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花园二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7
三一文库()/小学二年级〔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百花园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带有女字旁、虫字旁、提手旁、反犬旁的生字,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
2、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练习词语搭配。
3、练习用“非常、保护”造句。
4、让学生读句子,逼供练习加标点的符号。
5、在读背中积累语言。
6、练习看图编故事,写故事。
7、口语交际中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1、通过字、词拓展与交流的学习与积累,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与底蕴2、正确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
3、在读背中积累语言。
4、口语交际中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字、词拓展与交流的学习与积累,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与底蕴教学重点:1、积累带有部首“女、虫、才、 "的生字。
2、练习词语搭配。
3、造句。
教学难点:1、编故事。
2、能说会道。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
2、练习词语搭配。
3、练习用“非常、保护”造句。
4、练习加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积累带“女、虫、才、 "的生字。
教学难点:练习词语搭配和造句。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
二、汉字真有趣。
1、出示偏旁卡片,学习认读女字旁、虫字旁、提手旁、反犬旁2、出示四组字,让学生认读。
3、小组讨论交流这四组字有什么规律?与偏旁部首有什么关系?4、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字带有下面部首?三、读词语,说一说。
1、出示词语,自由认读。
2、指名读,并说说发现了什么?3、全班齐读这些词语。
四、读句子,选一个带点的词造句。
1、读句子。
2、说说“非常”和“保护”的意思。
3、指名练习用“非常”和“保护”说话。
五、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1、复习学过的标点。
2、说说各种标点的用法。
3、学生练习加标点符号。
4、讲评学生的练习。
5、全班齐读句子。
六、作业1、写出带下面偏旁的字。
亻2、加标点,读句子。
①小马生病了吗②你看这里的花多美啊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夜宿山寺》并背下来。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
课文:语文百花园二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
“语文百花园二”共安排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习作”三个栏目,意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此次教学设计体现以下几点:
1.立足于教材,但又不囿于教材,注重开发课程资源,体现语文综合知识的整合与运用,旨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求新知,拓展学生
的知识面。
2.在教学中重视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同时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小组之间交流、师生之间交流等自主、合作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教学目标:
1.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两种句式相互转换,
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2.能以阅读日记的形式交流在阅读过本单元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作者如
何细致观察、如何细致描写和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3.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小组内介绍清楚这种动物的外貌体态、生
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4.阅读《螳螂的启示》,认识连续观察日记,知道这种日记在写法上的特点。
5.通过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两种句式相互转换,不
改变原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1.通过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2.介绍作品时写出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课 文:语文百花园二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作文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通过观察、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写句、阅读、批改作文的能力。
2.利用课件直观教会学生写应用文和游记的方法。
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
3.阅读并背诵楹联。
4.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倡议书。
5.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
教学难点: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倡议书。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都是有关景物的,有诗歌,有散文……今天,我们再来归纳学习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阅读中去。
二、学习“温故知新” 1.读读书上的这两句话,想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就是在描写景物时,赋予它人的神情、动作和情感。
) 2.读读“泡泡框”的话,再次了解句子特点。
3.学以致用,读读练习题的要求,进行仿写。
(1)参考(4)问:“仿照例子”怎么理解?我们仿的是什么?(仿写法,就是在描写景物时,赋予它人的神情、动作和情感。
) (2)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完成练习。
(3)通过读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仿写。
答案:句一:太阳刚从山坳里慢慢地爬起来。
句二:花园的花害羞地低下了头。
句三:转眼间月亮就溜走了。
拓展延伸:把下面三句改为拟人句。
①一阵风吹来,小树在摇晃。
②石榴成熟了。
③小鹿在溪边走着。
《百花园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百花园二》是语文版第二单元综合知识学习,它包括语海畅游、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和习作四个板块。
这些练习既巩固了本单元的一些基本知识,也注重语言的积累,训练了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形近字,积累词语, 激发学生积累词汇的兴趣。
学写请假条。
2、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关心长辈的意识。
3、读读背背,积累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背诵、口语交际等形式积累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看漫画,写故事。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关心长辈的意识。
2、读读背背,积累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教学难点】1、看漫画,写故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习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语海畅游:1、比一比,再组词。
①出示。
银()优()惜()拨()很()忧()错()拔()②小组交流。
每组字字形上有什么异同?(认识形近字)每组字读音上有什么不同?③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教师参与交流,适时评议。
④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⑤用字扩词。
2、读一读,记一记:①出示:眉飞色舞欣喜若狂心花怒放眉开眼笑心事重重心灰意冷六神无主垂头丧气②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③小组交流,试着给词语分类。
④小组派代表发言,共同订正。
描写神态的:眉飞色舞眉开眼笑六神无主垂头丧气描写心情的:欣喜若狂心花怒放心事重重心灰意冷⑤自由朗读,加深记忆。
⑥小组交流,试着多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描写神态的:目瞪口呆全神贯注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呆若木鸡坐卧不安怅然若失忸怩作态没精打采张口结舌哑然失笑若有所思描写心情的:大喜过望心平气和平心静气心如刀割心驰神往心神不定心惊肉跳心慌意乱心惊胆战心潮澎湃忧心忡忡提心吊胆3、学写请假条。
①出示请假条。
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百花园二》的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
2.学会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语文学习。
3.提高对文章、句子、词语等语文要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语文百花园二》中每一篇课文的重要内容和核心词汇。
2.学习并应用各种有效的阅读和写作方法。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传播与接收1.课文《技艺就是财富》–学习课文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理解课文中的核心词汇和用法。
–进行课文的朗读和复述。
2.阅读理解练习–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学会从文章中提取信息和理解上下文含义。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1.课文《蜜蜂的劳动》–理解课文中蜜蜂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掌握课文中涉及的新词汇和短语。
2.阅读与写作练习–阅读相关材料,了解蜜蜂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写一篇关于蜜蜂的短文,包括自身观察和知识补充。
第三单元:成语故事1.课文《说太岁》–学习《说太岁》这个成语故事的来源和意义。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探讨成语的使用场景和解释。
2.听力练习–听老师朗读成语故事,回答相关问题。
–学会关键词的捕捉和信息概括。
第四单元:文言文阅读1.课文《梨园才子》–掌握古代戏曲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理解《梨园才子》的故事情节和文言表达。
–学习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语言运用练习–仿照《梨园才子》的语言风格,写一篇古代戏曲的节选。
四、教学方法1.阅读课文前先进行背景知识讲解,提供学生更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2.利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如批注、概括、总结等,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2.作业评价: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答案的正确性进行评价。
3.期中考试:对学生对前几个单元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4.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平时作业和考试成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参考和指导。
《语文百花园二》语文教案教案名称:《语文百花园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文字、词语和句子。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其语文表达能力。
3. 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课文中的文字、词语和句子。
2. 归纳总结课文中的知识点。
3. 进行主题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析和理解课文中的较难句子。
2. 进行主题写作时的思路和结构。
教学准备:1. 教材《语文百花园二》。
2. 课文相关的图片和素材。
3. 预备好学生作文的纸张和笔。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利用课前准备的图片和素材,向学生介绍本课将要学习的课文内容。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3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2.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语,进行分析和解释。
3. 进行课文内容的讨论和提问,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步:总结知识点(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2. 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完成,并对答案进行讲解。
第四步:主题写作(30分钟)1. 教师提供写作主题,例如“我的梦想”、“我的假期计划”等。
2. 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构思自己的写作内容。
3.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然后互相交换和修改作文。
4. 部分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教师进行点评和评价。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进行评价和反思。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在下节课上继续讨论。
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进行课文改编和创作,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演讲能力。
3. 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语文百花园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二”中编排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和“习作”三个栏目。
教学目标:1.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
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
2.学习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
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语文大课堂活动“今日家乡”。
着力让学生每个个体主动参与,自由选择活动合作伙伴,学习自己策划调查采访方案、自主确定汇报展示方案方式。
5.不限内容范围、文体样式,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
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
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四课时第一课时总课时:上课时间:备课时间: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理解与运用:体会出句中带点词语所采用的打比方修辞方法,把句子描绘的情景表现得更加具体形象。
让学生在比喻句子中体会比喻修辞的作用。
(1)投影:“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比喻)每一声炮响,全场就有一阵十分响亮的掌声。
(形容)”(2)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比喻什么?(3)反馈交流:第1个句子中,采用“海洋”来比喻天安门广场上的人很多很多,就像宽广无比的大海:后用“海上的波浪”来比喻天安门广上的红旗也很多以及飘扬翻动的样子,就像大海上翻滚的波浪。
第2个句子中,用“雷明”来比喻会场上人们的鼓掌声特别响亮,就像打雷的声音那样震天动地。
(4)学习用比喻的方法来写句子,要用上指定的比喻词。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总课时:上课时间:备课时间:1.拓展与交流(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宁宁和丫丫二人的对话。
(2)各自说说自己的认识,或是产生共鸣的收获,或是与之不同的感受。
(3)教师酌情进行点评。
2.积少成多所选诗的作者龚自珍是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开新风气的人物。
他48岁时因主张革新受到清政府顽固派的打击迫害,终以父亲老等借口辞官归乡。
__年__月__日星期__总学时:__节学习内容:一年级下册
语文百花园二
共3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主编:
学习目标:
1、巩固左右结构的汉字的组成特点及书写技巧。
2、认识比喻句,初步体会其表达效果。
3、认识常用的标点,掌握其朗读的技巧。
学习重点、难点:
巩固左右结构的汉字的组成特点及书写。
课前准备:展台白板
教学后记:
__年__月__日星期__总学时:__节学习内容:一年级下册
语文百花园二
共3课时第二课时课型:新授主编:
学习目标:
1、背一背,感受小雨点的欢乐。
2、积累有关春天的好词语,感受春天的美好。
学习重点、难点:
积累有关春天的诗歌与词语。
课前准备:展台白板
教学后记:
__年__月__日星期__总学时:__节
学习内容:一年级上册
语文百花园二
共3 课时第三课时课型:新授主编:
学习目标:
1,通过看图说话写话,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在老师指导下,能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图,看懂图意,并能用几句话说出图里都有什么?
3,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展开想像,扩展图的内容,练习说话。
学习重点、难点:
1,能看图写几句话。
课前准备:一幅春天的大图,一只青蛙,蝴蝶,蜜蜂小图
学习过程: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