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物B课后题05-第五章 热力学基础

大物B课后题05-第五章 热力学基础

大物B课后题05-第五章 热力学基础
大物B课后题05-第五章 热力学基础

习题

6D

7B 参看课本P78

8A

等压过程,V 、T 成正比,对外作功,且内能升高

等温过程,内能不变,作功小于等压

绝热过程,不吸热,不放热

9A

循环,热力学能不变

逆循环,外界对气体作功

10A

区分 平衡过程P78、可逆过程P116

5-11 1mol 理想气体,例如氧气,有状态A 11(,)p V 在图5.2上p V -沿一条直线变到状态22(,)B p V ,该气体的热力学能的增量为多少?

解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2

M i E RT μ= 氧气为双原子分子 5i =

氧气的摩尔数为 1M

μ=

()()212211522M i E E R T T p V p V μ?==

-=- 5-12如图5.3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图中斜向下的直线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初态时压强为54.010Pa ?,体积为321.010m -?,末态的压强为52.010Pa ?,体积为323.010m -?,求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的功。

解 理想气体做功的表达式为W pdV =

?, 其数值等于p V -图中过程曲线下所对应的面积

()()()()()53211 2.0 4.010 3.0 1.010 6.01022

A B B A W p p V V J -=+-=?+??-?=?

5-13 如图5.4所示,系统从状态A 沿ACB 变化到状态B ,有334J 的热量传递给系统,而

系统对外做功为126J.

(1)若系统从状态A 沿ADB 变化到状态B 时,系统做的功42J ,问由多少热量传递给系统。

(2)当系统从状态B 沿曲线BEA 返回到状态A 时,外界对系统做功为84J,问系统是吸热

还是放热?传递热量多少?

(3)若167D A E E J -=,求系统沿AD 及DB 变化时,各吸收多少热量?

解 (1)对于过程ACB

()334126208B A ACB ACB E E Q W J -=-=-=

对于过程ADB 过程

()()20842250ADB B A ADB Q E E W J =-+=+=

(2)对于过程BEA

()()20884292A B CEAB Q E E W J =-+=--=-

负号表示放热。

(3)对于过程AD

()16742209AD D A ADB Q E E W J =-+=+=

对于过程DB 过程

()()()20816741DB B A D A Q E E E E J =---=-=

5-14

22112122()22

52()2

7272

i i Q R T PV PV P V V J ν++=?=-+=-== 5-15

标况:标准状况的简称。简称为STP 。

通常指温度为0℃(273.15K )和压强为101.325千帕(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的情况。

50.9310pa =?

5-16

5-17

300

16.6718mol ν==

,21()

16.6727.82209275V V m Q E C T T J

ν=?=-=??=

,21()

16.6736.212012072p p m Q C T T J

ν=-=??=

5-18将压强为51.01310Pa ?,体积为33

110m -?的氧气,自0C ?加热到160C ?,问:(1)当压强不变时,需要多少热量?(2)

当体积不变时,需要多少热量?(3)在等压和等体过程中各做多少功?

解 氧气的摩尔数为 ()53

2111 1.01310110 4.46108.31273pV m

n mol RT μ--???====?? 氧气为双原子分子,5i =

()1158.3120.822V i C R J mol K --=

=?=?? ()11718.3129.122p i C R J mol K --??=+=?=?? ???

(1) 当压强不变时,系统所吸热为

()()()2221 4.461029.1433273 2.0810p p Q pdV E nC T T J -=+?=-=???-=??

(2) 体积不变时,系统所吸热为

()()()2221 4.461020.8433273 1.4810V V Q E nC T T J -=?=-=???-=?(3)在等压过程中所做功为

()()2

124.46108.3143327359.3T p T W pdV nRdT J -===???-=?? 在等体积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故所做的功为零。

说明:功的值亦可用热力学第一定律Q E W =?+来求

()()()

()222122224.461020.8433273 1.48102.0810 1.481059.31.4810 1.48100

V p p V V E nC T T J W Q E J W Q E -?=-=???-=?=-?=?-?==-?=?-?=

5-19 如图5.5所示,1mol 的氢气,在压强为5

1.01310Pa ?,温度为20C ?时,体积为0V ,现通过以下两种过程使其达到同一状态:(1)保持体积不变,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到80C ?,然后令其做等温膨胀,体积变为02V ;(2)先使其作等温膨胀至体积为02V ,然后保持体积不变,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到80C ?,试分析计算以上两中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对外所做的功和热力学能的增量。

解 氢气的等体积摩尔热容为52

V C R =, 在A-B 等体过程中,气体不做功,热力学能增量为1E ?

()31558.3160 1.251022

V E C T R T J ?=?=?=??=? 在B-C 等温过程中热力学能不变,氢气的体积从0V 变化到02V ,气体对外所做的功为 ()3010

2ln 8.31353ln 2 2.0310V W RT J V ==??=? 在A-B-C 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为

()33311 1.2510 2.0310 3.2810

ABC Q E W J =?+=?+?=? (2) 在A-D 等温过程中,热力学能不变,气体对外做功为2W

()30200

2ln 8.31293ln 2 1.6910V W RT J V ==??=? 在D-C 等体吸热的过程中气体不做功,热力学能增量为2E ?

()32558.3160 1.251022

V E C T R T J ?=?=?=??=? 在A-D-C 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为ABC Q

()33322 1.2510 1.6910 2.9410ABC ABC Q Q E W J ==?+=?+?=?

5-21 有1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做如图5.7所示的循环工程,求气体在循环过程中吸收的净热量和对外所做的净功,并求循环效率。

解 气体经过循环所做的净功W 为图1-2-3-4-1线所包围的面积,即

()()()()()5322121 2.026 1.01310 3.36 2.2410 1.1310W p p V V J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M

pV RT μ=得

()()()()53

111222333444 1.01310 2.2410127.38.3154.681.941.0p V M T K R p V M T K R

p V M T K R

p V M T K R μμμμ-???=

=?=======

在等体过程1-2,等压过程2-3中,气体所吸热量12Q 、23Q 分别为

()()()2122138.3154.627.3 3.40102

V Q C T T J =-=??-=? ()()()2233238.3181.954.6 5.67102

p Q C T T J =-=??-=?

在等体过程3-4,等压过程4-1中,气体所放热量34Q 、12Q 分别为

()()()2344338.3141.081.9 5.10102

V Q C T T J =-=??-=-? ()()()2411438.3127.341.0 2.85102

p Q C T T J =-=??-=-? 气体经历一个循环所吸收的热量之和为

()2112239.0710Q Q Q J =+=?

气体在此循环中所放出的热量之和为

()2234417.9510Q Q Q J =+=?

式中2Q 是绝对值。

气体在此循环过程中吸收的净热量为

()212 1.1210Q Q Q J =-=?

此循环的效率为

222

17.95101112.5%9.0810Q Q η?=-=-=? 5-22 一卡诺热机的低温热源的温度为7摄氏度,效率为40%,若要将其效率提高到50%,问高温热源的温度应提高多少?

解 设高温热源的温度分别为1T 和1T ',低温热源的温度为2T ,则有

22111,1T T T T ηη'=-

=-' 上式变形得

2211,11T T T T ηη'=='

-- 高温热源温度需提高的温度为

()22128028093.31110.510.4

T T T T T K ηη'?=-=-=-='----

第13章 热力学基础 之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习题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1、如图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1,膨胀到体积V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B等压过程,A→C等温过程;A→D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经历如图(1) 所示 的abc过程,(图中虚线ac为等温线),和图(2) 所 示的def过程(图中虚线df为绝热线).判断这两 种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abc过程 热,def过程热. 3、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 分,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0,右边为真空.今 将隔板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 强是。(= γC p/C V) 4、一定量理想气体,从同一状态开始使其体积由V1膨胀到2V1,分别经历以下三种过程:(1) 等压过程;(2) 等温过程;(3)绝热过程.其中:__________过程气体对外作功最多;____________过程气体内能增加最多;__________过程气体吸收的热量最多. 答案 1、是A-B吸热最多。 2、abc过程吸热,def过程放热。 3、P0/2。 4、等压,等压,等压V V

理想气体的功、内能、热量 1、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固定不变,一个盛有氦气,另一个盛有氢气(看成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5J 的热量传给氢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氨气传递热量是 。 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cb 过程时吸热500 J .则 经历acbda 过程时,吸热为 。 3、一气缸内贮有10 mol 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压缩过程中外界作功209J , 气体升温1 K ,此过程中气体内能增量为 _____ ,外界传给气体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普适气体常量 R = 8.31 J/mol· K) 4、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对外作功为 200 J .若此种气体为单 原子分子气体,则该过程中需吸热_____________ J ;若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则 需吸热______________ J. 5、 1 mol 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 (p 1,V 1)沿p -V 图所示直线变化到状态B (p 2,V 2),试求: (1) 气体的内能增量. (2) 气体对外界所作的功. (3) 气体吸收的热量. (4) 此过程的摩尔热容. (摩尔热容C =T Q ??/,其中Q ?表示1 mol 物质在过程中升高温度T ?时所吸收的热量.) p (×105 Pa) -3 m 3) p p p 12

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习题和答案

统计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1. 下面有关统计热力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统计热力学研究的是大量分子的微观平衡体系 B. 统计热力学研究的是大量分子的宏观平衡体系 C. 统计热力学是热力学的理论基础 D. 统计热力学和热力学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关的两门学科B 2. 在研究N、V、U有确定值的粒子体系的统计分布时,令刀n i = N,刀n i & i = U , 这是因为所研究的体系是:( ) A. 体系是封闭的,粒子是独立的 B 体系是孤立的,粒子是相依的 C. 体系是孤立的,粒子是独立的 D. 体系是封闭的,粒子是相依的C 3. 假定某种分子的许可能级是0、&、2 £和3 &,简并度分别为1、1、2、3四个这样的分子构成的定域体系,其总能量为3£时,体系的微观状态数为:() A. 40 B. 24 C. 20 D. 28 A 4. 使用麦克斯韦-波尔兹曼分布定律,要求粒子数N 很大,这是因为在推出该定律时:( ) . 假定粒子是可别的 B. 应用了斯特林近似公式 C. 忽略了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D. 应用拉氏待定乘因子法A 5. 对于玻尔兹曼分布定律n i =(N/q) ? g i ? exp( - £ i/kT)的说法:(1) n i是第i能级上的粒子分布数; (2) 随着能级升高,£ i 增大,n i 总是减少的; (3) 它只适用于可区分的独立粒子体系; (4) 它适用于任何的大量粒子体系其中正确的是:( ) A. (1)(3) B. (3)(4) C. (1)(2) D. (2)(4) C 6. 对于分布在某一能级£ i上的粒子数n i,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 n i 与能级的简并度无关 B. £ i 值越小,n i 值就越大 C. n i 称为一种分布 D. 任何分布的n i 都可以用波尔兹曼分布公式求出B 7. 15?在已知温度T时,某种粒子的能级£ j = 2 £ i,简并度g i = 2g j,则「和£ i上 分布的粒子数之比为:( ) A. 0.5exp( j/2£kT) B. 2exp(- £j/2kT) C. 0.5exp( -£j/kT) D. 2exp( 2 j/k£T) C 8. I2的振动特征温度? v= 307K,相邻两振动能级上粒子数之n(v + 1)/n(v) = 1/2的温度是:( ) A. 306 K B. 443 K C. 760 K D. 556 K B 9. 下面哪组热力学性质的配分函数表达式与体系中粒子的可别与否无关:( ) A. S、G、F、C v B. U、H、P、C v C. G、F、H、U D. S、U、H、G B 10. 分子运动的振动特征温度?v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 A. ? v越高,表示温度越高 B. ?v越高,表示分子振动能越小 C. ?越高,表示分子处于激发态的百分数越小 D. ?越高,表示分子处于基态的百分数越小 C 11. 下列几种运动中哪些运动对热力学函数G与

热力学作业 答案

第八章 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 A ]1.(基础训练4)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 积 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A → C 等温过程;A →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A)是A →B. (B)是A →C. (C)是A →D. (D)既是A →B 也是A →C ,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提示】功即过程曲线下的面积,由图可知AD AC AB A A A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 AD 绝热过程:0=Q ; AC 等温过程:AC A Q =; AB 等压过程:AB AB E A Q ?+=,且0 >?AB E [ B ]2.(基础训练6)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0,右边为真空.今将隔板 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 (A) p 0. (B) p 0 / 2. (C) 2γp 0. (D) p 0 / 2γ. 【提示】该过程是绝热自由膨胀:Q=0,A=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A E =+?得 0E ?=, ∴0T T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00p V pV =;已知02V V =,∴0/2p p =. [ D ]3.(基础训练10)一定量的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设其热力学能增量为E ?,熵增量为S ?,则应有 (A) 0......0=???=?S E 【提示】由上题分析知:0=?E ;而绝热自由膨胀过程是孤立系统中的不可逆过

第13章 热力学基础答案

第13章 热力学基础作业题答案 一 简答题: 1、什么是准静态过程? 答:一热力学系统开始时处于某一平衡态,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到达另一平衡态,若中间过程进行是无限缓慢的,每一个中间态都可近似看作是平衡态,那么系统的这个状态变化的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 2、 比较摩尔定体热容和摩尔定压热容的异同。 答:相同点:都表示1摩尔气体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不同点:摩尔定体热容是1摩尔气体,在体积不变的过程中,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气体所吸收的热量。摩尔定压热容是1摩尔气体,在压强不变的过程中,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气体所吸收的热量。两者之间的关系为R C C v p += 3、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答:开尔文表述: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工作的热机,它只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使其全部变为有用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可能自动地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4、什么是熵增加原理 答:一切不可逆绝热过程中的熵总是增加的,可逆绝热过程中的熵是不变的。把这两种情况合并在一起就得到一个利用熵来判别过程是可逆还是不可逆的判据——熵增加原理 二、选择题(每个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对于理想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 ( A ) 理想气体的内能可以直接测量的。 (B) 理想气体处于一定的状态,就有一定的内能。 (C )当理想气体的状态改变时,内能一定跟着变化。 (D )理想气体的内能变化与具体过程有关。 2、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 隔开成ab 两部分,已知a 有一稀薄气体,b 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 后,a 内气体进入b ,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B ) ( A )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B) 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 (C )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D )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统计热力学基础复习整理版汇总

统计热力学基础 一、单选题 1) 统计热力学主要研究(A )。 (A) 平衡体系(B) 近平衡体系(C) 非平衡体系(D) 耗散结构(E) 单个粒子的行为 2) 体系的微观性质和宏观性质是通过( C)联系起来的。 (A) 热力学(B) 化学动力学(C) 统计力学(D) 经典力学(E) 量子力学 3) 统计热力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D) (A) 微观粒子的各种变化规律(B) 宏观体系的各种性质 (C) 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D) 宏观系统的平衡性质 (E) 体系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4) 下述诸体系中,属独粒子体系的是:(D ) (A) 纯液体(B) 理想液态溶液(C) 理想的原子晶体(D) 理想气体(E) 真实气体 5) 对于一个U,N,V确定的体系,其微观状态数最大的分布就是最可几分布,得出这一结论的理论依据是:(B ) (A) 玻兹曼分布定律(B) 等几率假设(C) 分子运动论(D) 统计学原理(E) 能量均分原理 6) 在台称上有7个砝码,质量分别为1g、2g、5g、10g、50g、100g,则能够称量的质量共有:(B ) (A) 5040 种(B) 127 种(C) 106 种(D) 126 种 7) 在节目单上共有20个节目序号,只知其中独唱节目和独舞节目各占10个,每人可以在节目单上任意挑选两个不同的节目序号,则两次都选上独唱节目的几率是:(A ) (A) 9/38 (B) 1/4 (C) 1/180 (D) 10/38 8) 以0到9这十个数字组成不重复的三位数共有(A ) (A) 648个(B) 720个(C) 504个(D) 495个 9) 各种不同运动状态的能级间隔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种气体分子,其平动、转动、振动和电子运动的能级间隔的大小顺序是:(B ) (A)?ε t > ?ε r > ?ε v > ?ε e(B)?ε t < ?ε r < ?ε v < ?ε e (C) ?ε e > ?ε v > ?ε t > ?ε r(D)?ε v > ?ε e > ?ε t > ?ε r (E)?ε r > ?ε t > ?ε e > ?ε v 10) 在统计热力学中,对物系的分类按其组成的粒子能否被分辨来进行,按此原则:(C ) (A) 气体和晶体皆属定域子体系(B) 气体和晶体皆属离域子体系 (C) 气体属离域子体系而晶体属定域子体系(D) 气体属定域子体系而晶体属离域子体系 11) 对于定域子体系分布X所拥有的微观状态t x为:( B)

第八章的热力学作业(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 [ A ]1.(基础训练4)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A)是A →B. (B)是A →C. (C)是A →D. (D)既是A →B 也是A →C ,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提示】功即过程曲线下的面积,由图可知AD AC AB A A A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 AD 绝热过程:0=Q ; AC 等温过程:AC A Q =; AB 等压过程:AB AB E A Q ?+=,且0>?A B E [ B ]2.(基础训练6)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 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0,右边为真 空.今将隔板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A) p 0. (B) p 0 / 2. (C) 2γp 0. (D) p 0 / 2γ . 【提示】该过程是绝热自由膨胀:Q=0,A=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A E =+?得 0E ?=,∴0T T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00p V pV =;已知02V V =,∴0/2p p =. [ D ]3.(基础训练10)一定量的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设其热力学能增量为E ?,熵增量为S ?,则应有 (A) 0...... 0=???=?S E 【提示】由上题分析知:0=?E ;而绝热自由膨胀过程是孤立系统中的不可逆过程,故熵增加。 [ D ]4.(自测提高1)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出发,分别经历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过程,使其体积增加1倍.那么气体温度的改变(绝对值)在 (A)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压过程中最小. (B)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C) 等压过程中最大,绝热过程中最小. (D) 等压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提示】如图。等温AC 过程:温度不变,0C A T T -=; 等压过程:A B p p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 B A B A T T V V =,2B A T T ∴=,B A A T T T -=

第十三章 热力学基础 习题解答上课讲义

§13.1~13. 2 13.1 如图所示,当气缸中的活塞迅速向外移动从而使气体膨胀时,气体所经历的过程【C 】 (A) 是准静态过程,它能用p ─V 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B) 不是准静态过程,但它能用p ─V 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C) 不是准静态过程,它不能用p ─V 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D) 是准静态过程,但它不能用p ─V 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分析:从一个平衡态到另一平衡态所经过的每一中间状态均可近似当作平衡态(无限缓慢)的过程叫做准静态过程,此过程在p-V 图上表示一条曲线。题目中活塞迅速移动,变换时间非常短,系统来不及恢复平衡,因此不是准静态过程,自然不能用p -V 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13.2 设单原子理想气体由平衡状态A ,经一平衡过程变化到状态B ,如果变化过程不知道,但A 、B 两状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已知,那么就可以求出:【B 】 (A ) 体膨胀所做的功; (B ) 气体内能的变化; (C ) 气体传递的热量; (D ) 气体的总质量。 分析:功、热量都是过程量,除了与系统的始末状态有关外,还跟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有关;而内能是状态量,只与始末状态有关,且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因此在只知道始末两个状态的情况下,只能求出内能的变化。对于答案D 而言,由物态方程RT PV ν=可以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但是由于不知道气体的种类,所以无法计算气体总质量。 13.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P 1、V 1、T 1,后为P 2、V 2、T 2, 已知V 2>V 1, T 2V 1, T 2。 13.4 在某一过程中,系统对外放出热量1100J ,同时对外所做的功是190J ,则该系统内能的增量是_-1290J _。 分析: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 E Q +?=,Q =-1100J ,W =190J 。很容易计算内能增量。 13.5 1mol 氧气由初态A(p 1,V 1)沿如图所示的直线路径变到末态B(p 2,V 2),试求上述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变化量,对外界所作的功及从外界吸收的热量(设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且C V ,m =5R/2) 。

第七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

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1、统计热力学主要研究()。 (A) 平衡体系(B)单个粒子的行为案(C) 非平衡体系(D) 耗散结构 2、能量零点的不同选择,在下面诸结论中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影响配分函数的计算数值(B) 影响U,H,F,G 的数值 (C) 影响Boltzmann分布数N 的数值(D) 影响能级能量εi的计算数值 3、最低能量零点选择不同,对哪些热力学函数值无影响:( ) (A) U (B) S (C) G (D) H 4、统计热力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微观粒子的各种变化规律 (B) 宏观体系的各种性质 (C) 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D) 宏观系统的平衡性质 5、对于一个U,N,V确定的体系,其微观状态数最大的分布就是最可几分布,得出这一结论的理论依据是:() (A) 玻兹曼分布定律(B) 等几率假设(C) 分子运动论(D) 统计学原理 6、以0到9这十个数字组成不重复的三位数共有() (A) 648个(B) 720个(C) 504个(D) 495个 7、各种不同运动状态的能级间隔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种气体分子,其平动、转动、振动和电子运动的能级间隔的大小顺序是:() (A) t > r > v > e(B) t < r < v < e (C) e > v > t > r(D) v > e > t > r 8、在统计热力学中,对物系的分类按其组成的粒子能否被分辨来进行,按此原则:() (A) 气体和晶体皆属定域子体系 (B) 气体和晶体皆属离域子体系 (C) 气体属离域子体系而晶体属定域子体系 (D) 气体属定域子体系而晶体属离域子体系 9、对于定域子体系分布X所拥有的微观状态t x为:() (A) (B)

热力学基础习题

热力学基础作业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按pV 2=恒量的规律膨胀,则膨胀后理想气体的温度 (A) 将升高. (B) 将降低. (C) 不变. (D)升高还是降低,不能确定. [ ] 2. 若室内生起炉子后温度从15℃升高到27℃,而室内气压不变,则此时室内的分子数减少了 (A)0.500. (B) 400. (C) 900. (D) 2100. [ ] 3. 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k 为玻尔兹曼常量,R 为普适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A) pV / m . (B) pV / (kT ). (C) pV / (RT ). (D) pV / (mT ). [ ] 4. 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膨胀. (A)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B) 膨胀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C) 膨胀后,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不变. [ ] 5. 对于理想气体系统来说,在下列过程中,哪个过程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内能的增量和对外作的功三者均为负值? (A) 等体降压过程. (B) 等温膨胀过程. (C) 绝热膨胀过程. (D) 等压压缩过程. [ ] 6. 如果卡诺热机的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从图 中的abcda 增大为da c b a '',那么循环abcda 与da c b a ''所作的净功和热机效率变化情况是: (A) 净功增大,效率提高. (B) 净功增大,效率降低. (C) 净功和效率都不变. (D) 净功增大,效率不变. [ ] 7. 两个卡诺热机的循环曲线如图所示,一个工作在温度为T 1 与T 3的两个热源之间,另一个工作在温度为T 2 与T 3的两个热源之间,已知这两个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相等.由此可知: (A ) 两个热机的效率一定相等. (B ) 两个热机从高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一定相等. c ' d T 2 a b b ' c T 1V O p

第13章-热力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习题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1、关于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的判断: (1) 可逆热力学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2) 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4) 凡有摩擦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以上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2、如图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 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经历如图(1) 所示的abc 过程,(图中虚线ac 为等温线),和图(2) 所示的def 过程(图中虚线df 为绝热线).判断 这两种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abc 过程 热,def 过程 热. 4、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0,右边为真空.今将隔板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 。 (=γ C p /C V ) 5、一定量理想气体,从同一状态开始使其体积由V 1膨胀到2V 1,分别经历以下 三种过程:(1) 等压过程;(2) 等温过程;(3)绝热过程.其中:__________过程 气体对外作功最多;____________过程气体能增加最多;__________过程气体吸收的热量最多. V V

答案 1、(1)(4)是正确的。 2、是A-B 吸热最多。 3、abc 过程吸热,def 过程放热。 4、P 0/2。 5、等压, 等压, 等压 理想气体的功、能、热量 1、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固定不变,一个盛有氦气,另一个盛有氢气(看成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5J 的热量传给氢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氨气传递热量是 。 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cb 过程时吸热500 J .则 经历acbda 过程时,吸热为 。 3、一气缸贮有10 mol 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压缩 过程中外界作功209J , 气体升温1 K ,此过程中气体能增量为 _____ ,外界传给气体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普适气体常量 R = 8.31 J/mol · K) 4、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对外作功为 200 J .若此种气体为单 原子分子气体,则该过程中需吸热_____________ J ;若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则 需吸热______________ J. p (×105 Pa) 3 m 3)

(完整word版)大学物理学热力学基础练习题

《大学物理学》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13-1.如图所示,bca 为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b 1a 和b 2a 是任意过程,则上述两过程中气体做功与吸收热量的情况是 ( ) (A )b 1a 过程放热、作负功,b 2a 过程放热、作负功; (B )b 1a 过程吸热、作负功,b 2a 过程放热、作负功; (C )b 1a 过程吸热、作正功,b 2a 过程吸热、作负功; (D )b 1a 过程放热、作正功,b 2a 过程吸热、作正功。 【提示:体积压缩,气体作负功;三个过程中a 和b 两点之间的内能变化相同,bca 线是绝热过程,既不吸热也不放热,b 1a 过程作的负功比b 2a 过程作的负功多,由Q W E =+?知b 2a 过程放热,b 1a 过程吸热】 13-2.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态A 变到平衡态B ,且他们的压强相等,即A B P P =。问在状态A 和状态B 之间,气体无论经过的是什么过程,气体必然 ( ) (A )对外作正功;(B )内能增加; (C )从外界吸热;(D )向外界放热。 【提示:由于A B T T <,必有A B E E <;而功、热量是 过程量,与过程有关】 13-3.两个相同的刚性容器,一个盛有氢气,一个盛氦气(均视为刚性理想气体),开始时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同,现将3 J 的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到一定的温度,若氢气也升高到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氢气传递热量为 ( ) (A )6J ; (B )3J ; (C )5J ; (D )10J 。 【提示:等体过程不做功,有Q E =?,而2 mol M i E R T M ?= ?,所以需传5J 】 13-4.有人想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则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的是( ) A () C () B () D ()

热力学基础作业

大学物理课堂作业 热力学基础 一、填空题 1 在p?V图上 (1) 系统的某一平衡态用_____________来表示; (2) 系统的某一平衡过程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3) 系统的某一平衡循环过程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2.处于平衡态A的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经准静态等体过程变到平衡态B,将从外界吸收热量416 J,若经准静态等压过程变到与平衡态B有相同温度的平衡态C,将从外界吸收热量582 J,所以,从平衡态A变到平衡态C的准静态等压 过程中气体对外界所作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对外作功为200 J.若此种气体为单 原子分子气体,则该过程中需吸热_____________ J;若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则 需吸热______________ J. 4.可逆卡诺热机可以逆向运转.逆向循环时, 从低温热源吸热,向高温热源放热,而且吸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等于它正循环时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和从高温热源吸的热量.设高温热源的温度为T1 =450 K , 低温热源的温度为T2 =300 K, 卡诺热机逆向循环时从低温热源吸热Q2 =400 J,则该卡诺热机逆向循环一次外界必须 作功W=_________. 5. 一热机从温度为727℃的高温热源吸热,向温度为527℃的低温热源放热.若 热机在最大效率下工作,且每一循环吸热2000 J ,则此热机每一循环作功_____ ____________ J. 6. 从统计的意义来解释, 不可逆过程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过程, 一切实际过程都向着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进行. γC p/C V为已知)的循环过程如T-V图所示,其中CA为绝热过程,7. 1 mol 理想气体(设= A点状态参量(T1,V1)和B点的状态参量(T2,V2)为已知.试求C点的状态参量:

第十三章课后习题答案教学文案

第十三章 热力学基础 13 -1 如图所示,bca 为理想气体绝热过程,b1a 和b2a 是任意过程,则上述两过程中气体作功与吸收热量的情况是( ) (A) b1a 过程放热,作负功;b2a 过程放热,作负功 (B) b1a 过程吸热,作负功;b2a 过程放热,作负功 (C) b1a 过程吸热,作正功;b2a 过程吸热,作负功 (D) b1a 过程放热,作正功;b2a 过程吸热,作正功 分析与解 bca ,b1a 和b2a 均是外界压缩系统,由?=V p W d 知系统经这三个过程均作负功,因而(C)、(D)不对.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因此三个过程初末态内能变化相等,设为ΔE .对绝热过程bca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ΔE =-W bca .另外,由图可知:|W b2a |>|W bca |>|W b1a |,则W b2a <W bca <W b1a .对b1a 过程:Q =ΔE +W b1a >ΔE +W bca =0 是吸热过程.而对b2a 过程:Q =ΔE +W b2a <ΔE +W bca =0 是放热过程.可见(A)不对,正确的是(B). 13 -2 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态A 变到平衡态B ,且它们的压强相等,即p A =p B ,请问在状态A 和状态B 之间,气体无论经过的是什么过程,气体必然( ) (A) 对外作正功 (B) 内能增加 (C) 从外界吸热 (D) 向外界放热

分析与解 由p -V 图可知,p A V A <p B V B ,即知T A <T B ,则对一定量理想气体必有E B >E A .即气体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内能必增加.而作功、热传递是过程量,将与具体过程有关.所以(A)、(C)、(D)不是必然结果,只有(B)正确. 13 -3 两个相同的刚性容器,一个盛有氢气,一个盛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开始时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同,现将3J 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到一定的温度.若使氢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氢气传递热量为 ( ) (A) 6J (B) 3 J (C) 5 J (D) 10 J 分析与解 当容器体积不变,即为等体过程时系统不作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ΔE +W ,有Q =ΔE .而由理想气体内能公式T R i M m E Δ2 Δ= ,可知欲使氢气和氦气升高相同温度,须传递的热量 ? ?? ? ?????? ??=e e e 222e 2H H H H H H H H /:i M m i M m Q Q .再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V =mM RT ,初始时,氢气和氦气是具有相同的温度、压强和体积,因而物质的量相同,则3/5/:e 2e 2H H H H ==i i Q Q .因此正确答案为(C). 13 -4 有人想像了四个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则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的为 ( )

07章统计热力学基础(1)

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1. 设有一个体系,由三个定位的单维简谐振子所组成,体系能量为11/2 hν,这三个振子在三个固定的位置上振动,试求体系全部的微观状态数。 2. 当热力学体系的熵函数S增加0.418 J/K时,则体系的微观状态数增加多少?用ΔΩ/Ω1表示。 3. 对于双原子分子,证明: U r=NkT U v=NkT 设基态振动能为零,≈1+x 。 4.将N2气在电弧中加热,从光谱中观察到处于第一激发态的相对分子数 N(v=1)/N(v=0)=0.26,式中ν为振动量子数N(v=0)为基态占有的分子数,N(v=1)为第一激发振动态占有的分子数,已知N2的振动频率ν= 6.99×, (1) 计算气体温度。 (2) 计算振动能量在总能量(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中所占的百分数。 5.设某理想气体A,其分子的最低能级是非简并的,取分子的基态作为能量零点,相邻能级的能量为ε,其简并度为2,忽略更高能级。 (1)写出A分子的总配分函数的表达式。 (2)设ε=kT,求出相邻两能级上最概然分子数之比n1/n0。 (3)设ε=kT,试计算1 摩尔该气体的平均能量是多少? 6.某气体的第一电子激发态比基态能量高400 kJ/mol,试计算 (1)在300 K时,第一激发态分子所占的百分数? (2)若要使激发态的分子数占10%,则需多少温度? 7.零族元素氩(Ar)可看作理想气体,相对分子量为40,取分子的基态(设其简并度为1)作为能量零点,第一激发态(设其简并度为2)与基态能量差为ε,忽略其它高能级。 (1)写出氩分子的总的配分函数表达式。 (2)设ε=5kT,求在第一激发态上最可几分布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数。

1热力学基础练习题与答案

第一次 热力学基础练习与答案 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 班内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 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 多的过程 [ ] (A) 是A →B. (B) 是A →C. (C) 是A →D. (D) 既是A →B 也是A →C ,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2. 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固定不变,一个盛有氨气,另一个盛有氢气(看 成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5J 的热量传给氢 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氨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氨气传递热量 是: [ ] (A) 6 J. (B) 5 J. (C) 3 J. (D) 2 J. 3.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起始温度为T ,体积为V ,该气体在下面循环过程中经过三个平衡过程:(1) 绝热膨胀到体积为2V ,(2)等体变化使温度恢复为T ,(3) 等温压缩到原来体积V ,则此整个循环过程中 [ ] (A) 气体向外界放热 (B) 气体对外界作正功 (C) 气体内能增加 (D) 气体内能减少 4. 一定量理想气体经历的循环过程用V -T 曲线表示如图.在此循 环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热的过程是 [ ] (A) A →B . (B) B →C . (C) C → A . (D) B → C 和B →C . 5. 设高温热源的热力学温度是低温热源的热力学温度的n 倍,则理想气体在 一次卡诺循环中,传给低温热源的热量是从高温热源吸取热量的 [ ] (A) n 倍. (B) n -1倍. (C) n 1倍. (D) n n 1 倍. 6.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状态A 变到平衡状态 B (p A = p B ),则无论经过的是什么过程,系统必然 [ ] (A) 对外作正功. (B) 内能增加. (C) 从外界吸热. (D) 向外界放热. V V

第13章-热力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习题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1、关于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的判断: (1) 可逆热力学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2) 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4) 凡有摩擦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以上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2、如图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1,膨胀到体积V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B等压过程,A→C等温过程;A→D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经历如图(1) 所示 的abc过程,(图中虚线ac为等温线),和图(2) 所 示的def过程(图中虚线df为绝热线).判断这两 种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abc过程 热,def过程热. 4、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 分,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0,右边为真空.今 将隔板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 强是。(= γC p/C V) 5、一定量理想气体,从同一状态开始使其体积由V1膨胀到2V1,分别经历以下三种过程:(1) 等压过程;(2) 等温过程;(3)绝热过程.其中:__________过程气体对外作功最多;____________过程气体内能增加最多;__________过程气体吸收的热量最多.V V

答案 1、(1)(4)是正确的。 2、是A-B 吸热最多。 3、abc 过程吸热,def 过程放热。 4、P 0/2。 5、等压, 等压, 等压 理想气体的功、内能、热量 1、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固定不变,一个盛有氦气,另一个盛有氢气(看成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5J 的热量传给氢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氨气传递热量是 。 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cb 过程时吸热500 J .则 经历acbda 过程时,吸热为 。 3、一气缸内贮有10 mol 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压 缩过程中外界作功209J , 气体升温1 K ,此过程中气体内能增量为 _____ ,外界传给气体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普适气体常量 R = 8.31 J/mol· K) 4、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对外作功为 200 J .若此种气体为单 原子分子气体,则该过程中需吸热_____________ J ;若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则 需吸热______________ J. p (×105 Pa) 3 m 3)

第七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

第七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一、单选题 1.统计热力学主要研究()。 (A) 平衡体系(B) 近平衡体系(C) 非平衡体系 (D) 耗散结构(E) 单个粒子的行为 2.体系的微观性质和宏观性质是通过()联系起来的。 (A) 热力学(B) 化学动力学(C) 统计力学(D) 经典力学(E) 量子力学 3.统计热力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微观粒子的各种变化规律(B) 宏观体系的各种性质 (C) 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D) 宏观系统的平衡性质 (E) 体系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4.下述诸体系中,属独粒子体系的是:() (A) 纯液体(B) 理想液态溶液(C) 理想的原子晶体 (D) 理想气体(E) 真实气体 5.对于一个U,N,V确定的体系,其微观状态数最大的分布就是最可几分布,得出这一结论的理论依据是:() (A) 玻兹曼分布定律(B) 等几率假设(C) 分子运动论 (D) 统计学原理(E) 能量均分原理

6.在台称上有7个砝码,质量分别为1g、2g、5g、10g、50g、100g,则能够称量的质量共有:() (A) 5040 种(B) 127 种(C) 106 种(D) 126 种 7.在节目单上共有20个节目序号,只知其中独唱节目和独舞节目各占10个,每人可以在节目单上任意挑选两个不同的节目序号,则两次都选上独唱节目的几率是:() (A) 9/38 (B) 1/4 (C) 1/180 (D) 10/38 8.以0到9这十个数字组成不重复的三位数共有() (A) 648个(B) 720个(C) 504个(D) 495个 9.各种不同运动状态的能级间隔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种气体分子,其平动、转动、振动和电子运动的能级间隔的大小顺序是:() (A)△e t >△e r >△e v >△e e(B)△e t <△e r <△e v <△e e (C) △e e >△e v >△e t >△e r(D)△e v >△e e >△e t >△e r (E)△e r >△e t >△e e >△e v 10.在统计热力学中,对物系的分类按其组成的粒子能否被分辨来进行,按此原则:() (A) 气体和晶体皆属定域子体系(C) 气体属离域子体系而晶体属定域子体系 (B) 气体和晶体皆属离域子体系(D) 气体属定域子体系而晶体属离域子体系 11.对于定位系统分布X所拥有的微观状态t x为:(B) (A)(B)

第六章 热力学基础作业新答案

第六章热力学基础作业新答案

课件一补充题: (2)先等压压缩,W 2=P(V 2-V 1)=-8.1J 对全过程,有 Q 2=W 2+?E =-8.1J ?E=0 (T 1=T 2) 对全过程 等容升压,W 3=0 (1)等温过程, ?E=0 122 11111 V V ln ln V R P V T V Q W ν===561001020 ln 1.0131016.3J 100-=-??=? [补充题] 把P =1a tm ,V =100cm 3的氮气压缩到20cm 3 ,求若分别经历 的是下列过程所需吸收的热量Q 、对外所做的功W 及内能增量,(1)等温压缩;(2)先等压压缩再等容升压回到初温。

(2)系统由状态b 沿曲线ba 返回状态a 时,系统的内能变化: 204()ba ab E E J =-=- 204(282)486()ba ba Q E W J ∴=?+=-+-=- 即系统放出热量486J 6-22 64g 氧气的温度由0℃升至50℃,〔1〕保 持体积不变;(2)保持压强不变。在这两个过程中氧气各吸收了多少热量?各增加了多少内能?对外各做了多少功? 解:(1)3.6458.31(500) 2.0810()322v m Q vC T J =?=???-=? 32.0810()E J ?=? W =0 (2)3.64528.31(500) 2.9110()322p m Q vC T J +=?=???-=? 32.0810()E J ?=? 32(2.91 2.08)108.310()Q E J W -?=-?==? 6-24 一定量氢气在保持压强为4.00×510Pa 不 变的情况下,温度由0.0 ℃ 升高到50.0℃时,吸收了6.0×104 J 的热量。 (1) 求氢气的量是多少摩尔?

热力学基础习题解答

本 章 要 点 1.体积功 2 1 d V V W p V = ? 2.热力学第一定律 21Q E E W E W =-+=?+ d d d Q E W =+ 3. 气体的摩尔热容 定容摩尔热容 2V i C R = 定压摩尔热容 (1)2 P i C R =+ 迈耶公式 C P =R+C V 4.循环过程 热机效率 2111Q W Q Q η= =- 制冷系数 22 12 Q T e W T T = =- 5. 卡诺循环 卡诺热机效率 211 1T W Q T η= =- 卡诺制冷机制冷系数 22 12 Q T e W T T = =- 6. 热力学第二定律定性表述:开尔文表述、克劳修斯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7. 熵与熵增原理 S=klnW 1 2ln W W k S =?≥0 2 211 d ( )Q S S S T ?=-= ? 可逆 习题10 一、选择题 10. A 二、填空题 1. 15J 2. 2/5 3. 4 1.610J ? 4. ||1W -; ||2W - 5. J ; J 6. 500 ;700 7. W /R ; W 2 7 8. 112 3 V p ;0

9. 22+i ; 2 +i i 10. 8.31 J ; J 三、计算题 1. -700J 2. (1)T C =100 K; T B = 300 K . (2) 400J AB W =; W BC = 200 J; W CA =0 (3)循环中气体总吸热 Q = 200 J . 3. (1) W da =-×103J ; (2) ΔE ab =×104 J ; (3) 净功 W = ×103 J ; (4)η= 13% 4. (1)10%η= ;(2)4 310bc W J =? 习题10 一 选择题 1. 1摩尔氧气和1摩尔水蒸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吸收相等的热量,则它们的: (A )温度升高相同,压强增加相同。 (B )温度升高不同,压强增加不同。 (C )温度升高相同,压强增加不同。 (D )温度升高不同,压强增加相同 。 [ ] 2. 一定量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分别经历等压、等温、绝热三种过程(AB 、AC 、AD ), 其容积由V 1都膨胀到2V 1,其中 。 (A) 气体内能增加的是等压过程,气体内能减少的的是等温过程。 (B) 气体内能增加的是绝热过程,气体内能减少的的是等压过程。 (C) 气体内能增加的是等压过程,气体内能减少的的是绝热过程。 (D) 气体内能增加的是绝热过程,气体内能减少的的是等温过程。 [ ] 3. 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沿着图10-17中直线从状态a ( 压强p 1 = 4 atm ,体积V 1 =2 L )变到状态b ( 压强p 2 =2 atm ,体积V 2 =4 L ).则在此过程中: (A ) 气体对外做正功,向外界放出热量. (B ) 气体对外做正功,从外界吸热. (C ) 气体对外做负功,向外界放出热量. (D ) 气体对外做正功,内能减少. [ ] 图10-17 图10-18 4. 若在某个过程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E 随压强p 的变化关系为一直线(其延长线过 p (atm) 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