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辛弃疾英雄词的独特魅力

辛弃疾英雄词的独特魅力

辛弃疾英雄词的独特魅力
辛弃疾英雄词的独特魅力

辛弃疾英雄词的独特魅力

浅论辛弃疾英雄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彭旭红

内容提要: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又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的英雄词继承了北宋苏轼雄壮的风格,并将之发扬光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体现在其中不可一世的英雄之气、沉郁悲壮的失路英雄之情和含蓄婉转的艺术美态之上。其词中,一股雄风英气在驰骋、荡漾,故“英雄词人”当之无愧。

关键词:辛弃疾英雄词豪放沉郁悲愤壮志难酬

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出现于唐代,起初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形式,配乐演唱,后历经晚唐温庭筠、韦庄而化“伶工之词”为“文人之词”,为词以后的发展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但由于温庭筠的词作风格及花间派的大行其道,使词流于浓艳香软之境。而这时的词为应歌之曲子词,多写男女相思,写花间酒下的伤别,写孤独寂寞的惆怅,呈现“绮罗香泽之态,绸缪婉转之情。”至北宋苏轼词出,另成一派,苏轼之词突破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扩大了词境,其“以诗为词”的创作手法,指出了作词的向上一路,促进了词体的变革,苏轼藉词发磊落纵横驰豪放之襟怀,摆脱了花间词婉转绸缪之态,创为激越声调昂首高歌,豪放杰出,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人格个性。由此,词之豪放派确立,苏轼成为中国词史上豪放派的开创者。然苏轼之后鲜有以豪放之词著称者,直至南宋辛弃疾稼轩词出,东坡词风、豪放词派始发扬光大,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今山东济南)。他出生时,济南在女真政权的统治下已十二年,他自幼就有为民族复仇、收复失地的宏大志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二十二岁的辛弃疾聚众两千,加入耿京的抗金队伍,被任命为掌书记。次年,受耿京委派,赴建康与南宋政府取得联系,在返回途中,得知耿京不幸为叛徒张安国杀害,遂率五十名骑兵突入敌营,将张安国生擒缚于马上,送至建康处死。渡江南归后,已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均未被采纳,长期辗转于江淮和两湖一带做地方官。从四十三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二十年之久,晚年一度起用,出任镇江,复被削职,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七岁。

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许,以气节自负,一意以恢复中原自任,始终把洗血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表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无比热爱与忠诚,反映了一个英雄之士渴望在历史大舞台上自我完成的志向。然而南宋统治集团的苟且偷安、妥协投降,导致英雄失路,壮志难酬,始终未得重用。当满腔热血,力图恢复中原,为国建功的理想在黑暗的现实中无法实现时,就会产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和悲愤,这也是稼轩词常吟咏的内容。

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但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发展,直到辛词出现。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了许多具有雄放阔大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了极富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清人王士在《花草蒙拾》中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辛词与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渗透人生的感悟使感情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的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感情的浓烈、主观观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说“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惟一幼安耳。”还有人说:“坡词极名仕之雅,稼轩词极英雄之气。”

辛弃疾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抗金复国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悲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对中原山河和人民的系念,表现在对恢复统一的向往,表现在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投降苟安主义者的极度鄙视和愤慨,表现在对胸怀壮志无处可用的难以掩饰的苦闷和悲愤,还表现在抒发报国之志时,展现出的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词构成了悲壮的基调。“公所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辛弃疾是一个有英雄情结的伟大的民族英雄,一位有英雄志向的伟大词人。从小立有报国之志,及冠在家乡揭竿而起,聚二千余壮士。在耿京被杀后,亲率五十骑夜袭万人之金营。其英雄气概可谓冠绝古今。“壮声英概,儒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彼周公瑾、谢安石事业,侯固饶为之。”①“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②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边。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③这都是他戎马生涯、英雄气概的写照。他上马是能征善战之勇士,下马是治国安民之栋梁。陆游赞其才:“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④他的才气胜过管仲、萧何。辛弃疾既是这样的英雄,同时,又把自己的英雄气概、伟大抱负、豪情壮志、审美理想全都寄托在他的词中,达到了人品与词品的完美统一。世人皆称辛词为英雄之词,是因为其词中常常出现刀、枪、剑、戟、弓、戈、甲等兵器,前所未有地描写了众多历史英雄人物。确实,所谓英雄惜英雄,壮士赞壮士。在辛弃疾的词中,反复称颂古代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如三国时的孙权、刘备、曹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字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如南朝宋武帝刘裕“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如开创汉业的高祖刘邦“兴元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本兰花慢·席上呈张仲固帅》)。如汉将军李陵“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贺新郎》)。如飞将李广“射虎山横一骑,裂名响惊弦。”(《八声甘州·夜读〈李广传〉》)等等。写这些英雄,即怀古言志,抒发了对古代英雄的向往之情和以英雄自许的豪情壮志,又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在历史大舞台上实现自我完成的伟大志向。他有的词,则直接表现了作者渴望平定中原,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和强烈愿望,显示了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如“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寿赵曹介庵》)、“道男儿到死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等句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即使年华已老去,却也壮心不死,如“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辛弃疾的词里,不仅有壮志豪情的直接抒发,而且还有壮烈战斗场面的精彩描写,“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仆姑”(《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解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比弦翻塞外里,沙场秋兰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以抗金复国为毕生之追求,一生以英雄自许,又以英雄许人,比辛弃疾小三岁的陈亮也是一位“百折不回,饶有铜肝铁胆的英雄。”二人同“以气自负,以功业自许。”他们同仇敌忾的《贺新郎》便是一曲惺惺相惜的英雄赞歌“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把陈亮比做诸葛亮,比做闻鸡起舞之北伐英雄祖逖,希望共同负起收复中原之重任,除了崇拜英雄外,辛弃疾的词还常以英雄自比:“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水调歌头·再次扬州和人韵》)自比年少得意之苏秦;“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自比赵国名将廉颇“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英雄事,曹刘敌”自比曹操,刘备,这些具体鲜明的英雄形象,这些令人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无不体现出作者崇高的人生理想,无不显示出词人傲立人间的英雄豪杰的雄壮气概,称其词为英雄词,实至而名归也。读辛弃疾的词感受的是风云气多,豪放气足,英雄气长。“须信此翁未死,到而今凛然生气”(《水龙呤》)“少年横塑,气凭陵,酒圣诗意余事”(《念奴娇》)扑面而来的是一股飒飒英雄气,一种动人心魄的壮志豪情,黄干说:“明公以果毅之资,刚大之气,真一世之雄也。”⑤陆游道:“君看幼安气如虎。”⑥谢枋得言:“公有英雄之才,忠义之心,刚大之气”。《四库全书提要》云:“辛弃疾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周济说:“稼轩不平之鸣,随处辄发,有英雄语,无学问语,故往往锋颖太露,然其才情富,思力果锐,南北两朝实无其匹,无怪流传之广且久也”⑧刘熙载在《艺概》中说:“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正是这英雄之气决定了辛词之豪放风格,辛弃疾以气为词,其英雄壮举本身就充溢了豪情壮志,贯注于词则形成大包大举之豪气,这英雄之豪气,横贯古今,纵通四海,历八百余年,今人读之仍然惊心动魄,心旌摇曳,热血澎湃,不能自已。

辛词中充溢的豪迈的英雄气概,对古来英雄的人物的追念赞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必然令读者热血沸腾,心旌摇曳,但更令人感受深刻,为之黯然而心生无限感慨,甚至于同情的则是辛弃疾词作中流露出来的浓郁的苦闷和悲愤,还有那无可奈何的痛苦。南宋是一个呼唤英雄的年代,朝廷积弱,外族横行,半壁江山沦落敌手,百姓颠沛流离,大厦将倾,时代和民族都渴望有英雄能力挽狂澜,兴国安邦,救百姓于水火,但这又是一个扼杀英雄的时代,朝廷政治黑暗,只求偏安江左,投降妥协之帜高张,多少忠臣良将不得其用,空有报国之志,却只能投散闲置,仰天长叹,徒呼奈何,辛弃疾之前有岳飞、韩世忠,辛弃疾同辈有陈亮,陆游,辛弃疾之后还有文天祥,谢枋得,皆是如此,因此,辛弃疾是一位伟大的英雄,也是一位悲哀的英雄,他上马能征战沙场,金戈铁马,冲锋陷阵,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下马能治国安民,造福百姓,是一位治世之能臣,当辛弃疾带领着万余抗金义军,冲破战场烽火来到南方时,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平生之志,以实现自己恢复中原,报效国家的远大抱负,却不料从此陷落。在碌碌无为的

境地中,几乎与他所向往的热血沙场隔离,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所以说辛弃疾是一位悲哀的英雄,这种悲哀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对年华老去的悲哀,是备受压抑,壮志难酬的悲哀,是对奸佞当道,屈辱投降的悲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内心的无尽悲愤,他也曾试图用旷达的心态去调和,但事实上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渲泄内心的悲愤,那些表面似旷达又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为绝望时无法销磨的痛苦。而他的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纠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更形成瀑布般的冲击,这种矛盾的心态呈现在他的词作中,就使辛词在感情上具有一种沉郁悲壮的美感,陈廷焯说:“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⑨黄梨庄说:“辛稼轩当弱宋未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观其与陈同甫抵掌谈论,是何等人物?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⑩刘熙载说:“苏辛皆至情至性之人”“辛稼轩风节建竖,卓绝一时,惜每有成功,辄为议者所阻,观其《踏莎行》和赵兴国有云‘吾道悠悠,忧心悄悄。’其志与遇概可知矣。”《宋史》本传称其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陈廷焯在评《贺新郎·别茂嘉十二第》时说:“沉郁苍凉,跳跃动荡,古今无此笔力”又说《摸鱼儿》一词:“语意殊怨,然姿态飞动,极沉郁顿挫之致。”?确实,辛弃疾的不少词里,都回荡着这种沉郁悲壮之情,产生了极大的感情冲击力,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全词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独酌而醉,挑灯看剑,回忆自己的军中生活,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驰骋疆场,冲锋陷阵,何等激昂慷慨,痛快淋漓,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羸得生前身后名”。何等的壮志豪情,然而现实却是“可怜白发生”,词意在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前九句写得酣畅淋漓,却反衬出这最后一句的分量,这也是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延的有力批判壮和悲,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对照,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一洒同情之泪。这种爱国志士壮志难伸的抑郁感情在《水龙呤·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表现:“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气秋天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词的上片一开头就描绘了一派冷落凄凉的秋景:夕阳落了,鸿鸟悲鸣,山也献愁供恨,一个江南游子,在这样的环境和气氛中登楼远望,可以想见心绪的凄楚

悲凉。然而,更令人伤心的是:没有人能领会词人的深意,看吴钩,拍栏干,点明了报国无路的苦闷和愤激,自他南归以来就一腔热血,伺机报效国家建立功业,然而在政治上,他并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遇,非但没有人来与他共商北伐大计,反遭权贵猜忌,始终壮志独酬,孤独的他找不到理解的知音。在上片,辛弃疾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情随景迁,层层推进,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苦恨委曲地抒发了出来。词的下片直接言志,词人连用三个典故,先反用张翰之事,表达耻于辞官归隐,一心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再用刘备讥讽许汜之典,表明词人为国忘私的广阔胸怀,也批判了那些苟且偷安,钻营私利的小人;后用桓温之典,自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老去,表现了壮志难酬蹉跎岁月的痛苦,“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一动作性极强的想象之句,直写英雄心境,“沉滞下僚,满腹经弦,迄无所用”这种际遇令词人情不自禁,热泪潸潸,这不是多情善感的弱者之泪,而是有志难酬的英雄泪,词人那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极度孤独感,与上片结句:“无人会,登临意”的无奈之情相呼应,展现出有心报国无人识拔的英雄悲愤,全词借景物传恨,用典故达意,委婉曲折地道出了失意英雄的内心悲情,秋色无边,江山壮阔,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胸怀大志,耻于归田,可谓壮哉!落日残照,断鸿声声,壮志成空,年华虚掷,无人识拔,泪洒高楼,又何其悲也!这首词极尽词人沉郁悲壮之致,这种令人怵目惊心的伤情,这种令人黯然悲悯的情绪,这种英雄失路的苦闷悲愤在辛词中处处可觅。如“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回想过去壮烈的战斗场景,更加唉叹今天的不幸处境,沉郁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楼观甫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满江红江行》)年华老去,壮志难酬,事业未成,空余满头白发,英雄失路,如猛虎之落平阳,骏马之离沙场,大鹏之坠高空,何其令人叹息、悲悯。“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词人自比失宠美人,空有满腹杵,豪情壮志,却横遭猜忌,知音难觅,功业成空,难酬壮志,但又不甘心就此罢体,便警告投降派的器张气焰“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这更是壮志难酬,悲愤之情难以自抑的表现。

“英雄无泪,枭雄无情”这并非是说英语就不流泪,英雄落泪,血气为之“丈夫不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无情未必真豪杰”会流泪的男儿才是真男儿。“追往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木兰花慢》)“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呤·登建康赏心亭》)可以说辛弃疾的英雄词中,字字悲愤,字字血泪,然而正是这沉

郁悲愤之情,正是这男儿铁血之泪,穿越了千年光阴,深深地叩问着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对这位铁血战土,这失意之人抱以深深的敬意和深深的同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衣襟”?辛弃疾临终时高喊的“杀贼”之声永远地回想在历史上长河的最深处,回想在中华民族骨髓的最深处。

辛弃疾英雄词的独特魅为还展现在他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变化多样不拘一格上,或比兴,或象征,或对比,或抑扬,或借古讽今,或衬托,或寓庄于谐,或用典抒怀,极尽婉转曲折之美,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词的上片一会儿伤春,一会儿惜春,一会儿怨春,一连用了四个春字,但用的都是象征手法,春既象征词人自己功业不就,流年匆匆消失的无奈,又象征南宋朝廷的风雨飘摇,岌岌可危,通过象征手法的使用,表现了词人复杂的内心矛盾和难以言表的忧虑和苦闷,用陈皇后遭嫉,比喻自己遭受投降派的压抑、嫉恨、排挤、打击,知音难觅,壮志成空,用玉环、飞燕的典故来警告宵小,“佳期又误”一个“又”字隐含了作者雄才大略,报国之心被一误再误,得不到施展的机会,这是怎样的一种苦恼和愤恨啊!又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此词抒发的是爱国伤时之情,采用的是“借水怨山”之法,作者对沦陷区人民饱含着深切的同情,对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极大忧愤,对壮志来酬的无限感慨,都有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通过山、通过水、通过典故、通过鸟声,千回百转,重山复水,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就是写“泪”也不愿直写,既不说词人感时伤事掉泪,也不说人民丧乱流离落泪,而是拐个弯,说江水中含有很多行人泪,这样,不仅超脱空灵,而且曲折尽意。辛词中还娴熟成功地运用了反衬逆转的手法,形成一种跌宏起伏,一波三折之致,展现出委婉曲折的美感。更深刻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震憾人心的艺术效果,如《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由“醉里挑灯看剑”引入梦幻之中,通过吹角连营,分麾下炙,沙场点兵,战马飞驰,金戈铁马,既摹写了战争的激烈与惊险。也表达了词人的报国壮志。写得波澜壮阔、酣畅淋漓,让人激昂振奋,热血沸腾,基调是何其雄壮激昂,可梦想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可怜白发生”,文势陡然跌落,气氛,情调,境界大变,由“雄壮”转为“悲愤”,

壮志难酬,而今白发已生,收复失地的理想始终无法实现,便只能“醉里挑灯看剑”,全词感情跌定起伏,但又前后呼应,行文一波三折,前九句酣畅淋漓,正反衬出最后一句的沉重,词尽而意不尽,令人唏嘘感慨万千。辛弃疾的词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多用于讽喻,托古喻今,与他的比兴,寄托手法有相通之处,借助一连串典故的类比暗示和启发作用,扩大了词意的深广度,增加了词的含蓄性,曲折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爱与恨,如《水龙呤·登建康赏心享》一词中,在下片,词人连用数典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万般无奈的矛盾心情:“休说”三句,用晋人张翰典,虽说壮志未酬,便耻于辞官归乡,再用三国许汜典表明自己的坚定的理想和抱负,后用东晋桓温的典故表达光阴虚度,壮志难酬的痛苦,这三个典故,孤立地看来,可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辛弃疾巧妙地将其连为一体,不仅深刻真挚地表达了欲图抱负而不能的痛苦心情,而且三个典故含意逐步加深,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呈现出含蓄婉转的艺术美。又如《贺新郎·绿树听鹈鴂》中的串典:“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送别被贬桂林的茂嘉十二弟,曲尽柔肠,惜别痛楚之情溢于言表。清朝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之妙莫妙于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如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反,皆是。”此言用来说明辛词委婉曲折含蓄蕴藉之美,也是非常适宜的。

词之豪放派,乃词中之伟丈夫。其始于北宋苏轼,却兴盛于南宋辛弃疾。辛弃疾之后,一大批英雄词人:张孝祥、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他们共同高擎抗金大旗,用雄浑高亢的嗓音,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辛弃疾以英雄之气创作的英雄词,洋溢着豪放雄浑的气质,激荡着壮怀激烈的英雄之气,漾动着沉郁悲壮失路英雄的情感,闪耀着含蓄婉转的艺术美态。在漫长而姿彩纷呈的中国文化长河中,展现出动人心魄的独特的艺术魅力。英雄已逝,但“杀贼”之声犹在历史的天空中回荡,在每个爱国之士耳边呼喊。

参考文献

①洪迈《稼轩记》:《辛弃疾资料汇编》中华书局 2005年10月出版第259页。

②辛弃疾《念奴娇·双陆和陈仁和韵》:《辛弃疾词选》黄山书社 2007年10月出版第79页。

③辛弃疾《鹧鸪天》:《辛弃疾词选》黄山书社 2007年10月出版第37页

④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4月出版第136页。

⑤黄干《与稼侍郎书》:《辛弃疾资料汇编》中华书局 2005年10月出版第164页。

⑥陆游《寄赵昌甫诗》::《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4月出版第97页。

⑦谢枋得《寄辛稼轩先生墓》:《辛弃疾资料汇编》中华书局 2005年10月出版第48页。

⑧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宋四家词选》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年6月出版第3页。

⑨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10月出版第33页。

⑩黄梨庄《词苑丛读引》:《词苑丛读》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年6月出版第21页。

?刘熙载《艺概》:《艺概·词曲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12月出版第146页。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10月出版第25页。

?杜甫《蜀相》:《杜甫草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7年3月出版第68页。

论辛弃疾词中的竹意象

论辛弃疾词中的竹意象 前言 辛弃疾生于1140年,卒于1207年。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他一生力主抗金。因此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另外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社其词作的最大特色。辛词在宋词乃至整个词史上都占有崇高的地位,拥有最深远的影响。[1] 一、古典文学中竹意象简析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竹作为自然物以其特有的“中空外直,挺拔秀丽,凌霜傲雪,翠色长存”的客观形貌和风姿品性,占据了古代文人审美视野及价值系统的一个重要位置,在历代诗人词家的主观情感中,被文人阶层的雅文化所认同、传播,赋予了多种多样的象征意味。竹意象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象之一,它集中代表着中国文人尤其是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精神,因而在古典文学中,它常被用来表现文人的情感寄托和价值取向。白居易《养竹记》中将竹性概括为“性直”、“本固”、“心空”、“节贞”,这就与文人所崇尚的“高直”、“忠义”、“虚心”、“抱节”的群体伦理观联系起来。一方面,由于竹子具有“高直”、“本固”的特点,因而竹意象突出表现了文人那种伟岸高拔、清尚不变的气节和仪态风范。如刘孝先的《赋竹》云:“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2]高直代表着性格的刚毅、骨气的坚贞和志向的远大。另一方面,宋代的文人注重个人道德涵养,因此,他们对于竹的这种“心空、节贞”的品格也就更加推崇。如黄庭坚非常爱竹,他在《画墨竹赞》中云:“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3]坚守节操,无论贫贵,都能泰然处之,这是竹的个性,也是文人酷爱竹的原因。再有,竹子有“疏萧”、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拼音版

丑ch ǒu 奴n ú儿ér ·书sh ū博b ó山sh ān 道d ào 中zh ōn ɡ壁b ì 【宋s òn ɡ】辛x īn 弃q ì疾j í 少sh ào 年ni án 不b ù识sh í愁ch óu 滋z ī味w èi ,爱ài 上sh àn ɡ层c én ɡ楼l óu 。 爱ài 上sh àn ɡ层c én ɡ楼l óu ,为w éi 赋f ù新x īn 词c í强qi án ɡ说shu ō愁ch óu 。 而ér 今j īn 识sh í尽j ìn 愁ch óu 滋z ī味w èi ,欲y ù说shu ō还h ái 休xi ū 。 欲y ù说shu ō还h ái 休xi ū,却qu è道d ào “天ti ān 凉li án ɡ好h ǎo 个ɡè秋qi ū ”!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白话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个凉爽的秋天呀!” 【鉴赏】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

浅论辛弃疾词的爱国情怀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一、浅论辛弃疾词的爱国情怀 (3) (一)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在辛词中具有一种卓尔不群 的光彩 (3) (二)坚持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辛弃疾词思想的主导倾向 (4) (三)表现在他的“整顿乾坤”的急切愿望与关河破碎、宝刀无所用的冷酷 现实的矛盾所引起的愤激中 (5) (四)抒写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 (6) (五)表现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关注和系念 (6) (六)表现在对整顿乾坤的“明主”的渴望上 (7) (七)表现在对南宋君臣偷安宴乐的讽喻和揭露 (8) (八)表现在以词作战斗的武器,揭露朝政黑暗 (8) 二、形成爱国情怀的原因 (9) 三、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辛弃疾的词相比于其他文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词不是用笔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能清晰的看到一位伟大的爱国者置身于笔墨中无时无刻给人带来的凛然正气和磅礴气势。他用毕其一生的词创作来宣泄自己不能驰骋疆场杀敌报国,收复中原山河的悲愤与失意,因此在他的词中往往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而这些英雄形象因其自身的坎坷遭遇而带有一种深沉的悲慨之心。而他以爱国情怀为生命理念的精神也不禁让人深深的佩服和敬仰! 关键词:辛弃疾;爱国;词 Abstract:Xin qiji word when compared to the other scholar's different lies in his word not with ink to write, but dipped in blood and tears daub and become, today we read the word is always can clearly see a great patriot immersed in the ink in defining and bring the awe-inspiring righteousness and overpowering momentum. He finish his lifelong ci creation to vent to their JiangChang daggers to serve the country cannot gallop, retrieve the grief and indignation and disappointments of zhongyuan sunvo company, so in his words often is in the hoyywood hills hero image, and these hero image for its own bumpy encounter and has a deep sadness in the heart of the soup. And he spoke with patriotism as life concept of spirit also can't help letting people deeply admire and honor him! Key W ords:Xin qiji; Patriotic, word 前言 辛弃疾的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襟怀磊落,慷慨淋漓。东坡词风便是由他带到南方发扬光大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辛弃疾是文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词人,当时以辛弃疾为核心曾出现一大批抒写爱国思想为主的豪放词人,而他在发展词的内容和发展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论辛弃疾

从人物意象视角探析辛弃疾词的苦闷意旨2009-07-07 20:43 摘要: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词风豪迈激昂。然而,人生的坎坷,仕途的波折,有才不能施展,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使其内心充满深深的苦闷之情。下面我将借辛词中出现的几组人物意象分析一下他内心的苦闷意旨。 关键词:辛弃疾苦闷原因人物 辛弃疾既是文人也是武将,统领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人生经历,使他词风格豪迈激昂,雄浑壮阔。然而,结合其一生分析,辛弃疾的词中还蕴含着深深的苦闷。他的一生仕途坎坷,这样他的政治抱负“了却君王天下事”就不能实现。虽自负有管仲、乐毅一样的才能却不能施展,满腔幽怨无处发泻,最终含恨而逝。下面我将借辛词中出现的几组人物意象浅陋地分析一下他内心的苦闷意旨。 (1)功成名就的英雄 辛弃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义端说他是“青兕”①,陈亮说他是“真虎”②,姜夔说他是“前身诸葛”③,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英雄。辛弃疾早年在抗金一线领兵作战,二十二岁的他便聚集了2000多人参加耿京领导的起义军,曾率领五十人袭击敌营,捉拿叛徒,名重一时。“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正当他踌躇满志,激情满怀之时,朝廷却一再地把他调离前线,这主要与他的身份有关。靖康之变之后,宋朝南迁,遗留在北方的文臣武将、老百姓仍然很多,出于对故国的热爱,对金人压迫的不满,很多人被迫南迁,这些人被称为“归正人”④,这称呼带有轻视的意味,在实际的政治生涯中也是区别对待的。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岳父范邦彦都曾在金为官,所以朝廷对他很不放心,不肯信任他,但他确实又有才能,这样朝廷一方面对他委以重任,同时又不断的提防他。主要表现在不时调离他的职务,不让他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在1178年离开江西时写的《鹧鸪天》中有这样一句话:“聚散匆匆不偶然,两年历遍楚山川。”离开湖北写的《水调歌头》中“两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都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反映。一再地调离,并且离前线越来越远,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廷,内心越来越苦闷。此时的他,自然会想起历史上建功立业名传千古的英雄人物,并借他们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以及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如《木兰花慢》上阙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写此词时,辛弃疾已远离前线,将要到江西任职,但还未去。朋友将要远行,作者设宴相送。因所送的人要去汉中,自然想起汉朝基业的建立,想当年刘邦率军从汉中出发,直逼关中,把距守关中的三秦旧将相继击溃,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成果啊,“追往事,今不见”,空余两行清泪,绿水青山依在,壮志未酬,宏才莫展。这里写的是刘邦,辛弃疾并不是想作刘邦,而是借刘邦来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收复中原的理想,渴望能有一个阔大的政治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志。撇下刘邦不谈,再来看刘邦手下的“张良、萧何、韩信”,在辛词《念奴娇》中也有反映“请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这三人之所以能建功立业,封王封侯,得以实现人生的理想,主要原因是统治者的信任,而辛弃疾自已呢?自辛弃疾南归后,宋与金政府于

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解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新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愁苦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解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的一首词。当时国事日非,自己报国无路,并遭到排挤和压抑,一腔愁绪无法排遣。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比,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登高望远不知愁苦。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虽然亲历了人民的苦难,却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却“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欲说还休:想说而最终没有说,出自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这两句“欲说还休”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是忧国伤时之愁。

论辛弃疾词风格的多样性

一、辛弃疾的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后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在政治、军事上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以利国利民。他胸贮万卷,善诗能文,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是时代的最强音。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以雄浑为基调,亦不乏沉郁悲壮、婉约含蓄、缠绵妩媚、闲雅祥和、清丽飘逸的多姿多彩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 二、辛弃疾词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他是一个热血沸腾的爱国志士,又是一个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因而作品中始终充满抗金激情,充溢着豪迈奔放之气;辛弃疾在南宋期间力主收复中原,与朝廷中的主和派政见不和,因此一直辗转任地方官吏,不但不被重用,甚至还受到排挤和打击,致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这种“孤危”的境遇使辛弃疾大失所望,悲愤填胸,不平则鸣,蓄之则发,将其倾入词中,便形成了豪放中兼有沉郁悲壮之气;他隐居江西前后达二十余年,他不断参究佛理道书,以求精神解脱,同时寄情于山水,因而他的作品中也有恬淡清丽、婉约妩媚的词风。然而尽管仕途坎坷屡遭挫折,但他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爱国之心至死不变,因而他的作品中充溢着情意真切、千回百转之气。最后词人大呼“杀贼”,带着“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水调歌头》)①的绝望心情含恨而逝。他本想在战场上博取功名,然而历史的错位,只得“笔作剑锋长”(《水调歌头·席上为叶仲冾赋》)转而在词坛上开疆拓土,并在词史上建立起一座丰碑。在辛弃疾的性格中,有作为英雄而为词激昂排宕、不可一世的一面,也有作为一个文人情感丰富细腻的一面,故豪放风格与旖旎情韵,亦各级其能事。稼轩词的丰富多彩和永久价值,便都在这里。 三、辛弃疾词风格的多样性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页。

论辛弃疾词中的梦意象——兼论宋代文人心态

论辛弃疾词中的梦意象——兼论宋代文人心态[摘要]在南宋的词坛上,辛弃疾是位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遭遇坎坷,既有 抗金救国的豪情壮志,也有壮志难酬的哀怨悲愤。表现在词作上,即梦的意象频繁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文人在积极进取与消极隐退之间的游离,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徘徊。 [关键词]辛弃疾梦意象宋代文人心态 一、辛弃疾词中的梦意象 意象,是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相结合的产物。审美主体以自己的情感、思想去选择、改造客观对象,所得到的必然是带有主体色彩的象,故意象又可表述为意中之象。 我国文学作品中关于梦的描写源远流长,先秦典籍《左传》中种种有关梦境的描写。梦又成为一种文化的现象,后世描写梦幻者亦屡见不鲜。宋词中就有大量关于梦的描写,本文选取辛弃疾的梦词作为研究对象。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朝山东历城人。一生报国无路,壮志难酬,因此他抒写这种情怀的词悲壮激烈,雄阔深沉。 《全宋词》收录辛弃疾词作260多首,其中直接写梦的词达70多首,梦意象成为辛弃疾最热衷的意象之一。笔者对所查到的有关梦的意象进行分类。内容上有幽梦、断梦、破梦、归梦、连环梦、钧天梦、醉梦、草春梦、客梦等,词人的梦是五彩缤纷的。根据所梦对象,可分为具象的和抽象的梦。抽象的梦:“有梦登天的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水调歌头)、梦天涯的“梦天涯一枕惊回”(江神子)等;具象的梦:有梦鹿“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满江红),梦孤鹤“我梦横江孤鹤去,觉来却与君相别”(满江红)等。 总结辛弃疾梦词的内容,词人的梦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希望之梦,又有失望梦。希望之梦有草春梦、连环梦、梦归家、梦欢娱等。失望之梦往往表现在感慨人生如梦、梦孤鹤、梦登天、断梦、破梦等。 二、希望与失望交织:辛弃疾词“梦”意象的主要特征 辛弃疾词中,梦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象频繁出现,既映射着辛弃疾的坎坷利途,又折射出其复杂的心态希望与失望的万动交织,成为辛词梦意象的主体特征。 (一)希望之梦。辛弃疾从小生活在金兵占领区,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后归南宋。南归不久,主动请战,献计献策,希望身披战袍,金戈铁马,收复故上,统一中原,更希望“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声声慢》)国家太平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然而他利途坎坷,怀才不遇,在几经弹被迫闲居

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及形成原因

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及形成原因 摘要: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是继苏轼之后又一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词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豪放悲壮,然而刘克庄曾在《辛稼轩集序》中这样描述其词风:“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①由此可见,稼轩词并不是单一的豪放,而是多样化并独具特色的。本文就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进行了解读,并对其风格的形成原因作出探讨,希望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辛弃疾词;艺术风格;形成原因;影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他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曾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②除此之外,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因此,他的词多抒发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同时他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总之,辛词是卓异的:“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气势的作品,而且以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了极富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③ 一.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并有所发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善于陶铸经史子集语言,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与语言技巧,进而形成了以豪放为主又兼有沉郁悲壮、婉约含蓄、缠绵妩媚、闲雅祥和、清丽飘逸的多姿多彩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1.粗犷豪放,热情洋溢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辛词的风格也以豪迈奔放为主。辛弃疾词豪迈奔放的风格表现在他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雄阔壮大的艺术境界,他的笔下,群山是“叠嶂西弛,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沁园春》);潮水是“望飞来,半空欧鹭,须臾动地鼙鼓”(《摸鱼儿》);景象是“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西江月》),壮丽雄浑;江天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水龙吟》),阔大高远;英雄形象是“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鹧鸪天》)”;战斗场面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还有“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水龙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的壮阔境界。④辛弃疾的词读完往往给人一种亢奋的感觉,这与辛弃疾的爱国热情是分不开的,读他的词仿佛是在听他诉说心中的满腔热忱。 说到豪放词,就不得不提到豪放派的另一个典型代表——苏轼。辛词与苏词存在相通之处,他们的词同样洋溢着豪迈的气息。苏轼的词风对辛弃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两人生活的时代不同,苏轼生活的北宋表面上还算安定,而辛弃疾生活的南宋却是风雨飘摇,战火不断,这就导致了两人在豪放词上的区别。辛 ①刘克庄:《辛稼轩集序》 ②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③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 ④韩富军:论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辛弃疾对宋词自然意象的开拓_以稼轩词的竹意象为例(1)

第9卷第2期2010年04月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oyang U 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 ol.9N o.2 Ap r.2010 ■文学研究 辛弃疾对宋词自然意象的开拓 ———以稼轩词的竹意象为例 姚涛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摘 要:稼轩词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意象的大量运用。现有的研究多着眼于辛词中的战争和军事意象,而对辛词的自然意象关注不够。辛词中有大量的自然意象,这些意象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和象征意味,与作者的人格交相呼应,集中体现了作者高洁、坚贞的个性特征。文章以稼轩词中的竹意象为切入点,分析其词竹意象的内涵,探讨竹和作者人格精神的契合点,并进而梳理辛弃疾对宋词自然意象的开拓之功。 关键词:竹意象;辛词;人格;开拓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12(2010)02-0086-04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与诗人陆游并称为南宋爱国主义的两面旗帜。其《稼轩长短句》六百二十多首,数量和质量都居两宋词人之首。 稼轩词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意象的大量运用,如稼轩词中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意象,如刀、枪、弓、甲、铁马、旌旗、将军、奇兵等。密集的军事意象群,连接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更能体现辛词的个性。[3](P134)同时,辛词中有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松、竹、梅、莲等意象,这些自然意象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和象征意味,与作者的人格交相呼应,集中体现作者高洁、坚贞的个性特征,却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以稼轩词中的竹意象为切入点,分析辛词中竹意象的内涵,探讨竹和作者人格精神的契合,并进而梳理辛弃疾对宋词中自然意象的开拓之功。 一、古典文学中竹意象的内涵 竹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传统意象,代表着中国士人的传统精神,它挺拔高直,冲寒犯雪,翠色长存,具有“高直”、“抱节”、“虚心”、“清介”的特点,因而在古典文学中常被用来表现文人的情感寄托和价值取向。 一方面,由于竹子具有高直、中空的特点,因此文人常借助竹意象来象征自己高节的节操和清介的追求。如:梁?刘孝先的《赋竹》云:“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6](P18)高节代表着性格的刚毅、气骨的不移、志向的远大。宋代的文人注重个人道德的涵养,因此,文人对于竹的这种“高节、清介”的品格更加推崇。如:黄庭坚非常爱竹,他在《画墨竹赞》中云:“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7](P569)王禹偁《客舍竹》:“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6](P126)朱淑真《咏直竹》:“劲直忠臣节,孤高烈女心。四时同一色,霜雪不能侵。”[8](P128)坚守节操,无论穷达,都能泰然处之,这是竹的个性,也是文人酷爱竹的原因。 另一方面,竹子又有“疏萧”、“不俗”的特性,因此他也常被文人用来寄托自己出尘脱俗的审美理想。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 收稿日期:2010-02-08 作者简介:姚涛(1986—),男,河南南阳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68

论辛弃疾的“以气为词”

摘要 辛弃疾以豪放作为创作的基调,创作了大量词作,使豪放蔚然成风,巩固发展了豪放风格,并最终确立了豪放一派。而“以气为词”的词体风格则是支撑辛弃疾取得这一成就的基础,其彰显了辛弃疾独特的美学思想与追求,也是其“以文为词”等创作手法的理论内涵与核心。 本文主要探讨辛弃疾“以气为词”这一词体风格的形成、表现和意义。从古代“气”论的滥觞与“气”与文学的逐步结合开始探讨,结合时代背景与辛弃疾自身性格特点,分析辛弃疾倡导“以气为词”、“引气入词”的必然性和目的,认为辛弃疾词中之“气”的核心,正是当时中原和南方人民赖以救亡图存的丈夫之气,是危亡之际所展现的民族气节和英雄品格,是中华民族因之绵延不绝和繁荣昌盛的一种精神素质。它贯穿辛弃疾创作的始终,是辛词创作的核心,决定了辛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构筑起辛弃疾战斗的、功利性的文学创作观念。无论是“豪迈之气”、“悲凉之气”亦或是“婉约之气”,都是这种核心追求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之下的表现。 辛弃疾在创作中能做到“运气入词,以词寓气”,与时代的背景和稼轩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是分不开的,而这种词体观念也促使辛弃疾在题材内容、艺术手法、作品风格等多方面的创新,使稼轩其人焕发出独特的人格精神,其词也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貌,无论从人格力量还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辛弃疾、气、稼轩词、以气为词、词体风格

Abstract Xin Qiji bold as creative tone,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words, make bold become a common practice, consolidate and develop the bold style, and eventually established the bold faction. "To gas as the style of CI " is the foundation of Xin Qiji this achievement, which shows Xin Qiji's unique aesthetics and pursuit, but also the connotation of "writing words" creation and core.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Xin Qiji "form, with gas as the words" the style of CI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Beginning from the ancient "Qi" theory and the "gas" and literature gradually with began to explore,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Xin Qiji's own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Xin Qiji's advocacy of "gas", "bleed into the word" necessity and objective, think Xin Qiji words of "gas" core, is central plains and the southern people which was from the husband of the gas, is the peril of the national integrity and heroic character, is the Chinese nation for a kind of spiritual quality of rolling and thriving and prosperous. It run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Xin Qiji's beginning, is the core of Xin CI creation, decided the Xin CI style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to build the Xin Qiji battle, utilitarian ideas of literary creation. Whether it is "heroic", "dismal gas" or "graceful of gas", is the core pursuit under different historical environment performance. Xin Qiji can do it "luck into words in the creation, in terms of Qi", and the era background and his unique personality charm and pursuit of life are inseparable, and the CI concept also prompted Xin Qiji to innovation in the theme content, artistic style of works, and so on, so that its glow Jiaxuan’s the unique spirit of personality, the word also presents the aesthetic style unique, regardless of the strength of character or in literary works have far-reaching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Key words:Xin Qiji;gas;Jia Xuan’s Ci;Style of Ci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年代】:宋 【作者】:——《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内容】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鉴赏】: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

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

辛弃疾的词特点

辛弃疾的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集》,存词600多首。 辛弃疾始终把洗血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和愤慨。在文学创作方面,他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扩宽。他现存的600多首词,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弃疾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的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委婉的词,也十分得心应手。他的许多描写乡村风光合农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样朴素清丽、生机盎然。所以刘克庄《辛稼轩集序》说∶公所作,大声鞺鞳(tangta),小声铿鍧(hong),横扫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nong)纤棉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这是比较全面也比较公允的评价。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弃疾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词中,在这些词作里,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对

抗金战斗的回忆。另外,在《贺新郎·陈同甫自东阳来过年》、《摸鱼儿·淳熙己亥》等词中,他用“剩水残山”、“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等词句讽刺苟安残喘的南宋小朝廷,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满。胸怀壮志无处可用,表现在词里就是难以掩饰的不平之情。他擅长的怀古之作中,《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过南剑双西楼》,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激发的同时,也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构成辛弃疾词的悲壮基调。 辛弃疾的词和苏轼的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阔达的胸襟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渗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著,构成了辛弃疾词的一大特色。

论辛弃疾词的英雄情结毕业论文

The Hero Complex of Xin Qiji’s Poetry 论辛弃疾词的英雄情结 摘要 作为南宋爱国词人的辛弃疾,词风刚健豪放,词中充盈着一股浓郁的英雄豪气。这与他富有传奇般的经历,渴望国家统一的宏伟志向,壮志未酬的悲愤情绪有着重要的关系。他的词,是发自英雄心灵深处最真切的呐喊。全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辛词的英雄情结:一、初出茅庐英雄气二、最是宏伟英雄志三、华发苍颜英雄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辛弃疾的这种英雄情结在他豪放的词风中也能得到印证。 关键词:辛词;英雄情结;豪放词风 Abstract As a patriotic Ci maker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XinQiJi was famous for his vigorous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as well as the strong heroism in his Ci. It had significant relation with his legend experiences, his magnificent aspiration of eagering the unite of his country as well as his grief and indignation sentiments unrealized lofty aspirations.His Ci is the esrnest yelling out of the deep soul of a hero. The whole passage focuses on three aspects to describe the heroism complex:Firstly, his completely inexperienced heroism; Secondly, his magnificent heroism ambition; Thirdly, his heroism grief when he was old. Another worth to be mentioned is that his heroism complex has also been confirmed in his unconstrained style . Key words:Xin Qiji Ci; heroism complex; unconstrained Ci style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论辛弃疾词的英雄情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初出茅庐英雄气...........................................................................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最是宏伟英雄志...........................................................................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华发苍颜英雄悲...........................................................................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辛弃疾山水词的意象

摘要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一生经历颇为坎坷,从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到后来的壮志未酬。虽在政治上不能尽如人意,但是在文学成就方面,他在历史上留在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身为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山水词中也透露着一股磅礴的气势,在这股气势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楚。那么,我们就跟随他的人生经历来更好的了解山水词背后的故事。 关键词:辛弃疾;山水词;意象;评价

ABSTRACT No young Ann, Xin Qiji, Jia Xuan, unconstrained ci school poet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China, said the word dragon and su shi, called the"Su Xin" and Li Qingzhao and said "JiNan two Ann". He lived through a stop-start, high-spirited from a young age, to later ambitions. Are unsatisfactory in politics, but in terms of literary achievements, he's a major in history on the. As an unconstrained ci school ci, Xin Qiji is also revealed in the landscape words with a powerful momentum, behind the imposing manner, bitterness is unknown. So, we will follow his life experienc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landscape the story behind the words. Key words:Xin Qiji , landscape poems, image, assess

《辛弃疾词二首》(丑奴儿)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2课时) 教学双向细目表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学习单 学习重点: 1、掌握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 2、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 学习难点:体会构思的巧妙,生动真切;理解词的主题。 一、学习导航: 1、辛弃疾(1140-1207),字(),号(),山东历城人,青少年时代生活在金兵占领的北方地区,二十二岁时曾经参加抗金义军,归南宋后,两次上书朝廷,陈述抗金大计,非但未被采纳重用,反而遭到排挤贬斥。晚年又重新被启用,任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又再次被免职,终于忧愤成疾而死。他的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以豪放悲壮见长,代表了南宋词坛的最高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多首。 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弹劾落职,闲居信州上饶,离博山不远,辛弃疾于博山寺旁筑有“稼轩书屋”,故常往来于博山道中,这首词写于此时期的一个秋天。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而今识尽 ..愁滋味:() (2)为赋 ..新词强.说愁:()() (3)欲说还休 ....:() 3、朗读词三遍,注意读音和节奏: 4、读词后,你从词中了解到了哪些内容 二、学习检测: 1、《丑奴儿》中词人以为线索,运用和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复杂的心情。从整首词来看,作者所说的“愁”绝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的报国之仇。 2、整体理解:你能否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3、文中“少年之愁”与“而今之愁”有什么区别? 4、对比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请写出本词两对对比的内容。 答: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 2、体会构思的巧妙,生动真切; 3、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 教学重点: 1、掌握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 2、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 教学难点:体会构思的巧妙,生动真切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鉴赏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介绍写作背景导入: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青少年时代生活在金兵占领的北方地区,二十二岁时曾经参加抗金义军,归南宋后,两次上书朝廷,陈述抗金大计,非但未被采纳重用,反而遭到排挤贬斥。免职后,辛弃疾闲居住在今江西上饶农村近二十年。晚年又重新被启用,任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又再次被免职,终于忧愤成疾而死。他的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以豪放悲壮见长,代表了南宋词坛的最高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多首。 他一生坚持抗金,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一腔愤发之于词,成为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他共写有六百多首词,数量在宋人中首屈一指。而贯穿在他词中的基本思想,就是恢复中原、统一祖国,充满了战斗的激情与浪漫主义色彩。 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弹劾落职,闲居信州上饶,离博山不远,辛弃疾于博山寺旁筑有“稼轩书屋”,故常往来于博山道中,这首词写于此时期的一个秋天。 辛弃疾这次落职,一直闲居十年。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其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丑奴儿》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写出来的。 二.词文评讲: 1.少年时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结合“强”字分析) 少年时涉世未深,即使登楼,要愁也愁不出来,因而这时的愁是一种无根之愁,是做作之愁,是闲愁。 新解:少年古时指青年时期,从辛弃疾的生平看,这时的他正处于金人统治区内,看到沦陷区的人们在异族的奴役之下,作为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油然而生收复失地的报国之志。因而这时的愁情也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对国土沦丧的耻辱感,这时的愁,更多是一种渴望收复中原,建立不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