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微课制作研讨》PPT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3.52 MB
- 文档页数:70
微课制作PPT设计要求(大全5篇)第一篇:微课制作PPT设计要求微课制作PPT设计要求一、内容选择要精炼,切中重点课件上只写重点、要点或是将重点稍做解释延伸即可在微课课件中具体要求:1、微课内容选材要典型有趣,新颖有代表性2、大段文字可用重点词、句、提纲等代替3、讲解中说的话不出现在课件里二、课件内容PPT展示要生动、直观、形象1、幻灯版的切换要有动态效果如:翻页、滚动等效果2、文字呈现要有动态效果如:分行、分步骤呈现3、重点关键词句的标注使用动态标示或鼠标笔配合内容讲解。
如:重点处加下划线,椭圆框、方框等。
4、有视图内容,视图采用动态效果,实验操作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实操视频插播形式。
三、字体大小和颜色要求1.大标题字体使用24号字,小标题20号字,正文18号字,字体一律使用“微软雅黑”。
2、标题使用橘黄色,正文使用黑色,解析说明用蓝色。
第二篇:微课制作要求微课制作标准作品规范10分一、材料完整(5分)包含微课视频,以及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全部辅助扩展资料:教学方案设计、课件、习题、动画、视频、图片、答案、总结等。
辅助扩展资料以单个文件夹形式上传提供。
二、技术规范(5分)1.?微课视频:时长5-15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应显示微课标题、作者、单位。
2.演示文稿:配合视频讲授使用的主要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需单独文件提交;其他拓展资料符合网站上传要求。
3.教学方案设计表内应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大类专业(2位代码)、专业(4位代码)、课程名称、知识点(技能点)名称及适用对象等信息。
教学安排40分一、选题价值(10分)选取教学环节中某一知识点、技能点、专题、实训活动作为选题,针对教学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训实验类、活动类。
选题尽量“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教科版(2023秋)六年级上册1 我们的地球模型(课件11张PPT+探索记录表+微课)(共11张PPT)1.我们的地球模型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我们的地球模型》聚焦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地球是怎样运动的?我们能做一个地球模型来表达所知道的地球知识吗?探索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可以用轻黏土或橡皮泥来制作地球模型!我们需要模拟地球的层次,地球有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球各层有多厚呢?地球太大了,模型必须按比例缩小地球!探索0.017cm2.9cm3.5cm厚约0.01cm厚约1.5cm半径约1.8cm按比例缩小探索探索一: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制作需要的材料浅蓝色、棕色、橘红色的泡沫(或超轻粘土、橡皮泥)制作过程①橘红色——揉——实心球形注:球直径3.5厘米左右②棕色——压——厚片,包裹在地核外面一层;注:厚度约1.5厘米③浅蓝色——压——薄片,轻轻包在最外层注:厚度约0.01厘米,很薄,尽量压到最薄即可探索方法1:涂满蓝色,用绿色先做出陆地的大概形状,然后粘到地球模型外层;方法2:等颜色稍微干些,直接用马克笔在上面画出陆地的形状,并涂上颜色。
探索二:制作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地图这么精细,我们制作海陆分布可以只要陆地大概的轮廓就可以了!探索课后,等你的模型稍微干了,用锋利的小刀切开地球模型;仔细观察地球的的内部结构!探索小刀勺子吸管毛巾橙子所需工具和材料探索三:制作地球自转模型聚焦横切将吸管(或筷子)穿过橙子探索三:制作地球自转模型地轴①②③研讨1.我们的地球模型可以解释地球的什么知识?(可以选择一个活动的模型来解释)2.我们的地球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3.观察我们常用的地球仪,从这个地球仪上能获得哪些知识?下课!第一课《我们的地球模型》“制作地球模型”探究记录表记录时间: 年月日探究目标制作地球模型,并表达相关地球知识。
探究过程一.模型制作步骤:明确要表达的地球知识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模型观察比较其他同学的模型。
教育研究532017年 第15期物学知识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
通过实验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因此在课内或课外,多做一些生活化的实验探究。
如探究一些新鲜水果、蔬菜的适宜储藏条件(如较高温度、零上低温、零下低温;密封、不密封;干燥、湿润等)。
在课外多组织学生做一些生活化调查研究,如抽样调查一定数量家庭,统计家庭成员有关的遗传性状(如双眼皮与单眼皮,有耳垂与无耳垂等),分析遗传方式。
若遇到问题,学生解决不了,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这样既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使他们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向更高层次升华。
三、实施生活化教学要注意的问题---做个反思者1、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生活化素材。
生活化素材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增加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而采用的,因此挑选的生活化素材与教学内容必须有内在实质的联系,而不能牵强附会的联系。
2、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合理选择生活化素材。
选择的生活化素材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要有自己的先前经验的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
对城市学生来说公园、动物园、电脑网络等比较熟悉,可以作为其生活化素材。
而不宜用田野、农作物、农耕等作为其生活化素材,而对农村学生来说田野、农作物、农耕等比较熟悉,可以作为其生活化素材。
3、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
利用生活化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时,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难度,问题没有难度没有思考价值;问题难度太大即使学生努力思考了也不能解决,都难以激起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只有创设一定难度的问题情境,使问题难度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才会促使学生努力思考,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4、不要为教学生活化而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不是在课堂教学中生活化素材采用得越多就越好,不要为生活化而生活化,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学生认知情况在大量生活化素材中精挑细选,还要考虑到课时等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生活化素材要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