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素数分布的Mertens定理
- 格式:pdf
- 大小:286.92 KB
- 文档页数:7
bertrand定理Bertrand定理是由法国数学家约瑟夫·路易斯·弗朗索瓦·勒杜瓦尔(Joseph Louis François Bertrand)于1845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数论定理。
该定理关于素数的分布性质,具体描述了在任意两个正整数n和2n之间,至少存在一个素数。
这个定理对于理解素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素数分布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数论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从背景介绍、定理表述、证明思路和应用领域等方面来详细探讨Bertrand定理。
背景介绍:素数作为数论研究中的基本概念,一直以来备受数学家的关注。
素数的分布是否具有规律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
在19世纪中叶,勒杜瓦尔提出了Bertrand定理,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数学描述和证明素数在区间上的分布性质。
定理表述:Bertrand定理的具体表述如下:对于任意的大于1的正整数n,存在一个介于n和2n之间的素数p,即满足$n<p<2n$。
这个定理保证了在任意两个正整数之间,至少存在一个素数。
例如,当n=2时,存在一个素数p=3,满足$2<p<4$。
证明思路:Bertrand定理的证明思路可以从数学归纳法出发。
首先,当n=2时,存在一个素数3满足$2<3<4$,命题成立。
接下来,假设当n=k时,命题也成立,即存在一个素数满足$n<p<2n$。
然后,我们考虑当n=k+1时,介于k+1和2(k+1)之间的所有数。
这个区间最大的数是2(k+1),而在k到2k之间至少存在一个素数p,即按照归纳假设。
我们需要证明在2(k+1)到2k之间至少存在一个素数。
假设在这个区间中不存在素数,则这个区间中的所有数都可以表示为2的幂次方乘以其他奇数。
即$2(k+1)$可以写为$2^{a}(2b+1)$,其中a和b是正整数,且$b\geq1$。
考虑到$2(k+1)=2k+2$,我们可以将这个等式转化为$2^{a}(2b+1)=2k+2$。
数论中的素数分布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个分支学科,而素数则是数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素数是指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数,例如2、3、5、7等。
素数的分布一直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数学家们通过研究素数的分布规律,揭示了数学世界的奥秘。
1. 素数的无穷性素数的无穷性是数论中最基本的定理之一,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公元前300年左右证明。
该定理表明,素数的个数是无穷的,不存在最大的素数。
证明的思路是采用反证法,假设存在有限个素数,然后构造一个新的素数,与已知的素数集合不相交,从而推出矛盾。
这个证明方法简洁而巧妙,成为了数学证明中的经典之作。
2. 素数定理素数定理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定理,由法国数学家欧仁·查理·卡普雷于1796年提出并证明。
素数定理给出了素数的分布规律,它表明在不超过x的正整数中,素数的个数约为x/ln(x),其中ln(x)表示自然对数。
这个定理揭示了素数的分布趋势,随着x的增大,素数的密度逐渐减小。
3. 素数间隔问题素数间隔问题是数论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即研究相邻素数之间的差值。
例如,2和3之间的差值为1,3和5之间的差值为2,5和7之间的差值为2,以此类推。
素数间隔问题的一个重要猜想是孪生素数猜想,即存在无穷多对相差为2的素数。
虽然孪生素数猜想尚未被证明,但已经找到了很多相差为2的素数对,例如(3, 5)、(5, 7)、(11, 13)等。
4. 素数分布的规律素数的分布并不是完全随机的,数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些规律。
例如,素数倾向于出现在一些特定的数列中,如素数定理中提到的x/ln(x)。
此外,素数的分布也与数的阶乘有关,例如素数定理中的ln(x)与x的阶乘之间的关系。
这些规律揭示了素数的分布特点,为数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5. 素数分布的应用素数分布的研究不仅仅是数学领域的学术问题,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密码学中,素数的分布规律被用于生成安全的公钥和私钥。
数论中的素数分布问题数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整数的性质和结构。
在数论中,素数分布问题是一个经典而又复杂的课题。
素数是指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数,如2、3、5、7等。
素数分布问题探讨的是素数在整数序列中的分布规律。
在数论的早期发展阶段,人们对素数的分布并没有深入的认识。
然而,随着数论的发展和数学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逐渐发现了一些关于素数分布的重要规律。
首先,素数是无穷多的。
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约公元前300年提出的一个经典定理。
他使用了反证法,假设素数只有有限个,然后构造了一个新的素数,与已知的素数不同,从而推翻了假设。
然而,虽然素数是无穷多的,但它们的分布却并不均匀。
这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素数定理。
素数定理是19世纪初由高斯、勒让德和黎曼等数学家提出的。
它表明,当自变量趋于无穷大时,素数的分布密度趋于1/ln(n),其中ln(n)表示自然对数。
素数定理的证明非常复杂,需要运用复分析和解析数论等高级数学工具。
然而,虽然素数定理给出了素数分布的大致规律,但它并不能完全揭示素数的分布特点。
为了更好地研究素数分布问题,数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猜想和假设。
其中最著名的是黎曼猜想。
黎曼猜想是19世纪中叶由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的,它与素数的零点有关。
黎曼猜想表明,素数的分布与复数平面上的黎曼函数的零点有密切关系。
黎曼猜想至今尚未被证明或推翻,它仍然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许多数学家为了解决黎曼猜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们使用了各种数学方法和工具,如复分析、模形式、代数几何等,但迄今为止,黎曼猜想仍然是未解决的难题。
除了黎曼猜想,数学家们还提出了其他一些关于素数分布的猜想和假设。
例如,孪生素数猜想认为,存在无穷多对相邻的素数,它们之间的差值为2。
目前,孪生素数猜想已被证明对于无穷多对相邻的素数的存在是成立的,但对于差值为2的素数对的存在仍然未知。
素数分布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它成为数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仍然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
素数定理阿达玛素数定理是数论中的重要结果之一,它描述了素数的分布规律。
这个定理的内容可以用2000字进行详细的阐述,下面我将对素数定理进行解释和推导。
素数定理是由数学家阿达玛(Adrien-Marie Legendre)在1798年提出的,后来也被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和黎曼(Bernhard Riemann)等数学家进一步发展和证明。
该定理的表述如下:对于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n,令π(n)表示不超过n的素数的个数。
素数定理指出,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π(n)与n/ln(n)的比值趋近于1,即:lim (n→∞) π(n) / (n / ln(n)) = 1其中ln(n)表示自然对数(以e为底)。
素数定理的含义是,当n足够大时,不超过n的素数的个数大致等于n除以ln(n)。
这个定理揭示了素数的分布规律,说明了素数在整数序列中的稀疏性和随机性。
要理解素数定理的证明和推导,需要运用复杂的数论和分析工具。
黎曼猜想是对素数分布的深入研究,它与素数定理密切相关。
黎曼猜想提出了一个与素数分布有关的复数函数,称为黎曼ζ函数(Riemann zeta function)。
黎曼猜想认为,除了实部为1的特殊点外,黎曼ζ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都位于复平面的临界线上,也就是实部为1/2的直线。
这个猜想至今尚未被证明,但与素数定理的关联性使得它成为数论中的重大问题之一。
素数定理的应用广泛,涉及到许多领域。
在密码学中,素数的随机性和稀疏性是构建强大密码算法的基础。
在数值计算中,素数定理可以用于估计素数的个数,从而确定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在算法设计中,素数定理也有一些重要的应用,比如在质因数分解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算法中。
总之,素数定理是数论中的重要结果,它描述了素数的分布规律。
虽然素数定理的证明和推导非常复杂,涉及到深奥的数论和分析工具,但它的应用广泛,对密码学、数值计算和算法设计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黎曼猜想与素数定理的关联性使得素数分布问题成为数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素数是大于1且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整数。
素数的分布规律是数论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数学界长期探索的一个难题。
虽然素数的分布规律迄今为止还没有完全被揭示,但是人们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对素数的分布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150年前,德国数学家Gauss提出了著名的素数定理,它给出了素数的密度估计。
素数定理表明,当自然数n趋向无穷大时,小于n的素数的数量大致等于n/ln(n),其中ln(n)表示n的自然对数。
这个定理意味着随着数字的增加,素数的分布会越来越稀疏,也就是说,素数的间隔会越来越大。
然而,素数定理并没有给出准确的素数分布规律,只是提供了一个近似。
因此,数学家们继续探索素数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猜想和定理。
最著名的是黎曼猜想,它由19世纪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难题。
黎曼猜想指出,素数的分布与复数平面上的特殊函数——黎曼ζ函数的零点位置有密切关系。
黎曼猜想的一个重要推论是素数的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
这个规律被称为素数的偏差统计定律。
根据偏差统计定律,素数的分布在“短区间”和“长区间”之间交替出现。
在短区间内,素数的数量少,而在长区间内,素数的数量多。
这种规律使得素数在数论中具有许多有趣的性质和应用。
近年来,数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计算和数值实验,对素数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比如,针对素数之间的间隔问题,人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存在无穷多个素数,它们之间的差值等于2,这就是著名的孪生素数,如3和5、11和13等。
此外,人们还发现了其他一些特殊的素数分布模式,如素数的等差数列、素数的阶乘等。
总的来说,素数的分布规律依然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问题。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解答。
通过对素数分布规律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数学的理解,还可以为密码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加安全的算法。
因此,素数的分布规律仍然是数学界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发现。
关于素数的几个定理定义: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叫做素数,也叫质数。
在研究素数方面,随着数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素数及其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般而言,素数可以有效地应用在信息安全,比特币系统,伪随机数等领域。
目前,研究素数的定理有以下几种:1.马小定理:若 $a$一个正整数,且 $p$ 为质数,则 $a^{p-1} equiv 1 (mod p)$2.定理:若 $a$一个正整数,且 $p$ 为质数,则 $a^{p-1} - 1$ $p$除 3.拉定理:质数 $p$足:$(p-1)! equiv -1 (mod p)$4.斯维加斯定理:若 $a$一个正整数,且 $p$ 为质数,则 $a^{2} equiv a (mod p)$ 5.斯定理:若 $a$一个正整数,且 $p$ 为质数,则 $p$好有且只有$(p-1)/2$ 个解,即$a^{k} equiv -a (mod p)$中k的取值在$1,2,...,(p-1)/2$ 之间费马小定理是的第一个关于素数的定理,由法国数学家费马构造出来的。
它是一种非常简单而有用的定理,该定理是用来判断一个正整数是否是质数的一种方法,但它也有它的局限性,即若$a$ 不是$1$$p-1$,那么此定理就不适用了。
如果$a$ 不是$1$$p-1$,那么可以使用小定理,即:$a^{p-1} - 1$ $p$除,这证明了它也是一种判断质数方法。
同时,欧拉定理则是关于质数的第一个大定理,它探究了质数和阶乘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了$(p-1)! equiv -1 (mod p)$结论。
拉斯维加斯定理指出,若$a$一个正整数,且 $p$ 为质数,则$a^{2} equiv a (mod p)$,即任何一个质数都满足$a^{2} - a$是它自身的倍数。
最后,高斯定理则认为,若$a$一个正整数,且 $p$ 为质数,则 $p$好有且只有 $(p-1)/2$ 个解,即$a^{k} equiv -a (mod p)$中k的取值在 $1,2,...,(p-1)/2$ 之间。
数论中的素数分布与数学规律解读在数学领域中,素数一直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研究课题。
素数是指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数,例如2、3、5、7等。
素数的分布规律一直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数学家们通过研究素数的分布规律,揭示了许多深刻的数学规律。
本文将通过解读素数分布与数学规律,带您进入数论的奇妙世界。
1. 素数的无穷性素数的无穷性是数论中最为基础的定理之一。
这个定理最早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证明。
他采用了反证法,假设素数只有有限个,然后构造出了一个新的素数,与之前的素数集合不重合,从而证明了素数的无穷性。
这个证明方法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
2. 素数的分布素数的分布一直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素数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自然数中,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素数定理指出,当自然数n趋向无穷大时,小于等于n的素数的个数约为n/ln(n),其中ln(n)表示自然对数。
这个定理是由数学家高斯和黎曼等人相继提出的,是数论中的一个里程碑。
3. 素数的孪生素数孪生素数指的是相差2的两个素数,例如(3, 5)、(11, 13)等。
孪生素数的分布一直是数论中的一个热门问题。
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无法证明存在无穷多对孪生素数,但已经找到了许多孪生素数对。
例如,最小的孪生素数对是(3, 5),而最大的已知孪生素数对是(2996863034895*2^1290000±1)。
4. 素数的素数定理素数定理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描述了素数的分布规律。
素数定理指出,当自然数n趋向无穷大时,小于等于n的素数的个数约为n/ln(n)。
素数定理的证明过程非常复杂,需要运用到复分析和解析数论等高级数学工具。
这个定理的发现对于数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素数的素数分布假设素数分布假设是数论中的一个猜想,它描述了素数的分布规律。
素数分布假设指出,当自然数n趋向无穷大时,小于等于n的素数的个数约为n/ln(n)。
虽然这个猜想在计算上与素数定理相吻合,但至今仍然没有得到严格的证明。
bertrand-chebyshev 定理
Bertrand-Chebyshev定理是数学中的一个定理,可以用来描述素数的分布规律。
它由法国数学家约瑟夫·贝尔特朗和俄国数学家彼得·切比雪夫在19世纪中叶独立发现。
Bertrand-Chebyshev定理的内容是:任意大于1的整数n,必定存在一个素数p,使得n<p≤2n。
这个定理的意思是说,无论你选择多大的整数n,总存在一个比n大但不超过2n的素数。
也就是说,素数在数轴上的分布非常稠密,没有空隙。
Bertrand-Chebyshev定理的证明比较复杂,需要运用一些高深的数学知识,例如调和级数等。
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学方法来理解这个定理。
首先,我们知道素数的数
量是非常庞大的,它们在数字中任意分布,而不能预测。
如果我们选择一个较小的整数n,那么它周围会有许多的素数,很可能存在一个素数p,满足n<p≤2n。
这是因为,如果在n 和2n之间不存在素数,那么这之间的数字都是合数,其中必定有一个不同于2n的最小的
偶合数,它可以分解成两个正整数的乘积,其中较小的那个一定小于或等于n。
而这个小
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又一定是n的小于或等于它的因子之一,因此,它不能是一个素
数。
Bertrand-Chebyshev定理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素数分布的一种规律,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素数的性质和特点。
它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例如RSA密码算
法等。
素数一直以来都是数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们有着许多有趣的性质和规律。
素数是指除了1和自身外没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
然而,素数的分布却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
在数论中,素数分布的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素数的密度和素数的间隔。
素数密度指的是在给定的范围内素数的个数和范围的比值。
而素数间隔则是指相邻素数之间的差值。
虽然素数的分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人们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些规律。
其中最著名的是素数定理,由法国数学家欧拉于18世纪末提出。
它指出,在给定的范围内,素数的个数大致与这个范围的大小成正比。
具体来说,欧拉证明了当范围趋向于无穷大时,范围内的素数个数约为范围的1/ln(n),其中ln(n)表示自然对数。
这个定理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素数个数的一些参考。
除了素数定理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素数分布规律。
例如,勒让德猜想提出了估计连续整数之间可能的最大素数间隔。
该猜想中的主要观点是,存在无穷多个间隔大于等于2的连续整数,这些整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合数。
虽然这个猜想至今没有被证明,但它为素数间隔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方向。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大规模的素数分布研究。
其中最有名的是寻找素数的大型计算项目,如格里森研究和慧眼计划。
通过使用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这些项目能够搜索巨大的数列以找到新的素数。
这些研究不仅为我们深入理解素数分布提供了数据,还有助于验证和推翻既有的素数猜想。
然而,素数的分布依然存在很多未解之谜。
就目前而言,我们对于素数的分布仍然没有完全的理解。
一些经验法则和猜想已经在研究中得到验证,但仍然有许多问题等待解答。
例如,我们不能准确预测下一个素数是什么,也不能事先知道某个数是不是素数。
总之,素数的分布规律是数论中一个有趣且复杂的问题。
虽然我们对其的认识有限,但研究者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更多的规律和性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我们可能会逐渐揭开素数分布的奥秘,并由此推动数论的发展。
素数一直以来都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然而,关于素数的分布规律,在数学界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直到19世纪,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了著名的“黎曼猜想”,它被誉为数论中的巅峰之作,也是解决素数分布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本文将讨论素数的分布规律以及黎曼猜想的相关内容。
首先,素数是指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自然数,例如2、3、5、7等。
从1开始,素数的分布看似没有规律,然而,数学家们发现,随着数值的增大,素数出现的频率开始减少。
这种减少的程度与数字的大小无关,而是与取样范围有关。
例如,在1到100之间的数中,素数的个数为25个,而在1到1000之间的数中,素数的个数则仅为168个。
随着数值继续增大,素数的密度会更加稀疏,出现的频率会更低。
然而,尽管素数的分布看似稀疏,它们却展现出了一种神秘但有规律的趋势。
数学家们通过统计素数的分布情况发现,虽然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某个具体数是素数还是合数,但是我们可以估算出在某个范围内出现素数的概率。
这种概率被称为素数定理,它为素数的分布规律提供了一定的近似描述。
然而,素数定理并不能解释素数分布的全部规律。
于是,在19世纪中叶,黎曼提出了他的著名猜想,也就是现在被称为黎曼猜想的数论命题。
黎曼猜想声称,素数的分布与复数的数学函数——黎曼ζ函数密切相关。
黎曼猜想将素数的分布问题转化为数学分析问题,使得数学家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解决素数的分布规律。
黎曼猜想的精髓在于它揭示了素数的分布与复数的零点之间的联系。
黎曼ζ函数的零点可以给出素数分布的某种系统性结构。
然而,迄今为止,黎曼猜想依然没有得到严格的证明。
虽然数学家们已经证明了一些与黎曼猜想相关的结论,但直接的证明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黎曼猜想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解决了素数的分布问题,而且对于其他数学领域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在数论、分析学、复变函数等多个数学领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许多数学家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解决这个难题,并做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关于素数公式素数定理哥德巴赫猜的初等证明想[原创]2009.10.26山东省莱西市266618。
摘要:素数(亦称质数),是数论领域极具神秘色彩的数,有关素数的数学难题,则是数论领域,最具挑战性的经典数学难题之一。
本文从最浅显的数学基础理论入手,通过对传统数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采用新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从本质上揭示出了素数在正整数域中,分布变化的内在规律。
并简明的给出了“素数公式”;“准素数定理”以及“哥德巴赫猜想”的初等证明。
进而使得这门古老的数学基础理论----“数论”焕发出新的生机。
关键词:素数,素数公式,准素数定理,哥德巴赫猜想。
引言数论,是一门古老的数学学科分支,他是研究整数性质和相互关系的理论。
素数及其分布,则是数论领域最有趣的一大分支。
关于素数分布问题,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怎样直接计算和表示出(某个、多个以及所有)素数。
亦即“素数公式”问题。
二:怎样得到和准确表示出给定正整数域中,素数的数量及其分布,亦即“准素数定理”问题。
三:怎样得到和表示出所给定正整数域中,具有某种特性的素数的数量及其分布规律.如: “孪生及比孪生素数问题”;“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勒让德猜想问题”等等。
对于素数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虽然世界上诸多数学精英做了大量的工作.发现并利用大筛法来获得素数,编制了庞大的素数表数据库。
但是,因所引用的基础的理论存在偏差,确切的说,是所引用定理的切于点不到位和不够精准。
所以导致了在理论层面上,不但没能证明出,表达给定整数域中,任意素数的表达式----素数公式;而且,也没能归纳出有关正整数域中,素数数量分布变化的表达式----准素数定理;因此,也就无法最终解决那些具有某种特性的素数,在正整数域中分布变化规律的诸多难题。
所以数百年来在数学界遗憾的错过了对一个极其重要的数学规律的发现及认知。
下面用初等数学方法对“素数公式”问题、“准素数定理”问题、“哥德巴赫猜想”问题、进行论证。
一:素数公式素数:是指在正整数域内,只能表示为1的整数倍数的数。
一九九二年
第四期
内蒙古师大学很自然科学汉文版。
关于的定
理
包那数学
系
、
摘要衬的三个素数定理中的余项有关的量,确定其具体的上,下界
关键词数论函
数余项估计
引言和主要结果在解析数论中经常应用“
的下列三个公式
〔‘
夕些呈』
苏或
二戈
艺奋劣魂
,丰,、
止义
舔一命
一‘
‘、
、
唱‘户,名
这里,二为充分大的正实数夕汀一王、劝为常数。然而在了了不少重要的解析数论问题的研究中应用上述三个公式时精度显得不够,需要确定其余项有
关量的具体上下界本文,研究了这个问题得到定理对充分大的正整数,有
一,一军端黑了轰罗一,。《一军盗黔了·
“,
山此可知,中。是负的
定理对充分大的正整数男有
一声一。声、艺粤一。。蜘一声十
。
声、
、劣户蔺玉
尸
劣‘,
‘七中,二多,。‘一奋任去·为,一常数
本文子收到定理对充分大的正整数戈有
其中为常数一。一犯八二,一生丫二二老一二二。了一主一
、
二一忽一二‘“
若千引理定理的证明主要是靠下列几个引理设为不大于二的任一素数则把
二
左叱叱卜二
唯一表示成下面形式
山。这芝,二…为非负整数《。镇夕一一…壳一
引理我们有
义「
万」十歹」
“‘
戈…办
卜一
证
吩一‘一”一广
‘
’
十十一卜,左么
花一左
左干崛十“千…
户友一
力一办之一办一一,—
补一十”
一一一
、。匕卫
一
六〔‘一一””于一’
“”
,友一…〕
尸一万巧、一“。,一、“‘十““十“十”十“左
,“
义
一”交
一
故引理
证毕
引理我们有
气瑞》苦一
。书
丫义二。、二二代、每,‘、
六。
枯‘习人‘刀、目,工尸汤月匕尸、尸
凸
梦口
又一竺乙
一、一户百夕一一主一又一台,含
,
、气,
”二百尸、尸一,,二丁
“‘
,一哥下万丁
夕
,
。
丫
三、
、了
—
勺
份留户声、
一
故引理证毕引理充分大的正整数
二有
令乒
‘戈。…走一“
一
二二二“辛‘
,、
目否几,涌、、尸溉涌才月
戈二沪。而,‘一。一因而
,
二“。
士扣
蒸
“。一“
些旦空一些旦刃
一一︸,
合﹄阳为,
一丙一劣
一舍,。,二去,。,
注意到二艺夕““有
嘴
令弄
刀‘
。‘一劣
坦
丝主
夕
仁不
,
一戈事甲‘’
劣‘男
一气—
艺,,
二抓。阁一。
树钓
奇‘故引理证毕
引理对充分大的正整数有
令气
‘架芳垫
’。残誓
。专
劣哥人
证「,有
丝二址二二
三生、、
,二〕
黑
尸一夕注意到
,“,蒸器‘。,二‘一“,
,艺夕,‘
‘因此
手气
夕‘件。士点才竺“一夕《王
,系糯一,
上艺丝兰上鱼十,、,。,生艺
些立迎犷
,、。,
甲飞、且尸劣一落““互
尸
尹
‘劣‘二、沈龙
、、’二犷
吃—竹澳“‘户」
尸霭
哥
去争小、列·沙去成。二十
兰
劣、、了
诀布
尤一砂曰
簇
二拭一子十··子
二
盖
‘
二导
今·价之
劣去
二决
兴
、一
忿
无一
山
故引理证毕
引理我们右
、、
一尸一一护证一黔,一分外会一黔‘一劲一
劲燕铸
一三丫典、、…、一上又典
万只乡丈
一
王丫一止匕一苏丈
一
一,‘,
盖资——、丁
一
二二,”戈柞一艺
故引理证毕
定理的证明
定理的证明由引理〔杀〕·〔六〕斗“了二
自简
。友
一
‘瑞
暮六
一竺子毕
匕少,
彭六一劲一
竺
号牛
上
咖,
·履粤二暮贵兴丁一聂性号井
止少,
咐
少
再由公式、。灭二,。二二‘香‘。‘·“,一‘·
‘
,
十音‘。‘二
二“,
,二,。二一二十喜二二、
冬、,。生、李。二。
。、李
乙、之,、,艺
由两
式整
理得
艺粤
一。二
一卜丫
华早典丫十主又处
土卫止二上
少‘
。
,
汤名玉尸妾亏反夕一工户劣歹碱蕊
尸
·护·十“护。‘劲妙十成勃
子卜
习由上式,显然有
名些丝一二一一一一
一
,劣、一‘、一、︸‘
故定理的下界估计式成立现在证明定理的上界估计式当“‘时,山和引理,,有
艺牢
一‘。二二一卜名
‘了乓
二…嘴以
,
。
万序
二了万念
一下二
厂一
乙尸下
口‘、上’
一卜习
户、二普
一
上气竺宁
产
受‘
·
,
户戒三名
、工
县一
万劣户
男
…们一一落丁厂一
‘。尸
艺
二哥沁二一,
二一止一巴二
一
又一尘渔
匕
只一户,百丫,甲一乙』劣冬夕‘任吐皿竺止少。夕一
生艺
备,‘
,」…
左一戈
少纽些
。,
一
见镇一一
一
。一未“。“’一‘”
丫义
一名一一
故定理证毕
定理的证明记
二二
名
夕
一劣
由【」
,
名会一’‘。‘一卜·军恤一韵·二‘上匕匕二丝
,
“户‘名
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