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Fach系统下的声部划分——轻型抒情女高音
- 格式:pdf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4
艺术硕士学位论文Art master Thesis论轻型抒情男高音高音的解决On a light lyric tenor treble solution李梓郡Li Zijun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Northwest Normal School of Music2012年6月June, 2012摘要在美声唱法的发展历程中,最为震撼人心且不可多得的声部应属男高音声部,而轻型抒情男高音更是所有声部类型中最为辉煌的声种之一,当听众在欣赏一些中外著名轻型抒情男高音歌唱家的演唱时,听众总是能够被那些美轮美奂的音色、心神交会的语感、具有金属般犀利并且极具穿透力的高音所吸引、折服,给予听众丰富的情感共鸣,总是给人以激情与喜悦之感,因此“男高音,高音难”也诙谐的描述了一个公认的事实。
成为出色的轻型抒情男高音,高音的突破显得尤为重要,学习者需要运用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长期进行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从而获得完美的音色并且娴熟地驾驭发声技巧。
本文旨在通过对轻型抒情男高音类型的进行对比和归纳,进一步谈到作为轻型抒情男高音的演唱者在声乐学习中应该首先鉴别声部、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在这个观念的引导下进行高音技术技巧的训练,从而真正驾驭高音、突破自己、更好的表达、诠释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轻型抒情男高音高音的解决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the bel canto, the most humbling and rare sound should be a tenor voices, and a light lyric tenor is all part types in the most glorious sound one, when the audience appreciateChinese and foreign well-known light lyric tenor singing, the audience can always magnificent tone and sense of min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language, with a metal-like sharp and highly penetrating treble attracted admiration, to give the audience richemotional resonance, always gives a sense of passion and joy, so the "tenor, treble difficult" witty description of a generally accepted fact - an excellent tenor, vocal learners need to use the correct scientific hairsound, long-term persistent hard training to get the perfect sound and skillfully manage the sound techniques. This paper aims to compare the type of light lyric tenor and induction, further noted as a light lyric tenor singer in the vocal learning should first identify the part accurately locate, and the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vocal technical skills training, to really control the treble, breaking their own, a better expressi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e work.Key words:Light Lyric t e nor Breakthrough t r eble目 录独创性声明 (I)摘 要 ........................................................................................................................ I I Abstract. (III)一、轻型抒情男高音的声部简介 (1)1、男高音声部的类型与特点 (1)2、轻型抒情男高音的声部特征 (3)二、轻型抒情男高音高音的解决 (5)1、纵横贯通的气息支持——解决高音的基础 (6)2、统一过渡声区——解决高音的条件 (6)3、熟练的运用头腔共鸣——解决高音的关键 (7)三、总结 (9)参考文献 (IV)致 谢 (V)笔者自2004年开始声乐的学习,在进入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进行研究生学习之前,演唱音乐作品时,总是困惑于难以用歌声准确诠释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在演唱技法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声部划分|女中音及其科学分类唱歌大讲堂,在线唱歌专业的课堂Mezzo-Soprano:女中音(又名:次女高音)是介于女高音和女低音之间的具有独特魅力的女声声部。
典型女中音的音域为a-a2(A3-A5),但很多女中音具有g-c3(G3- C6)音域。
女中音的声音质量较之女高音要厚重,其高音戏剧张力要强于女低音。
在西方歌剧中,女中音一般都是担任次要角色。
而像比才歌剧《卡门》中的卡门,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罗西娜,这种由女中音担任主角的歌剧实属少见。
当然,即使是这两个角色也经常由女高音串唱。
不过,在十九世纪法国歌剧中,很多重要角色都是由女中音担任。
这些歌剧如下:《参孙与达莉拉》《迷娘》《维特》《浮士德的沉沦》《堂·吉诃德》《宠姬》以及《特洛伊人》等等。
有些为轻型抒情女高音设计的角色也经常被女中音演唱,这些角色经过女中音演绎,呈现出更大的戏剧张力。
这些角色包括:《女人心》中的黛斯比娜,《唐·璜》采丽娜。
女中音也经常串唱戏剧女高音角色,这些角色包括:马斯卡尼的歌剧《乡村骑士》中的桑图扎,威尔第的歌剧《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以及瓦格纳的歌剧《帕西发尔》中的昆德丽等。
尽管女中音声部的名称和种类有时会略有不同,但德国声部划分体系将女中音基本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花腔女中音花腔女中音具有丰满的低声区和灵巧的高声区。
她们的声音不但能够驰骋在中低声区,同时也胜任演唱激动人心的高音,并在高声区做华丽地快速跑动,以及跳跃式地演唱各种装饰音。
她们的音域从G3至B5,有些甚至能够演唱C6和D6。
当然,具备演唱如此高音的花腔女中音毕竟少数,而且花腔女中音虽然具有震撼力的高音,但毕竟她们最舒服的音域还是表现在中声区。
换句话说,花腔女中音比女高音们具有宽阔的拓展低声区和丰满的声音质量,这也是她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所在。
在亨德尔和蒙特威尔第的歌剧中,很多英雄角色最初都是由阉人歌唱家担任,不过在今天的歌剧舞台,这些角色一般都是由花腔女中音扮演。
遥远的绝响主一:歌剧史上有一株早已凋零的妖冶之花,在将近四百年的花期中有二百五十年的绚烂辉煌,那就是舞台上有着华丽歌喉与高超技艺的阉伶(Castrato)——被阉割过的歌手。
如今,阉伶早已隐没入历史的尘埃,最后一个阉伶也已经在将近一百年前去世,那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因为阉伶的歌声从而染上了一层血腥的底色。
在这篇文章中会尽我所能地完整讲述阉伶的整个历史,从16世纪的产生,到17、18世纪的辉煌,一直到19世纪的没落与20世纪初的绝响。
要知道,将近四百年的阉伶历史中,无数男童为了音乐而被阉割,可叹的是,那是时代的绚烂已经湮没入历史的风烟,只留下那些承载着令人瞠目结舌的花腔以及难以企及的高音的乐谱,沉睡在欧洲古老的图书馆里供后人凭吊了。
主二:最好听的声音《世说新语·识鉴》一六引《孟嘉别传》有云:(桓温)又问:「听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孟嘉)答曰:「渐近自然。
」这是一句音乐评论的妙语,意思是弹拨丝弦发出的声音不如吹奏竹管的声音好听,而吹奏竹管又比不上人的声音。
人声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件乐器,能最直接、最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歌唱的声音,无论男声女声,都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依据德国声乐学科声部划分体系(Fach),仅仅女高音一项,又可以细分为七种类型: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抒情花腔女高音……那么,这么多歌唱的声音类型中,哪一种最好听呢?主一;答案是——男童声。
看过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
男童的声音有一种天然的魅力,清澈、柔和、舒展、空灵以及一切令人愉悦的特质,尽管女童的声音听起来也很甜美可爱,但却有一种严重的缺陷——尖锐感,不如男童的声音温润柔和。
所以现如今有着五百年历史的童声合唱团——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成员全都是青春期前的男孩子,他们的声部属于男童女高音(boy soprano)和男童女中音(boy alto)。
然而男童声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巅峰时期太短。
谈声部分类及各自特点、代表作十三世纪以前, 欧洲地音乐都是单声部音乐, 音乐形式多是以单声部地独唱或齐唱为主地半朗诵、半宣叙调性质地说唱艺术.到了十三世纪以后, “多声部地复调音乐地盛行冲破了多少世纪以来地齐唱局面, 人们开始以人声地自然规律来划分声部, 更合乎生理, 更自然地发挥每个声部地特长.”随着世纪初意大利歌剧及美声唱法地产生, 随着剧中人物角色地增多, 以及戏剧性地增强, 必须对声部进行更加细致地划分以适应歌剧发展地需要, 于是逐渐发展到延用至今地高、中、低三组声部分类方式, 即高音声部、中音声部和低音声部.根据性别不同可划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六个声部, 另外还根据声音地音色、以及音量大小地不同, 各个声部还可以细分为抒情、戏剧和花腔等等.b5E2R。
(一)女声一、女高音()1、戏剧女高音()音域为—,音质壮实有力而浑厚,音色明亮而稍暗,高音铿锵有力,在歌剧中适宜表演富于戏剧性地激情和温柔而深沉地感情地作品,如歌剧《托斯卡》中地托斯卡、《阿依达》中《圣洁地阿依达》和《我爱你中国》、《黄河怨》等歌曲.美国地普莱斯,我国地罗忻祖都属于这类.p1Ean。
2、抒情女高音()音域为—,音色秀丽,甜美,象水晶一样透明,穿透力很强.适宜演唱抒情优美而富于歌唱性地作品,如歌剧《波希米亚人》中地咪咪、《蝴蝶夫人》中地乔乔桑、古诺地《小夜曲》、《小河淌水》等歌曲.像意大利地弗雷妮,我国地张权、胡晓平都属于这类.DXDiT。
3、花腔女高音()音域为—,音质轻巧、灵活,音色明朗清脆而华丽,能掌握演唱各种装饰音及华彩乐段地技巧,适合唱歌剧如《魔笛》中地夜后、《塞维拉地理发师》中《罗西娜地咏叹调》及《千年铁树开了花》等歌曲.像法国地庞斯,我国地周小燕、孙家馨都属于这类.RTCrp。
女高音中,胡宏老师着重介绍了玛丽亚·卡拉斯,她是希腊裔美国女高音歌唱家,是二十世纪最伟大地女高音歌唱家.代表角色包括:诺尔玛、露契亚、美狄亚、茶花女、托斯卡等等. 她一生演出歌剧百部以上,音量幅度极宽,从轻巧地花腔女高音到最壮实地戏剧性声部都能胜任,有机地把富有强烈戏剧性和有俏丽灵活特点地花腔唱法结合在一起.擅于形体表演,具有崇高、隽永地雕塑美.是世界公认地全能女高音歌唱家.她对“复活”十九世纪早期意大利歌剧、对歌剧表演艺术地发展、创新起了巨大地推进作用. 但她一生像她饰演地角色一样曲折动荡.5PCzV。
第四章歌剧演员的声部划分任何地区、任何民族、任何时代,歌唱比乐器演奏更具普遍性,人人都会歌唱,不论他唱得如何,抑或所谓五音不全,只要他喜欢,总能哼唱几句。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随心所欲地以自己的发声器官发出像样的音色,达到相当的音域,即使是经常在音乐会舞台或广播电视中歌唱的演员,也会常觉力不从心,因此,除了文化艺术修养之外,发声方法的训练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严肃的歌唱家、歌剧演员说来,这方面显得尤其重要。
因为这是艺术,这是科学,这是文化。
4.1 歌剧与美声美声歌唱是流行于17、18 世纪意大利的一种发声法和演唱风格。
bel canto, 其字面涵义为”美妙的歌唱", 美丽的歌。
源于16世纪末意大利复调声乐及宫廷独唱曲的唱法。
随着歌剧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不少音乐家在理论上的归纳总结,bel canto 已逐渐形成发声技术技巧的科学体系,同时推动了声乐表演艺术的进步。
它不仅在呼吸、起音、吐字、声区、音量、音色、微颤等多方面要求严格,而且在喉位、共鸣、句法等处理上有一套科学的原理。
自 G·卡契尼首先介绍这种唱法之后 ,18 世纪的 P·F·托西、G·曼契尼,19 世纪的F·佩蒂、M·加西亚等作了详细阐释,美声演唱作为歌剧表演的声音载体,数百年来为欧美各国所通用。
20 世纪 50 年代后中国歌剧兴起,之后也为中国听众所认可,即使以民族民间戏曲、歌曲风格演唱歌剧,演员们也不同程度地吸取了 Mcanto 的科学原理,丰富了自己的声乐表演。
音色审美观念在科学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不断发掘自身发声器官的表现潜能,追求美好的音色。
由于每个时代的审美观念不一,各个时期对歌唱者的音色要求也有所不同。
从文献推测,在漫长的欧洲中世纪,教堂要求歌队的成员们发声得带有鼻音,格里高利素歌的吟唱即以这种音色为正宗,有时还须带有颤音(trill) 、滑音(portamento) 之类的装饰。
抒情女高音的声音类型与曲目合理的选择作者:于劼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23期【摘要】美声唱法作为西方歌剧表演的声音载体,与歌剧的发展是携手共进的关系。
在我国抒情女高音也占据着大部分的歌者,怎样对嗓音进行分型,通过分出的类型来选择自己的演出风格,这也是歌者在歌唱生涯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从而保证歌唱者能够得到合适的发展。
笔者现对抒情女高声进行介绍,其中包含了嗓音的特色、歌剧角色,分析了在歌剧中适合自己演唱的曲目。
从初学时的小号抒情,通过腔体共鸣以及气息的运用,向抒情的过渡,更广泛地选择适合目前声音特点的曲目。
【关键词】抒情女高音;声音类型;特点【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一、不同的声音类型的角色的运用(一)歌剧中抒情女高音在众多声部中,抒情型女高音较为普遍,涉及到的角色以及歌曲类型也比较多,在女高音声部中比较具有代表性,所以这类型的声音又被更详细划分,演唱者必须掌握不同的发声技巧,通过对于不同发声的学习掌握从而激发身体其他发声器官的更好状态,让自己的发声更上一层楼。
不同时代的审美不同,对于歌者的音色也会有不同的要求,不同时代所创作出的抒情作品就构成了丰富的抒情女高音的不同类型,使得抒情型女高音有更准确合理的分类。
在众多女高音歌唱家中,意大利歌唱者雷纳托·苔巴尔迪(Renata Tebal di)以及美国歌唱家玛利亚·卡拉斯(Maria Callas)均属于这种抒情型女高音类型。
抒情女高音(lyric)主要就是歌唱抒情型歌曲的女高音类型,拥有这种歌喉的女歌唱者,拥有较为丰富而内涵的声音,需要歌者用歌喉来向听众表达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感情,抒情女高音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音色比较温婉、荡漾,音线平稳而柔美。
不同年龄、身份以及性格所展示出的抒情女高音的音色会有所不同,很多作曲家就会根据这个特点来作曲,通常小号会配合抒情女高音以表达年轻活泼的姑娘,这样的女高音一般都是扮演贵族或者是拥有温和善良性格却不得善终的女性。
德国声乐学科声部划分体系1.何为德国声乐学科声部划分体系(Fach)德国声乐学科声部划分体系(Fach)是西方歌剧艺术广为采用的声部划分系统之一。
根据歌唱演员自身生理条件、声音演唱能力和声音的具体质量,该体系界定了各类型声部以及每个声部的演唱曲目。
德国声乐学科声部划分体系被称为Fach。
Fach在德文中有两个意思:一是抽屉、格层。
二是学科、专业、课程。
目前,在国内出版的音乐专业词典中,尚未对该专业术语作确切的界定。
为此,笔者暂且将其称为“声乐学科声部划分体系”,简称“声部划分体系”。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1)虽然德国声部划分体系对各声部及各声部演唱的角色进行了非常系统的界定,但该系统也承认声音的动态性。
由于演唱者的生理发展和技术改善等方面的因素,声音可能从一个声部转向另一个声部,曲目的选择也可以拓展至不同声部的曲目。
(2)法国和意大利等国也有自己的声部划分方法,但从系统化角度来看,德国声部分类法比较完善,而且这些系统在本质上也没有绝对的不同,只是名称略有出入而已。
2.声部划分依据的声音生理条件(1)音色(Timbre):音色能够区别声音与声音之间的差别。
声音的音色具有决定歌唱者声部的作用。
厚而重、低而大是低声部的特征。
明亮靠前、高亢灵活则是男高音和花腔女高音的特点。
(2)应用音域(Tessitura):这是指歌唱者最容易歌唱的声区。
在这个声区,歌唱者可以轻松地使每个声音漂亮地流动。
应用音域也是决定声部的重要因素,歌唱者的应用音域越高,其声部也就越高。
(3)换声点(Passaggio):一般情况下,在歌唱音域中,换声点发生在2-3个半音程之间,歌唱者在换声点将声音换向另一个声区。
同时,换声点也被称为声音破裂点(Break)。
在换声点,声音非常容易破裂,歌唱者会感到非常不舒服,而且也很难保持延续和平稳的声音质量。
通常情况下,歌唱者的换声点有三个。
不同的换声点音区是决定不同声部的重要声音质量的依据。
(4)音域(Range):这是指歌唱者所具有的技巧性歌唱声音所能达到的音乐区域。
独唱的歌唱演员是怎样分类的
独唱的歌唱演员分男声和女声。
女声又分女高音、女中音和女低音三种。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
一、女高音又可分成三类:
1、花腔女高音――音色华丽,清脆、灵巧,象云雀那样高人云霄,适合唱《千年铁树开了花》等歌曲。
音域为1一3。
2、抒情女高音―音色秀丽,甜美,象水晶一样透明,穿透力很强。
适合唱《小夜曲》等歌曲。
音域为1-1。
3、戏剧女高音-―比前两种女高音更宽,更浓,高音铿锵有力,适合唱《我爱你中国》、《黄河怨》等歌曲。
音域为1-1
二、女中音
又称次女高,音色柔美、厚实、热情,适合唱《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打起手鼓唱起歌》等歌曲。
音域为6--6
三、女低音
女低音的音色浑厚、庄重,适合演唱《死神与少女》等歌曲。
音域为3-3。
五、独唱男声也分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三种
1、男高音可再分为两类:
抒情男高音―一音色清醇甘美・适合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等歌曲。
音域为1
戏剧男高音――音色明朗坚实,适于演唱《嘉陵江上》等歌曲。
音域为1―1
2、男中音
男中音音色浑厚质朴,适于演唱《荼花女》中亚芒的唱段以及《嘎达梅林》等歌曲。
音域为6-―6。
3、男低音
男低音音色低沉、庄重,粗壮有力,适于唱歌剧《唐璜》中《唐璜的咏叹调》及《伏尔加船夫曲》等歌曲。
音域为3-3。
女高音简介女高音简介女高音(soprano)音域指成年女歌手能达到的声音频率最高的(通常是C4-C6)范围。
女高音(Soprano)是歌唱中最高的声部,她们按音色、音区等不同特点分为:花腔女高音(Coloratura Soprano)、抒情女高音(Lyric Soprano)、戏剧女高音(Dramatic Soprano)。
花腔女高音音色华丽清脆高亢,善於快速的装饰音群,在高音处极为灵便,根据其号型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抒情花腔女高音与戏剧花腔女高音。
抒情女高音是最多的一种女高音,其音色柔美而富感情,多数歌剧角色都由这一个声部的歌手担当。
戏剧女高音声音浑厚洪亮,富有戏剧性,能处理极端强烈的戏剧变化。
另外有一种被称为“瓦格纳女高音”的女高音,其号型、音量与浑厚程度较戏剧女高音更胜,这样的特点也使得她们能够胜任瓦格纳的歌剧中对女高音的要求。
但这种“瓦格纳女高音”十分稀少。
音域女高音的音域通常是从中央c即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三组的c。
但因其声部不同又有不同的情况。
花腔女高音是所有声部中最高的声部,优秀的花腔女高音声音轻巧灵活,色彩丰富,性质与长笛相似,擅于演唱快速的音阶、顿音和装饰性的华丽曲调。
她们往往能以极高的花腔技巧演唱高过小字三组的c的音域,利用饱满而空灵的头声将这些极端的高音表现的淋漓尽致,绝不是简单的尖叫。
比较著名的例子是莫扎特的著名歌剧《魔笛》中夜后的唱段《复仇的火焰在我胸中燃烧》,其中为了表现夜后愤怒,作曲家采用了一长串连续极高的花腔,最高音达到了HighF。
这也是花腔女高音们极其钟爱的,能展现其高音能力与花腔技巧的一个唱段。
当然还有更高的例子,例如安东尼奥·萨列里的'两幕歌剧《重建欧洲》(《L’Europa riconosciuta》)中还出现了HighG。
但并非所有花腔女高音都可以唱这样的高音,也并非所有花腔女高音的作品都是有这样高的音符。
其他的例子如意大利作曲家贝内狄克特的声乐变奏曲《威尼斯狂欢节》也是由花腔女高音独唱。
⼥⾼⾳及其科学分类⼥⾼⾳及其科学分类 歌唱的声⾳,不论⼥声和男声,从本⾝发声的⾼低情况来说,都可以分成⾼、中、低三种类型,下⾯⼩编要为⼤家介绍的是⼥⾼⾳及其科学分类,欢迎参考! 【轻型抒情⼥⾼⾳】 Soubrette是指西⽅传统戏剧中的⼥性喜剧⾓⾊。
所以有时也翻译成喜剧⼥⾼⾳。
刻画轻佻、卖弄风情、娇艳迷⼈的青年⼥⼦是这个声部的形象特征,常⽤来扮演惯⽤诡计的⼥仆。
如《唐·璜》中的村姑采丽娜,《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苏珊娜。
轻型抒情⼥⾼⾳在⾃⼰的⾳域内必须具备轻松驾驭演唱装饰⾳的技巧能⼒,同时具有舒展、流畅、活跃的声⾳质量,虽然常⽤来扮演惯⽤诡计的⼥仆,不过轻型抒情⼥⾼⾳的歌剧⾓⾊有时可以远远超过这个范围。
声⾳轻快灵活、流畅抒情,外型轻盈漂亮、年轻机敏是轻型⼥⾼⾳具备的基础品质。
在喜歌剧中,轻型抒情⼥⾼⾳承担⼤量的道⽩⼯作。
因此,“会话”能⼒是该声部必须具备的技巧。
【抒情⼥⾼⾳】 抒情⼥⾼⾳具有漂亮柔美的声⾳线条,甜蜜可爱的声⾳质量。
从本质上看,这个声部属于青春、轻柔性⼥⾼⾳,轻盈的舞台形象和美妙的⾳乐抒情性是这个声部的个性特征。
所以通常表现天真浪漫的少⼥。
演员⼤多强调具有美丽的形体,⾼贵的举⽌。
典型⾓⾊如《卡门》中的⽶凯拉。
抒情⼥⾼⾳是歌剧中最理想的⼥性⾓⾊扮演者(⼤家都喜欢温柔年轻漂亮的⼥性嘛)。
众多的最受观众喜爱的歌剧⾓⾊都属于抒情⼥⾼⾳。
⾮歌剧声乐作品也包含了⼤量抒情⼥⾼⾳曲⽬,如:莫扎特的《安魂曲》、海顿的《创世纪》、巴赫的《受难曲》等等。
【戏剧抒情⼥⾼⾳】 这是⼀个包含了多种声⾳特征的⼥⾼⾳声部,声⾳重量介于轻型和重型之间,歌唱能⼒既具有抒情性⼜具有⼒量性,抒情的⾳⾊、灵活的⾼⾳和具有与乐队抗衡的⼒量,是戏剧抒情⼥⾼⾳的⾳乐特征。
这个声部的⾓⾊⼤多很单纯,她们思想单⼀,爱情是她们全部内容。
她们似乎是为了爱⼈⽽⽣,为了爱⼈⽽活。
⼀旦失去爱情,她们变得痛苦忧郁。
有时,超强的嫉妒⼼也会使她们变得极具破坏⼒,⾃杀和他杀都可能在她们当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