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细菌培养
- 格式:docx
- 大小:16.70 KB
- 文档页数:3
痰培养的正确解读明宗娟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案例n某患者,呼吸道感染,使用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疗效不理想。
n痰涂片:大量WBC吞噬大量G+球菌,偶见G-杆菌。
n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显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均敏感。
临床困惑n痰培养提示所用药物敏感,为何无效?n铜绿假单胞菌是致病菌还是定植菌?n责任病原体是G+球菌还是G-杆菌?n如何调整抗生素?n 涂片镜检是报告所有检见的细菌,而培养的目的是检出致病菌。
n 一些苛氧菌需在特殊的环境或培养基上才能生长。
n 有些G-杆菌繁殖速度远超过G+球菌,可迅速占据平板,竞争抑制G+球菌生长。
涂片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为什么不吻合?培养阳性的细菌都需要用抗菌药物治疗吗?分离到细菌/真菌≠致病菌≠需要用或换抗菌药物n痰培养是辅助检查,需结合临床判定其意义;n痰培养受标本质量、技术方法和检验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n培养阳性¹感染,可能为污染,可能为定植;n改善患者全身情况也很重要:器官功能支持,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高血糖等。
选择药敏敏感的药物,为何临床治疗无效?药敏结果≠临床疗效,一般来说,耐药=治疗无效,敏感≠治疗有效n可能不是真正的致病菌(污染或定植菌);n细菌本身因素(如诱导耐药,生物被膜);n感染部位与药代动力学因素;n细菌的MIC,给药剂量和用药方式;n药敏试验中有些药物单独使用无效,但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n药物剂型及生物利用度(纯品、商品)。
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并引起病理变化称为“感染”。
局部培养出病原微生物同时伴有感染的症状,需要抗感染治疗方可痊愈。
微生物经常从不同环境落到人体,并能在一定部位定居和不断生长、繁殖后代,但未造成症状和体征(未导致感染),这种现象称为“细菌定植”。
定植感染定植与感染临床感染定植(无症状)定植与感染定植的微生物必须依靠人体不断供给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和繁殖,大多微生物定植是无害的。
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是医疗机构常见的一种实验报告单,用于分析病人痰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以及对这些细菌的敏感性,从而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通常按照固定的格式进行填写,包括患者信息、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等内容。
在这里,我们将对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进行详细的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报告单的重要性和意义。
报告单的第一部分是患者信息,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和就诊日期等。
这些信息的填写对于确保报告单的准确性和与患者的匹配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病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染病原体和药物敏感性。
接下来的部分是痰液培养结果。
在这一部分,实验室将详细描述病人痰液中存在的细菌种类、数量和形态。
这些细菌种类可以是革兰氏阳性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或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了解病人痰液中存在的细菌种类对于确定感染病原体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在报告单的药敏试验部分,实验室将进一步测试痰液中的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这些抗生素包括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青霉素,以及特定用途的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
根据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结果,医生可以选择针对特定感染病原体的合适抗生素进行治疗。
报告单的最后部分是医学建议。
在这一部分,实验室将根据细菌种类和药物敏感性的结果,提供针对患者的治疗建议。
这些建议通常是基于临床指南和医学研究的最新发现,帮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此外,报告单还可能包括对于特定病情的警示和建议,以及对于患者及家属的补充说明。
了解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的内容和解读对于病人和医生都非常重要。
对于病人来说,报告单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并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
对于医生来说,报告单则是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病人感染。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仅仅是医疗过程中的一部分,诊断和治疗决策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来确定,并且应该由合格的医生进行解读和指导。
微生物,痰培养相关总结关于痰标本1. 痰标本中需要检测的主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可引起原发性肺炎)、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种器官的化脓性感染,呼吸道的有气管炎、肺炎脓胸等)、铜绿假单胞菌(条件致病菌,院感主要病原菌之一,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可引起呼吸道感染等感染,该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占有较大比例) 。
2. 非病原菌:酵母菌、草绿色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3. 省医院对痰标本的处理过程:1)每个接收的痰标本进行痰涂片(老师称之为痰质控片),镜下观察痰标本是否合格。
合格的痰标本标准为WBC>25/LP,EPC2)痰标本接种:接种三种平板,分别是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巧克力平板(安图筛选嗜血杆菌的平板,名称为CAH )。
3)孵育和接种平板筛选:接收的痰标本均要两夜的孵育。
第一夜过夜孵育后取出进行平板筛选,做好相关记录。
第二次过夜孵育后取出再筛选一次,和前一天的记录相比较,记录或改正相关筛选结果。
孵育两夜的意义在于防止某些生长缓慢的致病菌被漏检。
4. 关于如何筛选需要进行下一步检验的标本1) 数量标准手工接种:血平板上第四区有5个菌落,表示有105,已经达到治病的数量。
可以继续往下做鉴定和/或药敏。
仪器接种:因使用消化液,计数需有107(痰标本使用消化液,使很多胞内菌释放,上机前都是加过生理盐水的,经过这两步那么这个判断治病的数量级是如何得出的,经验,实验结果?)。
2) 其他在微生物室的老师经过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对于常见的致病菌,根据其菌落形态就可以将其鉴别出来。
比如通常情况下在血平板上G +菌的菌落较小,圆形,光滑,而G -菌的菌落较大,扁平,粗糙。
而痰标本接种后的血平板上哪些细菌需要进行下一步试验不仅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作基础还需要经验积累。
在血平板上达到量的细菌,还要看是否是优势生长和纯量生长。
但是优势生长的细菌并不一定是致病菌,如培养出来的全是口腔的正常菌群,相对来说,必定有优势生长得细菌。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2篇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患者在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时,痰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检查方式,可以为医生了解疾病的病原体提供重要的参考。
但是,如果在采集标本时操作不规范,会影响痰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痰培养前,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应该了解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采集标本前的准备1.患者预备:采集前请嘱咐患者先漱口,然后深呼吸几次,使痰液从支气管内涌出。
在采集前两小时内请勿进食或喝水。
2.工具准备:采集工具包括无菌痰杯、无菌手套,一次性口罩和样本袋等。
二、采集标本流程1.戴手套和口罩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收集样本时被唾液和痰液所传染。
2.采集前先让患者深呼吸,将痰液从支气管内涌出。
3.让患者咳嗽或使其在口腔听到清晰声音的前提下,用标准痰杯收集标本。
4.尽可能多采集到患者的痰液,需要2~3ml,痰液应该充满痰杯的3/4~4/5部分,以确保足够进行培养。
5.先进行外观检查,如检查其中是否有黏液、脓性物质和血液等。
6.标本采集后,采用标准物质,可以根据需要分多次进行采集。
三、采集标本后的注意事项1.将带样本的痰杯及时送交到医院实验室。
2.痰液应该在采集后即行固定,避免被污染,可以在4℃下保存一天,然后要送到实验室。
3.为防止样本受到污染和退化,请在样本袋中夹好痰杯标签,然后进行采集。
总之,采集痰液是深呼吸和轻咳嗽的过程,需要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配合。
医生和护理人员应严格根据操作规范操作,确保采集的痰液处于清洁无菌状态,以避免采集前的操作不规范影响痰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二)痰培养标本采集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环节,它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定位和判断感染细菌的重要信息。
痰培养标本及其采集方法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疾病治疗方案的准确性,因此,如何采取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痰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液细菌培养
文章目录*一、痰液细菌培养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痰液细菌培养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痰液细菌培养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痰液细菌培养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痰液细菌培养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
痰液细菌培养的基本信息
1、定义痰细菌培养是将收集的痰液放在特制的培养基内,使其生长、繁殖的方法。
人体的肺部或支气管发生细菌性感染时,痰液量明显增加,痰液细菌培养,分离出病原菌,有助于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革兰阳性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放线菌、奴卡菌、厌氧球菌、白喉棒状杆菌等。
2、专科分类呼吸
3、检查分类痰液检查
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空腹
痰液细菌培养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正常人下呼吸道是无菌的,应未检出病原菌、真菌、结核杆菌。
2、临床意义痰液培养常见的致病菌:
革兰阳性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放线菌、奴卡菌、厌氧球菌、白喉棒状杆菌等。
革兰阴性菌:卡他布兰汉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假单胞菌、军团菌等。
痰液细菌培养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采集痰标本后立即送检,检测同普通培养法。
2、注意事项痰液标本的采集以清晨为佳,因此时患者痰量较多且含菌量也多。
咳痰时应尽量防止唾液及鼻咽部分泌物混入,以减少污染。
标本采集要及时送检。
作结核分枝杆菌或真菌培养的痰液如不能立即送检,应放入冰箱贮存,以防杂菌生长。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一起进行。
患者意识清楚时,告知其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使其积极配合。
患者有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时,在吸取痰液标本前,为避免吸痰时缺氧需增加吸氧量。
痰液细菌培养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相关疾病米氏链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属感染,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卡他莫拉菌感染,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肺青霉病,曲霉球,多重肺部感染,不动杆菌肺炎,肠杆菌肺炎、白喉
2、相关症状痰中带血,痰火上壅清窍,痰鸣气急,咳巧克力色痰,咳出棕色痰栓,痰有恶臭味,结核中毒,无活动性结核病灶,平卧呼吸困难,皮下深部筋膜进行性坏死性感染
痰液细菌培养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不适宜人群一般无不适合的人群。
2、不良反应一般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