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物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效果好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糖尿病神经病变腿脚麻木刺痛怎么治疗?糖尿病人四肢麻木后要多久才能治好?一文读懂!相信有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出现过“麻木”“刺痛”的异常感觉,可能出现在双脚、双腿,也可能出现在手臂,还有的患者会从指尖一直到胳膊都隐隐发麻,好像有无数根细针在针刺皮肤。
可能很多人一开始不太当回事,认为是暂时出现的症状,过段时间就能缓解,却没想到麻木、刺痛的症状愈发严重。
其实,这种糖尿病患者十分常见的腿脚、四肢麻木刺痛感,是很典型的糖尿病神经病变表现,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治疗的话,随着病程的进展,末梢感觉的逐渐丧失会明显增加足部溃疡甚至截肢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对神经病变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我们一起来看下糖尿病神经病变腿脚麻木刺痛怎么治疗?糖尿病人四肢麻木后要多久才能治好?一、认识糖尿病神经病变在具体说“糖尿病神经病变腿脚麻木刺痛怎么治疗?糖尿病人四肢麻木后要多久才能治好?”等治疗方面的问题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因不同病理生理机制所致、具有多样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
也就是说,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有很多,当影响到周围神经的时候,患者就会出现手脚麻木、刺痛感,并且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会伴有微血管病变,诱发眼球出血,导致视物模糊等问题发生。
二、糖尿病神经病变腿脚麻木刺痛怎么治疗?在治疗上,对于这种糖尿病神经病变腿脚麻木刺痛怎么治疗,临床上一直重点强调的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早获益。
为什么强调“早”呢,因为随着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逐渐发展,这种并发症会逐渐成为不可逆的状态,也就是很多患者俗称的“治不好了”,只能通过用药来缓解患者的症状,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而对于早期,也就是刚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很多人问的糖尿病神经病变腿脚麻木刺痛怎么治疗,可以通过用药加上血糖控制等一系列治疗,将糖尿病神经病变“扼杀在摇篮里”,甚至能起到一定的逆转效果。
在治疗用药上,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上推荐的一线用药为唐林依帕司他,这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能够从源头上去治疗和改善高血糖引起的代谢紊乱,不仅能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麻木、刺痛等症状,还能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探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与腺苷钴胺联合治疗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1. 引言1.1 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和腺苷钴胺是目前常用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但单独应用效果有限。
本研究旨在探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与腺苷钴胺联合治疗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选择。
研究发现,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和腺苷钴胺具有互补作用,能够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此种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减少神经病变的进展,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与腺苷钴胺联合治疗对于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1.2 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探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与腺苷钴胺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和健康风险。
当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控制血糖并采取一定的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
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探索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与腺苷钴胺联合治疗是否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结果的分析,可以为更广泛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3例,女性49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并且经过严格筛选排除了其他潜在干扰因素。
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实验设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与腺苷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方案。
治疗周期为12周,期间定期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糖尿病相关生化指标检测以及神经功能评估。
研究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伦理要求,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确保其隐私权。
我们保证了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治疗糖病并发症的西药及服用方法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西药及服用方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
为了控制并减轻这些并发症的发展,西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西药以及正确的服用方法。
一、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西药及服用方法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引起失明。
以下是常用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西药及服用方法:1. 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可帮助减轻眼部炎症反应和血管渗漏,并减慢病变的进展。
常用的药物有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等,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医嘱剂量服用。
2.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用于预防视网膜血管的栓塞。
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注意遵循医嘱剂量和频率进行服用。
3. 抗血管新生药物:抗血管新生药物常用于治疗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能有效阻止新血管的生长。
常用的药物有阿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等,通过注射或眼内给药的方式使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西药及服用方法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以下是常用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西药及服用方法:1. 血糖控制药物: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首先需要控制血糖水平,以减轻肾脏的损伤。
常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本脲和胰岛素等,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血糖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
2. 抗高血压药物: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的常见伴随症状,抗高血压药物可帮助控制血压,减少肾脏负担。
常用的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按照医生的建议制定合理的剂量和用法。
3. 抗炎药物:糖尿病肾病时,肾小球常常发生炎症反应,容易导致进一步的肾脏损伤。
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帮助减轻炎症反应和保护肾脏功能。
三、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西药及服用方法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感觉异常、神经痛等症状。
以下是常用的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西药及服用方法:1. 抗抑郁药物:糖尿病神经病变常伴有情绪抑郁和焦虑症状,抗抑郁药物可帮助缓解这些症状。
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引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且常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神经痛、感觉异常、肌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控制血糖、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和物理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有限,且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和耐受性问题。
甲钴胺是一种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具有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的作用。
依帕司他是一种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可以改善神经传导和减轻神经痛。
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
本研究旨在探讨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通过此研究,也可以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评估其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本研究,旨在验证甲钴胺和依帕司他的联合应用是否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还将评估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分析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探讨影响疗效和安全性的因素。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指导,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通过深入研究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该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1.3 研究意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前临床治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疗效不佳、药物耐受性差等问题。
寻找一种既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糖尿病神经病变吃什么药文章目录*一、糖尿病神经病变吃什么药1. 糖尿病神经病变吃什么西药2. 参灵通络胶囊可以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3. 前列腺素E1可以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二、糖尿病神经病的饮食保健怎么做*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有哪些糖尿病神经病变吃什么药1、糖尿病神经病变吃什么西药 1.1、蝮蛇抗栓酶:蝮蛇抗栓酶通过抗凝、溶栓、降脂、降粘、去纤疏通微循环和抗氧化作用,使组织摄氧增加,从而促进周围神经病变恢复。
用蝮蛇抗栓酶0.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续14天,有效率100%,另外蝮蛇抗栓酶含有神经营养物质—一种神经生长因子,具有调节代谢,传送信号,促进神经传导功能。
1.2、山莨菪碱:山莨菪碱是一种胆碱受体阻滞剂,能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对抗凝血酶的抗凝作用,抑制血栓素形成,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改善神经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促进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
用山莨菪碱20~60mg加入0.9%NS250~500ml中静滴,每月1次,4周为一疗程,好转后用山莨菪碱10mg每日3次口服。
2、参灵通络胶囊可以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在目前所使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药物中,参灵通络胶囊选用黄芪、灵芝、地龙、冬虫夏草等15味名贵中成药配伍,具有滋补肝肾,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于改善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症。
参灵通络胶囊采用国内外的设备及技术提取,精致加工而成。
选用上等人参、黄芪、灵芝、虫草、地龙、川芎、当归、鸡血藤、红花、牛膝、桃仁、赤芍等15味名贵中药配伍。
参灵通络胶囊方中黄芪、人参为补气要药,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黄芪、人参、冬虫夏草、健脾益肺,大补中气,增强免疫,提高体质,为方中君药,配合地龙、咸寒走窜,入络剔邪,畅通血气,熄风止痉。
桃仁、红花、桂枝、灵芝、鸡血藤共为臣药;活血化瘀、通阳化气、祛瘀生新,流利经脉,佐以牛膝、川芎、丹参、赤芍、引血下行,行滞止痛,畅通血气,熄风止痉。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应用甲钴胺治疗的疗效进行了探讨。
方法:样本数据选取了到我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从中抽取了70例,将这些患者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甲钴胺治疗,之后分析两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无变化(P>0.05),但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而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更低(P<0.05),但临床疗效研究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在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甲钴胺予以治疗,可充分改善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甲钴胺;治疗;不良反应;神经传导速度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主要由于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所致,并极易导致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就属于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感觉异常及肢体疼痛等,严重者还会出现肢体麻木及刺痛,甚至出现肌肉萎缩等严重现象,极易导致患者致残[1]。
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多以硫辛酸或依帕司他治疗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
甲钴胺具有较高的神经含量,可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样本来源于为2019年8月-2021年1月该时间段内到我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从中抽取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住院治疗,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法,将这些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中的患者各有35例;入选患者符合我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具体的诊断要求,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72·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观察孔令阳 河北省黄骅市人民医院 河北黄骅 061100摘 要:目的:研究糖尿病神经病变采用甲钴胺治疗的疗效。
方法:将12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并查阅,实验组60例实施甲钴胺治疗+常规治疗,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治疗。
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数据对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不良反应明显更少,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振动觉阈值、治疗后自主神经功能测定均明显改善,P<0.05。
结论:糖尿病神经病变采用甲钴胺治疗,效果确切。
关键词:甲钴胺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并发症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后,会严重累及患者神经,伴随症状是腹泻、四肢麻木、发烧等,患者病情复杂,较为严重,分为多灶性神经病变、对称性神经病变,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患者心理负担较重。
目前临床主要利用药物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病情,效果理想。
本组将12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选择,分析采用甲钴胺治疗的疗效。
1资料及方法1.1…资料在我院内分泌科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将12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选择,所有患者均知情入组,实验组60例,男女分别是30例、30例,年龄范围是62岁至82岁,中位69.5岁,对照组60例,男女分别是31例、29例,年龄范围是61岁至83岁,中位69.0岁。
统计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以上资料,P>0.05。
1.2…方法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治疗:将降糖药物胰岛素选择,将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下降,对患者饮食进行严格控制。
实验组60例实施甲钴胺治疗+常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次口服0.5mg甲钴胺,每天用药3次。
1.3…疗效判定标准[2]治疗后,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症状,为显效;减轻症状,为有效;其他情况,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包完成,以(x±s)表示、百分率(%)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普瑞巴林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老年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普瑞巴林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老年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
方法以2022.01~2022.3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痛性DPN患者为研究主体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治疗方案分为病例数相同的两组。
将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度洛西汀进行治疗的小组设置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普瑞巴林的小组设置为观察组,以统计学分析为途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指标的相关数据,其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NRS评分与疼痛频率更低(p<0.05),疼痛最长持续时间更短(p<0.05)。
结论普瑞巴林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老年痛性DPN的效果良好,建议临床推广与进一步探索研究。
关键词:普瑞巴林;度洛西汀;老年;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治疗效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损伤,在老龄化人口流行的今天,加之现代人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每年新增病例的数目逐渐增多,DPN也因此在临床上愈发常见。
而DPN可发生于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其中四肢特别是下肢占大多数,患者症状表现主要有皮肤瘙痒,肢端发凉、双足麻木、局部疼痛等。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DPN的一种表型,此类患者的疼痛多呈刺痛、灼痛、撕裂痛,且持续时间较长,在夜间痛感会更加强烈,对健康与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目前临床针对痛性DPN的治疗无统一方案,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是近些年的重点课题[1]。
本文在观察普瑞巴林联合度洛西汀治疗痛性DPN的效果的基础上,探析该治疗方案对促进老年患者疼痛症状改善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22.01~2022.3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痛性DPN患者为研究主体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以下两组:(1)对照组(n=34)。
19例,女15例;年龄60~73(66.15±2.89)岁;糖尿病病程3~11(5.51±1.32)年。
神经妥乐平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孔凡明济宁市兖州区铁路医院神经内科,山东济宁272100[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妥乐平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选取济宁市兖州区铁路医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0例。
对照组予以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妥乐平静脉注射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且TSS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神经妥乐平治疗DPN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疼痛程度、缓解时间。
[关键词] 神经妥乐平;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4(b)-0178-04 Efficacy of Neurotropin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KONG FanmingDepartment of Neurology, Yanzhou District Railway Hospital, Jining, Shandong Province, 272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Neurotropin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DPN) who were admitted to Yanzhou District Railway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une 2022 a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as used to di‐vide 30 case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30 cases into study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ral carbamazepine tablets,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neurotropin on the basis of basic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SS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in relief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the two groups during the treatment.Conclusion Neurotropin has a definit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high safety in the treatment of DPN, which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pain level, and relief time.[Key words] Neurotropin;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Curative effect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率约占糖尿病的20%,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DPN)发病率为13%~26%。
中国乡村医药3 讨论糖尿病患者常见血糖、脂质代谢异常,引起内皮损伤,诱发血栓。
LDL-C促进平滑肌增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HDL-C减少胆固醇从周围组织的清除。
糖尿病引发微小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尤其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病变。
黄连素不仅可清热解毒、抗感染,还能改善血糖血脂,增加胰岛细胞的AMPK活性,还可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增加葡糖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1-2];也能改善血脂代谢,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水平[3]。
瑞舒伐他汀钙片是一种选择性、竞争性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药,能增加细胞表面的肝LDL受体数量,增强对LDL的摄取和分解代谢,抑制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减少VLDL和LDL颗粒的总数量,能降低TC、LDL-C、载脂蛋白B、非HDL-C、TG水平,升高HDL-C水平[4]。
瑞舒伐他汀钙片能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动脉斑块,且能够降低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5],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瑞舒伐他汀钙片还通过减弱氧化应激和炎症,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6]。
本文结果显示,黄连素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相比单用瑞舒伐他汀钙片,能显著改善血脂水平及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1]刘淑萍. 黄连素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改善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D]. 吉林:吉林大学,2016.[2]胡诚毅,莫志贤. 黄连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0):213.[3]王媛. 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9):27.[4]Otagiri K,Tsutsui H,Kumazaki S,et al. Early intervention withrosuvastatin decreases the lipid components of the plaque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nalysis using integrated backscatter IVUS (ELAN study)[J]. Circ J,2011,75(3):633.[5]袁庆芳,石国锋. 瑞舒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0):2178.[6]Ma M,Uekawa K,Hasegawa Y,et al. Pretreatment withrosuvastatin protects agains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through attenu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J]. Brain Res,2013(1519):87.(收稿:2018-11-06)(发稿编辑:张戈薇)鼠神经生长因子与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比较陈小英刘永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随病程推进增加患者足部溃疡和截肢的风险[1]。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作为经典中药方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被认为能够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本文旨在探讨这两个方剂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疗效。
通过对药理作用和治疗理论的分析,结合临床研究设计和方法,评价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这两个方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但仍需更多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更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案,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关键词】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理作用、理论依据、临床研究设计、临床疗效评价、加减治疗、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传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是中医经典方剂,具有益气固表、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被认为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目前对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尚未有系统性的探讨。
有必要通过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并深入探讨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旨在通过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通过比较两种中药汤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易产生药物副作用。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价值。
方法:对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除进行血糖控制、活血、营养神经等治疗外加用硫辛酸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共用2个疗程,同时对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
结果:经过治疗及精心护理后50例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其中痊愈4例,占8%;显效10例,显效率20%;有效32例,有效率64%;无效4例,总有效率92%。
结论:硫辛酸注射液能够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缺氧状况,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助于周围神经病变的恢复。
标签:糖尿病;神经病变;硫辛酸;护理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尤以后者为常见,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1]。
在糖尿病神經病变早期,有效的控制血糖,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使病情得到很好地控制。
笔者对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除血糖控制外,配合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静脉滴注、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下肢及足部护理,收到了良好地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卫生所50例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55岁,平均69.2岁;病程9~28年,平均19.1年。
1.2 方法全组患者给予糖尿病饮食,使用降糖药物及胰岛素,使患者血糖控制达良好标准,同时纠正代谢紊乱。
遵医嘱予所有患者在系列综合治疗及护理前提下应用α-硫辛酸、甲钴胺联合治疗,α-硫辛酸注射液(规格300mg:12ml/支;批准文号X20000466;生产企业StadaArzneimittelAG)600mg加入250毫升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给药,每天1次。
甲钴胺(规格1ml:0.5mg;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00562)1000u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给药,每天1次,连续用药三周后检测评估疗效[2]。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
方法:将2021年01月至202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0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与甲钴胺联合的治疗方式能够帮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改善其临床症状,延缓疾病的发展,同时调节患者的机体健康水平,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患有糖尿病之后会对患者机体的诸多脏器以及功能产生影响,使患者出现相关的合并症,其中周围神经病变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会有疼痛的现象发生,甚至会导致其出现肢体相关运动以及感觉方面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尤其是在一些患病时间较长的患者当中大多数都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情况。
对于该病西医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甲谷胺是该病治疗的主要药物并且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1]。
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在临床当中也在逐渐的被推广,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当中,加入中医的血府逐瘀汤进行联合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缺血缺氧的情况,使神经细胞的营养血供得到提升,促使甲谷胺更好的进入到机体组织来修复受伤的神经纤维[2]。
基于此,本研究将针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与甲谷胺联合的方式展开治疗,并分析应用效果,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21年01月至202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0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2例。
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对照组年龄区间为58-75岁,平均年龄(67.97±7.26)岁,糖尿病患病时间13-25年,平均病程(18.93±7.46)年;实验组年龄区间为58-75岁,平均(67.10±7.34)岁,糖尿病患病时间13-25年,糖尿病平均病程(18.82±7.39)年。
特拉唑嗪、甲钴胺等联合治疗糖尿病膀胱植物神经病变46例分析摘要目的:加深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要认识到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的难治性和治疗的长期性,认识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和坚持不懈的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方法:对46例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膀胱植物神经病变的患者,在良好血糖控制的基础上,使用特拉唑嗪、甲钴胺、维生素B1、红花进行治疗20天,并观察疗效。
结果:多数患者都有程度不等的效果。
结论:使用特拉唑嗪、甲钴胺等治疗糖尿病膀胱植物神经病变还是有一定效果,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治疗关键在于长期坚持和良好的血糖控制。
关键词特拉唑嗪甲钴胺糖尿病膀胱植物神经病变2010年5~12月对46例患有2型糖尿病、不同程度糖尿病膀胱植物神经病变的患者采用了特拉唑嗪、甲钴胺、维生素B1、红花4种药联合治疗,对于糖尿病膀胱植物神经病变所致的尿潴留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組患者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50~75岁。
原发疾病均为2型糖尿病,病程都在7年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周围神经或周围血管病变。
彩超检查:膀胱残余尿<50ml 38人(其中<15ml 10人);>50ml(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8人。
住院期间均使用人胰岛素(诺和灵R、N)每天注射4次控制血糖,血糖控制程度基本都达到了空腹血糖<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0mmol/L的范围。
治疗方法:特拉唑嗪2mg,睡时口服,甲钴胺注射液0.5mg肌注,1次/日,维生素B 1 0.1肌注,1次/日,红花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点滴,1次/日。
连用20天,无效停用,同时严格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疗效判断标准:用药20天内,每5天复查彩超,膀胱残余尿减少为有效,反之则无效。
结果治疗5天后,膀胱残余尿减少7例;治疗5~10天,膀胱残余尿减少10例;治疗10~15天,膀胱残余尿减少21例;治疗15~20天膀胱残余尿减少1例;无效7例,均为原膀胱残余尿>50ml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
哪些药物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效果好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在治疗时一定会问:哪些药物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效果好?为此求医网编辑根据医生指导、患者反馈和网友评论,整理筛选出了5种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常用药品,希望对患者及其家属有所帮助。
以下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品均已经过药监局审批,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放心服用:
1.加巴喷丁
参考价格:¥57
成分:加巴喷丁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常规抗癫痫药物不能取得满意疗效的局限性发作,也用于局限性发作并继而全身化的癫痫患者的治疗。
加巴喷丁已成为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所有神经性疼痛疾病的此类药物。
该产品被英国批准治疗所有神经性疼痛,包括糖尿病性神经病、疱疹后神经痛、脊髓损伤痛、幼肢痛和神经性背痛。
禁忌症:已知对该药中任一成份过敏的人群、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禁服。
生产商: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526
2.硫辛酸注射液
参考价格:¥176
成分:戊酸。
辅料为苯甲醇、乙二胺。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引起的感觉异常。
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生产商: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5869
3.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Ⅰ)
参考价格:¥157
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粒含格列本脲1.25mg,盐酸二甲双胍250mg。
功能主治: 1 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和/或运动疗法血糖水平未得到满意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
2 可作为单用磺酰脲类或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水平未得到满意控制的2型糖尿病病人二线用药。
禁忌症:以下患者禁用:1;肾脏疾病或肾功能不全(男性:血清肌酐;女性:血清肌酐≥1.4mg/dl。
或肌酐清除率异常),由心源性休克、心肌梗塞、败血症引起的肾功能不全。
2;需药物治疗的充血性心衰。
3;对二甲双胍或格列本脲过敏者。
4;急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包括糖尿病性的酮症酸中毒。
5;静脉肾盂造影或动脉造影前、重大手术以及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情况。
6;1型糖尿病患者。
生产商:湖南金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999
4.伏格列波糖片
参考价格:¥60.7
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伏格列波糖,其化学名为
(+)-1L-[1(OH),2,4,5/3]-5-[2-羟基-1-(羟甲基)乙基]氨基-1-碳-(羟甲
基)-1,2,3,4-环己呋喃。
分子式:C10H21NO7,分子量:267.28。
功能主治:改善糖尿病餐后高血糖。
(本品适用于患者接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没有得到明显效果时,或者患者除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外还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制剂而没有得到明显效果时。
)
禁忌症: 1.严重酮体症、糖尿病昏迷或昏迷前的患者慎用; 2.严重感染的患者、手术前后的患者或严重创伤的患者慎用; 3.对本品的成分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4.老年人慎用; 5.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生产商: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030
5.格列吡嗪片
参考价格:¥14
成分:Glipizide
功能主治:适应用于经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2-3个月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这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需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且无急性并发症(如感染、创伤、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不合并妊娠,无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禁忌症: 1.对磺胺药过敏者。
2.已明确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
3.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外伤和重大手术等应激情况。
4.肝、肾功能不全者。
5.白细胞减少的病人。
生产商:山东益康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3293
温馨提示:以上列出的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常用药品供您参考,患者在选购药品时一定要注意药品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如果您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时要选择正规医院就诊,按照医生建议购买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品,切忌私自服用任何药物,以免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原文链接:/tnb/2014/0820/192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