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温觉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分别位于
- 格式:ppt
- 大小:731.50 KB
- 文档页数:15
人体的体温调节图示图解类1.下图是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在炎热环境中产热/散热的比值与寒冷环境中产热/散热的比值相等B.乙和丁只能表示在炎热环境中,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情况C.丙也能发生在寒冷环境中D.从甲到乙的过程和从丙到丁的过程是神经调节2.如图所示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气温高达38℃时乙是唯一的散热方式B.丙可发生于冬季,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压升高C.若不及时补充水分,乙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D.机体通过神经调节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3.下图表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上图可知,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均靠体液调节维持体温B.从甲到乙是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C.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甲和丙表示在寒冷环境中,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少于乙和丁4.下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 )A.温度适宜环境中B.炎热环境中C.寒冷环境中D.剧烈运动中5.下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 )A.体内的TRH分泌量减少B.炎热环境中C.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此时失活量增加D.剧烈运动中6.下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
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 )A.温度适宜环境中B.炎热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D.剧烈运动中7.如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某种激素。
下列有关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寒冷的环境中,③的分泌增加B.动物迅速奔跑时产热增加,体温就维持在较正常值高的水平C.寒冷环境下动物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体温恒定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会使①和②的分泌量减少8.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神经调节B.“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C.骨骼肌增加产热的实质是骨骼肌细胞代谢增强D.图中肾上腺和甲状腺都属于效应器和靶器官9.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示意图。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2.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Ⅱ)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的组成(2)体液各组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写出下列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必修3 P3“相关信息”改编)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甚至是“血泡”。
分析二者成分:水泡: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血泡: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还含有____________。
答案:组织液组织液血细胞2.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1)血浆的成分①含量约90%的是水,约7%~9%的是蛋白质,约1%的是无机盐。
②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 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4)内环境的作用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完善下图所示内容:(必修3 P5旁栏思考改编)生理盐水与血浆、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同,称为等渗溶液,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但是过多注射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生理盐水与细胞外液虽为等渗溶液,但是成分差别非常大B .生理盐水成分与血浆成分明显不同,过量补充会影响pH 的稳态C .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血浆中的其他成分,如钾离子的浓度会偏低D .过量注射生理盐水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发生改变答案:D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其调节(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原因⎩⎪⎨⎪⎧①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②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面三幅图为体液或内环境组成及调节机制,请思考:(1)图甲中[B]一方面与A双向物质交换,另一方面可与[C]________进行双向物质交换,图中a、b、c分别为B与C、A与B及B与D间间隔的“屏障”,则a、b、c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
人体的体温调节图示图解类1.下图是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在炎热环境中产热/散热的比值与寒冷环境中产热/散热的比值相等B.乙和丁只能表示在炎热环境中,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情况C.丙也能发生在寒冷环境中D.从甲到乙的过程和从丙到丁的过程是神经调节2.如图所示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气温高达38℃时乙是唯一的散热方式B.丙可发生于冬季,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压升高C.若不及时补充水分,乙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D.机体通过神经调节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3.下图表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上图可知,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均靠体液调节维持体温B.从甲到乙是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C.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甲和丙表示在寒冷环境中,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少于乙和丁4.下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 )A.温度适宜环境中B.炎热环境中C.寒冷环境中D.剧烈运动中5.下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 )A.体内的TRH分泌量减少B.炎热环境中C.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此时失活量增加D.剧烈运动中6.下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
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 )A.温度适宜环境中B.炎热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D.剧烈运动中7.如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某种激素。
下列有关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寒冷的环境中,③的分泌增加B.动物迅速奔跑时产热增加,体温就维持在较正常值高的水平C.寒冷环境下动物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体温恒定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会使①和②的分泌量减少8.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神经调节B.“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C.骨骼肌增加产热的实质是骨骼肌细胞代谢增强D.图中肾上腺和甲状腺都属于效应器和靶器官9.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示意图。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各种激素在生物体内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特.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进行重吸收,以考点一1.[2017·全国卷Ⅲ]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6.[全国卷Ⅰ]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7.[全国卷Ⅱ]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8.[全国卷Ⅱ]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9.[海南卷]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10.[海南卷]在正常情况下,糖原属于人体内环境中的物质。
(×)11.[山东卷]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12.[海南卷]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且是能够遗传的。
(√)13.[海南卷]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14.[全国卷]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15.[江苏卷]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16.[北京卷]生物体对刺激作出的反应: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感染。
(×)17.[重庆卷]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18.[重庆卷]初次接种麻疹病毒活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19.[广东卷]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20.[江苏卷]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21.[江苏卷]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考点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2018·全国卷Ⅱ]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判断正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H+、等的调节【区分: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内分泌腺:没有导管,通过体液运输分泌激素外分泌腺:有导管,通过导管运输,分泌消化酶(肠腺,胃腺,唾液腺,汗腺,泪腺)【阉割催肥的原理是割除牲畜的生殖腺,使其不具有性行为和生殖能力,而且驯良,节约能量,利于育肥】【激素的化学本质】(1)固醇类激素:性激素。
(2)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三、血糖平衡的调节外分泌部:分泌胰液1胰腺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内分泌部:胰岛胰岛B细胞:胰岛素2、血糖的来源和去向★肌糖原在肌肉细胞中转变成乳酸,不能分解成葡萄糖(重要考点,一定要会区别肝糖原和肌糖原)3、血糖调节过程①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
②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③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另外还有肾上腺素。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叫做“拮抗作用”④胰岛素分泌异常分泌少:糖尿病(多尿:排出糖分时带走大量水)糖尿病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症状: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防治:采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4、血糖平衡的意义人的正常血糖浓度在3.9-6.1mmol/L(或80-120mg/dl),保证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健康。
五、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1、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甲状腺激素功能(1)促进新陈代谢(2)促进生长发育(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调节方式:负反馈【反馈调节的类型与实例】反馈调节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
(1)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排尿排便、血液凝固、胎儿分娩、池塘污染后鱼类死亡更加剧污染等。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五)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是双向的C.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答案] C[解析]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一方面使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2015·山东章丘)如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
X表示产生信息分子Z的细胞,Y 是Z的靶细胞。
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X是传入神经元,Y是肌细胞,Z使Y发生膜电位的变化B.X是下丘脑细胞,Y是垂体细胞,Z促进Y分泌促激素C.X是胰岛A细胞,Y是肌细胞,Z促进Y中储能物质水解D.X是甲状腺细胞,Y是垂体细胞,Z促进Y分泌作用X的激素[答案] B[解析]传入神经元通过反射弧与肌细胞联系,不是通过血管,A错误;下丘脑细胞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促进垂体分泌促激素,B正确;肌细胞内是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C错误;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细胞的分泌,D错误。
3.每年的8月8日是我国“全民健身日”。
许多人都在自己所在的地方,快乐、健康地从事着体育健身活动。
人在运动过程中( )A.胰岛素分泌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大量出汗的主要目的是排出代谢产物C.由于产热大于散热,导致体温升高D.肌肉运动所需能量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答案] A[解析]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为保证能量供应,胰岛素分泌减少,同时由于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大量出汗的目的是散热,故B项错误;在运动过程中,产热等于散热,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故C项错误;肌肉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无氧呼吸只起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