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4高考压轴卷语文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9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5.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苏卷) Word版含答案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 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 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 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 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 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 分)A. 水面风回聚落花B. 数峰无语立斜阳C. 楼上春容带雨来D. 蝉曳残声过别枝3.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A. ①②④⑤③B. ①④⑤③②C. ④①③②⑤D. ④②⑤①③5. 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 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B. 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C. 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D. 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二、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A.⑤③④②① B.①②④⑤③C.③⑤①④② D.④③②①⑤2、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3分)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
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
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语文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 :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 )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2014 高考语文江苏卷真题及答案一、基础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眼睑 (jiǎn) . B. 嫩 绿(nèn) . C. 抽噎 (yē) . D. 愤懑 (mèn) . 哺 育(bǔ) . 铲 除(chǎn) . 迸 裂(bènɡ) . 要挟 (xiá) . 扎 辫子(zā) . 紧箍 咒(kū) . 户口簿 (bù) . 绊 脚石(bàn) . ) 亘 古未有(ɡèn) . 一蹴 而就(cù) . 不屈不挠 (láo) . 恃 才傲物(shì) .【解析】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2013 年第一题也是考查字音辨析, 不过却未出现拼音, 而是给出了每个选项四组形近字 (多 音字) ,从选项中选出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2014 年的该题,则增加了拼音,重新回到 12 年、11 年的题型模式。
此题主要涉及到多音 字如“扎”“簿”,更多的是四川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发音习惯的不同,如平翘舌、鼻音 和边音、甚至于形声字的误读现象等考察。
难度不大。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A 选项中,容易读错的音为“哺育”,“扎辫子”的“扎”有三个音,做动词“刺、驻扎、 钻”等意思时,读成“zhā”;“挣扎”时读成“zhá”;只有在用成动词“捆,缠束”的 意思时,如“~辫子”和当成量词“把儿,捆儿”,如“一~线”读“zā”。
如 B 选项, 错误的读音是“紧箍咒”的“箍”字,其实该字很常见,如《西游记》和应该读作“ɡū” 音,但四川方言常读错。
而“蹴”字,容易读错成“jiù”,这次没有错。
C 选项中,错误 的字音是“不屈不挠”的“挠”,声母应为鼻音“n”,读成“náo”。
D 选项中的愤懑不太 常见,有考生可能易错。
该选项中错误的是“要挟”一词,应读成“xié”, 《三国演义》 1 / 26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也。
2014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一致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合适的一组是(3 分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凡为奇异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哪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哪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所有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苦心经营的印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 .专心别开生面浑成B.匠心别开生面饱满C .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专心别有洞天饱满2.以下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 )A .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 .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3.以下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谢!B .欣闻敝校百年校庆,自己忝为校友,因事不能够躬临为歉!C .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 .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连结最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原址上发掘了许久,但一无所获。
①若是是冬日晴空,从那处能够素来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广阔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原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和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时间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这样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 .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3分 ) ()5.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为哪一项A.人若是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必定会受骗受骗。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搜寻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但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但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全部内容。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 ▲ :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 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 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 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答案】C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答案】A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答案】B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 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 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 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 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 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 分)()A. 水面风回聚落花B. 数峰无语立斜阳C. 楼上春容带雨来D. 蝉曳残声过别枝3.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A. ①②④⑤③B. ①④⑤③②C. ④①③②⑤D. ④②⑤①③5. 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 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B. 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C. 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D. 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二、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1、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3、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2分)治学(东汉)徐幹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民之初载,其矇未知。
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
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④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
江苏省2014高考压轴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训诂./估.量诤.言/综合征.劈.叉/如丧考妣.B.编辑./舟楫.漏.网/露.马脚灵长./热情高涨.C.亲昵./拘泥.捣.药/倒.胃口哽咽./因噎.废食D.皲.裂/皴.裂眼睑./杀手锏.漩.涡/故弄玄.虚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A.通过一番讨价还价,签订合同的时候对方终于作出了让步,最终价格定在4500元,比原先的一万多元少了一倍还多。
B.为改变因大山阻隔世代守着一片沃土却过着清贫日子,鄂西南五峰土家古城山的19户农民自筹资金,在山中打出 210米长的隧道,一解百年阻隔之痛。
C.地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民族的变迁与融合、人们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
D.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不但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而且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
3.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人口红利”。
(不超过50字)(4分)当一个国家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时,儿童人口的比例就会降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相应加速,老年人口的比例也逐渐升高。
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老年人和少儿抚养负担会比较轻,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就将出现一种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时期,这对于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这种现象就叫“人口红利”,“人口红利”不意味着经济必然增长,但经济增长一旦步入快车道,则“人口红利”势必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助推剂。
4.假如你是一名教师,请你针对下面两个学生的不同情况,任选其一,至少运用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教师寄语,要求既客观又委婉,带有鼓励性,让学生乐于接受,不超过80字。
(5分)①、某男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活泼聪明,兴趣广泛,乐于助人,在学生中很有人缘。
但不是很喜欢学习,成绩比较差。
②、某女生,家境贫寒,勤奋刻苦,成绩非常优秀。
但性格比较内向、封闭,对人较冷漠,班上同学都对她敬而远之。
选择: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目。
复斋先生,姓张氏,华容人也。
先生幼即善属文。
入学后,值吴逆之乱,崎岖兵革,与弟召修负母循环来岩谷间,喘不得息。
复斋先生,姓张,华容县人。
他的先祖从江南和州迁居到华容县游桥,先后传承九代,而生先生。
先生年幼就善于写文章。
入官学后,遇上吴三桂叛乱,颠镊往来于战阵申,和他的弟弟召修背着母亲跋涉于危岩深谷之间,几乎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康熙乙丑,成进士,知福建之晋江,多善政。
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
百姓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人。
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
康熙乙丑年间中进士,主政福建晋江,多行善政。
上司准备上述推荐他,但先生因母亲年迈要养老送终 (而推辞)。
当地百姓挽留他而不能,都一起供给他食用之需,哭着送到洛阳桥的有数万人。
张复斋先生侍养母亲二十年后,才起用为江西金溪县令。
值岁歉,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
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
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
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晋江也。
正值荒年,先生请求获得七千多石粮食,多方赈济、借贷,救活了很多人。
恰逢有上级官员倚靠朝廷权贵,他所隶属的郡县官员都被胁迫而归依其门下,并向他索求厚礼。
张先生不愿屈从,就被解除了官职。
金溪的百姓挽留哭送他到晋江。
当在晋江时,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而不养其父。
其父诣县诉。
贾人行贿于先生,乞以贫为解。
众皆争往视之,天方寒,贾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为冻饥可怜之状,且曰:“有衣皆以奉父矣。
”在晋江时,有商人埋怨他的继母的苛求,而不奉养他的父亲。
他到县衙申诉。
商人向先生送礼,以家里贫困为由请求宽解。
大家都争相去看,天正冷,商人拿新衣服给他父亲穿,而自己穿着破衣服,装出又冻又饿的可怜相,并说:“有衣服都用来孝敬父亲了”。
先生故怒视其父,曰:“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呼吏持大杖来。
先生睥视贾人,颜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曰:“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张先生特意怒视他的父亲,说:“孩子冷成这样,你不体恤他吗?”喊下吏拿大棒来。
张先生斜眼看商人脸色如平常一样,突然指着他骂道:“你看你父亲将受杖刑了,却怎么忍心看呢,不孝的罪名如何能推托得掉?”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旁泣。
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余年。
”众皆快之。
就用大棒敲那商人,而他父亲就在旁边哭泣。
张先生拿出些钱给他父亲,说:“用这安度晚年吧”。
大家都拍手称快。
民逋赋,久不能输,及输逋则赋甚多。
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
有守瓜圃而毙者,暮夜莫知其为谁。
百姓欠税久不能交,等到交纳延期那么赋税就更多了。
先生诘问得知他们有得已到了卖孩子的地步了,就捐献出俸禄赎回孩子还给他们。
有一个看守瓜园而死掉的人,夜里不知是谁干的。
先生集乡民于社庙,闭门使袒裼观之,一人肤体伤败,先生叱之曰:“若往而盗若瓜,值若之警,相殴相持,以至于此。
”其人即屈服。
先生之听讼仁明多此类。
先生召集乡民到社庙来,关上门让他们脱了衣服看,有一个人身体有受伤的痕迹,先生叱责他说:“你去偷那人的瓜,正好那人在戒备,于是两人殴打起来,以至到了这种地步。
”那人就伏罪了。
先生断案明察秋毫而有仁爱之心,诸如此类有很多。
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
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
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晋江人文比其他县要兴盛。
先生到了后,就更勉励父老乡亲,让他们教育开导子弟,那些渐渐地成为俊杰的人,他亲自予以礼遇。
从此后晋江参加童子试的多大万人。
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
而华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赋重。
当明之季世,百姓多流亡。
国初定赋准原额每十亩损为六亩余,其后稍稍增垦,而清丈令下,县官指为欺隐,将以全额上。
先生从金溪免职后归居华容,足不出户。
华容在洞庭湖畔,地势低洼而赋税苛重。
在明朝末代,百姓多有流亡。
国家最初规定赋税准许原来额度每十亩可减为六亩多,后来土地开垦面积渐渐增加,而朝廷清丈令下达后,县官认定他们欺骗官府、隐瞒实情,准备征收全额赋税。
先生曰:“我无中人之产,顾里人不胜病矣。
”因诣县官白其事,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百姓愚昧,不知援例请平。
先生说:“我没有中等人家的田产,而乡人就更困苦不堪了。
”于是到县衙禀报事由,说这地方都是湖岸荒滩之地。
十有八九被水浸没,百姓愚昧,不懂得按先例请求减免赋税。
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
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
华容人蒙其利至今。
应当准许湖乡按下等地来征收赋税,一亩地只收一升粮。
县官相信先生一向是性情谨厚之人,(又)了解到他反映的民情属实,无其它(隐情),终于按他说的办了。
华容人至今还受用他给大家带来的利益。
先生名召华,字君实。
先生名召华,字君实。
赞曰:先生在官前后仅四年,然其为利于民者多矣。
评论曰:先生在官府任职前后只有四年,但是他造福利于民的事却很多啊。
(清·刘大櫆《张复斋传》,有删改)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诛:索取B.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恤:怜悯C.民逋赋,久不能输逋:怠慢D.华容人蒙其利至今蒙:受6.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张复斋“为利于民”的一组是()①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②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③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④先生出贿付其父⑤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⑥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A.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①④⑥7.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张复斋在战乱中与弟弟召修一道背着老母辗转奔波,还为终养老母弃官归家,称得上是以孝为先。
B.张复斋在晋江和金溪虽为官时间不长,但他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为民着想,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C.张复斋坦荡无私,办案机智,曾巧断贾人不养其父案,让不孝子受到惩罚,贾人父得养天年,令人称快。
D.张复斋在金溪被罢免后,又回到福建晋江隐居,他替华容百姓申诉,解释了当地土地贫瘠的实情,并为百姓请求减免赋税。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2)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
(3)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李俊民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
惆怅天涯又离别。
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
据鞍归去也,情凄切!一日三秋,寸肠千结。
敢向青天问明月。
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1)“杨花如雪”这—写景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2)请简要说明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
(4分)(3)“一日三秋,寸肠千结”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②,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④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绝句》)⑤,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⑥,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⑦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⑧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最后的山[美]弗·拉塞尔缅因州北部的秋天,黄昏将近,天上零零落落地挂着些许浮云,一朵一朵的云影将这山区的景色装点得格外瑰丽、动人。
几个取着印第安名字的少年营地就坐落在这儿。
当微风在清凉的黄昏里颤颤悠悠时,我每每站在一棵老橡树下,举目凝望,前方的灌木丛和沼泽地尽收眼底;再往前数哩,一座小山映入眼帘。
这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山。
光秃秃的山峰下是一个荒芜的牧场,牧场上星星点点地生长着野桧树,裸露的花岗岩点缀其间。
然而,数哩以外的这座小山却以某种魔力在吸引着我,召唤着我。
我无法移开自己的目光。
我心里明白:假期结束以前,我一定要爬上那座山——越过牧场,穿过灌木丛,绕过花岗岩,一直向前向前,直到爬上山顶。
我一定要这么干。
我说不清这是为什么,甚至也没问过自己。
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下午,我溜出了营地,去爬我魂牵梦绕的小山。
从橡树下望去,山峰就在眼前,神秘莫测,充满诱惑。
我顺着棒球场的边沿,向前走进了一片乱丛林。
乱丛林里藤蔓缠结,野草丛生。
穿行其间,举步艰难,无法分清南北东西。
我忽而被朽木绊倒,忽而一脚踩进蚁穴,忽而陷入泥淖,忽而受到枯枝阻挠;带刺的种子设法钻进我潮湿的鞋子,蚊虫在耳畔嗡呜,苍蝇飞旋着撞来撞去。
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挪动着步子,既迷失了方向,也忘记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