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77.50 KB
- 文档页数:7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持续改革,教学模式的更新和升级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其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详细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实施步骤以及实践效果,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教学模式设计原则1. 学生中心: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2. 微课资源: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将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可视化处理,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3. 互动交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应用。
4. 评价反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整。
三、实施步骤1. 课前准备阶段(1)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微课视频,并将视频及相关学习资料上传至教学平台。
(2)学生提前观看微课视频,了解基本知识点,记录疑问和困惑。
2. 课堂互动阶段(1)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组织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帮助,互相启发。
(3)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小组讨论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点评。
3. 课后巩固阶段(1)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答疑。
(3)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进行在线交流和互动,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四、实践效果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该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其次,微课资源的使用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此外,课堂互动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和应用。
最后,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及时的反馈机制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了学习效果。
五、实践中的挑战与对策尽管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通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相关材料等方式完成知识学习,而在课堂上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互动,深化理解,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增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单纯的翻转课堂模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学生课外学习缺乏监管,课堂互动难以保证等。
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旨在结合线上学习的灵活性和线下课堂的互动性,构建一种更加高效、全面的教学模式。
本文首先分析了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然后详细介绍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和实施步骤,最后通过实际案例探讨了该模式的实践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
二、翻转课堂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翻转课堂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离不开其深厚的理论基础。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其核心思想是将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进行翻转,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时间则主要用于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答疑解惑以及知识的深度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使得学习更加个性化和高效。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则是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评价的实时性。
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的平台,线下教学则注重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操作,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翻转课堂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等。
基于“Unipus+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听说》混合式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22-12-23T06:45:43.099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16期作者:魏平[导读] 本文以U校园系统作为资源平台和过程性评价手段魏平上海电机学院上海201306摘要:本文以U校园系统作为资源平台和过程性评价手段,以翻转作为主要设计思路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新型授课模式进行探索,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与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从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资源学习、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课后工作、学生课后任务等环节设计具体的翻转课堂实施步骤,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进一步的实践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课前资源学习、课上活动组织和课后学习任务三个板块相互依托,课上翻转活动的组织是师生互动的关键环节,尤为重要。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英语听说,混合式教学一、翻转课堂的发展翻转课堂这一教学理念源于美国,自2012年引入中国以来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把大部分学习任务放在课堂之外,课上则重点关注对于知识的内化,如小组活动、反思、讨论等。
张萍在2017年指出,在教学实践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获得良好教学效果,必须重视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学生参与、课程评价和信息技术五个关键要素。
由于其灵活性与高效性,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的在线教学中更是成为众多教师优先考虑的教学方式,相关论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主要的着眼点都在于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实现课堂的“翻转”,以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
其中主要探讨的是利用各种平台,比如智慧树、超星等进行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教授,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翻转课堂的讨论较少。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指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1. 引言1.1 翻转课堂的定义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课堂上的传统教学内容转移到课堂外进行学习和消化,而将原本在课堂外完成的作业和练习转移到课堂内进行指导和辅导。
通过翻转课堂,学生可以在课堂外根据自身节奏、兴趣和能力进行知识的学习,而在课堂内则能够进行更深入、更实践的学习活动,如讨论、实验等。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翻转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翻转课堂,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深度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1.2 翻转课堂的优势1.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进行实践和交流,而非仅仅接受老师的讲解。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2. 个性化学习:翻转课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方式进行学习,老师可以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
3. 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由于翻转课堂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积极主动,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4. 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翻转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
学生在实践中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更可以通过讨论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2. 正文2.1 翻转课堂的设计原则1.课前准备:在设计翻转课堂时,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准备教学资源、设计学习任务等。
教师需要确保课堂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与课堂实际情况相适应。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以提高教学效果。
混合式课堂(Blended Learning)是将在线学习与传统面授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将这两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依托现代技术手段,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前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或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进行预习。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到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点,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传统的讲授知识的时间缩短,将更多的时间用于互动和实践。
学生通过预习后,可以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引导,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知识点。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也提倡学生通过实践和合作学习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完成。
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培养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还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成果的评估和反馈。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提交作业和测试,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在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尝试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讲授内容转移到了网络学习平台上,学生在课上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而课下通过互动学习和实践来掌握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更加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和实践两方面来论述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
一、教学设计1. 课程设置在设计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时,首先需要进行课程的设置。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
课程设置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学习资源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习。
教师可以挑选适合课程内容的教学视频、教材、案例等学习资源,并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进行整合和发布。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相关的学习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3. 作业设计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作业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如思维导图、讨论问题、实验报告等。
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 课堂教学安排翻转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如何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
教师可以将讲授内容移到课上,让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实践和交流。
这样做不仅能够更好地发挥课堂的互动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践1. 教学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预习和准备,以确保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
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发布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学习任务,并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演示等形式的互动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摘要:本文以翻转课堂为基础,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首先介绍了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优势和挑战。
最后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以期为教育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教育领域,优势与挑战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逐渐难以适应当今学习者的需求,而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模式则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指教师将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中进行,而混合式教学则是指在传统面授课程基础上,通过线上学习平台等方式,将教学活动转移到线上开展,同时结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优势,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本文将以翻转课堂为基础,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二、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个性化指导的教学模式。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堂之外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教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展示和指导,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
翻转课堂的特点包括:课堂时间更多用于互动与讨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和全面,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混合式教学是指将传统的面授课程与线上学习资源相结合,通过学习管理系统等平台提供学习资源和在线学习服务,以便于学生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进行学习。
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包括: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习惯进行学习,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样,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优势1. 个性化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习惯进行学习,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
2. 提高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得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兴起的⼀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混合式学习的有效实现途径,⼆者结合可以实现教学⽅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章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传统的课堂讲授、部分翻转课堂和完全翻转课堂三种混合形式,并据此模式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进⾏了教学设计与实践,提出有效应⽤该模式的建议,对解决课程教学问题、提⾼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具有⼀定的借鉴意义。
引⾔混合式学习是⼀种将传统课堂师⽣⾯对⾯教学与数字化学习相结合的教与学的新⽅式,混合式教学既能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启发、监控等主导作⽤,⼜能体现学⽣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传统的⾯授课堂教学与现代⽹络多媒体教学⽅式结合起来,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是⼀种新出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即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在课堂上⼀起完成作业答疑、写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对传统教学流程的颠覆和基于“以学⽣为中⼼”的思考是翻转课堂的真正本质。
⽬前,海内外的学者普遍认为,翻转课堂不仅仅是能增加学⽣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学⽣个性化学习时间的⼀种⼿段,它更是⼀种全新的“混合式学习⽅式”——是在以“B-Learning”为标志的教育思想指引下,对课堂教学模式实施重⼤变⾰所产⽣的成果。
我们认为,在混合式教学中贯穿翻转课堂的理念,既能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能改变单⼀的学习⽅式,激发学⽣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这种新型的混合式教学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改⾰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1.传统课堂讲授教学与现代⽹络多媒体教学⽅式相混合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采⽤的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即“教师讲、学⽣听”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是知识的接受者。
这种模式虽然弊端较多,但是其根本⽬的是服从于学科教学的需要,系统、完整地传授⼈类社会⼏千年来积累的⽂化科学知识。
第40卷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40第3期JournalofHube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No.3ꎬ2020基于MOOC+SPOC翻转课堂深度学习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李㊀全ꎬ许新华ꎬ刘兴红(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ꎬ湖北黄石㊀435002)摘㊀要 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ꎬ大规模在线课程正在逐渐改变学习者的学习方式ꎮ但由于MOOC学习属于虚拟的教学ꎬ因此该平台对于高校内的教学任务存在一些管理上的缺陷ꎮ针对以上问题ꎬ本文提出了基于MOOC+SPOC翻转课堂深度学习的混合教学模式ꎮ在前期准备工作阶段ꎬ教师对学习者进行分析ꎬ对MOOC资源进行组织ꎮ在SPOC学习活动阶段ꎬ教师通过发布任务清单㊁课堂提问和课堂评价等三种方式ꎬ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ꎬ以学生为中心ꎬ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ꎬ从而实现知识的深度学习ꎮ该混合教学模式对于实现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ꎮ关键词 ㊀MOOCꎻSPOCꎻ翻转课堂ꎻ混合教学模式ꎻ深度学习中图分类号 G640㊀㊀ 文献标识码 A㊀㊀ 文章编号 2096 ̄3130(2020)03 ̄0090 ̄04doi:10.3969/j.issn.2096-3130.2020.03.019㊀㊀1㊀引言近几年来ꎬ大规模在线课程(massiveonlineopencourseꎬMOOC)的迅猛发展给高等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冲击ꎬ逐渐成为一种教育现象并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ꎮ但对于学校内的教学任务ꎬMOOC平台存在一些缺陷ꎬ如无法保证学生网上学习的真实性ꎬ无法掌控学生学习过程ꎬ居高不下的退课率ꎬ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等[1-2]ꎮ针对MOOC存在的问题ꎬ小规模在线课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ꎬSPOC)应运而生ꎮSPOC在融合MOOC教育思想的同时ꎬ把小众教育㊁集约化教育等融合在一起[3-4]ꎮ对于符合准入条件的在线学习者学习SPOC课程ꎬ有学习强度和时间㊁参与在线讨论㊁完成作业和考试要求ꎬ合格后获得证书ꎮ因此ꎬ通过MOOC+SPOC方式建立SPOCꎬ是目前利用MOOC资源进行课程改革㊁促进教学方法的一种有效手段[5]ꎮ文献[6]以 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为例ꎬ描述了基于SPOC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ꎬ最后对该教学模式在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ꎮ文献[7]分析了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I(C语言) 的性质ꎬ提出基于SPOC的翻转课程混合式教学尝试ꎬ并从课堂教学㊁学习效果评测㊁实践能力培养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ꎬ最后说明了教学实践效果ꎮ文献[8]对基于SPOC+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ꎮ结果表明教学实验杂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效果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ꎮ文献[9]提出了在 大学计算机基础一 课程中应用SPOC的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ꎬ并对原有的MOOC平台进行改造使之更适合校内教学使用ꎬ实现分 班级 管理ꎬ创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ꎮ以上教学模式并没有讨论如何在MOOC+SPOC环境下开展深度学习ꎮ针对以上问题ꎬ本文提出了基于MOOC+SPOC翻转课堂深度学习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ꎮ2㊀MOOC+SPOC翻转课堂深度学习教学模型设计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ꎬ传统教学方法首先在课堂中完成知识的理解和识记ꎬ课后由学[基金项目]㊀湖北师范大学校级教研项目(2016038)ꎻ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1515)[收稿日期]㊀2019 11 15[作者简介]㊀李全ꎬ男ꎬ讲师ꎬ硕士ꎬ主要研究方向:机器学习㊁教育信息化ꎻ许新华ꎬ男ꎬ教授ꎬ硕士ꎬ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㊁教育信息化ꎻ刘兴红ꎬ女ꎬ教授ꎬ硕士ꎬ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㊁教育信息化ꎮ生回家完成知识的应用㊁分析㊁评价和创造ꎮ学生学习的难度由小到大ꎬ得到的帮助由多到少ꎮ而MOOC+SPOC教学方法颠倒了整个学习的过程ꎬ首先由课前学生通过MOOC在家庭完成知识的理解和识记ꎬ课中由老师带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ꎬ展开讨论ꎬ完成知识的应用和分析过程ꎮ课后学生通过测试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ꎮ整个学习过程都向前推进了ꎮ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ꎮ深度学习体现为学生需要运用多样化的学习策略ꎬ如广泛阅读㊁交流互动㊁情景学习等ꎬ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10]ꎮMOOC+SPOC翻转课堂的深度学习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如图1所示ꎮ图1㊀MOOC+SPOC翻转课堂的深度学习混合教学模式图2.1㊀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体现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ꎬ需要运用广泛阅读㊁交流互助㊁情景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法ꎬ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ꎬ从而能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ꎮ文献[11]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㊁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ꎮ文献[12]认为深度学习强调知识的主动理解而非被动记忆ꎬ强调对知识的批判性思考而非一味地接收ꎬ强调知识的迁移应用ꎬ而非作为应对考试的砝码等ꎮ文献[13]认为深度学习是对复杂的信息加工与处理ꎬ实现知识的分析㊁应用㊁同化和加工等ꎮ因此ꎬ深度学习强调的是一种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过程ꎬ要求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以及在老师的引导下ꎬ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ꎬ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ꎮ2.2㊀前期准备工作(1)学习者分析对学习者㊁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进行分析ꎬ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ꎮ以面向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大一本科生的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为例ꎮ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ꎬ在寝室和校园都有可以上网ꎮ他们都学过教育技术训练和计算机基础知识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应用ꎮ通过该课程的学习ꎬ学生应该达到如下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ꎬ能够分析问题ꎬ设计程序ꎬ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ꎬ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实验的能力ꎮ能够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ꎬ为今后学习其他的程序设计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ꎮ(2)选择组织在线课程线上的MOOC教学资源包括学堂在线㊁中国大学MOOC㊁好大学在线和华文慕课等ꎮ不同的MOOC平台有不同优秀的老师讲授相同的课程ꎬ他们讲授的内容和重点都不相同ꎮ因此ꎬ需要对各平台的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进行筛选ꎬ选择与本学科教学大纲相符的在线课程ꎮ2.3㊀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包括课前准备活动ꎬ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堂评价与课后练习ꎮ课堂准备活动主要以学生为中心ꎬ老师为辅助ꎬ实现学生知识的理解与记忆ꎮ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和老师互动的形式ꎬ实现学生知识的深度学习ꎮ课堂评价与课后练习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ꎬ以评促教ꎮ以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中函数的学习设计为例ꎬ学习活动设计如下:(1)课前准备活动设计函数在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ꎮ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ꎬ制作任务清单ꎮ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完成教材基本知识点理解㊁在线MOOC视频的观看和课前基础练习等任务ꎮ学生可以通过组建学习兴趣小组ꎬ开展协作式学习ꎬ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ꎬ初步掌握函数定义㊁函数调用等基础知识ꎮ2个学时的函数任务清单如表1所示ꎮ表1㊀函数的任务清单表任务清单项目具体内容定义函数㊁调用函数㊁函数声明阅读教材7.1为什么要用函数ꎬ7.2怎样定义函数ꎬ7.3调用函数ꎬ7.4函数声明视频内容中国大学MOOCꎬC程序设计ꎬ姜学锋㊀㊀第17周ꎬ调用函数与返回基础练习函数声明和函数定义的区别ꎮ已知半径ꎬ定义一个求圆面积的函数ꎬ调用该函数并运行ꎮ㊀㊀(2)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ꎬ将函数部分的知识模块化ꎬ对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分类ꎬ设计相关的问题ꎬ包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等ꎮ例如函数调用中实参和形参间数据传递的过程ꎮ编写MAX函数ꎬ通过函数调用实现两个整数的最大值等ꎮ最后教师将相关的问题分发给学生ꎮ学生通过之前组建的学习兴趣小组ꎬ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依次进行解答ꎬ写出问题的解答方案ꎮ然后由每个小组的学习代表给大家讲解问题的解决思路ꎮ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ꎬ采用微课录制的方式ꎬ给每位讲课的同学录制上课的视频ꎬ一般视频的时间为3~5分钟ꎮ教师和其他同学还可以通过讲课比赛的形式对讲课的学生打分ꎬ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ꎮ最后由老师对大家不懂的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分析和解答ꎬ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ꎬ重点分析最优方案的解题思路和算法思想ꎬ最后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ꎮ(3)课程内容评价设计课程内容评价包括老师评价和学生评价ꎮ老师评价包括期末考试和SPOC学习两部分ꎬ期末考试分值占40%ꎬSPOC学习分值占50%ꎮ学生评价占10%ꎮSPOC学习部分包括课前自学㊁课中讲学㊁解题和课后作业等三大部分ꎮ课前自学主要包括线上MOOC课程的学习㊁学习小组的讨论等ꎬ分值占10%ꎮ课中讲学包括对老师所提问题的解答ꎬ学生讲课时的个人表现力ꎬ分值占30%ꎮ课后作业包括线上和线下的作业ꎬ分值占10%ꎮ学生相互之间可以通过上课录制的视频ꎬ对讲课的学生进行评价ꎬ包括讲课的内容㊁动作㊁语言表达㊁课堂互动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ꎬ并将成绩计入总分ꎮ具体课程内容评价设计如表2所示ꎮ表2㊀课程内容评价设计表学习阶段考核内容分值比例内容介绍SPOC学习课前自学10%MOOC课程的学习㊁学习兴趣小组的讨论ꎮ课中讲学㊁解题30%问题的解答和讲课的表现力ꎮ课后作业10%线上作业和线下老师布置的作业ꎮ学生评价讲课表现力10%讲课的内容㊁动作㊁语言表达㊁课堂互动期末考试教学大纲40%教学大纲要求的所有知识点㊀㊀3㊀MOOC+SPOC翻转课堂深度学习教学的优势分析(1)教师学习内容的多样化ꎮ传统教学中ꎬ教师在上课之前只需要做好备课工作ꎮ在MOOC+SPOC教学中ꎬ教师需要完成五个 分析 工作ꎬ包括学生分析㊁在线课程分析㊁任务分析㊁问题分析和评价分析ꎮ这样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ꎮ学生分析㊁在线课程分析是开展SPOC翻转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ꎬ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ꎮ任务分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ꎬ问题分析是学生学习的深度ꎬ评价分析是学生学习的反馈ꎮ(2)以学生为中心ꎮ传统教学中ꎬ教师主要是以教学内容为中心ꎬ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ꎬ将知识传授给学生ꎮMOOC+SPOC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ꎮ在课前准备方面ꎬ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ꎬ设计任务清单ꎬ让学生通过学习小组或者自学的方式掌握本节课程的基础知识ꎮ在课堂教学活动方面ꎬ教师需要将知识模块化ꎬ对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分类ꎬ设计相关的问题ꎬ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ꎬ录制微课ꎬ开展讲课比赛等深度学习方式ꎮ学生在课堂做学习的主人ꎬ而教师在课堂中只起到导师的作用ꎮ在课堂评价和课后练习方面ꎬ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体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ꎬ对同学的课堂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ꎮ(3)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ꎮ在传统教学中ꎬ学生的总成绩包括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ꎮ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作业㊁考勤和实验等ꎬ占总成绩的30%ꎮ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ꎮ学生的笔试成绩在总分的占比过高ꎬ导致部分同学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参与度过低ꎬ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ꎮMOOC+SPOC教学在课前㊁课中和课后都能以学生为中心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ꎬ并从SPOC学习㊁学生评价和期末考试三个方面进行评价ꎬ能够大大增加学生主动学习行为的分值比例ꎬ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ꎮ4㊀结束语基于MOOC+SPOC翻转课堂深度学习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包括前期准备和SPOC学习活动两个部分ꎮSPOC学习活动包括课前准备活动㊁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堂评价与课堂练习等ꎮ教师在该教学模式主要起到引导㊁提问㊁分析㊁总结和评价的作用ꎮ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理解ꎬ知识的深度学习和知识的掌握等整个学习过程中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ꎬ从而大大提升了高等教育的质量ꎬ且对于实现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苏小红ꎬ赵玲玲ꎬ叶㊀麒等.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ꎬ2015ꎬ(7):60-65.[2]王耀芬.基于大数据的大学公共英语SPOCs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ꎬ2016ꎬ(8):65-67. [3]陈㊀然ꎬ杨㊀成.SPOC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ꎬ(5):42-47.[4]林晓凡ꎬ胡钦太ꎬ邓彩玲.基于SPOC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ꎬ2015ꎬ(10):46-51. [5]余㊀月ꎬ李凤霞.MOOC+SPOC模式下大学计算机课程实践与评价调查[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ꎬ2016ꎬ(3):58-62.[6]赵庆聪.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 以 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ꎬ2016ꎬ(3):70-74. [7]贾金芳ꎬ王晓英ꎬ刘志强等.基于SPOC的C语言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ꎬ2019ꎬ(1):141-144.[8]吕婷婷ꎬ王㊀娜.基于SPOC+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以大学英语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ꎬ2016ꎬ(5):85-90.[9]苟㊀燕ꎬ赵希武.让MOOC落地的 大学计算机基础一 翻转课堂教学[J].计算机教育ꎬ2016ꎬ(4):110-113.[10]曾明星ꎬ李桂平ꎬ周清平.从MOOC到SPOC的一种深度学习模式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5ꎬ(11):28-34.[11]张治勇ꎬ李国庆.学习性评价:深度学习的有效路[J].现代远距离教育ꎬ2013ꎬ(1):31-37. [12]冯㊀锐ꎬ杨红美.基于故事的深度学习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ꎬ2010ꎬ(11):18-26.[13]吴秀娟ꎬ张㊀浩ꎬ倪厂清.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内涵与过程[J].电化教育研究ꎬ2014ꎬ(12):23-28.(责任编辑:王国红)ThemixedteachingmodedesignbasedonMOOCandSPOCreversalclassroomdeeplearningLIQuanꎬXUXin ̄huaꎬLIUXing ̄hong(DepartmentofComputer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ꎬHubeiNormalUniversityꎬHuangshi435002ꎬChina)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theInternetꎬlarge ̄scaleonlinecoursesweregraduallychangingthewayoflearningforlearners.HoweverꎬbecauseMOOClearningbelongedtovirtualteachingꎬtheplatformhadsomemanagementdefectsfortheteachingtasksincolleges.InviewoftheaboveproblemsꎬThemixedteachingmodebasedonMOOCandSPOCreversalclass ̄roomdeeplearningwasproposed.AtthepreparatorystageꎬlearnerswereanalyzedbyteachersꎬandMOOCresourceswereor ̄ganized.AttheSPOClearningactivitystageꎬtheteachersmadestudentsparticipateineverypartoftheclassroombythewaysofissuingtasklistsꎬclassquestionsandclassevaluations.Students'enthusiasmandcreativitywasimprovedwiththestudentsasthecenterꎬsoastorealizethedepthstudyoftheknowledge.Themixedteachingmodehasveryimportantreferencevaluefortherealizationofcurriculumteachingreform.Keywords:MOOCꎻSPOCꎻreversalclassroomꎻthemixedteachingmodeꎻdeeplearning。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作者:仝春灵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38期摘要: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抄作业、上课出勤率低的教学实际,从教与学两方面分析了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基于两段式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各自的优缺点,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设计了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三段式混合教学模式;给出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优势和效果;三年17个班的实际应用表明:翻转课堂+传统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授课效果良好,值得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推广。
关键词: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设计中图分类号:G642.4;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8-0201-03翻转课堂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近年来,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内外中、高等学校的热烈欢迎[1-3]。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Robert Talbert教授在“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问题”和“线性代数”等很多课程中应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他提出了两段式的翻转课堂结构,郭培俊在该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三棱教学模式。
本文基于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各自的特点,结合作者长期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课堂翻转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三段式混合教学模式。
一、课堂翻转的意义翻转课堂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分配,将学习的决定权和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50分钟的课内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加专注于积极的、主动的基于问题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所遇到的挑战性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师也不再占用课内的时间来讲授基本信息,這些信息由学生在课下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听录音、阅读播客和带有专业功能的电子书,也能在线与别的同学讨论或给老师留言,当然也可以去学校图书馆或电子阅览室查阅需要的资料。
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
在课下,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根据个人喜好和知识掌握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风格和学习内容;教师则通过测评、总结和反馈来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并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最终达到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和主动学习的目的。
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自主式学习、探究性学习、质疑式课堂等其他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内容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4-8]。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困境是:学生无目标,课前不预习,课堂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从而导致厌学、缺课现象严重,上网频率高但与学习有关的不多,对大学学习的目标和将来的去向认识比较模糊并存在较大的疑惑,为提升个人素质而主动学习的比率非常低。
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由于就业、考证、考研、考公务员等种种原因,思想浮躁、态度敷衍,上课出勤率非常低(严重的低于20%)。
同时,教师也因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而教学积极性大打折扣,照本宣科、念课件现象比比皆是。
鉴于此,各学校也在积极地探索和推行教学改革、加强学风教风建设,2012年以来我校多次举办“训练式课堂”教学比赛、参加了山东省和教育部举办的“微课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2014年暑期举办的“全国高校骨干专业课程群与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上,当时主管教学的陈松岩校长也谈了我校的教学改革和翻转课堂推行的设想。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Robert Talbert教授在“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问题”和“线性代数”等多门课程中应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他提出的翻转课堂的结构如图1[1]所示,郭培俊在该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三棱教学模式,如图2[9]所示。
本人基于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三段式混合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
1.三段式混合教学模式的提出。
不管是Robert Talber的翻转课堂结构,还是郭培俊的三棱翻转课堂结构,都只涵盖了课前预习和课中学习阶段,缺少课后复习、巩固环节。
虽然在课上通过快速少量的测评和解决问题能达到知识内化,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很不牢固,必须通过课后复习和作业进一步强化;老师也可以通过批改作业更全面地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授课效果,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进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又只强调课堂授课和课后作业,不太重视课前预习:即使布置了预习,也很少有同学真正去做;课后作业也是马马虎虎,抄作业现象严重,通常一个班的一个作业只有2—3种答案。
针对这两种教学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并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在翻转课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课后复习和作业环节,形成了三段式混合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包括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涵盖了预习、听讲和复习全部的学习环节。
当然,如果一周内两次课挨得比较近,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环节可以合并进行,但是一定得包括复习和预习两个环节,并分别检查效果。
2.三段式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
三年17个班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采用翻转课堂+作业(复习)的三段式混合教学模式的班级,其最终期末成绩要远远好于没有作业(复习)环节的班级。
究其原因:首先,人们的记忆有一定的规律,必须及时复习才能不遗忘;其次,知识内化需要一个过程,课堂上学生看似理解了,不经过练习就得不到巩固,作业还是必需的。
最后,有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高,没有作业就不认真预习和听讲,作业环节对学生是个监督,同时减轻了期末复习的压力。
可能有人担心这种三段式混合教学方式大大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学生不仅要预习、做课前练习,还要课后复习、做课后作业;老师既要看课前预习情况还要检查课后复习效果。
其实不然,因为有了课前预习,一些简单的练习已经做过了,课后作业就是1—2道综合提高的题目,同学在半小时之内就能解决。
老师如果觉得批作业是个负担,也可以通过作业互批系统,让学生互批作业,学生不仅自己掌握了正确答案,也了解了自己跟其他同学的差距,老师根据学生批作业的情况也基本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多花不了多少时间,又能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老师则可以根据学生前一节的知识掌握情况更好地安排下一节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
付出总有收获,同学和老师多花了点时间,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知识,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况。
3.三段式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作者自2006年开始攻读算法设计与分析方向的博士,2007年起开始进行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教学。
在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针对算法的特点,尝试过质疑式教学、训练式课堂、微课、慕课等各种教学方式。
该课程作为学校首批MOOC建设课程,于去年10月份通过了验收。
在尝试算法课程的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摸索、修正,逐步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基于翻转课堂的三段式混合教学模式。
并且自2014年开始在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中使用这种教学模式。
自2014—2015第一学期,共有11(4个班)、12(4个班)、13(3个班)、14(4个普通班+1个高职班)、15(4个普通班+1个高职班)5个年级的21个班上过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说明:14级以前,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14级以后,该课程调整为第四学期开设),全部由作者本人担任主讲教师。
在11—14各个年级普通本科班的教学过程中,作者总是留下一个班,对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或两段式翻转课堂模式以作对比,而且对这4个单独的班甚至付出了更多的时间,但是其成绩却不如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的班级。
三年17个班的教学实践证明:翻转课堂+传统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授课效果好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四、结语翻转课堂+传统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老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授课进度和深度,授课效果好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值得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推广。
参考文献:[1]Bergmann J,Sams A.How the flipped classroom is radically transforming learning[J].The Daily Riff,2012,(4):1-3.[2]劉健智,王丹.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8-71.[3]容梅,林君芬,王陆.交互技术打造高效互动课堂[J].教育信息技术,2013,(3):3-10.[4]张国荣.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新思路[J]大学教育,2013,(13):135-137.[5]刘小晶,钟琦,张剑平.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8):105-110.[6]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7]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0.[8]张淳,胡佳楠.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7,(3):95-97.[9]郭培俊.三棱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变式[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10-13.Design of Mix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TONG Chun-ling(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357,China)Abstract:The main points are as follows:in view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at student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do not prepare before class,copy homework after class,and have low attendance in class,the reasons for this situation are analyzed from two aspect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Based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heir own teaching practice for many years,this paper designs a three-segment hybrid teaching model which combines the flipped classroom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The basic ideas,advantages and effects of this teaching model are given,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17 classes in three years shows that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of traditional flipping classroom teaching has good teaching effect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 words:flipped classroom;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mixed teaching mode;teaching mod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