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传统筮法详解 文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周易本源正宗古筮法--《周易参伍筮法》,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肯定了“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是求卦的筮法。
卢泰以为,公元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出土的“太乙九宫占盘”之以九宫配八卦、四时的占筮方法乃“参伍筮法”也。
在西汉或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使用九宫占盘了。
卢泰:对“参伍以变,错综其数”,的解释:伍为数词,即五。
所谓数指:12345678910 ;其中12345为生数;678910为成数。
在生数和成数中5为尊贵之数,因所有生数和成数皆由5变化而来。
如,生数1=5-4;成数6=5+1等等.故,伍有数主数祖之称。
伍,《说文解字》为会意词,从人,从五,五的本意是指天地相交。
引申为人在旁边观察天地交合的宇宙变化。
相参伍也;参做动词,有参拜伍之意。
伍字本身,有一人居左参拜(观)五之象。
九宫中,伍居中宫,其他四正四隅环立亦显参拜之阵象,故九宫图即参伍图也!另,参即三,伍即五。
三五乃三个伍之意。
(古时称十五为“叁伍,”此即参天两地倚数之和;参天,指生数中的三个奇数或说阳数135;两地,指生数中的两个偶数或阴数24;参天两地,乃12345的统称。
之和为15),九宫中四奇四偶加中五各方向相邻三数之和皆“参伍”三个五(15)也,由此可知,“参伍”实是九宫图的取象和特殊数字结构之变称,另一种称呼。
九宫图,即参伍图。
而参伍筮法定卦使用的天(后天八卦)地(后天八卦九宫)盘,定局用的时空盘(九宫八卦二十四节令72局)乃是周密完整的体现“参伍以变,错综数”演卦方法的时空盘都是记录天文历法时空布局的九宫盘!它能准确有序地演绎出易经64卦,并经得住“左国”卦例的验证。
其旋转的天盘趣(趋)时而行与地盘相错,时空定位都是实在的而非虚拟想象象征的主观的人为规定。
实用“参伍筮法”操作步骤及举例:分四步:一、取时:将起卦时的公历换算成农历;如,公历1997年9月26日21时20分,换算成农历为:丁丑年、已酉月、辛末日、已亥时;(八字算命的四柱)。
《左传》《国语》筮例解析《左传》《国语》中与《周易》和其它筮书有关的记载,共有二十二条。
从这二十二条记载看,基本可以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引证《周易》经文来说明一个问题,或阐述自己的看法;一种是以《周易》或其它筮书进行占筮,以预测事情的吉、凶、祸、福。
在有关占筮的记录中,又有一爻变,数爻变,六爻不变等不同情况。
现从二十二条筮例中,选取十三条代表不同情况的例子,试解如下:(一)引证《周易》经文说明问题或阐述观点。
《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用权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
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
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
’”这里,医和引了《蛊》卦卦象分析晋侯的病,没有涉及及卦爻辞。
《左传·宣公六年》:“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瘳语为卿,伯谬告人曰:‘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之《离》,弗过之矣!’间一岁,郑人杀之。
”这里,伯廖只说像“《周易》《丰》之《离》”,并未具体引用爻辞。
“《丰》之《离》”,是指《丰》卦上爻由阴变阳,这样就变成《离》卦。
《丰》卦上爻辞为:“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意思是有高屋大厦,但家里被阴影遮蔽着,从外向里看,悄然无人迹,三年见不到动静,凶呵!春秋时代,人们尚未以“九”“六”代表一卦的阴阳爻,故伯廖用“《丰》之《离》”的方式,说明他引用的是《丰》卦上六爻辞。
这种方式是春秋人谈爻的惯例,在下面的事例中,我们会看得很清楚。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秋,龙见于绛郊。
魏献子部于蔡墨……对曰:‘……《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
”其《同人》曰:“见龙在田。
”其《大有》曰:“飞龙在天。
”其《夬》曰:“亢龙有悔。
”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
”《坤》之《剥》曰:“龙战于野。
”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
”由这一段记载,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春秋时代,人们以《周易》占筮或论事,尚无“九”“六”之称,故蔡墨称《朝气》卦初九爻谓“《乾》之《姤》”;称九二爻谓“其《同人》曰‘见龙在田’”;称上九爻谓“其《夬》曰“亢龙有悔”;称用九“其《坤》曰‘见群权,无首右’”;称《坤》卦上六爻谓“《坤》之《剥》曰‘龙战于野’”。
周易筮法两种及解卦原则大衍筮法:(01) 取蓍草签50支。
(02) 抽取1支,横放置其上,以象征太极。
(03) 将余下49支一分为二,左右各一组(象征太极分两仪,取天地之象,左天右地)(04) 从右组(亦有从左取)中抽取1支,夹于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
(取三才之象)(05) 将右组余下之数,每4支为一小组,最后剩余之数夹于左手无名指与中指之间(如无剩余,即取最后四支)。
(06) 左组如是重复,剩余之数夹于左手中指与食指之间。
(07) 将三次取签置于左上。
(08) 余下蓍签混合,如之重复。
共三次。
(09) 于第三次,查看左右剩余组数(每4支为一组),所得组数,是为第一爻之数。
(10) 将所有蓍签重新混合,如之重复六次,得出全部六爻的代表数字。
6、8为阴爻,7、9为阳爻,以此画出卦象,得出“本卦”。
(11) 9、6为老阳老阴之数,7、8为少阳少阴之数,老变少不变,爻变之后得出新的卦象,是为“之卦”。
(12) 如此以十八变而取六爻。
鬼谷子金钱卦:(1) 取古钱三枚,字为阴,背为阳,置于龟壳中,龟背朝上,摇掷。
(2) 三阳为老阳,三阴为老阴,一阳二阴为少阳,一阴二阳为少阴。
(3) 如是六次得出六爻。
是为“本卦”。
(4) 取老变少不变,爻变之后得出“之卦”。
注:此法是西汉京房在古老的“蓍草”占卜术基础上所发明。
朱熹解卦规则:(1) 一爻变者,以本卦变爻的爻辞占。
(2) 二爻变者,以本卦二变的爻辞占,以上爻的爻辞为主。
(3) 三爻变者,以本卦及之卦的卦辞占,以本卦的卦辞为主。
(4) 四爻变者,以之卦中二不变的爻辞占,以下爻的爻辞为主。
(5) 五爻变者,以之卦中不变的爻辞占。
(6) 六爻全变者,乾坤两卦以用九和用六的辞占,并参考之卦卦辞。
余六十二卦占以之卦卦辞。
(7) 六爻全不变者,以本卦卦辞占。
——转自:柑橘园ORANGERY。
孙荣华:周易筮法集锦第六节:卦爻相冲1、冲的含义。
卦爻按十二地支有六组相冲,在前章节中已有论述。
此外,还有六冲卦。
在卦爻相冲主要表现为:月日冲卦中之爻;变爻回头冲动爻;动爻与动爻冲;动爻冲静爻;静爻冲静。
冲的本意是,两爻各自依靠自己的力量,猛烈的撞击对方,冲击、冲突、冲撞、冲犯之意。
冲的结果是冲散、冲掉、冲破、冲伤、冲动。
最终体现是散、伤、破动。
必须有一方特别有力量,或者双方都有力量,或者一方既是主克者又是爻的主冲者,只有这样,才能使冲者一方受到猛烈撞击而受伤。
否则,若冲旺相之爻,不是因冲而受伤,反而成旺相之暗动。
在具体占断中,冲的力量要大于克的力量,这是在克的基础上多了一个冲,从某种意义上讲,冲基本上与制的力量接近。
冲是克的一种表现形式。
冲与克的区别:冲也好,制也好,都能达到使对方受伤而失去生克之权利的程度。
而克,除与对方因克而有敌意外,大部分是牵制对方,因而也存在“克中有生”,如果主克一方因力量大,或因自身是高层次爻的关系,一旦因克而能使受克者受伤,这时克就变成了制。
在具体占断中,被冲一方是用神还是忌神,其意义是有区别的。
例:老陈因购物与人打架致对方重伤,占问是否有凶。
酉月辰日占断,得:自测吉凶取世爻为用神,代表自己。
因测打架,为官非之事,取应爻官鬼酉金代表公安局。
卦里子孙巳火发动克官鬼酉金,巳火发动说明用神有救应。
二爻父母为世爻原神,因不发动而无力。
卯木用神虽发动,但被月令冲而破,并动化回头之克,本爻又受动爻酉金官鬼而冲,因而用神卯木受到极大的冲撞冲击而受伤。
断其必究其法律责任服法自首,但本人切不在意,果在申日被捕。
解:用神受日、变爻、动爻之冲被众冲而受伤达到受制的程度其必有此结果。
另外,为什么当日(辰日)无事,是因辰日合卦中变爻酉金,使酉冲卯力小。
1、巳午日,子孙巳火发动而旺可制官鬼酉金,而官鬼酉金暂不能克世爻用神。
未日,因用神卯木入墓不受克,如躲藏一样。
到申日,官鬼酉金发动,变爻及月同克用神,申爻与巳火作合而绊住子孙爻,故应凶。
周易古筮法详解《系辞传》有关筮法的内容是:“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天数五,地数五。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
”筮法的第一步骤是“分而为二”,“分而为二以象两”,两是两仪,未分之前的四十九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整体的一,它象太一、太极。
第二步骤是“挂一以象三”,从分为两部分的蓍(shī)草中拿出一根,放在一边,于是形成三部分,象天地人三才。
第三步骤是“揲(shé)之以四以象四时”,揲的意思是数。
“揲之以四”,是四个四个地数。
“以象四时”的四时是一年春夏秋冬四季。
第四步骤是“归奇于扐(lè)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五岁再闰”,五年之中置两个闰月。
“再扐”,扐是余数的意思。
两只手各拿一部分蓍草,经过四个四个地数,都必有一个余数,两只手两个余数,故云“再扐”。
得出两个余数,合到一起,“而后挂”,这一易完毕。
“挂一”,从一部分中拿出去一根,两部分余下来的还有四十八根。
四个四个地数,一只手可能余一,而另一只手必余三;一只手余二,而另一只手必余二。
不余则视作余四。
总之,每只手的余数不外乎一、二、三、四这几种情况。
而两只手余数的合只有四与八两种情况。
加上挂一,总数是五或九,如下图:1+4+4=91+3+1=51+2+2=51+1+3=5将第一次变化后取得的余数放置在一边,用剩下的蓍草开始第二次变化。
在第一次变化的第二部中取走的一根蓍草,与最后得出的作为余数的蓍草,都单独放置,不再参加第二次的变化,因此第二次变化所用的蓍草是44根或40根,如下图:49-5=4449-9=40第二次变化除了所用蓍草的数目比第一次少外,其他步骤与第一次变化完全相同,也要经过“分而为二”、“挂一”、“揲之以四”、“归奇于扐”四个步骤,最终求出一个余数来。
周易筮法筮:shì<动> (会意。
从竹,从巫。
“竹”表草木,“巫”表占卜者。
本义:古代用蓍(shī)草占卜的一种迷信活动称“筮”)同本义筮,易卦用蓍也。
——《说文》筮于庙门。
——《仪礼·士冠礼》筴为筮。
——《礼记·曲礼》尔卜尔筮。
——《诗·卫风·氓》卜之,不吉;筮之,吉。
——《左传·僖公四年》又如:筮卜(用蓍草及龟甲占卜吉凶);筮仕(初次出仕做官。
古人将出仕必先占吉凶,后因称出来作官为出仕);筮验(占筮的证验);筮短龟长(龟卜较筮占灵验);筮人(掌卜筮的人;司占卦的人);筮问(卜问);筮决(以筮卜决定);筮宅(埋葬时,筮卜坟墓位置的适当与否);筮氏(卜筮者);筮日(行卜筮礼仪之当日)《周易》《系辞传》关于筮法是这样讲的:“天—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
凡天地之烽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天一地二”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天地是什么意思,注疏没讲清楚,很多书都没讲清楚,朱熹《易本义》用河图、洛书解释,当然更不对。
其实天地并不神秘,天地就是阴阳,也就是把自然数划分为两类,单数叫做天、叫做阳,双数表奇数,地代表偶数。
一三五七九是奇数,称作天数。
二四六八十是偶数,称作地数。
天数地数,奇数偶数,叫法不同,实际是一回事,都是对立统一的意思。
这里从一讲到十,十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
据民族学认为,人类早期只认识二,之后认识三,认识五,然后终于认识十。
每认识一个数,都是一个艰难的进步,不是容易的事情。
大衍筮法详解大衍筮法即蓍草揲蓍法,是“四书五经”之《易经》原文中所唯一记载的一种最为古老的筮法。
筮即策,是运用蓍草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定得出特定的数字组合,从而用数字变化成周易阴阳卦爻符号,并以此结合《易经》卦爻辞吉凶作为决策或谋略的重要判断方法。
“大衍筮法”出自今传本朱熹隶定的易传《系辞上传》第九章。
辞曰:“天一,地二。
天三,地四。
天五,地六。
天七,地八。
天九,地十。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两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八卦而小成。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其著作『周易本义』中有讲述揲蓍的方法及其仪式。
一、最古老和正统的起卦法我小时就接触易经,看过好多“八卦”之术,对各种起卦法略知一点。
在各种起卦法(比如:纳甲法、铜钱法)中,我还是更相信古人的起卦法:揲蓍(shé shi)法(即蓍草起卦法)。
此法简便易行,且古老正统,最适合我这样的初学者。
所以,我一直都采用此法起卦,灵验度也极好。
古语云:大事不决则占卜。
古代人无论国事家事、大事小事,均以占卜决疑。
而现在的我,沾染了现代人自以为“人定胜天”的毛病,彷佛没有疑问一般,十年来都不曾占卜了。
今天,特将“快被我遗忘”的“蓍草起卦法”过程“通俗的”记录下来,以备查。
二、揲蓍法每一卦都由六个爻(yao)组成,自下而上分别称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同时由于偶数属阴,奇数属阳,易经以“九”表示阳爻,“六”表示阴爻。
这样,如果初爻为阳爻,那么就是“初九”,为阴爻就是“初六”;同理,五爻为阳爻,称“九五”(所谓九五之尊),为阴爻,称为“六五”。
大衍筮法占卜卦例解读示范(二)“大衍筮法”是《周易》原文中唯一记载的筮法,在历代决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本文旨在交流探讨周易文化学术思想,希望各位易友见山见水、见仁见智。
大衍筮法是最复杂最纯粹的打卦方法,使用的是蓍草,而且必须是一株生有五十茎的蓍草,珍贵程度在当今社会可想而知,所以他的准确性也不言而喻。
据《易纬·乾凿度》引古《经》说:“蓍生地,于殷凋殒一千岁。
一百岁方生四十九茎,足承天地数,五百岁形渐干实,七百岁无枝叶也,九百岁色紫如铁色,一千岁上有紫气,下有灵龙神龟伏于下。
”“大衍筮法”为六十四卦衍卦(求卦)法,是用“天地之数”演算,故也称“衍天法”,它是古人决策、稽疑的重要工具之一。
看过我写的“手把手教你学大衍”系列文章的易友都知道,大衍详筮法不仅预测吉凶准验率高,而且预测内容全面,细节过程详尽,但是起卦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大衍简筮法很适合预测比赛,起卦也迅速得多,节省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预测吉凶准验率也很高,但是大衍简筮法预测内容比较单一,细节过程也不够详尽。
那么,有没有一种快速便捷的大衍详筮起卦方法能兼顾二者的优点呢?答案是:有!笔者家传的周易大衍详筮法起卦秘法,比六爻起卦还要快,并且完全不需要六爻术中的天干地支、五行生克等繁杂知识。
这种大衍详筮法起卦秘法化繁为简,解决了千年以来大衍详筮法起卦过于繁琐耗时的难题,学习熟练者1分钟即可起出卦象,欢迎联系交流。
卦例二、某易友问下周一新工作面试情况吉凶?遂起大衍,筮得水雷屯,初九、六四双爻同飞,卦变泽地萃。
一、先看相关卦爻辞1、初九爻爻辞:盘桓,利居贞,利建侯。
磐:指巨大的石头。
通“盘”,代表徘徊之意。
桓: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桓,亭邮表也。
”——《说文》,也就是路标。
磐桓:就是说虽然目标明确但却徘徊不前。
这句爻辞的意思是说:徘徊不进,适宜坚守正道,适宜建侯立王。
第六签签诗:非玄非妙,非浅非深,一个妙道,着意搜寻。
易经—(大衍之数古筮法)易经是一部古老而神秘的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智慧的瑰宝。
它是一部关于变化和周而复始的道德哲学经典,主要通过六十四卦的组合与解读,来阐释宇宙的运行规律以及人生的方向。
在易经中,有一项古老的筮法,被称为大衍之数古筮法。
这种筮法以一定的方式排列数字,来预测未来事物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介绍大衍之数古筮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在古代和现代的运用。
一、大衍之数古筮法的基本原理大衍之数是指从一至九,以及从十至九十九这二十个数字。
在古筮法中,这些数字会按照特定顺序排列,并与六十四卦中的爻辞和卦辞相对应。
通过抛筛取得的数字与这些排列的数字进行对比,从而得到卦辞的解读。
大衍之数所遵循的原理是“终始之数,始于数一,终于数九”。
这意味着在开始之初,我们只关注数字一的位置,而在最后的结果中,我们则关注数字九的位置。
这一原理反映了易经所强调的变化和循环的观念,它告诉我们宇宙万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大衍之数古筮法的古代应用在古代,大衍之数古筮法被广泛应用于占卜和预测未来的领域。
当时的人们相信,通过抛筛取得的数字与卦辞对应后,可以揭示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方向,从而指导自己的决策。
在官方方面,大衍之数古筮法常用于吉凶预测和国家运势研究。
例如,一些重要的政策决策会事先将各种可能的结果用大衍之数古筮法进行预测和分析,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同时,在君王即位时,也会进行一场盛大的卜卦仪式,来探测国家的命运和国家安危。
在个人层面,大衍之数古筮法也被寻求帮助的人广泛使用。
做生意的人会用它来预测市场走势和业务发展的方向,寻找最佳的商机。
而其他人则可能会用它来解答关于健康、婚姻、事业等方面的问题。
三、大衍之数古筮法的现代应用虽然古代的大衍之数古筮法在今天并没有被广泛使用,但它的理念却在一些领域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管理学和领导力发展方面,大衍之数古筮法的原理被用来分析和管理复杂的系统和团队。
通过观察和理解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领导者可以更好地预见并应对潜在的挑战,并制定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9)周易筮法讲解周易筮法讲解陈周一/文周易筮法,始于天地之数。
筮的实质就是以数学计算来占筮,它的全部过程都是在计算,计算的目的是求出一卦来。
易卦的生成,就在于数的变化。
知道了筮法,才知道六十四卦是如何生成;知道了筮法,才知道六十四卦何以穷究万物。
《系辞·上》中的筮法:“天—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关于筮法的讲解:上述《系辞》章句,可分为三层理解:第一层,揭示演易本质,即筮法的基础是“天地之数”天地就是阴阳,也就是把自然数划分为两类,单数叫做天、叫做阳,双数叫做地、叫做阴。
一三五七九是奇数,称作天数。
二四六八十是偶数,称作地数。
奇数偶数,天数地数,叫法不同,实际是一回事。
为什么列举奇数偶数只从一到十呢?因为古人认为“十是数之小成”(《左传·僖公四年》孔疏),“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甚至“万有一千五百二十”的“万物之数”,都可从一到十之数推出,用不着穷举。
因此,“十”虽少,但也是盈数或成数。
《左传·庄公十六年》就把十视作“盈数”。
杜预注说“数满于十”,所以限止于“十”就够用了。
第二层,讲述演易过程,即揲蓍求卦的具体方法揲蓍求卦,用竹棍称为筮,所以“筮”字从竹从巫;用蓍草为蓍,所以“蓍”字从草从耆,取用蓍草行筮决疑问耆老之意。
其实用什么无所谓,关键是数。
1、筮的计算有三个特点:第一,筮这种计算的目的是求卦,即求出六十四卦中的某一卦。
周易传统筮法详解文/吕再发
易经作为我们华夏文明的无上智慧,在过去的几千年来,一直作为群经之首,许多人都投身研究它,它的神奇之处和它的魅力,到现在还是继续为人所乐道,还在继续为人们服务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中,足见其不凡。
易经的基本功能就是它的神奇预测功能。
虽然哲理和类象也是它的不可分割和相辅相成的一部分,但是我想,大家还是更倾向于它的预测功能。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
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是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如何正确的运用易经的预测功能,那么起卦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学会正确的运用筮法,就等于掌握了开启这个宝藏的钥匙。
下面我就当前的流行筮法和正确的传统筮法一起写下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的疑惑和遗憾有所帮助。
传统筮法:
大衍数筮法,就是传统的筮法。
占筮之道,其数用五十。
我在这里不探讨五十数的来源,而是讲述其用法。
在以前用蓍草,这是一种多年生的植物,有好几节。
生长在湖南一带,可惜我也没有见过。
我的方法是用竹签。
首先,在超市里买两三把烧烤用的竹签,回家后,选出大小相仿佛的,比较光滑的竹签,约六十根。
然后这些竹签留二十五公分的长度,锯去尖刺和多余的部分,使每一根竹签的长度相等(二十五公分长度)。
第二步:把这些锯好的竹签,放在没有煮过荤类的锅里面,最好是新锅,在里面煮开约十分钟,将竹签里面的杂质煮出,捞出,冲洗干净,晒干。
待竹签晒干后,挑选一个吉日,带上竹签到附近的大庙或者道观里,连同香花果烛一起去供养一下,并且详细诉说学易缘由,发愿行善,以便获得圣者加持!
第三步:竹签制作完毕,再从中筛选五十根出来,余下的留下备用。
占筮步骤:
凡自占,或为他人占卜,皆当问明占测主题,(比如占财运,婚姻,事业等等)无需问明其现在时的状态和事情事态。
只需用知道主题即可。
筮法开始之时前,拿出五十根竹签,先取出一根,放在旁边,余下四十九根,令求占者双手平衡握住竹签的两头,之后,举起双手,将竹签靠在脑袋的前额上,
就是靠在印堂部位上。
用心的在默想所求占的事情,约十次,在过程中不能有其他的杂乱想法,预测师也不能打扰对方,(比如求测婚姻,就在脑袋里面默想,我今和某某人是否有姻缘即可,一定要用心默想)约一分钟的时间。
最后令彼毫不犹豫的将手中的竹签分成两份。
接下来,预测师从彼已经分成两份的竹签中,从其右手中拿出一根竹签,夹在自己(预测师)左手的无名指与小指之间。
之后,拿过对方左手手中的竹签,每四根一组的分数。
当数到最后一组已经出现只有四根的这种情况,就不用再数了。
1:这时,手中的竹签含已经夹在尾指的那根。
在等于五根的时候,就不必再分了,还要从已经分数过的竹签中再拿四根过来,一共合计九根。
如果手中的竹签,含尾指所夹的那根,剩下两根,三根,四根,那么就要从已经分出的竹签中拿来相应的根数来一共凑足五根。
如果含尾指所夹的一根,刚好是五根得时候就不能再分出了,相反,还要拿来四根凑足九根。
就是在第一次分完竹签的结果必定会剩下五根或者九根。
将第一次分出结果五根或者九根放在一边。
再将剩下的竹签连同求测者右手的竹签合在一起,再一次分开。
在第二次分开竹签,乃至第十八次分开竹签的过程中都无需再进行作意或者观想,因为以后的每一次都是第一次过程的延续。
第二次,也是从求测者的右手中先抽出一根竹签夹在自己(预测师)左手的尾指和小指之间。
以后的每一次也都是这样做。
同样的是将求测者左手分出的竹签拿过来分数,每一组四根的分出,如果最后出现只有四根的情况,(含夹在尾指间的竹签)则不必在分数,相反,还要从已分出的竹签里,拿四根过来,合计八根。
如果最后一次除四之后,含夹住的竹签,还剩下两根,三根,则从要已分出竹签中拿回相应根数(两根,一根)凑足四根。
以后每一次都一样。
留下第二次的四根或者八根,将剩下的竹签,再让求测者合起来,分开。
重复以上步骤,得到四根或者八根。
这样经过三次之后,第一爻(初爻)就得出来了。
经过三次分数竹签之后,得数有四种。
第一次如果是五根,第二次四根,第三次也是四根,都属少的范围,则要变数,属老阳,计成(九)字。
符号是(-,一横,并且要在旁边画一个小圆圈,代表这是一个变爻,也就是阳爻动,就是五,四,四的组合)。
如果第一次是五根,第二次是四根,第三次是八根,记成少阴,符号是(- -,
两横,这种情况没有变爻,就是五,四,八组合)。
如果第一次是五根,第二次是八根,第三次也是八根。
则是少阳符号(—,一横,这种情况不属变爻。
就是五,八,八组合)。
如果第一次是九根,第二次是八根,第三次是四根,计为少阳,符号(—,一横,不记变爻符号,就是九,八,四组合)。
如果第一次是九根,第二次是八根,第三次也是八根,则是老阴,阳多则变阴,符号(- -,两小横,在此爻旁边注上一个小的打差的符号+,代表阴爻动,就是九,八,八,的组合,属阴爻变阳爻)。
如果第一次是九根,第二次是四根,第三次是八根,记成少阳,符号是(-,一横,就是九,四,八组合。
不属于变爻。
如果第一次是九根,第二次是四根,第三次也是四根,记成少阴,符号(- -,两横,不属于变爻)。
凡装卦,从卦象的下面开始计算。
初,二,三,四,五,六,从下往上计数。
第一爻也叫初爻。
第六要也叫上爻。
凡阳爻称为:九。
凡阴爻称为:六。
第二次,也就是求第二爻的时候,依照第一次的方法。
四十九根再分三次,可得第二爻。
第三爻也是这样。
乃至第六爻,亦复如是。
总共计十八次才能成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