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步态分析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219.50 KB
- 文档页数:18
神经指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中西医诊治专家共识(2021)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等。
中晚期PD常出现姿势不稳和步态异常(Postural instability and gait disorder,PIGD),其中姿势不稳主要表现为躯干倾斜、脊柱变形和身体稳定性异常;步态异常主要包括慌张步态、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FOG)和其他表现形式如步幅变化、跨步长度减小、行走节律变化、双重任务执行功能障碍等。
目前认为FOG的出现是帕金森病进入中晚期阶段的标志,可导致患者频繁发生跌倒、受伤乃至严重骨折,是加重疾病负担、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发、神经调控技术、体育锻炼方案以及可穿戴设备临床应用的不断完善,这些治疗手段在FOG诊疗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各有优势,但尚未形成统一共识。
为了提高FOG诊疗水平,充分发挥药物、非药物治疗及其相互结合疗法的优势,更好地指导我国PD的临床实践,特组织国内从事PD和运动医学研究的专家,在以往中国PD治疗指南基础上综合近年来FOG药物治疗、中医疗法、体育锻炼、辅助可穿戴设备临床应用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专家临床经验,充分考虑疗效、风险及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经过多次讨论,反复凝练形成此专家共识。
01冻结步态分型2010年华盛顿特区研讨会将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FOG)定义为“企图行走时或前进过程中步伐短暂、突然中止或明显减少”。
常见分型如下:1.1 根据多巴胺反应性分型根据对多巴胺能药物治疗反应可将其分为三型,即(1)多巴胺反应型:关期为主的冻结,因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所致,对多巴胺能药物治疗反应较好,该型最常见;(2)多巴胺诱导型:开期为主的冻结与药物诱导相关,多巴胺能药物治疗效果差;(3)多巴胺抵抗型:开期与关期均会出现冻结步态,由非多巴胺能的脑部组织损伤所致,非多巴胺能药物治疗可能有效。
xx冻结步态的定义、评估及治疗xx冻结步态研究进展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表现中常见且最具有致残性的病理步态,多发生于疾病的中晚期,易导致跌倒、外伤、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中华神经科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就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医脉通将其整理为资讯,以飨读者。
一、xx冻结步态冻结步态被定义为“企图行走时或前进过程中步伐短暂、突然地中止或明显减少”,主要表现为运动的短暂性阻滞,步态常呈非对称性,单侧下肢偶发起始,患者起始犹豫,不能行走或行走时感觉自己的脚像“粘”在地板上或被地板吸住,抬脚、迈步困难,一般持续数秒钟,偶尔也可长达30 s,最严重时,患者任何时候行走均出现,需要他人或拐杖辅助,可伴有一定程度的双腿颤抖。
随着病情进展,冻结步态越发频繁并致跌倒。
冻结步态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多见于帕金森病、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等,也见于脑积水和某些微血管缺血病变。
研究认为xx冻结步态具有3种亚型:(1)双腿震颤:克服步行阻滞而出现双腿(膝关节)交替颤抖;(2)拖步曳行;(3)完全运动不能:肢体到躯干不能移动,此项较为少见,但最为人所知。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半数以上的病程超过1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经历过冻结步态,随着疾病进展逐渐上升,多发生于帕金森病的晚期,也有7%早期特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经历过轻度冻结步态。
二、xx冻结步态临床评估工具冻结步态发作短暂突然、表现多样,多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且受精神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对其评估缺乏客观性。
对患者和陪护者病史采集及通过对修订版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中冻结步态的项目(第14项)评分可掌握患者冻结步态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但往往患者很难真正认识冻结步态,例如处于关期状态的短暂冻结步态常被患者或家属忽视或被认为是运动不能。
为了定量评估日常生活中冻结步态事件,Giladi等设计出冻结步态量表,特异度及敏感度均较高,通过第3项“在行走、转弯或起步时是否觉得你的脚粘在地面上”对患者进行主观感觉的询问,被证实是冻结步态的一个可靠筛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