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第一篇:《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学习对象的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教材的编写注意贯彻

《标准》的精神,提供的素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正式教学数数前,教材先给出一幅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的生活情景图,在这幅情景图中,一个老师带着学生过马路,马路上还有一些骑自行的人及一些树,使学生在已学过10以内数的基础上数出图中人物和物体的数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

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的读1120各数。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你们看看,认识吗?

演示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图

生1:是我们在过马路。

生2:放学了,老师带我们过马路。

师:对,就是你们。队伍排得可真整齐。我们学校的门口就是一条马路,车来车往,小朋友们上学时也要和老师带着时一样,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并做到一停,二望,三通过。既遵守了交通规则又安全。

2、观察:图中有什么?有多少?

3、导入新课: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物体个数超过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

二、新课展开

1、数数

①、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请你猜一猜多少根?

②指名来数一数,③你猜对了吗?

④、探索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

⑤、集体交流:总结出好方法。

⑥、数出10根小棒,十个一是(),捆成一捆,一个十是()。

接着数到20根,同桌互数,指名数。

⑥、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下面物体有多少。

2、数的组成

摆小棒,说说是十几,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①指名说11

②、添上1根,同桌互说后交流。

③、13-18各数任选一个跟同桌说一说,再交流。

④摆19说一说再添一根有几个十是几根。

3、数的顺序

①看直尺上的数,从0读到10,再从10读到20

②提问:13的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1比13大还是小?17比14大还是小?你发现了什么?

③指名数数,从七数到十三,从十二数到二十,从十八倒数到九。

④p87练习十四,连一连,看看会有什么惊喜?

三、巩固延伸

1、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东西可以用十几来表示?

2、比一比谁翻得快

找出数学书第8、12、17、20页。介绍好方法,现在往前翻还是

往后翻,再翻几张,为什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20张,看看有多厚。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利用已有的数数经验引出课题,让学生真切感到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

(二)利用小棒,经历学习过程1.对比中初步感知数的组成。

(1)请学生数出1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想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2)出示各种摆法。(预设)①连续并排摆出11根。

②10根小棒并排放在左边,1根小棒放在右边。

③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左边,1根小棒放在右边。

(3)学生交流与评价(大家欣赏哪种摆法)。2.利用学生资源,深入理解数的组成。

(1)学生和教师一起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读“十”。(2)明确1根小棒是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3.借助学习经验,自主探究12~20数的组成。(1)认识12。

师:已经数出11根小棒了,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两人一组边摆边说,12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

(2)认识13~19各数。学生自主摆小棒,并记录个数的组成。

(3)总结11~19各数,这些书的组成均是“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的数。(4)认识20.

师:19根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能清楚看出是20根?(预设)①10根捆成一捆放在左边,10根并排小棒放在右边。

②10根捆成一捆,一共2捆。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20个一和2个十。

两幅图表示的数一样吗?哪个图让大家一眼看得清楚。

在学生的活动中,让学生明白20是由2个十组成的,也是由20个一组成的。【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小棒,经历数数的过程,让学生在对比中充分感知并理解数的组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利用多种素材,建构数序观念1.利用直尺,初步感知20以内数的顺序。

(1)出示标有0~10各数的直尺,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

①从左往右,数越来越大;从右往左,数越来越小。②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1。

(2)出示直尺11~20的刻度,让学生帮助11~20各数找到相应的位置。(3)从小到大读一读0到20之间各数,再从大到小读一读。2.通过提问活动,加深学生对20以内数序的认识。

(1)16比17大还是小?19和18比谁大谁小?自己举例说一说谁比谁大?谁比谁小?(2)13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

(3)18和20中间的数是多少?和19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4)17离10近还是离20近?哪个数离19最近?哪个数离19最远?

(5)请学生像老师一样进行提问,并找学生回答,其他学生用手势判断回答是否正确。3.利用数字卡片,进一步培养数感。

(1)将数字卡片“18”“14”“16”“19”“15”和“17”按一定顺序排排队。(2)将副板书记录的部分学生集星数量按一定顺序排排队。

利用直尺、数字卡片、学生集星数量等学习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读数、排序等活动,进一步多种角度感知11—20各数,建立数与数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实践应用,内化提升1.基础应用(1)数数。

学生独立数出教材第73页“主题图”中不同学具的个数。并说说用什么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按要求数数

同桌互相检查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 第2题。(3)按要求读数

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 第3题。2.巩固延伸(1)比比谁的卡片举得快。

学生拿出写有0~20各数的数字卡片,教师或学生依次提出问题,其他学生思考出答案后将相应数字卡片举起来,速度快且正确者获胜。

①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什么?

②在16和19 之间的数有哪些?15前面的数是什么?③学生像老师一样提问,学生按要求举数字卡片。(2)向生活延伸。

说一说在实际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11~20各数。

练习分了两个层次,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数数、读数以及数序的理

解和记忆,在延伸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巩固数的组成,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五)全课总结

师:其实大家对11~20个数并不陌生,今天再学习这些数,有什么新的想法和感觉吗?千万别忘记老朋友“一”,要记住新朋友“十”啊!

说说这节课中哪个活动环节你最喜欢,为什么?

第四篇:《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会准确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2、直观地了解11-19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知识的过程:比眼力,估计---操作验证---建立模型(1捆即是10根)---认识各数的组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会比较大小。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组成。教学准备:课件、学具20根小棒。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先来考考咱们班小朋友的眼力。

师抓5枝铅笔,问:你看到了什么?再抓5枝,合在一起:现在有几枝?

师再抓一把:估计一下,现在老师的手上会有多少枝铅笔呢?你是怎么估计的?

(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估算方法,让学生“估有所依”,并非盲目去估计。)

二、引导探究,建立模型1、11-20的数数

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谁猜估计的比较正确呢?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根一根的数)你还能接着数吗?(数到20)还能接着数吗?今天我们就数到20,后面的数以后再来学。你还会别的数法吗?

(两根两根的数,五根五根的数,10根10根的数。)

突出10根10根的数快。老师拿掉6根。用最快的速度数出有几根?你是怎么数的?(前面的10根不用再数)

2、动手操作,经历过程。①刚才咱们用数的方法知道了铅笔的枝数。老师在想啊,咱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人不用数也能一下子就看出有多少枝呢?

老师展示学生的方法。

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你们比较一下,觉得哪种摆法最好,让人一看就能知道有多少枝铅笔?(把10枝捆成一

捆的好。)为什么把10枝捆成一捆,就能很容易看出有几枝呢?

②根据学生回答师点示:一捆就是1个十(板书:1个十),再数数旁边有几个一(板书: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了。

那黑板上的铅笔怎样摆比较好?师把铅笔10枝捆成一捆。现在来看:几个十?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谁能连起来说?看来这种方法真的挺好的,那你能用这种办法把你的小棒再摆一次吗?

③看着自己的小棒说说()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指名几个学生说。同时学习20是由2个十组成。

3、学习数的顺序和大小:

①出示直尺,要求自己观察,交流直尺上的数。

②学生读数,解决问题。16前面一个数是几?11比10大还是小?在直尺中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16和14中间是几?17后面是几?

③对口令。

三、拓展应用:

①观看动物运动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帮小动物找出号码同时给他们排好队。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有的可能从小到大,有的可能从大到小。)

②学找教室里的物品用数表示出来。延伸到今后会学到更大的数。

四、小结

自己评价一下你觉得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回家找一个你喜欢的数来说一句话。

第五篇:“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夏丏尊小学

钟惠芳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一册第7单元84~85页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一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

3、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能积极主动探索,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与别人交流,倾听别人的发言,客观地评价别人,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意识。

教学重点:

1、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

2、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1、知道“满十根就要捆成一捆”。

2、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倾听与交流,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样东西[装有小棒的信封]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小棒或其他学具均可] 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玩猜数的游戏[抓出一把小棒]你猜测有几根?[自由猜测]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谁猜测的最正确?师生共同数小棒来验证。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一)数数:感知数的顺序、大小a、不看小棒,谁能从1数到20?b、c、d、哪位小朋友能倒着来数?[从20~1]谁能从9开始数到20?请你数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并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请一位“好朋友”来帮忙,看着尺子来数数,从9~20,你发现了什么?这些数是怎么排列的?[从左往右:从小到大;从右往左:从大到小] e、f、谁能说出比10大1 和小1的数是几?

出示课件动物新村,小兔房号17,左边是小狗,右边是小猫,他们的房号各是几呢?

g、按顺序填数(课件)填完后,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青蛙跳格子:、19、18、()、()、15、()。

袋鼠跳格子:、12、14、16、()、()。

(二)、操作:感知满十,学习数的组成

a、请小朋友们到框子里抓一把小棒,请你先估计一下有几支?

请你摆一摆,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拿了几根?

b、小组内讨论,得出一种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并把它们贴在纸上(每组贴在粘贴纸板上)

c、哪组小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贴的?反馈:

2根2根地贴

3根3根地贴5根5根地贴

10根贴在一块……

d、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种摆法,你们比较一下,觉得哪一种摆法最好,能一眼看出有十几根小棒?

e、小结:2个2个,3个3个或5个5个地数要数好几次,比较麻烦;而10根一捆就只要接着数11、12……。所以一捆就是1个十[板书:1个十],再数数旁边有几个一[板书: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三)、读数:

a、摆11:

1捆小棒——1个十

1根小棒——1个一

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1。

谁还能像老师那样说说?[指名复述,同桌互说] b、教师摆小棒,学生说出1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c、想一想,刚才老师摆十几根小棒都是怎样摆的呢?[先拿出1捆,旁边再散放几根?你能否用这种方法摆一个十几,有问题吗?

d、改进:1 1

1111111111 1 1 1

怎样摆更明了?1 1 1 e、拨珠:导入计数单位。

个位上的1个数字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个数字表示1个十。那么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15、17、20呢[教师示范]

拨好后反馈,并说说:()个十和()个一组成()

三、有趣练习巩固新知

(一)比一比,摆一摆:用小棒摆出下面各数12、16、17、20

[要求:摆每个数时,指名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二)连一连,猜一猜:电脑出示,点子图

[要求:从1~20,按顺序把点连起来] 师:这是一只调皮的小动物,它呢很想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学生连完后,电脑出示清晰的小精灵]

(三)读一读,排一排

[电脑出示小精灵并有配音]

小精灵:小朋友,你们喜欢聪明卡么?今天,我带来一些聪明卡,你们如果能解决我提出的问题,那么就请老师代我把这些卡送给你们,想要么?

A、这时,老师拿出小精灵带来的上面写有数的聪明卡,奖给大声读数,并且说出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学生。

B、然后,所有拿到聪明卡的同学上台来按顺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队,找自己的位置站好,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四)、找一找,生活中的数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数,你能找一找,说一说吗?说给你的伙伴听!

四、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学会了……],你们真棒!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用数学知识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你们可要加油啊!

设计意图: 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教师通过猜小棒的游戏,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最后在综合应用中创设“小精灵和聪明卡”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展开的。教师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数的组成,教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机械地记忆,而是让学生在操作猜测小棒的游戏中感悟,在动手摆数中体会,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4、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

总之,整节课中,设计者做到了三个突出,突出主体性,创造学生参与条件;突出民主性,转变了教师的角色;突出实践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数学。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教材的编写注意贯彻《标准》的精神,提供的素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正式教学数数前,教材先给出一幅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的生活情景图,在这幅情景图中,一个老师带着学生过马路,马路上还有一些骑自行的人及一些树,使学生在已学过10以内数的基础上数出图中人物和物体的数量。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四、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的读11—20各数。 五、重点难点 重点辅导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小学一年级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节课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

《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第一篇:《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学习对象的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说法和写法。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教材的编写注意贯彻 《标准》的精神,提供的素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正式教学数数前,教材先给出一幅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的生活情景图,在这幅情景图中,一个老师带着学生过马路,马路上还有一些骑自行的人及一些树,使学生在已学过10以内数的基础上数出图中人物和物体的数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

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的读1120各数。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你们看看,认识吗? 演示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图 生1:是我们在过马路。 生2:放学了,老师带我们过马路。 师:对,就是你们。队伍排得可真整齐。我们学校的门口就是一条马路,车来车往,小朋友们上学时也要和老师带着时一样,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并做到一停,二望,三通过。既遵守了交通规则又安全。 2、观察:图中有什么?有多少? 3、导入新课: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物体个数超过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 二、新课展开 1、数数 ①、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请你猜一猜多少根? ②指名来数一数,③你猜对了吗? ④、探索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 ⑤、集体交流:总结出好方法。 ⑥、数出10根小棒,十个一是(),捆成一捆,一个十是()。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1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人,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欢迎王老师给你们上课吗?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瞧,它是谁?(小恐龙)今天,小恐龙可开心啦,它要在森林里造一座自己的房子。它跑呀跑呀,来到一座小山坡上。哎,它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画面,其中有11只蝴蝶,12朵小花,15个苹果) 生:有蝴蝶、苹果树、小花师:现在,请你轻轻地数数你喜欢的东西有多少。 师:你能用小棒把它们的数量表示出来吗?你准备摆什么东

西的数量? [评析:利用低年级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小恐龙,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数喜欢的东西,让学生初步感受十几的数。]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小组讨论,在展板上摆小棒,摆好后贴在黑板上。 师:(指其中一块)你们能看出他们摆的是什么东西的个数吗?小组代表向大家介绍介绍。 生:我们组摆的是小花。我们用了4种摆法:根6根地摆,2根2根地摆,3根3根地摆,还有把10根摆在一起,旁边再摆2根。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其他小组是怎么摆的?愿意上来向大家介绍吗?请其他小组上来介绍。 师:各小组想的都不错。那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更容易让人看出是十几根呢? 生:左边摆10根,右边摆几根,就一眼看出是十几根了。

[评析: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并向大家介绍,既强化了学生对十几的数的认识,又体现了方法的多样性。] 师:那么这10根小棒也要一根一根地数呀,如果这10根就在一起,我们拿起来不就更方便了吗?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捆起来。 师:现在我们一起数出10根小棒,拿出小皮筋捆一捆。师:刚才我们把10根小棒捆在一起了,现在是几个十?生:一个十。(板书:10个一是一个十) [评析:让每个学生数10根小棒捆起来,虽很费时间,但能让学生体会十是一个计数单位。]师:图中还没摆过的物体的数量你能摆出来吗?摆摆看。 师:老师说一个数,你们摆一摆。让一名学生上黑板摆出13。 师:你还能摆出其他的数吗?请你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摆的是十几?楚怎么摆的?师:我们来看看小恐龙摆的是多少?(出示课件,用小棒摆出19根) 师:(边说边演示课件,19根小棒右边又飞来1根)发现了什么?后面的9根小棒,如果再添I根,是多少根,你会想到什么?

《11-20的认识》说课稿7篇

《11-20的认识》说课稿7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1-20的认识》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1-20的认识》说课稿1 各位老师: 大家好!下面我就把我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的一些想法和尝试跟大家汇报一下。 一、对教材的认识、理解与把握 《11-20各数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一课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的第一个目标是能正确地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部分的,而要想掌握这些知识,首先必须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另外,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也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 二、教学设计说明 1、导入环节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做到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并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因此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又向往的大海边入手,让学生回忆大海边都有什么?然后直奔主题达到引入本课的目的。 2、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在这一大的环节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小环节: (一)估数与数数 通过问题一: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的出示,引导学生对沙滩上

海鸥的只数进行估计,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然后在估数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数来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准确。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变静为动”的特点,突出数数方法的指导,渗透数数策略,并引导学生用做标记的方法来数,做到既不遗漏也不重复。 (二)初步感受10个一就是1个十。 小棒怎样摆能让人家一眼就看出是多少根?这一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有1个1个摆的、有2个2个摆的、有5个5个摆的,还有5加6的,还有10和1的……引导学生对这些摆法进行评价筛选是这一环节的关键,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逐个淘汰,最后选出10和1这种摆法,但是学生的这种摆法只是一个雏形,于是我运用课件对此进一步加工,边演示边解说,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出是10根,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并顺利成章的让学生体会了10个一和在一起就是1个十。 (三)认识十位与个位。 (1)通过小棒的操作,引导学生从意义上进行理解。 通过学生的一系列操作,教师向学生渗十与个透摆放位置的重要性,并通过11进行重点讲解,引出十位与个位,并通过11的两个1因为位置不一样,身份就不一样向学生进一步揭示了每个数位上数所表示的意义。 (2)计数器上数位的认识 首先让学生观察计数器,找到个位与十位,然后结合自己学的方位知识对个位的位置进行描述,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的含义。 (四)写数 通过问题“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学生可以用小棒摆,也可以用计数器来拨,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对2个十是20,十位上是2,个位上是0也是20进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讲解20 的写法。 3、巩固练习 本节课的巩固练习都是围绕着数的读、写及意义进行的,首先是

《11到20的数的认识》幼儿园数学教案5篇

《11到20的数的认识》幼儿园数学教案5篇 教案是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它提出的一套确定、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原理和方法也可用于其他领域和其他性质的问题情境中,具有一定的迁移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11到20的数的认识》幼儿园数学教案,感谢您的欣赏。 《11到20的数的认识》幼儿园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培养想和省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过程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是学生正确认识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自觉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小棒、皮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听说你们数数的本领特别强,是这样吗?那我们来 一次数数比赛好不好!(请同学们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师:同学们,你们数数的本领真的很强。但是,我们学习认数,不但要掌握数数的本领,而且还要学会有关数的很多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主题图教学 师:请同学们看电视屏幕。 课件显示:(1) 哎,这是什么地方? 谁知道,马路上这一条条的白线是什么标志? 学生自由回答。 师:说得对。它提醒人们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这样才能保证人身安全。师:你们看,这位老师正带着几个小学生过马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设计意图: 一、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教学思路 《11-20各数的认识》是在学习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此,我从知识技能和发展性领域两个方面确定以下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即通过《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学生应该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知道这些数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了解各数的意义;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掌握数位顺序;能读会写11-20各数,能按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数数,了解数序。 2、发展性目标。即通过《11-20各数的认识》的学习,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如数感,《数学课程标准》从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等六个方面加以概述的。 又如,在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时,让学生在小组里商量,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大家想办法一眼就看出有几支铅笔,以及在学习应用时,让学生把生活情景图上看到的事物写一写、说一说等。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也有利于培养数感。 二、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出发点,把握教学的重点,处理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对于11-20的数数,读写11-20的数,学生并不陌生,已经具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是对于为什么这样读、这样写,或者对一个具体的数,用数的组成加以解释说明它的意思,会感到困难,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师必须把握的教学重点。为此,我把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划分为11-20的数数;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及读写数三大块。 1、11-20的数数,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根据学生的现状和发展水平,让学生直接参与数物体个数,离开实物数数的活动,并通过顺看数,倒看数的方法,让学生体验顺着数一个一个的大起来,倒着数一个一个小下去。这样处理教学内容,有利于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一系列数数的活动中领悟知识。 2、认识计数单位个和十。计数单位个和十在数数的过程中为了计数的需要而产生的,是读数和写数的依据,教学时,从“用什么方法让别人一眼就看出你们组里的铅笔支数”这样一个问题入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铅笔的支数,让学生感悟到把10支捆成1捆,表示1个十的必要性,或用其他的方法表示。在展示评议讨论的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以1代10的表象,了解个和十的实际大小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认识计数单位,初步感受位值在计数中的作用。 3、读写11-20的数,是在认识计数单位的基础上学习的,而学习的重点,不在于学生读得对不对,读得快不快,写得对不对、快不快,而是在于对为什么这样读、这样写能加以说明,对看到的一个数,它所表示的意思能进行解释,以理解数的意义。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出发点,把握教学的重点,处理教学内容的意图在于针对学生不懂的、有困难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需要、学习的意义,有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过程及意图 一、学习引入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1——20各数的理解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一册第84-85页 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持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所以,本节课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行学习。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学会数数、读数、写数、理解数的数序。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地数出11-20各数,理解各数并能准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11-20的数的组成。 2、通过生活化的实例理解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参与实践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践操作,初步体会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课件一套,每人20根小棒,2根皮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今天我们课堂里来了一位小客人,大家看那是谁? (课件演示:喜洋洋) 生:喜洋洋。 师:是啊,今天喜洋洋和我们一起来学习呢。喜洋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小星星。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星星有几颗好吗? 生:好。 (课件演示:喜洋洋一颗一颗地拿出小星星) 生:1、2、3、4、5、6、7、8、9、10… 师:喜洋洋手里还有小星星呢,看来我们只学了0—10的数还不够,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1-20的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理解)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玩小棒,学方法

(1)师:小朋友,我们继续数一数喜洋洋手里的小星星吧。(课件显示) 生:11、12 师:喜洋洋给我们带来了12颗小星星,那小朋友们能不能用小棒代替,数出相同数量的小棒呢?请小朋友们把小棒数出来放在桌子上,大家数出了几根呢? 生:12根。 师:大家桌子上都是12根小棒,那怎样摆,让别人一眼看出来有12根呢?请大家摆一摆。 生操作,教师巡视,并请不同摆法的学生在投影仪中展示。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那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更容易让人看出是十几根呢? 生:左边摆10根,右边摆几根,就一眼看出是十几根了。 师:电脑老师也想出了办法,我们来看一看它是怎样摆的。跟小朋友们的摆法是不是一样。 课件出示: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解释:数学中通常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表示10根。 师动态演示:10根扎成一捆。 请小朋友也来学一学,我们也数出10根小棒,把它捆成一捆。不会捆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协助。 师:看来碰到十几根小棒时,先要把10根捆成一捆,这样就能够一眼看出来有几根小棒了。 师(拿着一捆小棒)问:这1捆里有几个一呢? 生1:一捆里有10个一。(教师板书10个一) 师:那这1捆又表示几个十呢? 生: 1个十。(板书1个十) 师:所以从这里我们能够知道“10个一就是1个十”。 板书:10个一是1个十。(齐读) 2、组成: 师:(添上2根)现在是几? 写作 12 读作十二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11-20各数及其大小关系; 2.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地快速认识11-20各数;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内容: 1. 11-20各数的认识; 2. 11-20各数大小关系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认识和大小关系的认识; 2. 难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快速认识11-20各数。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认识和大小关系;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互动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发言,增加课堂气氛;

3. 游戏法: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和大小关系。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 教师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和大小关系; 2. 教师问答:请问你们有多少人知道11-20各数?谁会快速认识11-20各数?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讲授: 1. 教师介绍11-20各数的认识,并让学生记住这些数; 2. 教师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11-20各数大小的规律及其大小关系; 3. 教师用具体的例子和图片来展示11-20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互动讨论: 1. 小组讨论:老师让学生自由分组,让每组讨论11-20各数的大小关系,并让各组展示讨论结果; 2. 互动问答:让学生互相提问,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 四、游戏:

1. 数学游戏: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巩固并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 2. 听音配对:老师播放数字音频,学生根据音频快速辨认数字,然后找到相应的数字卡片,完成配对任务。 五、总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再次强调11-20各数的认识和大小关系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请学生谈谈这节课对他们的启示和收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作业: 1. 完成练习册上关于11-20各数的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自行设计一道习题,让同桌完成,并在下一次课上进行讲解。 八、教学反思: 1. 教师应该注意课堂气氛的营造,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2. 教师应该注重独立思考和互动讨论,让学生发挥个人优势,并能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 3. 教师应该通过各种实用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 【篇一:我的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1-20各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3-74页,是学生 在学习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20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好铺垫,也为以后100以内乃至更大数 的认识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20以内的数,但对于数的概念不够深刻。认识11-20各数,是从一位数到两位数进一步量化的过程,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飞跃,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直观的 感受,让学生逐步抽象成数字。学生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 制的概念,是培养数感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等方法,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理解数的顺序、大小、并学会数数,掌握各数由几个十几 个一组成。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10个一是1个十, 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联系生活中客观存在的“11-20”各数,使学生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地读出、数出11~20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制”的概念。 五、学具教具准备:小棒、橡皮圈、计数器、磁性教具、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读一读,排一排。 师:同学们能读出这些数字吗?你能按照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的顺 序给它们排队吗? 1 5 2 3 7 6 4 9 8 10 师:这些数可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11-20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通用10篇)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通用10篇)《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初步培养数感。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习惯。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写数,体验计数单位十。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1、谈话引入

教师(课件出示主题图情境):我们熟悉的学具和水果卡片来和我们做游戏了。 (1)引导观察。 教师:这幅图中有什么?试着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个。 教师:图中学具的数量有的超过10了,是哪一种?它们各是多少个? (2)引入新课。 教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比10多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2、初步感知 教师:请你想一想,这些学具卡片放置散乱,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后得出:所数的物品超过10个时,把10个看作一份更清楚。 教师:下面我们通过数小棒来继续研究11~20各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11~20各数的数法和读法 (1)教学11。 教师指导学生先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教师:捆成一搁,10个一就变成了1个十。接着该怎么数呢? 教师指导学生在1捆小棒的基础上再添加1根。

教师: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1个十,读十;1根小棒是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 (2)教学12。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数出11根小棒了,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1个十和2个一,是12,读作十二。 (3)教学13~19。 教师指导学生在11的基础上1根1根地继续添加小棒,学生边数边说:1个十和3个一,是13,读作十三;1个十和4个一,是14,读作十四;1个十和5个一,是15,读作十五1个十和9个一,是19,读作十九。 数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再添加几根小棒,合起来就是十几。11~20各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教学20。 教师: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能更清楚地看出是20根? 学生讨论后明确: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散着的小棒又够10根,把这10根再捆成1捆,就有2捆小棒,是2个十,即20。读作二十。 教师:够10根就捆成1捆,这样表示数更清楚(渗透以十为新的计数单位)。 2、教学11~20各数的数序 (1)教学20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师(出示标有0~10各数的直尺):请同学们读一读。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5篇)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使学生知道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道理,并能熟练地口算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用数学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道理,并能熟练地口算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11~20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11~20各数的组成,由以“一”为计数单位,到以“十”和“一”为计数单位的连用,

是学生认知上的飞跃,也是学生认知的难点,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道理。 三、教学用具:课件、小棒等。 四、教学过程 (一)借助生活,引出新知 1、学生数出自己开学以来获得“红花”的数量。 2、指名汇报,教师利用板书简单记录学生汇报的数(9,18,12,20……)。 3、揭示课题。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数。 (二)探索新知 1、【电脑出示教科书P73的主题图】 教师: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比10多小棒有多少根呢 让学生随着电脑演示,一根一根地数。 问:如果10根分一堆,这20根小棒可以分几堆(两堆)把每一堆捆成一捆,这20根小棒可以捆成几捆每一捆就是一个十,捆成2捆,就是几个十一捆里有几根小棒(10根)。 10根就捆一捆,说明一捆就是一个十,一捆里有10根小棒。一个十就是10各一,10个一就是一个十。 20里面有几个十? 老师说出(111520),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认识11-20各数》教案

认识11-20各数教案 李茂林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写11~20各数。 2.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明白11~20各数的组成。 3.通过直观操作和观察,体会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11~20各数,知道11~19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教学难点: 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 教学准备: 小火车11-20各数卡片、小棒、田字格、PPT、小组积分卡、题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了一个新环境,老师也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新朋友,你们想去认识他们吗? 生:想。 师:看,有两列火车向我们开来啦,仔细观察两列火车,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1-10和11-20的数字。 师:你认识他们吗?哪些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数字啊?今天我们来学习11-20这些数字给我们带来的知识。首先,看看11都为我们带来了那些知识。 二、合作探究 1、数字11。 出示羊圈图,讲述古人石子计数的方法。 师:你能用小棒记录羊群的数量吗? 生摆出11根小棒。请一人上台摆一摆。 师:你有什么办法让别人一眼就可以看出羊群的数量吗? 再出示羊圈图,提醒,羊圈里有10只羊,外面有1只羊,这样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是11啦。你能把小棒也10捆成1捆,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11吗?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生交流,老师黑板上操作,把10根小棒变成1捆,揭示10个一是1个十。提出“一”和“十”我们把它叫做计数单位。 师:刚才的11我们可以表示为1个十和1个一,板书:“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示范11的写法。 师:接下来,你想了解那个数字? 生:12。 2、数字12. 出示课件12颗樱桃,写一写,12是由2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 2、数字13. 出示课件,圈一圈,一眼就可以看出小猫的数量。 学生拿出题单,圈一圈。 师:展示学生不同圈法,揭示,将10只小猫圈起来,一眼就可以看出小猫的数量了。 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书写13。 4、数字14. , =1,你能表示出14吗? 学生拿出题单画一画。 个4个。 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14. 5、数字15。 出示课件,看图写数,强调应正确书写。 6、数字16。 出示课件,数一数,强调数数的方法,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才不会数错。 7、数字17。 出示课件,照样子摆一摆,说一说。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摆出17,教师巡视指导。 完成填空7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17。 8、数字18。 出示“18”,18的故事需要孩子们帮它完成。 师:18可以表示什么? 师:18是怎么组成的?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正确写出数字11—20的汉字表示。 2. 让学生能准确读出数字11—20。 3. 帮助学生了解数字11—20的特点和用法。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11—20。 2. 板书。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让学生大声读出数字11。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2,让学生大声读出数字12。 3.以此类推,让学生读出数字13-20。 Step 2 认识数字11—20(10分钟) 1.教师板书11—20的汉字表示。 2.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读音,读出11—20的汉字表示。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指导和纠正。 Step 3 识字游戏(15分钟) 1. 将数字卡片11—20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按升序排列卡片。 2. 学生用数字卡片拼凑出数字11—20的汉字表示。 3. 学生互相检查卡片的正确性,并纠正错误。 Step 4 数字联想(10分钟) 1. 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卡片,例如13,让学生想象一件事物或场景,与数字13相关联。

2. 学生将想象出来的事物用不少于三个汉字技巧地表达出来,例如:十三、若干、不少于十等。 3.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联想结果。 Step 5 巩固练习(15分钟)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数字书写练习,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在黑板上书写相应的数字。 2. 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点评和纠错。 Step 6 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数字11—20的汉字表示和读音。 2. 布置作业:完成课本上的数字练习题。 Step 7 课堂延伸(10分钟) 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则有关数字11—20的小故事。 2. 学生进行小组分享,并评选出最有创意的小故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学习了数字11—20的汉字表示和读音。通过识字游戏,学生掌握了数字11—20的汉字书写和排列方法。通过数字联想,学生将数字与事物联系起来,提高了理解和记忆的能力。通过巩固练习,学生的书写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小结和作业布置,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巩固所学内容。通过课堂延伸,学生的创造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整体来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要继续关注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认识11至20这十个数字,并掌握它们的正确拼写和读音。 2. 学习这些数字的用法,如进行简单的加减法操作。 3.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知能力和数字逻辑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2. 学习如何在口算中运用这些数字。 3. 掌握把数字用拼音或汉字写出来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学生 (1)介绍学习内容 老师面向学生介绍本课要学习的数字11至20,告诉学生这是很重要的数数字,它们 不仅有比1至10更大的数字,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 (2)数字卡片观察 老师拿出数字11至20的卡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可以一起数数,也可以自己分 别翻看每个数字的卡片并说出数字名称。 2. 认识数字11至20 (1)数字还原 老师把数字卡片打乱,并让学生把它们正确地排成顺序。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学 生解释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老师将数字的拼图给学生,由学生亲自拼装数字,这样有助于学生从形状上加深对数 字的理解。 (3)数字的写法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数字11至20的汉字和拼音,让学生一起朗读,并注意发音和写法。

3. 数字运用 (1)加减法练习 老师在黑板上出题,让学生口算11至20中的数字进行加减。比如“15+3=?”,“18-7=?”等等。 (2)数字串口算 老师提出一串数字,让学生计算这些数字的和或差。比如“12,16,18,20,19”这串数字的和是多少? 4. 数字口语表达 老师出示一张图片或实物,要求学生用句子介绍这个事物,其中要涉及到数字11至20。例如:“这个橙色的树上有15个果子。” (2)团队编故事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编写一个故事,其中要涉及到数字11至20。每个小组用口语把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四、教学总结 通过对数字11至20的认识和运用的学习,学生对这些数字的特点和用法已有初步的了解。在学习中,老师要注意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练习,让学生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古人的计数方法,初步体会十进制。 2.认识 11-20各数,掌握各数的组成及大小顺序。 3.通过学习,帮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得初步的数感。 【重难点】 重点:认识 11-20各数,知道 10个一是 1个十。 难点:写数,体验计数单位“十”。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磁性黑板贴、 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数数。 1.课前活动:孩子们,喜欢玩游戏吗?那咱就先玩一个看手猜数的游戏吧!伸2,这是几?伸5,这是几?伸7,这是几?你们反应真快!伸11,这是几?为什么是 11?谁能说说理由学生,1个拳头就是代表 10,10+1=11。1个拳 头代表几?10,1个拳头就相当于这 10根手指头吗?.同学们对数的感觉太好了,接下来我们就利用我们这么好的数感继续来研究数,上课。 2.看,数学王国的小精灵也来了,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问题呢。生数屏幕上 物品的个数。教师:你反应真快,你怎么知道的?是一眼看出来的吗?数出来的。那你来数一数。学生不会。还能不能看出来吗?怎么办?数一数。谁能来 数一数?学生数。同意吗?我要表扬这个同学数数的方法,他在数数时不仅一 个一个点着数,还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数。你会这样数吗?你们太棒了,我们 给自己鼓鼓掌。 二、感知 10个一是 1个十。 1.刚才为什么大家不能一眼看出有几根?太多了;摆的太乱了。怎么容易 看出来呢?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实验,老师刚才给每个小组准备了 12根小棒, 小组内想办法摆一摆,咱们看哪个组的摆法最容易让别人看出你们小组有 12 根小棒,好吗?快开始吧。学生探究,老师下去指导。 2.同学们想到了很多办法,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咱们来一起看看。(我们 是1根1根摆的;我们是两根两根摆的,数的时候就可以两个两个数2、4、6、8、10、12)。哦,两个两个摆,就可以两个两个数。学生:我们是 5根 5根摆的。5根 5根摆的,这个想法也不错。那我们怎么数呢?5、10、11、12。哦,先5根5根的数,不够5的时候我们再一根一根的接着数。我们是10根

一年级《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一年级《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11 至 20 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11 至 20 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 至 20 各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 20 以内数的数数,数序,数的读作和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数一数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数数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 体验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强了数数方法的练习。 三、教材分析: 《11~20 的认识钉》这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 让学生掌握数数,数序、圪数的读作和数的组成。 其中,第四个目标数的组成是本忏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焕 11 根小棒的方法,让孩子蕖们自主探索 11 的组成,从郧而了解十几的数的组成特点睦,为孩子们数十几的数字奠甲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祥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捅趣引入: 1 / 6

师: 大屏出示五只学生认识的动物,然后让宅学生看着下一张不完整的图片猜一猜,这是一只什么样珞的小动物呢?师:这只藏洮起来的小动物说: 我就藏苏在这幅图画里,只要大家能┼ 从 1 数到 20,我就出来和大家见面。 那么让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吧!生: 咱好。 1、2、3、4、直到浏 20。 (大屏上出现一只小蓖兔子。 )师: 大家看一看朱,这些数里面有我们已经学识过的数宝宝吗?生: 1 至退 10. 师: 这里面有比大的数吗?生: 从数字肾 11 到 20,都比 10 大。 师: 好了,这节课我们就一В起来学习 11~20 各数的瞽认识(板书)。 (二)动苑手操作,攻破重点师: 冬韫天到了,兔宝宝准备拔一些祸萝卜过冬,让我们来数数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 【课标解读】使学生能够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的读11—20各数。 【教材简析】 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对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教材通过海鸥回来了这一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大于10的数的表示方式。从用小棒表示到用计数器表示,再到用两位数表示,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两位数才会成为学生思维中的具体的具体的存在物,其中数位及记数的位值原理,才会在今后认识更大的数时起积极的迁移作用。因此,指导学生加强学具操作,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切实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但计数单位和数位这两个概念是第一

次接触,又比较抽象,让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1、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数的形成过程。 学生从认识10内的数到认识11-20的数,是数的认识的扩展,而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和数位“十位”,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理解同一个数字在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是比较困难的,这是真正认识20以内的数的关键,也是以后认识大数的基础。为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小棒、火柴棒等学具摆一摆,捆一捆,数一数,并借助计数器在头脑中清晰地建立起1个十和1个一的不同表象,深刻体会计数单位“十”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性,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 2、要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和估计的意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上《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部分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2、通过操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动手实践能力。 3、在富有情趣的数数活动中,初步培养估计的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评价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一篇: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78、79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十进制,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初步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吗?今天,羊村举行了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运动员们上场了。(动手出示运动员的卡片在黑板上)你知道有多少名运动员吗/ 你是怎么数出来的?谁能来数给大家看看?(请一名同学上黑板数给大家看看)如果用一根小棒代表一名运动员,你知道摆几根小棒吗?(顺手在一名运动员的下面摆一根小棒)动手试一试。(老师看学生的动手操作的情况组织教学)谁愿意到黑板上来摆一摆?(请一位小朋友)他摆得和你是一样的吗?他摆了几根?(10根)。如果一根小棒表示一个一,

(动手板书“一”),“1”也可以用大写的“一”来表示,这儿有几个一?(多请几位小朋友说一说)(指着黑板上的10根小棒)说:你会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吗?动手试一试?说一说刚才这一捆里有几个一根?(多请几位小朋友说一说,一捆里有10个一)板书10个一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是几个十?(一个十)这一位小朋友的是几个十?他得这一捆是几个十?(说一说你自己捆的是几个十)老师的这个也表示一捆,他是几个十?你知道他里面有几个一?所以说10个一是一个十。(齐读)反过来一个十里有几个一? 老师想请小朋友帮个忙,帮老师数出10根小棒?(谁愿意)(请两位小朋友上黑板摆一摆){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羊村运动会吸引了很多的运动员参加,看,又来了两名运动员,这时候共有多少名运动员?(12名)你会用小棒来表示吗?动手摆一摆?(请两名同学上黑板摆一摆) {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你喜欢哪一位同学的摆法?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是12根的?(多请几位小 朋友说一说) 如果老师用这一种方法摆一摆,你知道是多少根吗?不用举手直接说出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知道他说的一个十,哪儿表示一个十吗? 刚才都是老师在摆小棒,你们会像老师这样摆小棒吗/?老师说一个数字,你们动手摆一摆,14 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摆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