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降雨径流初期冲刷效应_李春林
- 格式:pdf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0
沈阳市地铁二号线会展中心站的降水设计与施工丁世春【摘要】本文介绍了沈阳市地铁二号线会展中心站的工程概况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其工程特点、地质特征,提出其基坑降水方案和降水施工需要注意问题。
按该方案顺利完成该车站的基坑降水工作。
%This paper introduced engineering general situation and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study area and, analyzed the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geological features, the falling groundwater level scheme and construction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plan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foundation pit falling groundwater level work. According to the plan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work station foundation pit precipitation.【期刊名称】《吉林地质》【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3页(P110-111,128)【关键词】沈阳地铁;车站;基坑降水【作者】丁世春【作者单位】辽宁省矿产勘查院,辽宁沈阳1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6+30 引言本文介绍了沈阳市地铁二号线会展中心的工程概况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其工程特点、地质特征,提出其基坑降水方案和降水施工需注意的问题。
按该方案顺利完成该车站的基坑降水工作。
1 工程概况会展中心站位于沈阳市营盘南街和银卡路交口处,营盘南街与浑河大街之间的绿地内,绿地宽45 m。
沈阳市苏家屯区地下水动态分析作者:张利王丽清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23期张利王丽清(沈阳市苏家屯区浑南灌区管理处沈阳 110101)摘要:沈阳市苏家屯区是水资源缺乏区,必须科学开采地下水,以达到供需平衡。
本文首先针对当地水资源基本状况进行详细阐述,其次论述了地下水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然后分析该地区的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最后对当地今后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提出了若干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地下水动态分析中图分类号: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8(b)-0132-011 沈阳市苏家屯区水资源基本状况沈阳市苏家屯区总面积为786km2,是水资源缺乏区,多年平均降水量734.5mm,全区水资源总量为26598.7万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465万立方米,可利用量3527.6万立方米;地下水年综合补给量17423.4万立方米,可利用量13133.7万立方米。
平均每人占有地表水量368.9立方米/人·年,占全省平均每人占有地表水量989立方米/人·年的37.3%,加上大伙房水库供水量,我区平均每人占有地表水量为931.5立方米/人·年,接近于辽宁省的平均水平。
随着我区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居民的增加,用水量也日渐增大,必须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不足。
2 沈阳市苏家屯区地下水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1994年至今在我区沈营公路以西7个乡镇,共布设27个地下水观测井点,为掌握各时期水位变化情况及水的转化关系和人为开采地下水引起动态变化提供数据。
现将2010年部分观测记录列表如表1所示。
从2010年观测结果看,我区地下水动态主要受气象、水文及人为因素控制,气象因素是主要的,其他因素上有局限性,但在水源区域内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5月底大伙房水库停水,又得发挥机电井作用,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不足,从而使地下水水位下降。
6、7、8月份由于降水多,开采少等原因,从观测结果来看,地下水位普遍上升。
沈阳市地铁1号线铁西广场——兴工北街区间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梁永国【摘要】通过资料收集、现场勘察、原位观测试验等方法,对沈阳市地铁1号线铁西广场——兴工北街区间地下水进行勘察,了解该区间地下水主要赋存状态、地下水位动态特征。
计算水文地质参数,选用合理渗透系数,预测隧道涌水量,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对盾构开挖隧洞影响。
【期刊名称】《铁道勘察》【年(卷),期】2012(038)005【总页数】5页(P65-69)【关键词】地铁;水文地质条件;勘察【作者】梁永国【作者单位】广东省工程勘察院,广东广州5105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3;P332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中却容易被忽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明确了地下水勘察要求。
事实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二者关系密切,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同时又是基础工程的地质环境,影响建筑物稳定性和耐久性。
特别对于地下工程,比如城市地铁交通轨道工程,地下水的作用成为工程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必须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以沈阳市1号线线铁西广场—兴工北街两个站位区间地下水勘察为例,浅析该区间CK9+546.30~CK10+869.30地下水特征与地铁修筑工程的相互关系。
1 水文地质条件概述1.1 地表水文特征沈阳城区主要地表水体为浑河,在城南由东向西流过。
据浑河沈阳站1970~2000年31年系列资料,多年平均流量 45.90m3/s,最大流量为 152m3/s(1995年),最小流量为16.6m3/s(1990年)。
浑河沈阳站2001年最大流量为760m3/s(8月7日),最小流量为3.48m3/s(7月18日),年平均流量14.6m3/s;2002年最大流量为292m3/s(5月3日),最小流量为8.61m3/s(11月28日),年平均流量为27.9m3/s。
辽宁省海绵城市建设问题探讨——以沈阳某高校为例薛立;曾彦钦;金益民【摘要】本文以辽宁省海绵城市的建设为背景,阐述了辽宁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和内容,并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实际调查法,针对某高校海绵校园改造工程进行详细的说明.文中着力介绍了某高校海绵校园改造方案的细节,详细阐述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雨水存蓄方案、雨水调蓄方案和水文循环方案,该案例的改造方案对辽宁省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期刊名称】《辽宁经济》【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2页(P66-67)【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问题;雨水;海绵校园【作者】薛立;曾彦钦;金益民【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学院【正文语种】中文海绵城市就是把城市比喻成海绵,具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能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即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的技术构建低影响开发(L I D)的雨水系统。
城镇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屋面、道路、地面等设施建设破坏了自然“海绵体”,使城市中70%-80%的降雨形成径流,仅有20%-30%的雨水能够入渗地下,引发严重的城市洪涝灾害;同时土壤得不到水分的补给,雨后即旱、旱涝急转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建设“海绵城市”是综合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利用雨水经济特点助力城市发展的重要一步。
在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上,欧美等国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但受制于地域、经济和文化上的差异不可照搬。
辽宁省各城市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原地块基础条件不同,在实施海绵城市改造时,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
更应该从方案设计、参数计算、评价三个方面入手考虑。
2014年辽宁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全省水资源总量为4 6 3.1 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0 9 2.9立方米。
思考题与习题第2章水文学的一般概念与水文测验2.1 如何量取河长?如何计量某河段的弯曲系数?2.2 简述平原河道平面形态特点与水流冲淤特性。
2.3 如题2.3表,已知各河段特征点的河底高程及其间距,试求各河段的平均比降及全河的平均比降。
2.4 什么叫流域分水线?如何量取流域面积?2.5 河川径流一般指的是什么?河川径流量可用哪几个特征值表示?2.6 某河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为566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8m3/s,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86.7mm,试求其各径流特征值。
河段平均比降计算资料题2.3表自河源起至河口至各河段编号底坡变化特征点上、下高程(m)各特征点间距(km)各段平均比降ⅠⅡⅢⅣⅤ全河72.5~41.941.9~25.625.6~16.316.3~3.73.7~0211253248200602.7 我国南、北方河流的特征时期是什么?2.8 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9 什么叫水位?如何测定水尺的零点高程?2.10 简述如何用流速仪测量流速并计算流量。
2.11 含沙量与输沙率有何不同?2.12 已测得13对水位—流量关系如题2.12表1所示,另有实测的水位—面积、水位—水面宽度以及用流速仪测得的4个水位—流量关系如题2.12表2所示。
试用断面特征法将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延长到最高水位H=4.0m处。
实测水位—流量关系题2.12 表1水位H(m) 1.00 1.20 1.30 1.35 1.45 1.50 1.70流量Q(m3/s)860 980 1100 1150 1260 1290 1400水位H(m) 1.80 1.90 2.05 2.20 2.50 2.80流量Q(m3/s)1600 1700 1800 2000 2400 2650其它实测关系 题2.12 表2水 位 H 过水面积 ω 河宽 B 湿周 Χ 水力半径 R RωR流量 Q 附 注(m ) m 2 m Mmm 3/s 1.0 1.5 2.0 2.5 530 650 780 900 196 210 223 231860 1290 1780 2400 用流速仪测 得的流量3.04.01020 1280239 254待求流量第三章 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3.1 水文计算为什么要采用数理统计法?3.2 频率、概率和累积频率有什么区别?扼要说明累积频率的基本特性。
简述沈阳市苏家屯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作者:王弼仙闫晓明马晓倩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20年第04期摘要:本文在收集该区工作的诸多成果基础上,结合本人在该区工作的资料总结分析得出,苏家屯处于沈阳市区的南部,辽东山地向中部下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
地势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
由东向西,由南、北两侧向平原或沙河河谷斜,西部地区水文地质条件良好,为水量丰富区,东部及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区,主要含水层为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富水性分布不均,成井概率低。
关键词:水文地质;冲积平原;风化裂隙;构造裂隙1 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沈阳市苏家屯是沈阳市九个市辖区之一,位于浑河南岸,距沈阳市中心10km,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仅2km,距新沈阳南站2km,是沈阳直达大连港、锦州港和丹东港的最近地。
1.2 水文和气象1.2.1 水文苏家屯主要河流有浑河、沙河、十里河。
浑河是苏家屯与于洪区两区分界河流;沙河是太子河支流,基本贯穿苏家屯全区。
浑河:发源于清原县滚马岭,流经抚顺、沈阳、辽阳、鞍山四个市区,由东陵区曹仲屯流入苏家屯区,在海城市西四镇八家子村汇入大辽河。
沙河:太子河支流、浑河二级支流,发源于本溪市朝仙岭,流经苏家屯区姚千户屯、陈相屯、沙河铺、林盛堡、红菱等乡镇。
属季节性河流,汛期洪水流量大,水位高,枯水期则常出现河道断流。
十里河:是沙河支流,发源于辽阳柜子山,源近流短,全长38km,由大沟乡进入苏家屯,经十里河镇后汇入沙河。
1.2.2 气象苏家屯气候类型属北温带亚洲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日照充足。
年平均气温9.2℃,7月最热,平均气温25.5℃,1月最冷,平均气温-10.6℃。
全区年平均降水量692.5mm,年降水量的分布是东部丘陵较多,西部平原区较少。
1.3 地形地貌苏家屯处于辽东山地向中部下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
地势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
由东向西,由南、北两侧向平原或沙河河谷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