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术(结直肠癌手术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直肠癌病历书写模板范文病历书写模板范文:直肠癌病历患者基本信息:姓名:XXX性别:男年龄:XX地址:XXX联系方式:XXX手术情况:直肠癌,距肛门 10-12cm。
行直肠癌根治术阑尾切除术 (保肛,用肛肠吻合器,术中用 5-FU 缓释剂)。
病理报告:直肠中分化腺癌 (分化 I-II 级)。
溃疡型。
大小 320.5cm。
侵润肠壁全程。
肝脾,肠系膜根部,结肠,小肠均未见明显异常。
术后恢复情况:现大便仍见血,但血色素正常。
1 日前已服白药。
白血球 3.0。
护理记录:患者今日出现发热,体温 37.5°C,伴有咳嗽,请及时给予处理。
患者今日进食量较少,建议加强营养食疗餐。
患者目前精神状态良好,但有时会情绪低落,需要加强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需进行化疗,但目前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对症治疗。
注意事项:直肠癌化疗后身体比较虚弱,应注意加强营养,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患者术后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化疗、放疗等治疗措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抗癌决心。
护理记录:患者今日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请及时给予处理。
患者今日生命体征平稳,但出现腹胀症状,可能是由于化疗引起的副作用,请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患者目前精神状态良好,但有时会情绪低落,需要加强心理护理。
医生医嘱: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化疗、放疗等治疗措施,同时加强营养,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事项:直肠癌术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排便困难、脓血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给予处理。
护理记录:患者今日生命体征平稳,但出现排便困难症状,请及时给予帮助。
患者今日出现脓血便,可能是由于化疗引起的副作用,请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患者目前精神状态良好,但有时会情绪低落,需要加强心理护理。
医生医嘱: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化疗、放疗等治疗措施,同时加强营养,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事项:直肠癌术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排便困难、脓血便、疼痛等症状,应及时给予处理。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手术记录姓名:陈时兴住院号595487 日期 2009年 10月 22日 17:00时术前诊断:直肠癌(Rectal carcinoma)术后诊断:直肠癌(Rectal carcinoma)手术名称:直肠癌根治术(Dixon operation)(腹腔镜辅助)手术人员:主刀:魏正强二助手:徐伟洗手护士:周舟一助手:吴淞三助手:朱乐全麻醉师:古博麻醉方式:静脉复合麻醉。
麻醉效果:好。
更改麻醉情况:无手术程序:1.改良膀胱截石位,全麻消毒铺巾。
2.于脐上作弧行小切口,以气腹针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3mmHg气腹。
3.拔出气腹针,以套管针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检查腹腔及肠管未见异常。
4.腹腔镜明视下在右下腹作2个套管针穿刺、左下腹作1个套管针穿刺,分别置腹腔镜操作器械。
探查全腹,术中所见:肿块位于腹膜返折以下,盆腔、肝脏、胃、腹主动脉旁、腹壁等无转移性结节。
5.改头低脚高右侧卧位,提起乙状结肠系膜,用电刀切开乙状结肠系膜的右侧根部腹膜,上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下至直肠子宫陷凹,锐性分离直肠后方至低位;直肠系膜后方有一小动脉出血,于是,停气腹,退出所有腹腔镜器械。
6.取下腹部正中切口进腹,保护膀胱,用厚纱布保护切口,将直肠出血处结扎止血。
7.沿乙状结肠系膜左侧根部及降结肠腹膜返折处切开,并向盆腔部延长到直肠子宫陷凹。
锐性分离乙状结肠及直肠与右侧汇合。
保护双侧输尿管、卵巢血管。
经右侧向上游离乙状结肠系膜到肠系膜下动脉根部。
裸化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于其根部切断,近端结扎加缝扎;同法处理肠系膜下静脉。
8.经直肠后方向前锐性分离直肠两侧及前方,将直肠连同系膜完整分离至低位。
9.游离直肠至肿瘤下缘2.5cm处上用荷包钳荷包缝合。
切断乙状结肠肠管,明确剩余的乙状结肠血供良好,其残端缝荷包。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操作技巧(附33例报告)王京立;华玉明;杨敖霖;王珂;徐建敏【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33例肛缘≤7 cm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腹腔镜下低位、超低位或经肛门直肠拖出外翻技术完成根治并结、直肠吻合,总结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相关体会.结果:32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直肠下切缘肿瘤阳性改行Miles术.测量离体标本肿瘤至下切缘距离,20例≥2.0 cm,12例为1.9 ~1.0 cm.Dukes分期:A期7例、B期19例、C期6例.手术时间平均(170±55) min.术后第10天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经抗凝与活血化瘀治愈.发生吻合口漏1例,经骶前双套管引流治愈.术后2年发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性腺癌1例,目前口服加静脉化疗,至今术后4年生存良好.1、3、5年生存率为100%(32/32)、80.0%(16/20)、75.0%(9/12),Trocar及辅助切口未发生肿瘤种植,局部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适于Dukes A、B期及无肠道梗阻的C1期患者,前提是下切缘阴性及不破坏肛门括约肌功能,以牺牲根治换取微创、保肛是不可取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具有解剖清晰、容易分离至肿瘤远端、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因完成例数较少,随访时间短,远期效果尚需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资料对比.【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4(019)003【总页数】3页(P182-184)【关键词】直肠肿瘤;低位;保肛手术;腹腔镜检查【作者】王京立;华玉明;杨敖霖;王珂;徐建敏【作者单位】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41;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41;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41;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41;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7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效果已得到认同[1-2],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保肛术亦获得成功。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中低位T1期直肠癌的效果及预后【摘要】目的:分析在中低位T1期直肠癌治疗中应用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间诊治的64例中低位T1期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成参比组和研究组,n=32。
参比组接受经腹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比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比组,P<0.05。
结论: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中低位T1期直肠癌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参考。
【关键词】中低位T1期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经腹根治性切除术直肠癌是消化道疾病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大多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治疗该病,但多项研究提出,手术切除后肠管破损或之肠系膜破损等均会增加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和病死率,尤其是肿瘤巨大、肥胖、中低位直肠癌者[1]。
中低位T1期直肠癌在解剖结构上与肛管、生殖器、尿道、膀胱关系密切,治疗时若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则会对患者造成难以接受的性功能障碍、排尿、排便障碍等。
选取更加合理的手术方式显得十分必要。
而部分早期直肠癌充分可以通过经肛门局部切除术达到根治效果,有利于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但在中低位T1期直肠癌的治疗中,经腹根治性切除术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充分明确[2]。
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间我院诊治的64例中低位T1期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间随机抽选我院诊治的64例中低位T1期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分成参比组和研究组,n=32。
参比组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5-72岁,均值(40.36±1.57)岁;肿瘤直径(2.16±1.01)cm。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适形保肛手术的研究进展2024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的出现和应用,众多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获得保肛可能。
但ISR术所带来的一系列肛门结构损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张卫教授团队提出的超低位直肠癌适形保肛手术(CSPO)也叫“改良的部分ISR”:以肿瘤远端1 cm作为肿瘤侧切除线,以高于肿瘤侧切除线2 cm~3 cm作为肿瘤对侧切除线,利用对侧多保留的肠璧与近端肠管吻合,可以更好的保留肛门功能。
本文针对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CSPO研究进展,对超低位直肠癌CSPO手术的产生背景、解剖学基础、适应证与禁忌证、术前评估方式、腹腔镜条件下手术操作要点、与其他术式对比、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进行全面系统介绍,为超低位直肠癌CSPO的推广进一步提供文献支持。
同时对超低位直肠癌的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近年来,全球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列第三位和第二位[1],在整体结直肠癌患者人群中直肠癌的占比高达49.8%,而中低位直肠癌在直肠癌中高达70%~80%[2],相比于中、高位直肠癌,低位直肠癌具有更高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风险。
随着诊断技术在直肠癌分期中的评估越来越精准,不同危险度分层的直肠癌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模式,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对于低位直肠癌,器官保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OPRA研究显示,部分直肠癌患者可通过有效新辅助治疗而豁免手术[3]。
对于不可豁免TME手术的患者,如何实现保器官及功能是外科治疗一个新的探索领域。
传统认为,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al pelvic resection,APR)是中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的金标准[4]。
但其使患者肛门缺失,永久性肠造口严重影响了术后生活质量。
1994年Schiessel[5]提出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开启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新篇章,ISR的提出是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一大福音,ISR术不仅让众多低位直肠癌患者保住肛门,而且还得到较好的肿瘤学结局[6]。
姓名:XXXXXXX 科别(病区):外床号:8 住院号:2012000137入院记录姓名:XXXXXX 职业:务农性别:男住址:XXXXXXX年龄:64岁病史供述者:本人婚姻:未婚可靠程度:可靠民族:汉族入院时间:2012年8月6日 17时00 分籍贯:XXXXXXXX 记录时间:2012年8月6日 19时30分主诉:便秘、血便1+年,加重2天。
现病史:1+年前,患者出现肛周不适,便秘大便后偶尔见鲜血,肛门潮湿、瘙痒、便时可有肿物脱出,可自行回纳,未经治疗用药。
2天前因便秘大便后出现鲜血便,呈点滴状、有坠胀感,无粘液便、无大便次数增多、无稀糖便、无变细、无里急后重、无腹泻,今日来门诊就诊,以混合痔收住入院。
患病以来无进行性体重减轻,无咳嗽、心悸,大小便未见异常。
既往史:平时一般健康情况可。
否认有过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
否认有过药物、食物、花粉等物质过敏史。
否认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史。
无外伤史。
无输血史。
个人史: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县。
无外地长居史。
否认有过疫区居留史及疫水、疫源接触史、无吸毒史、未婚。
家族史:否认遗传性疾患史,否认家族性疾病及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T 36.5℃ P 74次/分 R 20次/分 BP 140/86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神清,查体合作。
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
咽喉部无充血及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颈静脉无充盈,颈软,无阻抗,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
胸部对称无畸形,呼吸动度一致,胸骨柄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湿性罗音。
心率 74次/分,心律齐,心界无扩大,各瓣膜区未问及病理性杂音,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Murphy(-),肝浊音界存在,肝脾肋缘无扪及肿大,腹部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移浊(-),肠鸣音正常。
脊椎无畸形,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
肛门会阴见专科检查:外生殖器未姓名:XXXXXXX 科别(病区):外床号:8 住院号:2012000137查。
从1cm到3cm:五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针刺保肛实录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黄金昶团队,将围刺促血管正常化基础研究应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控便国际难题,在超低位直肠癌附近的八髎、腰阳关、长强、会阴等穴针刺配合新辅助化疗,临床取得令人欣喜的疗效,出色完成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前二传手角色,开拓针灸治疗肿瘤新领域。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我国最新的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前十位中,结直肠癌分别位列第3和第5。
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
大肠癌约60-70%在直肠,直肠癌半数在低位。
国际著名杂志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发布了2020年美国结直肠癌统计报告,结直肠癌患者群体正向年轻化转变,在50岁以下的人群中,直肠肿瘤最常见(37%)。
目前直肠癌综合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虽然地位尤其超低位直肠癌手术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但患者术后多有永久性结肠造口,也是患者需面临的新问题,造口会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直肠癌患者不但要求保肛手术,而且期望控便自如等,力求疗效与功能并存,对于低位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控便是一项国际难题。
为创造低位直肠癌保肛条件,近年来NCCN指南对T4N0M0或T1-4N1-2M0直肠癌推荐单纯化疗或放化疗同步,但放疗会造成肛门功能与排尿功能以及性功能障碍,对低位直肠癌尤其超低位直肠癌有强烈保肛要求患者更容易接受单纯化疗。
提高化疗有效率增加保肛率尤显重要。
现代医学用抗血管生成药物配合化疗来提高大肠癌有效率,多用于转移性大肠癌尤其晚期大肠癌。
目前尚未有最佳证据表明术前使用靶向药物的有效性,不建议在临床试验外术前使用靶向抗血管生成药物。
黄金昶团队曾证实瘤体周围针刺可以增加肿瘤局部药物浓度,继而研究发现瘤体周围围刺可以明显促血管正常化,其作用不劣于贝伐珠单抗,最新研究明确针刺是通过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促血管正常化,达到血管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同时并举。
临床与实践 Linchuangyushi jian 《中外医学研究》第10卷 第16期(总第168期)2012年6月①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西 景德镇 333001超低位保肛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吴兴春① 【摘要】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方法:对50例患者术前行常规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浸润情况,评估患者耐受性,选择合理手术方式,采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进行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50例患者术后随访。
结果:试验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瘘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吻合口瘘1例,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于肿瘤病灶局限、分化良好、患者情况良好,同时具备相当的手术经验,对其采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排便能力,并与传统手术比较无影响其生存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 保肛手术; 超低位直肠癌;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74.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16-0022-02 目前,对超低位直肠癌癌灶下缘距齿状线低于2 cm 或距肛缘仅4~5 cm 的患者施行保肛术已成为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2008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肛门内括约肌切除的保肛术。
术后随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5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男36例,年龄40~75岁,平均61.3岁;女14例,年龄42~72岁,平均62.8岁。
Dukes 分期:A 期26例,B 期24例。
病理诊断直肠腺癌50例,其中高分化者20例,中分化者25例,低分化者1例,腺瘤癌变4例。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一、手术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XX岁入院日期:XX年XX月XX日手术日期:XX年XX月XX日术前诊断:直肠癌二、手术经过1. 体位和麻醉:患者采取仰卧位,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
2. 手术切口:在患者脐部进行约1cm的切口,放置腹腔镜入口。
3. 探查腹腔:插入腹腔镜,探查腹腔内情况,观察是否存在转移灶或其他异常情况。
4. 粘连松解:对于存在粘连的腹腔内器官和组织,进行适当的松解,以便于手术的进行。
5. 直肠切除:通过腹腔镜辅助下,进行直肠的切除。
首先切除直肠近端一段健康组织,然后进行直肠切端的结扎和切除。
6. 淋巴结清扫:在直肠切除的同时,对直肠周围的淋巴结进行清扫,以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
7. 结直肠吻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结直肠吻合。
常见的方法有端端吻合和端侧吻合。
8. 腹腔引流管置入:在手术结束后,置入腹腔引流管,以排除腹腔内的积液和血液,减少感染的风险。
9. 切口关闭:将腹腔镜入口切口进行逐层闭合,确保切口的愈合。
三、术中特殊情况及处理手术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特殊情况,术中操作顺利。
四、术后处理及并发症1. 术后观察:患者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后恢复情况。
2. 抗感染治疗: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的发生。
3. 术后饮食:术后患者逐渐恢复饮食,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4. 术后恢复训练: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包括下床活动、呼吸训练等,促进术后恢复。
5. 并发症: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恢复顺利。
五、出院情况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和观察后,生命体征平稳,伤口愈合良好。
于XX年XX月XX日出院。
六、术后随访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术后随访和复查,以监测术后恢复情况和排除复发的风险。
七、结语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以对直肠癌进行彻底切除。
手术中的细致操作和术后的密切观察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直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麻醉满意后,患者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
行左下腹部旁正中切口,上自脐上3厘米,下至耻骨联合。
进入腹腔后,有步骤地探查全腹腔内有无癌肿转移。
首先视诊肝脏,表面灰白色,触摸肝脏,未扪及硬结,然后检查腹主动脉前、肠系膜下血管和髂内血管附近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
最后检查直肠癌肿,癌肿范围较局限,周围无明显浸润生长。
用湿盐水纱布垫将小肠推向上腹部,充分显露手术野。
用纱布条在癌肿近端扎住肠管。
提起乙状结肠,拉向右侧,沿乙状结肠系膜左侧根部及降结肠的腹膜反折处剪开,并向盆腔部延长到直肠膀胱陷凹。
向左分离盆腔腹膜,显露左侧输尿管、精索血管,避免损伤。
向右游离乙状结肠系膜到腹主动脉分叉处,注意分离和切除左髂血管附近的淋巴结。
再将乙状结肠翻向左侧,用同样的方法将乙状结肠系膜的右侧根部切开,向上到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向下至直肠膀胱陷凹,于对侧切口相会合,同时认清右侧输尿管的走向。
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的右侧显露肠系膜下静脉,用中号不吸收线结扎两道。
再用3把止血钳夹住肠系膜下动脉,切断后用不吸收线结扎两道。
有时为了使结肠有足够的长度而在无张力的情况下与直肠吻合,须将降结肠外侧腹膜反折剪开至脾曲,游离降结肠,必要时还要切断膈结肠韧带、脾结肠韧带和部分胃结肠韧带,使结肠脾曲充分游离。
提起直肠上段和乙状结肠,在距离癌肿远端5厘米以下的直肠夹两把直角肠钳,两钳相距约1厘米,靠下端肠钳处切断直肠,直肠断端用2%红汞棉球擦拭。
再用两把直角肠钳夹住拟切断处的近端乙状结肠,切断乙状结肠。
取出切除的肠曲和病变组织。
将近段结肠往下送入盆腔,与直肠接近,准备作端对端吻合。
用闭合器闭合直肠断端,将GF-I 型吻合器涂布石蜡油后,经肛门插入、吻合直肠与乙状结肠。
术野仔细止血,在直肠膀胱陷凹放置引流管一根。
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逐层关腹。
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术毕。
手术记录模板直肠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Miles)----d7a808e2-6eb2-11ec-93f9-7cb59b590d7d手术记录模板-直肠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miles)常规膀胱取石术后,将导尿巾放在低位。
2.取脐上正中切口,穿刺充入二氧化碳建立气腹,压力维持15mmhg左右,右下为主操作孔:右中、左中、左下为辅助操作孔。
放置腹腔镜器械探查腹腔。
无明显出血,无明显粘连,无明显腹水。
肿瘤位于腹膜皱襞下,不侵犯浆膜层。
周围没有明显的淋巴结肿大。
直肠指诊肿瘤距离肛门边缘4米(距齿状线约1.5米),因此他决定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miles)”。
3.用超声刀沿直肠及乙状结肠系膜根部两侧分离骶前间隙(先内侧后外侧),骶前筋膜完整,不损伤双侧输尿管和下腹神经,向上分离至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用根动脉夹切断肠系膜下动脉,用钛夹夹住肠系膜下静脉,清洁此处淋巴脂肪组织。
整个直肠系膜与腹膜皱襞下部完全分离;打开前面的腹膜,断开并系紧左右韧带,将直肠从膀胱精囊腺的背面释放到肛提肌平面。
肿瘤下缘距离肛提肌约1.5米。
它被分离到乙状结肠的中部,距离肿瘤25厘米。
在肠旁血管弓下切开并结扎肠系膜。
4.从左下腹壁切除直径3cm的圆形皮肤和皮下组织,横切分离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及腹横肌,于腹膜外分离隧道达侧腹壁,将乙状结肠拟造口段自此隧道钳夹提出,于肿瘤上20m缝合器闭合切断乙状结肠,远端亦缝合器闭合并放回腹腔。
近端乙状结肠肠壁浆肌层与腹外斜肌腱膜间断缝合8针待造口。
5.会阴手术:环形荷包缝合肛门,在距肛门边缘约3cm处(主要切除范围)做梭形切口要为后侧),切开皮肤、皮下,注意保护尿道,切除肛管及坐骨肛管间隙内淋巴脂肪组织、肛提肌及直肠,取出标本。
冲洗腹腔,检无出血,于骶前留置引留管一根,经左侧会阴部戳口引出固定。
分层缝合会阴部切口。
6.严格止血后,检查无明显活动性出血。
清点器械后,缝合每个切口。
外拔牙切除术状结肠缝闭部分,开放结肠断端,结肠壁与皮肤丝线间断缝合一周,完成造口。
人民医院
结直肠癌手术记录
姓名:性别:男年龄:75岁住院号:
术前诊断:直肠中段巨大肿瘤,癌不除外
拟行手术:经腹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Dixon术),双器械吻合超低位保肛术术后诊断:直肠中段巨大肿瘤,癌不除外
已行手术:经腹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Dixon术),双器械吻合超低位保肛术麻醉方式: 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手术者:第一助手:第二助手:第三助手:无
手术开始:09时45分手术结束:12时45分共计时间:3小时00分麻醉人员:
麻醉开始:09时30分麻醉结束:12时55分共计时间:3小时25分手术护士:巡回护士:
手术前情况:详见病历
手术中所见:入腹未见腹水,腹腔未见种植结节,肝脏未触及异常包块,腹主动脉前方未触及异常肿大淋巴结。
肿瘤位腹膜返折下直肠前壁,直径6cm,距肛门约6cm,质软,可推动,侵透全层,直肠系膜内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盆侧壁未触及异常肿大之淋巴结。
手术过程:核对患者无误,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1、取下腹部正中纵直切口,长约15cm,按照腹壁层次切开,入腹,探查如“手
术中所见”描述,保护切口,以自动腹腔拉钩牵开切口,隔离小肠。
2、提起乙状结肠,电刀切开其左侧与侧腹壁之粘连,于Toldt筋膜后游离乙状
结肠及其系膜。
3、于Gerota筋膜前方游离,清除肠系膜下动脉周围之淋巴脂肪组织,于发出
处结扎、切断直肠上动脉,并分别自根部结扎、切断各支乙状结肠动脉,于肿瘤上方15cm处结扎切断结肠边缘血管,离断结肠,消毒、防护残端。
4、向下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要求,后方于盆筋膜脏、壁两层之间游离,前方
于Denonvillier’s筋膜前方游离,于盆神经丛内侧离断直肠侧韧带,游离直肠及其系膜,以超声刀切除肿瘤下方之全部直肠系膜。
5、于肿瘤下方以大直角钳夹闭直肠,下组扩肛直至四指,以0.2%甲硝唑液冲
洗远端直肠腔,于肿瘤下方3cm,以45mm弧型切割缝合器关闭直肠,近段离断,移出标本。
盆腔冲洗,严密止血。
6、再次消毒后,修剪近断端乙状结肠残端,缝制荷包线,置入直径32mm吻
合器钉砧头,收紧荷包线,打结于中心杆;将吻合器自肛门置入,中心杆自闭合线后方穿出,结合钉砧头中心杆,调整近段肠管系膜方向,旋紧吻合器,击发并压迫15秒,旋松吻合器,旋转退出吻合器,检查切除圈完整,结肠充气试验检查吻合口无泄漏。
7、冲洗创面,严密止血后,于吻合口旁之盆腔内置橡胶引流管1枚,经腹膜外
自侧腹壁戳孔引出,固定。
理顺小肠,大网膜覆盖切口下,并于切口下置防粘连生物膜2张,逐层关腹,术毕。
8、术中出血约200ml,未输血液制品,麻醉满意。
手术后处理:生命体征稳定,安全返回中心ICU,术后常规处理,切除之标本家属过目后送病理检查。
病理学检查:
手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