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大全实验一:水的存在形态目的:观察不同物质中水的存在形态,并了解水的固态、液态和气态。
材料:冰块、水、水蒸气(烧开的开水)实验步骤:1. 将一块冰放到中,观察冰的形态。
2. 加热水使其沸腾,观察水的形态。
3. 将烧开的开水冷却,观察水蒸气的形态。
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可以看到水存在三种形态:固态(冰),液态(水)和气态(水蒸气)。
实验二:光的传播目的:观察光的传播方式,并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材料:手电筒、不透明物体、透明物体、墨水实验步骤:1. 打开手电筒,照射在不透明物体上,观察光的传播情况。
2. 将手电筒对准透明物体,观察光的传播情况。
3. 在透明物体上滴上墨水,再次观察光的传播情况。
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光无法穿透不透明物体,传播路径被阻挡。
- 光能够穿透透明物体,并呈直线传播,无法弯曲。
- 当透明物体受到墨水等阻挡时,光的传播路径会被阻碍或改变。
实验三:空气的存在目的:观察空气的存在,并了解空气的透明性。
材料:透明玻璃杯、水、纸张、吸管实验步骤:1.将透明玻璃杯倒置在水中,观察玻璃杯内是否有空气存在。
2.将纸张放在透明玻璃杯口上,用吸管吹气,观察纸张的情况。
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透明玻璃杯倒置在水中,可看到玻璃杯内有空气存在。
- 当用吸管吹气时,气体通过吸管进入玻璃杯内,使纸张受到气流的作用。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小学三年级学生了解不同科学概念,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思维。
希望本文档对教学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小实验作文最新篇(精选作文7篇)最近,我们在三年级下册的科学课上进行了许多有趣的小实验。
这些小实验不仅增加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我们进行的最新的一次小实验。
三年级下册小实验作文最新篇(精选篇1)有一天,我思考了一个问题:硬币可不可以浮在水面上?因此我决定动手做一个小实验。
实验前我准备了一个玻璃杯、一小勺、一大勺、几枚硬币和一大碗水。
随后,我来到厨房准备开始实验。
首先,我使用大勺子慢慢地往杯子里倒水,直到杯子装满为止。
接下来,我用小勺子继续往杯子里面加水,一直加到水面出现一条弧线。
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把一枚五角的硬币放在水面上,“哟呼”!我高兴地大喊,“成功啦!” 随后,我又把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水面上,瞪大了眼睛盯着它,“啊!” 我失望极了,一元的硬币居然沉下去了。
我看到这个场景,开始思考:“为什么五角钱会浮在水面上,而一元钱会沉下去呢?”。
于是,我走到书房请教“互联网老师”。
上网搜寻一通之后,我发现原来水面上有一种张力,如果硬币的重量小于这种张力,那么它就能浮在水面上。
反之,如果硬币的重量大于这种张力,那么它就会沉下去。
通过这件事,我不但学到了一些知识,而且还了解到了解决问题需要不断追问。
三年级下册小实验作文最新篇(精选篇2)据说,如果将鸡蛋放入水中,它们会漂浮在水面上。
我很感兴趣想要尝试一下这个实验。
为此,我准备了鸡蛋、玻璃碗、水和盐。
首先,我倒了一些水进入玻璃碗中,然后轻轻地将鸡蛋放入水中。
然而,鸡蛋却一头扎进了水底,我感到十分困惑。
后来,我发现自己忘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加盐。
于是我赶快拿了一勺盐往水中加入,但鸡蛋依然没有任何反应,还是沉浸在碗底。
于是我又加了一勺盐,这次鸡蛋才终于震颤了一下,但又立即沉了下去。
此时,我的妈妈提醒我:“再添加一勺盐,然后用筷子轻轻地搅拌一下。
”听从妈妈的建议,我照着她说的做,结果终于成功了,鸡蛋慢慢地浮了起来。
三年级下册科学小实验1.彩色花朵实验道具:白色的康乃馨、食用色素、水、杯子让孩子观察植物是怎么通过吸收彩色的水将花瓣的颜色改变的2.神奇的水袋道具:铅笔、塑料口袋在一个装满水的口袋用铅笔直插而过,口袋里的水却没有漏。
你也可以做到!3.气压的作用道具:白煮蛋一枚,瓶口略比白煮蛋小的瓶子一个,酒精棉球将酒精棉球点燃后丢入瓶中,迅速将白煮蛋放在瓶口上,观察白煮蛋因气压的作用慢慢滑入瓶内(类似于拔火罐)4.钓冰块道具:冰块、绳子、盐先在冰箱里冻块冰块,让后让孩子用线绳把它钓起来,能钓起来吗?肯定不能,哈哈。
现在把冰块上面撒点盐,按住线绳10秒钟,再试试哦!是不是可以顺利的把冰块钓起来啦?5.植物与气候道具:水、干松果我们知道,松树为了能更好的传播它的种子在雨季来临的时候松果是紧闭的,只有当雨季过去,天气比较干燥适合松果中的孢子飞出更远的距离的时候,它就会打开。
通过这个实验来观察松果在环境不同的情况下产生的变化.6.静电现象道具:气球、小纸片将气球与衣服等物体摩擦,使其产生静电,然后将小纸片吸附起来。
7.互不理睬的气球道具:气球两个、干燥的绒布(或绒毛衣)、细线把两只气球吹满气,绑好以防止漏气,并用细线连在一起。
让孩子用干燥的绒布(绒毛衣)分别在两只气球上充分摩擦,然后提起线,会看到两只气球分开了。
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
由于两个气球都被绒布摩擦后带上了同种电荷,所以会互相排斥,自然就分开了。
8.利用自制降落伞观察空气阻力道具:塑料袋、绳子、小物品9、神秘熄灭的蜡烛道具:可乐、蜡烛刚打开的可乐,平口接触点燃的蜡烛,蜡烛很快就熄灭了。
10.植物生长教孩子拿几粒豌豆,放在厨房纸巾上然后轻轻包起来,再用喷雾瓶将豌豆和纸喷湿。
提醒孩子每天用纸喷水,保持种子湿润。
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生长情况,提示:可以使用放大镜。
发芽的种子可以教孩子移植到装满盆栽土的小花盆,提醒孩子,土壤也要保持湿润。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凝固现象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凝固现象,探索水的凝固规律。
实验材料:1.温度计2.温水3.冰块4.透明杯子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放入透明杯子中,准备记录水的温度变化。
2.将温水倒入透明杯中,记录温水的温度。
3.将冰块倒入温水中,搅拌几分钟。
4.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水的温度,并观察水的状态。
实验结果:1.在室温下,温水的温度为25摄氏度,水呈液态。
2.加入冰块后,温水的温度逐渐下降。
3.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变成冰块。
4.继续降温,冰块变得更加坚硬。
实验分析与结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水的温度在接触冰块后会下降。
2.当温度降到0摄氏度时,水会变成冰块。
3.冰块的温度会比室温更低。
4.冰块比水更硬,无法倒出。
实验原理:水的凝固是指水在降温至一定温度时,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减小,分子开始互相靠近,形成规则的排列结构,从而形成冰块。
冰块的温度会继续下降,直到达到冰的熔点。
实验应用:1.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水的凝固现象制作冰块、冰淇淋等冷食品。
2.在工业生产中,水的凝固现象在冷链运输、制冷设备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水的凝固现象。
我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实验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有趣性。
通过实践,让我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三年级下册(优秀9篇)篇一:火山爆发篇一302班姜峥宇今天我做了个实验,实验的名字可非比寻常,它叫“火山爆发”,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的样子?你们是不是对这个实验充满了好奇?那么请听我细细道来。
实验材料有:泡腾片、红色色素、食用油、玻璃瓶、漏斗、搅拌棒和清水。
首先在玻璃瓶中加入1/5的清水。
滴数滴红色色素,用搅拌棒将水搅拌均匀,这时清水就变成透明均匀的红色液体了。
然后利用漏斗,在玻璃瓶中继续加入3/5的食用油,不要加的太满。
一开始油和水混合在一起,看起来有点浑浊,但过不了几秒钟,淡黄色的食用油就浮在红水之上了,而且界限分明。
这是因为水和油是不相容的,而油又轻于水。
最后,可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将泡腾片放入瓶中,只见泡腾片在油层中并没有什么反应,当它缓缓落入水中时,周围就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夹杂着红色的水,冲破水层,在油层中形成一个个的红色水珠升了上来,水珠由于重力作用,回归于水层中。
一开始,红色的水珠汹涌而出,这磅礴的现象犹如火山爆发般壮丽,随着泡腾片的消耗殆尽,玻璃瓶中的奇异现象又趋于平静,像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当然,你如果想再一次欣赏这美丽的景象,可以再往里投入一片泡腾片。
那为什么放入泡腾片后“火山”就“爆发”了呢?原来是因为泡腾片遇水后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当积聚到足够的气体时,水珠就会伴随着气体冲出油水层,进而制造出酷似于火山爆发的景象。
做实验真好,既能观察到有趣的奇特的实验现象,又能了解不少是科学知识。
篇二:承重力大比拼篇二302班高悦涵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轻轻的,薄薄的,一阵风吹过都会随风飞舞。
更不用费多大的力气,就能把它撕得粉身碎骨。
我在纳闷,这么一张薄纸到底能不能支撑起比它重的书本呢?它到底会有多少承重力量呢?让我来做个小实验看看吧!首先我准备了四张不同的颜色的A4纸、记号笔和双面胶。
接着,折成不同的立体图形。
我把第一张纸仅对折;第二张纸用双面胶粘住头尾后折成四棱柱;第三张和第四张用同样的方法折成八棱柱和圆柱形。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练习100道实验一:物体的密度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的密度是如何计算的。
实验材料:
- 水
- 不同物体(如木块、铁球、塑料球等)
- 量筒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定量的水并倒入量筒中。
2. 将不同的物体分别放入水中,并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
3. 计算每个物体的密度。
实验结果:
根据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物体的密度大小。
密度越大的物体在水中沉得越快,密度越小的物体则会浮在水面上。
实验二:光的折射实验
实验目的:
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实验材料:
- 直尺
- 水
- 光线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条直尺,将其放置在桌子上。
2. 用纸板或其他透明材料建立一个浅盆状,并将其放置在直尺上。
3. 在直尺上标出不同的角度,并将中装满水。
4. 将光线从的侧边射入,观察光线经过水后的折射情况。
5. 记录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实验结果:
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
时会发生折射。
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光线在
从密度较小的介质射入密度较大的介质时会发生向法线偏折的现象。
(继续编写其他实验题目和内容,总共100道练习)。
三年级下册科学小实验简单的小制作一、简单小实验:会跳舞的盐。
1. 实验材料。
- 一个碗或者盘子。
- 保鲜膜。
- 盐。
- 一个小音箱或者手机(用于播放音乐)。
2. 实验步骤。
- 把碗或盘子放在桌子上,用保鲜膜紧紧地覆盖在碗口或者盘口,确保保鲜膜平整无褶皱。
- 在保鲜膜上撒上少量的盐,盐粒要均匀分布。
- 将手机或者小音箱放在碗或盘子旁边,播放节奏感较强的音乐。
3. 实验原理。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并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
当音乐响起时,音箱或手机的喇叭振动,这种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
空气的振动传递到保鲜膜上,保鲜膜也跟着振动,从而使撒在上面的盐粒也跟着跳动起来,就好像盐在跳舞一样。
二、简单小制作:自制纸飞机。
1. 制作材料。
- 一张A4纸。
2. 制作步骤。
- 取一张A4纸,将纸张竖着放置(较长的边为上下方向)。
- 把纸张的上边缘向下对折,使纸张的上边缘与下边缘对齐,然后展开,这时纸张中间会有一条折痕。
- 接着将纸张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别向中间的折痕对折,形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顶点要刚好碰到中间的折痕。
- 再将纸张沿着中间的折痕对折,使刚刚折好的两个三角形重叠在一起。
- 然后把纸张的下半部分向上折起一小段,这部分将作为纸飞机的尾翼,折起的长度大约为1 - 2厘米。
- 将纸飞机的机翼稍微整理一下,把机翼的边缘稍微向上折起一点,这样可以让纸飞机飞得更稳。
3. 飞行原理。
- 纸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主要受到重力、升力、阻力和推力的作用。
当我们投掷纸飞机时,给予了它一个初始的推力。
纸飞机的机翼形状使得空气在流经机翼上表面和下表面时速度不同,根据伯努利原理,空气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空气流速慢的地方压强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使纸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
三年级下册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精选10篇)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600字篇一假期里,我看了很多书,脑海中也不断产生问题。
今天为了解决心中的困惑,我做了三个压缩空气的实验。
一是空气压缩,二是空气有重量吗?三是空气能阻挡水吗?第一个实验我做了空气压缩。
我准备了一根针管、和一个橡皮。
首先我先把针管上的针头去掉,接着吸一口空气。
把它对着橡皮一摁。
第1次的时候,我不小心把针管往旁边一歪,里面的空气直接没有了。
我非常伤心,不过想到了书中的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
之后我又继续尝试。
试了10次我看着一次次失败的作品,感到非常失落。
于是我在网上搜了一下知道了,做这个实验必须有耐心,于是我又鼓起勇气,耐住性子做了一次,这次真的成功了!之后我又做了第二个实验。
名字叫空气有重量吗?我先拿了一个塑料袋。
把它左摇右晃,再把口封住,里头鼓鼓的那些就是空气了。
然后我拿到了秤上。
想看看空气到底有没有重量。
可是上面连一个数字都没有,还是之前的0克,开始我是有些不相信的,于是我又拿了几袋空气放在秤上,可是还是0克,这个实验让我知道了,空气是没有重量的。
紧接着我又做了第三个实验。
空气能阻挡水吗?我先拿了一盆水、一个纸杯和五张纸。
接着我们把五张纸揉成一个团放在塑料杯里。
把纸固定在纸杯里。
然后把它放在水中,一定要迅速不然水就会在塑料杯中蔓延。
放在水里一分钟后再拿起来里头的纸还干的。
这个实验令我惊讶的是,为什么纸放进水中还是干的呢?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在网上查了一下,原来空气是可以压缩水源的,因为只要把它放在水中之后,再把它摁上就可以了,这个道理是塑料杯上没有孔,所以空气就不会往外泄漏。
这就是我做的三个实验,是不是很有收获也很有趣啊!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篇二阅读完“停课不停学——趣味科学”里的十个科学实验方法,我对有趣的动力船非常感兴趣。
实验操作步骤里提到如果实验不正确,瓶子会爆炸。
小苏打和白醋怎么可能会爆炸呢?我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准备好实验材料:一个塑料瓶、一根吸管、一袋小苏打、一瓶白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实验一:水可以变成冰吗?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水的冰冻过程。
实验材料- 纸杯- 水- 冰箱实验步骤1. 将纸杯倒满水。
2. 将装有水的纸杯放入冰箱。
3. 等待一段时间。
4. 取出纸杯,观察里面的水是否变成了冰。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将水放入冰箱中一段时间后,水会变成冰。
实验二:小草的“喝水”过程实验目的通过实践观察,了解小草的吸水过程。
实验材料- 盐- 毛巾- 纸杯- 小草(seedling)实验步骤1. 将小草种在纸杯里。
2. 用盐水浸湿毛巾。
3. 将浸湿的毛巾包裹住纸杯,将纸杯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
4. 观察纸杯里的小草,看它是否长高。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小草通过吸收盐水的湿气,能够长高。
实验三:物体会被热膨胀吗?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物体的热膨胀现象。
实验材料- 瓶子- 水- 热水实验步骤1. 将瓶子注满水。
2. 将瓶子放入盛满热水的里,浸泡一段时间。
3. 观察瓶子里的水是否上升。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当瓶子受热时,水会上升,说明物体会因为热而膨胀。
实验四:光可以传播吗?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光的传播原理。
实验材料- 灯泡- 纸板- 小孔针实验步骤1. 打开灯泡开关,让灯泡里发出光。
2. 用小孔针在纸板上戳出一个小孔。
3. 将纸板放在灯泡前方,保持纸板和灯泡之间有一定距离。
4. 观察纸板上的小孔,看是否能看到光线透过小孔传播到另一面。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光可以通过小孔传播到另一面,说明光具有传播的特性。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通过这些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希望同学们能够享受实验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