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患者的冻结步态解决办法
- 格式:ppt
- 大小:886.00 KB
- 文档页数:12
防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跌倒的护理作者:胡章芹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3期【摘要】目的:总结防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跌倒的护理训练技巧。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11例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通过视觉提示、设置划线障碍物进行防跌倒护理研究,比较入院前、住院期间和出院后跌倒的频次。
结果:11例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通过视觉提示、设置划线障碍物护理训练的住院期间均无跌倒发生。
结论:适当的视觉提示、设置划线障碍物护理训练,可有效预防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的跌倒。
【关键词】帕金森病;冻结步态;跌倒;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258-02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致残性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患者感觉到双脚粘在地板上,无法迈步。
冻结步态增加了帕金森病患者跌倒的危险,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帕金森病冻结步态防跌倒的护理研究,本研究通过对11例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防跌倒护理研究,进一步总结护理技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1例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均是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的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64~79岁,平均(70.5±5.2)岁,病程3~8年,平均(5.8±1.6)年。
具体临床资料见表1。
1.2 方法对11例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除服用美多巴、溴隐亭药物等抗帕金森药物,通过视觉提示、设置划线障碍物护理训练进行防跌倒研究比较入院前跌倒频次,住院期间跌倒频次,随访3月的出院后跌倒频次。
2 结果11例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在入院前均有跌倒病史;在进行视觉提示、设置划线障碍物护理后的住院期间均无跌倒发生;出院后9例延续视觉提示、设置划线障碍物的护理技巧未有跌倒发生,随访3月无跌倒发生,但2例患者未延续视觉提示、设置划线障碍物的护理技巧,随访3月又有跌倒发生。
帕金森冻结步态和开关现象的区别好嘞,今天咱们聊聊帕金森病里的两个有趣现象——冻结步态和开关现象。
听上去可能有点吓人,实际上这两个家伙就像是帕金森病的调皮捣蛋鬼,虽然名字听上去挺复杂,但其实它们的表现和感觉都挺直观的。
先说说冻结步态。
这玩意儿就像你在玩一个游戏,突然卡住了,哪儿也去不了。
想象一下,你在街上走,突然一走到某个地方,脚就像是被粘住了一样。
你心里想着:“我明明想走啊,怎么动不了呢?”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狭窄的空间或者是面对一些特定的刺激,比如说看到某个熟悉的环境。
这个时候,你的脑子里有时候会告诉你:“快走啊,别停!”可是,身体就像是开了个玩笑,怎么也不配合。
这就让人感觉特别无奈,就像是试图推一辆坏掉的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动弹。
然后再说说开关现象。
这个现象就更有趣了,简直就像你在玩灯的开关,有时候一按就亮,有时候却怎么也不行。
很多人会发现,在一段时间的静止之后,突然间就能走起来,像是找到了那根开关。
一开始可能是慢慢走,慢慢走,接着就像是被按了开关,突然就加速了,简直像是坐上了火箭。
这时候可能觉得自己就是“超人”,心里那个高兴啊,真是意气风发。
但是,这一瞬间的兴奋常常也会被随之而来的不稳定感打回原形,真是喜怒哀乐一瞬间交替,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你看,这两个现象虽然都和走路有关,但其实它们的感觉截然不同。
冻结步态就像是遇到了一道看不见的墙,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而开关现象就像是刚买的新玩具,时而好用,时而失灵,让人又爱又恨。
很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就得应对这两种感觉,就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倒。
对了,生活中还有很多小窍门可以帮助应对这两种现象。
比如说,有些人喜欢在走路时默念节拍,或者用手中的拐杖找个节奏。
就像是给自己的步伐打个拍子,突然之间,心里就觉得踏实了。
也有一些特别的训练可以帮助改善这些症状,比如说,舞蹈和音乐疗法。
有时候听到熟悉的旋律,心里就会涌起一股力量,感觉整个身体都跟着律动了起来。
临床帕金森病疾病分期及治疗措施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的病理变化,纹状体区多巴胺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平衡的生化改变,以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常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
分期根据临床症状严重度的不同,可以将帕金森病的病程分为早期和中晚期:1)早期:Hoehn-Yahr1-2.5级;2)中晚期:Hoehn-Yahr3-5 级。
治疗每一位帕金森病患者可以先后或同时表现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应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治疗。
用药的原则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标。
应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急性不良反应,力求实现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用药原则,可避免或降低运动并发症尤其是异动症的发生率。
01、早期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早期治疗可以分为非药物治疗(包括认识和了解疾病,补充营养、加强运动康复、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及社会和家人对患者的理解、关心与支持)和药物治疗。
一般开始多以单药治疗,但也可采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针对多靶点)的药物小剂量联合应用,力求疗效最佳,维持时间更长,而急性不良反应和运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① 复方左旋多巴(多巴丝肼、卡比双多巴)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标准疗法,是帕金森病药物治疗中最有效的对症治疗药物。
②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有两种类型:麦角类DAs 和非麦角类DAs,其中麦角类由于可能引起瓣膜病变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已不主张使用,而主要推崇采用非麦角类,并作为早发型患者病程初期的首选药物,包括普拉克索、罗匹尼罗、吡贝地尔、罗替高汀和阿扑吗啡。
③ MAO-BI包括第一代MAO-BI 司来吉兰常释片和口崩片(国内未上市)及第二代MAO-BI 雷沙吉兰,以及国内尚未上市的双通道阻滞剂沙芬酰胺、唑尼沙胺。
帕金森步态康复训练方法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常表现出步态不稳、行动迟缓等症状。
为了帮助患者改善步态,康复训练方法非常重要。
1. 动态平衡训练
动态平衡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风险。
训练内容包括单腿站立、跨步训练、跳跃、踩球等。
2. 徒手操训练
徒手操训练可以锻炼患者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提高步态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训练内容包括伸展、屈曲、侧屈、旋转等。
3. 走路训练
走路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步态,增强步行时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训练内容包括正常步行、慢步行、快步行、踱步等。
4. 坡度训练
坡度训练可以让患者逐步适应不同的地形和坡度,提高步行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训练内容包括上坡、下坡、爬坡、下坡等。
5.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动作控制和协调能力,增强步行的流畅性和自信心。
训练内容包括踢球、跳绳、跳高、赛跑等。
综上所述,帕金森步态康复训练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帕金森十种锻炼的方法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导致肌肉无力、颤抖、僵硬等症状。
虽然无法治愈,但通过合适的锻炼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帕金森病患者可参考的十种锻炼方法。
1.平衡锻炼:加强平衡能力有助于减少跌倒的风险。
站立在墙壁或椅子旁边,尽量将体重转移到一个脚上,将另一个脚抬起,保持10秒钟。
再重复另一侧。
可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尝试闭上眼睛进行平衡练习。
2.走路锻炼:经常散步可以帮助改善步态和协调,减少腿部僵硬的问题。
选择平坦、安全的地方,尝试走路。
当感到困难时,可以使用辅助工具,如散步杖。
3.柔韧性训练:进行伸展和柔韧性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僵硬,改善肌肉弹性。
尝试头部、手臂、腿部等各个部位的伸展动作,保持每个动作约20秒钟。
4.练习大板球:这是一项简单而又有效的锻炼,可以改善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将手掌放平,使用另一只手将球送入,再用另一只手将球推出。
逐渐加大力度和速度,提高难度。
5.坐姿体操:坐姿体操可以帮助改善姿势,减轻肩颈酸痛。
坐直,双脚平放在地上,慢慢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转动脊柱。
适当时加入手臂、颈部的运动。
6.游泳:水中运动是帕金森病患者的优选锻炼方式。
水的浮力可以减轻关节负担,游泳还可以锻炼全身肌肉,增强协调能力。
7.快速行走:随着病情的进展,帕金森病患者可能会越来越缓慢,甚至无法正常行走。
快速行走可以帮助恢复正常步态,并锻炼心肺功能。
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快速行走练习,每天坚持一段时间。
8.肌力训练:进行肌力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强度和耐力。
可以使用轻负荷、高重复的方式进行练习,如举哑铃、做俯卧撑等。
根据个体的能力和病情,逐渐增加负荷和重复次数。
9.太极拳:太极拳运动以缓慢而流畅的动作为特点,有助于改善身体控制和协调能力,并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太极拳可以适应个人的身体状况,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练习。
10.参加舞蹈课程:舞蹈课程包括了音乐、动作和认知的整合,可以提高平衡能力、协调性和心肺功能。
帕金森患者多进行六种锻炼帕金森患者多进行六种锻炼生活功能锻炼。
帕金森患者动作都比较迟缓,家人要鼓励其自行解决穿衣、起床等事情,以加强上肢活动及上下肢配合训练,锻炼其四肢协调能力。
行走步态锻炼。
帕金森患者在走路时通常会出现小碎步往前冲、不易转弯等情况。
患者在进行步态训练时,身体要站直,手臂摆动要与脚步配合起来,起动时尽量抬起足尖,跨步尽量慢而大,然后脚尖着地,防止出现小步慌张的情况。
行走时,两臂要向左右摆动,好像前面有障碍物一样,避免一只脚与另一只脚交叉。
平衡性锻炼。
平衡性锻炼是针对帕金森患者走路时特别容易跌倒而进行的。
这个锻炼需要循序渐进,患者一开始可以先坐着来进行,逐渐熟练之后,再开始适应站立,进而进行没有支撑的锻炼。
若病人平衡能力良好,可选择快走、太极拳、瑜伽等项目进行锻炼。
放松和呼吸锻炼。
患者可在清静的地方将身子尽可能舒适地平卧,闭上眼,深而放缓地吸气。
腹腔在吸气时凸起,并想象气向上抵达了头颈,在吐气时腹腔放松,并想象气从头上顺流而下,经过后背抵达脚底,这样重复练习5分钟~15分钟;还可以取坐位,背靠椅背,全身放松,将两手放于胸前做深呼吸。
此锻炼可以作为运动前的准备或运动后的放松,主要是防止运动拉伤或运动后第二天身体酸痛。
体力锻炼。
帕金森病人在患病之后体力和耐力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所以应针对性地进行一些自己喜爱的运动,在保证良好心情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肢体功能残疾,比如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坚持散步、游泳或进行一些其他全身性运动,以便增加心肺功能。
四肢躯干锻炼。
帕金森患者会逐渐出现肢体僵硬的情况,因而经常活动关节是非常必要的。
患者在活动关节时,务必保证每个关节都要照顾到,动作做到位的同时也要小心肌肉拉伤。
帕金森患者易跌倒怎么办(解决措施)跌倒时有个“安全姿势”万一摔倒,建议用手撑地。
虽然受力部位是腕关节,易导致局部骨折。
但这种骨折在护理上不需要卧床,而且康复训练也容易做,更不会发生致命的并发症。
帕金森冻结步态康复训练帕金森冻结步态是指在愿意行走的情况下,却不能立即开始行走,常常出现在行进到狭窄走廊时,经过门槛或者在拐角位置时。
这种情况会极大地影响帕金森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如何有效治疗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进行帕金森冻结步态康复训练呢?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介绍:1. 外在辅助器具及近场训练在治疗帕金森冻结步态时,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外在辅助器具,如手垫或地面标记,来引导和促进患者行走。
例如,我们可以将红色地毯或其他视觉提示物放在患者前方,引导其行走。
此外,患者也可以通过听音乐或者有节奏的计数来帮助进行行走练习。
此外,有区域内的训练也是十分重要的。
患者可以在室内进行过门练习,逐渐适应狭小的空间和复杂的路况,从而提高行走时的适应能力。
2. 远场训练远场训练可以通过思维转移和感知训练来达到治疗冻结步态的目的。
通过引导患者的注意力,让其在行走之前想象自己正在行走,并在脑海中进行行走的规划和路径选择。
这种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行走流畅度和减少冻结步态的出现。
另外,声音和节奏也可以作为训练的手段。
例如,制作口哨声或者通过发出简单的声音引导患者行走。
在行走时,通过音乐或有规律的计数训练患者行走,在感知以及协调方面都能够有所提升。
3. 生物反馈训练生物反馈训练通过监测患者的步态和运动状态,利用电子设备提供即时反馈,帮助患者纠正步态和控制身体姿势,从而达到改善行走质量和预防冻结步态的效果。
通过生物反馈训练,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步态问题和姿势问题,并自己纠正。
这种训练对于帕金森冻结步态的治疗非常有帮助,同时也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感知和控制能力。
总的来说,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结合使用以上三种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帕金森冻结步态,并帮助患者提高行走独立能力和日常生活质量。
帕金森步态训练的训练方法
帕金森步态咋训练?嘿,有办法。
先站直了,就像小松树一样挺拔。
然后慢慢迈步,别着急,一步一步来。
就像小蜗牛走路,稳稳当当。
注意啥呢?可不能走太快,不然会摔倒,那可就惨啦!也得注意姿势,歪歪扭扭可不行。
就像跳舞得有好姿势,不然多难看。
安全不?只要小心点,肯定安全。
就像走在平路上,只要看着点路,就不会摔跤。
稳定性嘛,坚持训练就会越来越好。
就像盖房子,一砖一瓦垒起来,就会很坚固。
啥时候用这方法?当然是帕金森患者想走路更好的时候呗。
优势可不少呢,能提高走路的能力,就像给汽车加了油,跑得更欢。
还能增强信心,让人心情都好起来。
我见过帕金森患者训练后,走路明显好多了。
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多棒呀!
帕金森步态训练,超有用。
赶紧试试吧!。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2020年包括改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和减轻社会和医疗负担。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多巴胺类药物、抗胆碱药物、COMT抑制剂和MAO-B 抑制剂等。
手术治疗包括深部脑刺激和胶质细胞瘤植入术等,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难以控制症状的患者。
非药物治疗包括康复训练、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等,可以辅助药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同时,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方法的探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国外,欧美国家的治疗指南对我国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在2006、2009年和2014年分别制定了第一、二、三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规范和优化了我国帕金森病的治疗行为,提高了治疗效果。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我们对6年前制定的第三版治疗指南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更新。
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包括改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和减轻社会和医疗负担。
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多巴胺类药物、抗胆碱药物、COMT抑制剂和MAO-B抑制剂等。
手术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重要方法。
我们相信,本指南的更新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更实用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患者常常表现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因此,综合治疗是治疗帕金森病的重要方法。
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肉毒毒素治疗、运动疗法、心理干预和照料护理等。
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手术治疗和肉毒毒素注射也是有效的补充手段。
运动康复治疗、心理干预和照料护理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多学科团队的治疗模式可以更好地治疗和管理帕金森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