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1单元第2课第1框感受文化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4.92 MB
- 文档页数:74
《文化生活》内容结构《文化生活》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文化与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分别对应了课程标准的四个主题,按照“是什么:文化的概念”、“为什么:文化的发展”、“怎么看:民族精神”、“怎么办:文化建设”的逻辑顺序来展开。
四个单元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构成了《文化生活》教材的有机整体。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介绍文化是什么。
本单元是整本教材的绪论与总论,主要为全本教材提供基础性的认识。
本单元讲述文化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作用。
包括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对社会发展有引导和制约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等内容。
要求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对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认识。
本单元包括两课。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用“体会文化”和“文化与经济、政治”两个框题介绍文化的内涵。
第1框题“体会文化”主要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引导学生形成对文化概念的基本认识,正确理解文化概念。
第2框题“文化与经济、政治”则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角度,通过对于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本课有三个问题需要把握:第1个问题: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本课程所使用的“文化”概念,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把握这一文化概念,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点。
其一,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这就是说,文化与人类社会与生俱来。
当人类从第一次使用兽皮遮体、保存火种烘烤食物那一刻起,不仅诞生了文化,也从此离不开文化了。
第一单元 知识点第一课 文化与生活 第一框 体味文化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种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2)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3.文化的形式(1)静态: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本等属于文化。
(2)动态:人们进行精神性的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
4.概括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所表现出的作用是什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5.概括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关系的特点(1)在经济的基础上,相互影响。
(2)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6.如何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的特点(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2)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
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7.如何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1.2文化与政治、经济 1.2.1互相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1.2互相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1.2.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1体味文化 1.1.1文化“万花1.1.2文化是什么 1.1.3文化的力量 第一课 文化与生活 2.1感受文化影响2.1.1文化影响面面观2.1.2潜移默化的影响 2.1.3深远持久的影响 2.2文化塑造人生2.2.1丰富精神世界 2.2.2增强精神力量 2.2.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与经济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