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

运动心理学学业论文成就动机研究(文献综述)

2009级研究生

姓名:张震

学号:200912011040304001

成就动机研究

1.前言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e)的研究是近代动机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在四十年代至今的儿十年时间里,西方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成就动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建立了许多成就动机的模型。七十年代末期港台学者从生态文化学的角度对成就动机进行了本土化的研究,建立了本土化的成就动机概念模型。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成就动机的研究上也取得了初步进展,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成就动机的基本理论。

“成就动机”一词最早在1938年由美国心理学家H·A·Murry提出,最早被称作:“成就需要”,从那时开始该词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半个多世纪以来,研究者们的足迹遍及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从原始部落到现代发达国家,从未开化民族到现代民族;研究对象从小学生到大学教授乃至社会各阶层人士,研究课题大至成就动机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小至成就动机与个人科研成果、家庭经济收入;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因为,就个人而言,成就动机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它“像智力一样,作为一种工具,能够增加人们一生中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机会”,就社会价值而言,一个群体中成员的成就动机水平与经济增长、社会财富的积累、技术的进步一同被视为社会繁荣进步的几个重要指标之一,而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竞技体育,它的发展状况必然也与“成就动机”息息相关。

2.西方的成就动机理论研究

成就动机的概念最早是由H·A·Murry提出。他将人类的基本需要分为20种,其中首要的就是成就需要。他将成就需要定义为“尽可能解决和尽可能好地做事的愿望或倾向”。继H·A·Murry之后,R·Sears于1943年提出“成就与失败的需要”;F·H·AuPore于1943年提出“自我参与”的概念;Lewin于1944年进行志向水平的研究。1950年到1965年是成就动机研究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是在两个层次展开的。其一是Dc·Mcdlelfand为代表进行自上而下的研究,着重探查在特定的社会中的成员如何在所处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下,通过社会化过程塑造成就动机,以及形成对成就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分析社会集体成员的成就动机水平与该社会的经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二是以J·W·Atkinson为代表进行成就动机的微观研究,着重成就动机的实质、动机的发生和发展、成就行为的认知和归因等问题。

2.1 D·C·Medelland的成就动机理论

D·C·Medelland是成就动机的开拓性研究者,他将成就动机解释为“竞争”与“优秀标准’,即在具有某种优胜标准的竞争中对成功的关注。

D·C·Medelland最早考察了文化与社会成员的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一、社会的成就需要先于该社会的经济增长,而这个成就需要本身又受制于该社会的各种文化和亚文化因素,即一个社会的宗教观、价值观、家庭与学校教育,特别是与儿童早期的独立性训练有关.他的这一思想,源于两种思想的影响:第一是Winter bottom(1953)有关成就需要与儿童教养实践之间关系的学说.他通过研究发现,高成就需要男孩的父母,期望自己的儿子能自我信赖和独立性的年龄,比之低成就需要的男孩们的父母所期望的年龄要早。D·C·Medelland和他的助手们在研究中也发现,儿童在生活中独立的时间越早,他们的成就需要就越强[2]。

第二、Weber(1904)有关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研究。Weber指出强调灵魂的自我拯救、禁欲主义和辛勤工作的新教改革,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Medelland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受到了Weber的启发,但他认为Weber把新教论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只能解释西欧等新教国家的经济发展,却不能解释日本等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他推测成就动机才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换言之,新教通过教育人民具有自主性(成就动机)来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而其他文化也可以通过别的途径刺激人民的成就动机,从而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

2.2 J·W·Atkinson的成就动机理论

以阿特金森为代表的密执安学派研究成就动机的个体差异与行为的关系,确定了影响成就动机的各种变量,使成就动机理论成为预测和理解成就行为的有力工具,从而为成就动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1957年,他提出了“期待—价值”成就动机理论[4]。他指出,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种相互冲突的动机趋向,一种是追求成功的动机,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个体的行为倾向是动机强度,对行为目标的主观期待概率以及诱因价值三因素的积函数。其中,趋向成功的趋力(TS)由三个因素决定,用公式表示为:TS=MsP-sIs,Ms是指追求成功的动机强度,Ps是指对成功概率的主观估计,受到自身经验、对他人经历的观察及竞争等的影响;Is是成功的诱因价值。避免失败的趋力(Taf)由三个因素决定,用公式表示为:Taf=Maf*pf*lf,Maf指回避失败动机强度;Pf是对失败概率的主观估计,受过去相似任务的经验,对他人做同类工作的了解及对竞争估计的影响;IF指失败的诱因价值。阿特金森认为,个人取得成就的行为倾向是追求成功的趋力和避免失败的趋力的合力。

即:Ta=Ts-Taf

Ms和Maf在个体身上存在着差异,有人追求成功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即Ms>Maf;而有的人避免失败的动机大于追求成功的动机,即Maf>Ms,前一种人的行为主要受成就动机的支配,后一种人的行动主要受害怕失败的动机的支配。1974年,阿特金森接受其他心理学家关于成就动机既包括内部动机,也包括外部动机的建议,除考虑到内在动机对成就活动的影响,也考虑到诸如名誉、地位、权利、金钱等外在社会性因素对成就活动的影响,将外部动机(TE)也引入到他的动机理论模式中。这样:一个人追求成就的行为倾向就可以表示为:

Ta=Ts-Taf+TE

阿特金森坚持以实验为基础,在数学推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关于人类行为的数学模型,以更为精确和深入地对人的行为进行定量研究,这是人类动机研究中的一个新尝试。但是,阿氏的理论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由于做为假设的前提未被实验证实,其数学模型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验证。2.3 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

成功和失败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日常生活的许多情景中,人们对于成功或失败的行为都会自觉的去归因。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事件发生原因的认知[14]。心理学家韦纳将认知因素引入到成就动机体系中,他的成就归因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等人的成就动机理论。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个体对成功或失败的结果所认定的最普遍的主要原因。这四种原因可以从原因部位(内部的和外部的),稳定性(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控制性(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三个维度加以区分,其中,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努力是内部的稳定的可控因素,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因素,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在近期,韦纳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前四个因素,还研究诸如师生帮助、疲劳、情绪、心境、疾病、同学关系、学习条件等原因。所有这些因素及其维度可见下表:

表2-1 韦纳归因要素表

原因部位内部的外部的

稳定性稳定的不稳定的稳定的不稳定的

可控的经常努力即刻努力教师的倾向、

同学关系

别人的帮助

不可控的能力、习惯心境情绪、

疲劳疾病任务难度、

学习条件

机遇、运气

韦纳指出,对成功和失败的不同原因、不同维度的归因会对个体今后从事成就任务的态度和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他认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原因与早先对成功和失败的期待有关;将成功归因于一个或多个稳定的因素,如很强的能力、经常的努力、任务的难度和教师的积极关心,比不稳定的因素如心境、即刻的努力、好的机遇和他人的意外帮助更能增强动机;而将失败归因为一些稳定的因素如恶劣的心境、缺乏即刻的努力、不好的机遇、别人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帮助更能削弱动机。内部的同外部的原因同个人的自我感觉及对任务的坚持性有关,并产生特定的情感反应。若将

成功归因于个人努力(内部的)时便有满足的体验,并能坚持完成任务;当成功归因于别人的帮助时(外部的),会产生感激的心情;如果归因于运气(外部的),会感到侥幸和茫然;若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低(内部的)时,便会感到气愤[9]。

韦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人的成就行为做出了全新的解释,说明人的成败对以后成就行为的重要影响。他的归因模式不仅是一种成就动机的理论,而且也是研究成就动机的一种方法。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学生的归因方式,以促进其学习行为,这已成为在课堂教学中对成就动机训练的主要方法。

2.4 霍纳的女性“避免成功”概念及成就动机的性差研究

1968年,霍纳提出了“避免成功”概念,认为女性由于受性别角色的制约,往往对一些竞争激烈、责任重大的职业或任务持逃避态度、害怕成功,追求亲和。对这一观点目前存在异议。批评者们一方面基于对霍纳测量女性“害怕成功”程序的怀疑。因为一些学者发现(Brown等1974;Condry 等1976)害怕成功特征男性也很明显。更多的批评则认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男性中心文化”时期,对女性文化及价值缺乏足够的重视。如Spence就指出:女人由于她们的成就依附于家庭中,往往被抹杀或者忽视。为此,Spence和她的同事提出了多维的成就观点,并建立了“工作—家庭成就”问卷,其中包括工作、优胜、竞争性三个分测验。其研究结果表明:男人在优胜和竞争测验中得分高,而女性在工作测验中得分高。

麦克里兰的研究认为:测试条件不同,两性的成就动机则呈现出差异。在中性条件下,女性的成就动机高于男性;在竞争条件下,男性的成就动机高于女性;在同一方式进行的测验中,男女的成就动机水平是相同的[5]。

2.5 西方成就动机理论的成就与缺陷

从美国心理学家H·A·Murry1938年提出“成就动机”理论至今,西方学者已经对该理论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从宏观理论到微观实验都已经比较深入;学者们分别从认知行为科学领域、行为科学领域、实验科学领域、数学模型建构、宗教与文化领域以及性别差异对比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自密执安学派通过研究确立了影响成就动机的各种变量之后,成就动机理论就成为预测和理解成就行为的有力工具;韦纳的最大贡献是他提出的三维结构理论,通过三个维度的相互的搭配可以形成八种不同的组合,可以充分解释成就动机理论的多元成因。但是成就的归因维度能否多于三个问题,就是这一理论无法回答的。已有一些研究似乎证明了意识性和普遍性这两个维度的存在,但真正把它们作为原因的维度提出时,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另外,即便说原因的三个维度是确定的,每一维度上的原因也将是变动的,比如运气对一个人来说是外在的,不稳定的,但对另一个人来说则可能是稳定的,假如这个人一直视自己是幸运的或不幸的话;努力若被看作是一个人勤奋或懒惰的象征的话,那它就成了稳定的原因。同样地,能力和任务难度也可以看作不稳定的原因,所有这些都使得问题复杂化了。西方心理学家的成就动机研究充分考虑到了影响它的各个因素,也充分肯定个性化因素的作用,但是当这些理论在东方人身上试验时却非常不准确,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成就动机具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我国学者开始进行跨文化成就动机研究。

3. 跨文化研究与我国成就动机理论研究现状

3.1 余安邦、杨国枢的“个我——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理论”及成就动机的跨文化研究

成就动机的跨文化研究早在五十年代麦克里兰以档案法进行各民族文化与成就动机关系的研究中就已开始。此后,成就动机的跨文化研究一直就很活跃。研究者们的兴趣主要集中于对成就动机本质,尤其是文化背景与成就动机关系的研究。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在于:成就动机究竟是一种具有文化普遍性的

人格特征,还是具有文化的相对性,而应视社会文化的内涵而转移。Kornadt等批评麦氏所界定的成就动机的本质如独立、自主、竞争等特质,实质上是西方社会,尤其白人中产阶级的价值观。Maehr则指出麦氏的研究基础是美国文化背景,存在显而易见的文化偏见,甚至对美国黑人和少数民族也是不公正的。Child等(1958) 探讨了33种文化中家长的教养方式对成就动机的影响,发现独立性训练与成就动机并不相关,从而对麦氏关于成就动机与独立性训练密切相关的观点提出质疑。

在诸多跨文化研究理论中,我国台湾省学者余安邦、杨国枢(1988)通过对传统中国的生计型态、社会结构及社会化历程作以分析后,经过实证研究指出: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成就动机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传统中国是一个权威主义社会,以集体主义与家族主义为特征,强调团体意识,个人成就目标以家庭或家族为主,提倡合作性的集体成就,不赞成经由竞争而导致的个人成就。中国人追求成就主要是为达到他人或团体的期望,主要是一种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而西方人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满足个人的成就感而追求成就,主要是一种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具有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和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只是中国人以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为主,西方人主要以个我取向成就动机为主[3]。

湛江师范学院的张兴贵曾以余杨二氏的“个我—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理论”为基础,自编了涵盖两种成就动机取向的问卷。以自编问卷与余杨的成就动机问卷为研究工具,以在不同的生态文化背景中成长的汉、藏、回、维族大学生为被试,研究结果表明:余杨的个我取向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构成了国人成就动机的主要层面,但对大学生来说,成就动机类型并不是以社会取向为主,而是表现为典型的个我取向。我们认为,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及个人人格的现代化,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将成为不同文化背景中主体成就动机的主要特点,即随着世界范围的工业化、现代化浪潮,人类的成就动机可能会出现趋同的现象。但是,在成就动机的跨文化研究中,普遍为大家公认的理论还不多见,尚需人们进一步研讨。

3.2 社会取向运动成就动机研究

在台湾学者余安邦、杨国枢的理论基础上我国大陆学者,李安民、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力为和武汉体育学院教授姒刚彦对中国两所大学和美国两所大学的41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中国157名,美国256名,旨在分析了解体育成就动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结构及差异,为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研究体育成就动机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体育成就动机差异主要表现在结构因素之问的联来方面,即:虽然中国和美国大学生的成就动机都是由3个因素构成,但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来数则存在不同文化背景间的差异性。测试使用了Gill和Deeter,1988年版的Sport Orientation Questionnaire(SOQ)作为测量工具,中文版由李可可等于1990年翻译、校订,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3]。

问卷包括25项条目,分为3个分量表:(1)竞争性;(2)获胜倾向;(3)实现目标倾向,用以测量个体成就动机水平,采用5点记分法,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其模型示意图(图1-2 体育成就动机模拟示意图)如下。

图3-1 体育成就动机结构模拟示意图

图中Fl,F2,F3表示SOQ的3个维度:竞争性;获胜倾向;实现目标倾向;Vl~V25表示25项测试问卷的条目Vl—V25是观测变量,Fl—F3是潜在变量.V1~V25与F1~F3的关系非常明确,V1、V3…V25等13个变量构成Fl,V2、V6…V22等6个变量构成F2,V4、V8…V24等6个变量构成F3。

根据对中美体育大学生的纸笔测试,中、美大学生体育成就动机的测量结果与理论假设模型之间拟合的情况并不好,但是美国大学生的测量结果与理论模型拟合的情况要优于中国大学生。究其原因,可能有2方面的因素:一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在基础上形成的体育成就动机结构和水平上的差异;另一方面,中国大学生的测量结构误差较大,说明SOQ及本身作为测量工具并不太适合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因此SOQ中文版很有必要作进一步修订。

武汉体育学院姒刚彦继续在余安邦、杨国枢等台湾学者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关于中国人成就动机的理论具有类似的概念模型。在此理论基础之上,编制了社会取向与个我取向运动成就动机量表,

并进行了有效地信效度检验。

社会取向与个我取向运动成就动机量表中测题的编写,主要是按照余安邦等人发展的“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量表”及“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量表”的基础上,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及专家咨询、运动员访谈的结果将其中的学业情境改为运动情境而形成的。两位研究者先各自进行测题的编写,然后将各自的结果进行对照,对其中少数有争议的测题,在各自陈述理由并充分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取向运动成就动机分量表”与“个我取向运动成就动机分量表”各包括30个测题,所有60个测题被随机排列后形成了最初的“社会取向与个我取向运动成就动机量表”。量表采用Likert式的六点记分法进行记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给予1分,2分,分,4分,5分,6分。被试在每个分量表上所得总分即代表他的社会取向与个我取向的运动成就动机强度,两个分量表相加所得总分即代表他的运动成就动机强度,分数越高,表示被试的运动成就动机越强,分数越低,表示被试的运动成就动机越弱[6]。

经过三次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并在每次检验之后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对量表进行了修订。有关运动成就动机的社会取向与个我取向的理论建构适合中国高水平运动员。

Huang等人针对中国和德国高水平运动员的生涯转折所进行的一项跨文化研究表明,两国运动员的生涯转折在以下各方面存在差异:(1)和德国运动员相比,中国运动员比较多的是以一种被动而非主动的方式结束运动生涯的;(2)中国运动员普遍相信运动成绩和退役后的工作之间有关联,而德国运动员则很少有人这样认为;(3)在中国,教练员对于运动员的生涯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德国则不是;(4)在德国,有许多运动员生涯转折后会继续参加比赛,而在中国,运动员生涯转折后则会完全退出比赛;(5)尽管德国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比中国运动员长,但中国运动员退役后大多会从事与体育关系较密切的职业;(6)92%的德国运动员对他们退役后的工作满意,而中国只有81%的运动员表示满意[13]。

因此成就动机的差异除了与文化差异相关还与体制差异密切相关,中国采取的是典型的举国体制体育,运动员的被动性较强,对于比赛成绩的追求动机非常强烈,因为比赛成就与其待遇和未来的生活状况息息相关。而西方国家的体育体制与中国完全不同,运动员的动机主要以实现个我价值为目标,理所当然动机差异非常大,当然这种成就动机的差异还会表现在形式上还是个我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的差异。

3.3 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的价值

台湾学者余安邦、杨国枢的研究丰富了当代成就动机的研究,他们提出了个我取向成就动机和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中国的文化从本质上没有打破血缘氏族社会,因此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程度很高,其动机多为达到他人或团体的期望,主要是一种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而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打破了血缘氏族传统,为个我社会,因此西方人的动机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满足个人的成就感而追求成就,主要是一种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

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大陆学者开始进行心理学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对中美大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的分析证明了该理论的成立。武汉体育学院教授姒刚彦又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成就动机量表,并进行了多次信度和效果简易,符合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另外Huang对中德两国运动员的研究从体制层面反映了成就动机差异的多元性,这是对该理论的持续丰富,但是过多的因素影响加大了成就动机研究的复杂性和难度。

另外笔者认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的提出是在充分考虑了文化和社会差异基础上产生的理论,因此具备显著地文化特质倾向性,因此只适用于主流文化圈,对于亚文化圈的适应性有待做继续研究。

4.人格、归因与成就动机

4.1 人格、焦虑与成就动机

人格是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将人格研究分成两个部分,即人格稳定的行为方式以及人际过程。由于人格具有稳定的特点,因此,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西方人格心理学家关于人格结构有许多流派,主要分成心理动力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和特质学派。目前,体育界主要采用的是特质学派理论。

前人研究发现,人格与竞赛成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徐烈等人通过对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个性特征的标准分值与运动成绩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采用艾克森量表(16PF)测量的16个人格维度中,聪慧性、稳定性、怀疑性以及世故性4种个性特质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由此发现,人格的不同维度与竞赛成绩存在相关。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摩根等人使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测量摔跤、长跑等运动员的心境状态,并将POMS的得分与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的分量表分数做相关性分析,最终他们得出优秀运动员的POMS得分曲线呈“冰面剖图”。研究结果认为,优秀运动员在精力方面得分较高,均在50分以上,而其他方面如紧张、抑郁、疲劳等得分均较低。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多元统计方法的出现,人格与其他多变量之间的研究变得更加简洁,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摩根(Morgan,1979)发现,优秀运动员具有积极的心理健康特征以及较少的消极心理健康特征。总之,前人对优秀运动员人格、焦虑等多维度的研究发现,优秀运动员较一般运动员更具有自信心,赛前以及赛中焦虑较少,在比赛过程中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具有较多积极思维,能独立应付比赛中落后以及失误等突发事件。由此我们发现,运动员人格与竞赛成绩之间存在相关。对其他人格特质研究表明,人格能影响人体焦虑的程度。感觉寻求特质是一种追求变化、新奇、复杂与强烈的感觉和体验,并甘愿冒身体、社会、法律和经济上的风险的一种人格特质。有关研究表明,高感觉寻求者热衷于追求体力和精神方面的刺激,具有较低的生理可唤醒水平,而低感觉寻求者则总是信赖确切、可靠和可以预知的事物,具有较高的生理唤醒,更易产生焦虑。总而言之,前人研究人格与竞赛成绩之间的关系发现,人格与竞赛成绩之间存在相关;除此之外,人格与焦虑之间不仅存在相关,人格还能从一定维度上影响焦虑的高低。

4.2 归因研究与成就动机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分析归纳。归因训练旨在借助一定的干预因素,纠正或改善个体对成功或失败结果的不适当归因,使其学会使用适当的、积极的归因(所期望的归因),增强动机水平,进而达到改善行为和提高绩效水平的目的[11]。

笔者认为研究归因对成就动机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还有很强的运用价值。在众多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同时也对实践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即:Weiner(韦纳)的归因效果理论、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的归因理论和Seligman的习得无助的归因理论[9]。

表4-1 Weiner(韦纳)归因理论

不期望的

成功运气缺乏情绪刺激(冷漠)很少增加成功期望缺乏趋向成就的倾向失败缺乏能力减少成功期望的消极情绪(如无能和压抑感) 缺乏坚持性,回避成就任务

期望的

成功能力强增强期望的与自尊相联系的积极情绪如自豪趋向成就任务

失败缺少努力动机性情绪(如内疚)或无消极情绪,维持相当高

的成就期望增强坚持性,趋向成就任

务。

表4-2Bandura的自我效能模式

表4-3Seligman习得无助模式

尽管这3种理论的出发点不尽一致,据此进行的归因训练也观点各异,但在归因训练的中心问题:什么是我们所期望的归因,什么是不期望的归因,观点都是一致的,即:将失败归于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将减少对成功的期望,并且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造成恶性循环;相反,将失败归于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将会增进或保持对成功的期望,不会对自尊产生消极影响。其中以Weiner(韦纳)动机情绪归因理论为指导的归因训练非常适用于具有典型积极结果(成功、冠军)和典型消极结果(失败)的情境,训练效果亦较为理想。

4.3人格、归因与成就动机相关

关于人格对于运动成绩的影响,心理学界争论了很多年,考克斯(Cox,1994)认为,这种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人格特征不是预测运动成绩的强有力的预测指标,但它仍不失于一个重要的参考预测指标[13]。以现代我们对于成就动机的认识,没有理由期望人格特征于身体技能间会有一个高相关。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在众多影响运动成绩的因素中只是一个因素。而人格对于成就动机影响的研究也较为匮乏,但是不容否认的是: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自觉、自律、自信、低焦虑水平、低强迫性、能忍痛等人格倾向必然会使人倾向于追求成功的动机,而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另外正是因为人格特征具有文化的相对性,才会产生不同文化下的不同成就动机,这也是个我—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提出的理论基础。

而归因对成就动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著名心理学家韦纳的成就动机理论就是基于成就动机归因理论而形成的,而他的归因模式不仅是一种成就动机的理论,而且也是研究成就动机的一种方法。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学生的归因方式,以促进其学习行为,这已成为在课堂教学中对成就动机训练的主要方法[31]。

5.小结

5.1 成就动机研究的总结

归纳起来,成就动机的研究可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微观研究取向、宏观研究取向。

5.1.1 微观研究取向

微观层次的研究以麦克里兰、阿特金森和韦纳的研究为代表,以个体为分析单位,探讨个体成就动机的本质、内涵及与成就动机的关系。他们所关注的是成就动机究竟是一种单向度的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征,还是应从认知活动或归因历程加以分析。前者关心的是成就动机的本质、内涵与特征,后者想知道哪些因素或归因内容会影响个人的成就行为。对于成就动机与成就行为的关系,麦氏认为成就动机是成就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而阿特金森认为认知因素在预测成就行为时具有重要作用,成就行为由需要、期望、价值三者共同决定;韦纳强调个人对成败结果的不同归因,是决定及影响个人成就行为的重要因素。

阿特金森与韦纳的理论视角虽然独特,但仅从认知角度对成就行为做出解释却有失偏颇。个人的

成就行为是在内外因的交互作用下表现的,在内因中,人的个性因素如能力、自我概念、性格、成就动机等与对成就情景的认知共同调节着人的成就行为。由此观之,对于影响成就动机的心理因素及其与成就行为的关系尚需做出进一步的研究。

5.2.2 宏观研究取向

成就动机的宏观取向的理论研究有麦克里兰的社会成就动机论、余安邦、杨国枢的“个我—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模式、霍纳的“女性避免成功”理论。它们所关注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成就动机的特点,文化动因及其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关系。此种研究关注的问题有三:其一,成就动机是一种单一向度的具有文化普遍性的人格特征,还是具有文化相对性的独特内涵?以麦克里兰为代表的早期成就动机理论持前一种观点,而以Meahr和余杨等为代表,认为成就动机的内涵应随文化特质而转移。余杨且以实证研究指出,西方人主要表现为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东方人主要表现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这两种动机在成就目标、成就行为、行为结果的评析、行为后果及动机的整体特点诸方面确实不同。霍纳则在性别文化领域提出了自己的成就动机多向度观点。

其二,关于成就动机与社会化尤其是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麦氏及温特伯托姆认为,独立性训练有助于成就动机的发展,依赖性训练对成就动机发展不利。而余杨则认为,依赖性训练有助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的发展;独立性训练有助于个我取向成就动机的发展。其三,关于成就动机与社会发展,早期麦氏的研究认为,社会成员的高成就动机能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但此后的研究结论却不尽一致。

5.2 未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笔者认为针对成就动机研究中存在的分歧与问题,未来的研究应注意:

5.2.1宏观与微观研究取向相结合,宏观研究能够了

解到一定主流文化背景中人们成就动机的类型与特点却不能了解由于独特的生活经历、文化教育与个性特点所决定的个体的成就动机。在一个多元化社会中,个体的成就动机会因所属的亚文化背景及个人对文化的适应方式与程度而发生变化,未必与主流文化相一致。

5.2.2成就动机的个我取向与社会取向可涵盖不同文化背景中主体成就行为的基本类型。由于文化差异,在东方传统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主要表现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而在西方个人主义社会中,人们主要表现为个我取向成就动机,但随着人类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社会中,人们成就动机的共性是什么?在性质相异的文化群体中,成就动机的独特个性是什么?这是成就动机的宏观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5.2.3成就动机的本质是什么?由哪些要素组成?虽然,众多文献中把竞争性、挑战性、成就归因、坚持性、成就目标列为成就动机的要素,但是实证的因素分析并不多,这是成就动机的微观研究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

5.2.4个体的成就动机取向不仅取决于社会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程度,也与个体人格的现代化直接相关随着社会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人们的成就动机会发生哪些变化?

参考文献:

[1] 杨中芳.成就动机本土化的省思, 本土心理学研究[M].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3.

[2] 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 余安邦、杨国枢. 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与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概念分析与实证研究[M]中央研究院

民族与研究所集刊1991.64:51一98

[4] 叶仁敏. 成就动机和测量与分析, 心理发展与教育[M] 1992.2

[5] 梁丽萍, 成就动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32-36

[6] 姒刚彦、刘皓.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成就目标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5.

[7] 姒刚彦,李庆珠,刘皓. 当代体育运动心理学跨文化研究述评[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38(3):

468~474.

[8] 谢晓非,王晓田, 成就动机与机会-威胁认知[J]心理学报.2002,34(2):192~199.

[9] B.韦纳著,林钟敏译.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10] 卢婵.成就动机与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之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 (1) :88-91.

[11] 韩仁生.韦纳的归因训练理论模式及其实施[J].齐鲁学刊,2003,(1) :56-58.

[12] 王斌,马红宇.归因训练研究的理论综述[J].体育科学,2000,(3) :79-82.

[13] 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4] Weiner B.A.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s[J].Journal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9,71(1):3~25.

[15] Bandura.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J].American Psychology,1982,37(2):122~

147.

[16] 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17] 刘樱.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成就动机状况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6):67~70

[18] 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0.

[19] 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0] 沈凤铭. 人格、成就动机、焦虑对武术运动员竞赛成绩影响进程的研究[M]搏击·武术科学.2007.12:45-46.

[21] 姒刚彦,钟伯光,刘皓. 社会取向与个我取向运动成就动机量表的编制及其检验[M]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136-140.

[22]沈鹤军.江苏省专业队运动员体育成就动机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1):64~67

[23]杨勇,魏王来.体育院校与普通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发展特点的比较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

报,2003,3:50~52

[24]郝芳,刘淑慧.射击运动员的成就动机特点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2):88~91

[25]张伟,施丽亚,等.少儿排球运动员训练比赛动机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研,2000,21(3):51~54

[26]宋全征.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动机的量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1):51~54

[27]郭臻琦,张钊.运动动机与特征性自信心的相关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15(2):61~63

[28]刘建和.运动动机量化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1989,(3):9~21

[29]冉清泉.论体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技能训练[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9):30~32

[30]贺改芹.女子体操运动员赛前恐惧心理的成因及消除对策[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4,19(4):130~132

[31]索彩霞,丁冬云.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赛前心理状况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15(3):49~

5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