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图学发展史
- 格式:pps
- 大小:6.90 MB
- 文档页数:25
中国机械制图的发展历史-工程机械制图是用图样来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并研究作图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
用图来“状物记事”的起源很早,如中国宋代苏颂和赵公廉所著《新仪象法要》中已附有天文报时仪器的图纸,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也有大量的机械图纸,但尚不严谨。
1799年,法国学者蒙日发表《画法几何》著作,自此机械图样中的图形开始严格按照画法几何的投影理论绘制。
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
在机械制图标准中规定的项目有: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和图线等。
在图纸幅面及格式中规定了图纸标准幅面的大小和图纸中图框的相应尺寸。
比例是指图样中的尺寸长度与机件实际尺寸的比例,除允许用1:1的比例绘图外,只允许用标准中规定的缩小比例和放大比例绘图。
为使人们对图样中涉及到的格式、文字、图线、图形简化和符号含义有一致的理解,后来逐渐制定出统一的规格,并发展成为机械制图标准。
各国一般都有自己的国家标准,国际上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标准。
中国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制定于1959年,后在1974年和1984年修订过两次;在中国,规定汉字必须按照仿宋体书写,字母和数字按规定的结构书写。
图线规定有八种规格,如用于绘制可见轮廓线的粗实线、用于绘制不可见轮廓线的虚线、用于绘制轴线和对称中心线的细点划线、用于绘制尺寸线和剖面线的细实线等都有相应规定。
机械图样主要有零件图和装配图,此外还有布置图、示意图和轴制图等。
零件图表达零件的形状、大小以及制造和检验零件的技术要求;装配图表达机械中所属各零件与部件间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布置图表达机械设备在厂房内的位置;示意图表达机械的工作原理,如表达机械传动原理的机构运动简图、表达液体或气体输送线路的管道示意图等。
示意图中的各机械构件均用符号表示。
轴制图是一种立体图,直观性强,是常用的一种辅助用图样。
表达机械结构形状的图形,常用的有视图、剖视图和剖面图等。
工程图学发展的历史
及成就
编制:王成刚
工程图学发展的历史及成就
中国古代的工程图
外国古代的工程图
蒙日《画法几何学》及教育思想简介
2/24
3/24在河北省平山县
1977年出土的战国时代中山王墓建筑规划平面图(约公元前308—309年)
a ) 铜板原形中国古代的工程图
战国时代中山王墓出土的建筑规划平面图
b) 根据铜板整理出来的平面图(按1:500绘制)
4/24
南朝宋炳(公元367—443年)著《画山水序》,投影
原理图
5/24
北宋李诫(?—1110年)编36卷《营造法式》绘图570
余幅
6/24
《营造法式》
中图样
7/24
宋代苏颂
(1037-1101)
的
《新仪象法要》
(1089年)
中的机械图
8/24
宋代郑樵(1104—1162年)在《通志》中的图学思想
“图谱之学不传,则实学尽化为虚学矣”。
“索象于图,索理于书”。
“凡此十六类,有书无图,不可用也”:“星辰之次舍,
日月之往来,非图无以见天之象”。
“山川之纪,夷夏之分,非图无以见地之形”。
“凡宫室之属,非图无以作室”。
“凡器用之属,非图无以制器”。
“为车旗者,…非图无以
明章程”。
“为衣服者,…非图无以明制度”。
“为坛域者,…大小高深之形,非图不能辨”。
“为都邑者,…内
外轻重之势,非图不能纪”。
“为城筑者,…非图无以明关要”。
“为田里者,…非图无以别经界”。
……“通古今者,…非图无以通要”。
“别物名者,非图无以别要”。
9/24
元代薛景石(1280—1368年)的《梓人遗作》中的纺
织机械图
10/24
元代王祯的《农书》(1313年)中有农业机械
图样258幅
11/24
元代王祯的《农书》
中的农业机械图样
12/24
元代王祯的《农书》
中的农业机械图样
13/24
14/24
外国古代的工程图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维亚(Vitruvius Pollio 创作时期为公元前
27年左右)的《建筑十书》(1522年出版)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维亚(Vitruvius Pollio创作时期
为公元前27年左右)的《建筑十书》(1522年出版)
15/24
.意大利著名画家及工程师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的工程画
16/24
德国的阿格里科拉(Georgius Agricola 1494—1555)的
《冶金论》
17/24
蒙日《画法几何学》及教育思想简介
蒙日生平
加斯帕﹒蒙日(Gaspard Monge 1748—1881)法国著名科学家
1795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任教画法几何。
其讲课稿1798年正式获准发表,名曰《画
法几何学》,它是工程图学史上发展的里
程碑。
18/24
蒙日《画法几何学》的主要观点及教育思想
其一,创设学科,志在兴邦
蒙日认为:要振兴法国,当务之急是变革教育,特
别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在革命的“有利时机”取得需要的
人力物力,搞好工程技术教育和普及教育。
绪论中,他
开卷明义,第一句话就指出,一切教育措施,都是“为
了使法国摆脱长期以来对外国工业的依赖”,就是要
“对国民工业的进展做出贡献”。
19/24
其二,早期教育,可望有成
蒙日在《画法几何学》中指出:“如果考虑到所有中等城市设立的中学中有一些年满12岁的少年打算将来从事某种技术职业,使他们在两年中能受到各种作图的训练和熟悉必不可少的关于大自然重要现象的知识,这种发展智力和养成精密细致习惯与情感的教育,无疑会对国民工业的进展做出贡献,而明显地使他们养成习惯。
”
为了实现从小抓起的这一教育主张,蒙日反复地强调:“首
要的是让那些理解能力强的青年熟悉画法几何学的应用,使富
家子弟有机会利用他们的财产为个人和国家作一些有益的事情,对于受到教育而无其他财富的子弟,也能使他们有机会在工作
中得到尊重。
”
20/24
其三,注重实践,循序渐进
他指出:“这门课,单凭课堂口授是没有效果的。
”因此,他对画法几何学课程教学的要求是:“必须把实践练习
与听课结合起来”,“学生必须做画法几何学的作图练习。
在《画法几何学》之“画法几何与代数的比较”一节中,蒙
日还指出:对于初学画法几何学者,只有通过大量的例题,
使用直尺和圆规进行作图练习,才能取得经验,习惯于各种
特殊情况下,选择最简单和最明了的表达方法。
“只有通过
大量的练习,学生才能明白”,“画法几何学的任何作图法,解析法都能表达,而当题目不超过3个未知数时,每一解析
运算,在画法几何学中都可看成是一个画法步骤。
”
21/24
其四,注重能力,融会贯通
蒙日把能力的培养融于知识的传播之中,并根据画法几
何学的特点,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看得高于知识的传播。
让学生一踏进画法几何学的大门,就使想象力习惯在广漠无
垠的思维空间中任意驰骋。
此外,蒙日在《画法几何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深感教
师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国民教学计划中,只能讲些简单
而日常用到的内容,但如果一个技术工作者,万一遇上一道
在学校里未学过的难题,除了向教师请教,还会问谁呢?而
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受过比一般知识更为广泛的训练,他又
怎样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蒙日认为这就要“扩大教师的知
识范围,使具有各种技术中可能用到的某些知识。
”
22/24
蒙日《画法几
何学》插图
23/24
24/24参考资料
1.刘克明工程图学教育的楷模《海军工程学院学报》1997.3 (增刊)
2.刘克明杨叔子中国古代图学对现代工程图学的贡献《工程图学学报》1999.3
3.刘克明胡显章中西机械制图之比较《工程图学及计算机图学》
1995.1
再见!
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