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21
二等奖一、共青校区功能分区:具体包括管理及校内公共资源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预留发展用地。
动静分区明显,教学与运动互不干扰,着眼于校园整体结构的合理和优化,合理的利用地形将减少运动场的挖填方,增加空间的多样。
(1)校内公共资源区由南侧主入口至北,贯穿整个共青校区。
包括行政楼、图文信息中心、公共教学楼、公共实验楼等。
(2)科技学院教学区由教学楼和学院楼组成,分别位于校内公共资源区的东、西侧。
(3)学生生活区位于校园西侧,包括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学生街等。
学生公寓可以设计为单元式组合,可以充分利用地形平坦的优势。
(4)体育运动区位于校园和西南部,靠近学生生活区,方便使用。
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等。
(5)预留发展用地位于校园中部、南部两处,包括产业预留用地和教学预留用地。
二、交通规划1.校内公共资源区在校园中部,由东到西分为组团式。
采用院落式布局,由行政楼、图书馆、公共教学楼和公共实验楼组成。
组团之间互相围合出中心核心活动区。
围合的广场中心设臵人工湖、草坪、雕塑等,营造出温馨、休闲的校园氛围。
五层的图书馆是校园的标志性主体建筑,位于校园的核心部位。
图书馆与主校门相对,是主校门的对景建筑,同时也是教学区核心公共空间,使校园最重要的景观节点、视觉焦点。
2. 后勤管理中心和医务所在西区南侧,建筑之间通过道路相互联系,同时也可以方便对外。
3.学生生活区由南北纵列排列,中间以道路为界,排列紧密,便于沟通。
三、共青校区建设理念:1. 以中式建筑为主,凸显中国儒家文化.辅之以西方风格.使达到中西结合完美效果.行政楼以灰白色系为主,彰显肃穆和威严.造型简约,外观轮廓简洁.图文信息中心外部以中国古典藏书阁为造型,内部布臵园大厅,实墙面材料采用青色面砖,光面与毛面相间,既丰富了建筑的肌理表现,又增强了建筑的力度。
2.教学区以师大瑶湖区教学楼颜色为主,统一而不失特色。
学生生活区则以蓝色为主,彰显学生青春活力。
学园研究江西高等院校跆拳道专业队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张熠腾(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陕西西安 710068)摘要:中国的跆拳道发展起步较晚,始于1995年正式开展跆拳道运动。
2004年中国跆拳道协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批准在北京成立,对中国跆拳道运动进行管理,推动全国跆拳道发展并促进跆拳道运动普及和提高跆拳道运动技术水平。
本次调查通过对江西省内的十所高校的跆拳道专业队发展现状、训练方法、场地设施、教师专业水平等方面进行调查,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以及逻辑推理,展现跆拳道运动在江西省各高校的推广情况及发展现状。
与此同时,通过对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推动江西省跆拳道运动的推广和发展。
关键词:江西省;跆拳道;现状;分析一、结果与分析(一)江西省部分高校跆拳道师资力量概况1.江西省高校跆拳道教师的学历情况调查看出,江西省跆拳道专业教师的学历比较集中,主要集中于硕士研究生和本科学历,共有17人,占据了总人数的85%,而本科学历以下的教师无一人,说明高校中对跆拳道专业队的老师选拔具有一定的高标准。
但要成为高等院校老师,最低学历必须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从表1数据中可以看出,本科毕业的老师有8人,占总人数的40%,在学历这一点上几所高校并未达到合格的标准。
2.高校跆拳道教师从事专业情况在对教师所选专业的调查表中可以发现,跆拳道教师的专业种类很丰富,非跆拳道专项的教师已经占据了总人数的55%,而跆拳道本专业的教师有9人,占总人数的45%,这一数据很明显的展露出江西省跆拳道高校中跆拳道运动中的师资力量虽达到一定的平衡,但仍存在着不足,有半数的教师都是非跆拳道专业的,非专业的跆拳道教师只能采用边学边教的方法来进行跆拳道教学,这一问题对跆拳道专业队的学生影响较大,既不能给予他们专业知识的解答,也往往忽视跆拳道理论知识的传授。
(二)江西省部分高校跆拳道专业队教学存在的问题1.师资力量建设稍显不足在江西省高校跆拳道专业队的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具有示范性的作用,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教学的质量高低,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每一个高校的重要任务。
江西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人力资源研究徐亨屹;黄文英【期刊名称】《黄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40)005【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江西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年龄结构与执教年限、学历及职称情况、运动经历及所获运动等级、执教形式和选拔任用现状、激励措施等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江西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队伍爱岗敬业,但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知识强于实战指导能力。
建议加强教练员进修和深造的力度,以及面向社会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员,使教练员队伍执教水平得到提升。
【总页数】3页(P69-71)【作者】徐亨屹;黄文英【作者单位】黄山学院体育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11.34【相关文献】1.江西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田径教练员队伍现状调查研究 [J], 刘晓英;邓晶2.江西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J], 朱桂林;潘伊荷;陈慧琴3.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科学技术厅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公安厅江西省民政厅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江西省商务厅中国人民银行南昌(赣发改就业[2020]706号) [J],4.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民政厅江西省财政厅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水利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江西省商务厅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西省林业局江西省扶贫办公室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关于做好当前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赣人社规[2020]4号) [J],5.疫情时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执教策略 [J], 王清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5卷·第3期2012年6月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Vol.15,No.3Jun.2012浅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与管理朱敏(淮阴工学院体育部江苏·淮安223009)【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管理方面的现状分析,力求探寻出面临的困难和存在问题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提出了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应采取的发展对策,目的在于进一步探讨其科学训练管理的新路,为迅速提高运动成绩,进一步办好高水平运动队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科学管理【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34(2012)03-0080-03大学生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目标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即在运动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系统训练可在全国大运会上创造优异成绩,并能承担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任务。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实现大学生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目标,就要更新训练与管理观念,树立科学训练和人才管理全方位的宏观管理的观念、制度和措施,也就是从选材、监控管理及医务监等方面科学化训练与管理系统。
就此,在分析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与科学化管理的意见,仅供高校训练同仁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对江西师大、南昌大学、江西理工等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进行调查。
其中高水平运动员100名,教练员50名,管理人员50名。
1.2研究方法1.2.1问卷调查法对江西师大、南昌大学、江西理工等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进行调查,通过自己,朋友,同学利用空余时间,向每个学校运动队随机发放问卷,采用现场填写,现场收回的方式,对所得问卷进行检验,符合本课研究的要求。
(见表1)1.2.2文献资料法根据论文研究的需要,通过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站,查阅有关的论文,同时阅读了相关领域的书籍和著作。
收稿日期:2005-06-26基金项目:江西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T Y 0506作者简介:朱桂林(1971-,男,江西高安人,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讲师,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西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朱桂林,周美芳(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27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及访谈法,就江西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开展状况,如足协组织系统、培训机构、后备队伍、赛事安排、教练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加强足协组织系统及教练员队伍建设,重视“体教结合”,实现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省内外职业俱乐部的作用,完善省内青少年训练和竞赛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江西省;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 808;G 8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98(200506-0042-05R esearch on Present Situ ation of Development of JiangxiJunior Soccer and CountermovesZHU Gui 2lin ,ZHOU Mei 2fang(P.E.College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7,Jiangxi ,ChinaAbstract: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interview ,it made an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Jiangxi junior soccer ,such as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of soccer association ,training organ ,reserve rank,the arrangement of competi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ach rank etc.It brou ght forward somecountermov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cer association ’s organizational system and a coach rank ,paying at 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s port and education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erve talent ,bringing the role of clubs in and out of Jiangxi province into play ,perfecting the training and competitive system of teen 2agers in the province and so on.K ey w ords :Jiangxi province ;junior ;soccer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ove江西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大省,足球运动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属于全国中等水平,但此后20多年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从江西师范大学得悉(huòxī),该校公布了2022年高程度运发动招生简章。
该校2022年田径、跆拳道、足球、健美操四个工程方案招收高程度运发动68名,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1月25日—2022年1月15日。
为了方便考生和家长理解该校2022年高程度运发动招生政策,现将简章全文公布如下:江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根底才能建立工程高校,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的优先开展的重点师范大学,学校(xuéxiào)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位于具有深沉历史文化底蕴、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省省会南昌。
学校创办于1940年,现有瑶湖、青山湖和共青城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500余亩。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全国第一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1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化学),4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博士学位受权一级学科点, 26个博士学位受权二级学科点,26个硕士学位受权一级学科点,36个硕士学位受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及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4个省“十二五〞高程度学科,9个省高校“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3个省高校“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85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品牌专业25个,省级精品课程26门。
学校现有23个学院,其中音乐、美术、体育等特殊专业优势明显、成绩突出,程度居省内一流,达全国先进程度。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国内办学历史较早,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条件较好的体育院系。
现有教职工131名,其中教授17名,副教授56名,硕士生导师43人;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xùnliàn)、体育表演、民族传统体育五个本科专业。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15名,硕士研究生近300人。
江西师范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报告 江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有着优良厚重的体育传统。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到如今的江西师大,走过重重坎坷,历经风雨沧桑,见证了江西师大体育的辉煌。2016年体育学院将迎来80周年院庆,从1936年的国立江西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到现在的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历经国立南昌大学体育专修科、江西体育学院、江西师范学院体育系和江西师范大学体育系等历史沿革。是国内办学历史较早、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条件较好的体育院(系)。 承载往昔光荣,传承体育精神,在历届领导的重视下,我校的体育工作也在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在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方面更上层楼,成绩斐然,不但提高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更是带动了学校群众体育的开展,提升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品位。通过本次评估又给学校带来一个极好的总结、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学校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促进高水平运动队稳步、快速发展。
一、高水平运动队简介 根据国家教委(87号)教学字008号《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是国家教委批准的首批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51所)之一。近三十年来,我校高水平运动队越办越好,成绩喜人。特别是近几年来捷报频传,为我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锦上添花。我们深深的感觉到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关怀和支持分不开,与教练员、运动员的刻苦训练、努力拼搏分不开,更与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我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视和扶持分不开。 1、领导重视,保障有力 为了认真贯彻教育部办好高水平运动队的指示精神,我校把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列入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系统工程之一,并将此作为推动全校体育工作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校领导在学校年度工作报告中多次明确指出,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不仅是在比赛中为学校、江西省和国家争光的问题,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育人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学校形成上下齐鼓劲,用集体的合力把我校高水平运动队推向新台阶,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学校党委书记田延光教授、校长梅国平教授不但热爱体育而且懂体育,他们经常深入到教练员和运动员之中,关心他们,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且经常与教练员、体育教师一起探讨交流国内外学校竞技体育先进经验。多年以来,许多校领导都关心和热爱体育,并积极参与组织、协调,身体力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2014年江西省运动会,黄加文副校长、韩建明处长作为队员参加了高校男子篮球赛,为江西师大荣获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学校成立了高水平运动队管理领导小组,校长梅国平教授担任组长,主管体育的校领导丁晖教授担任副主任,成员由校体委、体育学院、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学生处、后勤保障处、体育学院等单位负责人组成。每年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组织研究高水平运动队的有关工作,协调解决招生、运动训练、竞赛、教学、学籍管理、经费、日常管理、医疗保障等各项工作,为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是项系统工程,主要分为招生管理、学习管理、训练和竞赛管理、日常管理几大块。高水平运动队的工作重点是上层次,上水平。要上层次,上水平,首先管理工作要上台阶。学校每年都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和讨论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问题,先后出台了《江西师范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学习成绩管理办法的若干规定》、《江西师范大学关于学生运动员训练、比赛伙食营养补助及奖励办法》、《江西师范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管理规定》、《挂靠运动员管理规定》、《高水平运动员学费奖补办法》、《江西师范大学运动队管理条例》、《江西师范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管理文件,这些管理文件在江西师大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招生管理 江西师范大学的招生录取工作一贯严谨,学校招生就业处是全省高校的先进单位。每年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学校都成立高水平运动员招生领导小组,分管招生工作的副校长赵明教授担任组长,成员主要有招生就业处、校体委、纪委、监审处、体育学院等相关人员组成。按照国家和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要求,学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领导小组在考试前两周对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将合格名单报省教育厅进行二级审查,最后将合格者在学校张榜公布,接受监督。同时组织考生参加由省教育厅组织的统一专项考试。 (2)学习管理 集中管理,实行单独编班、半学半训的教学方式,即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训练,既保证学生运动员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又保证运动训练质量,提高运动训练水平。体育学院对所有参加正常训练和比赛的运动员,综合其平时学习情况、遵守训练管理规定的表现和比赛中运动成绩等因素,按照《高水平运动队管理规定》对他们的课程成绩加10-30分。 运动员外出参加比赛,必须由体育部开具证明,报教务处批准,向运动员所在学院办理请假手续。参加省级以上大型比赛,由体育学院报主管校长批准,报教务处备案,到学院办理请假手续。外出比赛所缺课程,由体育学院、任课教师,双方协商补课事宜。因训练、比赛需要办理缓考手续的,学生可于考试前二周提交缓考申请,报教务处批准。 目前,我校每年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名册齐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注册材料齐全,“在校、在读、在训”学生达到98%。 (3)训练和竞赛管理 学校制定了《江西师范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了学校职能部门、体育学院的工作职责任务,尤其是在教学训练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为了确保我校高水平运动队能尽快提高自身的实力水平,近三十年来我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班子始终坚持科学的组织与训练,力争从运动员的实际出发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时间,以增强训练的实效性,建立了教练员业务档案。每年的训练计划、训练总结、比赛总结和比赛成绩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各高水平运动队按照有关规定,确保周训练时数达到10—12小时,保障了运动队的竞技水平持续稳定的向上发展。 (4)日常管理 普通高校高水平面运动队选材招生、文化学习、训练竞赛、生活后勤、师资培训、经费管理、毕业指导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性,正是这些特性,决定了建立、完善和形成适应我国国情高水平运动队教育、训练管理体系的难度,同时也是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学校所共同面临的一个亟待实践和探索的课题。 我们为高水平运动员配备兼职管理干事,负责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问题;运动员们外出比赛返校后,学院安排各科老师专门为他们补课;学校则挑选高水平的教师负责他们的训练,教练们为每个队员量身定制全套教学计划。这样一来,我校的高水平运动员生活上有人悉心照顾,学习上严格要求,训练上坚持高标准,学习、训练两不误,学校坚持把他们培养成一名合格的本科生和优秀的运动员。 高水平运动员在江西师大健康成长,有的高水平运动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部分高水平运动员在各院系都担任了学生干部。不少运动员都是奖学金获得者,“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中不少就是高水平运动员,有些高水平运动员毕业留校任教或担任行政干部,这些高水平运动员为他们的师弟师妹做出了好的榜样,也使我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工作起到了良性循环作用。 3、 教练员队伍建设 (1)编制与结构 江西师大有健美操、田径、篮球、排球、足球、跆拳道等10余支代表队,其中田径、健美操、跆拳道、足球为高水平运动队。为了保证我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竞赛工作正常开展和运动水平不断提高,根据《江西师范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管理规定》规定,专门为运动队配备了专职教练员。现有专职教练员14人。运动员是体育代表队的根本,教练员是体育代表队发展的基础。我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年龄结构、职称层次、学历情况都比较合理,目前我校教练员队伍中博士后1人、博士2人,研究生11人,其余教练员都是高级职称,都是国家一级以上裁判员,其中国家级裁判员12人、国际级裁判员4人。他们事业心强,工作量大,严格管理,教研结合,奋发向上,业绩突出。 (2)建设与管理 我校对教练员有较合理的教练员工作量计算办法。教练员的任用根据《江西师范大学教练员的聘任与考核》采取竞聘上岗,实行目标管理。建立了激励和约束机制。教练员业务档案完整、齐全。因工作需要,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同时还承担了少部分本科生体育课教学任务,他们的工作态度、教学效果同时也纳入体育学院教师业务考核中,在职称晋升、表彰奖励方面,根据思想表现、教学与训练态度、运动成绩,享受学校规定的相关政策。 (3)培训与提高 江西师范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模较大,体育代表队的规模和水平一直在省内居前,要巩固世界层次,充实国内层次,发展省内层次是我们的出发点。因此,对教练员各方面的素质要求就越来越高。为了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对外鼓励教练员积极参加国内一运动会的裁判工作,不但可以扩大他们的视野,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机会,在此基础上利用寒暑假送他们参加国家举办的教练员学习班。学校领导的重视还体现在关心教练员队伍的建设,亲自参加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聘任大会,并作重要讲话。把运动训练课纳入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教练员不但享有其他学科教师的同等待遇,而且在学校的有关文件中把教练员所带队的比赛业绩列入教师的科研工作量,在评优和职称评定中优先考虑。除此之外,根据成绩学校给予教练员和运动员一定的奖金。2012年健美操教练员席毅林老师荣获得由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体育荣誉奖章。运动训练离不开科学研究,训练与科研相结合是我校一大特点,每年发表与运动训练相关的科学论文几十篇,有效地促进了运动水平的提高。 4、设施完善,经费保障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设施齐全,有专项训练场馆和设施,完全能够满足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要求。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投资力度,使运动场馆设施建设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我校现有四个室外塑胶田径场,两个室内田径馆,两个力量训练馆;一座多功能综合体育大楼,两座室内综合体育场,内设篮球馆、排球馆、体操馆(含体育舞蹈)、健美操馆、羽毛球馆、武术馆、跆拳道馆、乒乓球馆、散打馆等;六个足球场、两个网球场、三个游泳池;能容纳5000观众的大型体育馆一座。每年用于高水平运动员的经费由原来的几万元发展到近百万元。近两年来,用于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奖金平均每年都在30万以上。同时添置了一大批运动训练器材,近几年学校投资的体育训练设备费就700多百万元,购置一批先进的训练科研仪器设备。2011年5月,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