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到底有多可怕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重症药疹的诊断与治疗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其他方式进人体内而引发的皮肤或黏膜发疹。
重症药疹主要包括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bullous epidermal necrolysis,BENL)、重症多形红斑型(erythema muhiforme major,EMm)及剥脱性皮炎型(exfoliative dermatitis,ED)3种类型,是严重的药物反应,不仅皮肤损害严重、广泛,往往还伴有内脏受累及全身中毒症状,易出现并发症,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相当高。
一、临床表现及主要致敏药物(一)重型多型性渗出性红斑【临床表现】常具多形性损害为特点,可有水肿性斑疹、丘疹、疱疹及大疱,出现虹膜样损害为典型表现。
皮疹好发于四肢远端,较重者可累及面颈及躯干部,常对称分布。
重者常有大疱并有重度眼、口腔及外生殖器累及,常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致敏药物】常见的为磺胺类、青霉素类、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抗惊厥药及别嘌呤醇等。
(二)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临床表现】本型药疹的特点为:①起病急,皮疹多于1~4天累及全身。
②皮疹开始为弥漫性鲜红或紫红色斑片,迅即出现松弛性大疱,Nikolsky征阳性,重者几乎全身表皮似腐肉外观,擦之即破。
③眼、口腔、鼻及外生殖器等粘膜常受累(90%)。
④均伴发热,常在39~40℃,肝、肾、心、脑、胃肠等脏器常有不同程度损害。
⑤如无并发症,病程4周左右。
⑥预后较差,如未及时抢救,多于10~14天左右死亡。
【致敏药物】常见致敏药物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别嘌呤醇、苯巴比妥、解热镇痛药等。
(三)剥脱性皮炎/红皮病【临床表现】本型药疹的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部分浸润明显肿胀、大量脱屑,伴有高热、淋巴结增大、肝肾功能受损、低蛋白血症、心肺功能异常等系统表现。
其特点为:①潜伏期长,常在1个月以上,甚至有超过3~4个月的。
②病程长,至少在1个月以上,有因并发症超过21个月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表皮松解症治疗方法
导语:常见的疾病有很多,在对疾病治疗上,方法选择很关键,这样对疾病控制才会有很好帮助,表皮松解症是很复杂疾病,这类疾病产生原因较多,治疗
常见的疾病有很多,在对疾病治疗上,方法选择很关键,这样对疾病控制才会有很好帮助,表皮松解症是很复杂疾病,这类疾病产生原因较多,治疗的是也要选择多种治疗方式,使得疾病可以得到控制,那表皮松解症治疗方法都有什么呢,下面就对这样疾病治疗方法详细介绍下。
表皮松解症治疗方法:
大疱性表皮松解的治疗主要针对其继发感染,原则为精心护理,保护局部,避免外伤、摩擦受热防止继发感染。
生活在凉快的环境中并避免高温对一些患者是有益的。
因为在出生时或婴儿早期发病,大多由创伤引起,对患儿的护理是困难的例如避免引起创伤的活动。
西医治疗
可选用维生素E100mg,3次/d和枸橼酸钠2g,3次/d。
严重患者特别足致死型患者,可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新生儿开始剂量为140mg/d,分数次服用苯妥英钠是治疗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有希望的药物,该药能抑制皮肤的胶原酶,初用5mg/(kg?d),分数次服,逐渐加量到8mg/(kg?d),半年后减为6mg/(kg?d),1年后改为1天量隔天服。
抗生素可用于预防或控制继发感染。
严重患者特别是致死型,贫血严重者,常需输血或其他支持疗法。
以上就是表皮松解症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式对患者表皮松解症有很好帮助,而且使用的时候对患者身体也没有太多影响,不过要注意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致病基因研究进展于越乾;暴芳芳;刘红【摘要】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是由皮肤中各种结构蛋白的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组机械性大疱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机械性脆性皮肤、张力性大疱和结痂等.根据电子显微镜下水疱的位置,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分为4类不同的临床亚型,分别是单纯型EB、交界型EB、营养不良型EB以及Kin-dler综合征.迄今为止,已发现19个导致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发生的基因.本文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致病基因以及各基因型和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19(035)006【总页数】5页(P380-384)【关键词】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基因;表型;遗传学【作者】于越乾;暴芳芳;刘红【作者单位】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00;山东省皮肤病医院&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22;山东省皮肤病医院&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正文语种】中文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hereditary epidermolysis bullosa, EB)是由皮肤中各种结构蛋白的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组机械性大疱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机械性脆性皮肤、张力性大疱和糜烂结痂等。
其发病率大约为每5万个新生儿中会有1个EB患者,所有的种族都可能患此病,男女发病率相同。
1886年Koebner首次引入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这个术语,1962年Pearson首次明确提出了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有三种类型[1]。
根据2008年最新EB分类,主要分为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simplex,EBS),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junctional epidermolysis bullosa,JEB),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DEB)和Kindler综合征(kindler syndrome, KS)[2]。
重症中毒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护理关键词重症;表皮松解症;护理中毒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又称Lyell综合征,是全身皮肤大片表皮炎症,红斑,水疱,继之松解坏死和剥脱的一组征候群[1] 。
该病起病急,进展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因此护理得当否可直接影响预后。
2004年 1 月至2009年4月我院收治了20例重症中毒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病情痊愈。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4年1 月至2009年4月我院收治重症中毒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
年龄10~45岁(20±6.5),城镇2例,农村18例;发病季节均在2~3 月。
主要临床表现:①发病方式:以呼吸道感染为首发症状者12例,以皮疹为首发症状者8例。
②皮肤与黏膜损害:全部病例在入院时均表现全身密集分布红斑水疱,表皮松解剥脱,尼氏征阳性。
7例口腔黏膜血痂和糜烂,眼睑、肛周肿胀糜烂,伴较多的分泌物,皮损面积已达90% 以上,4例皮损面积约达50%,2例女患者外阴黏膜有糜烂与渗出。
③发热:10例患儿有轻中度发热,5例患儿最高体温达到40℃。
1.2 治疗及转归停用可疑性致敏药,应用二联抗生素、足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抗过敏、支持补液及外用药物局部治疗。
平均7~10天患者无发热及咳嗽咳痰,10~15天躯干表皮剥脱结痂,面积缩小,无增生水疱,30~40天患者全身皮疹痊愈无并发症,无溃疡疤痕形成,康复出院。
2 护理2.1 环境设置与管理:将患者安置于安静、光线柔和的单人房间,避免与感染者同居一室。
内配有中央空调、空气消毒机,配备齐全的抢救物品及药物并保持备用状态,病床上配备气垫或水垫等安全防护措施。
患者被服、衣物均采用全棉柔软制品并行消毒,衣着厚薄合适,不宜过紧,以减少局部皮肤摩损。
室温控制在28~34℃,湿度保持在40%~50% 之间,湿度过高不利于皮肤水泡的吸收,湿度过低,呼吸道黏膜干燥刺激咳嗽[2]。
物体表面每日用0.5% “84”液擦拭两次,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每次1小时,开窗通风二次,保持空气流通及清新。
·492·药品评价 Drug Evaluation 2021,18(08)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致重症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王琴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淄博 255067[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致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救治。
方法:将淄博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7月发生的1例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所导致的罕见药疹作为研究分析对象,详细记录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发生过程,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总结临床救治方式和体会,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价提供完整资料。
结果: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为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剂。
本例患者初期由于原发病的原因表现不明显,导致病程长且病情凶险,在应用时应高度关注。
结论:加强不良反应监测意识,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及时确诊,停用致敏药物,早期应用大剂量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者血浆置换治疗的效果可靠,明显减轻病人痛苦且恢复时间短。
[关键词]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血浆置换DOI: 10.19939/ki.1672-2809.2021.08.15A Case of Severe Bullous Epidermal Necrolysis Drug Eruption Caused by Compound Amylin Barbital InjectionWANG QinZibo Municipal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Zibo Shandong 255067,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treatment of compound amylin barbital injection in severe epidermolytic bullosa eruption. Methods: Taking an adverse drag reaction caused by compound amylin barbital injec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Zibo Municipal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in July 2020. Recording the process of drug-induced bullosa epidermolysis and the changes of laboratory indicators in detail, summarizing the methods of clinical treatment, to provide the complete information of adversing drag reaction. Results: Compound amylin barbital injection is commonly used in clinical antipyretic and analgesic. In this case, 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disease was not obvious at the early stage, leading to a long course of disease and a dangerous condition. Therefore, 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its application. Conclusion: Monitoring the adverse reaction, comforming the drug-induced bullosa epidermolysis in time, stopping the related medicine,using large doses of hormone combined with immune globulin treatment in the early stages will be effective.[Key Words] Drug eruptions; Epidermolysis bullosa; Drug-related side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Compound amylin barbital injection; Adverse drug reaction; Plasma exchange作者简介:王琴,本科,副主任药师。
小儿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
病理病因,小儿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小儿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症是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
致病基因为角蛋白K5和
K14基因,但不包括罕见的变异及亚型,因新的致病基因尚在研究中。
*二、发病机制
由于可形成角化不良,所以本病被认为是毛囊角化病的变异,棘层松解和角化不良可出现在此两种疾病中,两种病也可能在同一患者发生。
电子显微镜发现张力微丝和桥粒复合体改变或细胞间物质形成障碍,这种潜在的基因缺陷加上外界的刺激,如摩擦、热、损伤、冷及细菌和真菌特别是念珠菌感染,均可诱发本病。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小儿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病因,小儿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小儿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方面的知识,请继
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小儿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大疱性表皮松解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大疱性表皮松解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大疱性表皮松解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大疱性表皮松解如何诊断鉴别,大疱性表皮松解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大疱性表皮松解常见检查:常见检查:真菌组织病理学、涂片*一、检查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分子病理生理学:角蛋白多肽的突变位点与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严重性之间有密切关系。
D-M型角蛋白突变位于多肽中央螺旋杆区的氨基(1A)或羟基(2B)端,K型突变的位置较倾向于杆区的中央部分,W-C型突变位置经常或者位于杆区的非螺旋连接(L12)区,或位于K5的前端。
*以上是对于大疱性表皮松解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大疱性表皮松解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大疱性表皮松解易混淆疾病。
*大疱性表皮松解如何鉴别?:*一、鉴别1、新生儿脓疱疮极易传染,可呈流行性。
水疱易破裂,内容迅速变为脓性,可查见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炎症显著,易于治愈。
2、皮肤卟啉病水疱多见于于背、面部、耳等曝光部位,对光敏感。
可见多毛,常伴发肝损害。
尿及粪中尿卟啉及粪卟啉增高。
3、儿童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发病不限于摩擦部位,无遗传史,愈后不留萎缩性瘢痕。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A沿基底膜带呈线状沉积。
4、新生儿天疱疮往往泛发全身,疱壁松弛,用抗生素可迅速控制。
5、大疱性丘疹性荨麻疹常伴有明显的瘙痒,且有水肿性丘疹存在。
6、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可由药物、感染、卟啉病,淀粉样变等引起,常伴有相关疾病的其他表现。
此外,在青春期,足部的水疱应与足癣、卟啉病等相鉴别。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大疱性表皮松解应该做哪些检查,大疱性表皮松解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大疱性表皮松解”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到底有多可怕
由上海德博蝴蝶宝贝关爱中心主办,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及法国优格公司协办的EB患者生存状况调查发布会暨2015全国EB患者大会在京举行。
会议邀请了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参加,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家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家庭参加了会议。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李若瑜和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马琳为大会致开幕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多家医院的专家为患者讲解了疾病的知识和护理及治疗方案;法国优格公司为患者们赠送了护理包和儿童节礼物;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的代表为患者家庭介绍了病友组织的强大作用,增强了患者的生活信心和抱团取暖的凝聚力。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组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疾病,表现为皮肤的脆性增加,容易产生水疱和血疱,疾病的英文缩写是EB。
这是人类最痛苦的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目前国内患者估计为一万人。
因为皮肤像蝴蝶的翅膀一样脆弱,并且绝大多数为婴儿期开始发病,人们形象地叫他们“蝴蝶宝贝”。
这种病是由基因缺陷导致的,EB患者的皮肤和眼睛、口腔、食道等粘膜组织在受到轻微摩擦或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就会发生水疱或血疱,进而导致创伤溃烂,每天需要换
药包扎,痛苦万分,且终生不能痊愈,生活难以自理。
由于社会公众缺乏对EB以及该群体的了解,患者在医疗、教育、就业、关怀等方面的基本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截止目前,蝴蝶宝贝关爱中心已登记了全国28个省市区的279名患者信息。
统计信息反应出国内患者做详细诊断的比例不高,国内的医疗政策对患者的支持太少,患者的就学就业都面临困难,一些从技术上能够避免的新生儿缺陷没有得到预防,有相当多患者的生活困难,护理水平极低等各种问题。
2015年1月,媒体密集报道了河南商丘卫生纸男孩的故事。
在蝴蝶宝贝关爱中心的统计信息中,全国有44名患者用卫生纸包扎。
蝴蝶宝贝关爱中心致力于提高整个社会对患者的包容和支持,希望通过公开这些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
上海德博蝴蝶宝贝关爱中心是2014年11月在上海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专注于为国内的EB患者提供就医和护理方面的帮助,同时积极推动国内的医疗研究。
尽管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治疗办法,但是随着关爱中心的积极推动和医生患者的共同努力,患者家庭能够得到的医疗和护理方面的服务已经越来越多。
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的林志淼副教授兼任蝴蝶宝贝关爱中心理事,为患者介绍了该疾病的诊断、护理、产前诊断和国际研究的热点。
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徐哲副主
任介绍了对EB患者多种并发症的处理,包括麻醉和拔牙。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科主任简玉洛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淑霞分别介绍了所在医院为患者做分指手术的经验。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化虹介绍了患者食道扩张手术过程。
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介绍了创伤护理和先进的敷料。
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科医生贾晨光介绍了国内第一例通过骨髓移植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进展。
因为有些患者的手指已经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粘连,对手术的问题非常关注,很多患者纷纷在现场和专家预约手术时间。
同时一部分患者迫切的希望知道自己的疾病亚型,也有患者希望先做基因检测再做产前诊断,也在会议前后联系医生做检测。
还有很多较重的患者在考虑骨髓移植,非常详细的咨询了第一例骨髓移植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的流程。
骨髓移植是目前对严重的EB患者唯一有效的系统性治疗方法。
从2010年起,美国已经治疗了20名患者,其中5名患者在手术前后死亡,其余1/3接近痊愈,1/3有明显缓解,1/3缓解不明显。
来自上海的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周密于2015年1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进行了国内第一例骨髓移植,术后的症状有明显减轻,她也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和经历。
除了医学知识的介绍,患者大会的组织方也格外关注
患者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会上资深心理咨询师董志文老师辅导患者和患者家属介绍自己的经历,厘清患者面对的困难并积极探索解决的办法。
很多患者家长认识到必须让自己变的更坚强,才能让患者生活的更舒畅。
2014年媒体报道过的四川保鲜膜男孩的父亲介绍了自己家庭的故事。
在2014年年初,由于自己忙于赚钱养家,没有时间照顾刘良陈。
小良陈自己琢磨出用保鲜膜包扎伤口,持续了一段时间以后伤口出现了明显的恶化。
后来经过医院的治疗并学习了蝴蝶宝贝关爱中心提供的家庭护理指南之后,伤口情况才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