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文人的男子作闺音终极版共17页
- 格式:ppt
- 大小:2.62 MB
- 文档页数:17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的意思篇一:山西省太原市2015年高三年级语文模拟试题(一)山西省太原市2015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的觉醒与魏晋风度李泽厚魏晋时期,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
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其基本特征,就是人的觉醒。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在对日常人事的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被钟嵘推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这些“古诗”中,却有多少个字用于这种人生无常的慨叹!它们与友情、离别、相思、怀乡、行役、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结合糅杂在一起,愈显其沉郁和悲凉。
这种感喟,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与其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密不可分。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
于是,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便突现出来了。
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
正因为如此,才使那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也抒发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底下的,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是与其建功立业“慷慨多气”结合交融在一起的。
在“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面的,是“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企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找寻人生的慰藉和哲理的安息。
正由于有这种内容,便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废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备美学深度。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典籍,二是指贤才。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诗、书、礼、义、春秋)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刘向)和(刘歆)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汲冢周书)。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金刚经》。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典通》、郑樵的《通志》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廿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记》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青铜器;金文则指商周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总集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1899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一一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
2,辑佚一一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
3,四分法一一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
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
4,线装一一线装书为纸书的一种装式,在前后各加一张护页,连同正文用线装订在一起,不包书背。
线装克服了以前各种装帧的缺点,因而最终成为古代图书装帧的主流。
线装书约出现于宋代,至明代中叶以后成为主流。
5,索引一一索引,古今又称玉键、针线、韵检、通检、备检、引得等。
【关键字】意识摘要:从女性批评的角度来看,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着极强的女性意识,她的作品尤其是词以鲜明的女性视角观察记录着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认为李清照词的女性视角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关注并赞美自我形象和人格精神;二、追求爱情,袒露自己的爱情体验;三、南渡后,以自身飘零的切身感受反映民族灾难,抒发家国之痛。
关键词:李清照词男性女性视角女性意识在中国历史上李清照是一个奇迹,她以一部《漱玉词》跻身于群星璀璨的宋代词坛,成为以男性为主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另一道靓丽的风景。
对于李清照的艺术才华,词的艺术风格和卓越成就,有宋以来的评论家已成共识。
其实,李清照的价值不仅在其所取得的文学成就,把李清照置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审视发现,作为一个女性词人,她还具有极强的女性意识,以鲜明的女性视角观察记录着自己周围的世界,应该说正是这种独特的女性视角使李清照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①,赢得世人的高度赞誉。
一当女性从沉重的男权社会中觉醒,以自己的视角观察人生时,她发现的第一个美好的形象就是她自己。
那些优秀的女性作家无不在笔下描写着自己的形象,在这种描写中显示出对自我性别的认可,对自我形象的欣赏。
李清照的词在某程度上就是她心路历程的记录,带有自传的性质,因而对自我形象的描写是其重要内容,如“绣面芙蓉一笑开”“素约小腰身”等,更多的时候这种自我形象是通过咏花委婉含蓄地展示出来的。
如《庆清朝慢》:“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娇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歹带东君。
”②通过对菊花的颜色、形态和品质的赞美,表现了词人对自我超群绝伦的芳资艳质的欣赏。
又如《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历来人们只激赏它比喻用法的工巧别致,实不知李清照在写相思之苦时,也没有忘记对自我形象的美化。
西风中,满蕴着愁苦、无力摇摆的菊花,正是被思念煎熬得骨瘦肌削的女词人。
这里没有蓬头垢面,没有百无聊赖,而是像菊花一样,虽不能摆脱万千愁苦,却仍怀着期冀在枝头凄楚地美丽着,这美让人怜,让人痛。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先秦文学一、填空1、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结合在一起的2、约在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发化独立出来。
3、《弹歌》是一首----------言诗。
4、《蜡辞》大约是一首---------事祭歌。
5、先秦时期----------不分,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
6、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7、西周时期,文化为-----------所垄断,春秋战国之际,兴起了一个---------的阶层,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要的承担者。
8、先秦文学作者身份发生了由巫到史,到------,再到------的演变。
9、夏商文化以--------文化最有代表性。
10、自西周开始,----------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11、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最有神话学价值。
12、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故事最为著名。
13、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社会。
14、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形到---------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15、雅颂多为---------时期的作品。
16、国风多为---------时期的作品。
17、雅颂多为---------句,较少杂言。
18、《诗经》的句式以---------言为主。
19、《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20 、雅颂多出自----------------之手。
21、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
22 、------------、--------------是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23 、《尚书》分-------、---------、-------、--------四部分,其中---------、------------。
24、《左传》的体例是---------史。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名词解释+论述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名词解释+论述古代文学名词解释(上)1、20、建安风骨: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
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
后人把这种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作家有“三曹”、“七子”、蔡琰等。
21、太康文学:太康是西晋文学的繁荣时期,此时时局稳定,文人们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又因社会小康,文人多忘乎所以,歌功颂德,故形式主义文风亦日趋严重,追求文学作品形式的华美,创作成就并不太高,文人自学地追求作品的艺术表现,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大潮是趋于浮艳,诗尚雕琢,文崇骈俪,词采绮丽成为诗文的普通特色。
代表这种主流派风格的作家,首推潘岳和陆机。
22、玄言诗:晋室南渡,士族文人沉溺享乐,意志更加消沉,以玄学自我迷醉的风气日渐浓厚,其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淡乎寡味。
缺少艺术形象和真情流露,几乎无艺术性可言,东晋玄言诗代表人物有孙绰、许询等。
23、左思风力:这是钟嵘《诗品》对左思创作风格的评价。
左思的诗歌,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咏史》八首,借咏史抒发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感慨深沉、情调激昂,笔力矫健,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即是后世所说的“左思风力”。
24、元嘉三大家:指的是刘宋时期活跃在文坛的三位诗人:谢灵运、颜延之、鲍照,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颜延之喜用典故、堆砌辞藻,成就较逊;鲍照诗歌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表现了寒士的慷慨不平,他们艺术成就高,影响大,被称为“元嘉三大家”。
25、竟陵八友:南齐竟陵王萧子良礼才好士,一时天下文士皆追随之。
其中文学成就较为突出、在当时名声最高的是“竟陵八友”: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A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1.有关女娲的神话应产生于社会。
2.《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等国风。
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是《邶风·》一篇中的句子。
4.我国第一部记言记事文字的总集是《》。
5.庄周的著作现存共三十三篇,分篇、外篇和篇,6.屈原在《离骚》中吸收了很多的神话,诗中的曦和与望舒分别是神和神。
7.《九歌》中写山神之恋的作品是《》8.赋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形式上介于____与____之间。
9.《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部分。
10.现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集子是宋人____的《乐府诗集》。
11.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的、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
12.刘勰《文心雕龙》称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的“古诗”为“五言之也。
”13.“人生天地间,。
”是《青青陵上柏》中的诗句。
14.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是曹丕的《》。
15.左思的代表作有《》八首。
16.陶渊明的辞赋名篇有《悲士不遇赋》、《》和《归去来兮辞》。
17.南朝文人诗歌于刘宋时期发生第一次变化,__________取代了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18.南北朝骈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19.南朝民歌以和为最主要的两大类。
20.《世说新语》所记人物轶事起于东汉末,止于。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6分)1. 《诗经》全集共():A、三百篇B、三百零五篇C、二百九十五篇2. 《尚书》书名的意思是()A高尚的书B上古之书C时尚之书3.《汉书·艺文志》说屈原作品有()篇:A、26B、25C、244.《孔雀东南飞》属于()A汉乐府B古诗十九首C南朝民歌5. 建安诗歌的主要形式为()。
A、四言诗B、七言诗C、五言诗6.“才秀人微”指的是()A、谢眺B、鲍照C、左思7.关汉卿的《窦娥冤》是据以下哪部作品创作而成()A、《东海孝妇》B、《韩凭夫妇》C、《精卫填海》8.“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出自()的作品。
《书谱》原文、注释、译文(1):夫〔1〕自〔2〕古之善〔3〕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4〕,晋末称二王之妙〔5〕。
王羲之云〔6〕:“顷〔7〕寻诸名书,钟、张信〔8〕为绝伦〔9〕,其余不足观〔10〕。
”可谓钟、张云〔11〕没〔12〕,而羲、献继〔13〕之。
注释:【1】夫:文言文发语词,表示后面要发议论。
【2】自:从,由。
【3】善:擅长,长(cháng )于。
【4】绝: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
【5】妙:美,好。
【6】云:说。
【7】顷:近来、适才、不久前。
【8】信:实在、的确。
【9】伦:辈,类。
绝伦:无与伦比。
【10】观:看,观察。
【11】云:语气助词,可用于句首、句中或句末。
此句中者。
【12】没:通“殁”,死。
【13】继:持续,接着,继承。
自古以来,擅长书法的人,汉代张芝、三国曹魏时期钟繇的作品无可比拟,东晋时期,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精致美好。
王羲之说:“近来我研究列位名家的书迹,钟繇、张芝确实超绝群伦,其它人的作品不值得观赏。
”可以说自钟繇、张芝身后,王氏父子继承书法的传统。
(2):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1〕抗行〔2〕,或〔3〕谓〔4〕过〔5〕之;张草犹当雁行〔6〕,然张精熟,池水尽墨〔7〕,假令寡人〔8〕耽〔9〕之若此,未必谢〔10〕之。
”此乃推〔11〕张迈〔12〕钟之意也。
考〔13〕其专〔14〕擅〔15〕,虽未果〔16〕于前规〔17〕,摭〔18〕以兼通,故无惭〔19〕于即〔20〕事〔21〕。
注释:【1】当:应该。
【2】抗:对等。
抗行:对抗、并行,犹言八两半斤。
【3】或:有的人。
【4】谓:说。
【5】过:超出。
【6】雁行:同样。
【7】池水尽墨:指张芝学书的故事。
晋卫恒《四体书势》:“弘农张伯英者,因此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然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8】寡人:此非专指君王。
原为古代君主的谦称及诸侯夫人的自称,晋人习惯自称寡人。
【9】耽:爱好,专心于。
【10】谢:逊于、不如。
魏晋文学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下列哪位作家不属于魏晋时期?()A. 曹操B. 曹植C. 王勃D. 阮籍答案:C解析:王勃是初唐时期的诗人。
2. “建安七子”中不包括()A. 孔融B. 陈琳C. 王粲D. 陶渊明答案:D解析: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
3. 被称为“建安之杰”的是()A. 曹操B. 曹丕C. 曹植D. 王粲答案:C解析:曹植的文学成就很高,被称为“建安之杰”。
4. 下列作品不属于曹操的是()A. 《龟虽寿》B. 《观沧海》C. 《短歌行》D. 《咏怀诗》答案:D解析:《咏怀诗》是阮籍的作品。
5. 以下哪位诗人是竹林七贤之一?()A. 嵇康B. 刘桢C. 蔡邕D. 左思答案:A解析: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
6. 西晋太康时期的代表作家是()A. 左思B. 潘岳C. 陆机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左思、潘岳、陆机都是西晋太康时期的代表作家。
7.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是钟嵘对()的评价。
A. 曹操B. 曹丕C. 曹植D. 王粲答案:C解析:这是钟嵘在《诗品》中对曹植诗歌风格的评价。
8. 下列作品属于陶渊明的是()A. 《桃花源记》B. 《洛神赋》C. 《三都赋》D. 《登楼赋》答案:A解析:《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作品。
9.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属于()A. 辞赋B. 诗歌C. 散文D. 小说答案:A解析:《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辞赋。
10. 以下哪句诗出自陶渊明?()A.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D.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答案:B解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名句。
11. 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是()A. 诗歌的繁荣B. 辞赋的兴盛C. 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兴起D. 小说的出现答案:C解析: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兴起是魏晋时期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12. 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的代表作品是()A. 《咏史》B. 《拟行路难》C. 《悼亡诗》D. 《游仙诗》答案:B解析:《拟行路难》是鲍照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