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卷(十)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485.00 KB
- 文档页数:9
课时2冲积平原的形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冲积平原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机制。
(综合思维)2.结合资料,分析不同区域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和特点。
(区域认知)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形成、规模及分布的影响。
(综合思维)4.结合材料,分析聚落布局中的人地协调思想。
(人地协调观)目标一冲积平原的形成1.河流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
2.流水沉积作用:河流挟带的泥沙,由于河床坡度减小、水流速度变慢、水量减少和泥沙增多等,引起的搬运能力减弱而发生沉积。
3.冲积平原的形成三种常见的冲积平原类型:山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其分布、形成机制和地貌类型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类型山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分布山前地带河流中下游河口地区示意图地貌特点冲积扇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地势平坦、宽广,是冲积平原的主体,常沿河呈带状分布河口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形成机制山区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河流挟带大量砾石和泥沙→河流流出山区进入平原→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地区形成曲流→在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形成水下堆积体→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河流挟带大量泥沙进入海洋→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前沉积→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冲积扇→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体,称三角洲→沉积物质增加,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根据河流堆积地貌判断河流的流向(1)根据河流地貌类型判定河流流向(2)根据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判定河流流向一般河流上游沉积物颗粒大且棱角分明;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较小,且呈浑圆状;河流入海口处沉积物颗粒最小。
第2课时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题组一概念·结论速判1.基于对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的理解,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1)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都是跨膜运输。
(×分析: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作用。
(2)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3)消耗ATP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分析:胞吞、胞吐也消耗ATP。
(4)细菌和病毒被吞噬细胞吞噬是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的。
(√(5)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消化道中的氨基酸是主动运输。
(√·题组二被动运输2.简单扩散的特点是(A.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B.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D.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解析】选A。
简单扩散是指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其物质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B、C、D项错误,A项正确。
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简单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B.需要载体蛋白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D.不需要载体蛋白【解析】选D。
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被动运输,运输方向都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A项错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项错误;主动运输的方向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C项错误;简单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不需要载体蛋白,D项正确。
·题组三主动运输4.(2021·德州高一检测)如图为物质X和Y跨膜运出细胞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X可能是H2OB.物质Y可能是O2C.物质X运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物质X和Y运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解析】选A。
物质X运输方向为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为主动运输,所以不可能是H2O,A错误;物质Y的运输方向为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可能是O2,B正确;物质X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正确;物质X运出细胞一定消耗能量,物质Y运出细胞不消耗能量,D正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氧化剂本身被还原,生成氧化产物B .氧化剂是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C .还原剂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D .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不可能是同一物质解析:选B 。
氧化剂本身被还原,应生成还原产物,A 错;还原剂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应升高,C 错;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物质,如氯酸钾分解制备氧气,氯酸钾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错。
2.(2012·焦作高一检测)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①S 2- ②Fe 2+ ③Fe 3+ ④S ⑤H + ⑥Na + ⑦MgA .①⑦B .②④C .③⑤⑥D .②④⑤⑥解析:选C 。
元素在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
S 2-在最低价,Fe 2+处于中间价,Fe 3+是最高价,S 在中间价态,H +在最高价,Na +在最高价,Mg 处于最低价,所以选C 。
3.需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反应是( )A .PCl 3―→PCl 5B .MnO -4―→Mn 2+C .SO 2―→SO 2-3D .Fe 3O 4―→Fe 解析:选A 。
A 中,PCl 3―→PCl 5,P 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B 中Mn 元素和D 中的Fe 元素化合价均降低,被还原,需加还原剂才能实现;C 中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元素的单质一定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B .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C .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D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解析:选D 。
A 中存在2O 3======放电3O 2反应,不合题意,故错误;B 中氧化性强弱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而是体现在得电子的能力强弱;C 中Fe 2+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D 中Na 2SO 4含有+6价的硫,但没有强氧化性。
函数的最大(小)值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函数最大(小)值的求法1.(2021湖南娄底一中高一上期中)函数f (x )=x 2+x 在区间[-1,1]上的最小值是 ( ) A.2B.0C.14D.-142.函数f (x )={2x +6,x ∈[1,2],x +7,x ∈[-1,1),则f (x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 )A.10,6B.10,8C.8,6D.以上都不对3.若函数y =f (x ),x ∈[-2,2]的图像如图所示,则该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 ( )A.f (32),f (-32) B.f (0),f (32)C.f (0),f (-32) D.f (0),f (2) 4.函数f (x )=x +√2x -1 ( ) A.有最小值12,无最大值B.有最大值12,无最小值C.有最小值12,有最大值2D.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5.(2021河北邢台高一上期中联考)已知函数f (x )=3x -11-x,其定义域是[-4,-2],则 ( )A.f (x )有最大值-73,最小值-135B.f (x )有最大值-73,无最小值 C.f (x )有最大值-135,最小值-73 D.f (x )有最小值-135,无最大值 题组二 函数最大(小)值的综合运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函数f(x)的值域为[a,b],则f(x)min=a,f(x)max=bB.若f(x)min=a,f(x)max=b,则函数f(x)的值域为[a,b]C.若f(x)min=a,则直线y=a不一定与f(x)的图像有交点D.若f(x)min=a,则直线y=a一定与f(x)的图像有且仅有一个交点7.若函数y=ax+1在[1,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则实数a的值是()A.2B.-2C.2或-2D.08.在如图所示的锐角三角形空地中,欲建一个面积最大的内接矩形花园(阴影部分),则其边长x为m.9.函数y=-x2+6x+9在区间[a,b](a<b<3)上有最大值9,最小值-7,则a=,b=.10.(2019湖北沙市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段考)已知定义在[-1,2]上的一次函数f(x)为单调增函数,且值域为[-3,3].(1)求f(x)的解析式;(2)求函数f[f(x)]的解析式,并确定其定义域.11.某公司生产一种电子仪器的固定成本为20000元,每生产一台仪器需增加投入100元,已知总收益满足函数R(x)={400x-12x2(0≤x≤400),80000(x>400),其中x是仪器的月产量(单位:台).(1)将利润表示为月产量的函数f(x);(2)当月产量为何值时,公司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元?(总收益=总成本+利润)题组三函数的最大(小)值在方程与不等式中的应用12.若不等式-x+a+1≥0对一切x∈(0,12]成立,则a的最小值为 () A.0 B.-2C.-52D.-1213.(2021河北定州二中高一上11月月考)当1≤x ≤3时,关于x 的不等式ax 2+x -1<0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0) B.-∞,-14 C.-14,+∞D.-12,+∞14.已知函数f (x )=11-x (1-x ),若方程f (x )=a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5.(2021河南高一上期中联考)锂电池的容量通常以A ·h(安培小时)为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当以恒定电流充电时,把电池充满所需要的充电时间t (单位:h)等于电池的容量与充电电流x (单位:A)之比.电池充电时会产生额外的能量损失(不影响电池充入的电量).已知某种锂电池的容量为20A ·h,且充电时每小时的能量损失P (能量单位)与充电电流x 的关系式为P =x 2600+x 300+12.设这种锂电池的电量从0到充满电的能量损失总量为Q ,则充电电流为多大时,Q 的值最小?最小值为多少?参考结论:函数y =ax +xx (a ,b >0)在区间0,√xx 上单调递减,在区间√xx ,+∞上单调递增.16.已知函数f (x )=x -1x +2,x ∈[3,5]. (1)判断函数f (x )的单调性,并证明;(2)若不等式f (x )>a 在[3,5]上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若不等式f (x )>a 在[3,5]上有解,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能力提升练一、选择题1.(2019湖北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一上月考,)函数y =√1-x -√3+x 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N ,则x x的值为 ( ) A.√2 B.1C.-1D.22.(2021湖北鄂西北五校高一上期中联考,)已知函数f (x )={(x -1)x +2x ,x <0,x 2-2x ,x ≥0有最小值,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12,1)B.-12,1C.[-12,1]D.(-12,1]3.()若函数y =f (x )的值域是[12,3],则函数F (x )=f (x )+1x (x )的值域是 ( )A.[12,3]B.[2,103] C.[52,103]D.[3,103]4.(2019湖南长沙南雅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检测,)已知f (x )=min{x 2-2x ,6-x ,x },则f (x )的值域是( )A.(-∞,3)B.(-∞,3]C.[0,3]D.[3,+∞)5.()定义新运算⊕:当a ≥b 时,a ⊕b =a ;当a <b 时,a ⊕b =b 2.若函数f (x )=(1⊕x )x -(2⊕x ),x ∈[-2,2],则f (x )的最大值等于( )A.-1B.1C.6D.126.(2019广东潮阳实验学校高一上第一次段考,)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4|+|x +3|<a 有实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7,+∞)B.[7,+∞)C.(1,+∞)D.(1,7)7.()设函数f (x )={-(x-x )2+x 2,x ≤0,-x 2+2x +1-x ,x >0.若f (0)是f (x )的最大值,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 A.[4,+∞) B.[2,+∞)C.[1,+∞) D.[1,2]二、填空题8.(2021福建厦门一中高一上期中,)函数f (x )=x +2√1-x 的最大值为 .9.()若函数f (x )=x 2-2x +3-c 的最小值为2017,则f (x +2017)的最小值是 .10.(2019河北辛集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已知函数f (x )=x 2-4|x |+1,若f (x )在区间[a ,2a +1]上的最大值为1,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三、解答题11.(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模块检测,)已知函数f (x )=x 2+1,g (x )=4x +1的定义域都是集合A ,函数f (x )和g (x )的值域分别为S 和T. (1)若A =[1,2],求S ∩T ;(2)若A =[0,m ],且S =T ,求实数m 的值;(3)若对于A 中的每一个x 的值,都有f (x )=g (x ),求集合A.12.(2020广东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已知函数f (x )={x +1x ,x ∈[-2,-1),-2,x ∈[-1,12),x -1x ,x ∈[12,2].(1)求f (x )的值域;(2)设函数g (x )=ax -2,x ∈[-2,2],若对于任意x 1∈[-2,2],总存在x 0∈[-2,2],使得g (x 0)=f (x 1)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全解全析 第二章 函 数 §3 函数的单调性 第2课时 函数的最大(小)值基础过关练1.D2.A3.C4.A5.A6.A7.C12.D13.B1.D 因为f (x )=x 2+x 的图像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 =-12∈[-1,1],所以f (x )min =f -12=14-12=-14.故选D .2.A 作出f (x )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知,当x =-1时,f (x )min =f (-1)=6; 当x =2时,f (x )max =f (2)=10,即f (x )的最大值为10,最小值为6,故选A .3.C 由题图可得,函数最大值对应图像中的最高点的纵坐标f (0),同理,最小值对应f (-32).4.A ∵f (x )=x +√2x -1在定义域[12,+∞)上是增函数,∴f (x )≥f (12)=12,即函数的最小值为12,无最大值,故选A .5.A 函数f (x )=3x -11-x =-3+21-x , 因为x ∈[-4,-2],所以-x ∈[2,4], 所以1-x ∈[3,5],所以21-x ∈[25,23], 所以-3+21-x ∈[-135,-73],所以f (x )∈[-135,-73],所以f (x )有最小值-135,最大值-73. 故选A .6.A 函数f (x )的值域为[a ,b ],则f (x )min =a ,f (x )max =b ,A 对;f (x )min =a ,f (x )max =b ,区间[a ,b ]上的某些元素可能不是函数值,所以[a ,b ]不一定是值域,B 错;若f (x )min =a ,由定义知一定存在x 0使f (x 0)=a ,即f (x )的图像与直线y =a 一定有交点,但不一定唯一,C,D 都错.7.C 由题意知a ≠0,当a >0时,函数y =ax +1在[1,2]上单调递增,有(2a +1)-(a +1)=2,解得a =2;当a <0时,函数y =ax +1在[1,2]上单调递减,有(a +1)-(2a +1)=2,解得a =-2. 综上可知,a =±2. 8.答案 20解析 设矩形花园边长为x 的边的邻边长为y m,则x 40=40-x40,即y =40-x ,由此可知,矩形花园的面积S =x ·(40-x )=-x 2+40x =-(x -20)2+400,所以当x =20时,面积最大.9.答案 -2;0解析 已知y =-x 2+6x +9,整理,得y =-(x -3)2+18,函数图像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 =3. ∵a <b <3,∴函数y =-x 2+6x +9在区间[a ,b ]上单调递增,∴当x =b 时,y max =-b 2+6b +9=9,解得b =0(b =6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x =a 时,y min =-a 2+6a +9=-7, 解得a =-2(a =8不符合题意,舍去). 10.解析 (1)设f (x )=ax +b (a >0),由已知得{x (-1)=-3,x (2)=3,即{-x +x =-3,2x +x =3, 解得{x =2,x =-1,所以f (x )的解析式为f (x )=2x -1(-1≤x ≤2). (2)由(1)得,f [f (x )]=f (2x -1)=2(2x -1)-1=4x -3. 由f (x )的定义域为[-1,2],得-1≤2x -1≤2,即0≤x ≤32,所以f [f (x )]的定义域为[0,32].11.解析 (1)月产量为x 台,则总成本为(20000+100x )元,从而f (x )=R (x )-(20000+100x ) ={-12x 2+300x -20000(0≤x ≤400),60000-100x (x >400).(2)由(1)可知,当0≤x ≤400时,f (x )=-12·(x -300)2+25000,∴当x =300时,f (x )max =25000;当x >400时,f (x )=60000-100x ,是减函数,f (x )<60000-100×400<25000, ∴当x =300时,f (x )max =25000,故当月产量为300时,公司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25000元.12.D 设f (x )=-x +a +1,由不等式-x +a +1≥0对一切x ∈(0,12]成立可得,只需满足f (x )min ≥0即可.因为f (x )在(0,12]上是减函数,所以当x ∈(0,12]时,f (x )min =a +12,所以a +12≥0,即a ≥-12,所以a min =-12,故选D . 13.B 当1≤x ≤3时,由ax 2+x -1<0恒成立可得,a <1x 2-1x恒成立,令f (x )=1x2-1x=1x -122-14,则当x =2时,f (x )min =-14,所以a <-14,故选B .14.答案 (-∞,0]∪(43,+∞)解析 因为1-x (1-x )=x 2-x +1=(x -12)2+34≥34,所以0<11-x (1-x )≤43,故f (x )的值域为(0,43].又方程f (x )=a 无解,所以a 不在函数f (x )的值域内,故a 的取值范围是(-∞,0]∪(43,+∞). 15.信息提取 ①P =x 2600+x 300+12(0≤x ≤20);②Q =Pt.数学建模 本题以锂电池充电为背景,构建函数模型,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相应函数的最值,从而解决生活中的最优化问题.解析 由题意知,充电时间t =20x , ∴Q =Pt =x 2600+x 300+12·20x =x 30+10x +115, 根据参考结论可知:当x ∈(0,10√3)时,Q 单调递减; 当x ∈(10√3,20)时,Q 单调递增. ∴当x =10√3时,Q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33+115.16.解析 (1)f (x )在[3,5]上为增函数.证明:任取x 1,x 2∈[3,5]且x 1<x 2,则f (x 1)-f (x 2)=x 1-1x 1+2-x 2-1x 2+2=3(x 1-x 2)(x1+2)(x 2+2).∵3≤x 1<x 2≤5,∴x 1-x 2<0,(x 1+2)(x 2+2)>0,∴f (x 1)-f (x 2)<0,即f (x 1)<f (x 2), ∴f (x )在[3,5]上为增函数.(2)由不等式f (x )>a 在[3,5]上恒成立知,f (x )min >a ,由(1)知,f (x )在[3,5]上为增函数,所以f (x )min =f (3)=25,所以25>a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5). (3)由不等式f (x )>a 在[3,5]上有解知,f (x )max >a ,由(1)知,f (x )在[3,5]上为增函数,所以f (x )max =f (5)=47,所以47>a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47).能力提升练1.C2.C3.B4.B5.C6.A7.B一、选择题1.C 由y =√1-x -√3+x 有意义,得{1-x ≥0,3+x ≥0,解得-3≤x ≤1,因此y =√1-x -√3+x 的定义域为[-3,1],又∵函数y =√1-x -√3+x 在[-3,1]上单调递减, ∴M =y max =√4-√0=2,N =y min =√0-√4=-2,因此,x x =2-2=-1,故选C . 2.C 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得{x -1<0,2x ≥-1或a -1=0,解得-12≤a <1或a =1,故a ∈[-12,1],故选C .3.B 令t =f (x ),则t ∈[12,3],易知y =t +1x 在[12,1]上单调递减,在[1,3]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t =1,即f (x )=1时,F (x )有最小值2,又当f (x )=12时,F (x )=52;当f (x )=3时,F (x )=103,且52<103,所以F (x )的最大值为103,所以函数F (x )=f (x )+1x (x )的值域是[2,103].故选B.4.B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 =x 2-2x ,y =6-x ,y =x 的图像,由f (x )=min{x 2-2x ,6-x ,x }知,对任意x ∈R,f (x )取三个函数值中最小的,因此f (x )的图像如图所示(实线部分),所以可得f (x )的值域为(-∞,3].5.C 由题意知,当-2≤x ≤1时,f (x )=x -2;当1<x ≤2时,f (x )=x 3-2,又∵f (x )=x -2,f (x )=x 3-2在其定义域上都为增函数,且f (1)=-1,f (2)=23-2=6,∴f (x )的最大值为6. 6.A 设f (x )=|x -4|+|x +3|, 则f (x )={-2x +1,x <-3,7,-3≤x ≤4,2x -1,x >4,作出f (x )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知,f (x )min =7,又f (x )<a 有实数解,因此f (x )min <a , 即7<a ,故选A .7.B f (x )={-(x-x )2+x 2,x ≤0,-x 2+2x +1-x ,x >0.当x ≤0时,f (x )=-(x -a )2+a 2的图像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 =a ,f (0)=0;当x >0时,f (x )=-x 2+2x +1-a 的图像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 =1,此时f (x )max =f (1)=2-a.若使得f (0)是f (x )的最大值,则满足{x ≥0,2-x ≤0,解得a ≥2,故选B .二、填空题 8.答案 2解析 设t =√1-x (t ≥0),则x =1-t 2,所以原函数可化为y =-t 2+2t +1=-(t -1)2+2(t ≥0),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当t =1时,函数取最大值2.9.答案 2017解析 函数f (x +2017)的图像可由函数f (x )的图像向左平移2017个单位长度得到,因此两函数的最小值相同,均为2017,故f (x +2017)的最小值是2017. 10.答案 [-12,0]∪{32}解析 ∵f (x )=x 2-4|x |+1={x 2-4x +1,x ≥0,x 2+4x +1,x <0,∴f (x )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f (x )在[a ,2a +1]上的最大值为1,由2a +1>a ,得a >-1,结合图像知, 当-1<a ≤0时,0≤2a +1≤4, 解得-12≤a ≤0;当a >0时,2a +1=4,解得a =32.综上可得,a 的取值范围是[-12,0]∪{32}.三、解答题11.解析 (1)若A =[1,2],则函数f (x )=x 2+1的值域S =[2,5],g (x )=4x +1的值域T =[5,9],∴S ∩T ={5}. (2)若A =[0,m ],则S =[1,m 2+1],T =[1,4m +1], 由S =T ,得m 2+1=4m +1, 解得m =4或m =0(舍去).(3)若对于A 中的每一个x 的值,都有f (x )=g (x ),即x 2+1=4x +1, ∴x 2=4x ,解得x =4或x =0,∴满足题意的集合A 是{0}或{4}或{0,4}.12.解析 (1)任取x 1,x 2∈[-2,-1),且x 1<x 2,则f (x 1)-f (x 2)=x 1+1x 1-(x 2+1x 2)=(x 1-x 2)(1-1x1x 2).因为-2≤x 1<x 2<-1, 所以x 1-x 2<0,1-1x1x 2>0,所以f (x 1)-f (x 2)<0,即f (x )在[-2,-1)上递增. 同理,可证f (x )在[12,2]上递增.所以当x ∈[-2,-1)时,f (x )∈-52,-2;当x ∈[12,2]时,f (x )∈-32,32.故f (x )的值域为-52,-2∪-32,32. (2)设g (x )的值域为B ,当a >0时,g (x )在[-2,2]上递增, 此时,值域B 为[-2a -2,2a -2], 依题意得{-2x -2≤-52,2x -2≥32,解得a ≥74; 当a <0时,g (x )在[-2,2]上递减, 此时,值域B 为[2a -2,-2a -2], 依题意得{2x -2≤-52,-2x -2≥32,解得a ≤-74; 当a =0时,不符合题意.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74∪74,+∞.。
1.(2010年内蒙古模拟)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高空和地面之间气温的差异B.高低空之间气压差存在C.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的气压差异D.高低纬之间的热量差异答案:D2.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D。
根据等压面的凸凹可判断气压的高低。
地表受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等压面向下凹;高空形成高压,等压面向上凸。
地表冷却,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等压面向上凸;高空形成低压,等压面向下凹。
3.关于热力环流的正确叙述是()A.热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B.热力环流是由冷热不均引起的C.空气遇冷使空气膨胀上升D.气流在垂直方向上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答案:B4.右图为某地海岸附近热力环流示意图。
如果该地气压场比较稳定,且等压线分布均匀,则()A.风由b吹向c,b地风力大于cB.风由b吹向c,b地风力小于cC.风由c吹向b,c地风力大地bD.风由c吹向b,c地风力小于b解析:选C。
白天陆地增温快,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海面摩擦力小于陆地,所以海面风力较大。
5.(2010年湖北天门联考)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单位:hPa)和风向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解析:选D。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下,风向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北半球风向最终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与等压线斜交。
6.下图所示为两幅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A.A B.BC.C D.D答案:C7.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动力是()A.地转偏向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C.摩擦力D.惯性离心力答案:B二、综合题8.(2010年山东青岛月考)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
一、选择题1.(2010年汕头检测)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A.空气的水平运动B.空气的垂直运动C.气旋与反气旋D.热力环流答案:D2.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B.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高C.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低D.空气是由气压低的地方流向气压高的地方答案:C3.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B.受热使空气膨胀下沉C.热力环流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D.地面受热多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气压答案:C4.如右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A.顺风飞行B.逆风飞行C.飞机在信风带中飞行D.风从北侧吹来答案:B5.(2010年江苏南通高一检测)右图中,A、B、C、D四点为北半球某地海平面上的点,不考虑地形起伏和海陆差异,精密测定各点水的沸点分别为:A、B两点为99.95℃,C、D两点为99.8℃,则甲地风向()A.东风B.西风C.东北风D.西南风解析:选C。
A、B两点水的沸点高,表明气压高,而C、D两点则气压低,气流在水平方向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东北风。
6.下面四种局部环流形式图中,不.正确的是()解析:选A。
本题考查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图A是局部热力环流,地面受“热”点,气流应膨胀上升,反之遇“冷”点,则气流收缩下沉,故A项不正确;B项反映白天吹谷风;C项表示海滨夜晚吹陆风,D项则表示城市与郊区之间近地面吹“郊”风。
(2010年浙江宁波摸底)如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
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此分析回答7~8题。
7.如图中甲、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A.西北风和东南风B.西风和东风C.东南风和西北风D.西南风和东北风8.下图中正确表示乙处等压面图的是()解析:第7题,甲、乙两地地表物质不同,气温也不同。
冬季甲地由于裸露地表散热快,气温比乙地低,近地面形成高气压,乙地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从甲指向乙,风向向右偏形成西北风。
第2课时气体摩尔体积1.关于物质的体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微粒间的距离B.固体和液体的微粒间的空隙很小,因此不能被压缩C.气态物质微粒间的距离较大,因此气体的体积决定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D.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较大,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较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磷酸的摩尔质量均为98 gB.20 ℃、1.0×105Pa时,同体积的O2与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C.标准状况下,16 g O2与24 g Mg所占的体积相同D.当1 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 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3.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升,“标准状况”指( )A.0 ℃、101 Pa B.25 ℃、101 kPaC.0 ℃、101 kPa D.20 ℃、101 kPa4.标准状况下,由0.5 g H2、11 g CO2和4 g O2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体积约为( ) A.8.4 L B.11.2 LC.14.0 L D.16.8 L5.标况下,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L,其质量为8.4克,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A.28 B.28 g·mol-1C.56 g·mol-1 D.56 g6.在标准状况下,与12 g H2的体积相等的N2的( )A.质量为12 gB.物质的量为6 molC.体积为22.4 L·mol-1D.物质的量为12 mol7.据某权威刊物报道,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H3分子,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H3和H2,下列各项中一定相等的是( )A.分子数 B.原子数C.体积 D.质量8.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子,同温同压时,一个装有CO和C2H4的混合气体,另一个装CO和N2的混合气体,则两气体不相等的是( )A.质量 B.分子总数C.密度 D.原子总数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A.17 g氨气含有的原子总数为N AB.2.4 g金属镁与氧气完全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C.常温常压下,6.4 g二氧化硫气体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2 N AD.常温常压下,11.2 L氯气含有的分子数为N A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O2和Cl2的密度相同B.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O2和O3,体积相同C.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的大小由微粒种类决定D.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11.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与SO3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氧原子个数比为2∶3B.含氧原子个数比为5∶6C.含硫原子个数比为3∶4D.含硫元素质量比为4∶512.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气体。
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利用相似相溶这一经验规律可说明的事实是( A )①HCl易溶于水②NH3易溶于H2O ③N2难溶于水④HClO4是强酸⑤盐酸是强酸⑥氢氟酸是弱酸⑦HF很稳定A.①②③B.④⑤⑥C.⑥⑦D.④⑤2.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手性异构体的是( D )A.CH3CHBrCH2OHC.CH3CHOHCOOH D.CH3COCH2CH33.小明同学在学习钠的化合物性质时,记录了以下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①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②Na2CO3+H2SO4===Na2SO4+H2O+CO2↑③Na2CO3+H2SO3===Na2SO3+H2O+CO2↑④Na2SO3+H2SO4===Na2SO4+H2O+SO2↑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4个反应中的4种含氧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A.H2SO4B.H2SO3C.H2SiO3D.H2CO3解析:都是二元酸,H2SO4中非羟基氧原子个数最多。
4.(2018·湖南长沙模拟)苯胺是染料工业的重要原料,因其毒性强,在环境中对苯胺类化合物应严格控制排放。
下列关于苯胺(C6H5NH2)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碳原子和氮原子均采取sp2杂化B.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C.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D.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被氧化解析:苯胺(C6H5NH2)结构式为,碳原子间有σ键又有π键,N原子只形成三个σ键,还有一对孤电子对,没有π键,分子结构:苯环上的C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N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
故A错误;B正确;C、苯环上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故C正确;D、氨基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同时又具有碱性,能与盐酸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5.关于CS2、SO2、NH3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是由于其属于极性分子B.SO2和NH3均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极性分子C.CS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在三种物质中熔沸点最低D.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只是由于NH3分子有极性解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水是极性分子,CS2是非极性分子,SO2和NH3都是极性分子,故A项错误、B项正确;由于CS2常温下是液体,SO2和NH3常温下是气体,故C项错误;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除了由于NH3分子有极性外,还因为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故D项错误。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一、可逆反应1.定义 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3.表示方法书写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不用“===”而用“”。
深度思考1.有两个化学反应:2H 2+O 2=====点燃2H 2O 和2H 2O=====电解2H 2↑+O 2↑。
它们属于可逆反应吗?提示 不属于。
可逆反应是在同一条件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同时进行的化学反应。
以上两个反应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
2.把3 mol H 2和1 mol N 2充入密闭容器中反应,最终可以生成2 mol NH 3吗?为什么?提示 不能。
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故生成NH 3的物质的量小于2 mol 。
3.对于可逆反应2SO 2(g)+O 2(g)2SO 3(g),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 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 原子( ) A .只存在于O 2中 B .只存在于SO 2和O 2中 C .只存在于SO 3和O 2中 D .存在于SO 2、O 2和SO 3中 答案 D 解析 加入18O 2会与SO 2反应生成含18O 原子的SO 3,SO 3又会分解成含18O 原子的SO 2及O 2,故SO 2、O 2和SO 3中均含18O 原子。
二、化学平衡状态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图示:2.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如果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不发生改变,当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3.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即该反应进行的限度。
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
深度思考 1.可逆反应中,是否反应物的反应速率与生成物的反应速率相等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提示 不一定。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母亲河的巨大奉献。
3、知道黄河的忧患,并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
【导读指南】在下列问题的引导下,通读课文第48-49页1、黄河概况(阅读课本P48页、P7页和P24页的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__,呈巨大的__“几”_字型,注入_渤__海,全长__5464___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
(2)看P7页图说出黄河流经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陕西、河南、山东(3)图中代号①是汾河,②渭河,在图中用红笔标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孟津。
(4)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A 青藏高原 ,B 河套平原 ,C 黄土高原 ,D 华北平原。
(二)交流探究2、黄河的忧患(请阅读资料,结合课本P49—52页和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1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
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化肥。
材料二:黄河携带泥沙流入下游华北平原后,因地势低平,河道变宽,水流变缓,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河床平均每年增高10厘米。
为了防止泛滥,人们筑堤束水,河床不断抬高,河堤也相应加高。
年复一年,下游河床高出平地3—5米,有些河段甚至高出10米以上,成为地上河,也称悬河。
河段黄河的忧患表现成因治理措施上游荒漠化自然因素:降水稀少人为因素:植被被破坏1、建大型水库2、退耕还林还草凌汛自然因素:部分河段从低纬流向高纬炸开冰坝,疏导河水中游水土流失自然因素:1、黄土高原:土质疏松2、降水集中、多暴雨3、支流众多人为因素:植被被破坏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下游地上河凌汛断流中游流下来的泥沙自然因素:低纬度流向高纬度降水变小,人口多用水量变多,水源源浪费挖掘泥沙,加固大堤、疏通河道(三)达标检测1、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C )A、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B、下游修整黄河大堤C、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D、治理泥沙2、黄河中游河段及其部分支流流经____黄土高原____地形区,黄河携带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___沙__量最多的河流,其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人为原因是植被被破坏。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卷(十)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由于a处气压低于c处,所以a处气温比c处高
B.由于c处气压高于a处,所以气流由c处流向a处
C.由于b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气流由b处流向d处
D.由于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c处为晴朗天气,d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2.相传,天灯(孔明灯)具有神奇的功效,只要你将心愿写在天灯上,随着天灯冉冉升向苍穹,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
下图为燃放天灯的原理图。
下面四幅图示意孔明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空气环流状况,其中正确的
是( )
(2013·临沂高一检测)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某日14:0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若只考虑热力作用对地面风向的影响,则D地风向可能为( )
A.偏南风
B.偏北风
C.东风
D.西风
4.此时该城市及其城郊间的热力环流是下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5.(2013·海口高一检测)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是使空气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b是使风向偏转的地面摩擦力
③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6.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2013·三明模拟)读气压分布图,回答7、8题。
7.图中A、B、M、N四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M
B.N
C.A
D.B
8.关于图中M、N两点的叙述,一定错误的是( )
A.M点的风速比N点快
B.N点的风速比M点快
C.M点为偏西风
D.N点为偏北风
二、非选择题(共68分)
9.读北半球某地的近地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30分)
(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3)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_地。
(5)在图中画出高空的气压分布状况。
10.(能力挑战题)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能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后面的思考题。
(38分)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
(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再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
的________________→大气_____________→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变化。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_
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弯曲。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_________。
由此可总结出不同海拔上气压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能说出一个生活实例吗?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
读图,同一水平面上,c处比d处气压高,所以c处比d处气温低,空气做下沉运动,为晴朗天气。
2.【解析】选B。
孔明灯底部点火以后,中间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内部两侧的空气则沿灯壁下沉,形成热力环流。
3、4.【解析】3选A,4选D。
若只考虑热力作用,A点温度高气压低,D点温度低气压高,水平气压梯度力由D指向A,并向右偏转,D地的风向为偏南风。
此时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城市及其城郊间的热力环流为④图。
5.【解析】选C。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为图中a,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使风向向右偏转,为图中c。
6.【解析】选D。
北半球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的影响,在其影响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图中B风向与等压线垂直,而A、C风向向左偏,偏转方向错。
7、8.【解题指南】解答该题的关键是:
(1)理解影响气温日较差大小的原因。
(2)结合气压中心的高低判断天气。
(3)风向与风力大小的判断。
【解析】7选D,8选A。
第7题,B处为低压,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气逆辐射都较强,使得昼夜温差变小。
第8题,N点较M点等压线密集,N 点的风速比M点快。
9.【解析】第(1)题,根据甲处等压面上凸,乙处等压面下凹,P甲>P乙,与之相对应的丁、丙两处气压P丁<P丙,故四地气压大小是:甲>乙>丙>丁。
第(2)题,根据气压
高低可判断出环流模式。
第(3)题,由于P甲>P乙,又位于北半球,甲、乙之间风向为西南风。
第(4)题,郊区绿地面积大,人为热排放少,气压高。
第(5)题,高空中等压面与近地面相反。
答案:(1)甲>乙>丙>丁(2)如下图
(3)西南风(4)甲(5)见图
10.【解析】本题通过实验现象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与相关知识的判断与应用。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冷热不均,因此紧密结合冷、热对气压的影响进行分析。
就气压分布和变化规律而言,注意区分不同海拔上的变化及近地面与高空绝对气压值的差别。
答案:(1)画图如下所示。
大气上升或下降气压差异水平运动
(2)画图如下所示。
向下向上
(3)B>A>D>C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与相应高空气压“高”“低”相反
(4)房间内的暖气装在下部,空调冷风口装在上部。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