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612.00 KB
- 文档页数:7
血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是一种多参数检测仪器,一般在报告单上有三个组成部分:(1)有关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定量检测结果;(2)三类细胞的直方图,横坐标是细胞体积的大小,用fl表示,纵坐标是某一体积细胞所占的百分率,(3)警示符号。
三分类血球分析仪是根据库尔特原理设计的,其基本原理是当血细胞通过一个电场,产生电阻及脉冲波。
仪器采集这些信息,进行分析。
不同血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不同类型的白细胞)体积大小不同,产生的电阻和脉冲波大小也不同,这样就可以将细胞进行分类计数。
所以血球分析仪不能代替人工显微镜检查。
但是,直方图和警告提示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异常情况。
一、血细胞直方图的形成1、血细胞分析仪基本原理: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是电阻抗(库尔特原理)原理,即血细胞作为一种物理颗粒,在通过电场时产生电阻,从而出现脉冲波,脉冲波的数量反映了血细胞的数目;而不同体积大小的血细胞所产生的脉冲波大小也不相同,根据脉冲波的大小可以对不同的血细胞进行分类计数。
全血进入血球分析仪以后,白细胞进入白细胞计数通道,仪器计算机部分可将白细胞体积从35-450fl 分为256个通道,每个通为1.64fl;而红细胞和血小板进入另一个共用通道,其中血小板储存于64个通道,体积范围为2-20fl。
仪器在白细胞通道中按体积大小,将白细胞分成三组:35-98fl的为淋巴细胞,98-150fl的为中间细胞(其中包括单核细胞,嗜酸和嗜碱性粒细胞)和150-350fl的嗜中性粒细胞。
仪器在红细胞和血小板通道中也按体积大小区别红细胞和血小板:3-30fl的被认定为血小板,而30fl 以上的被认定为红细胞。
2、直方图的形成细胞直方图的横坐标是细胞体积大小,以fl表示;纵坐标为某一种体积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以%表示。
直方图反映的是血细胞体积大小的分布情况。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直方图各具特点,正常人的细胞直方图在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上有特定的曲线。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及其直方图在临床上的应用摘要】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在国外已广泛用作贫血的诊断及分类的一项指标,再配以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 HRD),有助于对病情及治疗情况的进展进行判断。
RDW为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常以所测得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CV%)来表示。
它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为客观、准确。
RDW增大时有临床意义。
血小板体积增大时,直方图会出现明显拖尾现象。
有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干扰时,直方图尾部会抬高。
【关键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直方图;贫血【中图分类号】R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4-0037-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诊断技术和自动化仪器在血液学实验室得到广泛的应用,许多客观准确的参数和实验数据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提高了临床血液病及其它有关疾病的诊治水平。
RDW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量化指标,围绕RDW临床实用价值,许多学者做了大量工作,阐述了实用性和可靠性,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配以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HRD),有助于对病情及治疗情况的进展进行判断。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50例贫血患者的MCV、RDW及红细胞直方图的变化进行分析。
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3~73岁,平均年龄46岁。
均为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确诊。
1.2 方法采用DB-538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查,采用血液细胞分析仪配套试剂。
采患者全血,用EDTA抗凝的静脉血2ml进行分析,标本留取后1小时内完成。
2.结果50例贫血患者中,缺铁性贫血26例MCV均小于正常值RDW均增高,红细胞直方图中主峰左移,基底变宽,表现为小细胸低色素和细胞不均一性;巨幼细胞性贫血10例,MCV、RDW均增高,直方图中主峰右移,基底明显变宽,显示明显的大细胞不均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6例MCV和RDW正常,慢性病性贫血4例,溶血性贫血1例RDW均增高明显,MCV轻度增高,直方图基底变宽;急性失血2例MCV和RDW正常,铁粒幼细胞性贫血1例,RDW均明显增高,直方图显示两个细胞峰,基底明显变宽。
血细胞直方图血细胞直方图是一种描述人体血液中各类细胞数量的图形表达方式,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了不同细胞类型的百分比和绝对计数。
它是血液分析的一项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从而用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一、背景介绍血液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每种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与人体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血液检验是临床医学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而血细胞直方图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二、血细胞直方图的类型血细胞直方图通常分为三类,分别是红细胞计数直方图、白细胞计数直方图和血小板计数直方图。
不同的直方图反映了人体各类细胞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变化。
1. 红细胞计数直方图红细胞计数直方图主要反映了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通过该直方图,可以准确了解血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进而判断红细胞的正常与否。
2. 白细胞计数直方图白细胞计数直方图则描述了血细胞中白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对应着不同的免疫功能,通过该直方图可以判断白细胞的类型和数量,从而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
3. 血小板计数直方图血小板计数直方图是用来衡量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和分布情况的指标。
血小板在人体中起着血液凝固和止血功能,通过该直方图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大小分布和数量,从而评估血液止血功能的强弱。
三、血细胞直方图的应用血细胞直方图的应用在医学领域非常广泛,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 诊断疾病血细胞直方图是常用的疾病诊断工具之一,可以通过分析各类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识别出不同的疾病类型。
例如,红细胞计数直方图异常常见于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白细胞计数直方图异常则可能表明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
2. 治疗监测血细胞直方图也可用于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监测。
通过定期检测血细胞直方图的变化,可以判断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健康管理血细胞直方图可以作为健康管理的参考指标之一。
血细胞直方图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血细胞直方图(hematology/complete blood count histogram)是一种通过血液细胞计数器对血液样本进行分析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提供关于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的数量、大小和分布等信息。
血细胞直方图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不同的疾病。
2. 原理血细胞直方图的分析基于血液细胞计数器对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进行计数和测量。
具体原理如下:•对于红细胞(RBC),血细胞计数器会测量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计数,RBC count)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ell volume,MCV)。
通过统计红细胞的数量和平均体积,可以了解红细胞的总体状态。
大量或异常增大的红细胞可能表明贫血或者其他疾病。
•对于白细胞(WBC),血细胞计数器会测量白细胞的总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 count)以及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比例。
通过了解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白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增高)或减少(白细胞计数降低),并鉴定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比例是否正常。
•对于血小板(PLT),血细胞计数器会测量血小板的数量(platelet count,PLT coun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
通过测量血小板的数量和平均体积,可了解血小板的总体状况。
异常的血小板数量或体积可能表明出血或凝血异常等问题。
3. 应用血细胞直方图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多种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疾病诊断通过对血细胞直方图的分析,医生可以判断血液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或细胞数量的异常情况。
例如,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能表明感染、炎症或免疫性疾病等;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体积的变化可能与贫血、骨髓功能障碍等有关;血小板数量或体积的异常可能与出血或凝血异常有关。
3.2 疾病监测在一些长期治疗的疾病中,血细胞直方图可以用于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应用白细胞直方图观察血液分析影响因素白细胞直方图是一种用于血液分析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白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介绍应用白细胞直方图观察血液分析的影响因素。
一、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导致白细胞直方图异常的常见原因之一。
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等,可导致白细胞数量增多,特别是中性粒细胞。
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会调动大量白细胞来对抗病毒。
二、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也是导致白细胞直方图异常的原因之一。
一些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感染、结核菌感染等,可导致白细胞数量增多,并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这是由于细菌感染后,机体的炎症反应会引起白细胞的增加。
三、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也可能导致白细胞直方图出现异常。
在过敏反应中,机体会释放大量的组胺等炎症介质,引起白细胞数量的增多。
此外,过敏反应还可能导致嗜酸细胞比例的增加,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升高。
四、药物影响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对白细胞直方图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药物可能导致白细胞数量减少,特别是粒细胞减少。
这是由于这些药物可能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导致白细胞生成减少。
五、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也可能对白细胞直方图产生影响。
过高剂量的放射治疗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数量下降,特别是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减少。
六、骨髓抑制疾病某些骨髓抑制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会导致白细胞数量减少。
这些疾病会影响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从而导致白细胞生成不足。
综上所述,应用白细胞直方图观察血液分析可以了解到很多与健康相关的信息。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白细胞直方图仅仅是血液分析中的一个指标,不能单一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希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能更好地利用白细胞直方图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报告单中的直方图有什么检测意义?血细胞分析仪是用于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数量的仪器,通过对各类细胞数量的计数,能够分析潜在疾病的威胁,保障机体的健康状况。
很多人对血常规分析的报告单不是太了解,特别是针对红细胞直方图、白细胞直方图和血小板直方图,下面具体给大家分析一下。
什么是直方图?血细胞分析仪在进行细胞分析时,将每个细胞的脉冲数据根据其体积大小分类并储存在相应的体积通道中,每个通道收集的数据被统计出相对数量表示在“Y”轴上,体积数据以fl为单位表示在“X”轴上,即得到细胞直方图。
白细胞直方图:白细胞直方图有三个细胞群体,左侧为高而陡的峰为小细胞群(35~90fl),右侧低而宽的峰为大细胞群(161~450fl),左右两侧之间的波谷为中间细胞群(91~160fl)。
白细胞直方图病理性改变:(1)左侧小细胞波峰明显降低,而右侧大细胞群波峰明显增高。
提示中性粒细胞增高。
(2)左侧小细胞波峰相对增高,而右侧大细胞波峰明显变低。
提示淋巴细胞增高。
(3)在90~160fl区域出现一个明显的细胞峰。
提示中间细胞增多,可有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各种幼稚细胞增多等。
红细胞直方图:红细胞直方图有两个细胞群体,从60fl开始到120fl之间有一个几乎两侧对称,较为狭窄的正态分布曲线,即红细胞主群;主群右侧,约分布在120~200fl 区域有一个小细胞群,又称“足趾部”,此群含有大红细胞、二聚体或三聚体细胞等。
红细胞直方图病理性改变⑴主峰曲线的波峰左移,波峰基底增宽。
提示为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⑵主峰曲线的波峰左移,波峰基底变窄。
提示为小细胞均一性贫血,常见于轻型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⑶主峰曲线的波峰左移,峰底增宽的双峰。
常见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经治疗有效时,也可出现峰底更宽的类似双峰图形。
⑷主峰曲线的波峰右移,波峰基底增宽。
提示为大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其经治疗有效时,也可出现双峰图象。
第四章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考纲·检测原理·检测参数·血细胞直方图·方法学评价·临床应用检测原理(一)电阻抗法(库尔特原理)1.库尔特原理将等渗电解质溶液稀释的细胞悬液置入不导电的容器中,将小孔管插进细胞悬液中。
小孔管内充满电解质溶液,并有一个内电极,小孔管的外侧细胞悬液中有一个外电极。
当接通电源后,位于小孔管两侧的电极产生稳定电流,稀释细胞悬液从小孔管外侧通过小孔管壁上宝石小孔(直径<100μm,厚度约75μm)向小孔管内部流动,使小孔感应区内电阻增高,引起瞬间电压变化形成脉冲信号,脉冲振幅越高,细胞体积越大,脉冲数量越多,细胞数量越多,由此得出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和体积值。
2.白细胞分类计数原理根据电阻抗法原理,经溶血剂处理的、脱水的、不同体积的白细胞通过小孔时,脉冲大小不同,将体积为35~450fl白细胞分为256个通道。
3.血红蛋白测定原理当稀释血液中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并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与溶血剂中的某些成分结合形第 1 页共11 页成一种血红蛋白衍生物,在特定波长(530~550nm)下比色,吸光度变化与稀释液中Hb含量成正比,最终显示Hb浓度。
如含氰化钾的溶血剂,与血红蛋白作用后形成氰化血红蛋白,其最大吸收峰接近540nm。
(二)光散射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1.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原理(1)激光与细胞化学法(2)容量、电导、光散射法(3)电阻抗与射频法(4)多角度偏振光散射(MAPSS)法2.红细胞检测原理3.血小板检测原理4.网织红细胞计数原理(1)激光与细胞化学法1)过氧化物酶检测通道:2)嗜碱性粒细胞/分叶核检测通道血液与酸性表面活性剂反应,不仅红细胞溶解,而且除嗜碱性粒细胞外,其他所有白细胞膜均被破坏,胞质溢出,仅剩裸核。
当激光束照射到细胞时,产生不同强度的散射光,形成二维细胞图,其中,嗜碱性粒细胞呈高狭角散射,定位于细胞图上部,裸核细胞则位于细胞图下部。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检测手段,它们可以提供关于血细胞计数和形态学的重要信息,有助于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就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原理、解读和临床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一、血细胞直方图血细胞直方图是通过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血液检测后所得的结果图。
它以血细胞分类计数为基础,将血细胞的数量按照不同细胞类型分成多个区间,并以柱形图的形式展示。
常见的直方图包括白细胞计数直方图、红细胞计数直方图和血小板计数直方图等。
血细胞直方图可以提供血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而反映出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例如,白细胞计数直方图可以帮助鉴别感染和炎症等疾病,红细胞计数直方图可以发现贫血和多血症等异常情况,血小板计数直方图可以提示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
二、血细胞散点图血细胞散点图是通过将血液样本中的细胞形态学特征以散点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常见的散点图包括红细胞散点图和血小板散点图等。
血细胞散点图可以提供血细胞的形态学信息,帮助医生发现细胞异常和某些疾病的特征。
例如,红细胞散点图可以识别各类贫血并判断其病因,血小板散点图可以鉴别出血小板功能异常和骨髓疾病等。
三、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非常重要,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诊断各类疾病: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可以反映出各类血液疾病的存在和发展趋势,如贫血、白血病、出血性疾病等。
医生通过分析这些图形,可以得到疾病的一些初步判断,有助于进行后续的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2. 指导治疗方案: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炎症性疾病,通过白细胞计数直方图的变化,可以判断药物的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评估治疗效果:治疗后的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可以反映出治疗效果,如药物的作用是否理想,疾病是否得到控制等。
4. 预测疾病进展: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动态变化可以帮助医生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如白细胞计数直方图的峰值增高可以提示感染的进展,血小板散点图的异常可以提示疾病的恶化。
探讨红细胞直方图及其参数在贫血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不同贫血红细胞体积的变化,使红细胞体积分布图发生变化。
探讨不同贫血其红细胞直方图及其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不同变化,对鉴别贫血类型及疗效观察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迈瑞BC-538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对50例正常对照者和150例我院住院贫血患者外周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不同贫血MCV、RDW的改变各有特征,红细胞直方图也可发生不同变化,结论红细胞直方图结合MCV、RDW对各类贫血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贫血;红细胞直方图;MCV;RDW[Abstract] the change of red blood cell volume of anemia with different anemia results in the change of 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diagram.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red blood cell histogram and its 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and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in different anemia,an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emia type and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Methods the blood routine of peripheral blood of 50 normal controls and 150 inpatients with anemia in our hospital was detected by MINDRAY BC-5380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Results the changes of MCV and RDW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anemia,and the changes of erythrocyte histograms were also different. Conclusion red blood cell histogram combined with MCV and RDW has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nemia,and has certain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The[Keywords]Anemia;red blood cell histogram;MCV;RDW血液分析仪在计数细胞数量的同时还提供细胞体积分布图形,在36-360fl范围内分析红细胞,横坐标表示红细胞体积,纵坐标表示不同体积红细胞出现的频率。
血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
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是一种多参数检测仪器,一般在报告单上有三个组成部分:
(1)有关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定量检测结果;
(2)三类细胞的直方图,横坐标是细胞体积的大小,用fl表示,纵坐标是某一体积细胞所占的百分率,(3)警示符号。
三分类血球分析仪是根据库尔特原理设计的,其基本原理是当血细胞通过一个电场,产生电阻及脉冲波。
仪器采集这些信息,进行分析。
不同血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不同类型的白细胞)体积大小不同,产生的电阻和脉冲波大小也不同,这样就可以将细胞进行分类计数。
所以血球分析仪不能代替人工显微镜检查。
但是,直方图和警告提示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异常情况。
一、血细胞直方图的形成
1、血细胞分析仪基本原理:
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是电阻抗(库尔特原理)原理,即血细胞作为一种物理颗粒,在通过电场时产生电阻,从而出现脉冲波,脉冲波的数量反映了血细胞的数目;而不同体积大小的血细胞所产生的脉冲波大小也不相同,根据脉冲波的大小可以对不同的血细胞进行分类计数。
全血进入血球分析仪以后,白细胞进入白细胞计数通道,仪器计算机部分可将白细胞体积从35-450fl 分为256个通道,每个通为1.64fl;而红细胞和血小板进入另一个共用通道,其中血小板储存于64个通道,体积范围为2-20fl。
仪器在白细胞通道中按体积大小,将白细胞分成三组:35-98fl的为淋巴细胞,98-150fl的为中间细胞(其中包括单核细胞,嗜酸和嗜碱性粒细胞)和150-350fl的嗜中性粒细胞。
仪器在红细胞和血小板通道中也按体积大小区别红细胞和血小板:3-30fl的被认定为血小板,而30fl 以上的被认定为红细胞。
2、直方图的形成
细胞直方图的横坐标是细胞体积大小,以fl表示;纵坐标为某一种体积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以%表示。
直方图反映的是血细胞体积大小的分布情况。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直方图各具特点,正常人的细胞直方图在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上有特定的曲线。
掌握正常直方图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异常情况。
二、红细胞直方图
图4是正常红细胞直方图的曲线形态。
其中曲线的峰顶对应的是红细胞的MCV,而曲线基底的宽度大致反映红细胞的RDW,见图5。
不同类型的贫血可表现直方图的变化。
例如缺铁性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其直方图表现为曲线峰值左移,曲线基底宽度增大,见图6。
巨幼细胞贫血属于大细胞性贫血。
直方图曲线峰值右移,曲线基底宽度增大,见图7。
地中海贫血也属于小细胞性贫血,但由于RDW在正常范围,所以直方图表现为峰值左移,而曲线基底宽度不增大,见图8。
铁粒幼细胞贫血由于具有小红细胞和大红细胞两类体积大小不同的细胞,所以直方图表现为双峰,见图9。
三、白细胞直方图
在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上,白细胞直方图形态为“两峰一谷”。
第一峰细胞体积在35fl-95(98)fl,代表成熟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0-40%);第二峰细胞体积在150fl-450fl,代表成熟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5-75%);谷是细胞体积为95(98)fl-150fl的血细胞,其中包括成熟单核细胞、成熟
嗜酸性粒细胞和成熟嗜碱性粒细胞,由于它们分别占白细胞总数的3-8%、1-5%和0-1%,加起来也不足10%,故形成不了峰。
掌握了正常白细胞直方图的曲线特点,如果某一个病人白细胞直方图出现异常,失去“两峰一谷”的特点,而变化为一个单独的峰,则提示有急性白血病的可能,就必须进行血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
见图1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图12(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图1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此外,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巨大血小板,采血时由于技术原因造成血小板聚集或某些病理因素使红细胞膜对溶血剂有抵抗作用,使红细胞溶血不完全,以至有大量红细胞碎片等,以及血浆中存在冷球蛋白等,均可使白细胞直方图在50fl以下区域出现一个或大或小的峰,应加以注意。
见图14和图15。
四、血小板直方图
血小板体积范围在2fl-30fl之间,平均体积为6-7fl,所以血小板直方图是一个偏态曲线。
见图16。
由于血小板和红细胞是在同一个通道中被测量并计数的,所以红细胞体积大小会对血小板直方图和计数结果产生干扰。
如果某病人为小细胞贫血,其中体积小于30fl的红细胞被仪器识别为血小板,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直方图形态出现失常,见图17。
如果由于取血不顺利,或者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标本中有小凝血块(肉眼不可见),则这些小凝块可能也被仪器识别为血小板,直方图曲线变化为图18,但是血小板计数会假性减低。
所以认真分析血小板直方图的变化,找出干扰直方图的原因,不仅有利于疾病的饿诊断,而且可以甄别血小板计数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