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专练7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17
题型专练7实验设计类1.(2023·揭阳高三模拟)竹子属于种群同期一次性开花类型(先零星开花,继而同地域内的竹子全部开花后枯死)。
为研究开花过程中竹子中内源激素的变化情况,选取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叶片,测定其内源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和脱落酸(ABA)的浓度水平,结果如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生长阶段GA/(ng·g-1)CTK/ (ng·g-1)ABA/ (ng·g-1)营养生长7.84284.96375.46即将开花 4.81214.86382.36开花10.291339.816563.26A.GA等内源激素的相对含量调控了竹子的开花过程B.即将开花阶段,GA浓度显著下降说明其能抑制开花C.当竹叶内的GA/CTK的比值较大时可以促进竹子开花D.叶片中的ABA浓度升高可能与竹子的开花后枯死有关2.(2023·北京高三质检)某同学为探究去除淀粉的马铃薯提取液中是否含有催化磷酸葡萄糖转化成淀粉的酶,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试管磷酸葡萄糖溶液/mL蒸馏水/mL去除淀粉的马铃薯提取液/mL煮沸后的去除淀粉的马铃薯提取液/mL111——21—1—31——1A.实验前可用碘液检测马铃薯提取液中的淀粉是否完全去除,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B.若用碘液检测,只有试管2出现蓝色,则说明提取液中含有催化磷酸葡萄糖转化成淀粉的酶C.若用斐林试剂检测,3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提取液中无催化磷酸葡萄糖转化成淀粉的酶D.试管3为对照组,高温使酶失活,可进一步说明马铃薯提取液中是否含有催化磷酸葡萄糖转化成淀粉的酶3.某研究实验小组用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绿藻),在适宜温度、光照强度下向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足量14CO2,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取出一定量的小球藻杀死,分析放射性物质种类及含量,结果如表。
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不合理的是()取样时间(s)放射性物质种类2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1512种磷酸化糖类50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等A.本实验可用于研究暗反应阶段CO2中碳的转移途径B.降低温度,获得12种磷酸化糖类的取样间隔时间可能会延长C.提高14CO2的浓度,获得放射性氨基酸的间隔时间将会明显缩短D.实验结果可初步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等4.(2023·南京高三调研)如表是某学生设计的有关实验方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练热点题组·全过关※考点一光合作用的过程1.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表示O2,④表示CO2B.暗反应中,CO2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然后被还原为(CH2O)C.C3的还原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只有②D.增加光照强度,C3的含量将减少【解析】选C。
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是光反应,这一阶段中产生[H](即NADPH)、ATP和氧气,因此,①表示O 2,④表示暗反应中与C5反应的CO2;CO2先与C5反应生成C3,然后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 和[H]的参与下被还原成(CH2O);增加光照强度,则光反应产生的ATP 和[H]增多,则在暗反应中有更多的C3被还原,故增加光照强度,C3含量减少。
2.在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有R酶,既能与CO2结合,催化CO2与C5反应生成C3,也能与O2结合,催化C5的分解。
CO2和O2在与R酶结合时具有竞争性相互抑制现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植物叶肉细胞内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B.R酶催化CO2与C5反应时需要[H]和ATPC.增大CO2浓度后,植物叶肉细胞内C3/C5的值增大D.增大O2/CO2的值,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解析】选C。
CO2的固定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H]和ATP用于C3的还原,B错误;增大CO2浓度有利于R酶催化CO2与C5反应生成C3,因此叶肉细胞内C3/C5的值增大,C正确;增大O2/CO2的值后,CO2的固定减弱,呼吸作用加快,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下降,D错误。
※考点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3.图甲中试管A与试管B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O2净释放量的影响,试管A的结果如图乙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点的O2净释放量为零,是因为此点光合作用强度为零B.P点为负值的原因是细胞呼吸消耗氧气,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下移C.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Q点应右移D.降低CO2浓度时,在图乙上绘制装置A的曲线,R点应右移【解析】选C。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一、基础知识1.我们把糖类分成、和。
单糖,如和,不能的糖。
二糖可以被水解,1 分子二糖能水解为2 分子单糖,如蔗糖水解为和。
多糖也可以被水解,1 分子多糖可以产生多个分子,如、水解后产生许多个分子。
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单糖。
由此可知,糖类的结构单元是。
2.生物体内另一种常见的二糖是,是由2 个分子组成的。
3.是稻米、面粉等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木材和棉花的主要成分。
糖类以的形式贮藏在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
和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
4.脂质也是主要由 3种元素组成的,不过其中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
脂质包括、、、等。
5.蛋白质与糖类和脂质不同,通常不是。
蛋白质的每种特定功能都与其有关。
6.不同的多肽,它们的差别在于。
种氨基酸任意组成的多肽种类实在是数不胜数。
7.蛋白质分子可由组成。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其独特的,正确的结构是蛋白质表现其特有的生物学活性所必需的。
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并不稳定,会随温度的升高发生改变,并且空间结构一旦发生,便会失去。
这种现象就是蛋白质的。
二、高考模拟练习1.细菌蛋白质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可通过肽链之间的二硫键维持稳定。
已知不同的多肽产物可因分子量不同而以电泳方式分离。
下列图一左是一个分析细菌蛋白的电泳结果图,图中“-”代表没加还原剂,“+”代表加有还原剂。
还原剂可打断二硫键。
“M”代表已知分子量的蛋白质,右侧数字代表蛋白质或多肽的相对分子量。
根据左侧电泳显示的细菌蛋白质的结果,图一右列最能代表该细菌原本的多肽结构(注意:“-”代表二硫键)的图案是图一2.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则关于该多肽的描述错误的是A.有39个肽键 B.最多含有的“O”原子数是47个C.至少有4个游离羧基 D.至多有20种氨基酸3.下列物质和结构中不.含元素P的是A.淀粉B.DNA C.细胞膜D.核糖体4.现只有足量的甘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酸这3种氨基酸,它们能形成的三肽种类以及包含此3种氨基酸的三肽种类分别最多有A.9种,9种B.6种,3种C.18种,6种D.27种,6种5.生物细胞内的下列物质中,既含N元素又属于生物大分子的一组是A.核苷酸和糖原B.血红蛋白和核酸C.氨基酸和葡萄糖D.胆固醇和纤维素6.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A. 纤维素和尿素 B.脂肪酸和磷脂C. 腺苷三磷酸和核糖核酸D. 胆固醇和血红蛋白7.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8.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