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00.09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研究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也被称为骨质坏死。
它是由于股骨头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的骨骼坏死,通常发生在股骨头的上部。
股骨头坏死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髋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受限等严重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困扰。
现代医学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有限,通常以手术为主,但手术治疗存在很多副作用和并发症。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一些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对于股骨头坏死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展开对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探讨中医药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作用。
一、中医药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中医药认为股骨头坏死属于“关节痹痛”范畴,与“湿邪”、“痹邪”等有关。
中医认为,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气血循环不畅、瘀滞、阴虚阳亢等因素有关。
在《内经》中有“百病之始皆生于气,其华在血,其变在津液”一语,这说明气血津液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气血循环,消除瘀滞、养阴清热、扶正祛邪。
而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通常采用草药、针灸、推拿、艾灸等治疗方法,主要以调节气血、活络经络、消肿止痛为主要手段,旨在改善局部循环,促进骨组织修复,达到治愈的目的。
1、补肾壮骨法中医认为,肾主骨,肾虚则骨脆。
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可以选用附子、骨碎补、干地黄等药材,配伍成药方,煎煮服用,可以起到滋补肾阳、壮骨强筋的作用。
这些药物对于改善骨组织的修复和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活血通络法在中医看来,病由血瘀,痛由血不通。
针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情,可以选用桃仁、川芎、丹参等活血化瘀的药物,煎煮后饮用,可以起到活血通络、化淤止痛的作用。
这些药物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的吸收和代谢,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3、清热祛湿法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常常伴随着湿热之邪。
采用黄柏、知母、茯苓等清热祛湿的药物,可以清热燥湿,有利于改善局部的湿热症状,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一种致残性疾病。
该病在祖国医学中当属“骨蚀”、“骨痹”范畴。
《灵枢·刺节真邪篇》中云:“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
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
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为骨蚀。
”这里将骨蚀分为寒与热,属寒者与现医学中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似。
《素问·长刺节论篇》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骨痹。
”痹乃闭也,骨痹即指骨内气血闭塞而不通,气滞则血瘀。
现代医学认为股骨头坏死是基于不同病因致使股骨头的血液供应遭到破坏而产生的最终结果,进而使骨的活性成分(骨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死亡的一种病理过程。
[1]。
千百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在探索研究治疗该病的办法,各有收效。
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100例,收效良好。
中药的内服外敷,针灸,激光针刀,内外兼治,全身和局部治疗相结合,辩证施治,配合不负重下的功能锻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诊断标准及诊断方法1.1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依全国骨科学会诊断标准,由临床指征、x线、mri诊断。
1.1.1 主要标准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以腹股沟和臀部、大腿部位为主,关节痛,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有髋部外伤史、皮质类固醇应用史、酗酒史等。
2、x线片改变:股骨头塌陷,不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分界的硬化带;软骨下骨有透x线带(新月征,软骨下骨折)。
3、核素扫描示股骨头内热区中有冷区。
4、股骨头mri的t1加权相呈带状低信号(带状类型)或t2加权相有双线征。
5、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有骨髓坏死。
1.1.2 次要标准(1)、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囊性变或斑点状硬化,股骨头外上部变扁。
(2)、核素骨扫描示冷区或热区。
(3)、mri示等质或异质低信号强度而无t1相的带状类型。
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总结近几年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研究进展。
方法:通过对近几年的文献归纳、整理、分析,对有关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分型、坏死分期及所采取不同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与预后和防治等几个方面做详细的阐述。
结论:我们应根据股骨头坏死病因病机为出发点,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早期预防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但股骨头坏死一旦发生,则应改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中医;股骨头坏死;综述前言:在骨科疾病中,股骨头坏死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但是难治性较高,关于股骨头坏死的产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别,任何年龄均能够发病,但是以31-60岁居多,在现在临床上多数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手术复杂,远期疗效不稳定,还伴随一系列并发症的可能性,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隐患,患者多不愿意接受。
大量研究结果证实,中药是能够加快坏死骨的修复[1]。
笔者旨在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以期为今后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提供参考。
一、股骨头坏死概述股骨头坏死(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 ,又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指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了骨细胞及骨髓成分坏死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发生改变,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2],是骨关节科比较常见并且难治性疾病。
一般股骨头坏死可以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
目前治疗的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3]。
由于该病致残率较高,随着近年来临床科技手段的不断更新,对于ONFH 的研究取得长足的发展,现本文通过中医內治和中医药综合治疗两方面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及其发病机制1.1西医病机:激素的过量使用、髋关节创伤和乙醇中毒是股骨头坏死最常见的3大病因[4]。
通常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分为创伤性病因和非创伤性病因。
杨述华[5]认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主要为血栓栓塞理论、骨内压增高理论;长时期使用了激素类药物或者酒精中毒等长期的渐进性病因[6],赵海燕[7]等指出有脂类代谢紊乱学说、血管内凝血学说、骨内压增高学说、二次碰撞学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