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海水鱼类冻结特性的对比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62.82 KB
- 文档页数:4
冰封大海中的奇特生物北极,是我们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
在那片冰封的大海中,生活着一些令人惊叹的奇特生物。
它们适应了极端的环境,并发展出了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特殊的身体结构。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北极海豹。
这种生物是北极地区最常见的哺乳动物之一。
北极海豹的身体外表与普通海豹相似,但它们有一层厚厚的脂肪来保护自己免受寒冷的侵袭。
它们的皮肤也非常柔软,可以帮助它们在冰面上快速移动。
此外,北极海豹还有一对锋利的爪子,可以帮助它们在冰上爬行和猎食。
除了北极海豹,北极熊也是北极地区的代表性生物。
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它们依赖于海冰来捕食海豹和其他海洋生物。
为了适应极寒的环境,北极熊有一层厚厚的白色皮毛,可以帮助它们保持体温。
此外,它们的脚掌上有一层特殊的脂肪垫,可以帮助它们在冰面上行走,而不会滑倒。
北极熊还有一种特殊的嗅觉,可以帮助它们找到隐藏在冰下的猎物。
除了这些哺乳动物,北极地区还有一些独特的鱼类。
比如北极鳕鱼,它们生活在极寒的水域中。
北极鳕鱼的身体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透明状态,这样它们就可以更好地融入冰冷的海水中,避免被捕食者发现。
此外,北极鳕鱼还有一种特殊的鱼鳔,可以帮助它们在冰冷的环境中呼吸。
此外,北极地区还有一种叫做北极海蝎的生物。
北极海蝎是一种无脊椎动物,它们生活在冰冷的海底中。
北极海蝎的身体覆盖着坚硬的外壳,可以保护它们免受寒冷和捕食者的伤害。
它们还有一对长长的触角,可以帮助它们感知周围的环境和寻找食物。
除了这些已知的奇特生物,北极地区还有很多未被发现的物种。
由于极寒的环境和缺乏研究,我们对这些生物的了解还很有限。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奇特生物被发现。
总之,冰封大海中的奇特生物展示了生命的顽强和适应能力。
它们通过独特的身体结构和生存方式,在极端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对于我们来说,这些生物不仅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了解自然界奇妙之处的窗口。
我们应该保护这些生物的栖息地,以便它们能够继续繁衍和生存,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示。
南极鱼不怕冻的原因(1)在浮冰成群的南大洋栖息着南极鳕鱼、松浮鱼、蛇齿鱼、南极多斑鱼等100多种鱼类。
这些鱼鱼体小,一般体长只有25厘米,生长速度缓慢,多数系底栖性鱼类。
(2)人的血液在--0·56度就会冻结,一般鱼类也大致相同。
但是,冬天生活在南大洋中的鱼类却能经受--2度左右的低温而安然无恙。
海水的冰点约为--1·85度,为什么南极鱼的血液在这一温度下却不会冻结呢?原来,在这些鱼的血液中存在着一种抗冻糖蛋白。
有趣的是,一到夏天,随着海水温度的上升,这些鱼的脑垂体将会自己调节,使血液中不再产生抗冻糖蛋白。
(3)7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费尔教授从南极的一种鳕鱼的血液中,分离出8种分子量不同的抗冻糖蛋白,发现它们不同程度地具有使水难以冻结的本领。
科学家经过实验表明,如果将被冻糖蛋白从南极鱼的血液中除去,那么它的血液与一般血液没有多大区别,也会在同样的温度下结冰。
(4)抗冻糖蛋白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非常大的物质,即使溶解的质量稍多些,摩尔浓度也是非常低的,而血液基本上仍旧保持着相同的张力。
那么,为什么抗冻糖蛋白的浓度如此之小,却能使血液的凝固点发生这样大幅度的下降呢?显然,这一事实用传统的“溶液的凝固点降低理论”是无法解释的,费尔教授认为,这是因为抗冻糖蛋白分子能挤入互相靠近的两个细胞的间隙中,从而阻止了冰晶体的生长。
即抗冻糖蛋白分子向冰晶体方向移动,使凝固点大幅度降低。
19、本文说明的内容是 (2分)20、本文第(2)段划线句采用了、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3分)21、本文第(3)段加点的字“经过实验”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22、指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用波浪线在原文划出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
(3分)23、水的冰点是0度,在第(2)段中提到“海水的冰点约为--1·85度”,为什么?根据你掌握的知识,结合选文找出能解释这一现象的依据。
(2分)【参考答案】19、南极鱼不怕冻的原因。
海洋生物的天敌探索海洋中的凶猛捕食者海洋生物的天敌:探索海洋中的凶猛捕食者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而丰富的生态环境之一,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
其中,海洋生物的天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维持着海洋食物链的平衡。
本文将带您一同探索海洋中的凶猛捕食者。
1.鲸鱼:深海的巨兽鲸鱼是海洋中最大的哺乳动物,也是海洋生物中最具威胁性的天敌之一。
它们通常分为牙鲸和须鲸两大类。
牙鲸拥有锐利的牙齿,主要以鱼类、海豹和其他鲸鱼为食。
而须鲸则通过巨大的须板过滤海水,捕食浮游动物。
不论是蓝鲸、虎鲸还是逆戟鲸,它们的捕食行为都给海洋带来了震撼。
2.大白鲨:海洋杀手大白鲨是海洋中最具恐怖形象的捕食者之一,因其凶猛的性格而被誉为“海洋杀手”。
大白鲨身长可达7米,拥有尖锐的牙齿和强大的下颚力量。
它们以海豹、鲨鱼、鲸鱼和其他海洋生物为食,是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之一。
大白鲨的迅猛力量和敏锐的嗅觉使其成为海洋中的绝对霸主。
3.章鱼:机智的捕食者尽管章鱼通常被认为是智慧和灵敏的生物,但它们也是海洋中的凶猛捕食者。
章鱼通常拥有强大的伪装能力,可以模仿周围环境的颜色和质地,从而将自己隐藏起来。
它们以小型鱼类、甲壳类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
章鱼灵活的触手和强大的咬合力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捕获猎物,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捕食技巧。
4.海鳗:电击的威力海鳗是海洋中的电击专家,拥有强大的电击能力。
它们通过特殊的电击器官发出电流,用于捕食和自卫。
海鳗主要以小型鱼类、甲壳类动物和头足类为食。
它们隐藏在岩石缝隙中,等待猎物靠近后发动袭击。
海鳗的电击能力对于猎物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5.海螂:骇人听闻的捕食者海螂是一种来自深海的奇特生物,它们以其他海洋生物为食。
海螂拥有巨大而可伸缩的口器,内部布满锐利的牙齿。
它们通过吞食整个猎物来获取营养。
海螂的捕食行为被称为“阿巴拉契亚地震”,是海洋中最令人恐惧的捕食之一。
总结:海洋生物的天敌是海洋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巨大的鲸鱼、猎杀成性的大白鲨,到智慧与机智并存的章鱼、擅长电击捕猎的海鳗,再到奇特的海螂,它们都展现了海洋中凶猛捕食者的特点和能力。
大洋性围网鲣鱼船上冷盐水快速冻结和慢速冻结的比较刘书来;李向阳;章茜琳;丁玉庭【摘要】以围网捕获的新鲜鲣鱼为原料,研究了船上冷盐水浸渍快速冻结(1.40cm/h)和慢速冻结(0.46 cm/h)的传热传质及其对鱼体冻结和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冻结的传热速度快,鲣鱼快速和慢速冻结所需冻结时间分别为9h和24 h:快速冻结的鲣鱼在冻结后和储藏期间的盐分吸收量显著低于慢速冻结(P<0.05).同时快速冻结鲣鱼的TVB-N增长缓慢,储藏至第28天时未超过20 mg,/100g;pH值、TBA值和高铁肌红蛋白相对百分含量值的增长也显著小于慢速冻结(P<0.05).鲣鱼颜色、气味和质地的感官评分结果也显示出快速冻结鲣鱼较好的感官品质.冷盐水快速冻结有利于保持鲣鱼冻品品质.【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3(039)012【总页数】6页(P73-78)【关键词】金枪鱼;冷盐水;快速冻结;慢速冻结;品质;比较【作者】刘书来;李向阳;章茜琳;丁玉庭【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正文语种】中文鲣鱼(skipjack)是生活在海洋中上层水域中的鱼类,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属大洋性高度洄游性鱼类。
鲣鱼是金枪鱼业中最重要的目标鱼种,其产量占金枪鱼总渔获量的50%以上[1]。
鲣鱼的捕捞主要是通过远洋围网捕捞的方式进行,捕捞后的鲣鱼容易受到温度等条件的影响使得鲣鱼的颜色、脂肪、组胺含量等品质指标恶化或超标[2-3]。
冷盐水浸渍冻结技术由于其能耗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船上的鲣鱼保鲜[4]。
该技术主要是将捕获的鲣鱼直接投入船上的冷盐水舱(-16℃±1℃)来达到冷冻保鲜的目的。
但是,目前远洋围网船的船上冷冻能力有限,在鲣鱼捕捞量大小不同、冷盐水舱制冷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鲣鱼的冻结速率存在明显的快、慢差异。
海洋生物的抗寒策略了解它们在寒冷环境中的生存之道海洋生物的抗寒策略:了解它们在寒冷环境中的生存之道海洋是一个复杂而严酷的环境,特别是在寒冷的区域。
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存活下来,海洋生物发展出了多种抗寒策略。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海洋生物抗寒策略,包括生理、行为和生态方面的适应。
一、生理适应1.抗冻蛋白在寒冷的海水中,海洋生物必须面对冰冻的风险。
为了对抗这个问题,它们发展出了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
这些蛋白质可以在低温下抑制冰晶的生长,并防止细胞的冻结。
例如,北极磷虾和南极鱼类都含有这种特殊的蛋白质,使它们能够在极端的寒冷环境中生存下来。
2.寒冷适应基因另一个生理适应的策略是通过基因表达来适应寒冷环境。
海洋生物可以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来合成特定的蛋白质,以应对低温带来的挑战。
例如,北极的海参拥有一组特殊的基因,使其能够抵抗寒冷和高盐度的环境。
3.脂肪堆积海洋生物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来应对低温环境。
这些脂肪可以作为能量来源和绝缘材料,保护生物免受寒冷的侵害。
北极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的脂肪层能够帮助它们保持体温,同时提供能量来应对长期的食物短缺。
二、行为适应1.迁徙一些海洋生物选择迁徙来逃避寒冷的环境。
它们会在季节性的寒冷到来之前离开寒冷区域,重新定居至更温暖的水域。
北极雁和抹香鲸是两个典型的例子,它们每年迁徙数千公里,找到合适的温暖场所。
2.群聚现象海洋生物也会通过聚集在一起的方式来应对寒冷环境。
这样的群聚行为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和保温效果。
例如,企鹅通常会聚集成大群,以共享体温并减少风寒的影响。
三、生态适应1.生境选择海洋生物通过选择适合的生境来适应寒冷的环境。
例如,某些鲸鱼会选择寒冷海域的高纬度区域,因为那里的食物更加丰富。
同时,它们的身体也适应了这样的环境,使它们能够更好地存活和繁殖。
2.食物链调适一些海洋生物会调整它们的食物链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当食物稀缺时,它们会改变觅食策略或转向其他食物来源,确保它们有足够的能量存活下来。
南极磷虾与凡纳滨对虾、日本沼虾、秀丽白虾冻结曲线对比李杰;顾杨娟;俞所银;李越华;包建强【摘要】对南极磷虾、凡纳滨对虾、日本沼虾和秀丽白虾在超低温环境下测定冻结曲线,并通过自然解冻的方式测定解冻曲线,对解冻后虾的品质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南极磷虾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为16 min,凡纳滨对虾为11 min,日本沼虾和秀丽白虾为3 min;解冻时通过最大冰晶融解带的时间,日本沼虾和秀丽白虾最短,为2.5 min,其次是凡纳滨对虾,为5.5 min,南极磷虾最长,为6.7 min.解冻后南极磷虾的感官评分结果是8.5+0.1,仍具有较好的品质.【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03【总页数】2页(P215-216)【关键词】南极磷虾;凡纳滨对虾;日本沼虾;秀丽白虾;冻结曲线【作者】李杰;顾杨娟;俞所银;李越华;包建强【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84.2+1南极磷虾是生活在南大洋的一种甲壳类浮游动物,其巨大的生物量和潜在的渔业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
凡纳滨对虾以其味美及营养价值高而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我国淡水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其年总产量一直居于全部养殖虾类的首位,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2]。
日本沼虾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淡水水域的主要经济虾类,它营养丰富,肉嫩味美,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名贵水产品[3]。
秀丽白虾也称太湖白虾,主要生活在湖内敞水区域和湖内较大的河道内,它白天潜入水低,夜间升到湖水上层[4]。
活秀丽白虾,体透明,呈棕色斑点,死后变通体白色,故称秀丽白虾[5]。
由于虾类在捕捞后的贮藏与加工过程中自溶迅速,品质变化很快,为延长虾类的保质期在贮藏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冷冻贮藏,在加工过程中都要经历解冻环节[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