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二课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教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全课概述:本单元第一课讲爱在屋檐下,使同学们知家、爱家、感恩父母。
但在实际生活中又不可避免的与父母产生矛盾,而本课的重点就是如何化解父母与子女矛盾,改善亲子关系。
只有学会很好的与父母交往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社会交往。
因此本框既是对与前面内容的升华,又为学生学好后续人际交往知识打下坚实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分为两框:一、严也是一种爱二、两代人的对话2.2 两代人的对话教学课时:1课时(30分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沟通的重要性;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以及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
能力目标:提升与父母交往的诸多策略的应用能力;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权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与父母沟通、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为家庭付出的主动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进行沟通,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并学习双赢的沟通策略教学难点: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父母,从而主动减少或化解与父母的矛盾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角色模拟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次课我们学习了第二课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相信大家都了解到了由于与父母的年龄差异以及多重代际差异,而导致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代沟,从而引发家庭矛盾、冲突不断,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家庭矛盾、如何与父母相处才能减少矛盾呢,这正是我们本次课要学的内容。
【新课教学】(一)议一议有人说“家不是说理的地方”。
俗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
也有人说“家是爱的港湾,因为家里的矛盾易产生、也易解决,关键看我们怎么对待”。
“清官难断家务事”、“家中的矛盾容易解决”这两种说法有道理吗?说说你的想法?(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讨论一下,喊2、3个同学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家中的矛盾容易解决”时,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原因。
从父母爱子女、体谅子女的困难、期待子女美好前程的角度来看,家里的矛盾是容易解决的。
这主要是父母为了使家庭和睦温馨,在非原则性问题上让着子女,这体现的是父母对子女理解、疼爱,以及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
政治初二上人教新课件1.2.2两代人的对话教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知道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在家庭交往中对得失利弊进行权衡,要以宽大的胸怀和积极的态度与父母交往。
2过程与方法:选择可能解决的问题;用所学籍联系实际解决自己的困惑;培养自己的辩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父母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正确的思想行为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A、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B、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2、难点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丢掉不正确的思想行为【三】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架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需要正确认识家庭矛盾。
夸大与父母的矛盾,认为家庭矛盾无法说清,在处理家庭关系时会有抵触情绪,妨碍沟通;看不到矛盾,会不在意解决与父母的矛盾,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和我们的进步。
我们要正确认识家庭中的分歧和矛盾,自觉寻找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
家庭中的矛盾容易解决,因为父母子女之间是至亲的关系。
父母都爱子女,体谅子女的困难,期待子女有更好的发展,希望子女摒弃成长过程中的缺点和毛病,不断走向优秀;子女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细心呵护,对父母有着深深的依赖,任何孩子都认同父母是我们至亲至爱的人,是无私大度的,在成长中需要父母的关怀和帮助。
这些分析,有助于子女体会父母心情,感受家庭温暖,从而更爱自己的家,更爱自己的父母。
探究交流教材第23页这两种说法有道理吗?说说你的想法。
点拨:这两种说法都是针对同一个问题,如何解决家中的矛盾?对于中学生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同父母年龄差异的存在,必然在很多问题和观点上存在分歧,这是个事实。
为此,中学生也会很苦恼,但面对自己最亲的人,在心里也渴望同父母能够想到理解,设计这个小活动,就是要让我们正确对待与父母的代沟和矛盾问题。
进而得出“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同行”。
答案:女同学的说法是一种消极的说法,对两代人之间产生的烦恼没有正确的认识,不利于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理解。
课题名称:第二课第2框两代人的对话课时:1【教学目标】1.认识中学生活是人生新的起点,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由少年到青年的发展变化过程,理解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理解中学生活在我们一生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和主要策略。
教学难点:通过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教学方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教辅资料(百分导学)。
【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23—27。
2、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
①完成《百分导学》P11课前预习部分,组内交流答案。
(6分钟)②演练单项选择题。
3、后教:合作探究,突破重点和难点。
(15分钟)核对单项选择答案,错题重点讲解。
课件配套讲解重难点知识。
如: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什么?与父母交往,有哪些窍门?4、巩固记忆。
(10分钟)知识点一: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什么?①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要走进父母,亲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与父母携手同行。
②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
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③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
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知识点二:与父母交往,有哪些窍门?①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②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③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④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5、当堂训练,及时反馈。
(9分钟)独立完成分析说明题。
6、作业布置。
复习本课知识,并提前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1 / 1。
两代人的对话教案一、概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二课第二框题:两代人的对话。
安排一课时,本课主要讲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程序及基本要领和主要策略学会遇到事情和父母沟通商量,对多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崇尚与父母平等。
通过学习学生与家长的存在沟通不畅的题能够得到解决。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程序及基本要领和主要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模拟表演等活动,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商量的;能对多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能把握与父母交往的诸多策略;能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权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崇尚与父母平等,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经过上几节课的学习,初二学生懂得亲子交往的相关知识,这是每个学生面对的个性问题:学生都有个与父母有冲突的经历。
2、代沟及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导致家庭中的矛盾与冲突。
如何与父母沟通技艺这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学生有这个能力处理好这个关系。
3、本课内容是学生所感兴趣的,虽然学生知识认知水平不一,但是可以通过模拟活动有能力感悟亲子的情感。
4、本班学生留儿童较多,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不够稳定,思想波动较大。
四、确定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进行沟通,彼此袒露内心世界,进而达到相互理解进行沟通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双赢的沟通策略。
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本课对课堂的模拟表演先作出布置,应该给学生提出要求,在准备扮演活动中整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教师要了解班级学生基本的家庭关系,以便在活动中给与更多关注和建议。
让学生回忆最满意的成功解决与父母矛盾的经历和最糟糕的解决与父母矛盾的经历,通过直接强化等方法以进一步使两代的沟通交往情感得到提升。
2、分别进行几个与本课时密切相关的学生活动,利用多媒体,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第二课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授课人八年级政治教师课题授课时间班级八年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教具准备课型预习展示教学内容及分析预习检测1、怎样架起与父母理解的桥梁?(1)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父母,父母,努力化解,与父母。
(2)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首先要下来,地与家长商量。
商量就是的过程。
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3)有效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
其中,是前提,是关键。
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沟通的结果要。
自学教材P26-27页,“交往讲艺术”完成2题。
2、与父母交往的艺术有哪些?学习目标1、学会理解父母,掌握一些与父母沟通的要领2、知道一些与父母交往的艺术,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理解父母,掌握一些与父母沟通的要领达标检测1、国庆节快到了,同学们约我一起骑自行车到郊区游玩。
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开阔眼界,但不知父母是否愿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不管父母同意与不同意,坚决要去B、向父母说明是学校同意安排的,免得他们不同意C、向父母说明旅行的意义、路线和必要的安全性D、干脆不要跟父母讲,游玩回来再讲2、在化解父母与子女间“爱”的冲突时,你认为下列有关子女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理解父母,换位思考B、对父母的话要绝对服从C、和父母发生矛盾时要冷静处理D、遇事主动与父母商量,聆听父母的建议3、家庭生活中,我们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代沟。
为此,积极的做法是()A、清官难断家务事,不用去管他B、反正父母疼爱我们,不用理会他们C、我现在还小,应该人人让着我D、从现实中架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教学难点知道一些与父母交往的艺术,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呈现目标、设疑质疑、启发引领、适时点评、激励评学生活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展示提高、能力同组教师建议。
2.2两代人的对话(一)教学内容:讲授第二课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
(二)情景预设(1)板书:一、架起理解的桥梁(2)导入:前一框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由于与父母的年龄差异以及多重代际差异,而导致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代沟,从而引发家庭矛盾的不断出现。
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我们与父母的沟通。
怎样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呢?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家庭矛盾;如果夸大与父母的矛盾,会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有抵触情绪,妨碍沟通;看不到矛盾,会不在意解决与父母的矛盾,也不利于我们的进步。
(三)教学活动预设1、要亲近父母,跨越代沟活动一:读图,思考讨论——这两种观说法有道理吗?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分析讲述:“清官难断家务事”,真是这样吗?怎样理解“家中的矛盾容易解决?想一想:怎样对待父母和我们之间产生的矛盾和代沟呢?(对此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
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
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活动二:读图,动脑筋,出主意(见教材P23页)——让我们一起帮小冰正确处理这件事,寻求解决冲突的方法。
(首先是不要发火,因为父亲的要求是出于对小冰的安全考虑,是爱护小冰的表现。
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⑴争取父亲到同学家接自己。
⑵明天再去同学家做作业。
⑶打电话给同学,把父亲的担忧告诉她,取消约定。
⑷…)总之,当我们与家长发生矛盾时,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家长商量。
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
(板书小标题如下)2、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沟通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沟通的好,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父母的主意使我们如愿以偿。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的任务就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
不能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在这里,商量沟通就是桥或船,通过商量沟通,我们就能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教学设计方案两代人的对话阳城五中成掌印概述:1.本节教学内容为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人教版)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崇尚与父母的平等,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以积极的态度与父母交往。
能力目标: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与父母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和方法;在生活中探寻与父母交往的窍门,领悟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知识目标:化解与父母矛盾的基本要领和方法;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学习重点: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和主要策略;与父母交往的艺术学习难点:架起沟通的桥梁学习过程:一、问题导入,明确目标(心中有目标,学习效率高)1、你和父母之间容易发生冲突,如何架起理解的桥梁?你知道交往要讲艺术吗?二、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聚焦目标,阅读课文23页到27页的内容,完成以下内容:1.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首先要_______________,心平气和地与家长__________。
2.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______________是前提,_______________是关键。
3.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_______,沟通的结果要___________________。
4.与父母交往的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增进亲情的有效方法。
(二)合作探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产生思想)1、这是一份关于家庭亲子关系的调查中的两段记录:片段一:星期六,家里只有父子两人,父亲突然想:“如果今天我不主动和儿子说话,不知儿子会怎么样?”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父亲一直没跟儿子说任何一句话,两人都自顾自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等父亲做好饭时,才对儿子喊了一句:“儿子,可以吃饭了!”儿子吃晚饭后,放下碗筷又回到自己的房间去了,没跟父亲说过一句话,这时候的父亲感觉自己的心都要碎了:“其实我真的很想跟儿子聊一聊,可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第二课时两代人的对话【教学目标】【资源分析】(一)学生分析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正值“叛逆”的年龄,在家庭生活中,难免在一些事情上与家长发生冲突。
所以,本课主要通过对生活中亲子冲突案例的讨论,让学生尝试增强促进自我成长的责任意识。
进一步确定理解父母的必要性,并探索解决亲子冲突的途径和方法,提高他们与父母沟通、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在家庭矛盾发生后会用合理、恰当的方法来解决矛盾。
(二)教材分析在八年级上册中,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与家长的交往,既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又是学习与社会上其他人交往的基础。
学生的生活圈是扩展的,家庭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领域,因此,与家长的交往了是学生与同学老师交往、与社会上的人交往、与不同民族国家人交往的基础,与后续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是后续内容的奠基石。
(三)教学资源分析1、网络资源2、学生资源【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提问、启发、讨论和归纳式教学法【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沟通的方法,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父母,主动地化解同父母的矛盾。
【教学辅助工具】PowerPoint、Flash、歌曲【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两代人的对话一、正确看待与父母的冲突——积极沟通的前提。
二、掌握与父母交往的方法(一)对话的步骤:1、冷静;2、分析原因;3、寻找对策;4、寻找时机;5、尝试解决(二)对话的要领:1、彼此了解;2、尊重理解;3、理解父母;4、换位思考;5、求同存异;6、彼此包容(三)对话的艺术:1、学会赞赏;2、认真聆听;3、帮助父母;4、心平气和;5、面带微笑;6、宽容不计较。
(四)对话的方式:语言、书面、电子【课后随笔】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之所在和矛盾,目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普遍性,使学生放松心情,保证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冷静客观的做出分析和判断,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