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冻结步态
- 格式:pptx
- 大小:524.01 KB
- 文档页数:19
治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药物和手术之外的方法冯涛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副主任运动障碍性疾病科主任随着帕金森病的进展,一些患者会出现“冻结步态”。
这种现象是导致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恶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疗法和外科疗法,有的疗效不理想,有的存在副作用。
近年来为了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出现了多种非药物、非手术的新型方法,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冻结步态”,并取得部分成功。
什么是冻结步态?国际帕金森病著名专家Nutt JG等将冻结步态定义为“试图行走或前进时步伐短暂、突然地中止”。
有“冻结步态”的帕金森病患者起步时不能行走,或行走时感觉自己的脚像“粘”在地板上或被地板吸住,抬脚、迈步困难,可持续数秒钟到数十秒种,最严重时几乎不能迈步,需要他人或拐杖辅助才能起步,迈不开步时可伴有双腿颤抖。
治疗冻结步态的非药物、非手术新方法近年有几十项较高水平的研究,探索非药物、非手术的方法治疗帕金森病的冻结步态。
主要包括“持续效应疗法”和“瞬时效应疗法”。
持续效应疗法•被动疗法: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主动疗法:心理治疗、认知训练和行走训练瞬时效应疗法•旨在实现短暂的效果,以克服冻结步态发作•使用不同类型的线索,如视觉线索、听觉线索或本体感受刺激,试图将患者习惯性的运动控制转换为目标导向的控制应用“感觉线索”治疗冻结步态在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发作时,给予患者不同类型的感觉线索,如视觉线索、听觉线索或本体感受刺激,有望快速克服冻结步态。
治疗冻结步态的线索•视觉线索:在患者行走前方地面设置间隔小于平均步伐的平行线•声音线索:在患者行走起始和行进中,给予与行走步伐匹配的有节奏的声音提示•本体觉线索:在患者行走起始和行进中,给予下肢有节奏的振动提示应用“心理疗法”治疗冻结步态研究发现情感障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
帕金森病患者常出现抑郁、焦虑,有冻结步态的帕金森病患者在焦虑、抑郁方面更加明显,迈步时的恐惧感可显著加重冻结步态。
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1例及影像分析胡月; 张洪英; 徐耀; 徐俊【期刊名称】《《实用老年医学》》【年(卷),期】2019(033)009【总页数】3页(P932-934)【作者】胡月; 张洪英; 徐耀; 徐俊【作者单位】225001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25001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苏北人民医院影像科; 100050 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认知障碍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primary progressive freezing gait, PPFG)最早由Achiron提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体,在临床上具有独特的自然病程[1]。
该病病人以始动踟躇或起步困难为首发表现,在发病初的3年里引起步态冻结,随后引发姿势不稳及跌倒,可伴有运动迟缓及肌强直,且对多巴胺能药物无反应[2]。
现报道1例首诊帕金森综合征,考虑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病人,经过随访诊断为PPFG,结合其诊疗过程及影像学资料复习相关文献。
1 临床资料病人,女性,68岁,因“进行性起步转身困难3年2个月,频繁跌跤1年余”于2018年7月14日入院。
病人自2015年5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起步、转身困难,感觉脚“粘”在地上,需数秒后才能迈开脚,一旦起步,可正常行走,当通过狭窄空间、情绪紧张或接近目的地时症状可再次出现,自觉手脚精细动作较以前稍缓慢。
病人2017年2月25日因“起步、转身困难1年9个月”入我院门诊就诊,当时无慌张步态、无跌倒,查体卧立位血压115/75 mmHg,神志清,嗅觉正常,言语流利,字迹清楚,书写稍缓慢,无小写征,双侧额纹、眼裂、鼻唇沟、口角对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眼球各方向运动正常,咽反射正常,四肢肌力5级,双上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仅在镜像运动时可查出稍高,腱反射对称活跃,双侧Hoffmann征(-),双侧Babinski征(-),全身深浅感觉对称,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准确。
冻结步态你了解多少?一、什么是冻结步态?冻结步态是一种短暂发作性的步态受阻,常表现为患者起始犹豫,迈步不能,突然难以行走。
这样说好像有点难以理解,那到底冻结步态是怎样一种体验?患者通常描述其脚像粘在或者似被吸在地上,不能抬脚,也不能挪步,身体由于惯性向前倾继而导致摔倒。
在行走的过程中可反复发生冻结,突出的特点是再启动困难,一旦患者打破冻结,他们将会正常或者接近正常行走。
二、冻结步态常见于什么疾病?冻结步态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常见于中晚期帕金森病,还可见于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等疾病。
三、冻结步态的危害?冻结步态具有重要致残性,大部分患者在症状出现平均五年后需要借助轮椅活动。
冻结步态也是帕金森晚期患者跌倒的重要原因,更高的跌倒风险显著妨碍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性和自主性,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冻结步态的治疗?1、药物治疗大部分的冻结步态出现在“关”期,研究表明多巴胺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以改善“关”期冻结步态;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显著改善左旋多巴耐受的“关”期冻结步态,降低冻结步态的发作频率,故药物治疗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2、深部电刺激治疗丘脑底核深部电刺激可明显改善“关”期冻结步态,且这种效果可以维持到术后5年左右,但对多巴胺药物治疗抵抗者缓解较差。
3、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克服冻结步态的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尤其针对药物效果不理想的患者。
包括步态训练、机械训练、舞蹈、视觉提示和听觉提示等。
除了坚持药物治疗并配合康复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由冻结步态导致的摔倒。
患者可以通过迈步前先将重心移至对侧腿上、转身时增大转弯半径、在宽敞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保持情绪稳定、行走时专注于步态等方式,预防冻结步态及摔倒的发生。
临床案例:原发进行性冻结步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步态障碍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重要因素之一。
结合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性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阐述原发进行性冻结步态(primary progressive freezing gait,PPFG)的临床表现、诊断、发病机制和治疗的认识现状。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3岁。
因“右下肢启步困难2年6个月”于2013年9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神经内科门诊。
现病史患者于2011年初感到右下肢“疼痛样”不适,且有不听使唤感,特别是开始启步时不能随意抬起右腿,如同右脚粘吸在地面上,需数秒后才能启动;一旦启步,可如常行走。
予以“森福罗”治疗后,感到右下肢启步困难加重,启动时间延长,甚至不能行走。
停药后,自觉症状减轻。
多次分别以多巴丝肼片、卡左双多巴控释片、吡贝地尔缓释片或盐酸普拉克索片等药物治疗,症状继续加重,甚至多次因启步不能而跌倒。
至2012年6月后,停用各种药物,仍明显右下肢启步困难,并感觉在情绪紧张、拥挤人群、通道狭窄等情况时更难启步。
患者用线绳栓在右脚提拉右腿,自觉牵提右腿有助于启步。
至2013年上半年,患者感到右下肢起步困难较前有所加重,每次启步均会发生,稍有紧张或环境变化就影响启步。
但患者仍坚持日常活动,自觉一旦启步可基本正常行走,而家人认为不如以前稳定。
患者自觉上肢活动、写字等动作正常,记忆力正常,与他人交流、讨论事情如常。
时有小便困难或不能控制,前往泌尿科就诊,B超检查示前列腺肥大,服用非那雄胺片可明显改善小便困难。
既往史患者约50岁时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一直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血糖控制在7-8 mmol·L-1。
约53岁时诊断患有高血压病,近2年服用厄贝沙坦、硝苯地平,血压稳定在130-140/80-90 mmHg(1 mmHg=0.133 kPa)。
体格检查意识清,立卧位血压均为135/85 mmHg,心率 86次/分、律齐,呼吸正常。
帕金森患者,改善冻结步态有技巧作者:田春营来源:《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9年第08期冻结步态是帕金森患者中常见且会致残的步态障碍,是一种较为特别的步态异常行为。
患者常表现为无法迈出第一步或者在行走过程中突然不能继续前进,感觉自己的双脚如同粘在地板上或者被地板吸住,抬脚迈步困难。
数秒钟甚至几分钟后,患者才可以行走,主要发生在起步和转身时。
康复训练是治疗帕金森患者冻结步态的重要辅助措施,对冻结步态有很好的疗效。
那么,患者该如何训练呢?感觉训练:运动中听节拍感强的音乐感觉提示训练是指通过外界或携带式传感器为患者提供节律性听觉、视觉、触觉或精神刺激,以弥补本体感觉缺陷。
可以在随身用的手机或音乐播放器里下载一些有助于开步的进行曲类音乐或节拍器等,以助帕金森患者调整步态变异率,减少冻结步态。
还可在地面上画条纹,横线之间的距离应为患者正常行走的步伐大小,测试者按规定的步伐大小行走。
有些患者在行走时出现冻结步态,但一旦有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响起,患者就可以随着音乐开始行走,等音乐停止后,患者行走的步伐会得到短时间的改善。
这种现象非常奇怪,神经病学家还在努力研究中其中的秘密,但在冻结步态出现时,听一些节奏感强烈的音乐还是有助于患者迈开步子。
多种训练为改善症状助力平板运动训练; ;最严重时,患者任何时候行走均出现冻结步态。
通过指导患者在平板上行走,如在平板上前方、后方及侧方进行行走,强化患者的起步速度、平衡功能及步态协调性。
物理训练; ;患者肢体拉伸练习,包括各种拳操、舞蹈和器械练习,比如平板踏车训练。
也可以是简单的肢体拉伸放松练习,甚至还有专门为帕金森患者设计的,需要理疗师专业辅导的训练。
患者可以向医师咨询。
步态训练; ;帕金森患者在行走时,应有意识地抬高双腿或增加步伐,行走时足跟先着地。
把注意力集中在走的路或需要踏步的台阶上,而不是在自己行走的方式上,有助于减少冻结步态的出现。
尽量避免轴线转身,可以围绕着需要转身的位置行走来改变活动方向。
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病理生理及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陈绮婷(综述);陈仰昆(审校)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24(35)5
【摘要】冻结步态(FOG)是一种致残性的步态障碍,多见于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可导致跌倒或受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
目前帕金森病冻结步态发病的病理生理及神经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有的治疗策略效果较差。
本文就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病理生理及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5页(P747-751)
【作者】陈绮婷(综述);陈仰昆(审校)
【作者单位】广东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5
【相关文献】
1.基于脚桥核神经网络的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机制探讨
2.微侵袭性神经调控技术治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
3.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症状电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4.帕金森病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患者冻结步态神经影像学机制研究进展
5.脊髓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步态冻结症状的电生理学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 FOG)是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最常见的步态障碍,极易导致患者跌倒并对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带有节律性听觉刺激的可穿戴系统可作为干预FOG的辅助工具,减少发病患者的跌倒风险。
冻结步态检测作为该系统的基础,还可为病情评估提供相关症状信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设计了相关实验流程,采集了12名PD患者的冻结步态信号,其中运动传感器被部署在患者腰部、左右大腿等9个位置。
实验总共记录了2小时31分钟的数据,10名患者在试验期间表现出FOG,专业医师从视频记录中共识别出276个FOG事件。
在此基础上,本文围绕冻结步态检测过程中的划分时间窗、特征提取与选择、分类等问题展开了系统的研究。
本文对传感器各轴信号提取了13个典型时频域特征。
针对高维特征空间引起的分类精度下降和计算开销大等问题,选取互信息和方差分析这两种特征选择方法对特征重要性进行了评价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评估了单一传感器和多传感器组合的检测效果,并使用方差分析为几种传感器配置选择了最佳特征。
在综合考虑检测性能、成本及实际部署要求等因素后,选择左小腿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组合作为最佳传感器配置并为其选取了35个最佳特征。
本文将随机森林、AdaBoost、线性判别分析、多层感知神经网络应用于冻结步态分类算法设计中,研究了正负样本比例和时间窗大小对分类器性能的影响,逐步优化了检测模型的性能。
最终结果表明,当以1.25s时间窗、0.15s步长进行滑窗采样,提取左小腿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各轴的35个特征作为特征向量并使用由正负样本比例为1的样本集训练得到的AdaBoost模型进行分类时,可获得87.3%灵敏度,91.2%特异性,89.5%AUC的最佳检测效果。
关键词:帕金森病,冻结步态,传感器配置,特征选择,模式分类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Freezing of gait (FOG) is a common gait disorder among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rkinson's disease,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falls and negatively impact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Wearable systems with rhythmic auditory stimulation can be applied to help patients resume walking and reduce the risk of falls. As the basis of the system, the detection of freezing of gait can also provide relevant information for disease assessment, which has important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The thesis designed the relevant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to obtain FOG signals from PD patients. Accelerometers and gyroscopes were placed on the patient's waist, left calve, right calve and the remaining 6 body parts. A total of 2 hours and 31 minutes of data was recorded in the experiment. Signals recorded from 10 patients with PD who presented the symptom of FOG and 2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PD but they do not present FOG events. Professional physicians identified 276 FOG events from video recordings. On this basis, the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around segmentation,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lassification.In this thesis, 13 typical time-frequency domain feature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sensor signals.Due to the low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and high computational cost caused by high-dimensional feature space, mutual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were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feature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The thesis evaluated the detection effects using several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of sensors in order to conclude to the set of sensors which can produce optimal FOG episode detection and selected the best features for the optimal sensor configuration.After that, random forest, AdaBoost,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multi-layer perceptual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were applied to classification. The effects of the ratio of positive to negative samples and window size on classifier performance were studi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tection model was gradually optimized. The fin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was able to detect FOG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events with 87.3% sensitivity, 91.2% specificity, 89.5% AUC when using 1.25s time window (125 sample points) and 0.15s (15 sample points) step, the 35 features obtained from the gyro and accelerometer placed on patients’ left shank and AdaBoost classifier.Keywords: Parkinson’s disease, Freezing of gait, Sensor configuration, Feature selection, Pattern classification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V)第一章绪论 (1)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4)1.3本文工作及组织框架 (7)第二章冻结步态信号采集及样本集获取 (10)2.1基于运动感知的冻结步态检测过程及其检测性能指标 (10)2.2冻结步态信号采集 (12)2.3数据预处理 (16)2.4样本集获取 (18)2.5本章小结 (20)第三章冻结步态特征选择及传感器配置评估 (21)3.1冻结步态特征提取 (21)3.2特征选择方法的研究 (25)3.3传感器配置评估及特征选择 (31)3.4本章小结 (35)第四章冻结步态识别方法的研究 (36)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1分类算法性能的影响因素 (36)4.2分类算法设计 (39)4.3实验结果与分析 (46)4.4冻结步态识别结果与分析 (50)4.5本章小结 (51)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52)5.1总结 (52)5.2展望 (54)致谢 (55)参考文献 (56)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6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由于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大量变性死亡所引起的一种老年疾病[1]。
一、概述1.介绍帕金森冻结步态的概念和特点2.说明本次访谈的目的和意义二、患者基本情况1.患者的芳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2.患者最早出现帕金森症状的时间和经过3.患者目前的病情状况和治疗情况三、冻结步态的影响1.冻结步态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2.冻结步态对患者家庭和社交生活的影响3.冻结步态对患者心理和情绪的影响四、治疗和康复1.患者接受过的治疗方式和效果2.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经验和感受3.患者对未来治疗和康复的期望和打算五、生活态度和心理调适1.患者在面对冻结步态困扰时的心态和态度2.患者是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3.患者面对疾病的积极面和乐观态度六、对社会的期望和建议1.患者希望社会对帕金森冻结步态患者有什么支持和帮助2.患者认为社会应该如何改善对帕金森冻结步态患者的关爱和服务3.患者对相关医疗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建议和期望七、结语1.总结本次访谈的收获和感受2.再次强调帕金森冻结步态患者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需要关注的问题3.表达对患者的感谢和祝愿以上为本次帕金森冻结步态患者访谈的提纲,通过对患者的访谈,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帕金森冻结步态患者的生活状态和需求,为医疗和社会服务提供更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八、生活态度和心理调适1. 患者在面对冻结步态困扰时的心态和态度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的一个常见症状,它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面对这一困境,患者会有不同的心态和态度,有的人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失落,甚至产生消极的情绪,而有的人则会更加坚定乐观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患者在访谈中表示,他们会尽量保持乐观的心态,尽可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节奏,以更好地适应病情的变化。
2. 患者是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帕金森冻结步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患者表示他们会采取一些积极的心理调适策略,比如参加一些健身活动、参与社交互动、感恩生活中的点滴,以及寻求心理交流和支持等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冻结步态患者脑步态环路微观结构和功能异常模式1. 引言1.1 概述冻结步态是一种罕见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在行走时出现突然的、持续的无法前进的停滞感。
这种症状会严重影响步态功能,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然而,目前对于冻结步态患者的脑部微观结构和功能异常模式了解有限。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冻结步态患者的脑部步态环路的微观结构描述,并探究其功能异常模式。
通过深入研究冻结步态的神经机制,在理解该运动障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取得新的突破,为该领域提供更精确有效的治疗方法。
1.2 研究背景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运动障碍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传统认为该症状与基底节-边缘系统路径功能异常有关,但具体神经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近年来,随着基于脑成像技术(如MRI和fMRI)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逐渐深入探索冻结步态与脑部微观结构以及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冻结步态患者进行脑成像分析,揭示其脑部步态环路的微观结构描述,并进一步探讨该环路中存在的功能异常模式。
通过比较冻结步态患者和正常人群之间的差异,我们希望能够识别出与冻结步态相关的特定神经网络,为理解该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在这篇长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冻结步态患者的表现特点,然后详细描述脑步态环路的微观结构,并进一步分析冻结步态患者中脑步态环路功能异常模式的特点。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并展望未来在该领域中可能开展的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工作。
2. 正文:2.1 冻结步态患者的表现特点冻结步态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在行走时突然出现双脚无法移动、僵硬或停滞的现象。
这种症状使得患者在行走中频繁出现跌倒的风险,并严重限制了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2.2 脑步态环路的微观结构描述脑步态环路是指参与控制人体行走的神经网络系统。
该环路包括大脑皮层、基底节、小脑和脊髓等多个组成部分。
大脑皮层负责发出运动指令,基底节负责协调和调节运动信号,小脑负责控制平衡和协调肌肉活动,而脊髓则负责传递运动信号到周围肌肉。
简论研究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护理进展摘要:帕金森病属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静止时手抖和运动迟缓等症状明显,肌强直以及姿势难以平衡等情况显著,冻结步态问题严重。
本文简论研究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护理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作参考。
关键词: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护理进展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病理性步态,患者的病情持续发展到晚期时,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冻结步态,常在行走期间出现突然和不可控的步态中止,不能正常的转弯,导致患者发生跌倒、骨折或者死亡等[1]。
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有效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这对患者的病情控制有着积极作用,可适当的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和加重,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安全性,减少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
1 视觉干预训练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性变性,患者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大脑的神经活动异常,临床治疗为患者进行经颅电刺激的效果显著,经临床研究显示,经颅电刺激可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但经颅电刺激治疗手段不利于患者长时间坚持,治疗手段复杂,容易对患者的病情恢复造成较大的影响[2]。
据有关研究指出[3],视觉刺激能将信息传递绕过帕金森病患者遭受损伤的基底神经节,经视觉区传达到患者的小脑,使患者的冻结步态得以有效的改善。
视觉干预能使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在行走过程中有动态引导,这样能减少患者出现停顿的次数,目前关于视觉干预方法的研究较多,据有关研究显示,绿色激光线辅助视觉干预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改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冻结步态的严重程度,经干预后患者站位起步时间为(1.18±0.35)s,坐位起立时间为(1.18±0.35)s,转身时间为(1.26±0.65)s,单步长(0.40±0.05)m,步频为(96.64±11.42)步/min,冻结步态严重程度为(14.38±4.24)分,说明患者的病情得以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