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的科技任务选择及对我国的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267.50 KB
- 文档页数:3
发达国家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主要发达国家以通信、金融、物流、专业服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已占全部服务业的50%,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服务业生产和经营方式,也带动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政策;措施1 国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措施1.1 成立专门的服务业发展机构,指导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涉及的门类较多,行业管理较为复杂,发达国家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专门成立服务业发展或促进机构,从战略高度指导和协调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新加坡专门成立了服务业总体推进机构,及时监测和解决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扶持行为引导和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在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物流协会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些协会不仅协助政府做好物流规划、制定政策、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同时还开展物流研究,指导行业发展,举办交流活动,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各种专业培训,为物流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
1.2 出台系列产业发展政策,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1)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政策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由于金融、信息、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都是知识密集型和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因此发达国家普遍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科技创新。
一是注重服务业科研投入。
美国是世界上研发投入最多的国家,研发投资额占世界的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金融、咨询、法律等生产性服务业经历了一个以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和改造浪潮,美国近20年服务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是其他行业的2倍。
英国政府通过税收政策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英国服务业的科研投资总额达到25亿英镑,是当年制造业科研投资增长速度的4倍。
二是强化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
2002年7月,英国贸工部出台了《投资与创新》的政府战略报告,提出要为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增加投入。
9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战并逐渐外溢至科技等领域,将维持自身科技优势、迟滞中国科技发展作为战略博弈的重要手段。
在此背景下,我国国防科技发展面临着严峻威胁与挑战,需要总结历史经验、加强战略谋划,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防科技发展道路。
一、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国防科技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快速起步,历经多次外部封锁,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经过艰辛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逐步建立起独立自主、专业齐全、配套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涌现出一大批引领性重大创新成果,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一)建国初期引进仿研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物资资源匮乏、资金人才短缺,外部安全环境十分恶劣,国防科技发展举步维艰。
为迅速改变国防科技的落后面貌,中央审时度势,积极争取并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援助。
1951至1954年,中苏达成156项重点工业项目的引进协议,其中军工项目占44项。
1955至1959年,先后新建和扩建了79个规模较大的军工厂,仿制生产或改进武器装备,开始探索自行研制。
经过10年艰苦努力,初步形成了以仿制常规武器为主的国防科技体系,建立了常规武器装备生产和协作配套体系。
(二)中苏关系破裂后自力更生1960年,苏联全面撕毁《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全部专家,停止一切援助。
面对苏联毁约停援和严重经济困难,中央坚定了独立自主搞国防尖端技术的决心,树立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指导方针,制定了“科研十四条”和“科研三步棋”政策措施,做出了集中力量突破“两弹一星”技术战略部署,先后动员组织26个部委,20个省、市,900多个工厂、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在完全或基本没有外援的状况下,主要靠自力更生搞出了原子弹、氢弹、导弹,发射了人造卫星,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本文研究主要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发展路径,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分析再工业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美国、英国、日木、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实现路径,探讨了其对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启示关键词:再工业化转变发展启示主要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实体经济受到巨大冲击,纷纷将视角转向再工业化。
再工业化既是发达国家缓解金融危机困境,抚平经济失衡,加紧推动经济复苏,保持经济与社会稳定的现实选择;也是发达国家占据新一轮产业革命制高点,寻求继续掌控全球经济主导权的战略谋划。
再工业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研究主要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举措,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再工业化”的含义“再工业化”是西方学者基于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下降、大量工业性投资移师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种“回归”战略,即重回实体经济,使工业投资在国内集中,避免出现产业结构空洞化。
“再工业化”是指通过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通过政府的帮助重新重视和发展工业,包括改造提升现有的工业和发展新工业的过程。
“再工业化”是指发达国家从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是一个逐步将附加值低的环节祛除,重拾附加值高的环节。
二、主要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实现路径通过梳理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所颁布的政策法规,不难看出,各国都在力图通过政府干预重振制造业,都试图通过以下途径来推进再工业化的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制造业的价值,重新拟定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制造业的发展。
美国重新拟定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在救市和则政刺激方案中加大对制造业援助力度,制定了“国家出口计划”,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力度,积极开展对外出口。
英国政府和产业界开始重新认识制造业这一基础产业的重要性。
2013年第2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3No.2收稿日期:2012-04-23,修回日期:2012-09-14基金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高校科研管理廉政风险防范研究”(1235033)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3.02.009美日韩三国科技政策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刘永林,傅正华,刘泽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100192)摘要:研究美日韩三国科技政策的演变,总结科技演变的特点,借鉴美日韩三国科技政策的优点,优化我国的科技政策,将对我国实现“科教兴国”和“科技优先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技政策;演变;启示中图分类号:F204;G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3)02-0031-05Evolution of Technology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Korea and their Inspiration to our CountryLIU Yonglin ,FU Zhenghua ,LIU Zezheng(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2,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studies the 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f Japan ,South Korea and the U.S and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ical evolution.It proposes that it ’s necessary to learn from them in order to improve our policy of sciences.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our country for realizing the strategy about “gives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develop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Key words :technology policy ;evolution ;inspiration1引言美国能够在二战后的几十年期间一直占领世界头号发达国家位置,在遭受9·11恐怖袭击和07年金融危机的重创之下并没有一蹶不振,得益于美国当局能够根据国际国内局势适时调整国家发展方向,特别是科技政策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专题:新时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Major S&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引用格式:宋大成, 肖帅, 李天鸣, 等. 国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4, 39(3): 447-458,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129003.Song D C, Xiao S, Li T M, et al. Comparison of open sharing modes of foreign large-scale scientific facilit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4, 39(3): 447-458,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129003. (in Chinese)国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宋大成1,2肖帅3李天鸣3温珂1,2*游玎怡4张辰3魏强3郭润桐1,21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北京1000492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1001903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北京1001904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610065摘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在开放科学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增进创新合作和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从资源稀缺性和资源可持续性2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4种开放共享模式:公共普惠共享模式、市场响应共享模式、集约保障共享模式和战略合作共享模式。
遴选国外代表性案例,通过多案例比较分析,文章进一步阐述了不同开放共享模式的基本特征。
作者简介:刘峰峰,女,1978年生,助理馆员,武汉大学图书馆专业研究生进修班学员;赵海燕,女,1979年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工作。
国外信息技术政策、应用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刘峰峰 赵海燕(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 杭州 310018) (浙江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临安311300)摘 要 从2004年全球NRI 指数排行入手,通过全球信息技术实力对比分析出我国目前处于信息技术实力的相对落后状态,在深入分析美国、芬兰、韩国、德国和法国等信息技术相对实力较强的国家的信息技术政策、战略,政府作用以及实践经验之后,得出了我国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立法 信息技术政策 NRI1 全球信息技术实力对比1.1 /气球0还是/铅球0 气球:贸易量很大,自有信息技术含量小,像气球,微力就可抛起,但落地无坑、一碰就破;铅球:贸易随市场,自有信息技术含量大,像铅球,用力方可抛出,但落地有坑、百撞不破。
就此而论,中国信息技术面临的挑战,是在/气球0和/铅球0两者之间做出战略选择。
就目前状态看,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主要还处在/气球产业0状态,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劲旅韩国等国家,都选择了/铅球产业0的发展道路。
用翘翘板来比喻,情况就是:美国信息技术的铅球有个下落动作,就会把中国的气球弹上天;而中国信息技术气球有什么动作,对美国的铅球不会有多大作用。
更进一步讲,如果韩国或类似的新兴劲旅国家的信息技术有个不小心动作,就像有个小针头戳了一下,再大的气球也会顿时破裂。
这是信息技术的比喻特点,却告诫我们要警惕和防止中国信息技术的/空心化0,寻找出自己的一条扎实的技术发展道路,来迎接各国带来的技术挑战。
1.2 全球NRI 指数排行 (信息技术参与获益指数排行,1为最强,如表1)表1 全球NRI 指数排行(信息技术参与获益指数排行,1为最强)01.美国05.丹麦09.澳洲13.荷兰17.台湾45.印度02.新加坡06.加拿大10.冰岛14.卢森堡18.香港51.中国03.芬兰07.瑞士11.德国15.英国19.法国04.瑞典08.挪威12.日本16.以色列20.韩国资料来源:世界经济论坛,世界银行,2004年这里,NRI 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的参与程度和获益程度的指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技术实力的总体状态。
摘 要: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X52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803/ki.issn.1004-6216.2016.05.003Abstract: Keywords: CLC number: X52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地下水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亟须构建地下水污染修复体系,为地下水污染修复实施提供保障。
文章概述了国外地下水修复体系研究进展和我国地下水污染修复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下水修复技术建议,旨在推进我国地下水环境管理与修复产业化发展。
地下水;修复技术:体系Current Status of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and Enlightenment to ChinaWen Yi, Zhao Dan(Chinese Academy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MEP, Beijing 100012, China)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groundwater pollution in China has become serious environmentalissues. Therefore, it was urgent to construct remediation technology system so as to provide guarantee for implementation of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action. In this paper, foreign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system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remediation system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a were reviewed. Then, suggestions of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technology were proposed,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remediation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Groundwater; Remediation Technology; System 第42卷 第5期2016年10月环境保护科学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Vol.42 No.5Oct.2016,12~14地下水修复技术体系的合理构建及其有效性验,并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复杂性,提出了相分析是修复实施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