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患者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的配合及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1
浅谈经皮内镜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或其他长期不能正常饮食患者,若长期给予胃肠外营养易导致胃肠黏膜萎缩、功能紊乱、肠道菌群移位失调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目前主张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本文主要就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作一综述。
标签:胃造瘘术;并发症;护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在内镜的引导下,经腹部穿刺放置胃造瘘管,直接给予胃肠营养支持。
该手术操作简单,创口较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目前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已被广泛接受应用。
但是一旦发生严重并發症,死亡率高,达25%[1]。
1PEG的基本护理方法心理护理向家属、患者提供相应的资料,让患者和家属术后的注意事项并告知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饮食护理胃造瘘术后的营养供给应注意:术前已给鼻胃管供给营养的患者可以立即给予营养;术前未经鼻胃管供给营养者要在术后24h开始经瘘管给予营养,且速度不宜过快,应控制在100ml/h左右,注意饮食温度保持在37~40℃。
每次喂饲前应检查胃内残留量,胃内残留量>100ml时,应当停止或者延迟饲喂。
注入量根据患者消化功能情况而定,全量为1500~2000ml/d。
饲喂前后要用30~50ml的温开水冲洗瘘管,保证管腔清洁通畅。
在饮食方面,功能较好者可选用蛋白类制剂,其他较差者选用短肽类制剂,2w以后可适当增加自制的匀浆膳食类,需保证高维生素和高蛋白,保持匀浆膳食的新鲜度。
造瘘口和造瘘管的护理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的干燥清洁,且每日局部换药。
术后前3d注意每日转动造瘘管,依语坊局部粘连。
[2]要注意观察造瘘管的旋钮刻度和其皮肤外垫的固定。
松紧要适度,避免滑脱和腹壁及胃黏膜的缺血坏死。
为保持造瘘管的清洁,应在饲喂前后给予温开水冲洗。
每次喂食前应抬高床头使患者处于半卧位或坐位。
喂食完毕后保持此姿势30~60min, 以避免或减少食物反流的发生。
吞咽动作的训练对于清醒的患者,应在适当时间后让患者自行训练口部、咽部肌肉张力、舌功能及发音等,并对咽部进行冷刺激,因冷刺激可提高区域的敏感性,使吞咽反射更强烈,以避免咽下肌群的失用性萎缩。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护理方法分析【摘要】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内镜微创手术,是吞咽障碍患者不能自主进食的首选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其临床应用广泛,然而术中操作或者护理不当,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为此加强对胃造瘘术的护理是十分有意义的。
本文作者主要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护理方法分析展开论述,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皮内镜术;胃造瘘术;护理方法[Abstract]: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is a common end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is the first choice for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not intestinal self feeding within nutritional support,which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but the operation or improper care,easily lead to various complications,and even cause death,to strengthen the care of stomach fistula is very significant.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mainly discusses the nursing methods of patients afte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keyword]:percutaneous endoscopic surgery;gastrostomy;nursing method胃造口是在腹壁上作一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开口,造瘘管直接进入胃内,流质食物由胃造口灌入胃中,使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配合发表时间:2011-11-11T11:13:34.2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6期供稿作者:赵丽娟张惠玲[导读] 注意保持管腔通畅,每次注入食物前后应用温开水20-30ml灌洗管腔,两餐之间的间歇期应宜注水以确保其通畅。
赵丽娟张惠玲(广东省江门新会中医院广东江门 529031)【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356-02 【摘要】目的总结经皮内镜下胃造术的临床应用和护理观察。
方法对6例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的病人从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的临床护理体会。
结果 6例病人手术顺利,无操作相关严重并发症。
结论术前、术中、术后的正确护理是预防和有效治疗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胃镜造瘘护理Nursing care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Zhao Lijuan Zhang Huiling Guangdong Province Jiangmen xinhui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529031 This papers Summarizes nurising experience and manggmeat of 6 patients receiving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rpration and making response project for emergent during the operation,all of the operation were performed suceessfully,without any serious compolication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ffective nursing care can prevent and reduce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 【Keywords】Gastroscope Makes the fistula Nurses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指在内镜引导下经腹部皮肤穿刺放置胃造瘘管,直接给予胃肠营养支持,有效地改善各种不能经口进食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骆明华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3(034)027
【摘要】目的:探究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0 例因不同原因不能经口进食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严密观察患者临床反应,给予全面护理.结果:10 例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均成功,术后3d1 例患者注入食物时速度过快出现胃胀痛,经处理症状消失.术后1周,发现1例患者没有很好保护造瘘口造成造瘘口周皮肤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其余患者没有异常情况.结论:经皮内镜下造瘘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造瘘方法,加强患者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总页数】2页(P5695-5696)
【作者】骆明华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预防吞咽困难患者反复吸入性肺炎临床观察 [J], 王芳;汪丙柱
2.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J], 李至秦;徐革;甘丽美;聂晓英
3.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J], 陈丹
4.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J], 李至秦;徐革;甘丽美;聂晓英
5.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J], 骆明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护理体会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应用内镜放置造瘘管建立肠内营养的一种内镜下治疗术。
我院自2003年6月以来,采用PEG共11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具体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6月~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11例患者。
1例为颅脑损伤,发生气管-食管瘘,6例为脑梗死,吞咽困难、难以进食,4例为食管癌,上消化道不全性梗阻,进食哽噎、呕吐。
其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63岁。
1.2 方法: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插入胃镜,然后取半卧位,向胃腔内注气使胃腔充分扩张,胃前壁紧贴腹壁。
将内镜先端对准胃体近大弯侧前壁后,根据内镜在前腹壁的透光点选择穿刺部位。
定位明确后,常规消毒铺巾,用2%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至腹膜后,于穿刺点作0.5 cm的小切口,将穿刺针套入外鞘后垂直穿入充气的胃腔内,内镜下可见穿刺针位于胃体前壁近大弯侧,拔出穿刺针,沿导管外鞘插入环行导丝至胃内,自胃镜活检孔插入圈套器,套住导丝,连同胃镜一并退出口外,将环行导丝与造瘘管环行导丝相连,于腹壁外穿刺处牵拉造瘘管经口缓慢拉入胃腔,并经腹壁轻轻拉出。
再次插入内镜,观察造瘘管蘑菇状头与胃壁紧贴,并确定胃前壁与腹壁紧密接触后,松紧适度,用皮肤垫盘固定,锁紧造瘘管,并于造瘘管距腹壁20 cm处剪断,安上“Y”型管,注入生理盐水20 ml,胃镜下见造瘘口通畅,退出胃镜,术毕。
2 结果11例均获成功,术后随访,其中1例术后3天内,有少量反流,以后症状逐渐改善。
2例术后出现低热,造瘘口周围皮肤红肿,经抗生素治疗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1周后伤口痊愈。
其余8例完好。
使用胃造瘘管营养支持时间平均为3个月。
3 护理3.1 患者的准备: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图、血糖、心电图均正常,生命体征正常,B超腹部探查排除穿刺部位前有下垂的横结肠和肿大的肝左叶,术前禁食8~12小时,备皮、更衣,右手背建立静脉通道,术前30分钟肌内注射安定10 mg,阿托品1 mg或杜冷丁50 mg并酌情咽喉部喷雾麻醉。
察生命体征变化,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次,注意倾听病人身体不适主诉及时发现各种症状、体征并报告医生处理。
2例病人出现癫痫大发作,1例在入院后24h出现,1例在入院后36h出现,均及时被发现,立即给病人解开领口,头偏向一侧,置压舌板于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保持呼吸道通畅,抽搐时勿用力按压肢体以防骨折。
发作后将病人安置于安静、光线较暗的房间,专人守护,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发作先兆,尽早采取防护措施。
2.3 基础护理 由于病人长期饮酒造成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疾病,大多抵抗力低。
因此,对此类病人应及时督促协助做好个人卫生,做好晨晚间护理,每天早晨协助洗漱,预防口腔炎,夏季每天下午督促协助洗澡1次,冬季每周洗澡2次或3次。
每周剪指甲、剃须1次,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予或督促增减衣服,及时更换污染的衣裤和病床单位,预防压疮及各种并发症发生。
2.4 饮食护理 由于长期饮酒,病人食欲差、消化功能不良,有的合并肝损害、胃炎,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以增进病人的食欲,避免辛辣及生冷刺激。
按时督促病人定量进食,对不能自行进食者给予喂饭。
有些病人受幻觉及被害妄想的支配及影响而常出现拒食,因此应创造安静、舒适的进餐环境,让其集体进餐或任选食物,耐心劝说病人进食。
意识障碍、拒食的病人可予鼻饲或静脉给液体。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足够入量。
2.5 睡眠护理 本组40例病人因受幻觉的影响而无法入睡,针对病人的幻听常在夜间增多的特点以及夜班人员少的情况下易发生各种意外的可能。
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以防意外。
对入睡困难或早醒病人,给予创造一个安静睡眠环境,睡前避免精神刺激和兴奋活动,遵医嘱给予药物辅助睡眠,并重点交接班。
2.6 心理护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人渡过了幻觉的困扰期,躯体症状好转,精神症状消失,饮食、睡眠改善,部分病人提出饮酒的要求。
因此恢复期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护理研究│Nursing research
- 94 -
进食障碍患者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的配合及护理
杨超娟
(浙江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内镜中心)
【摘要】目的 探讨进食障碍者行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的配合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8例进食障碍行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要
点、术后注意事项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护理配合经验结果 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
应及生命体征,与手术医生的默契配合,术后详细向患者宣教注意事项,有助于顺利完成手术操作,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经皮胃造瘘;护理;配合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gastrostomy,PEG)
是内镜治疗技术的又一进展,在病人不能长期接受胃管、鼻饲时,
特别是老年人、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病人,应用此法是较理想的治疗
措施。[1]临床上常采用鼻胃管鼻饲营养,但长期放置鼻胃管,可导
致鼻咽及食管粘膜糜烂、出血及误吸所致肺炎和反流性食管炎。[2]
而PEG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肠内营养一种
安全有效的非手术途径,广泛用于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脑血
管疾病、器官移植等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及各种疾病导致的吞咽障
碍或是虽有吞咽功能但摄入不足的患者。[3-4]美国胃肠协会已把它
作为不能经口进食但需长期供给营养的患者首选方法。现将2014
年2月-8月的8例PEG手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1.4岁,其中颅脑外伤患者3例,食管癌患者2例,脑血管意外患者3例,患者均因无法进食而靠静脉营养及鼻胃管鼻饲。术前排除胃肠梗阻、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腹壁静脉曲张等禁忌症。 1.2方法 术前禁食8小时以上,予利多卡因胶浆口服后予杜冷丁50mg静推,不能配合患者麻醉师予丙泊酚行静脉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左侧,经口插入胃镜行常规检查,确定胃粘膜无溃疡形成或出血点,固定胃镜先端部,照明探测胃的左前壁,调暗操作诊室内灯光以便清楚看见透过腹壁的胃镜灯光。用手指按压腹壁透光处,通过胃镜确认穿刺部位(一般为左肋缘中点至脐连线的中上1/3交界处),腹壁予消毒铺巾,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予1%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至腹膜下层,用手术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口长度1厘米,插入针头和套管部件到胃腔,拔出针芯,将导丝通过针芯套管进入胃中,维持胃处于充气状态,以便胃壁与腹壁紧密接触,经胃镜活检孔道进入活检钳,钳住导丝末端,将胃镜连同导丝一同退出。将胃造瘘导管润滑后经导丝进入患者胃内,末端经腹壁皮肤拉出,用垫盘固定造瘘管,连接“Y”形套管,予无菌纱布覆盖。 1.3结果 6例PEG手术均成功置管,手术时间30-50Min,无一例出现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 2 护理配合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器械及用物准备 准备经高水平消毒的日本OLYMPUS的胃镜(GIF-Q260),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胃造瘘包(PEG-24-PULL),活检钳、负压吸引装置、氧气装置、无菌手套、无菌手术衣、换药碗、治疗车、消毒用品、无菌纱布、生理盐水、50M注射器、利多卡因等。 2.1.2 患者准备 术前禁食、禁饮8小时以上,完善术前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向患者说明手术目的、方法及操作过程中配合要点,宣教手术的优点及效果,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 2.2 术中护理配合 2.2.1 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胃镜进入胃内后持续按住充气按钮使胃腔充分扩张,使得胃壁和腹壁紧密接触,经活检孔道进入活检钳后在距离导丝末端至少5cm处钳住导丝,协助医生对腹部穿刺点进行准确定位、推送导丝、传递手术所需器械,保持无菌操作。 2.2.2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注意观察血氧饱和度数值,以防口腔分泌物阻塞气道,必要时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3 术后护理 2.3.1造瘘管观察护理 妥善固定造瘘管,观察造瘘口周围皮肤
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造瘘管固定不宜过紧或过松,术后
12-24小时内用生理盐水冲洗造瘘管,如无不良反应,24小时后给
予营养要素饮食, 24小时后适当松开盘扣,调整瘘口松紧,防止
固定处皮肤长期压迫缺血坏死。
2.3.2 患者的术后宣教 ①宣教患者每日以清水清洁造瘘管周围
皮肤,指导患者休息活动时将造瘘管固定在腹部皮肤上,以防止牵
拉及造瘘管意外拔出②经造瘘管灌注时应缓慢、匀速灌注,灌注液
温度适宜,灌注前后予温开水冲洗管道,注入食物后不宜马上躺下,
应坐起30min,以防反流和堵管③宣教患者如出现造瘘口周围皮肤红
肿热痛或造瘘管意外拔管或堵管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医。④定
时更换造瘘管。
【小结】
PEG适用于各种不能经口进食,胃肠功能尚未丧失,需长期营
养支持及留置胃管超出1个月或不能耐受鼻胃管者,该方法给予的
营养物质符合生理需求,其效果也明显优于传统的鼻胃管管饲营养
[5].不仅能避免因鼻胃管留置时间过长引起鼻粘膜受压糜烂,与静脉
营养相比更经济实惠。PEG的广泛使用,对护理工作也有一定的要
求,充分的术前准备,默契的术中配合,详细的术后宣教也能促进
患者安全的置入、携带PEG,有利于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钟尚东.消化内镜学[M].科学出版社.1995;629-630
[2]徐玉斓.陈平平.陈水花.高龄器官切开病人胃镜下胃造瘘
肠内营养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17(5);368
[3]江志伟;黎介寿;李宁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期刊论文]-腹
部外科杂志 2005(01)
[4]钟惠珍;温素莲;谭萧滢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32例的护理
配合[期刊论文] 吉林医学2006(06)
[5]刘运祥 黄留业 实用消化内镜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