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第三节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第三节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第三节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第三节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第一单元实施咨询方案的策略与框架

(一)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

(二)对求助者启发、引导、支持、鼓励

1、启发、引导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深化自我认识;学会接纳现实;增加心理自

由度;构建新行为、新的行为模式;塑造良好的修改特征;掌握

心理学的知识与技巧等。

2、支持、鼓励的作用:提升信心;激发内在力量。强化咨询动机。本

身具有助人的效果。克服阻碍。

(三)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

第二单元参与性技术

(一)倾听技术

对倾听技术的理解

●以无条件接纳为基础:

●一种积极的听

●一种认真地听

●一处关注的听:关注症状表现、情感态度、内心体验,在目光和表情

方面表现出来。

●要有适当的参与:言语或非言语

●不仅有耳朵听,还要用心去听:听话外音,求助者在交谈时省略的和

没有表达出来的或隐含的意思。

●正确的倾听要求咨询师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求助者的感受中

去,细心地注意求助者的言行,注意对方表达方式,如何谈论自己及

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所遇的问题做出反应方式。还要注意求

助者在叙述问题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所呈现出的表

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完整的判断。

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一)打断求助者,作道德或正确性判断。

(二)急于下结论。

(三)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四)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五)不恰当地运用咨询技巧。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恰当的情感反

应。

倾听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回应。“是的”“我明白了”“你再说得更详细些”

“确实”……

(二)开放式提问技术与封闭式提问技术

开放式提问技术:没有预设答案;封闭式提问:有预设答案。

(三)鼓励技术:直接重复求助者的话或以某些词语,如“还有吗?”强化内容,

并鼓励其进一步表达,探索。还有用明确的鼓励式语言。通过对求助述内容的某一点、某一方面作选择性关注,引导求助者向着某一方面作进一步深入的探索。

(四)重复技术:在求助者的表达出现了疑问、不合理,与常理不符等情况下使

用。

(五)内容反应技术:“释义”,“说明”,咨询师将求助者陈述的内容经过概括、

综合与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

的。还可以使求助者有机会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扰,重新组合事件和关系,深化会谈的内容。还可以帮助求助者更清晰地做出决定。

(六)情感反应技术

咨询师把求助者所陈述的情绪、情感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和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对求助者情绪、情感的理解,促进

沟通的目的。

(七)具体化技术

1、问题模糊时。

2、过分概括时。

3、概念不清。

(八)参与性概述

把求助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包括情感等综合整理后,以提纲的方式再对

求助者表达出来,相当于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的整合。

(九)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

1、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的各种含义。

2、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

3、如何看待言语内容与非言语行为的不一致。

第三单元影响性技术

(一)面质技术

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

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的探索,最终实现统一。

1、求助者常见的矛盾:理想与现实不一致;言行不一致;前后言语

不一致;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

2、使用面质技术的事项:

(1)以事实为前提

(2)避免个人发泄

(3)避免无情攻击

(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面质。

(二)解释技术: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过程等进行解释。

1、首先应深入了解情况,准确把握。

2、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3、要有丰富的理论修养。

4、不能把解释强加给求助者。

(三)指导技术: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咨询师要明确自己对求助者指导些什么及效果怎样,叙述清楚,

要让求助者真正理解指导的内容,不能强迫。

(四)情感表达技术: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促进求助者的探索和改变。一般只做正性

的表达。

(五)内容表达技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

(六)影响性概述:将自己所叙述的主题、意见等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出来。

(七)自我开放技术: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

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一种把咨询师把自己对求助者的体验感

受告诉求助者。第二种形式:暴露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八)非言语行为的运用

1、非言语行为在咨询中的作用

(1)加强言语。

(2)配合言语。

(3)实现反馈。

(4)传达感情。

(5)非言语行为也是表达共情、积极关注、尊重等的有效方式之一。

2、目光注视

(1)讲者比听者更少注视对方。

(2)避免看对方:为了避免出现岔开话题的情况,说话时正视一下对方,则表示在说话停顿状态,对方可以打断他的话。

假期他停顿了,但不看对方,说明他的思路还没有断。

(3)听者对讲者扫视一下:不同意或怀疑讲者的观点;

(4)讲话者讲完后目光移开:心虚。

(5)若听双方说话时看着对方:感兴趣。若说话者看着听者:自信。

(6)当一个人被询问时,或者对他人广告产生防卫性、攻击性或者敌意时,视线相交的机会便会增加。被激怒时,瞳孔

会张大。

(7)性格内向、羞怯的求助者会不习惯目光过多的接触。

(8)对异性的注视要适度,尤其面对异性敏感者更应谨慎。

(9)咨询师的目光大体应在求助者的面部为好,要轻松自然。

3、面部表情

皱眉:不愉快或迷惑;眉毛上扬:嫉妒或不信任;一条眉毛扬起:

传统的怀疑的信号;双眉扬起:惊讶;双肩下垂:沮丧、忧伤。

绷紧下颚的肌肉和斜眼瞪视冲突、挑战、敌对,嘴唇紧闭,头和

下颚向前推出,眉毛下垂,眉头皱起:防御。

笑可体现人的不同的心情,人会心的、愉悦的、满足的、兴奋的、

不自然的、尴尬的、解嘲的等。

4、身体语言

低头、抬头、不再正视对方:不愿意交谈下去。摊开双手、解开

外衣纽扣或脱掉外套:真诚,坦白。双手交叉在胸前:防御。慢

地、细心地摘眼镜、擦镜片:有意见、拖延时间。把东西放入嘴

里:避免说话,思考。吸吮大拇指、咬笔、抓头、搓手、坐到椅

子前端,踮起脚尖、握紧拳头:焦虑。

身体变化:由紧缩、僵化变为松弛自在,紧靠的双腿分开,交叉

的手放开。或相反:紧张与放松。

脚踝交叠、双手抓紧、咽口水、咬牙、抓手臂等:压抑自己的感

情。

在座位上反复扭动,不安,一只脚晃荡,用手指弹桌子或椅子,

心不在焉,答非所问:不感兴趣、想结束会谈。

心理僵化可以变化为举止表情的僵化。而且,改变举止也会反作

用于心理。

自信的人:正视咨询师时间长;眨眼的次数少,代表消极的非言

语行为少。

5、声音特质

声音特质:音质、音量、音调、语速。

咨询师不仅要关于判断求助者声音变化所表达的含义,还要善于

运用声音的效果加强自己所表述的内容的意义及情感。还要善于

利用声音停顿的效果。

6、空间距离

一般来说,以1米左右为好。因人、因时、因事而异。

7、衣着步态

衣饰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经济地位、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

尤其能反映求助者来访时的心情。

第四单元放松训练

(一)放松疗法的原理

放松训练又称“松驰训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

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咨询与咨询与治疗

方法。

行为疗法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一个人的情绪反应包含主观体验、生理反应、表情三部分。放松疗法的

原理:经由人的意识可以把“随意肌肉”控制下来,再间接地使主观体

验松弛下来,建立轻松的心情状态。要求求助者能随意地把自己的全身

肌肉放松,以便随时保持心情放松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焦虑情绪。(二)放松疗法的操作步骤

1、介绍原理。

2、咨询师进行示范、指导。

可先模仿,或有意重复某个放松环节。

3、强化求助者的练习。

提供书面或录音指示语。每天1-2次,每次5分钟左右。

呼吸放松:鼻腔、腹式、控制。

肌肉放松法。

想象放松法。

4、指导求助者用掌握的方法,代替紧张焦虑。

(三)放松训练的使用注意事项

1、第一次示范。

2、以一种或两种为宜。

3、更强调精神、心理的放松。

4、避免干扰。

5、开始时引导语:口头语更好。

6、效果因人而异。

7、日常生活随时做。

第五单元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

(一)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

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理论:强化。阳性刺激:奖励。阳性强化法也叫“正

强化法”“积极强化法”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淡化异常行为。

(二)阳性强化法的操作过程

1、明确目标行为:需要干预的行为。

2、监控目标行为:确定目标行为的基础水平。

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同时使用内、外强化物。制定

强化时间表。

4、实施强化:及时,理解,望多次发生后,逐渐消除具体的强化物,

何用社会性强化或间歇强化的方法。

5、追踪评估:巩固效果,迁移运用。

(三)使用注意事项

1、目标行为单一具体,阳性强化法要改变的行为应单一具体,非常

具体明确。如果有多个目标行为要改变,需要一个一个地进行,

不可同时开展。

2、阳性强化应适时、适当,对目标行为的阳性强化,应该在行为出

现时进行,不可提前或错后。强化强度要适当。

3、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由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待目标固化为

习惯后,最终可以撤销强化物。

相关知识:

(一)行为疗法的基础理论

又“行为矫正疗法”“行为治疗”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期金纳、艾

森克、沃尔普、拉扎洛斯、班都拉、贝克等。

理论基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桑代克和期金纳的操作条件

反射理论,班都拉的模仿学习理论。“行为”改变,“态度”和“情感”

也会相应改变。

后来,“认知概念”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出现了“认知行为治疗程序”。(二)行为矫正和常用方法

1、增强法:正强化;负强化。

2、惩罚法:一种:给予个体不喜欢的强化物或厌恶刺激;二种:撤

销个体还在享用的正性强化物。一般有:

一般性惩罚:批评、罚款、劳动改造等。

特殊性惩罚:束缚身体、隔离、厌恶疗法。厌恶疗法中:饱和策

略。

3、消退法:忽视不关注

4、代币制法

(三)建立新行为的常用技术

1、行为塑造技术:多运用正强化。

注意点:

可利用的反应类型和持续时间等变量。

考虑最终目标,是否能从求助者已有的行为中衍生出来。第一步

就做什么。

确定达到第一步的评估标准。

改变环境条件,造成求助者表现被期望反应的最大可能性。

使用对于求助者最强有力的刺激物。

不断地改变中间过程行为目标,使其接近最终的行为目标。

应重视使用言语、体态和手势等进行指导,以加速学习的进程。

2、行为渐隐技术。(先给个拐棍,然后再去掉)

是通过利用明显刺激(线索)改变非适应性行为,建立新的适应

性行为的方法。先利用明显线索,然后逐渐消退这些线索。

(四)阳性强化法的应用

神经性厌食、偏食、焦虑、性变态、儿童的多动、遗尿、孤独和学习困

难,及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第六单元合理(理性)情绪疗法

(一)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

RET,rational-emotive therapy ,“理性情绪疗法”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Elis):引起人困扰的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

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

变情绪。

(二)合理情绪疗法的操作过程

1、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让求助者了解ABC,接受ABC。

找出A:诱发性事件。C: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初步分析不合理

信念(B)。通常有三种情况: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

极。咨询师还应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使求助

者能够接受这种理念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重心应放在求助者

目前的问题上。

2、领悟阶段,明确深层次的B.让求助者理解ABC,领悟ABC,自己

找到自己的ABC。

主要任务: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使求助者真正理

解并认识到:原因:引起困扰的是自己的认知:对事件的态度、

看法和评价。;解决途径:要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情绪;责任:引

起情绪困扰的认知是自己的认知,与自己息息相关。

首先,进一步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把不合理信念与合理信

念区分出来,并与求助者对问题的表面看法区分开来。注意抓住

典型特征。

其次,使求助者对自己的问题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与自身不合理信

念关系的领悟。

遇到阻抗的可能原因:咨询师:假定太多,没有抓住核心或讲的

太多,使求助者被动;求助者:没有意识到他现在能做什么或觉

得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现状。

3、修通阶段

常用的方法: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产婆术式”的辩论技术。最常用和

最具特色的方法。

黄金规则:反对绝对化要求:“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对待

别人”。

反黄金规则: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别人必须先对

我好,我才会对别人好。

注意事项:一是咨询师要事实求是,目标明确,不能停留在表面,

对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要针锋相对。二是让求助者打消顾虑,明

白改变不合理信念不是改变本质的自我。

基本思路:是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在推论过程中会因

不合理的信念而出现谬论,求助者必然要进行修改,经过多次修

改,求助者持有的将是合理的信念,而合理的信念不使人产生负

性情绪,求助者将摆脱情绪困扰。

基本形式:“按你所说……”,推论“因此……”,再推论“因此……”,最终形成自相矛盾。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帮助求助者停止传播不合理的信念。步骤:

首先,使求助者想象进入到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

不了的情境之中,站他体验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求

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使他能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

应。最后,停止想象。

更积极的方法:让求助者想象一个情境,在这一情境之下,求助

者可以按自己希望的去感觉和行动。

(3)家庭作业。:RET自助表和RSA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ational

self-analysis)其它等。

(4)其他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以认知为主,也强调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的结

合。

情绪方面: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对求助者完全的接受和容忍;鼓

励求助者接受自己好和不好的方面。

行为方面:自我管理程序法: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

改变不良行为方式。“停留于此”,鼓励求助者呆在某个不希望的

情境中,以对抗逃避行为和糟糕至极的想法。放松训练、系统脱

敏等。

4、再教育阶段:巩固强化应用阶段。除了以前的方法外,可以进行

技能训练:自信训练、放松训练:应对焦虑性情绪反应:问题解

决训练:提高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法的能力。社交技能训

练:社会交往能力。

(三)合理情绪疗法的注意事项

自身局限性:对于那些有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求助者,不会达到不

再有不合理情绪的程度。

因为重认知,对拒绝改变自己信念或过分偏执以及领悟困难的求助者效

果不好。对于自闭症、急性精神分裂症所能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

效果如何与咨询师本身有关,因为咨询师本人可能存在不合理信念。一、相关知识:

美:埃利斯: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A诱因B:信念C:反应和行为D:辩论E:效果(新观念);相当于行为主义的:S—O—R。情绪本质上是一种态度、价值观念,也是一种认知过程。

不合理信念:默兹比:5条标准;

埃利斯:11类不合理信念:1、必须被喜爱和赞许。2、必须如愿。3、必须完美全能。4、必须依赖别人。5、遇到的问题必须找到答案。6、必须

关心别人的事。7、做了坏事就是坏人,失败一次就永远失败。8、自己无能,无法控制痛苦或困扰。9、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决定了他目前的行

为,这种影响是无法改变的。10、面对困难和责任只有逃避。11、随时都

会有危险或可怕的事,时刻警惕。

概括为:绝对化要求(1-6)、过分概括化(7)、糟糕至极(8-11)。

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求助者达到的目标:一是自我关怀;二是自我指导;

三是宽容,四是接受不确定性,五是变通性,六是参与,七是敢于尝试,

八是自我接受。

不完美目标:求助者症状的改变:负性情绪的消除。完善目标:减少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在以后生活中出现的可能性。

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的角色: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权威信息的提供者、辩论者,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

罗杰斯:求助者中心疗法:通过形成与求助者非常适宜的心理环境和气氛

使求助者产生自我指导行为,是非指导性的。

皮尔斯:完形疗法。

第七单元克服阻碍咨询的因素

一、多话现象和处理:利用内容反应技术+提出新问题的方式处理

1、多话现象的表现及原因。

(1)对多话的判定:是否大量及是否与咨询有密切的联系。多话:说大量的与咨询无关的话。

(2)咨询师多话的原因:咨询师有感而发的宣泄;评价;逻辑能力欠缺或解释过多。

(3)求助者多话的原因:七种类型:宣泄型、倾吐(积压的烦恼)型、癔症(戏剧性、寻求注意)型、表现(评论)型、表白(证

明别人有问题)型、掩饰型、外向型。

2、对多话的处理。

出现掩饰性的健谈时,往往是发现某些重要问题的时候。

利用内容反应技术+提出新问题的方式处理。

二、沉默现象

1、沉默的表现与原因。

大部分的沉默是由求助者引起的:六种类型:反抗型、怀疑型、情

绪型、茫然型、思考型(凝视空间的某一点)、内向型。

2、沉默的处理。

怀疑型: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提高面谈的技巧。

茫然型:促进、帮助求助者表达认识,提问尽量通俗易懂。

情绪型:通过情感反应和表达技术,共情、道谦、解释等。

思考型:等待、协助。

内向型:引导、鼓励。

反抗型:一对咨询没有偏见,不满的转移;对咨询本身也存在偏见,

不愿配合。

沉默也可能是移情的作用:如没有理由的对抗。

沉默也可能是咨询师的原因:茫然型、情绪型、内向型中都会出现。

沉默有可能是危机,也可能是契机、机会。

三、依赖现象

1、依赖现象的表现

依赖是指当咨询师引导、帮助求助者探索、解决问题时,求助者却

依赖咨询师,企图由咨询师代替自己解决问题。

2、依赖的原因及处理。

来自求助者的原因:不理解咨询的性质;个性依赖性强、懒惰,不

愿面对,转嫁痛苦。处理:让求助者正确认识咨询的性质、机制。

鼓励自我探索。

来自咨询师的原因:咨询理念偏差:性格急躁,缺乏耐心;有求必

应;处理:坚持正确的咨询理念。耐心引导,不对求助者有求必

应。

3、依赖的处理。

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四、移情现象: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

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超出咨询关系的范围。

1、移情现象的表现及原因。

类型:负移情:负性情绪的转移。正移情:正性情感的转移。直接

和间接。“超出咨询关系”的幻想和情感。

2、移情的处理:区分移情和依赖。利用移情了解求助者。有策略地、

果断地、及早地进行处理异性求助者的移情,需要时转介。

五、阻抗现象

1、阻抗的表现:阻抗是指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以公开或隐蔽的

方式否定咨询的分析,拖延、对抗咨询师的要求,本质上是求助者

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精神防御与抵抗,可表

现为回避或否认等,关系到咨询是否顺利和效果。精神分析:阻抗:

精神防御的总和。罗杰斯:个体对于自我暴露及其情绪体验的抵抗,

不使自我认识和自尊受到威胁。。行为主义:对于行为矫正的不服

从。

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沉默、寡语、赘言,以沉默最为突出。

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提问

等。

3)讲话方式上阻抗: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

暴露等。

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

以及请客、送礼等,是较为可靠的指标。为严重阻抗。目的是

逃避或控制。

2、阻抗的原因

1)来自于成长的痛苦,不想体验成长的痛苦。(1)建立新行为、

新观念、新思维是一个付出努力,承受痛苦的艰难的过程。A、

求助者可能需要变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B、求助者可能需要

承认自己在欺骗自己。(2)结束或消除旧行为的问题:放弃快

乐。A、求助者可能不再“演戏”。B、求助者可能面对一种痛

苦的抉择。

2)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不想丧失某种满足和需要;不想被揭

“伤疤”,咨询师没有找到被揭露真正的深层的原因。失调的

行为最初是偶然发生的,因其使某方面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行

为发生的次数增加,以致固定下来。(1)源于失调的行为满足

了某些心理需求。(2)源于求助者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的

心理矛盾和冲突。

3)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没有求治动机或只想咨

询意见,或者是想获得不改变自己的理由。

阻抗来源于求助者只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或反对意见或

只想证明别人是错误的,获得自我满足,不必改变自己。

阻抗来源于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

为力,证实自己的价值,反驳咨询师,从中获得满足,而有理

由不改变自己。

阻抗来源于求助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本人没有改变自

己的动机。

3、阻抗的处理

1)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解除求助者的戒备心理:共情、关注、

理解。

2)正确地进行心理诊断和分析:对求助者的一些人格特点有明确

的认识;取得对方的信任;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改正。

3)以诚恳的态度帮助求助者正确地对待阻抗:从帮助求助者的角

度出发,并以诚恳的、与求助者共同探讨的态度向其提出的。

首先,是告诉对方某处可能存在着阻抗;其次是争取得到对方

一致看法,确认阻抗的存在;了解阻抗的原因,以解释阻抗。

如果求助者对咨询进展的抵抗十分强烈。咨询师要采取直接提

示其阻抗的方法;另一方面要考虑对求助者进行长期的咨询。

4)使用咨询技巧突破阻抗:“改不了”“做不到”成为不去努力的

“挡箭牌”,这是阻抗的本质原因。可用面质。

5)突破阻抗的关键是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需要反复多次的解释

和讨论,直至求助者对此达到真正的领悟为止。

第八单元咨询效果的评估

一、阶段小结与效果巩固

1、每次咨询效果的小结

包括:咨询师的小结、求助者的小结、来自双方的共同的讨论。内

容:体验、感受、已经实现的目标、仍然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任

务等,都应围绕咨询目标进行。咨询师就充分肯定求助者在咨询过

程中的良好表现和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2、商讨下一步咨询的任务

3、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应促进求助者自我分析、自我领悟、自我改变、自我提高;

能让咨询师更深入了解求助者及其心理问题和咨询的效果。

4、正视与处理咨询中的反复现象

帮助求助者树立信心,越是出现反复或倒退的时候,越是有希望出

现突破的时候。

5、处理咨询失误

咨询效果等级:优:目标实现。良:大部分目标实现。较差:解决

了小部分问题,主要问题依然存在。差:目标基本没有实现。如果

效果较差,要分析原因,改进。如果不能解决,可以转介。

二、咨询效果的评估

1、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点:任何时间,结束前的评估更全面、重要。

2、咨询效果的评估内容:围绕咨询目标展开。

3、咨询效果的评估维度

1)自评: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2)第三方评价:求助者周围人,特别是家人、朋友、同事对求助

者的评价。

3)咨询师:咨询师的观察和评定

4)测量结果的前后对比。

5)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评价内容:社会功能)

6)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评价内容:生理、心理因素)

4、咨询效果的阶段性、全程性分析:每次咨询应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

过程。多次咨询之间应具有连续性,内在的联系。

相关知识:

1、咨询效果的标准问题:无统一标准。

2、安慰剂作用

3、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如果要研究咨询效果:设对照组;随机安排;客观评分;进行随访。

制约咨询效果的因素:

一般性因素:咨询关系、尊重、热情等。

特殊性因素:针对性的咨询。

求助者本身的潜在因素:自愈能力。

心理效果可视为咨询师、求助者、咨询方法三者的函数。各种有效的共同因素:咨询师与求助者:和谐、信任的咨询关系。

求助者:强烈的示治动机、积极有态度,信心和自觉性。

咨询师:本身的特质。

咨询师、求助者、方法:有一套双方都信的理论和方法。

中心: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情绪、行为的变化,启发求助者的主宰意识和激发应变能力,以求助者为中心。

注意事项:

1、蜜月反应。

2、咨询以外的诸因素的影响。

三、咨询关系的匹配与转介处理

1、选择合适的咨询对象

一般来说,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以下八个方面的条件:

●智力正常

●人格正常

●年龄适宜

●内容合适

●动机正确

●信任度高

●行动自觉

●匹配性好

2、判断求助者是否适宜自己咨询

有特别适宜的;大部分是一般适宜的;比较不适宜的分类:

欠缺型

忌讳型

冲突型:个性冲突或对咨询师信奉的理论方法持不信任的态度。

3、对咨询关系不匹配的处理:1、主动调整2、当无法实现匹配时,

也可以进行转介。

4、转介的注意事项:首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并说明理由,说明理由时

要尊重求助者,不要过于直率。第二,咨询师应该向求助者介绍新

咨询师的基本情况,尤其是专业特长。第三,在转介时,可以向新

咨询师介绍求助者的情况,提供自己的分析和看法,但不能泄露求

助者的隐秘。第四,如有必要,原咨询师可以与新咨询师交流。

四、案例记录整理与保管

1、案例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1)心理咨询的个案记录主要内容:

●(挂号)求助者的一般背景资料(资料)

●(自述)求助者的情绪、个性、兴趣爱好、自我认识评价和常

用的应对方式(资料)

●(问诊)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经历和社会支持系统(资

料)

●(了解病史)既往病史、家庭病史(资料)

●(了解既往治疗情况)既往咨询的情况(资料)

●(本次求医原因)求助原因(诊断1)

●(主要症状)现在的主要症状(诊断2)

●(根据经验初步诊断)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一般印象(诊断3)

●(仪器检查)心理测试结果(诊断4)

●(下诊断)诊断与评价意见(下诊断)

●(开药方,说明吃药方法)处理意见与咨询方案

●(写病历,回访疗效)咨询各阶段记录及效果分析

(2)每次咨询记录的基本要求

三种:每次的咨询记录、对多次咨询情况的小结的记录和咨询终结

或中断时的记录。

2、每次咨询记录的基本程序

1)记录求助者咨询时的特征。

2)对咨询中的会谈内容做简明扼要的记录。用第一人称。

3)对求助者反应、状态等印象、感受、情绪体验等,进行总结。

4)对咨询的话题及求助者主诉的内容、问题的记录进行综合,记

录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产生的一些想法、存在的问题。

3、阶段性小结记录:概要和变化。

4、咨询结束时或中断时的总结记录

5、电话心理咨询记录

6、案例记录的保管

7、案例记录中的保密例外

五、咨询关系的结束

1、确定咨询结束的时间,通常在结束前一两次时开始进入结束阶段。

2、全面回顾和总结

3、帮助求助者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经验

4、让求助者接受离别

相关知识:

1、结束咨询关系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1)激励双方作用

2)让求助者保持、应用所获得的

3)标志着求助者成长

2、在结束咨询关系时,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

1)认识求助者的需要和想法(缓冲)

心理咨询活动方案

心理咨询活动方案 1

心理咨询活动方案 【篇一:小学心理咨询室活动方案】 小学心理咨询活动方案 当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小学生年龄小,学习、生活上碰到的困惑,有时无法自行解决,长期如此会产生心理上的障碍。此时确实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帮助。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正是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服务的。为了使心理辅导进一步得到普及并更好地为学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服务,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为指导,经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辅助和激励学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境界发展,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效果。 二、辅导目标: 1.经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辅导,普及心理辅导工作。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德育工作相辅相成。 3.认真细致地做好疏导和跟踪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4.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使辅导工作更加规范。 三、辅导宗旨: 留下你的烦恼,带走我的微笑 四、辅导原则: 1、教育性原则 即对咨询对象的具体情况提出积极的分析意见,鼓励其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批评态度。 2、交友性原则 咨询人员要和咨询对象交朋友,这是咨询工作顺利进行并富有成效的重要原则。 3、启发性原则 指咨询人员鼓励咨询对象吐露真情、启发她们准确表示所要表示的思想。 4、保密性原则 指保守咨询对象谈话内容的秘密,不得对外公开咨询对象的姓名,拒绝任 何关于咨询对象情意的调查,尊重咨询对象的合理要求。

5、预防性原则 指咨询员在明确弄清咨询对象心理障碍的同进,应注意咨询对象的整个心理特点并及早提醒预防心理障碍的加深和可能出现的其它心理障碍,同时要向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6、发展性原则 反映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求询者的问题,不但要在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和咨询结果的预测上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 五、辅导内容: 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化,其中心和主旨是面向全体小学生,旨在全面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包括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心理素质,因而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内容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辅导 开学第一个月,一年级新生的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辅导,第二个月,对其它班级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也能够分类辅导。 2、学习心理辅导

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

1. 2. 3.收集资料应围绕七个问题进行: Who、what、when、where、why、which、how 4.希波克拉底说过,了解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病比了解一个人生了什么样的病更重要。 5.尽可能了解求助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了解求助者的认知特点、行为模式、情绪变化等;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性格特征,是内向还是外向、是乐观还是消极、是平和还是易怒、是进去还是退缩、是自制还是冲动等。 6.采取不同的会谈方式:年龄特征、性格特征、问题特征、文化特征问题特征:受委屈、受压抑的人,要尽可能让他们宣泄; 因为自卑而求助的,交谈时要多给予鼓励 对处于危机状态的人,态度要沉着,语言要肯定,方法要果断 7.深入了解求助者: 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有些求助者会直接告诉咨询师自己的问题所在,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有些求助者因为种种原因,或沉默寡言,或东拉西扯,或闪烁其词 对于沉默寡言的人,咨询师可以引导“为了使咨询顺利进行,请告诉我你希望我在哪方面向你提供帮助?”“你能告诉我,你想解决什么问题吗?” 对于讲话缺乏中心、东拉西扯的求助者,咨询师可以这样询问“你现在最想解决哪一方面的问题?”“你能把意思说得更明白些吗?” 对于把问题说得含糊不清的求助者,咨询师“你能把意思说得更明白些吗?”“你刚才的意思是……?”“你是想解决夫妻之间的纠纷,还是想离婚,或者说你自己也不知道想干什么? 通过询问,最终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3.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 比如“你说你的上级很不公平,对你有偏见,你感到很生气,可又敢怒不敢言。你想离开这个单位,又怕找不到好的工作,所以很矛盾,,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是这样吗?” 咨询师点出求助者所遇问题的关键和现在最矛盾的心理,可以使求助者模糊不清、杂乱无章的思路变得清晰、简洁。

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4篇

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4篇 本文是关于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本校为了贯彻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成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通知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以坚持育人为本,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再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特指定以下的工作计划: 一、目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我校的具体工作目标如下:了解自我。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努力使小学生成为一个自信,自立,自强的合格的小学生。并对孩子的学习有个好的支持作用。 二、实施方案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预防和矫治相结合; 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教育宣传和心理辅导相结合 三、具体工作内容安排 四、具体时间安排 周一至周五:中午12:50——13:50 下午16:10——17:10 (其它时间的咨询辅导由学生另行预约)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为指导,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完美人格为目标,做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尊重“一个教师能有多健康,就能把他(她)的学生带得多健康。”的理念,对不断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给予支持与保障,从而更好服务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继续做好学生日常的心理咨询服务。 继续做好学生日常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每天开放心理咨询室,做好学生的来访接待和咨询工作。对于问题较明显的学生,坚持个案的跟踪,及时与家庭联系。 (二)、开设心理辅导讲座。 本学年,邀请心理教育专家、行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准备开六年级学生心理教育会议,结合青春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学习压力等内容,积极为学生提供知识指导和帮助。 (三)、认真做好心理咨询室来访者的记录工作。但对咨询案例的情况要进行保密,不得任意传播,以免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 (四)心理辅导员要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在缺少专业书籍的情况下,主要通过网络等媒体来充实相关知识,为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争取本年度利用假期安排一部分心理咨询员去深造相关专业知识,争取让每一位咨询员都具备心理辅导的一般常识。

个体心理辅导案例

学习、交往障碍个体心理辅导 筱筱,女,16岁,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9岁时丧父。家中有母亲,爷爷,哥哥,以及姐姐。家里经济贫困,全家住在农村的小山区里。母亲独自一人外出打工抚养三个子女,哥哥姐姐都在外地读书。所以从她9岁开始,就要和爷爷相依为命。但爷爷并不关心她,还老说她母亲的坏话,因此,她跟爷爷感情并不好。小时候,父母亲在她做错事的时候,总是会说:“你怎么那么笨呀?一点都不够姐姐聪明。”而且,父母很少鼓励她去做某些事情。为此,她总是很自卑,认为自己愚蠢、笨拙。性格比较内向,孤独寂寞。中考考上市里面最好的高中,从此接触到大城市。高一才刚刚开始,她就觉得跟班里的人说不上话,在老师同学面前感到紧张、脸红、手心冒汗。她很害羞还自卑,觉得自己是农村的孩子,穿戴样样比不上人家。害怕自己跟别人讲话而遭到拒绝。上课也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她独来独往,经常闷闷不乐,焦虑。现在已经不太愿意与人交往。学习成绩也逐渐下降。初中时成绩优秀,而现在在班上只能排倒数,感到很失落,很失败,无论怎么努力,成绩还是无法提高。因此,她寻求了我的帮助。 一、基本情况 姓名:筱筱 性别:女 年龄:16岁 家庭情况 成员结构:母亲、哥哥、姐姐、爷爷 性格特征:自卑、内向、害羞、胆怯。 人际关系:朋友并不多,自卑,害怕与人交往 亲子关系:母亲常年外在打工,所以对她的关心有限 教育方式:小时候,父母老说她笨。并没有多大的鼓励 文化水平:高中在读 社会适应情况 学习适应:成绩下降,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 生活适应:觉得生活没趣,整天闷闷不乐 人际适应:朋友少,不知道怎样与人交往,害怕与同学交往(交往焦虑,缺乏基本信任感) 二、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症状 认知:认为自己很失败,性格软弱。觉得自己是农村的孩子,在城市孩子面前样样比不上人家。但是却非常想改变现在的情况。希望多交点朋友。 情感:总感觉孤独,寂寞,焦虑。害怕考不上大学,厌恶自己。 行为表现:不与人交往,与人说话紧张结巴,手心冒汗。尤其与男生、老师。人格发展问题:自卑情结。缺乏自我同一性,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缺少爱与被爱的需要。 三、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年幼时,父母亲对她经常否定,认为她笨拙,总比不上姐姐(强化)。而且也很少鼓励她去做某些事情。所以,这些童年期的打击,让她逐渐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害怕与人交往。 缺少家庭温暖,由于父亲早逝(恋父情结没有解决),母亲外出打工,哥哥姐姐又在外地读书。所以家人一年只能团聚一次。而与爷爷关系又冷淡。 认知的不正确。失败时候,习惯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笨。(认知偏差)

心理辅导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二.1班王淑珍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时代的需要:21世纪的竞争,不是金钱和权利的竞争,而是心理素质的竞争,现在的小学生,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有所作为,不仅取决于科学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水平,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健全的人格。 2、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小学生中,自杀、离家出走的事件屡屡发生,无不与学生自身的心理脆弱,敏感,抗挫折能力差等有关。因此教会学生进行自我调节,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了解孩子们的愿望、喜好,再因势利导,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3、学生成长的需要: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的先决条件,但是拒有关专家估计,目前我国大陆有3.67亿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多万,其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率为21.6%---32%。孩子们的娇气、自卑、孤僻、经不起挫折等,厌学、逃学、甚至自杀等现象,无不反映出孩子们的心理品质的脆弱,其中有的已经患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

1、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他们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探寻在本校开展心理辅导的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实际的有本校特色的心理辅导的经验。 4、通过研究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总结适当的心理辅导方法。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里辅导。 2、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解除心理障碍。 3、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坚持预防发展重于矫治的原则。 5、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心理辅导中的作用。

个体心理辅导案例2

没人喜欢我,不去上学了 ——个体心理辅导案例 辅导老师:柴青春 【案例】 晓梅以出色的成绩转入五(2)班,可上学没几天,晓梅突然对妈妈说,她不想上学了。妈妈一下子慌了神,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怎么问,女儿也不说原因,她只说不想去了。 妈妈担心女儿在学校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或者遭受了伤害,于是赶紧给女儿的班主任老师打电话,想了解一些具体的情况。老师说一切都挺好的,晓梅在班级里没有和任何人发生冲突,老师也没有批评她。 后来妈妈才知道,晓梅是因为学校”没有人喜欢我”才不愿意上学。晓梅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不愿与人交往。 在她的记忆中很少与人主动打招呼,在同学中关系比较好的也只有那么一两个。来到新的学校,一切对晓梅来说都是那么陌生。 她没有伙伴,感到自己被冷落,认为是自己不被别人喜欢,心里非常难过。晓梅说似乎自己不是这个班集体的人,无人理会。 当我给晓梅作”我是什么样的人”自我评价的测试时,晓梅只写出了三条自己的优点,其余都是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中可以看出她的自我评价很低,缺少内在的自我价值感,晓梅也不喜欢自己。 通过沟通,我了解到晓梅的爸爸不喜欢女孩,一直想要一个儿子。所以爸爸从小到大很少欣赏、鼓励、赞美她。爸爸重男轻女的偏见,

造成了女儿的自卑和痛苦。 晓梅从农村小学刚转入五(2)班,考到这里来的都是尖子生,晓梅的成绩在现在的班里虽然很靠前,但同学们的分数差距很小,所以晓梅的压力很大。她认为自己不能落后,分数和名次是唯一能证明自己价值的东西。 就在这个时候,英话老师又找她单独谈话,要她必须在班里保持前5名。老师的良好期望,没想到认她产生了强烈的紧张和恐惧,她担心自己做不到,唯一保护自己的办法就是逃避。所以,她就不想上学了。 我的指导建议是: 1.要让父亲表达出自己对女儿的爱,多发现女儿身上的优点,多赞美和鼓励女儿,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是通过父母或老师的评价来确定的。 2.通过认知醒悟和叙事技术提升晓梅的内在价值感,增强自信。还要培养晓梅的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技巧,使她学会表达自己,接纳同学,融入集体。

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

1.收集资料应围绕七个问题进行: Who、what、when、where、why、which、how 2.希波克拉底说过,了解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病比了解一个人生了什么样的病更 重要。 3.尽可能了解求助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了解求助者的认知特 点、行为模式、情绪变化等;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性格特征,是内向还是外向、是乐观还是消极、是平和还是易怒、是进去还是退缩、是自制还是冲动等。 4.采取不同的会谈方式:年龄特征、性格特征、问题特征、文化特征 问题特征:受委屈、受压抑的人,要尽可能让他们宣泄; 因为自卑而求助的,交谈时要多给予鼓励 对处于危机状态的人,态度要沉着,语言要肯定,方法要果断 5.深入了解求助者: 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有些求助者会直接告诉咨询师自己的问题所在,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有些求助者因为种种原因,或沉默寡言,或东拉西扯,或闪烁其词 对于沉默寡言的人,咨询师可以引导“为了使咨询顺利进行,请告诉我 你希望我在哪方面向你提供帮助?”“你能告诉我,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吗?” 对于讲话缺乏中心、东拉西扯的求助者,咨询师可以这样询问“你现在 最想解决哪一方面的问题?”“你能把意思说得更明白些吗?” 对于把问题说得含糊不清的求助者,咨询师“你能把意思说得更明白些 吗?”“你刚才的意思是……?”“你是想解决夫妻之间的纠纷,还是想 离婚,或者说你自己也不知道想干什么? 通过询问,最终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3.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 比如“你说你的上级很不公平,对你有偏见,你感到很生气,可又敢怒 不敢言。你想离开这个单位,又怕找不到好的工作,所以很矛盾,,不知 道怎么办才好,是这样吗?” 咨询师点出求助者所遇问题的关键和现在最矛盾的心理,可以使求助者 模糊不清、杂乱无章的思路变得清晰、简洁。 4.深入探讨求助者具体和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 咨询师透过现象看本质,辨别真假,透过表面原因看到深层原因。 咨询师重要而且非常关键的一步是找到求助者问题的核心原因。 咨询师要善于思考、判断“这是最主要的问题吗?还有没有更深层的原 因?” 心理咨询的实践证明,只有找到根源,从根源上帮助求助者,求助者的 改变才会彻底。否则,解决了一个问题,类似的问题还会表现出来。 5.求助者的问题往往不是单一的。 求助者存在人际关系障碍,但也会同事表现为情绪抑郁、暴躁、烦闷、 注意力不集中,或对生活感到厌烦、失望等。 思维、情感、行为三者互相联系,牵一发动全身,很难把三者完全割裂 开来。

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实施方案

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及调适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根据《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意义 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赋予教育新的内涵,当前的学校教育已远远超越知识学习的范畴,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容易心理失常。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学会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健康的情绪,矫治和预防心理失调与心理障碍。这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德育成效的增强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目标 1、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调节学生的健康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2、矫治和预防学生的心理失调与心理障碍,减少由心理问题导致的违纪行为。 3、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促进德育工作的成效。 三、途径和方法 本学期为满足学生的个体心理咨询要求。不断总结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竭诚为每个来访者服务。 1、常规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三节及课外活动时间。

2、咨询场地:学校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它针对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要亲切、生动、贴近学生心理,拉近学生与咨询室的距离,使咨询室有“学生之家”的感觉。 3、工作方式:倾诉、倾听、谈话、开导、建议 4、预约制度:有心理咨询需要的同学,请务必提前至少一天和心理教师预约。所有来访者的资料心理老师都将坚持保密原则,绝不外泄。在一次咨询结束时,可当场预约下一次咨询的时间。 5、工作规程: (1)心理咨询教师按学生的咨询方式合理安排咨询工作。 (2)心理咨询教师应在充分尊重来访者的前提下,本着“助人自助”的原则,提供优质服务。 (3)根据学生心理咨询的实际情况,心理老师采用多种心理疗法,帮助学生进行调节,逐渐形成健康心理。 (4)心理老师应该做好档案的记录与整理,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5)对于疑难案例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向上级组织汇报,根据情况,进行转介。 芝灵初中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万能版)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格式 —、来访者基本资料 来访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籍贯、住址、联系方式等 二、咨询原因与期望 咨询预约方式:自己预约,家人或者其他人预约等,首次咨询日期。就诊原因:主要咨询问题咨询期望:希望通过咨询达到的目标 三、现病史 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来访者当前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着重了解生活事件发生后,来访者的观念、情绪表现、行为反应,以及与环境的互动结果,并且评估来访者的社会功能和生理状况。 四、既往史 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来访者当前心理问题发生之前的相关情况。这包括(1)既往躯体疾病史、(2)既往心理疾病史、(3)既往心理咨询历史。 五、成长史 按照个人成长过程(婴幼儿期、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就业)叙述相关生活事件,重点探讨这些生活事件对个人的影响,以及由此发生的改变。 六、人际关系史 描述各个时期,各种层次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对来访者的影响。其中包括:(1)幼年时期来访者与原生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关系和给自己的影响;(2)现阶段来访者与原生家庭中每个成员 的互动情况;(3)自己家庭中的各种关系状况(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4)各时期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重要影响人物。 七、心理检查 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观察印象:主要描述来访者是否准时(或提前),外表(魅力/缺陷),体形(胖、瘦、健壮等),衣着(整洁与否、),打扮(是否合乎身份,怪异,新潮),姿势,动作(刻版动作、无意识动作等),情绪表现(不在乎、低落、高兴),与咨询师的互动关系(配合、阻抗)和态度(平等、尊敬等),与同行的其他人的关系(冲突、顺从等) (2)心理测评结果:描述测验名称和测验结果。 八、心理诊断 1.评估来访者以下六个方面的情况: (1)社会功能,

最新心理咨询专家进社区活动实施方案资料

关于开展心理咨询专家进社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作者:| 来源:计生协会| 发表时间:2010-7-18 | 浏览次数:673 为了推进我区幸福家园心理健康工程深入开展,根据西安市计生协《百名专家进社区活动方案》和《生育关怀—-青春健康工作五年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在15个社区开展心理咨询专家进社区活动,全面提高辖区居民身心健康水平。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与心理辅导站,完善社区一级辅导与预防,街道二级筛查与报告,区心理健康中心开展有针对性的咨询与治疗,区计生协组织推动、指导管理、规范统一,形成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治疗与心理危机干预、预警的网络机制,有效开展社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健康辅导,把矛盾化解在社区,促进社区群众的心理和谐与稳定。在此基础上,在15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专家的带领下,进社区协助心理咨询辅导员开展社区心理大讲堂、指导社区开展心理辅导业务,全面提高辖区居民身心健康水平。 二、目标任务 (一)帮助社区群众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树立科学全面的身心健康观; (二)提高社区民众注重心理健康的意识; (三)帮助社区群众掌握基本的情绪心理调适方法; (四)优化社区公民生存环境,创建良好的心理氛围; (五)为建立覆盖全区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预警的网络服务体系打下基础。 (六)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高计生协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的能力与水平,营造有利于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社会环境,使我区的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时间安排 2010年7月—2010年12月,组织15名具有二级心理咨询资格证的心理咨询专家赴15个社区,开展为期6个月的心理咨询专家进社区服务活动。 四、方法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年7月18——8月30日) 1、召开动员会。召开心理咨询专家进社区活动动员会。 2、选择项目点。心理咨询专家进社区活动在全区所有街道和城中村管理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模拟]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选择 第1题: 心理咨询师在倾听与问话国不应( )。 A.倾听求助者的叙述以使之宣泄情绪 B.用开放式和封闭式谈话以澄清问题 C.采取心理咨询师习惯操作的方式进行交谈 D.用鼓励和重复技术引导其叙述和思考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心理咨询中的谈话方式应采取求助者容易接受的方式,而不应是心理咨询师习惯操作的方式。心理咨询师在倾听和问话中的正确操作步骤包括:①倾听求助者的叙述,以使其宣泄情绪;②运用开放式和封闭式谈话以澄清问题;③运用鼓励和重复技术引导求助者叙述和思考;④采取求助者容易接受的方式交谈。 第2题: 咨询中封闭式询问的运用范围不包括( )。 A.常用来收集资料并加以条理化 B.常用来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 C.可用来避免会谈过分的个人化 D.可用来促进求助者作自我剖析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封闭式询问常用米收集资料并加以条理化,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时论范围。当求助者的叙述偏离正题时,用来适当地中止其叙述,并避免会谈过分个人化。D项是开放式询问的运用范围。 第3题: 直接复述求助者的话,或仅以某些词语强化求助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继续讲下去,这是( )。 A.倾听技术 B.热情诚恳的交谈技术 C.封闭式询问技术 D.鼓励和重复技术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倾听并非仅仅是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听,去设身处地地感受。封闭性询问通常使用“是

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这种询问常用来收集资料并加以条理化,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 第4题: 关于鼓励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 A.心理咨询师不应选择任何一个主题进行鼓励 B.引导对方谈话朝着某一方向进一步深入 C.淡化求助者的叙述内容但鼓励其讲下去 D.一般选择对方描述的最先一个主题鼓励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鼓励即直接地重复求助者的话或仅以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化求助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求助者最后一个描述的主题往往是最重要的,应作为鼓励的对象。 第5题: 如果心理咨询员过多地况“你感到很伤心,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侮辱”,这是不适当地使用了( )技术。 A.行为反应 B.评判反应 C.情绪反应 D.结论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次数过多,程度过重的情绪反应,反而对求助者形成某种不良的心理暗示,强化了他的某些不良情绪。如,“你感到很伤心,觉得受到了很大的污辱”等等,有时反而煽起或扩大了求助者的情绪,他会觉得似乎真是这样。 第6题: 把求助者言谈中的主要思想加以整理后,再讲给求助者听,这是( )。 A.认知反应技术 B.解释技术 C.内容反应技术 D.情感反应技术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或说明,是指咨询员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后,再反馈给求助者。解释即运用某一种理论来描述出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过程、实质等。情感反应与内容反应很接近,内容反应着重于求助者言谈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着重于求助者的情绪反馈。

(完整版)小学生心理辅导实施方案

小学生心理辅导实施方案 一、心理辅导目标: 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就是帮助正确地认识自己和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际,形成合理的个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健康人格,为学生的个人发展进一步奠定良好基础。 二、内容和形式: 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中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基本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以及心理偏差、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恰当的矫正。 三、具体工作任务: 1、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风,形成良好的学生成长氛围。 2、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现象,并作认真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心理现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3、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生理特点、人格特质及潜质。 4、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建议和指导。 5、对个别学生出现的心理偏差典型个案,教师之间应多会诊,并请教心理咨询教师,力求对学生寻求有效的心理疏导、矫治方法。 6、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结合,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

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风,结合新课改,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活动与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积极开通教师和家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通过问卷与家访等方式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创建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8、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①、学会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②、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③、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这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个体心理辅导

用爱让孩子开出灿烂的花朵 江东坝上小学肖利飞(个体心理辅导)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一个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热忱的爱护和关怀,得到良好的感情体验时,他才会逐步懂得如何用高尚的道德情感对待别人,才会学会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尊重别人,关心集体、与人为善,克己奉公,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变成和谐的社会。 时间过得真快,我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9年了,几乎是每年都当班主任。这学期领导安排我上四年级语文课兼班主任,这个班我知道这是个乱班,不好管理,养成纪律特别的差。 上课了,很远,我就听见不远处传来叽叽喳喳的叫声,不用说,是我们班的同学在讲话。我轻轻地走到教室门口,推开教室门,同学们一看见我。迅速地趴在桌子上静息,装的还真像,不过,没关系。第二天,我就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约束他们,慢慢地纪律有了很大的改变。可班上有个叫常露丹的女孩依然我行我素,上课眼神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而且不和同学玩,一个人独来独往。这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又找我告状,说她让她的表弟(一年级学生)打冉磊(一年级学生)。听了以后我很生气,把她叫到办公室进行了严厉批评,可上课我又发现她总是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的教育方式有错误。不可以这样简单粗暴。我反复思考,决定召开一次家长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家里的表现。原来那个叫常露丹的女孩,今年9岁,刚从一所私立学校转过来,家里只有爸爸和奶奶,是个单亲家庭,而且基础较差,她奶奶告诉我开始是她一定要转到这里来读书,但她现在不想在这里读书了。我才恍然醒悟,原来我的批评对她产生了厌学情绪,听到这里,我决定调整思路,针对这样的案例,从新制定政策。了解到常露丹是单亲家庭,家里还有奶奶,家庭比较困难,这学期刚好学校有个万向集团资助的名额,我马上找到校长,和他谈了常露丹的情况,校长听了,马上调查,最后常露丹享受了万向集团资助。 每个人都是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渴望与人沟通。帮助她感受并获取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支持,感受老师和同学们的爱,激发她的闪光点,激励她的自信心。虽然没有妈妈,但是班里的老师和同学正像亲人一样关心爱护着她。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学会感恩,并且让班干部帮助她,怎样和同学相处。我找了一个下午专门与她交流沟通,她听了似懂非懂,慢慢地爱上课了,在课堂上一发现她的闪光点我就抓住机会表扬她、鼓励她、帮她竖立自信心,和她交朋友,用真诚去感化他。渐渐地她喜欢上课了、喜欢上学了,并且作业也越来越认真,书写也非常工整。对我而言,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感到莫大的欣慰,也许这就是作为教师最大的安慰。 班上有个小孩的钢笔丢了,于是我就到班上去调查,所有的孩子都说是常露丹,我很生气。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常露丹含着泪水委屈的看着我,看着她的眼神,我想,难道她有委屈,我让她在办公室坐着。我又再到班上去,把指认她得同学叫来,原来同学们都是自己猜的,根本就没有人看见,只是她们心里这样认为的,听到这里,我的心平静了,她没有让我失望。在班会课上,我让孩子们给她道歉,告诉孩子们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帮助,不能说没有事实根据的事,这样可能会对别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孩子们听了,都低下头,我知道她们已经后悔了。下课了,其他同学都去和她玩,常露丹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看着这样的情景,我又一次被我的孩子们所感动,说明她们长大了。 现在的常露丹和才来时好像换了个认识的,不仅在行为表现对自己严格要求,而且特别喜欢帮助人,下课也和同学们一起玩了。看着她的改变,我感到非常的开心。 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付出至诚之心,至善之意,就一定能把他们拉进明媚的阳光里,吸收滋养,定能开出灿烂的花朵。因为我们的世界充满爱。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长,激发他们的优势。信任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前提,尊重、赞许与鼓励是对孩子最大的信任。只有多注意观察、分析、了解他们,

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实施方案

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及调适能力,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根据《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的要求,结合我校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给学生一个倾诉、寻求心理帮助的平台,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背景和意义 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赋予教育新的内涵,当前的学校教育已远远超越知识学习的范畴,学生不仅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还要培养健康的人格及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运而生,成为现代教育改革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理上日趋成熟,而社会阅历浅、心理承受能力弱,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容易心理失常。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学会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认识现实、正视逆境;自信待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劳逸结合,友善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健康的情绪,借助释放、升华、转移等方式克服不良的心境,矫治和预防心理失调与心理障碍。这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德育成效的增强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目标 1、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调节学生的健康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2、矫治和预防学生的心理失调与心理障碍,减少由心理问题导致的违纪行为。 3、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掌握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促进德育工作的成效。 三、学校心理咨询室指导小组 组长:安正武 副组长:任平熊金刚 组员:李东黄廷亚陈伶俐 四、途径和方法 本学期将开设并采取多种方式来满足学生的个体心理咨询要求。将开辟面面咨询、E-mail咨询、网上QQ咨询及电话咨询等方式。不断总结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竭诚为每个来访者服务。 1、常规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后的两小时 2、咨询场地:心灵屋。学校心理咨询室不同于医疗机构的心理咨询室,它针对的对象是中学生,因此亲切、生动、贴近学生心理的名称能够易于接受,会拉近学生与咨询室的距离,使咨询室有“学生之家”的感觉。 3、工作方式:倾诉、倾听、谈话、开导、建议 4、预约制度:有心理咨询需要的同学,请务必提前至少一天和心理教师预约。预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 资格认证 心理健康辅导员论文(中级) 姓名:__ 李松青___ 身份证号:342123************ 培训中心:合肥市安顿职业培训学校 考试日期: 完成时间:2014-8-16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 姓名:李松青 摘要:应陈甲浩同学家长的要求,我校六年级的陈甲浩同学走进了我的视线。根据他的症状和家长的介绍,我认定他属于亲子关系问题中的逆反心理问题。于是经过科学的诊断,我制定相应的辅导目标及方案,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陈甲浩的叛逆心理得到了很好的调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最终基本上克服了叛逆的性格。 关键词:心理健康辅导逆反独生子 一、案例简介 本案例的研究对象是我校六年级的学生陈甲浩,男孩,13岁,独生子。在校表现一般,平时上课开小差,有时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情绪偏激,经常顶撞父母和老师。 二、案例分析 1、观察和他人反映: 看上去很正常,可是询问他问题时,总表现出一种不配合的态度,有时甚至表露出敌视的神情。 据陈甲浩母亲说:陈甲浩同学在家只与母亲有极少的语言交流,与父亲基本无话可说,对父亲的态度“就像对待仇敌一样”。在家不听话,不学习,总是看电视打发时日。父母越是管得严,他越是对着干。 我从与陈甲浩母亲的几次谈话中得知,他对父亲的反感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父亲不理解也不尊重他。例如他身体不舒服,却强迫他去锻炼;成绩不好就经常当着亲友的面数落他,让他感到无地自容,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第二、父亲的期望值太高,其望子成龙心切,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 第三、,父亲在生活上要求太严,也较为刻板。例如每天一定要洗头、洗澡等,让他感到有点不可理喻。 2、心理社会发展历史 主要因素:父亲太不近人情,让他无法忍受。 促使因素:父母的高期望和高要求。 附加因素:母亲则没有主见,无论什么事都对父亲言听计从,一点也不懂得为他着想。 社会文化因素:父母教子方法及学生自身成长中的个性修养存在问题。

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

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 一、个案基本情况周振新,男,今年9岁,三年级学生。个性特点:活泼好动、性格外向、乐于为集体做好事,积极主动热情,父母小学文化。 二、主要问题概述该生学习兴趣不大、平时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总是低着头玩,老师讲课从来不听,次提醒只能看几分钟黑板,头又低下去了。不乐意做作业、作业马虎、好动贪玩、有较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喜欢老师表扬,有时很积极,但又经常犯错误被老师批评,认错态度较好,但过后又会重犯,特别是喜欢和同学打闹。另外,在写生字时,他很容易将生字偏旁写颠倒,或者多笔划少笔划,通过家访与家长多次沟通后了解到:该生在家就很调皮,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最喜爱的活动是看电视。 三、评估与诊断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可以判断这位学生的这种行为属于心理学中的行为障碍。学生心理障碍包括躯体障碍、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学生行为障碍是指在学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因适应不良、自我调节困难、缺乏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在一定的外界诱因影响下所产生的行为问题。主要包括不良习惯、多动症、依赖行为、退缩行为、攻击行为、品德行为等。 四、心理健康辅导方案及措施针对这位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我在辅导过程中,采取了很多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与家庭密切配合,重点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取的措施如下: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他谈谈心,能知道他的心里正在想些什么,一开始他还不愿意说在我的鼓励和劝导下他还是告诉了我他家庭和他本人的一些情况。 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要想保证孩子在校能精力充沛地从事各项活动,必须让他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我向家长特别强调:不能让他长时间地看电视,因为看电视时,孩子处于似听非听、似看非看的状态,容易造成孩子上课也处于这种状态,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 3、关爱学生,树立战胜自我的自信心。有人这样说过:“教育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唤醒人心中沉睡的巨人。”可见像这样的孩子,要教育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因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与交流。对于这位学生的这种行为,我没有粗暴地指责训斥,而是耐心地告诉他:每个人都可能犯错,关键是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理解。当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这一不良行为,并因此受到来自家长、同学的指责而感到痛苦时,我想:此时帮助他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是最关键的。我用信任的眼光看待他,用真诚的言语激励他,及时了解他的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常常给他讲些中外科学家刻苦研究,忘我工作,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事例,使他逐渐明白应该从小学好本领,还给他讲述有许多中外闻名的名人,在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也是不理想,但经过努力最终成为世界名人的故事,同时告诉他: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充满信心,努力奋斗,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 4、家校结合,改善教育方法。此学生是家中独生子,幼小时候家长对其十分溺爱,上学后又有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现象,在学校表现不好或学习成绩不理想,回家后就遭到责骂、惩罚,因此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我首先让该生明白,“打是亲,骂是爱,不闻不问要变坏”,家长的教育方式会有不当之处,但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子女成材,作为子女要体谅父母的苦心。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生日庆祝会,设计各种温馨的家庭活动,利用亲情来感化他。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与活动设计范例

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方案设计范例 下面选取的是台湾《团体动力与团体辅导》中“生涯探索"“自我超越”与“两性成长"三个团体的计划书,以说明连续多次团体辅导或咨询的方案的设计内容、要领及活动进行方式.因为是详细的团体计划书,其中也有很多团体活动及做法供老师们参考。 阅读以下资料,还希望老师们学习到:团体领导者在团体方案设计时,在尽可能多搜集参考资料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领导者自己的专业背景、所要举办的团体的性质、团体成员的特性等因素. 推荐以下资料,只是希望为初学团体辅导的老师们工作参考及学习模仿。但是,因为是台湾老师的著作,所以,请关注有些词汇国语表述与普通话的表述方式的区别. 一、“生涯探索团体"计划书 (一)团体名称:生涯探索团体 (二)领导者: (三)督导者: (四)团体性质:封闭性、结构性团体 (五)成员对象:在校大学高年级学生 (六)人数:12—16人 (七)筛选方式:自愿报名,面谈说明团体目的与参加动机后决定,如果人数太多,再以抽签筛选。 (八)团体时间:月日起,每周(18:00—20:00) (九)团体次数:八次,每次2小时 (十)团体地点:学院学生辅导中心团体辅导室 (十一)团体理念: 在科技革命、社会变迁迅速的现在,学校教育除了提供学生学习必备的谋生技能和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辅导学生培养“生涯"发展的理念。 生涯发展论的代表人物舒伯(Super),以差异心理与现象学的观点解释人的职业选择过程,并将发展心理学与自我概念联结.舒伯认为按照年龄,可将每个人人生阶段与职业发展分期,每个阶段各有每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具体为五个阶段: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每个阶段又各有次阶段发展内容。 生涯发展理论加入“时间”的维度,通过时间的透视,将过去、现在、未来都考虑在内,并将生命角色观念融入其中,真正扩展个体生涯辅导的空间.让学生明了自己在每一阶段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及如何达成发展任务,并且在困境挫折时,能够明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在团体生活中,有能力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限制,并能结合周围各种人力和物力资源,发挥个人潜能,规划个人近程和远程的人生蓝图,以实现自我理想,经营美好的人生。 (十二)团体目标: 1.协助成员整理过去经验,了解自我的学习能力、兴趣、性向和价值观,能知己知彼表现出有效的抉择与行动。 2.使成员能够学习如何调适自己,有效运用时间,确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并计划未来的生活.

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2小题.每题1.0分,共12.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关于心理咨询三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诊断阶段包括收集信息,做出诊断、建立咨询关系 B 咨询阶段重点在于制定实施方案 C 诊断阶段包括确立咨询目标 D 巩固阶段是咨询的总结、提高阶段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咨询阶段重点在于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 第2题 心理咨询员与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不包括( )。 A 咨询目标 B 对咨询效果的承诺 C 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D 咨询费用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咨询方案应该由咨询双方共同商定。方案内容包括通过咨询期望达到的目标或结果;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咨询的费用;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第3题

咨询中选择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人手的真正原因正确的是( )。 A 可弥补心理咨询师技术的不足 B 减少求助者经济上的压力 C 可使求助者感到有所收获 D 为解决所有问题打下基础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从最有可能成功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可以强化求助者的求助意识及改变的决心,咨询员可以帮助求助者解决一个不用花太多时间和精力,而结果却会使之感到有收获的问题。 第4题 关于心理咨询方案的制定,错误的说法是( )。 A 不一定签订书面的方案 B 方案实施方案由双方共同商定 C 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D 方案一旦制定就要严格遵守,不得更改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实施方案应该由咨询双方共同商定。虽然一两次的咨询不一定都要签订书面的方案,但一般来说也应有口头的商议和交代。如果是不多次以上的面谈,则最好有比较详细的方案,让双方心中有数。商定的心理咨询方案不是不变的,它可以随着咨询的进程而有所调整。 第5题 “你能把问题说得更明白些吗?”心理咨询员的这句问话常用于( )。 A 求助者不信任心理咨询员时 B 求助者寡言少语时 C 求助者有难言之隐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