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申请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足球)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2
1,华南理工足球专项考试评分标准与办法简要:一、Z字型绕杆射门(20分,其中技评2分) 8个杆二、12部位颠球(15分)三、踢准(15分,其中技评3分) 25米远半径2.5米四、5—20米X5折返跑(15分)五、比赛(35分)一、Z字型绕杆射门(20分,其中技评2分)(一)测试方法(1)测试以时间评定成绩。
(2)测试在起点线开始,球动即开表计时,球过球门线即停表(不得漏杆)。
(3)每人两次机会,取最好成绩。
(二)测试要求及评分(1)测试场地总长度为50米。
起点线线长3米,距第一杆的垂直距离为6.5米,前五杆为Z字型,前后各相距4米,左右各相距8米,后三杆为一字型,各相距1.5米。
(见图1)受测者应从起点线开始运球绕杆,不得漏杆。
(2)射门时在(罚球区外),如果球射中横梁、立柱而没有越过球门线,则可以补一次机会,如果没有射中球门,则为失败。
(3)男17"5(女19"8)为满分,评分见表1。
(三)技术评定(2分)优秀(2—1.8分):运球动作方法正确,动作协调、熟练、射门动作正确有力。
良好(1.7—1.5分):运球动作方法较正确,动作较协调、射门动作较正确有力。
及格(1.4—1.2分):运球动作方法一般,动作协调性一般、射门动作一般。
不及格(1.1分以下):运球动作方法不正确,动作不协调、射门动作不正确。
图1 Z字型绕杆射门图示50m二、12部位颠球(15分)(一)测试方法(1)受测者用脚、大腿、肩和头部等部位,随意连续颠球(2)每人两次机会,取最佳一次成绩。
(1) 受测者颠球时,先后顺序不限,但部位不得重复。
(2) 完成12部位颠球为80分。
(3)受测者在完成12部位颠球后,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要继续进行第二轮的颠球,每增加一个部位加5分,可加至100分(16部位),评分见表1。
(4) 如果未完成12部分颠球的,则以未完成部位多少来扣分,每一个部位扣5分。
三、踢准(15分,其中技评3分)(一)测试方法(1)受测试者将球放在限制线上,用脚背内侧向圈内传球,球落在圈内或线上均有效。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复核评价指
标体系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复核评价指标体系,以帮助评估学校在校园足球方面的特色发展情况,并提供具体的评价指标供参考。
指标体系结构
1. 学校基础条件
评价学校在校园足球方面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条件,包括:
- 足球场地及设施
- 教练员及师资队伍
- 学校的足球文化与氛围
2. 校园足球教育与培训
评价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教育与培训的情况,包括:
- 校园足球课程设置
- 足球培训计划与方案
- 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3. 校园足球竞赛与活动
评价学校在校园足球竞赛与活动方面的开展情况,包括:- 学校组织的校际足球比赛
- 校园足球俱乐部及活动组织
- 学校在校园足球赛事中的成绩与荣誉
4. 承办校园足球活动能力
评价学校承办校园足球活动的能力,包括:
- 学校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 比赛场地及设施的安排与准备
- 为参赛学校及观众提供的服务与保障
评价方法与流程
为了对学校进行评价,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与流程:
1. 收集学校的相关资料与信息。
2. 定期对学校进行现场考察与调研。
3. 根据指标体系对学校进行评估与打分。
4. 结合评估结果编制评估报告,并向学校提供反馈与建议。
注意事项
- 本指标体系旨在评价学校的校园足球特色发展情况,不涉及法律层面的复杂问题,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 评价时请确保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保持独立判断。
以上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复核评价指标体系文档的内容。
教育部关于开展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申请建设高水平运动队评审确定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函〔201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2005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教体艺〔2005〕3号),经专家评估后,我部确定了235所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含项目)。
经过4年多的努力,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高等学校运动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体育人才,同时,也推动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带动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广泛开展。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中提出的“进一步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充分发挥其对群众性体育的示范带动作用”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教体艺〔2005〕3号)中提出的:“对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定期进行检查与评估”的精神,促进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科学、健康的发展,我部决定组织开展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申请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评审确定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审对象1.根据我部2010年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安排中所公布的234所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等学校及项目(以下简称“已批准学校”);如学校不再举办所公布的项目,则此项目不参加本次评审。
2.新申请参加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审的本科院校,包括“已批准学校”申请新增运动项目(以下简称“新申请学校”),其中“新申请学校”申报运动项目不超过2项。
二、评审基本内容对“已批准学校”评审内容的重点是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包括运动训练管理、参赛情况、比赛成绩、经费投入、保障措施和学校群体工作等方面。
对“新申请学校”评审内容的重点是学校群体工作开展基础好,所申报的运动项目有传统并取得一定成绩,在训练设施、教练员队伍、管理制度、投入保障等方面达到基本条件。
体育招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体育专项考试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体育招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体育专项考试的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因不同的体育项目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育专项考试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1. 跑步:一般采用田径场地或跑道进行测试,主要考察速度和耐力。
根据不同的距离和要求,记录运动员跑完全程所需要的时间,然后根据评分标准转换为相应的分数。
2. 跳远:在沙坑或跳毯上测试,主要考察爆发力和技术。
根据运动员跳远的距离,转换为相应的分数。
3. 投掷:一般采用铅球、铁饼、标枪等器械进行测试,主要考察力量和技术。
根据运动员投掷的距离或重量,转换为相应的分数。
4. 体操:在体操垫上进行测试,主要考察灵活性和技术。
根据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难度、技术难度和稳定性,给出相应的评分。
5. 游泳:在游泳池中进行测试,主要考察速度和耐力。
根据运动员完成比赛或测试的距离和时间,转换为相应的分数。
6. 篮球:在篮球场进行测试,主要考察技术、速度和配合能力。
根据运动员的运球、投篮、传球、防守等能力以及全队的配合表现,给出相应的评分。
7. 足球:在足球场进行测试,主要考察技术、速度和配合能力。
根据运动员的运球、射门、传球、防守等能力以及全队的配合表现,给出相应的评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体育专项考试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具体的评分标
准可能因不同的学校和专业而有所差异。
在考试前,考生应该了解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的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复核指标框架1. 指标框架概述本指标框架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复核工作为基础,旨在评估和提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质量和水平。
指标框架中包含一系列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涵盖了学校组织、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足球设施、足球活动等方面的要求。
该框架旨在帮助学校全面评估自身的校园足球特色,并提供指导和改进的建议。
2. 核心指标2.1 学校组织- 学校是否建立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学校是否有专门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负责人,负责协调和推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工作?2.2 师资队伍- 学校是否拥有具备专业足球教学知识和经验的教师?- 教师是否持有相关足球教练证书?2.3 教育教学- 学校是否制定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和培训方案?- 学校是否组织了足球教学活动和比赛,并参与相关联赛和比赛?2.4 足球设施- 学校是否拥有足球场地和足球器材?- 学校的足球场地和器材是否符合安全和卫生要求?2.5 足球活动- 学校是否定期组织校园足球活动,如足球训练、比赛、体验等?- 学校是否与其他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交流和合作?3. 辅助指标3.1 学生参与度- 学校的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校园足球活动?- 学校的足球队伍是否稳定并具备竞争力?3.2 家长支持度- 学校的家长是否支持和关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 家长是否积极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和推进?3.3 社会影响力- 学校的校园足球特色是否得到当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 学校是否开展了校园足球特色的宣传和推广活动?4. 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的评估,学校可以得出自身校园足球特色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基于评估结果,学校可以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和计划,以提高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质量和水平。
建议学校加强师资培训、足球设施建设和与社会的合作,进一步推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深入发展。
以上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复核指标框架,供学校在复核工作中参考和使用。
湖南工业大学2019年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各项目评分标准Ⅰ足球一、考核指标与所占分值二、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一)专项素质5×25米折返跑1.考试方法:考生从起跑线向场内垂直方向快跑,在跑动中依次用手击倒位于5米、10米、15米、20米和25米各处的标志物后返回起跑线,要求每击倒一个标志物须立即返回一次,再跑到下一个标志物,以此类推。
考生应以站立式起跑,脚动开表,完成所有折返距离回到起跑线时停表,记录完成的时间。
未击倒标志物,成绩无效。
每人测试1次。
2.评分标准:见表2-1。
(二)专项技术1.传准(1)考试方法:如图2-1所示,传球目标区域由一个室内五人制足球门(球门净宽度3米,净高度2米)和以球门线为直径(3米)画的半圆组成,圆心(球门线中心点)至起点线垂直距离为男子28米,女子23米。
考生须将球置于起点线上或线后(线长5米,宽0.1米),向目标区域连续传球5次,左右脚均可,脚法不限。
(2)评分标准:以球从起点线踢出后,从空中落到地面的第一接触点为准。
考生每将球传入目标区域的半圆内(含第一落点落在圆周线上),或五人制球门(含球击中球门横梁或立柱弹出)即得4分。
每人须完成5次传准,满分20分2.运射(1)考试方法:如图2-2所示,从罚球区线中点垂直向场内延伸至20米处,画一条平行于球门线的横线作为起点线。
距罚球区线2米处起,沿20米垂线共插置8根标志杆。
考生将球置于起点线上,运球依次绕过8根标志杆后起脚射门,球动开表,当球从空中或地面越过球门线时停表,记录完成的时间。
凡出现漏杆、射门偏出球门,球击中横梁或立柱弹出,均属无效,不计成绩。
每人测试2次,取最好成绩。
(2)评分标准:见表2-2。
(三)实战能力比赛1.考试方法:视考生人数分队进行比赛。
2.评分标准:考评员参照实战能力评分细则(表2-3),独立对考生的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比赛作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采用10分制评分,分数至多可到小数点后1位。
“新申请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项目评审指标体系(足球)
评估指标 主要观测点及评估内容 分值
分配
得分
组织领
导(5
分)
学校领导重视,分工明确,定期研究学校体育工作和
课余训练有关问题
2 2
学校体育组织机构建全,责任权限清晰,管理制度完
备
2 2
学校运动训练竞赛发展目标明确,符合学校实际情况 1 1
教练员
队伍建
设(20
分)
现从事
该项目
的专任教师数量 ≥6人 5 5
≥3人 3
≤2人 1
主教练
员基本
情况
教 授(国家级教练) 5
3
副教授(高级教练) 3
讲 师(中级教练) 1
原运动
经历和
执教经
历
原该项目专业运动员(曾获得一
级及以上运动等级)或执教该项目专业队训练2年以上 4
4
该项目任课教师 2
助理教
练员基
本情况
教 授(国家级教练) 3
3
副教授(高级教练) 2
讲 师(中级教练) 1
原运动
经历和
执教经
历
原该项目专业运动员(曾获得一
级及以上运动等级)或执教该项目专业队训练2年以上 3
2
该项目任课教师 2
场馆设
施(15分) 完全具备从事该项目训练竞赛的场馆设施和器材条件 15 15
基本具备从事该项目训练竞赛的场馆设施和器材条件 10
可提供
的保障
经费(10
分)
能保证运动员每人每天50元以上的训练补贴,且具有
充足的训练装备和参赛经费支持
10
10
能保证运动员每人每天30元以上的训练补贴,且具有
充足的训练装备和参赛经费支持
8
能保证运动员每人每天20元以上的训练补贴,且具有
充足的训练装备和参赛经费支持
6
能保证运动员每人每天10元以上的训练补贴,且具有
充足的训练装备和参赛经费支持
4
评估指标 主要观测点及评估内容 分值
分配
得分
教学管
理(10分) 完全能够采取针对性强、时效性明显和富有特色的教学训练与学籍管理规定 10 10
基本能够采取针对性强、时效性明显和富有特色的教
学训练与学籍管理规定
5
该项目
已取得
的竞赛成绩 (20分) 近三年曾3次以上获得省级及以上大学生体育比赛该项目前3名成绩 20 15
近三年曾3次以上获得省级及以上大学生体育比赛该
项目前8名成绩
15
近三年曾1次以上获得省级及以上大学生体育比赛该
项目前3名成绩
10
近三年曾1次以上获得省级及以上大学生体育比赛该
项目前8名成绩
5
国家学
生健康
体质标准实施状况(10分) 近三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率100%、及格率85%以上,并且每年已将测试数据上报教育部 10 10 近三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率90%、及
格率80%以上,并且每年已将测试数据上报教育部
7
近三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率80%、及
格率70%以上,并且每年已将测试数据上报教育部
5
学生阳
光体育
实施情
况(5分)
学校已成立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组织领导机构,制度健
全,广泛开展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效果显著
5
5
学校已成立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组织领导机构,制度健
全,广泛开展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效果较好
3
其他(5分) 根据申请书、相关辅助申报材料和学校所处地域情况
等整体内容予以评判
5 5
总得分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