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点一哲学的基本内涵

考点一哲学的基本内涵

考点一哲学的基本内涵考纲展示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重点提醒 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零散的;哲学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才能掌握。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世界观与方法论

特别提醒 世界观与方法论不是相互影响或相互决定的关系,方法论不能影响更不能决定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

特别提醒 统一≠总和。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而非简单地堆砌罗列。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重点提醒(1)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所以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的不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提示√。

2.(2017·南京学测模拟)任何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提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哲学也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3.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提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4.(2015·江苏学测)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提示×。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着哲学的进步,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命题点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典例1(2016·江苏学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这反映出()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世界观是对自然和人生的概括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案 A

解析从题目观点来看,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有什么样的选择,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项符合题意;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项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项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D项错误。

命题点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典例2(2013·江苏学测)爱因斯坦指出,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是因为()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C.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答案 C

解析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强调的是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题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项错误。

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考纲展示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

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①从社会实践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从哲学自身派别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3.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重点提醒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1.(2017·江苏学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提示√。

2.(2014·江苏学测)“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

提示√。

3.(2013·江苏学测)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

提示√。

命题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典例1欧洲天文学家近日发表文章称,在距离我们39光年外,一颗围绕昏暗恒星运行的行星,被朦胧的大气层所笼罩,那里存在一个“水世界”。这一发现()

A.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自然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C.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D.说明了哲学指导自然科学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欧洲天文学家的发现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

区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两个方面

(1)如果材料涉及世界的本原问题,如:“气者,理之依也”或者“理生万物”,体现的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2)如果材料涉及人类的某项新科学发现,体现的是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命题点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典例2(2017·江苏学测)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答案 C

解析C说的是事物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唯物主义观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认为意识在先,意识决定物质,是唯心主义观点。

引言型选择题解法

方法1透视主旨法,适合这种方法的名人名言型试题一般是以名人名言等为题干,题肢为基本理论点。解答时,学生需综合提炼题干材料所蕴涵的主旨,并依据此主旨,对接题肢中的基本理论点,相符合的题肢就选。

方法2臆断排除法,就是针对题干中的名言警句,将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或绝对化臆想的题肢加以排除。

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A.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B.世界观人皆有之

C.要形成哲学,必须把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答案 C

解析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要形成哲学,必须把世界

观系统化理论化,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意不符。

2.哲学是一个民族的活的灵魂。因为它是世界观、方法论,是智慧之学。下列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A.①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说法错误,排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④错误;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故①③正确。故选C项。

3.某人得了重病,大家劝他去医院检查,可是他说:“这都是命啊,是由天注定的,我何必与天命作对呢。”结果,这个人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由此可见()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自发的世界观不利于更好地生活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由于某人坚持“命由天注定”的看法导致病情加重,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①③符合题意;自发的世界观也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不是所有的自发的世界观都不利于更好地生活,②错误;④与题干无关。故选C项。

4.(2017·赣榆学测模拟)数学有正数与负数、力学有作用与反作用、化学有合成与分解、生物学有遗传与变异,这是科学常识。从中发现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引出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哲学智慧。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

答案 C

解析从数学中引出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哲学智慧。这说明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5.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哲学教授马里奥·本格认为:哲学应该成为科学进步的“助产士”。这一观点反映出哲学()

A.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C.是全部科学之科学

D.是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的一般结论

答案 B

解析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哲学教授的观点反映出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故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

6.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区别在于()

A.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B.哲学是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是世界观

C.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某一领域

D.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答案 C

解析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某一领域,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说法错误,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D项与题意不符。

7.网络时代是一个新词迭出的时代。网络新词的出现,往往是因为某一社会现象引发了一些被大家共同接受的说法。这表明()

A.存在决定思维B.存在与思维不可分

C.存在与思维同等重要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答案 A

解析网络新词属于思维,社会现象属于存在,“网络新词的出现,往往是因为某一社会现象引发了一些被大家共同接受的说法”,这表明存在决定思维,A符合题意;存在不依赖思维,B说法错误;存在是第一位的,思维是第二位的,C观点错误;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但不一定是正确反映,D说法错误。

8.下列说法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形谢神灭”与“气者,理之依也”

B.“存在就是被感知”与“理生万物”

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与“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D.“沧海桑田”与“刻舟求剑”

答案 C

解析“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和“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分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项符合题意;“形谢神灭”与“气者,理之依也”,两个观点都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排除A项;“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主观唯心主义,“理生万物”是客观唯心主义,排除B项;“沧海桑田”是辩证法的观点,“刻舟求剑”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D项。9.(2017·徐州学测模拟)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下列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水是万物的始基B.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

C.天地为万物之本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答案 B

解析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他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A、C、D三项都是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只有B项认为“我”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心主义,与王夫之的观点相对立,符合题意。

10.(2017·无锡学测模拟)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他们的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B.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C.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D.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答案 B

解析孟子、贝克莱的观点都认为存在是由人的主观精神决定的,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填“A”,错误的填“B”。11.你有你的世界观,我有我的世界观,我们都是哲学家。()

提示B。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因此有世界观不一定是哲学家。

12.(2017·南京学测模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提示A。

13.(2017·宿迁学测模拟)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提示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14.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准确地预测地震,可见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提示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地震终有一天能够被准确预测。

15.(2017·扬州学测模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提示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问题。

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16.材料一恩格斯指出:在从笛卡尔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材料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从古迄今,没有哪一种科学知识体系不是实际上以某种哲学为指导的,也没有哪一个科学家不是实际上具有某种哲学信仰的,所不同的仅仅表现在自觉的程度上。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联系的?

答案(1)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材料一中“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说明了这一点。

(2)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材料二中“没有哪一种科学知识体系不是实际上以某种哲学为指导的,也没有哪一个科学家不是实际上具有某种哲学信仰的,所不同的仅仅表现在自觉的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

17.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

(2)简述各自世界观的基本观点。

答案(1)材料一属于唯心主义,材料二属于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王守仁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是唯心主义。材料二中荀子的观点,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是唯物主义。第(2)问考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观点,直接调动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你一定要做知道的哲学常识常考点

你一定要做知道的哲学常识常考点 I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 L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即意识和物质谁是本原,即何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以及如何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这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I二、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一)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某一种或者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源,比如,水是万物的始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气者,理之依也;五行学说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的官方哲学。 (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L主观唯心主义 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 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如,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物是观念的集合;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皆备于我;我思故我在;吾心即宇宙;心外无物等。 3.客观唯心主义 精神不是某些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如,盘古开天地;上帝 创世纪;理在事先;老子的"道' 绝对观念论等。

(≡)哲学发展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辩证法:坚持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 2.形而上学:坚持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I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多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辩证唯物论 I 一、物质和意识工.物质

哲学的内涵

1、哲学的科学内涵。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3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2)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 (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4 (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5 (1)在哲学史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提到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但是完整地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是恩格斯。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不能科学地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关系得以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实践,从而建立了辩证的唯物主义。没有科学的实践观,就无法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正确的理解和解决。 6 凡是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世界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就是一元论。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和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才是彻底的、科学的一元论。 二元论的特征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本原。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而实际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8 (1)社会历史根源。唯心主义最初是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展,人类愚昧无知的产物。阶级的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裂,是唯心主义产生的前提条件。从事脑力劳动的剥削者从自己的地位出发,总是片面地夸大精神的作用。 (2)阶级根源。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需要唯心主义,并为唯心主义的宣传提供条件。 (3)认识论根源。唯心主义是认识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产物。认识是一个复杂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把某一片断、某一个方面孤立起来、绝对化,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9 (1)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

哲学的基本内涵

哲学的基本内涵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宇宙、人类和知识等基本问题的学问。它探索人类思维的起源和本质,追求真理和智慧,试图解答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哲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 哲学关注问题本身。哲学以问题为出发点,探究宇宙、人类和知识等基本问题。它不仅仅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更关注问题背后的本质和原因。哲学家们常常提出一系列深刻的问题,如:“人类的本质是什么?”、“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宇宙的起源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认识、存在和价值等方面的思考,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哲学追求真理和智慧。哲学试图通过理性思考和辩证方法,寻求真理和智慧的根源。它不满足于表面的现象和经验,而是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哲学家们通过逻辑推理、思维实验和思辨等方式,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哲学的目标是揭示真理和智慧的本质,使人们对世界和生命有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第三,哲学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哲学探讨人类的存在方式、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问题。它试图回答“人为什么而存在?”、“人应该如何生活?”等问题。哲学家们通过对伦理学、政治学和美学等领域的研究,探索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哲学引导人们思考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如何在社会中实现公正和和谐。它提供了

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指导原则,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思考的基础。 哲学是一种思维方法。哲学追求思维的清晰和逻辑的严密。它要求人们用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和判断事物。哲学家们常常运用逻辑学、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等方法,进行思考和论证。哲学的思维方法不仅适用于哲学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学科和生活中。它培养了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内涵包括关注问题本身、追求真理和智慧、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哲学通过思考和探究问题,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和进步。它引导人们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提供了人类行为和思考的指导原则。哲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哲学的基本内涵

哲学的基本内涵 哲学是一门探讨人类存在意义、真理、价值以及人类与宇宙关系等基本问题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们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和反思,旨在通过理性的思辨和辩证的方法来寻求真理和智慧。 哲学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人类作为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体,总是对自己的存在有一种追问。哲学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探索人类的存在意义以及人生的价值所在。通过思考人类的本质、命运和目的,哲学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存在,从而指引人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 哲学研究真理。哲学对于真理的探求是其核心任务之一。哲学家们追求真理的方法通常是通过推理和逻辑分析,以及对经验和观察的反思和总结。哲学试图揭示宇宙和人类的本质,探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寻找普遍适用的真理。真理是哲学的目标,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哲学探讨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哲学思考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探讨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哲学思考人类与自然、社会、历史以及其他生命体的关系,探索人类与宇宙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哲学试图寻找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和谐与平衡,同时也关注人类在宇宙中的责任和义务。

哲学也关注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本质。哲学研究人类思维的起源和发展,思考人类思维的局限和可能性。哲学思考人类认识的能力和限度,探讨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方式和方法。哲学试图揭示人类思维的本质和规律,帮助人们理解和改进自己的认识能力。 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哲学鼓励人们思考和反思,追求智慧和真理。哲学教会人们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宽容和开放的心态对待他人。哲学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幸福,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完善的人格。哲学的基本内涵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哲学的基本内涵包括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研究真理、探讨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思考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本质,以及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哲学的研究范围广泛而深刻,它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和世界,引导人们思考和行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哲学的基本内涵是人类思维和文明进步的基石,对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考点一哲学的基本内涵

考点一哲学的基本内涵考纲展示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重点提醒 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零散的;哲学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才能掌握。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世界观与方法论 特别提醒 世界观与方法论不是相互影响或相互决定的关系,方法论不能影响更不能决定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 特别提醒 统一≠总和。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而非简单地堆砌罗列。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重点提醒(1)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所以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的不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提示√。 2.(2017·南京学测模拟)任何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提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哲学也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3.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提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4.(2015·江苏学测)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提示×。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着哲学的进步,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命题点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典例1(2016·江苏学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这反映出()

哲学概念知识

哲学概念知识 哲学概念 ---陈才天--- 什么是哲学?即哲学概念是什么?怎样定义哲学概念,古今中外哲学人有数十种不同的表述。笔者认为,哲学概念应抽象得出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内涵、性质和特征,因此,哲学是认识论本体论人性论方法论相互联系的逻辑反思的理论。 现在,我根据这一哲学概念对哲学的内涵、特征、性质等做出简要的阐述。 一、哲学的内涵 哲学工作专家们在各自编制的哲学教科书中,对于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所包括的内容,在结构内涵上大体是一致的,但具体的学科门类却有所不同。俞吾金先生说:“哲学是认识论、形而上学和方法论”。魏志明等人编《哲学引论》是“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台湾邬昆如主编《哲学概论》是“认识论,形而上学和价值哲学。”我将“形而上学”列为一种方法论,将“价值哲学”,“伦理学”和“美学”等列为“人性论”,所以认为:认识论、本体论、人性论和方法论是哲学内涵所包括的范围,其理由如下: (一)认识论的内容: 认识论即知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发生与发展问题的理论。它探讨人类认识的起源、本质、历程、界限、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关系和知识真理性等方面的理论或学说。

在中国认识论向来不发达,但并非没有过认识论。古籍《大学》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应是中国认识论的萌芽或滥觞,但直到宋明理学,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有较详尽的认识论思想观点,但未曾形成系统性认识论理论或学说。现代认识论的代表著作是金岳霖《知识论》。 在古希腊哲学中,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主要是形而上的本体论哲学,认识论的代表作是亚里士多德《工具论》的五本小书:《范畴》、《分析前论》、《分析后论》、《论诠释》和《论题》。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认识论。在人类认识史上,自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始,第一次形成了真正的认识论研究。近代西方认识论,主要表现为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与争论。经验论认为,一切认识(知识)都是思维从感官经验的感性内容中归纳、概括、抽象出来的。其代表哲学家有洛克和休谟等人。唯理论以其对感觉的拒斥并强调理性和普遍概念在认识论中的核心作用而自成体系。其代表人物有笛卡尔(唯理论创始人)、斯宾诺莎(实体论)、莱布尼兹(大陆唯理论的系统化者)、康德、黑格尔等。但康德、黑格尔已经出现经验论与唯理论融合的意向:康德实际上采取了左手批判经验论,右手批判唯理论。黑格尔更是努力消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和隔膜,创造出世界“绝对精神”的理论。 现代认识论进一步分化的原因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融合趋势。1.现实主义:所谓现实主义,就是关于现实的一般理论。现实是指事物本身的真实存在,是独立于主体或主体的感知和概念而存在的东西。有理想现实主义和经验现实主义。2.语言哲学:语言哲学又称分析哲学,认为语言是哲学的首要甚至唯一的研究对象,一切有意义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语言问题;哲学的基本方法是语言分析,哲学的任务是通过语言分析找出各种语言的意义,包括日常语言和哲学语言。哲学家有弗雷格、维特根斯坦等。3.实用主义哲学:20世纪初,实用主义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考点之哲学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考点之哲学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考点:哲学的概念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考点:哲学的基本形态 (一)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阴阳五行说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眼光看世界 庸俗唯物主义:认为精神这个物质是物质的人脑分泌出来的。说人脑分泌精神就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辩证唯物主义:用运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世界。 2.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主要强调人的内心是怎么想的,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客观唯心主义:主要强调的就是有神论,强调上帝或者神能创造一切 (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是用运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世界 形而上学是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眼光看世界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是: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德国的古典哲学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3.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4.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哲学常识高考考点整理

20XX年哲学常识高考考点整理 在政治学习中,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去整理和归纳一些知识要点,这样子才能够更有效率的去复习!下面小编整理的哲学常识高考考点整理以供大家阅读。 考点1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注意: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①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它。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理论论证,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2)联系:①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②世界观和哲学都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认识和研究的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①二者的研究范围和对象不同。哲学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各种具体知识共性的抽象与概括。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世界中的

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事物及其过程。②二者的方法论不同。哲学告诉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根本方法、一般的方法。而具体科学则告诉人们应如何具体分析和处理人与外部世界或人类自身的关系。 (2)联系:①二者都把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②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而哲学则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指导。(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①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即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而方法论则体现了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考点2物质的含义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注意: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哲学上的物质≠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2.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这揭示了世界的来源。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揭示了世界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物质第一性,是相对意识第二性而言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揭示的是物质决定意识。)

考研政治马原考点狂背-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2016考研政治马原考点狂背:哲学及其基 本问题 1.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物主义的形态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的形态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4.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就实际情形而论,不可知论者(休谟和康德)都是唯心主义者。 5.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根据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历史观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物质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社会是精神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根据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的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而形而上学则相反,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2016年政治考研为你准备以上的资料。

马克思考点(全)

马克思的考题形式 1、选择题(单选20分+多选10分) 2、分析题:材料题(2题,40分)+判断(3题,30分) 马克思考点 一、绪论 1、马克思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P7 2、马克思三大组成部分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主义。P8--9 3、马克思最重要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 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P15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P28 2、唯物和唯心的划分标准: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P29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P31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物质的根本特性:客观实在性P30 5、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P32 1)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体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运动;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有可能出现事物的分化和生命的产生;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 6、时间、空间的特点:P32 时间和空间具有客观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展性,特点是三维性。 7、社会物质性的表现:P33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很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马克思简答题

马克思简答题

简答题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及内容。 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是或者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内涵:第一,思维、精神和自然界、现实世界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第二,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第三,怎样达到、怎样实现“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2.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②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③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3.如何理解世界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从形式上看,是在时间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人类的社会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4.简述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意识现象。2.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反映,没有被反映的物质世界提供原材料,就不可能有反映者的意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主客观的统一。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物质世界歪曲的反映。由此可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根源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宣扬意识不依赖人脑和物质世界,是极其错误的。 作用:意识的作用表现为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亦即人的主观能动性。1.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人的意识按照一定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判断,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而揭示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 2.能动地改造世界。人的意识在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指出一定的目的、计划、办法等,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5. 简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及意义。(矛盾性的同一性、斗争性的内涵、两者的关系,如何推动事物的发展、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包括2方面:(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相存在的前提,并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和无条件、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要求人们在考察一切矛盾的事物和现象时,既要研究矛盾双方是怎样同一又怎样斗争的,又要学会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6、简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或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b.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不能孤

哲学复习提纲

哲学复习提纲 辩证唯物论 【考点扫描】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③人的意 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④人具有主观能动性⑤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考点简析】一、哲学 1.哲学与生活、时代的关系 (1)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 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2)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 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何要求,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 经验和认识成果。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批判旧思想和旧制度,更 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可以预见未来、指明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 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哲学的内涵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 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 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 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 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4.哲学的基本派别

讲义:《生活与哲学》第一讲

《生活与哲学》第一讲: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考点一:哲学的基本内涵与时代精神的精华 【考纲概览】: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2.这个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哲学与时代精神 4.哲学的作用 【考想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哲学的内涵与作用,重点考察这与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 系、哲学的作用等 2.从试题类型上看,试题以体现类、判断类、原因类选择题为主。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 系主要立足于对信息的解读,哲学的作用一原因类考察为主。 【基础整合】: 1.生活和实践的观点应该是哲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哲学上讲的世界包括三部分:一是自然界,二是人类社会,三是人的意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又称为物质世界或客观世界;意识又称为精神世界或主观世界。 3.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同步检测】:: 1.判断正误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3)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5)哲学对社会变革有决定作用 (6)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2.连线找出各自对应的选项 一切从实际出发世界观 世界是神创造的方法论 《本草纲目》的思想哲学 《老子》的思想具体科学 【考点突破提能】: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高二政治判断题练习试题集

高二政治判断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 1.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A)与错误(B),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世界观。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哲学的内涵,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但并不一定是科学的,哲学有科学的也有非科学的,故该观点是错误的。 【考点】哲学的内涵 点评:考生要注意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因而哲学有科学 与非科学之别,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难度适中。 【2】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故该观点是错误的。 【考点】哲学基本问题 点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难度适中。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故该观点是正确的。【考点】世界的物质性 点评:考生注意把握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都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难度适中。 【4】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都是运动。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运动的概念,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故说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都是运动是正确的观点。 【考点】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教材的基础知识点,难度为简单。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考生注意将运动变化与发展区别开来。 【5】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

高考考点细化(哲学)

高考考点细化(哲学) 一、基础知识网络 1、本框内容结构图 (1)人类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处理三方面关系: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 (3)以此形成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4)在此过程中需要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对世界观、方法论的系统化、理论化就构成了哲学 2、什么是世界观、方法论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一定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决 定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具体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某一领域某一局部问题,揭示的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特殊规律。哲学是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 对象,揭示的是整个世界中最普遍最一般的东西。 (2)联系:A哲学以各门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的共同性质、共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B具体科学的研究要以哲学为指导,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高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二、典型例题 单选 1、所谓世界观是指人们 A、对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 B、对社会事物的看法和观点 C、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观点 D、对整个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E、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F、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是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具体科学是 关于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的科学 G、哲学有唯物与唯心之分,具体科学没有这种区分 H、哲学的真理是相对的,具体科学的真理是绝对的 不定项 3、列关于哲学的表示正确的有 A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 哲学是对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关系正确表述的是 A 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B 要有世界观、方法论就必须哲学 C 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 D 不同的哲学,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叶不同 E 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来源于哲学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考点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三)哲学与时代精神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四)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

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3、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功能: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谁决定谁);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即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没有科学依据。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