神的研究

[ 8 ]佟德富·中国少数民族概论[ J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先秦诸子哲学的思想内涵与价值理念

先秦诸子哲学的思想内涵与价值理念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大 量思想家和学派,其中包括诸子。诸子哲学以其思想深邃、内涵 丰富、理念前卫而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探 讨先秦诸子哲学的思想内涵和价值理念。 一、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传统的重要流派之一。儒家强调人的内在 道德素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他 强调“君子道德”和“中庸之道”。君子道德是指一种高尚的道德标准,其中包括忠诚、诚实、尊重、谦虚、正义、仁爱等。中庸之道则 是指一种平衡的生活方式,人应该遵循适当的中庸之道,不过度 追求,也不过分压抑。儒家思想致力于通过教育、家庭和社会机 构来培养学问精通、品德高尚、有责任心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为老子 和庄子。道家认为,万物起源于“道”,而“道”则是自然规律,是超

越一切的真理。道家思想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法则,在宇宙中寻求一种和谐共存。道家强调放弃个人利益和欲望,回归到内心深处,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静。道家的主要价值理念是“无为而治”,即遵守自然法则,摒弃人为的干涉,让事物自然变化。 三、墨家思想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学派之一,推崇“兼爱”思想。兼爱思想是指应该对所有人都有同样的爱和关爱,不应该因为不同的社会身份或者关系产生偏见和歧视。墨家认为,社会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每个人都应该为整体的利益而努力。墨家强调爱的实践和实践的爱,坚持“以利相交”的政策,反对“以权相交”的社会制度。 四、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另一个重要学派,其代表人物为韩非、李斯。该思想的基本原则是要通过法律和制度来统治一个国家,而不是依赖于传统民族习惯和道德规范。法家思想追求效率和实用性,其社会目标是维持秩序和稳定。法家认为,国家和社

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载体,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文 化因其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引人入胜,其中哲学思想更是中国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思想从古至今,不断演化和发展,为中国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在动力和永恒的精神支撑。本文将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墨家思想”三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化中 的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哲学思想,其核心价值观是天 人合一、仁爱精神、物尽其用等。《论语》、《大学》、《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 提倡的“中庸之道”,旨在达到道德的完美境界,追求人生的最高 价值。“中庸”是指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不过于偏激和过度,更 不偏执和刻板。儒家思想主张仁爱精神,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求人际关系的平等和互助,通过仁爱之心,实现天下大同,维护社会和谐。而儒家思想还强调物尽其用,认为充分利用物质 资源,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的另一重要哲学思想。道家思想的创 始人是老子,其主要思想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宇宙万物均有自己的本性和规律,人的个人意志和情感,不

能滥用。道家思想的主要精神是“无为而治”,即“不以有为贵”,倡导顺应自然,获得平和、从容和自由的境界。道家思想讲究的是“内因外举”,主张各人要发挥自身的慧根和积极性,自我调节, 自我完善,以发挥最大的潜能。 “墨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的又一重要哲学思想。墨家学派的创 始人是墨子,其主要思想是“兼爱”和“非攻”。兼爱是指“以自己之 爱人,可以爱人之爱己者”,即要以自己的感情去代入别人的感情,走向互惠互利;非攻是指“非所欲也,勿施于人”,墨家认为守和平、反对战争才是最高的事业。墨家强调的是“实用主义”和“精益 求精”,主张以实际效果为标准,推崇持续不断地追求完美和优化。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是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具有 广泛的普适意义,对于引导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思想的演化和传承,更是中 国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西方哲学思想的理性, 中国哲学思想更加注重人性的温情、情感的关怀和文化的包容, 这或许才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真正独特之处。 在当今的世界中,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正不断地与世界各国和 民族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交汇和碰撞,不断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

邹诗鹏老师《哲学导论》复习知识点(仅供参考)1111111

邹诗鹏老师《哲学导论》课程复习知识点(仅供参考) 2015-6-16 康宇 推荐参考书目: 王德峰《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罗伯特·所罗门(Robert C.Solomon)《大问题》(The Big Questions) 知识点: 1.关于“哲学是什么”的大类问题。类似的问题比如:如何理解“哲学是关于 存在之存在”(亚里士多德),或“哲学源于惊异”(柏拉图),或“哲学是思”(海德格尔),或“哲学是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黑格尔),或“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等。 需要把握两点:(1)哲学是不可定义的。哲学为什么不可定义呢? 1)哲学的民族性(1)哲学是不可定义的。 哲学为什么不可定义呢?1)哲学的民族性哲学首先是民族性的而不是普适性的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体表现。哲学具有鲜明的主体价值和主题尺度的特征,不同的认识主体,有不同的民族和各自不同的民族背景,生存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形成各具民族性的哲学。可以说,哲学的产生都是与其民族性的内涵有着直接联系的,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决定着其哲学的导向。哲学使一个民族能够持续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并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发展。与此同时,哲学又具有普适性,每一个民族都有哲学,都是在一定的物质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是研究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问,为人类的发展指引方向,而其彼此之间必定有共同的因素,指导整个哲学的发展趋势。这就是哲学的普适性。哲学的普适性是与哲学的民族性相对立的,是一个功能性的概念,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由哲学的民族性决定的 民族是个什么概念?一个有着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素质的比较稳定的人群共同体。不同的民族,他们的哲学思想都是有差别的。从宏观上说,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尽管我们经常把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中国的老子进行比较,柏拉图的“理念”和老子的“道”具有相似之处;把黑格尔和朱熹相比较,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与朱熹的“理”很接近;把贝克莱和王阳明进行比较,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与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如

哲学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哲学不同,它不是专属于某一民族的哲学,而是国际性的学说,是“世界性哲学”。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结果,除了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这一根本外,还因为中国自古就有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因而中国人民比较容易接受和体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丰富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便利的思想桥梁和理论途径。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6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 用。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们正确认识复杂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基础、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的哲学基础。①人的素养包括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等,其中哲学素养是基础,它更具备根本性和决定性。②哲学素养为人们远大的政治眼光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哲学素养能使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和精神境界;哲学素养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17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理论意义:①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 (3)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界定哲学物质概念的 18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③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3)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19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平稳状态和量变状态;静止是绝对运动着的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静止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2)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

论中国哲学精神

论中国哲学精神 何谓“中国哲学精神”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回答。问题 不只是在于哲学家们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而是看他们如何给出答案的。冯友兰、牟宗三、张岱年、冯契、萧纇父、李泽厚等人的观点都自成一家之言,但他们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相同的,大多数是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哲学精神”的。如何从历时性、部门哲学等角度来进一步思考中国哲学精神的问题,或可以深化我们对此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中国哲学精神”;中国哲学特征;共时性;历 时性;部门哲学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518X(20__)02-0044-08 吴根友(1963—),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专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先秦诸子、明清哲学、中国政治哲学。(湖北武汉 430072)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谈论自己民族哲学精神或特征的话 题,都无法避免或明或暗的比较视角。没有作为“他者”存在的不同民族哲學作为参照系,任何谈论自己民族哲学精神或特点的话题都将是无意义的。考察20世纪中国哲学学科建立的

过程,绝大多数哲学家或哲学史家都是在中西(印)比较的视角下来思考中国哲学的精神或其特点的。今天,我们重新思考这样的话题时,也无法避免这一“比较的视角”。由于我们思考视角的限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我们对“他者”了解的深浅度与清晰度,决定了我们对自己民族哲学认识的深浅度与清晰度。而所有人对“他者”的认知都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职此之故,我们认为在当今时代要完全真切地把握“中国哲学精神”,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一、中国哲学精神的名、言辨析 现代学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首先要厘清所讨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再由形式逻辑上升到语言学与语义学的层面,逐步揭示所使用概念的日常意义、学术意义与言外之意。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本文首先对精神、中国哲学精神二词的日常意义与言外之意作一个简单的辨析,从而限定本文的讨论范围。 何谓“精神”古代汉语中的“精神”二字是分开使用的,大约在战国中期出现了双音节“精神”一词。其主要意思有两层,一是指人的神志、心神,如《庄子·列御寇》篇云:“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二是指天地万物的精气,如《仪礼·聘礼》有“精神见于山川,地也”一句,注云:“精神亦为精气也。”现代汉语中的“精神”一词,大体上有两个方面的主要意思:第一是指人的意识、思维

民族主义的内涵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建构? 1、民族主义内涵 2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原因分析【论西方思潮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的影响及其后果。试析民族主义理论源头】 3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大致经历过三个阶段【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过程】4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征【论五四前后的民族主义思潮及其特点。。试析进化论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思潮的特征】 5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带来的历史作用 所谓民族主义,从根本上讲就是基于民族共同体而形成的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社会思想或意识形态。此处的关键词就是“共同体”。关国学者安德森就称民族为“想象的共同体”,他说道:“遵循着人类学的精神,我主张对民族作如下的界定: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limited),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从“共同体’,角度认识中国近代社会思想,也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例如有学者在著作中这样写道:“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重建民族国家共同体,如何使这一共同体既是一个普世性的自由民主政治共同体,又是一个有着独特文化认同的民族共同体;进一步而言,这一民族国家究竞是一个政治共同体,还是历史共同体?与此相关的是,公民们对之认同的基础是什么?是政治法律制度,抑或公共的政治文化,还是历史传统遗留下来的文化、语言或道德宗教?”作者进而追问:在近代中国,“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各自有何合理性与内在限制?” 这些问题的提出,具有相当的指向性,对推进关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国家建构及社会发展的研究不无启发。但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共同体”,除了政治与文化层而之外,还有极为重要的经济层而“经济共同体”至少是与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同时存在、相互影响与作用的一个“民族集合”,它与其它两个“集合”不重合,但有交融。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经济事务方而的表现,其特征与流变与文化及政治方而的民族主义相较,既有一致之处,也有相异之处。一致的地方,当然都是基于本民族而临危机与挑战而产生的一种应变思想,不一致的地方则在于经济与政治及文化的属性有别,所以对应的思考角度与应变方式也不尽相同。既然能够形成思潮,必然有着共同的信念与考量,这些共同的信念与考量必然来自共同的关注对象。从这一点来看,安德森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理论,还是可以借鉴的。只不过,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用于政治与文化民族主义方而较为切近,用于描述经济领域中的民族主义表现,则可能需要修正。 经济领域的民族主义显然不是由“想象”而成。经济与社会密不可分,国家或社会的处境肯定影响到团体与个人的权益,这可能有点像大河与小溪的关系。当国运危迫之际,国民权益自然受损。就晚清而言,经济民族主义恐非“想象”的结果,而是在利权日益外溢、国家处境日益严竣情况下,民众因感受刺激而体悟出来的。 当然,作为国民来说,成分复杂,如何“感受”民族危机,如何激励自己的维权意识,则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从总体上而言,从关注“夷夏大防”到捍卫民族权益,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在逐步发生擅变。西方学者强调近代民族主义的“民族—国家”建构思想。而晚清国内则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如陈独秀就指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国家和朝廷的分别。”但不管传统政治视域下的“天下’,与近代政治视野中的“国家”有多少本质区别,而作为一个经济共同体则是持续的。也就是说,国人在经济权益受损方而有着共同的

民族精神的名词解释哲学

民族精神的名词解释哲学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常常被用来描述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信仰体系和文化传承。它追溯源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并在不同的时期与地域中得到不同的阐释与发展。本文将以解释哲学的方式来探讨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一、历史传承与文化熔炉 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历史传承息息相关。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 积淀,这些因素渗透到民族群体的思想与行为模式中,形成了民族精神的核心。比如,中华民族精神以中原文化和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为基础,强调和平、和谐、儒家思想等价值观。而希腊民族精神则源自古希腊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民主和人文精神。 此外,民族精神也是文化熔炉的产物。当不同的民族在相同地区繁衍生息时, 他们之间的文化交融与融合将形成一种新的民族精神。例如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民族精神混合了各种移民的文化和价值观,强调多元共融和机遇平等。 二、认同意识与集体意志 民族精神还包括了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同意识。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每个个 体都会寻求属于自己的归属感。民族精神作为一个共同的符号和象征,为民族成员提供了一种身份认同的方式。它通过共同的语言、宗教、文化传统等元素来强化民族同胞之间的联系,形成共同的集体意识与集体行动。 这种集体意识与行动,常常体现在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中。比如二战时期的英国,通过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团结一致,催生出顽强抵抗的斗志,最终战胜了纳粹势力。这种集体意志的存在使得民族能够共同奋进、共同进步。三、文化创新与时代转型

尽管民族精神有其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它也常常需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创新与转型。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民族精神需要与之相适应,以应对新的挑战。 如今,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如此多元和互联的时代,民族精神需要与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进行融合与创新。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瓦伦斯"精神充分体现了这种现象。他们既继承了北欧地区的传统价值观,又与现代科技、人文主义等新潮流进行对话,形成了一种强调创新、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的民族精神。 四、多元共融与文化多样性 民族精神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它常常包含着多元共融和文化多样性。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各民族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不同文化之间无论是竞争还是融合都存在着相互影响。 这种多元共融与文化多样性有助于强化民族精神的适应能力和包容性。它使得民族能够在面对外部冲击时保持韧性和活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与其他文化进行互动与交流。例如,加拿大作为一个拥有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其民族精神强调包容、多元共存和相互尊重,富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结语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其内涵与意义在不同时期和地域中有所转变。通过历史传承和文化熔炉,民族精神能够形成共同的认同意识与集体意志。同时,它也需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进行创新与转型,以保持适应能力和包容性。最后,多元共融和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使得民族精神能够更加丰富和有活力。

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内涵

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哲学,是源自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智慧结晶,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涵。 一、道家哲学的精神内涵 道家哲学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思想代表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追求道的境界。道家通常被描述为“虚无缥缈”,但这种描述是有误的。道并非虚无,而是包含万有的至高源泉,它超越了思维限制,包容了举世万物,在它里面一切皆可变通、皆可归一。 道家哲学对人类世界的思考通过勤劳、简朴、自然、超越,形成一种强调修身养性、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以而求得超越自我的智慧。 二、儒家哲学的精神内涵 儒家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强调个人的努力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仁者爱人”,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仁者不仅要奉献给家人、朋友,更要为人民的繁荣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实现社会和谐与共荣。 儒家强调人性的本善,关注人的内心,鼓励个体通过学习、修身、行仁、做德而不断完善自己。儒家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其

深远的影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显著的 推动作用。 三、墨家哲学的精神内涵 墨家哲学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主张“兼爱、非攻、节用,让天下无忧”。墨家强调爱的普遍性与无私性,反对战争和 暴力,推崇“节用”,即勤俭节约,避免浪费,建设和谐的社会。 墨家将人的生命视为无价之宝,强调个体的人权,认为人民的 权力应该受到尊重和保障。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取向。 四、法家哲学的精神内涵 法家哲学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独特流派,强调法治、权力和信仰 的重要性。法家认为只要确立了法律和制度,就能够建立一个公正、稳定和自由的社会。 法家主张“以法制人”,掌握强有力的权力让统治者能够按照法 律和制度来行事,消除了任性、腐败和独断的影响。因此,法家 哲学对中国历史的政治制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在现代法律制 度建设中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人性的复杂性、社会和谐与公正 的重要性、自然和人的关系、人类意义的追寻,具有深厚的精神 内涵,并一直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启迪我们思考未来前路。

哲学的内涵

1、哲学的科学内涵。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3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2)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 (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4 (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5 (1)在哲学史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提到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但是完整地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是恩格斯。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不能科学地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关系得以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实践,从而建立了辩证的唯物主义。没有科学的实践观,就无法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正确的理解和解决。 6 凡是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世界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就是一元论。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和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才是彻底的、科学的一元论。 二元论的特征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本原。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而实际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8 (1)社会历史根源。唯心主义最初是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展,人类愚昧无知的产物。阶级的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裂,是唯心主义产生的前提条件。从事脑力劳动的剥削者从自己的地位出发,总是片面地夸大精神的作用。 (2)阶级根源。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需要唯心主义,并为唯心主义的宣传提供条件。 (3)认识论根源。唯心主义是认识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产物。认识是一个复杂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把某一片断、某一个方面孤立起来、绝对化,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9 (1)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

浅论哲学的民族性内涵

浅论哲学的民族性内涵 作者:席伟伟 摘要 从哲学历史发展的历程来看, 哲学不像科学那样具有严格的教条理论体系、相似的探讨方法论、明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 哲学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普遍适用的体系。人类哲学是由许多不同哲学导向拼合而成的, 哲学的不同传统方向都是以民族来划分的, 哲学的发展都是因为民族性的变革而演进的。然而人们以前对哲学民族性的内涵并没有充分的认知。恩格斯曾指出: 各个民族所占的地位, 至少是在近代所占的地位, 直到今天在我们的历史哲学中都阐述得很不充分, 或者更确切些说,还根本没有加以阐述。在此, 本文将对哲学的民族性进行简单的探讨, 以引起人们对哲学民族性的关注。 关键词: 哲学民族性内涵 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模式, 从本质上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的意 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体表现形式。哲学应该首先是民族性而不是普 适性的, 因为不同民族的民族性有不同的哲学取向, 每一个民族的哲学都有自 己的范式, 具有不可通约性, 各自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我们在研究哲学时, 应 以哲学的民族性为出发点、以不可通约性为基础, 研究比较各国哲学在发展中的 差异性, 从而对各国的哲学发展有一定启示作用。 一、西方的规范与概念

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和概念框架基本上取自西方哲学。冯友兰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曾发人深思地指出: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哲学相当者,是其“ 义理之学”。我们可以按此标准,作《中国义理之学史》、《西方义理之学史》。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按此标准做呢?原因就在于,“近代学问,起于西洋,科学其尤著者。若指中国或西洋历史上各种学问之间某个部分:而谓为义理之学,则其在近代学问中之地位,与其与各种近代学问之关系,未易知。所以近来只有中国哲学史之作,而无西洋义理之学史之作”(《中国哲学史·绪论》)。冯先生这里所讲的,我想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思想和话语的问题。实际上,话语在人类文化交往中,很难避免。在所谓全球化的今天,这一点就更加突出。这是因为,如果没有目前各种形式的所谓与国际“接轨”,我们的思想学问只能在博物馆里陈列,而不能在现代学术中占有应有的地位。有的学者建议用“思想”或“思想史”来讲中国传统的学问学说。其实,孙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无论讲“哲学史”,还是“思想史”,都未逃脱西方话语霸权的圈子。现在的问题显然就在于,在西方哲学的话语霸权前提下,能否表现出中国传统思想学说的民族性的内涵。 二、哲学的民族性的内涵 首先,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哲学的不同取向。中国立国之基础, 乃在道德。 不像如今日欧洲之为自然主义那样。中国哲学总体上说是调和 , 其内容以为宇 宙空间实没有那么绝对的, 简单的、极端的、偏执的、不调和的事物; 如果有些 东西, 也一定是用自己的慧眼看不见的。凡是能看见的东西都是相对、中庸、平衡、调和的。欧洲哲学为自然的研究, 从泰勒斯到康德, 这些智者们就一直没 有放弃对世界的本源的研究。其次,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式, 在不同的方 法之下必然有着不同思维的哲学。在欧洲占主流的英国、法国和德国就有着不同 的研究方法。英国从弗朗西斯,培根建立了归纳法以后, 一直都是以归纳法为基 本方法的, 在这种方法之下英国的哲学都是经验论的;而在欧洲大陆, 法国人和 德国人采用的方法是演绎的数学方法, 其哲学都是在一个演绎体系中发展的, 所以在欧洲大陆的哲学是理性主义的。 再次, 民族特征对哲学产生重要影响。英吉利民族的特征是存在着未解决

考点一哲学的基本内涵

考点一哲学的基本内涵考纲展示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重点提醒 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零散的;哲学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才能掌握。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世界观与方法论 特别提醒 世界观与方法论不是相互影响或相互决定的关系,方法论不能影响更不能决定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 特别提醒 统一≠总和。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而非简单地堆砌罗列。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重点提醒(1)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所以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的不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提示√。 2.(2017·南京学测模拟)任何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提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哲学也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3.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提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4.(2015·江苏学测)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提示×。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着哲学的进步,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命题点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典例1(2016·江苏学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这反映出()

论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论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函 摘要:哲学大家们用专业性很强的哲学语言对“中国哲学精神”概括与诠释,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是晦涩难懂的,甚至误以为“哲学知识的普及都是哲学家的事情”。这与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是有出入的。文章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内在超越,自强不息,实事求是”等内容。这对哲学知识的普及与大众化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基本内涵;哲学精神;中国哲学 中国素有“哲学”之实但无“哲学”之名,“哲学”是日本学者西周1873年由希腊文“爱智”(Phi—losophia)翻译而来。哲学起源于文化没落,有志之士指点迷津,提出化解之道,哲学是文化的医生。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再加一句,哲学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准确表述“哲学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中国哲学精神是先哲们留下的精神基因、文化遗产;是我们对于先哲思想所做的一种领悟、对话、心灵的交契;是一个体悟性的话题。“中国哲学精神”有诸多答案,无论是冯友兰的“内圣外王之道”说、牟宗三的“生命哲学”说,还是张岱年的“六大特点”说、李泽厚的“实用理性”说,这些哲学大家都是用专业性很强的哲学语言进行概括与诠释的,对于哲学素质本来就不是很高的广大群众来说是晦涩难懂的,难于理解其真谛,导致不少人以为:哲学知识的普及都是哲学家的事情。这与党关于理论的“普及活动”、“大众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等要求是有出入的。本文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在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的比较中论述中国哲学独特的内涵。 一、人生观:以人为本 中国哲学首先是一种人生哲学。哲学的理论形态可以概括为:自然哲学;宗教哲学;人生哲学。关怀人生实际、怎样做人,是中国哲学的独到韵味、独到精神。中国哲学就是教你“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学问,它的理论关注点不是自然与彼岸,而是现实的人生,怎么样把人生过得更好、更有意义,无愧于祖宗、无愧于天地。“以人为本”的这个“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的人,是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人的生命、人权和人的尊严等等;这个“人”,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能动的主体,不能把人民群众仅仅看作是被同情、关爱和扶助救济的对象,更不能仅仅看作是需要别人从上面赐予雨水、甘露和阳光的被动客体,而应看作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主体,看作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这个“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被发展的客体,当今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以人为本”是主张一种具体性、有条件性和有限意义上的“人类相对中心论”。“以人为本”的这个“本”不是事物的本原或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力量的来源,以人为本就是把重视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作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长远奋斗的目标;这个“本”既是指人的理性世界也是指人的非理性世界,是坚持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坚持二者的内在和谐统一,要在二者之间保持一个必要的张力,在人的现代性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尤其要重视人的欲望、情绪、情感、意志、激情、知觉、灵感、集体无意识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人生哲学具有积极性的功能,对社会群体来说也提供了渐进的原则。那就是:修身——个人独立性的完成;齐家——群体意识的温床;治国——群体生活实习之所;平天下——群体性最终目标的形成。中国哲学也谈天,是为了说明做人的道理,不是单纯地谈论天,也不是单纯谈论人,谈的是交天人之际,把天作为人生存的一个环境。中国哲学不关心纯粹的自然问题,也不关心纯粹的彼岸问题,而是非常重视人在现实人生中的意义、价值与地位。 二、价值观:内在超越 中国哲学有强烈的超越意识。超越是指一个人能够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及时空的限制,与时俱进地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掌握规律,并在正确判断事物发展趋势后做出科学决策的一种思维方式。只有能实现自我超越的人才能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在为社会造福的同时实现自我的价值。通俗地说,超越就是一种把现实提升到理想的层面,理想对于现实来说是超越。超越是对现状的否定,对于现状的不

哲学的基本内涵

哲学的基本内涵 哲学是一门探讨人类存在意义、真理、价值以及人类与宇宙关系等基本问题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们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和反思,旨在通过理性的思辨和辩证的方法来寻求真理和智慧。 哲学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人类作为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体,总是对自己的存在有一种追问。哲学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探索人类的存在意义以及人生的价值所在。通过思考人类的本质、命运和目的,哲学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存在,从而指引人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 哲学研究真理。哲学对于真理的探求是其核心任务之一。哲学家们追求真理的方法通常是通过推理和逻辑分析,以及对经验和观察的反思和总结。哲学试图揭示宇宙和人类的本质,探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寻找普遍适用的真理。真理是哲学的目标,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哲学探讨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哲学思考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探讨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哲学思考人类与自然、社会、历史以及其他生命体的关系,探索人类与宇宙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哲学试图寻找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和谐与平衡,同时也关注人类在宇宙中的责任和义务。

哲学也关注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本质。哲学研究人类思维的起源和发展,思考人类思维的局限和可能性。哲学思考人类认识的能力和限度,探讨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方式和方法。哲学试图揭示人类思维的本质和规律,帮助人们理解和改进自己的认识能力。 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哲学鼓励人们思考和反思,追求智慧和真理。哲学教会人们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宽容和开放的心态对待他人。哲学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幸福,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完善的人格。哲学的基本内涵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哲学的基本内涵包括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研究真理、探讨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思考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本质,以及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哲学的研究范围广泛而深刻,它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和世界,引导人们思考和行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哲学的基本内涵是人类思维和文明进步的基石,对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文化哲学

中国文化哲学 中国文化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部分之一,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它包含了数以万计的经典著作和哲学思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究中国文化哲学的内涵和意义。 一、中国文化哲学的内涵 中国文化哲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了四大哲学思想体系: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这四种思想各有千秋,相互交织和互相影响。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哲学的核心,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儒家思想强调“中和谐”的思想理念,提倡“仁爱”、“中庸”等思想,这些思想被视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世界哲学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家思想则强调“道”的理念,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规律和根源,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道家思想着力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倡人的自然形态,认为凡物应顺其自然。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哲学中既有独立的地位,又与儒家思想荡然无存。 墨家思想注重实用主义,强调对社会公正的追求,提倡“爱人如己”的思想理念。其思想以实用主义为基础,

以道德行为为核心,认为人的主要职责就是追求社会的公正和正义。 法家思想则着重强调管理和统治,主张遵循严格公正的法律规范,以法律的权威保障社会的平衡和稳定,它的理念可以视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思想。 二、中国文化哲学的意义 中国文化哲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提供了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其思想内容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成就了中华独有的哲学文化体系。气象恢弘。中国文化哲学的思想既有独立的发展,又与其他领域的文学、历史、艺术等紧密联系。因此,中国文化哲学在世界文化领域中大放异彩,成为人类智慧的重要人文资源之一。 二是创造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于其哲学思想,它们的哲学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出了“仁爱”、“诚信”等思想,这些思想被推崇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道家思想则强调了“自然、温暖、自由”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思想被视作中华文化的精神。 三是在中国文化和西方哲学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中国文化哲学与西方哲学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国文化哲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开阔了人们对宇宙和人类的认知。在今天的世界上,文化和哲学交流越来越普遍,中西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性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性 岭南大讲坛 宋志明 核心提示:中国哲学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认知结构等等,简言之,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中国哲学的民族性也就是中国哲学区别于其他民族哲学的特质,这种特质构成中国哲学独特的精神风貌。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大体上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实事求是、辩证逻辑、以人为本、内在超越、有容乃大等六点。 1自强不息 中国哲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先哲就创立了独特的哲学思维模式,创立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哲学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华民族很早就进入了高度抽象的哲学思维阶段。与古希腊哲学相比,中国哲学不但毫不逊色,并且保持着更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哲学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而从未中断过。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哲学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认知结构等等,简言之,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中国哲学的民族性也就是中国哲学区别于其他民族哲学的特质,这种特质构成中国哲学独特的精神风貌。我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面六点。 《周易·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最能体现中国哲学的积极进取意识。中国古代哲人崇尚健动,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人生。在他们看来,宇宙是生生不息、流迁不止的运动过程,不存在任何一成不变的东西。《易传·系辞》上说:“天地之大德曰生。”一个“生”字最能体现中国哲学的特有风格。古希腊哲学家从“有”(存在)开始他们的哲学思考,中国哲学家从“生”(形成)开始自己的哲学思考。由于彼此的思路不同,古希腊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是原子论;而中国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是元气论。“气”与原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是宇宙万物的质料因,又是宇宙万物的动力因。这种动态的、有机的宇宙观是中国哲学的独到之处。 中国哲学家立足于动态的宇宙观,也以“生”作为人类社会的最根本原则,他们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高扬乐观主义精神。中国哲学教导我们,尽管人生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平坦坦、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艰难险阻,但前途毕竟是光明的。按照《易传》的说法,总会有“否极泰来”的那一天。《易传》在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序时指出,易经之所以把“未济”卦放在最后,就是表明发展、生化的无限性,帮助人们燃起心中的希望之灯。这种自强不息、尚健尚动、奋发进取的意识,无疑是中国哲学的精华。 2实事求是 与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相一致,中国哲学家特别关注现实问题,使传统哲学形成注重人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

一、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原始意识及哲学起源的探讨 探研中国少数民族原始意识、原始思维问题,是我国学术界十多年来颇为关注的一大问题,。有论文,有发言。有的学者认为,哲学萌芽于原始氏族社会的原始意识;原始意识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的范畴,它包括原始崇拜、原始神话、原始宗教、史诗、原始道德、原始艺术、原始占卜和原始科学等,其中包涵宇宙本原、人类起源等潜在思想,哲学思想的萌芽即孕育于混沌未开的原始意识,哲学直接萌芽于原始宗教。有的学者认为,我们研究中国哲学思维方式、思维内容,必须研究早期人类的原始意识。而这一方面,中国少数民族的原始意识则颇具代表性。因此,中国少数民族保有或流传下来的原始思维的思想资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对说明宇宙形成、人类起源、意识的发生等哲学问题,是极为有意义的。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少数民族的宇宙起源论与汉族的宇宙起源论,是“大同而小异”,并通过各民族的神话资料,从“开天辟地说”、“盘古开天地”、“修天补地说”三方面,较详细地分析、比较了这两种宇宙起源论的“相似处,相通处,相即处”,从而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既有共同的智慧和想像力,又在很早的历史上就紧紧相连,融为一体——既有民族的融合,又有文化的融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伟大国家。 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的特点 有的学者将哲学分为宗教哲学(宗教中的哲学思想)、应用哲学(各具体学科中的哲学思想)、民间哲学(民间作品中的哲学思想)、理论哲学(哲学专著中表达的哲学思想)等四种形式,并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将哲学史分为“广义哲学史”和“狭义哲学史”,前者“以应用哲学、宗教哲学、民间哲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后者是“以哲学家和哲学著作为研究对象的”。据此,他提出蒙古族哲学思想的特点是:(一)“属于广义哲学史的范畴”,自然哲学内容贫乏,历史哲学大放异彩;(二)哲学、伦理、政治观点熔于一炉而成一政治伦理哲学,是其突出的传统特点;(三)毕力克箴言是蒙古族哲学思想的颇具特色的表述方式(“毕力克”,意即“训言”、“知识”、“圣旨”、“嘉言”等);(四)蒙古族古代哲学思想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为早期是身体与灵魂的关系,蒙古帝国时期是天人关系,十六世纪后是天佛与自然、有与无等的关系,其中,既有唯物主义传统,又有唯心主义传统;在唯心主义传统中,主观唯心主义比较薄弱,而客观唯心主义内容虽较为丰富,但也未达到理论化高度。(五)提出了一些有特点的范畴、概念,其哲理内容清楚明白,但概括性不高,界限不规范。(六)吸收了匈奴、突厥、藏、汉等民族的文化和哲学,融合到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独立而初步地建构了哲学体系的框架。有的学者认为,满族在哲学上虽没有突破儒学的樊篱,其理论思维于清朝时期已接近汉族水平,但有其本身许多特异的地方,这就是:满族及其祖先的哲学思想始终带有神道性;其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三次大飞跃,都是以满汉文化碰撞为其哲学发展的契机;以政权建构为哲学发展的动力;带有浓厚的经世致用特色;强烈的开放性;入关后全面接受汉文化,以理学思想为其生活准则。有的学者认为,壮族哲学思想的特点是:在神话传统的外衣下微露出哲学思想的曙光;歌海中蕴含着大量的哲理思想、哲学观念;宗教、伦理道德、巫术合而为一;文人的哲学思想虽受汉文化影响深,但也“壮化”,富有地域色彩、民族风格和气派。有的学者认为,傣族哲学思想的特点是:始终受到以南传佛教为代表的东南亚文化和中国各民族的影响,而从元明以后,与内地兄弟民族关系更紧密,所受影响更深沉;在整个封建领主时期,南传佛教在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繁荣而又发达的叙事长诗,不仅是傣族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也是傣族人民表达人生理想、道德观念和世界观的方式。 此外,有的学者认为,苗族“生成哲学”的中心思想是“三位一体”论,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搜媚若”(事物生成的“能量”)、“各薄港搜”(事物生成的“物质基础”)、“玛汝务翠”(事物生成的“良好结构”)这三大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缺少任何一个要素,事物都无法生成,这是有别于其他哲学理论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