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细菌培养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33.51 KB
- 文档页数:4
细菌学检测中痰培养的方法及临床意义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细菌学检测当中痰培养的方法与临床意义。
方法选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呼吸感染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60例患者进行痰夜标本培养,观察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学检测前实施痰夜培养的临床价值。
结果在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夜标本当中,检出的菌株数为56株,病原菌分离检出阳性率为92.9%(52/56)。
结论根据正确及标准操作方法,所采集的标本能够提高痰液标本当中病原菌的阳性检出几率,临床检验痰液标本主要是采取病原菌检查,观察临床检查的效果,但是其检查的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达到诊断治疗效果。
【关键词】细菌学检测;痰培养;检测方法;临床效果实施痰培养的目的是通过从临床痰液标本当中将致病真菌分离,得到纯培养。
若患者咳嗽、痰液带脓、脓血、痰液有恶臭气味,多考虑患者属于支气管感染或肺部感染,需对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与药敏试验[1]。
此次就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呼吸感染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细菌检测中痰液标本培养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选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呼吸感染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60例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有24例,年龄均在20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8±3.4)岁。
1.2方法对60例患者均进行细菌学检测,在细菌学检测之前均实施痰液标本的培养。
采集患者早晨第一口气管的深部痰液,嘱咐患者将义齿清除,同时用清水漱口,减少正常菌群对患者口腔的污染,之后咯出气管深部痰液,并且放置在无菌的有盖痰盒之内,放置痰液混入进口腔与鼻咽腔分泌物,同时于两小时之内进行送检。
特别是流感嗜血杆菌极易死亡,需要将其放在保温箱内,并且在半个小时之内送检。
标本的容器的外部不能够被痰液所污染,若被污染,则会增加标本转送人员与实验室人员的伤害。
为及时了解老年人肺部感染细菌种类分布、耐药状况,收集本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155份,进行了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1 临床资料1 1 菌株来源均来自我院2005年1月~2006年2月60岁以上肺部感染住院患者痰液标本分离的菌株。
1 2 标本采集方法嘱患者晨起后用清水漱口,咳深部痰吐入无菌痰培养瓶中,立即送检。
1 3 培养方法送检标本立即接种于血平板或巧克力平板及中国篮/麦康凯平板培养基中,置37℃培养箱中培养18~24 h,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进行操作。
1 4 鉴定及药敏鉴定和药敏采用美国Microscans 4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质控标准菌株为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 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1 5 痰液致病菌检出结果共培养出致病菌11种,菌株117株,其中G+球菌4种,共41株占35 0%。
G 杆菌共6种,51株占43 6%。
另外,真菌25株占21 4%。
结果见表1。
痰液中主要分离的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见表2。
表1 155例老年肺部感染的痰液致病菌检出结果(略)表2 痰液中主要分离的致病菌对常用抗菌素的敏感率(略)2 讨论老年肺部感染临床上主要是发生于长期住院且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2〕,老年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国内报道死亡率占24 1%〔3〕。
本观察显示,老年肺部感染主要以G-杆菌为主,感染率达43 6%,与国内文献〔4,5〕报道一致,主要是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和沙雷氏菌,其中阴沟肠杆菌居首位,感染率达12 8%。
G+球菌感染中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粪肠球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首,感染率达13 7%。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表2),G-杆菌对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如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他啶耐药率达到60%以上。
对G-杆菌来说,抗菌活性最好的是亚胺培南,敏感率达到80%~100%,其次为丁胺卡那,敏感率为60%~80%,与国内有关报道相似〔6〕,因此亚胺培南可作为治疗G-杆菌感染时首选用药。
第1篇实验目的:通过痰液细菌培养实验,检测痰液中是否存在病原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实验材料:1. 标本:痰液2. 试剂:营养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革兰氏染色液、细菌鉴定试剂等3. 仪器: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无菌操作台等实验方法:1. 标本采集: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收集患者的痰液标本。
2. 标本处理:将痰液标本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取适量加入营养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涂布均匀。
3. 培养与观察:将涂布好的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48小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4. 细菌鉴定:根据细菌形态、染色性、培养特性等,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
5.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
实验结果:1. 细菌生长情况:在营养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上,观察到明显的细菌生长。
2. 细菌鉴定结果:根据细菌形态、染色性、培养特性等,鉴定出以下细菌:- 肺炎链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呈双球菌排列,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敏感。
- 流感嗜血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呈链状排列,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敏感。
- 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呈短链状排列,对庆大霉素、头孢他啶等敏感。
3. 药敏试验结果: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头孢他啶等敏感。
实验结论:根据痰液细菌培养结果,患者痰液中存在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菌。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建议临床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实验讨论:1. 痰液细菌培养是一种常用的细菌学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痰液中是否存在病原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 在本实验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菌的检出,可能与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有关。
3. 药敏试验结果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痰标本细菌学检验
细菌室
一、项目申请:
1、普通细菌培养:对于病房患者选择项目名称为“病房痰培养”,对于门急诊患者选择“门诊痰培养”。
如果临床怀疑奴卡菌等特殊病原体,需要在打印出的条码上注明目的病原菌,以便实验室延长培养时间和选择适当培养方法。
2、真菌培养:选择项目名称为“真菌培养”,标本种类选择“痰”。
3、不适于培养的病原菌:厌氧菌、军团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如果有疑问请与细菌室联系询问(电话2485)。
分枝杆菌培养为我院外送检验项目。
二、标本采集:
1、采集时间:尽量在抗生素使用前,以清晨留取的标本为更佳。
2、容器要求:螺旋口无菌塑料瓶。
3、采集方法:标本采集前应充分清洁患者口腔,如:漱口、刷牙等,有假牙的病人应取下假牙。
嘱附病人深咳,将痰液直接留到无菌瓶内。
容器瓶口旋紧勿泄漏。
4、将条码贴于标本瓶上,扫描记录采集时间。
三、送检要求:
1、标本采集后应及时(2小时内)送检。
标本若冷藏保存可能会影响对温度敏感细菌的检出。
2一天送检一次即可,不需同一天内连续送检多次,多余的送检标本视为不合格。
如遇特殊情况需多次送检时,请事先与细菌室联系。
3、常规送检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8点至16点30分,节假日顺延。
在常规时间以外如有送检要求,请事先与细菌室联系说明送检原因,经确认后再送检。
四、检验流程:
五、报告发放:
1、阴性报告:普通细菌培养2-3天,真菌培养1周,特殊病原菌延长相应时间。
2、阳性报告:4天,如遇细菌生长缓慢等特殊情况则延迟发放。
官移植医师分会肾移植专业委员会.米卡芬净在实体器官移植供、受者真菌感染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7,38(8):494-497.DOI:10.3760/cma.j.issn.0254-1785.2017.08.010.[4]刘彬,云筠筠.某院2014年~2018年肺曲霉菌病治疗的回顾性调查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9,17(10):66-69.DOI:10.3969/j.issn.1671-945X.2019.10.036.[5]印为武,彭卫,戚继荣.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MSCT 特征及对预后的评价[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17,15(1):58-61.DOI:10.3969/j.issn.1672-5131.2017.01.018.[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1):821-834.DOI:10.3760/j.issn:1001-0939.2007.11.008.[7]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组.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7):485-492.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2.07.003.[8]何凯.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及CT 影像学特征[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7):51-52.DOI:10.19338/j.issn.1672-2019.2016.07.021.[9]朱曼旎,吴桢珍,费凡,等.哮喘-COPD 重叠与哮喘及COPD 临床特征的对比分析[J].国际呼吸杂志,2019,39(12):898-903.DOI:10.3760/cma.j.issn.1673-436X.2019.12.004.[10]王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9):2398-2400.DOI:10.3969/j.issn.0253-9926.2019.19.026.[11]李光辉,刘成建,金红东.肺部真菌感染应用多排螺旋CT 诊断的价值观察[J].当代医学,2019,25(10):52-55.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9.10.022.[12]薛敏君.CT 在诊断与鉴别肺部真菌感染中的可行性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4):224-225.DOI:10.3969/j.issn.2096-3807.2018.24.147.[13]苏晓芳,董航明,蔡绍曦.真菌微生物组在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9):1565-1567,1570.DOI:10.3969/j.issn.1006-5725.2018.09.039.[14]邹黎菲,殷波,赵寅滢,等.呼吸科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9):2926-2930.DOI:10.11816/cn.ni.2019-182971.[15]潘丽娟,王荣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9,19(4):363-365.DOI:10.16718/j.1009-7708.2019.04.004.8种痰液细菌血平板培养菌落生理盐水冲洗液MPT64检测结果分析徐杰平刘雪玲黄土星陈龙辉李秀群杜青林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广东511800通信作者:徐杰平,Email :【摘要】目的探讨痰液细菌培养常见临床分离细菌分泌物中的MPT64检测情况,为准确评价MPT64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名称】痰细菌培养
【检验报告】
1.痰细菌培养时间一般为3天,在此之前明确
诊断的要及时通知医生。
2.未检出致病菌时,应报告“正常菌群”。
3.对于机会致病菌,一般仅当其数量超过正常
菌群时才可报告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
4.检出致病菌时,除报告该菌的鉴定名称外,
还需同时报告正常菌群的情况。
5.通常以报告草绿色链球菌和奈瑟菌作为正
常菌群存在的指标。
【检验方法】
1.细菌培养:下呼吸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一
般须用以下几种分离培养方法。
①.血平板:适用于分离各类细菌,
特别是β-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
菌、肺炎链球菌等。
②.巧克力平板:于CO2环境下分离
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
③.中国蓝/麦康凯平板分离革兰氏
阴性杆菌。
④.沙保罗培养基用于分离念珠菌及
其他酵母菌、奴卡菌等。
2.细菌鉴定:常用的有手工微量生化管法,API
细菌鉴定板条,Vitek、mini vital等自动化
鉴定仪。
【临床意义】
1.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中分离出病
原菌的机会相当多,对细菌学结果的正确解
释并非容易,只有区别是病原菌还是上呼吸
道的正常菌群.才能判断被检标本中是否有
病原菌存在。
2.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有αγ链球菌、微球
菌、奈瑟菌、嗜血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棒
状杆菌、拟杆菌、梭杆菌和厌氧球菌等,其
中奈瑟菌、嗜血杆菌和棒状杆菌也可以是致
病菌。
3.痰液中常见的病原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假单胞菌属细
菌厌氧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结核分支杆菌、放线菌、卡他莫拉菌、脑膜
炎奈瑟菌、奴卡菌、假丝酵母菌、白喉棒状
杆菌、炭疽杆菌、奋森螺旋体、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百日咳鲍特菌及其它肠杆菌科
细菌等。
4.肺炎链球菌:寄居于人的上呼吸道,一般
不致病,致病物质主要靠荚膜的侵袭作用,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寒冷刺激、感冒或
麻疹之后,可引起大叶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大叶肺炎占82.48%,
在支气管肺炎中占65.79%。
此外还可引
起中耳炎、乳突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近
年来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 及多重
耐药株的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5.流感嗜血杆菌:致病物质主要为内毒素和
荚膜的抗吞噬作用,主要引起人类的呼吸道
感染(急性咽炎、喉炎、气管炎、肺炎、中
耳炎);流感嗜血杆菌随血流入侵组织内部,引起脑膜炎,关节脓肿或其他部位的化脓感
染;也常继发于流感、麻疹、百日咳、肺结
核等呼吸道感染,儿童原发呼吸道病毒感染
之后可以继发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中耳炎、
鼻窦炎。
6.嗜肺军团菌:一种具有高度暴发性流行性
呼吸道疾病——军团菌病的病原菌。
通过空
气传播进入肺脏,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高发
于夏秋季节,易于侵犯患有慢性器质性疾
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恶性肿瘤、慢
性气管炎、肺气肿等患者。
本菌可以从河流
和污水中分离到,也可从空调器的冷却水、
医院中的浴室、雾化器中分离到。
因此,嗜
肺军团菌为机会感染与医院内感染的主要
致病菌之一。
军团菌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庞提阿克热
(Pontiac fever),患者可分为发热、头痛和肌
肉痛的急性非肺炎型的发热;另一种为军团
菌病,息者表现为以肺部感染为主的全身多
器官的损害,如不及时治疗,其死亡率可达
10%以上。
7.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
传播,秋冬季较多见。
以青少年发病为多见,
临床上约有80%的慢性气管炎患者合并肺
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的感
染。
肺炎病例中约有10%一20%是由MP
引起的。
临床表现为非典型肺炎、发热、头
痛、咽喉痛、肌肉酸痛为主。
5—6天症状
消失。
但肺部x线改变往往持续4—6周才
消失。
个别病例有呼吸道以外症状,如心血
管、神经系统与皮疹。
【注意事项】
1.痰液标本以晨痰为好。
多数病人晨痰较多,
即使对痰量少的患者,也以清晨采集最为容
易。
对支气管扩张症或与支气管相通的空洞
患者,清晨起床后进行体位引流,可采集大
量痰液。
2.最好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
3.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以防某些细菌在外
环境中死亡。
做结核分枝杆菌和真菌培养的
标本不能及时送检,放4℃保存,以免杂菌
生长。
4.约有1/4—1/2肺部感染患者可能发生菌
血症,应同时作血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