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hapley值法的合作伙伴间收益分配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5
基于Shapley值法的投资企业联合体承包项目成员利润分配研究发布时间:2022-05-07T02:23:46.36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8期作者:王凤颖[导读] 随着投资类项目的高速发展,投资类企业和施工企业组成联合体投标成为建筑行业的新模式,利润分配机制也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中铁三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山西晋中 030600摘要:随着投资类项目的高速发展,投资类企业和施工企业组成联合体投标成为建筑行业的新模式,利润分配机制也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本文以投资类项目为例,分析了投资公司的联合体承包模式的可行性,利用Shapley值法解决联合体承包模式下投资类企业和施工企业的利益分配机制问题,为投资公司与施工单位的联合体承包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提供了决策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Shapley值法;联合体承包;投资类项目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建筑业产值和规模屡创新高,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如图1所示,近十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10%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2020年建筑业总产值为26.3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54.09%,可见建筑业作为国民支柱产业的地位依旧稳固。
随着投资类项目的快速发展,投资类企业和施工企业组成联合体投标成为建筑行业的新模式[1]。
由于发展迅速,很多条件尚未成熟,因此对投资企业联合体承包项目的成员利润分配研究不容迟缓,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
图1 建筑业总产值及其比例一、联合体承包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很多企业不能独立进行项目的承包和施工任务。
因此,联合体承包就此产生。
所谓联合体承包,是指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承包人的身份共同承包的行为。
联合体是一个临时性的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
组成联合体的目的是增强承包竞争能力,减少联合体各方因支付巨额履约保证而产生的资金负担,分散联合体各方的承包风险,弥补有关各方技术力量的相对不足,提高共同承担的项目完工的可靠性。
基于Shapely值法的技术联盟的利益分配的研究罗宜美;梁彬【摘要】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nterest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s security of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echnological alliance. Based on Shapley value method, the paper gives a specific analysis of three factor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rests: investing their resources, risk-taking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alliance.We improve the Shapley value method by using the ideal point principle and take an application example to show the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is method.%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技术联盟稳定运行的保障,文章以Shapley值法为基础,结合技术联盟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影响利益分配的三种因素:投入资源、风险承担和创新能力,用理想点原理进行改进,并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1(030)034【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利益分配;Shapley值法;理想点原理【作者】罗宜美;梁彬【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0 引言当前技术创新过程的日趋复杂化,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在资源和相关技术领域取得完全优势,因此,企业必须设法获得外部的知识和资源。
基于TOPSIS改进Shapley值的邮轮公司与航空公司合作收益分配隨着中国邮轮旅游业迅猛发展,中国邮轮市场销售渠道逐渐成长,“包船切舱”“半包”“零售散卖”等邮轮船票销售方式成为中国邮轮市场重要的销售模式。
近年来,“包船切舱”模式作为中国邮轮市场主导分销模式,弊端逐渐凸显。
“包船切舱”指邮轮经销商通过买断邮轮公司某航次的全部或部分舱位,以批发价格获得这些舱位的所有权并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价和销售。
这种分销模式给予中间商独占的库存和定价权,增加了邮轮公司运营成本和市场风险,使邮轮公司无法准确掌握市场需求与定价情况,导致收益管理效果欠佳。
因此,打破这种分销模式的直销、混合销售模式日渐兴起,并迅速得到推广。
“邮轮+飞机”合作销售模式是邮轮公司推出的一种新型直销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邮轮公司需要与航空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出“邮轮+飞机”旅行套餐。
“邮轮+飞机”模式由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首创,随后在其他邮轮公司得以应用与发展。
在我国,2021年云顶香港邮轮集团与中国南方航空联手推出“邮轮+飞机”旅游新模式,助力广州邮轮旅游业发展。
航空公司过去也曾倾向于采用中间商销售机票的分销模式,也出现过信息不对称、经营成本增加、效率低下等问题。
目前,航空公司为争取客运销售市场的主动地位,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直销平台,全面销售电子机票。
因此,邮轮公司与航空公司合作可以实现大交通联运,打造从舱门到舱门的“邮轮+飞机”产品服务,延伸旅客出行链,改变以往中间商“终端为王”的局势,同时,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扩展双方销售渠道,在需求淡季提高双方载运率,能够获得更多收益,实现共赢。
公司合作中矛盾最突出的问题是收益分配问题。
收益分配指合作各成员从合作的总收益中分得各自应得收益。
邮轮公司与航空公司在合作后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收益,对保持合作的稳定性和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邮轮公司与航空公司合作收益分配问题目前尚没有理论性的研究。
目前,收益分配应用领域主要集中于虚拟企业合作、供应链管理、战略联盟等方面。
基于Shapley值法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机制研究【摘要】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在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方面一直存在着问题,本文基于Shapley值法对此进行了研究。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正文分析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现状、Shapley值法在知识产权利益分配中的应用、以及建立起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机制的探讨。
影响因素分析部分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影响知识产权利益分配的因素。
实证研究部分给出了具体案例和数据支撑。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指出创新启示以及未来展望。
本研究对于改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中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机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知识产权,Shapley值法,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现状分析,建立,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总结,创新启示,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是指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通过合作与共享资源,共同开展创新活动。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科技进步的加快,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的利益分配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的难题。
目前,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在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着诸多挑战和障碍。
不同企业间的知识产权归属不清晰,导致利益分配缺乏规范和透明度;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相对薄弱,容易受到大企业的侵权或不公平竞争;缺乏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容易导致合作关系的不稳定和矛盾的产生。
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机制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运用Shapley值法,探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机制,以解决当前协同创新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研究背景的概述,能够为后续的正文部分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和理论支持,为研究的深入展开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在当前经济环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 Shapley 值法的产学研合作型企业原始创新收益分配研究李柏洲;罗小芳【摘要】原始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激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参与企业原始创新的关键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
本文将中介组织纳为产学研合作型企业原始创新中收益分配的主体,运用Shapley值法分析了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之间的收益分配问题,并引入各主体合作创新中的创新周期、风险承担因素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结果更公平、合理。
举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The original innovation abili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enterprise ’ s core competitiveness , establishing a fair and reasonable profit allocation mechanism is the key to drive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enterpr ise ’ s original innov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as a subject during the profit allocation of enterprise ’ s original innovation with a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ve mode , uses the Shapley value to analyze on the problem of profit allocation among enter-prise,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 ,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corrects the model by considering innovation cycle and risk exposure factors of different subjects .The adjusted results are more fair and reasonable .The example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method .【期刊名称】《运筹与管理》【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5页(P220-224)【关键词】原始创新;收益分配;Shapley值法;产学研合作创新【作者】李柏洲;罗小芳【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企业创新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程大学企业创新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0.70 引言原始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突破发展瓶颈并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原始创新已成为企业战略中的首要内容之一。
基于Shapley值法的合作伙伴间收益分配
题目:
14.甲有一块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可得收入1万;若租给乙用于工业生产,可得收入2万。
租给丙开发旅游,收入3万;丙请甲参与经营,收入可得4万。
为促成最高收入,用shapley值方法分配个人所得。
答:甲、乙、丙所得应为2.5万元,0.5万元,1万元。
引言
随着顾客消费水平的提高、企业间竞争加剧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快,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强,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
供应链是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物料在供
其价值。
由于构成供应链的各个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都以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合作伙伴间收益分配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与稳定。
因此,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是供应链合作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实现对输入物品(原材料、信息、服务等) 的增值,直接与外部市场交易的企业通过产品的销售,将供应链收益兑现。
供应链成员
企业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依靠资源的集成与优化利用,提高了响应速度,实现成本的节约,从而创造了比各企业分散经营时更多的利润。
这些利润是各成员企业共同创造的,各企业对这部分利润的贡献没有明确的形态和数量,因此很难有完美的分配方法。
现阶段关于供应链企业间收益分配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从产品的转移定价研究演变过来的,从供应链中间产品转移定价的角度分析了三阶段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认为合作机制可以使各决策方达到渠道协调,但对相邻节点企业分配系数的确定没有进行进一步地描述。
随着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从供应链管理的不同角度、应用不同的方法对供应链企业间的收益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一些学者也从其他方面分析了供应链收益分配问题。
本文根据供应链企业合作的特点,将Shapley 值法用于供应链企业间的收益分配研究,并对相关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
Shapley 值法模型
Shapley 值法是由Shapley〃L〃S 在1953 年给出的解决n 个人合作对策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
当n个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时, 对于他们之中若干人组合的每一种合作形式,都会得到一定的效益,当人们之间的利益活动非对抗性时, 合作中人数的增加不会引起效益的减少,这样,全体n 个人的合作将带来最大效益, Shapley 值法是分配这个最大效益的一种方案,其定义如下:设集合I = { 1 , 2 , ⋯, n} , 如果对于I 的任一子集(表示n 个人集合中的任一组合) 都对应着
一个实值函数v ( s) ,满足:
称[ I , v ]为n 人合作对策, v 称为对策的特征函数。
用xi 表示I 中i 成员从合作的最大效益v ( I)中应得到的一份收入。
在合作I 的基础下,合作对策的分配用
x = ( x1 , x2 , ⋯, xn ) 表示。
显然, 该合
作成功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φi ( v) 表示在合作I 下第i 成员所得的分配, 则
合作I 下的各个伙伴所得利益分配的Shapley 值为
,
(5)
其中, si 是集合I 中包含成员i 的所有子集,
| s| 是子集s 中的元素个数, w ( | s| ) 是加权因子。
v
( s) 为子集s 的效益, v ( s\ i) 是子集s 中除去企业i
后可取得的效益。
以上,可以很方便的得出答案。
Shapley 值法在合作伙伴间收益分配的应用
供应链上各企业通过核心能力的优化整合, 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 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 分担风险,促进企业创新,从而获得比加入供应链前更高的利润。
供应链上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都以各自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故对于每个企业而言,给整个供应链带来利润的增加是该企业能够加入供应链的前提;加入供应链后,该企业所分得的利润不少于加入供应链前能获得的利润是维持供应链持续运转的保证。
因此,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收益分配问题可以看作是多人合作对策的收益分配问题, 可以用Shapley 值法求解。
Shapley值法的优点
以Shapley 值法为依据进行的分配不同于中间产品转移定价形式的收益分配,由于企业所分配到的收益与中间产品生产成本不直接挂钩,企业成本节约的部分将直接转变成自己的利润,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各企业将自觉降低成本。
同时,这种分配方法也不同于以资源为基准的分配方法,Shapley 值法更多地关注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供应链资源集成所产生的效益,而不是仅仅以企业对资源占有的多少为分配依据,不仅避免了以企业规模大小决定分成系数的局面的出现,同时也促使企业加强管理以提高自身资源利用率,并积极寻求与其他成
员企业合作以提高整个供应链上的资源利用率。
另外,考虑到分配方法中对创新性努力的激励,企业会增强技术创新的投入,以实现各自的利润最大化。
从整个供应链来看, 同时也增强了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由于供应链上企业分工不同,它们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是不同的。
对承担风险大一些的企业, 适当增加它在收益分配中的比重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英文维基百科
Google在线翻译
Straffin, P. D. [1977], “Homogeneity, Independence and Power Indices,” Public Choice 30, 107–118.
Straffin, P. D. [1994], “Power and Stability in Politics,” Chapter 32 in The Handbook of Game Theory, Volume II, R. J. Aumann and S. Hart (eds.), North-Holland, 1128–1151. Von Neumann, J. and O. Morgenstern [1944],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eber, R. [1988], “Probabilistic Values for Games,” in The Shapley Value, A. E. Ro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1–120.
Weber, R. [1994], “Games in Coalitional Form,” Chapter 36 in The Handbook of Game Theory, Volume II, R. J. Aumann and S. Hart (eds.), North-Holland, 1285–1304. Winter, E. [1989], “A Value for Games with Level Struc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me Theory 18, 227–242.
Winter, E. [1991], “A Solution for Non-Transferable Utility Games with Coa lition Struc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me Theory 20, 53–63.
Winter, E. [1992], “The Consistency and the Potential for Values with Games with Coalition Structure,”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4, 132–144.
Winter, E. [1994], “The Demand Commitment Barg aining and Snowballing Cooperation,” Economic Theory 4, 255–273.
Young, H. P. [1985], “Monotonic Solutions of Cooperative Ga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me Theory 14, 65–72.
Young, H. P. [1994], “Cost Allocation,” Chapter 34 in The Handbook of Game The 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