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TRO碟管式反渗透膜技术

DTRO碟管式反渗透膜技术

DTRO碟管式反渗透膜技术
DTRO碟管式反渗透膜技术

DTRO碟管式反渗透

1 . 碟管式反渗透(DTRO)技术简介

1982年,碟管式反渗透(disc tube reverse osmosis,DTRO)开发成功,成为渗滤液处理中最成功的膜组件类型。

DT膜技术即碟管式膜技术,分为DTRO(碟管式反渗透);DTNF(碟管式纳滤)两大类,是一种独特的膜分离设备。碟管式膜组件采用开放式流道,DT组件两导流盘直接距离为4mm,盘片表面有一定方式排列的凸点。

这种特殊的力学设计使处理液在压力作用下流经滤膜表面遇凸点碰撞时形成湍流,增加透过速率和自清洗功能,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膜堵塞和浓差极化现象,成功的延长了膜片的使用寿命;清洗时也容易将膜片上的积垢洗净,保证碟管式膜组适用于处理高浑浊度和高含沙系数的物料,适应恶劣的进水条件。DT膜组件专门为处理高浓度物料及废水处理而设计,采用开放式湍流流体动力学原理,使得悬浮固体及污染物不易沉积于膜组件内部,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o 适用进水水质范围广;

o 预处理要求低,进水SDI可达到20以上;

o 开放式流道避免了物理堵塞;

o 有效克服浓差极化,最低程度的污染和结垢;

o 清洗频率低;

o 回收率(出水率/回收率)高;

o 膜寿命长,在高浓度水处理上寿命达到3年甚至更长;

o 膜片更换费用低,膜片可单独更换;

o 维护简单,只需扭矩板手即可实现现场维护,膜片更换无需返回工厂;

o 系统采用集成一体式模块化设计;具有多种安装方式可选:室内安装、集装箱式安装、移动车箱内安装等

o 透过液允许背压3~5bar,实现多级串联或并联非常容易;

1.DTRO膜和卷式反渗透膜对比

和普通卷式RO膜组件相比,DT-RO膜系统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

通道宽:膜片之间的通道为2mm,而卷式封装的膜组件只有0.2mm。

流程短:液体在膜表面的流程仅7cm,而卷式封装的膜组件为100cm。

湍流行:由于高压的作用,渗滤液打到导流盘上的凸点后形成高速湍流,这种湍流的冲刷下,膜表面不易沉降污染物。在卷式封装的膜组件中,网状支架会截留污染物,造成静水区从而带来膜片的污染。

以上三个特点,决定了DT-RO反渗透技术在处理物料时可以容忍较高的悬浮物和SDI,通俗一点讲,就是不会堵塞。

同时,这三个技术特点体现在具体实践中,使碟管式膜技术有如下几个工程特点:膜组的结垢少,膜污染轻,膜寿命长。DT-RO的特殊结构及水力学设计使膜组易于清洗,避免了结垢和其他膜污染,从而延长了膜片寿命。用于DT-RO的膜片寿命可长达2年以上,甚至更长。不依赖于预处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适应性。由于以上结构上的特点,DTRO膜组不用预处理可以直接处理物料。在具体工程中,预处理系统可有可无。对于有预处理的系统,无论预处理环结是否高效、稳定,反渗透系统都可以稳定的达标出水。同时由于不依赖于生物处理,DT-RO反渗透对各种提取液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5.DTRO系统工艺简述

超滤系统出水经芯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DTRO膜柱,在DTRO膜柱前设置有高压泵及减震器,高压泵用于给DTRO膜提供足够的压力,减震器可以使后端的DTRO膜柱可以获得较为平稳的压力。此外,为了保证DTRO膜表面流速,DTRO膜部分浓缩液回流至膜柱入口,通过在线增压泵的作用,再进入DTRO膜柱。DTRO膜柱浓缩液端设有压力调节阀,用于控制膜组内的压力,以达到必要的净水回收率,系统最终产生的浓缩液排入浓缩液收集池。在系统的进水管和出水管都设置了流量传感器和电导率仪,用于监测进水和产水流量和电导率。各循环泵、高压柱塞泵、膜内循环管路、清液管路和浓缩液管路上都设置了压力传感器,监控每个环节的压力。并配有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清液及浓缩液的变化情况。各罐体或储槽内设置液位开关监测液位,重要容器内设置液位计监测液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