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于内外动静之间_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中的空间议题

于内外动静之间_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中的空间议题

于内外动静之间_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中的空间议题
于内外动静之间_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中的空间议题

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

于内外动静之间: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中的空间议题唐克扬

理解当代博物馆建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理解博物馆的独特功能,不得不说,这是有些建筑师忽视的一个方面。人们普遍倾向于把大多数博物馆看作“公共建筑”(就其“外在”的规模和功能而言);但是在建筑史上,现代博物馆的起源却和私人化的建筑类型密切相关(就其“内部”的尺度和经验而言),更确切地说,最早的博物馆建筑曾经和“住宅”的功能相差无几,这种“内”、“外”的差异性与博物馆的历史伴随始终,并延续到极为特殊的“国家博物馆”的实践。

在内向的前现代城市走向开放的演变中,博物馆要成为一类重要的公共空间就不能不对这种与生俱来的差异性做出解释,这其实也是现代建筑所致力的一般任务。即使远在50年以前,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为“革历博”)的设计就已对此有所展现,富有纪念性的国家博物馆同样面对着调和建筑形象与程序的使命─在寻找一种具有中国特点的新的纪念性的道路上,中国建筑师作出了具有本土特点的贡献,同时也面对着独特的挑战。本文试图在回顾西方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原有“革历博”设计基础上,追索新近建成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下文简称为“国博”)设计中的核心问题由来,并就其中的几个节点议题作更进一步的探讨,以求证于方家。

空廊和内院:“内”“外”的差异与调和没有收藏就没有博物馆,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私人收藏,在意大利阿拉贡的阿方索家族、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收藏都是其中著名的例子。他们的兴趣包括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古物、名人肖像等,严格说来它

们并不都是“艺术作品”,这也导致了

这些朴茂的“博物馆”空间上的含混性:

不像现代人司空见惯的“白盒子”1)展厅,

在那时的“博物馆”中,错落地放置在

柱廊间的雕像,或是应赞助人请求特别

创作的壁画,它们到底是家具性的室内

装饰品,是一种空间构成的必要手段,

还是独立的艺术创作,在“住宅”的情

境之中我们已经很难区分了2)。这也是

我们篇首所提到的博物馆起源中蕴含的

矛盾(图1)。

但是人文主义的精神恰恰来源于

此,这种矛盾的混合体被恰如其分地称

作“私人的万神庙”:一方面,艺术品

是人类精神的催化剂,这种认识不可能

来自于君主和封建贵族,而只能在独立

的“个人”基础上萌发,在这个意义上

发展出的鉴赏是亲密的活动;另一方面,

文艺复兴使人对于“殿堂”的崇敬感延

续了古典建筑的传统,甚至和当代美术

馆也相去不远─博物馆的功能是什

么?它既包括展现、谕示、(公共)交流,

也包括学习和沉思。如果说展现和谕示

是自上而下的宣教,学习和沉思的功能

却是依赖于精神上的自觉。介于这两对

功能间的公共交流是注定有别于大众娱

乐的,它只能是人际尺度和纪念性尺度

的平衡,而无法仅仅是其中一种。

如何把“住宅”和“殿堂”的气质

予以结合?这看上去是个不容易完成的

任务。在百废待兴的1950年代,对于

把建筑看成“内外两层皮”也就是美观

包裹功能的建筑师─工程师们,很容易

将“纪念性”理解成“外面”的事情,

而人际的感受蕴集于内─尽管这符合

20世纪上半叶新古典主义建筑给人们的

印象,在西方建筑史发展的实际中,公

/私分野与内/外关系相系的特点却是逐

渐发生的。初期并行的两种博物馆类型

中,并没有特别考虑人际感受与崇高感

的分离:一种“博物馆”是中心汇聚的

房屋,平面是正方形、希腊十字或这两

种形式的组合,“圆厅”(rotunda)往往

成为建筑的中心和高潮所在。另一种是

所谓的“艺廊”(galleria)样式─图卢

兹的中世纪学者波纳迪勒斯(Bernardus

Guidonis)曾解释说,“艺廊”就是“通

道或走廊”─将艺术品错置于“艺廊”

的柱间,有利于形成一种行进中的观感。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文艺复兴城市的规

模,无论是圆厅还是“艺廊”都是住宅

尺度的,这和后来国家博物馆中习见的

巨大中庭和高大柱式截然不同。这样的

博物馆空间紧凑,缺乏现代公共空间期

待的品质,它也不是城市的一部分。这

样的博物馆的“内部”和“外部”不存

在分离的问题(图2)。

1959年建成的“革历博”面对的是

一个不同情境。粗略地讲,这样的变化

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辛亥革命

以来逐渐的近代化进程为纪念性建筑设

定了新的基调3)。北京城市中心的变化

首先是开阔“广场”的出现,天安门前

千步廊和长安左、右门定义的狭长T形

广场,演化为近似正方形,且尺度空前

的天安门广场;这一变化,不仅仅是开

放空间的出现,而且带来了传统城市中

未见的不受遮蔽的视点─天安门广场

宽度为500m,使得建筑物的高度不可

能再局域于大屋顶建筑所及,并且让“革

历博”的西立面成为最主要的形象要素;

4

2011.7 ARCHITECTURAL JOURNAL 建筑学报

5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1.7

建筑学报

持一幢巨型建筑的整体感(图4)。

这个方案的精彩之处还不仅仅在于院落式的布局,而在于入口和南北内院边际处的复柱柱廊(建筑师称为“空廊”),共同围合了一个三合的“到达庭院”。它使得“革历博”的“内”、“外”并没有严格地分离开来,而是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沟通,同时又不影响西立面的完整,

同时由于柱子形态的原因,当观众在门前移动的时候,立面方向的“空廊”和分隔南北庭院的“空廊”成角度,形成了错动变化的阵列,进一步丰富了这种效果7)(图5)。

这一手法的实质是利用视差,用似

实还虚的空间,在运动之中形成既“完整”又“变化”的形象,从而调和了铁板一块的巨大西立面,同时也多少暗示了博物馆内部的线性展览空间。在《建筑学报》为建国十周年而刊行的专题文章中,设计者特别地解释了“空廊”的用途:“这个高度达33m,宽度逾100m 的大空廊,它既非使用面积,也

非交通面积,而且连聊避风雨也谈不到,

究竟要它干什么呢?”8)的确,在当时而言这实在是非常富有新意的创造。

“运动”中的博物馆

由于它内设的功能,在内“虚”外“实”之际,国家博物馆建筑有着另一重特殊的矛盾,那就是它不仅仅是一座静态的神庙,它还隐含并逐渐凸显出“运动”的特征。

早期的“艺廊”galleria 几乎都是用来放置雕像的,这有可能是源自罗马人的传统。比如老迈腾斯(Daniel Mytens the Elder)笔下的阿伦德尔伯爵(Earl of Arundel)身后的“艺廊”,柱间均置有半身雕像。放置绘画作品的艺廊被特别地称作画廊(picture gallery),同三维的雕像不同,绘画平面只有在正面观看才是富有意义的,不仅如此,同文艺复兴画家创作出来的透视空间与建筑细节合而为一的情形相比,“画廊”中的空间要复杂得多:首先人们观看绘画作品的方

由立面四合的建筑所独占的“街区”,使得“国家”的表达成为一个去神秘化的、公开的形象4)(图3)。

如果重要纪念性建筑的出现总是应对着新的城市境遇的话,“革历博”的使命和2004年进行的国家博物馆竞赛其实面对着类似的任务。简而言之,1959年时的“革历博”是单一街区内的独栋建筑物,与传统建筑群落的“一座建筑,多幢房屋”的模式完全不同,它将抽象的“国家”做了具体呈现的同时,也意味着它的外部和内部不得不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要强调立面的“一层皮”特征难免会造成内外的脱节:由于要与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形成某种平衡,纪念性建筑物的门窗尺寸让“革历博”内部形成空前高敞的空间,可以和任何西方建筑物媲美。另一方面,在“革历博”内,用于图解中国历史的很多展品

遵循的其实是另一种“纪念性”的原则,须知,被称为“重器”的青铜礼器也远远谈不上巨大,尺度大多不超过1m 5)。

当时负责设计的北京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完成了人际感受和宏大外观的平滑过渡。据说,这个解决问题方案的思路来源于周恩来总理的提示,那就是“革历博”体量上要和人民大会堂平衡而实际建筑面积则不必向其看齐6)。按照当事人的解释,采用“内院式”布局的好处是可以用“较小的体量来获得较大的外形轮廓”。在具体做法上,就是外立面保持连续和完整,而在内部将建筑“挖空”并分成南北的3段和高程上的3层(局部4层),辅之以回环分列的线性展览流线。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了建筑内部人际感受的舒适,展览空间和展品尺度的恰当对应,同时从外部维

1 Villa Babaro 内景

4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一层平面

5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入口的“空廊”

2 早期“博物馆”建筑的两种平面格

局来源:“万神庙”和“艺廊”

3 建国十周年之际的天安门广场整体规划

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

向和行进的方向是不一致的;其次,由

于展示理念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建筑布

置,同时这些布置又反过来形成了对于

展品的新的理解(图6)。

具体说来,在一些画廊中,建筑利

用内部装饰形成了展品和空间一体的

情态:例如,在18世纪德国的无忧宫(Sanssouci)中,有纵贯檐部的三段式柱

式形成壁龛形的空间聚合,在其间可以

放置艺术品,这种手法在图书馆中也经

常可以见到─这些建筑元素实际上起

到了“画框”的部分作用,它使得观众

的观看形成某些确定的段落,段落与段

落连缀成有意义的运动;但是与此同时,

初期的“画廊”也有相当多将画一幅幅

密布在墙面上,使得它们几乎形成一个

完全连续的表面,这样的做法也许和许

多“画廊”也是绘画交易场所的功能密

切相关,无论如何其结果是第一种情况

的反面:这些展览场所中空间的“段落”

和节奏变得模糊,“运动”的趋向让位

给整体性的静态感受了9)(图7)。

博物馆发展的大势是“行动”和“观

看”发生了一定的分离,静态的“住

宅”中小范围的观赏演变成匆匆而过的

人流,这很难说是绝对的巧合,而是私人博物馆普遍向公共开放的结果10)。当建筑的公共性增加的时候,早先独自成立的中心汇聚式布局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了,“圆厅”和“艺廊”这两种展示方式多少结合在了一起。如同“革历博”的设计者们认识到的那样,加以折叠的线性回廊可以在外面获得较大的建筑周面,同时保持一个大致的对称中心;另外一方面,由于纪念性建筑的城市地块多半是矩形,而现代照明技术之前的建筑进深不允许太大,线性的“艺廊”折合形成内院,博物馆整体的体积依然呈现方形(图8)。

在整体感受的类型(圆厅)和个人体验的类型(艺廊)合而为一的同时,

“行动”和“观看”的功能彼此分离,建筑外部的观感和内部逻辑也产生了某种脱节。建筑体量越大,艺廊的周边越长,

线性展览流线和矩形平面体块间的矛盾

也愈发突出,而小型的展馆,“圆厅”

和“艺廊”的差别相对人的尺度不明显,

这样的脱节也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让我们再讨论中国历史─中国革命

历史的专题陈列:它采用的是无需返顾

的“单面环行”式展览流线,观众入门后,

“分南北行,进入序言厅3段,由此再

经各段陈列厅至第10段陈列厅……由

(此处楼梯)上楼,再按原路线背道而行,

最后回至3段交通厅,至此参观全程完

毕,由此下楼,仍经原入口出去。”11)(图

9)沿着南北两条展览流线的线性展开,

是“进步”并且“线性”的历史观的形

象图解,它们“连贯”、“系统”,不互

相交叉与重复,只要沿着“艺廊”走下去,

就可以清晰地纵览整部中国历史。值得

注意的是,长安街与前门大街,天安门

广场和公安部之间的方形基地本并不适

于这种线性布置,但是庭院式的内部布

局使得“一站式”的展览流线变得比较

自然了,而且这种运动的特征已经在立

面上给了隐约的交待;这座端庄的“中

国式新古典主义”面貌的纪念物也许不

是刻意如此的,但是特殊的城市区位和

博物馆功能间的罅隙,使得它的设计手

法带有了某种超前自己时代的意味。

说到这里令人想起弗雷德里克·辛

克尔设计的著名的柏林老国家画廊。巧

合的是,德国建筑师不仅帮助完成了中

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项目,而且在“国

家博物馆”发展的历史上也曾经扮演了

举足轻重的角色,这绝不是因为德国建

筑师为博物馆独创了某种纪念性建筑的

类型,而是因为包括建筑师在内的德国

人文主义者曾怀着异常的热情探索博物

馆的文化功能,在18、19世纪之交西

方建筑类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德意志国6 étienne-Louis Boullée 1783年博物馆方案

9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览流线设计

8 纪念性建筑的巨型体量和线性流线对比

7 “观看”和“行动”的矛盾

6

2011.7 ARCHITECTURAL JOURNAL 建筑学报

家的形成为这种探索提供了恰逢其时的动力12)。“国家”博物馆的内涵在此再一次变得非常重要了。

辛克尔的前驱者们已经在思考超越于单一民族之上的世界文化概念,博物馆的“收藏”因此不仅包括绘画、雕塑等以“年代史”、“风格史”分类的艺术作品,还包括一切能被纳入“自然史”的物体。事实上这两种观念都对老国家画廊的空间设计和陈列观念有影响。例如,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洪堡(W.v o n Humboldt)便对博物馆的结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其焦点在于艺术品的排列是应该按照“主题”还是“时间”,前者对应着博物学者们获取“信息”和“学识”的好奇心,而后者则昭示着国家博物馆陈列具有的强烈叙事性。

德国人文主义者的分类学提示着博物馆的双重功能:

“展示”还是“收藏”?─这实际上也对应着博物馆设计中的

动静两大类区分,除了带给人们整体性

体验的形象(立面)、纪念性空间(“圆厅”),

还有一般为人们所易于忽视的服务功能

(库房)。“收藏”是新兴民族国家世界观

的物理模型,它通过撷取人类文明的样

品,为之设置完满的结构来昭示自己的

位置,它强调空间的各个组成部分地位

的平等;而由于观众浏览展品的历时性

特点,“展示”带有显然的动态,在空间

表达上展览流线越长(对“廊”的特征

的进一步强调),同一时刻的并行因素越

少越好(“单面环行”的策略由来)。

这两者在辛克尔的设计之中得以重

叠。老国家画廊同样体现了德国人文主

义者的分类企图:建筑长边中央入口隐

藏着一个中央圆厅,它是辉煌的“统一

国家”的向心特征的物化;但与此同时,

内部的展览空间是分层的,在主立面方

向形成狭长的通廊,应和着辛克尔在主

立面上一气排列18根爱奥尼亚柱式的

大手笔。除了将方形建筑体块的外在形

象“拉长”的效果,与“革历博”的主

立面手法类似,更值得一提的是入口处

与立面平行的两处巨大梯级─辛克尔

在建造这座德国新兴国家神庙的同时,

对其时诞生的新建造技术也有浓厚的兴

趣,这两座楼梯便是他在英国参观铸铁

防火构造后的创造(图10)。

斯坦·艾伦注意到,当人们拾级而

上的时候,正厅入口处的4根柱子与最

外面一排柱子交错,形成一种变幻中的

全景阵列(parallax),从一侧往博物馆外

望去,城市的水平街景为不断变化的柱

间距所分割,形成一种电影画格式的过

渡。由此这座新古典主义的博物馆,新

兴德国国家的象征,除了是一座坚实的

堡垒,也体现出和城市交流的强烈动态。

艾伦提示我们,在密斯·凡·德·罗的新

国家画廊中,这种“城市剧院”式的效

果以一种新的方式得以再现13)(图11)。

新国博:辛克尔式的城市回望?

2004年,当德国g m p战胜包括赫

尔佐格─德梅隆、库哈斯等明星建筑师

在内的对手,赢得中国国家博物馆设计

竞赛时,人们多少感到有些意外,因为

g m p是家中规中矩的商业型事务所。但

从另一角度来看,建筑竞赛的目的并非

一定是求得最具“突破性”的方案。通

过并非一帆风顺的深化设计阶段的磨

合,这家并不以先锋创意见长的德国公

司,既基本遵从和实现了业主的意图,

也不可思议地使得国博改扩建项目和德

国新老国家画廊更替的故事发生了某种

对话。对于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

的重生而言,这是一个富有意味的结果。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回到“革

历博”对于中央大厅的处理。虽然入口

的处理极为相似,和辛克尔的老国家画

廊相比,“革历博”的“剧院效果”不

够突出,主要的区别在于老国家画廊对

观众水平动态予以强调的地方,“革历

10 辛克尔19世纪初设计的老国家画廊平、立面。在建成的时候,这座博物馆的各种图绘再现中还可以看到

它的侧立面,但在20世纪,由于城市环境格局的变化,它的视觉表现已经一边倒地注目于它的正立面

11 由老国家画廊的内部出望城市景观12 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中央大厅”与“主门厅”

7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1.7 建筑学报

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

博”反而取消了楼梯─“为什么在博

物馆的门厅里看不到一般公共建筑所有

的、装饰性很强的大楼梯呢”,设计者

特别做出了解释:“由于参观路线的安

排,参观者不需要一进门就上楼,而真

正带他们上楼的楼梯却距离门厅很远,

所以门厅里的‘大楼梯’就无此必要

了。”11)(图12)

设计者这样的安排是不寻常的。在

国博改建之前,2层以上的“中央大厅”

呈现东西狭长的形状,不能做正式展厅

使用,也起不到入口大厅的作用,观众在进入“中央大厅”之前,已经匆匆地移步南北展厅了。总的来说,“外”主立面大空廊的主要价值依然在于维护立面连续和完整,而它“虚”的也就是承接空间表里的一面,并未影响到博物馆内部的主要功能,入口处由外而内的快速过渡和“藏”在巨硕形体内的线性展呈虽有呼应,但它们并非直接相关。这种“虚实相间”的不确定状况或许是1959年“革历博”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显示出当时的设计师们对内外进行沟通的努力和博物馆的最主要功能─展览─依然没有融为一体,作为公共建筑,革历博的外部“形象”和内部“感受”是分开解决的。

无论如何,同辛克尔一样,设计师注意到由建筑内部“反观”城市的重要性,他们对这种经验的阐释,使人联想起园林中豁然有光的“框景”回望,在介绍“革历博”设计的文章结尾是一幅移轴相机拍摄的照片(图13),对于这种端庄肃穆的纪念性图景,建筑师的赞赏之情抒发得溢于言表:“……尤其当人们从博物馆参观完毕,步出大门,站在这院子里,就可以从空廊列柱的空间里,看到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与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出现在一片蔚蓝天空之下,眼前是一片瑰丽堂皇、庄严和平的景象,而脑海里还遗留刚才看到的革命过程中的艰苦困难的印象,这时候人们的情绪与感想绝不是我们建筑师所能描写的,但是却又是我们建筑师所期望的!”14)

由于门厅大门和空廊立柱尺度上的

巨大差别,这种迈出一步而“豁然开朗”

的感受是很可以理解的,门厅大门处戛

然而止的观展感受和天安门广场的活动

性质间的截然不同,也进一步映证了这

种差别。g m p公司的中标方案中已经依

稀看到了这种“内外有别”的特征,但

它的本意似乎并不在于推进”革历博”

设计中以“空”“间”沟通内外的努力,

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建筑内部。建筑师

对于“革历博”空间改造的核心创意,

是取消了原有的合院布局,代之以重新

填充的中心体块,用带有垂直交通功能

的柱体支撑起一个“悬浮”在老建筑上

方的新的天顶,暗示着传统大屋顶建筑

的逻辑─这种附会对熟悉大木作的人

大概不能说是很有说服力的,但gmp创

意的最大亮点在于博物馆功能在垂直方

向上逐渐演化为不同的空间格局,上下

的不同“艺廊”层(突出收藏主题的“专

题”陈列,以及突出线性展呈的“基本”

陈列)夹着1层由自由平面构成的公共

大厅,最上面是彻底开放式的屋顶花园,

最底端是完全封闭的艺术品仓库。这5

个互不相干但由红色柱体“穿漏”的楼层,

再3面“粘合”上“革历博”的原有南、

北翼,使得整个新国博的建筑逻辑由原

有的内外单组矛盾,变成了更为复杂的

空间混融15)(图14)。

这个方案尽管使得g m p中标,它和

最终实施的方案大有区别。虽然我们不

清楚业主与建筑师协商的详细过程,但

是如果对比中标和实施的平面图纸,可

以发现实施方案更好地回应了“革历博”

的空廊处理,乃至构成了新的“内”“外”

关系:在中标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到1

层大厅几乎取消了“革历博”原有的入

口庭院,虽然大厅的公共空间延续了“广

场”的品质,可是由于它的入口过于贴

近原有的空廊,使得由室内对城市的“回

望”大打了折扣。但是,实施方案最终

还是让出了“庭院”的位置─不仅如

此,它还在入口处增加了新的“空廊”;

此外,实施方案改变了中标方案博物馆

功能上下堆栈的模式,把展示功能整体

往后,也就是往东退后了,包裹在数个

巨大的柱体之内─现在它们不再是垂

直交通的载体而是各种用途的展厅。建

筑的整个西部,由此让给了一个体量可

观并且通层的公共空间 (图15)。

这样做的第一个后果,当然是形成

了空廊(外)─庭院(中)─空廊(中)─

室内公共空间(内)─展厅(内)的更丰

富层次,使得原来由空廊进庭院再直入

中央大厅的格局更加自然,使得观众有

了漫步盘桓的缓冲;但是,更决定性和

富有意味的变化还不仅仅如此:就在

观众刚刚步入室内公共空间的那一时

刻,现在有了两座南北方向的巨大梯级

─“革历博”设计中不寻常地“消

失”了的中央楼梯现在回到了国博,让

原先匆忙开始的展览有了一个宽裕的前

奏。整个建筑的“内”主立面现在由大

量出现的竖直线条再次重复了“外”主

立面的主题,它不仅复合增强了原有空

廊的阵列效果,更重要的是,国家博物

13 由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门厅出口看天安门广场

14 gmp方案中的建筑功能空间分布示意(gmp提供)

8

2011.7 ARCHITECTURAL JOURNAL 建筑学报

馆现在毫不遮掩地展示了建筑室内空间具有的水平动势。尽管尺度和构造无法等同,可这分明也是辛克尔在老国家画廊中使用过的同样手法。它所传递的明白无误的信息是,现在博物馆的功能已经不仅仅限于被厚重墙体重重包裹着的传统展厅,它也可以是门外一马平川的广场的富于变化的延伸,将不寻常的城市情境引入了室内。如果我们沿着两座梯级走上一次,就会知道此言非虚:在中标方案里,博物馆出口是大片玻璃为主的“内”主立面,由门厅回望广场固然清晰可见,但是视点中正单一,现有的“内”主立面却不让人直入主题,它在人视的高度使用了似开仍掩的青铜镂花大门,高度恰好是梯级尽头的视线所及。现在城市在左,展厅在右,类似中国园林花窗游廊的氛围,将观众送上与博物馆原先线性展呈平行的方向,当你缓步走上室内公共空间的小2层时,你才会有机会一览青铜门扇的缝隙中不能尽现的广场景观。与辛克尔的老国家画廊企图让人们领略的城市全景画不同,和“革历博”“闲置”的空白内院也不同,最终观众能看见的,不只是漫无边际吸收一切视觉的广场,而是两个生造的半开放“花园”16)。

出自180年后的德国建筑师之手的这种“景观”完全是一种巧合吗?这种有趣的“序曲”也许并不是国家博物馆设计的全部,但是,高度关注着被“观看”和“运动”纠缠着的博物馆空间,这样的设计一定也同样强调了某种应运而生的新变化,预示着这个新世纪初叶将要到来的中国城市“巨构”内含的公共品质。1938年,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的历史》中写道:“一座纪念碑是不可能现代的,现代建筑不可能是一座纪念碑”,这当然是一种过于偏颇的说法;但是,如同约瑟夫·路易斯·瑟特(Josep Lluís Sert)等人在《九论纪念性》所预见到的那样,当代的建筑物必须转而寻求一种“新的纪念性”,“新的纪念性”在于它把过去那些普遍认为不可能的品质引入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纪念空间─比如自身如同一座城市的博物馆,比如一种不断变化中的外部景观为建筑室内带来的不同感受。■

15 西入口及主入口大厅

(gmp提供,摄影: Christian Gahl)

注释

1) “白盒子”基于以下的假设:(1)将展品和它

的环境清楚地区别开来,同时也清楚地区分了“主

体”和“客体”之间的界限和距离;(2)把展览

对象看作性质类似的“物品”,对它们的来源和

“原境”(context)不加区分,同时展览的环境力

求中性化以和展品拉开距离。

2) 这样的例子如帕拉迪奥的巴巴罗别墅(V i l l a

Babaro)。

3) 新兴的现代民族国家建设规模巨大的城市广

场还有另外一些例子,最著名的如位于新德里的

印度门广场,其尺寸接近天安门广场。

4) 据有关当事人讲述,最初总图设定广场两

侧的建筑为人民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国家大

剧院和历史博物馆四座,两两相对分立于人民

英雄纪念碑东西两侧。这样每座建筑的地块为

150m×220m(3.3h m2)。后来,国家大剧院迁出

天安门广场,移至人民大会堂的西侧,广场东侧

的规划内容确定将历史博物馆与革命博物馆“合

二为一”,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和人

大常委办公楼“三合为一”。做这样的新安排,

主要是为了“突出政治”,它的直接结果是突出

了广场相对两座建筑的东西立面(革历博的东西

长增加到原来的近1.5倍),广场东西策南北留

有的余地减少,而独栋巨型建筑占有整个“街区”

的品质大大增强。参见陶宗震,“天安门广场揭

秘”,《文史博览》,2008年第6期。

5) 参见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

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巫鸿的观点之

一是所谓“重器”依赖的不仅仅是物理观感和视

觉印象中的“大”,相反,它们的“纪念碑性”

是通过“不见之见”间接地获得的,和现代博物

馆文化的公共性原则正好相反。

6) Wu Hung, Re-Making Beijing, MIT

Press, 2006, p.117.

7) 柱廊的柱子形态和比例经过了仔细的斟酌,

一方面强调竖直方向的运动而略显瘦长,另一方

面特意选择方形而不是圆形的柱子,周恩来就此

问题曾向张开济问询,得到的答案是“大会堂的柱子是圆的,怎么看都这么粗,而革历博的柱子是方的,真正看的时候不可能只能看到一个面,都会是两个面,实际上看了就不会显细了”,事实上这种选择也加强了立面在成角度观看时的变化,见张永和与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的对谈。

8) 参见《建筑学报》1959年9~10期,p38.

9) 在一些特殊的例子里,比如巴伐利亚的阿尔布莱希特五世(Albrecht V)在慕尼黑为自己建造的Antiquarium,同时呈现了数种意义不同的绘画性表面,而且这些表面也和雕塑性的室内空间元素相结合。

10) 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所建立的共和国是公立博物馆制度的开始,它带来了英国作家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所说的“艺术的民主化”,事实上,在18世纪早期和中期,已经有一大批具有公共性质或至少向部分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因此博物馆空间的公共使用应该和它作为公共空间的品质有所区别。

11) 参见《建筑学报》1959年9~10期,p35.

12) 德国现代国家形成的历史发端可以大致追溯到拿破仑战争后成立的日尔曼邦联。而这正是老国家画廊设计酝酿并最终建成的时间段。

13) Stan Allen, “Mies’Theater of Effects: The New National Gallery, Berlin,”in Practice: Architecture, Technique and Representation, Routledge, 2009.艾伦认为密斯和辛克尔的区别之一在于,老国家画廊中的幻觉性机制是隐藏在建筑的“形象”,比如新古典主义装修的外表后面的,而密斯的“少就是多”,带来了一座没有“所见”,只有“见”的建筑,也就是说,通过极简的建构和精心调配出的光学品质,隐匿了建筑本身的形象,而把它意欲张扬的体验推向前台。

14) 参见《建筑学报》1959年9~10期,p39.

15) 与实施方案相比,这一构思的明显后果就是没有绝对“孤立”的博物馆楼层,每一层平面的功能都和柱体并存。

16) 这个具有高程变化的“花园”或“内庭”是国博设计中出现的最有趣因素之一。它或有实际功能上的考量,因为内植的树木可以分隔距离过近的新老建筑立面(也即“内”“外”两层主立面之间形成某种过渡)。与此同时,狭长的“花园”或“内庭”延展了现在被压缩的入口处庭院,和主立面层的建筑,内部公共大厅以及后部展区形成清晰的前后4组,彼此间并有所沟通变化,反映了建筑师在凝聚主要建筑体块的同时,仍然试图保持原建筑虚实层次的企图。

图片来源

图1,2,6,7,10:N i k o l a u s P e v s n e r, A History of Building Typ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图11:Stan Allen, Practice: Architecture, Technique and Representation, Routledge, 2009.

其余除标注外引自建筑学报1959年9~10期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710055)

收稿日期:2011-06-27

9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1.7 建筑学报

国家博物馆观后感:灿烂的文明

国家博物馆观后感:灿烂的文明 ——参观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有感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的多民族国家,拥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消亡的国家,世界最早的铜冶炼技术、农业、造船技术、酿酒技术、乐器、哲学著作和军事学著作都是在这里起源。现在的考古工作者,通过考古挖掘文献记载等方法,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古代中国的大门,使我们对中国历史有着更清晰更深刻的了解。 去年寒假,我来到了国家博物馆,开启了“古代中国”的程。“古代中国”分“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期”“明清时期”8个部分,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我参观了从远古时期到南北朝约3000多年的历史,共五个部分。我仔细参观了各个时期考古所挖掘出的物品以及这些物品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可谓是一一俱全,红山文化的玉龙、商朝的四羊方尊、汉朝的击鼓说唱陶俑、战国时期的尖足布都是各个朝代的代表文物,以前我都是在历史书上看它们的图片,这回终于看到了实物。虽说有些可能是仿制的,但它的历史价值却毫不受损。我一直很喜欢商朝的“四羊方尊”,因为它造型奇特,雕刻精细,比其他固

定形状的青铜器要有趣得多。这次既然见到了实物,当然是要大饱眼福了。方尊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其肩部、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变得十分生动,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这是在湖南洞庭湖周围地区出土的器物,在商代是三苗活动区,说明当时的商文化影响已远及长江以南的地区。 这个暑假,我再次来到了国家博物馆,接着上次“古代中国”的旅程,继续了解“古代中国”灿烂的文明。唐朝作为当时与阿拉伯帝国并列的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所以被称为“大唐盛世”。跟许多人一样,我也很喜欢唐朝,喜欢当时的文化,“隋唐时期”自然成为了我要仔细学习了解的部分。通过参观,我看到了许多唐朝的手工艺品,骑驼乐舞三彩俑、花鸟人物螺钿青铜镜、三彩马等都是其中有名的物品。还有一些农业工具,如曲辕犁、筒车等。我非常佩服当时的人们,在那个年代也可以做出许多精细的工艺品,用各种巧妙的方式耕作,即使是现在,有些也是我们难以达到的。 “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

国家博物馆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方案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方案 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十分狭小,周边环境复杂,在平面布置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施工阶段,重点考虑塔吊、施工电梯、材料场地和现场临时道路的布置,为组织施工创造条件。 1 现场条件分析 1.1 工程位置 该工程施工现场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长安街南侧、公安部西侧(见图 1.1),工程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国家博物馆正门(西门)矗立的奥运会倒计时牌,提醒着过往的游人奥运会开幕的日子,同时也时时刻刻提醒在这里施工的单位注意形象。 1.2 出入口设置情况 现场现阶段共设有五处大门,其中3号门为办公区入口,主要用于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和管理人员进入办公区;1号门位于现场西侧北出口,奥运会倒计时牌北侧,为主要施工通道之一,用于混凝土车辆以及施工车辆出入施工现场,2号门位于奥运倒计时牌南侧,为备用出入口;4号门位于施工现场北侧,面对长安街,为夜间施工车辆主要施工出入口;5号门位于施工现场东侧,需要从公安部大门通行。1号、2号、4号、5号大门在大型车辆限行时间之外可以进入施工现场,5号门出入现场还需与公安部协调。出入口设置见图1.2。 1.3 周边情况 施工现场东侧和南侧有部分非业主建筑物,如图1.3所示,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保护。 1.4 水电情况 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图,施工用水、用电已接到施工现场边缘,临时供水管管径为DN150,位于现场西侧和北侧,临时供电容量为两处2×500KVA 的变压器,分别位于现场的南侧和北 图1.3 东侧及东南角现状 施工现场 图1.1 施工现场位置 长安街 图1.2 现场大门位置

侧。 1.5 交通情况 现场周边交通情况复杂,周边限行情况较多,具体交通限行情况见表1.5。 表1.5 周边具体交通情况 2 布置原则与布置依据 平面布置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布置,就本工程而言,布置原则和依据如下: 2.1 布置原则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以现场条件及工程施工特点为根据,本着施工现场布置紧凑合理、减少临时设施的拆改,经济节约的原则开展现场的布置及施工活动,详细的施工平面布置原则确定如下: 1 施工现场平面分办公设施、生产设施和现场围蔽进行布置。 2 施工平面紧凑有序,在满足土建、钢结构、机电安装、装修施工的条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以适应国家博物馆现场狭小的条件。 3 利用业主提供的水、电条件,本着尽量节约线路的原则对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电路进行合理的布置。 4 合理布置塔吊和施工电梯的位置和型号,利用原有场内施工道路,合理布置材料堆放场地,减少运输费用和场内二次搬运。 5 尽量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减少对公安部办公楼、居民以及天安门广场的影响。 6 按市有关现场卫生、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等的要求进行布置。 2.2 布置依据 1 招标文件有关要求。 2 现场临界线、水源、电源位置,以及现场勘察结果。 3 招标提供的招标图纸。 4 总进度计划及资源需用量计划。 5 总体部署和主要施工方案。 6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 3 生活区布置 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生活区、钢结构堆场以及其他临时周转材料场地在场外设置。 3.1 生活区租场地的选择 本工程可用场地狭小,现场仅能满足总承包管理人员办公及住宿。本工程施工高峰期时施工人员多达4300多人,因此考虑在场外租用场地设置生活区。经过考察与协商,综合考虑交通、距离、场地大小等各项因素,拟在南三环与南四环之间租赁一块场地,约15000多㎡,租期至2010年3月15日。生活区距现场距离10公里多,交通较为便利,由生活区到施工现场时间约为20分钟,行驶路线及距离如图3.1-1。 3.2 生活设施的布置 生活区内设置职工宿舍、食堂、活动室等房间,满足职工休息以及文化活动的需要。 3.2.1 宿舍布置 职工宿舍共360间,宿舍尺寸为7.28m ×3.64m ,每间12人,上下铺,床架被褥统一、实行公寓化管理。宿舍内设置生活用品专柜,门口设置垃圾桶。 3.2.2 食堂布置 在生活区的北侧西设置510㎡的职工食堂,内配冰柜,蒸箱、炉灶、排风扇等设施。食堂设置独立的制作间、储藏间,门扇下方设置防鼠挡板,燃气罐单独设置存放间。食堂的制作间灶台及其周边铺贴瓷砖,高度1.8m 。 3.2.3 浴室布置 在生活区东、西两端各设一间浴室。浴室内贴瓷砖和防滑地砖。 3.2.4 厕所布置 按照每25人一个蹲位,在宿舍楼东、西两侧各设一处水冲式厕所。厕所墙地面铺设白色瓷砖,由专人进行打扫,保持清洁卫生。 3.2.5 娱乐设施布置 在生活区北侧设置职工活动室,配备书报和杂志,餐厅、活动室均安放电视;在工人生 图3.1-1 生活区位置

新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古代文物鉴赏

新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 ——古典艺术品观赏及 文物鉴赏选修课心得 一、前言。 (1)考察背景: 本学期,我选修了国宝鉴赏课。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欣赏了自人类史前直至清末的一系列名贵文物,有的藏于故宫、国家博物馆,有的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或者分散在全国各地,更有的远在海外。我们无法一览穷尽所有宝物,但基于北京这个古老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珍宝中的佼佼者。于是,我展开了此次考察。

这是我第二次到访国家博物馆,基于课堂所学的知识,我比第一次到访时,对于古典文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可以说,每看到一件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给我们的珍宝的真品抑或是仅仅只是复制品(一些珍贵画稿的复制品),都让我感到一阵喜悦,也感到震撼,实物比课堂上的画片更加打动人。 这份考察报告用以记录此次考察的准备工作、具体过程,以及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因为所学知识有限,深入考究的能力尚且有限,文中涉及的面比较宽泛,特此说明。 (2)考察意义: 我主修的专业是法语,并非艺术类的学科。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另辟蹊径地选修了这样一门学科。我想,这一方面是出于我的个人兴趣,在高中时期,我对中国历史很有兴趣,阅读了一些历史文献,发现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中国古代艺术品的发展紧密相关,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品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有着极大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自我。作为一个现代的大学生,尤其是一个女生,我认为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是极其必要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自身气质自然可以得到升华。 另外,结合我自己所学的法语学科。我希望在完成大学学业的基础上,能够在未来至少在欧洲国家及一系列使用法语的国家里进行数年的学习或者旅行,来了解各地的文化风俗。艺术,是一个重要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在4月20日,我们几人怀着既好奇又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国家博物馆。人来人往中,我们终于进入了国家博物馆 走进国博,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常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听讲解员介绍,铜门、楼梯,仿佛敞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国博的博大与包容。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我想,这也是放在这里的寓意吧。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分别是长330米的艺术走廊构成南北轴线,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尝学术报告厅、演播室组成的展示区。 带着一种兴致勃勃的感觉,我回到一层,又辗转上了一个隐秘的半层高的台阶,寻觅到了“李可染、黄胄和潘天寿艺术大展”展馆。 这三个馆是独立的,馆外照例有大师们的画册出售,价格不菲。黄胄和潘天寿两个馆我只是粗粗转过,之后就把目光停在了李可染馆中的多媒体屏幕上:那是李可染之子李小可先生为父亲制作的生平简介,以及一段大师的绘画录像。 在这面幕墙前,我逗留了一个小时,慢慢的把它看完——李可染的画作非常吸引我,对我自己的绘画也有很大的启发。他是所有近代国画家中,少数能把画面做的气势磅礴而又细如发丝的一位人物。看过展厅里他的真迹,再细细品味大师的生平,及创造这些画作的过程,让我体会到一点:“认真对画,认真做人”。对待喜欢的事物,真的需要潜心研习,并且在承继传统的过程中追求创新、不断探索。 我印象最深的一张画,是他的代表作《万山红遍》。那宣纸上的红,面积那么大,却一点也没让人感到“堵”。红颜色无论在国画还是西画里都是很难控制的,他却能运用的这么自然,丝毫没有造作之感,真令人叹为观止! 其它的作品里,我喜欢有一张画教堂的,那些建筑的边线用水墨表现的是那样有趣;还有他画的最熟练的牧童:悠闲,传神;还有他中年时期的山水,水面上点点的风帆,山峡间的奇峰古刹……. 观看“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复兴之路”是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除陈列了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外,还立足于陈列主题的需要,以雕塑、油画、国画、场景、复原、沙盘、电动图表、模型、零距离触摸屏、电子翻书、高清全息投影等多种手段,突出对重点内容的表现,增强内容的表现力和视觉的冲击力。展览共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部分——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第三部分——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第四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五部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览生动地再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奋斗历程,展现

中国国家博物馆 高古玉

中国国家博物馆高古玉 中国国家博物馆高古玉 2013-07-08 中国国家博物馆红山文化玉龙 新石器新石器时代后期红山文化 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 高26厘米 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新石器时代很多遗址中都发现有类似龙形的遗存,或为蚌塑,或为彩绘,或为雕塑。关于龙的原型,研究者们提出过各种假说,如蛇、鳄鱼、蜥蜴、鱼、鲵、马、牛、猪、鹿、熊、虎、蚕、蛴螬、松树、云、闪电等等。商代甲骨文中的“龙”字和妇好墓出土的玉龙都显示,龙是一种巨头、有角、大口、曲身的神兽。新石器时代最符合这些特征的文物应属红山文化中的这种蜷体玉龙,安徽含山凌家滩、湖北天门肖家屋脊也都有类似的玉龙形象,它们有可能是龙的原始形态。 关于龙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蜥蜴说,鳄鱼说,至于龙首则有来自马首、牛首或猪首之说。这件玉龙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看,吻部较长,

鼻部前突,并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2个并排的鼻孔,似有猪首特征。这件玉龙用黑绿色玉制成,琢磨精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中国国家博物馆红山文化卷龙 新石器新石器时代后期红山文化 辽宁朝阳牛河梁出土 高7.2厘米、宽5.2厘米 卷龙是红山文化标志玉器之一。龙身圆形,额头隆起,吻部前凸。除头顶的三角形大耳,大眼睛以及吻部的多道皱纹由比较简洁的线刻划外,光素无纹饰。首尾之间有横向窄缺口,或连或断,或为一道不明显的划纹。颈背部对穿一小孔,可穿系佩挂。在红山文化大墓中,卷龙多位于墓主的身躯上面,可能穿绳佩于胸前,应是当时的一种礼仪用玉和宗教用器。红山文化墓葬中往往有成批的玉器出土,这些玉器一般个体都较小,且有穿孔,被认为是佩饰,其中各种动物类的玉饰雕琢尤为精细,如玉龟、鱼形石坠、玉鸟、双龙首玉璜等。中国国家博物馆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中国国家博物馆 良渚文化玉璧 新石器良渚文化 1984年浙江余杭钟介出土 直径17.6厘米、孔径5.2厘米 璧是良渚文化最有特征的玉器之一,在大墓中经常与琮、钺等构成固定的玉器组合。《尔雅?释器》载:“肉倍好谓之璧,

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概况

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概况 1.1 工程总体简介 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北临长安街,东靠公安部,利用原有某历史博物馆和某革命博物馆的原址,并向东新增建设用地,改扩建成为新的某国家博物馆。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1.1.1 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某国家博物馆工程岩土勘察报告》(2005房建详勘025),拟建场区地貌属于某平原区,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中部,东侧地势较低,西侧较高,地面标高为43.88m~47.59m。勘察最大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和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四大类。在本工程拟建场地范围内,不存在影响建

筑物整体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基础底标高为-14.05m,天然地基方案地基承载持力层为中粗砂④层和细砂④1,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综合考虑为260kpa。 1.1.2 水文地质概况 根据工程勘查报告,本工程实测到三层地下水位,地下水类型分别为 上层滞水(一)水位埋深4.13m~7.50m,标高39.02m~40.50m,分布不连续,仅在局部分布; 层间潜水(二)水位埋深15.90m~20.06m和16.40m~ 17.80m,标高25.98m~28.15m和26.00m~28.63m,连续分布,总体趋势南高北低; 层间潜水(三) 水位埋深23.00m~24.13m和29.70m,标高16.13m,分布连续,水力性质经历了由承压向无压的转变。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层间潜水(二)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层间潜水(三)对混凝土结构、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库房建筑设计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库房建筑设计 摘要:文物保管区是博物馆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库房建筑设计是博物馆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文物库房的作用、功能、空间、构造、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阐述,全面介绍了国家博物馆文物库房的建筑设计宗旨及具体实现。通过全面剖析国家博物馆文物库房的建筑设计,对文物库房的空间布局、文物藏品运输的交通流线、文物库房中设备设施及多功能相结合等各个方面在设计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文物藏品文物库房空间布局交通流线设备设施多项功能结合 文物保管区(文物库房)是博物馆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库房建筑设计是博物馆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库房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持续性将影响到博物馆文物的收藏、维护、展出等多个方面。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级的大型综合博物馆,其收藏文物将涵盖我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乎全部的领域,这些因素决定了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库房特性必将是容量大、功能强、科技含量高,对于设计人员不但要求有较强的建筑设计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具有宽泛的知识、较强的整体控制以及统一协调等多方面能力。本文将根据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库房的设计经验,并以其为例,对文物库房的作用、功能、空间、构造、设备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阐述。 1. 文物库房是博物馆建设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1.1. 博物馆、文物定义及与文物库房相互关系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盈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 ----《博物馆协会章程》中对于博物馆的定义。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历史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具有不可再生性。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它是反映人类历史发展各阶段文化、艺术、科学、社会形态等各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展开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藏品的数量及质量直接关系博物馆的地位及各项业务工作的展开。《国际博物馆协会职业道德准则》指出:博物馆“在提供建筑方面负有极其重要的责任,以便为藏品物理方面的安全与保护提供适宜的环境。以完成其既定方针内的收藏、研究、存放、保护、教育及陈列等基本职能。” 在使用功能上,文物库房是藏品的长期妥善安全的保存空间,文物库房要为

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1安全防护措施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明确总承包和各分部、分包单位的管理权限和安全职责,保障生产者在施工作业中的安全和健康。 1.1.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依据《安全生产法》健全安全机构,强化安全管理的原则,总承包设安全部,各分部、分包单位设安保部,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专职安全员配备总数不少于施工人员的2%。 2、总承包和各分部、分包单位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有关业务部门领导为小组成员。安全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 1)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规定、制度、条例、标准和要求。 2)研究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指导和推动安全工作

的正常开展。 3)评选和奖励安全先进单位和个人。对违章行为和有关责任人作出处罚决定。 3、使用外埠施工队伍时,按外埠施工队伍人数,每50人设1名专职安全员,少于50人的设1名兼职安全员,每个班组设一名群众安全监督员。专职安全员佩戴红底黄字袖标,群众安全监督员佩戴黄底红字袖标。 1.1.2照馆方和集团CIS形象要求,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1)安全帽的使用,馆方、国金管理公司、双圆监理公司使用白色安全帽。总承包、各分部、分包单位管理人员使用红色安全帽。一分部施工人员使用蓝色安全帽。四分部施工人员使用桔红色安全帽。五分部施工人员使用黄色安全帽。机电分部使用灰色安全帽。 2)安全网的使用,按城建安全发[2007]85号文规定,由总承包组织招标(确定供货厂家),各分部、分包单位按指定厂家厂家进货并结算。

1.1.3基坑周边的防护 1、凡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5米,必须按规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撑,并设置人员上下坡道或爬梯。开挖深度超过2m的,必须在边沿处设置不低于1.2m高的护身栏,刷红白间隔油漆,并用密目网封挡。设施工人员上、下梯道,梯道周边用密目网封闭。槽、坑、沟施工期间白天设警示牌,夜间设红色警示灯。 2、槽、坑、沟边1m范围内(护坡桩1.5m范围内)不准堆土、堆料、停放机具,走重型车辆。槽、坑、沟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m。 3、基坑内应有排水措施。降、排水工程使用的水泵必须采用绝缘措施,设定型的金属围拦和警示标志。 4、按施工区域划分,各施工区设置不少于两处施工人员上、下马道,马道四周用密目网封闭,设护头棚。见斜坡(马)道验收表。

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部署方案

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部署方案 1.1 总体施工部署 1.1.1 施工部署的原则 为了确保实现“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环保、服务”五大管理目标,根据某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具有的工期紧、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等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和质量等保证措施。 1、总体施工进度部署原则——控制关键线路上阶段性进度目标,以实现总体工期目标。 关键线路:首先是具有两层钢桁架的入口大厅结构施工,其次是新馆2、4、5、6区屋面工程施工,然后是新馆展厅、中央大厅装饰装修施工,最后是展陈布展施工及竣工验收。 施工关键线路是决定最短工期的施工轨迹,是自始至终应该坚持的施工主线,项目经理部的施工管理工作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其它工作为关键线路让路、服务。 2、时间上的部署原则——对季节、特殊时期施工制定有针对

性专项措施。 在时间上,主要把受冬季低温影响的施工工序,二次结构砌筑、装饰工程分别组织安排在2008年7月~12月和2009年3月~11月施工完成,尽量不把二次结构及装饰湿作业安排在严冬施工。 同时考虑“2008年某奥运会”、“春节”、“秋收”、“紧邻长安街”及其它不可预见的因素、环境对施工的影响。根据工程开工时间及工程形象进度,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施工作业,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制定相应保证措施,保证工程质量,避开不利因素对工序的影响。 3、空间上的部署原则——组织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装饰装修、机电安装工程立体穿插施工。 本工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装饰装修、机电工程平面分区段,立体分流水,穿插作业。在有钢结构桁架的土建结构施工部位,提前安排组织混凝土结构施工,具备钢结构施工条件后,及时插入钢结构桁架施工;结构验收分3次组织,第1次是1.4m平台以下混凝土结构验收,第2次是1、3区主体结构验收;第3次是1.4m

中国国家博物馆消防设计要求

工程概况: 中国国家博物馆不仅是首都北京天安门地区的标志性文化建筑,也是北京迈向国际化 大都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改扩建工程完成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以展示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研究、考古、展览、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91900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5131 m2,包括保留的老馆建筑面积35452 m2。老馆原来没有地下室,因此地下面积全部由新扩建的部分解决,共76769 m2。新馆地上地下总面积共156448 m2。新馆地上5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42.50m。老馆建筑高度26.5m,其中北侧老馆地上3层,南侧老馆地上经过内部加层后为5层。建筑平面按博物馆职能分为 九大功能区:文物保管区、陈列展览区、社会教育区、公共服务和活动区、业务与学术研究区、行政办公区、武警用房、设备用房、地下停车库。改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建筑空间形式丰富,内部功能复杂多样。 消防系统概述: 国家博物馆工程的消防设计有着特殊性,文物是博物馆的根本,消防设计既要有可靠 的防火和灭火措施,在保护人员安全的同时更要保证文物在火灾和灭火时的安全,这为博物馆的消防设计带来巨大挑战。由于单体体量庞大、空间复杂、功能繁多、工艺及安防等方面要求高,出现了很多现有防火设计规范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在许多大规模的建筑设计中常常会遇到的。如果按照现行防火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建筑内的防火分区划分、疏散宽度等将难以实现,也难以保证各功能区的有效使用和空间效果的完整。因此,针对防火设计中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没有完全局限于国内的规范,而是引进国际先进的消防性能化手段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专家论证,以确保设计采用的消防措施的合理有效。国家博物馆的消防设计除了常规的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还设置了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水喷雾系统、雨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器配置、厨房专用灭火装置等消防措施。 消防水量消防用水由两路市政给水管提供,各系统消防用水标准和用水量如下:

XX年参观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XX年参观国家博物馆观后感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XX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XX年参观国家博物馆观后感历时三年的改扩建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开馆。3月11日,我有幸来到这里参观,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气势磅礴。 走进国博,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常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听讲解员介绍,铜门、楼梯,仿佛敞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国博的博大与包容。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我想,这也是放在这里的寓意吧。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分别是长330米的艺术走廊构成南北轴线,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尝学术报告厅、演播室组成的展示区。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两轴”“一区”,然后跟随讲解员踏上了“复兴之路”。经过修改完善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重新开幕。这是国博改扩建工程竣工后最新推出的第一个基本陈列。陈列通过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遥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陈列共分为五个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条“复兴之路”上,听着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油画、文物展现在眼前。让我也受到了教益。 在建筑风格和展示上,我同样得到一些感触:原建筑与新建筑的结合、展览上历史文物与多媒体科技的融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改扩建充分考虑到原建筑已在人们的脑海

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序开放公告(2020)

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序开放公告(2020) 根据中央关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结合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实际,决定2020年5月1日起错峰限流预约开放。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1.开放时间为每天9:00-17:00 (16时停止入馆),周一例行闭馆(节假日除外),夜间场次暂时取消。 2.每日限流3000人,采取全员线上限量预约,当日16时前可预约7日内参观,不接受团体预约和现场预约。 3.全天分三个时段错峰入馆:9:00—10:00时段500人,10:00—13:30时段1500人,13:30—15:30时段1000人,额满为止。 4.限量预约开放期间,观众入馆须配合进行身份证核录、出示本人实时健康码(也可通过北京健康宝小程序提前申领当日健康码)、接受健康监测,未见异常后方可入馆。 5. 限量预约开放期间,暂停人工讲解服务,观众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文明有序观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保证开放工作安全有序,感谢支持与配合。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0年4月29日 参观须知 1.观众须按预约时段自北门西侧经消毒通道入馆接受安检,错过预约时段者谢绝入馆。 2.观众入馆参观时须全程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离,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3.禁止在展厅内饮食集聚、追逐打闹、大声喧哗、触摸展柜展品等不文明行为,服从工作人员疏导安排。 4.参观期间如突发发热、咳嗽、气促等身体不适状况,请及时联系工作人员,按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处理。 5.观众如有参观问题咨询或意见诉求时,可拨打电话(略)。 6.疫情防控期间,对拒不配合及扰乱秩序者,由工作人员协调公安部门依法处置。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改扩建工程的安全要求

改扩建工程的安全要求 摘要:在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的改扩建工程,现役框架结构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工程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改扩建工程实际情况,系统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分析了现役框架结构的可靠度,计算出其各个构件和整体框架结构的极限承载力的可靠性程度,确定荷载的概率分布、荷载效应组合的可靠性等级以及构件的安全等级。最后,结合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改扩建工程实例,对比分析现役框架结构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了解如何对改扩建工程中现役框架结构的安全性进行精确评估。 关键词:现役框架结构安全性分析改扩建工程 Alterations of engineering safety requirements The original building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extension engineering, active safety frame the question has been the important problem in engineering.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project, systematic use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existing frame structure reliability, calculate the various components and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the ultimate load of structure reliability, determine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load, load effect combination reliability level and component level of security. Finally, 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Museum expansion project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国博参观感 今天学校组织了我们学生参观了国家博物馆,我们准时的来到了这里。哇!我被眼前的建筑深深地吸引了。俗话说,从这个国家的博物馆就能联想到这个国家的精神风貌,中国果然是名不虚传啊!放眼望去,这个建筑的设计中西结合,既有西式的高贵典雅,又不失中式的简洁朴实。 我们进到了大厅里,里面的景象更是美轮美奂。我还没欣赏够,讲解员叔叔就开始带我们参观了。今天我们主要参观的是古代的彩陶,到了展馆里,一个个精美的彩陶就展现在我的面前,不过我们不是瞎参观的,可是有任务在身的,我们整个班级又被分成了五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都要解开两个关于彩陶的小问题,我们这一组问题相对较难,分别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陶和观察彩陶的几大类图案。不过这也难不到我们,不一会我们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讲解员叔叔告诉了我们:中国彩陶发现较晚,而彩陶的诞生到今天却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彩陶记载着人类文明初始期的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也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彩陶主要位于黄河流域,北方的颜色较浅,南方的颜色较深。其主要的纹理有动物的,有植物的,有几何的,还有人类的,这些都是关于自然科学的,彩陶不仅由于装饰,还记录了当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就是人面鱼纹彩陶盆,内壁以黑彩

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呈圆形,头顶有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眼睛细而平直,似闭目状。鼻梁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另外,在人面双耳部位也有相对的两条小鱼分置左右,从而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在两个人面之间,有两条大鱼作相互追逐状。古代的人们把鱼神化,象征着富裕和多子,整个画面构图自由,极富动感,图案简洁并充满奇幻色彩。 最后,我们观看了纪录片《国脉》,我不禁感叹这个国家博物馆的时代悠久,同时,这些藏品都是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珍贵的物品,也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虽然这次参观只有半天,但是我从中学习了许多知识。中国的历史长河是我们永远也参透不完的,但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学生去挖掘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老馆改造)

目录 一、编制依据 0 二、工程概况 0 三、施工部署及安排 (1) 3.1 总体思路 (1) 3.2 施工区、段划分 (1) 3.3 施工工艺流程 (2) 四、施工准备 (3) 4.1 技术准备 (3) 4.2 人员及机具准备 (8) 4.3 作业条件准备 (9) 五、主要施工方法 (9) 5.1 钻孔植筋 (9) 5.1.1 分类及主要参数 (9) 5.1.2 施工工艺 (10) 5.2 碳纤维加固 (11) 5.3 粘钢加固 (17) 5.4 钢丝绳网片—聚合物 (20) 5.5 结构缺陷修补 (25) 5.5.1 结构裂缝缺陷修补 (25) 5.5.2 结构孔洞、烂根等结构缺陷修补 (27) 5.5.3 混凝土框架柱烂根的处理 (29) 六、质量保证措施 (29) 6.1 钻孔植筋质量控制 (29) 6.2 粘贴碳纤维布质量控制 (29) 6.2.1 原材料的控制 (29) 6.2.2 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30) 6.3 粘钢质量控制 (31)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32)

7.1安全管理目标 (32) 7.2安全组织保证体系 (32) 7.3主要措施 (33) 八、环境保护措施 (34)

一、编制依据 1、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老馆改造)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 2、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老馆改造)施工图纸; 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4、《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 5、《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 6、《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程》(GB50367-2006); 7、《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9、《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10、《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11、《钢筋阻锈剂使用技术规程》(YB/T9231-98); 12、《冷扎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97); 12、《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CECS161:2004); 13、《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 14、《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京建施2003年1号文。 二、工程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博物馆老馆改造工程建筑面积约3500m2,条形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局部有一层地下室,地上三层,建筑高度约为25m;本工程业主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办公室,项目管理公司为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北京双圆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博物馆于1959年建成,由于受当时经济、技术、施工条件限制,原馆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展览要求和观众的参观需求,故需对原有结构进行改造加固,并对存在的结构缺陷进行处理。 本工程的结构加固措施中,基础主要采用扩大基础面积或新增片筏,部分基础拉梁采用粘钢方式予以补强,框架柱主要采用外包钢筋混凝土增大截面法和外粘型钢法,框架梁除少数需要增大截面外,主要采用梁底粘碳纤维和梁顶粘钢板的办法,对于楼板则采用板顶补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办法予以补强。

中国国家博物馆游记

中国国家博物馆游记 这周五,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郊游活动去国博。我认为从外面非常的壮观,从里面有非常的有知识文化。国博也是 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博物馆。在天安门的东侧,建筑有两种: 一种是老建筑,一种是新建筑,两种在一起显得更完美。 我们首先看了一部关于国博的电影。讲述了关于它的历史与构造。然后,我们就去了古代中国这个回顾中国历史的 展厅。我们一人发了个学习单和垫板然后开始了我们的旅程。“古代中国陈列”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它以王朝更 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 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该陈列以古代珍贵文物为 主要见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突 出展现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发展特点和各族人民共同缔造 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取得的辉煌就和 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其中,有几个展品特别的完美与精致。“后母戊鼎”青铜 方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在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 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 制作如此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环 节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后母戊”青铜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此外,经光 谱定性分析与化学分析的沉淀法所进行的定量分析,“后母戊”青铜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战国时 期成书的《考工记·筑氏》所记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从 中可见我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内在传承;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 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 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新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流线设计概述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流线设计概述 摘要:建筑流线是建筑中人员交通路线及物品运输路游,是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元素。文物运输流线是博物馆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联系博物馆建筑的各个主要功能区域,对博物馆建筑内部的空间划分,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等多方面设计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家博物馆文物流线设计中纵深架构和横向联系深入剖析,探讨文物流线整体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及总结文物流线设计的方法及经验。 关键词:文物流线功能节点流线要素形式功能统一 1. 文物流线简介 建筑流线是建筑中人员交通路线及物品运输路游,是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元素。通过建筑流线合理的构建,形成建筑物的脉络,将各个功能空间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划分、连接不同功能区域的目的。 文物运输流线是博物馆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的保存、研究、展出等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都依赖于文物。因此在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中需要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畅通的文物运输流线,提供通向各相关空间的完善的链接,使各功能区之间相互联系方便、简捷。同时避免文物流线与其他流线互相交叉干扰。 国家博物馆文物运输流线分为两支,一支是文物入库流线,文物入库包括文物接受、鉴选、登记、编目、入库前的摄影、消毒、入库等各项文物管理流程。文物入库流线是完成上述程序所经历的路游。在这条流线上,要求路线便捷,简短,平直,安全,同时有效地链接各个功能空间。另一类是文物出库流线,文物出库方向主要包括出展、研究鉴赏。文物流线在水平线路上不能设有台阶,坡道的坡度不大于1/12,同时与观众流线不交叉或者隔离,确保文物运输的安全。 文物流线示意图如下: 入库流线:卸货区→库前区→库房

参观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钱币史

参观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钱币史 1120101604 刘轩 1120101603 刘文学(非本班)

在我国夏商西周奴隶社会时期,经济以农业为主,土地归天子所有。夏朝时,农业知识就比原始社会有所提高,发明了节气和干支记日法,商朝时,农业生产已不是石头制品,而是金属工具,今河南境内曾出土有商代铜铲等物。西周时,已实行井田制度,天子每年都要让一万人到公田服役,每家出一人到公田耕作,不到公田耕作的,就要纳税,农业生产工具方面主要是铜制农器。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农业、手工业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商业也更加兴盛,官府商业和私人商业都得到了发展,《周易》上说“日中作市,召集天下人民,即天下的货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指的就是当时典型的集市商业。总之先秦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了飞速的提高,较远古时代大为进步,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交易的需要,各种形式的货币也就出现了。 “贝作”为历史货币,不仅为中国的古代经济立了丰功而且还对中国文化,风俗,具有深刻的影响。从现行的中国汉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与钱币发生关联的事物或行为都有贝旁,如:货、贡、贸、贾、贿、财、贪、贫、费、赔、赎等等。在江浙一带的农村,家长将贝佩挂于孩童的身上以期望健康成长,驱邪生财,更有父母干脆把儿女直呼为“宝贝”,“贝币”虽小确集经济历史,文化多重含义于一身,颇受钱币收藏爱好者们的青睐,进而成为当今收藏的一大门类

春秋战国时期,商品交换的繁荣使得金属铸币被推上了中国货币史的前台,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当时的货币也逐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流通领域和货币体系,在中原地区,由农具铲的演变在货币上出现了空首布,也称铲布。在南方的楚国,一种铸成椭圆形的蚁鼻钱应运而生,这种又称为鬼脸钱的货币,形状酷似贝币,应该是铜贝的高级形式。当时,由实用刀转化而来的一种货币,称为刀币,流通于齐、赵、燕等国。到了战国时期,仿照纺轮或璧环的形式在我国北方的魏、秦等国出现了圆形铜铸币圜钱。至此构成了先秦时代中国货币史上早期较为完备的四大货币体系。

新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古代文物鉴赏-图文

新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古代文物鉴赏-图文 新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 ——古典艺术品观赏及文物鉴赏选修课心得 一、前言。(1) 考察背景: 本学期,我选修了国宝鉴赏课。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欣赏了自人类史前直至清末的一系列名贵文物,有的藏于故宫、国家博物馆,有的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或者分散在全国各地,更有的远在海外。我们无法一览穷尽所有宝物,但基于北京这个古老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珍宝中的佼佼者。于是,我展开了此次考察。 这是我第二次到访国家博物馆,基于课堂所学的知识,我比第一次到访时,对于古典文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可以说,每看到一件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给我们的珍宝的真品抑或是仅仅只是复制品(一些珍贵画稿的复制品),都让我感到一阵喜悦,也感到震撼,实物比课堂上的画片更加打动人。 这份考察报告用以记录此次考察的准备工作、具体过程,以及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因为所学知识有限,深入考究的能力尚且有限,文中涉及的面比较宽泛,特此说明。 (2)考察意义:

我主修的专业是法语,并非艺术类的学科。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另辟蹊径地选修了这样一门学科。我想,这一方面是出于我的个人兴趣,在高中时期,我对中国历史很有兴趣,阅读了一些历史文献,发现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中国古代艺术品的发展紧密相关,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品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有着极大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自我。作为一个现代的大学生,尤其是一个女生,我认为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是极其必要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自身气质自然可以得到升华。 另外,结合我自己所学的法语学科。我希望在完成大学学业的基础上,能够在未来至少在欧洲国家及一系列使用法语的国家里进行数年的学习或者旅行,来了解各地的文化风俗。艺术,是一个重要的 课题。无论是对于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还是对于法国这样一个浪漫的国度。课堂上所学到的鉴赏方法,能够举一反三,也能够提供中西对比的案例。 在此基础上,我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充实自己的心灵。 (3)考察情况: 时间:2021年11月24日地点:新国家博物馆 方式:独自前往 二、主体。 《我与古老鹳鱼石斧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