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摘要主观幸福感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

量的整体性评估。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使用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主观幸福感水平的高低与心理健康相关。本文通过对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探讨,为改善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在身体健康得到基本保证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体各种素质发展的重要中介,而且它本身就是个体全面发展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开展对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客观地评价自身幸福指数,改善和提高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幸福一直是人类思考和追求的主题。从古代开始,东西方的哲人和学者就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虽然对幸福的体验和思考有着绵长而

悠久的历史,但是幸福进入科学研究的范畴,却是从20世纪中期,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而开始的。自此之后,生活质量和人类个体存在的价值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其中最主要的一股风潮便是心理学家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和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以主观情绪体验为标准界定主观幸福感。主张幸福感是当前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平衡的结果,个体较少的体验负性情感,较多的体验正性情感就是幸福的。

2、用认知评价界定主观幸福感,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度的认知评价,包括整体生活满意感和特殊领域生活满意感两个部分。

3、从心理发展意义上来界定主观幸福感,认为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人们的自我接受性、生活目的、自我成长、是否掌握自主性和人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把握能力是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主要内容。

4、自我评价界定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基本成分: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认知成分主要针对个体的生活满意度而言的。包括整体生活满意感和具体领域的生活满意感(学习,工作,婚姻等等)。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情感体验,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大多数研究

表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相对独立的,两者的影响因素并不相同,消极情感的缺乏并不代表有更多的积极情感的存在。认为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特点: 一是主观性。是指对它的评定主要依赖于评价者内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则; 二是相对稳定性。指虽然在评定主观幸福感时会受到情境和情绪状态的影响,但大多数研究仍然证实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 三是整体性。指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评价,它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纬度。

二、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国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综述性文章较多,大多是对国外研究进行介绍。实证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主客观研究取向同时存在。研究工具大多是采用或修订国外现成的量表。研究对象以成年人为主。

三、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心理健康的概念及人们心理健康的标准

由于心理健康本身外延的模糊性,以及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研究视角,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至今仍无定论。常见的表述有以下几种:

(1)、《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指出: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2)心理学家英格里希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当事者在这种状态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状况,不只免于心理疾病而已①

(3)日本精神卫生专家对心理健康所下的定义是: (1)没有患上心理症状; (2)精神活动处于正常范围内; (3)精神、身体处于适应状态。此外,作为良好的人格素质,还应具有应激应变、克服危机或从疾病中康复的能力②|。

(4)第三届国际心理学大会(1946)也曾给心理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由以上可以看出,虽然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存在一些共同之处,那就是: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0世纪中期以前,由于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传统的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测量常常局限在没有精神疾病,主要研究不健康或者病态,而不是研究健康状态。随着积极心理学的萌

芽,并不断壮大、成长,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意识到,心理学不仅应着眼于心理疾病的矫正,而且更应该研究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越来越多的心理研究发现:幸福、发展、快乐、满意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实际上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疾病更有价值。积极心理学体系中所引导的主观幸福感领域的研究。但早期仅仅被视为传统心理学目的的附属和补充,后来逐渐发展成心理健康研究富有生命力的新方向,目前研究者越来越多的使用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精神症状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消失和康复的结果是产生幸福感,仅仅使用精神症状测量作为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是不科学的。正是这些认识促进了主观幸福感在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并且已经从个别的评估演化成普遍趋势。以更加全面、深入的揭示心理健康的本质,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但是主观幸福感并不等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是个人内心的一种主观感受,而心理健康既有主观感受到的一面,也包括自己感受不到的一面,例如一个妄想症患者,可能自己觉得很幸福,对自己的生活也很满意,我们却不能认为他是健康的。所以有人认为,除主观幸福感外对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的一些影响因素(如对环境的掌握、个人成长、生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