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第一框题
- 格式:ppt
- 大小:723.50 KB
- 文档页数:17
第3课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第一框新时代呼唤高素质劳动者
教案
其他教学提示
(一)注意事项
本课时及其所在的教材第3课“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是第二单元“践行职业道德”的第一课,这部分内容政策理论性很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都比较大,需要老师对当前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成就有较深刻的把握。
教师需要对党和国家围绕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政策文件和指导精神进行充分学习,同时尽可能搜集丰富的视频资源、鲜活案例供课堂教学使用,这样才能做到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实施相关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青年一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践行职业道德的更高要求,从而激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和力量的热情。
(二)参考书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2.《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3.《〈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4.《教师教学用书思想政治基础模块职业道德与法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第3 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课后测试题一、填空题1.远离烟酒,拒绝毒品,首先要提高_____。
2如果有人劝我们吸烟、喝酒、吸毒,我们要勇敢、坚决地说“________”。
3 .要远离可能对我们产生________的地方。
坚决不去不适宜___ _____出入的场所,如酒吧、网吧、歌厅等,这就给自己的________增加了保障。
4.吸烟与饮酒会________我们的身心健康。
5.吸烟、喝酒不仅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能诱发________,甚至导致________。
6.吸毒会摧毁一个人的________和________,破坏家庭的________,危害他人的人身和________,败坏社会风气,甚至威胁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________、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________、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________和精神药品。
8.对于沾染不良嗜好的人,我们不能受他们的__ ______和________,应该坚决抵制“________”等错误观念。
二、判断题1.吸烟、喝酒有利于缓解青少年的学业压力。
()3.吸毒的危害很小,我们可以忽略它。
()3.我们绝对不能去尝试对我们有害的行为。
()4.远离烟酒,拒绝毒品,从你我做起。
()5.贩毒属于违法犯罪活动。
()三、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喝酒带来的危害是()。
A. 危害身体健康B. 诱发不良行为C. 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2.下列场所适宜未成年人出入的有()。
A. 网吧B. 酒吧C. 学校3.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键在于()。
A. 我们自己B. 父母C. 老师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凤凤坚持认为吸烟是一种时尚的行为B. 小宁怂恿大壮吸毒C. 不能有“吸毒时尚”的错误观念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笑笑背着父母尝试喝酒B. 岚岚看见他人吸烟动作很帅气,决定尝试一下C. 姗姗拒绝了销售员的烟酒推销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江南》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知识点】一、我会写可kě(许可、可以、可口)东dōnɡ(东方、东北、东家)西xī(西方、西面、西北)二、我会认江jiāng(长江、江水、江北)南nán(江南、南方、南方)采cǎi(采花、采茶、开采)莲lián(莲花、莲叶、白莲)鱼yú(鱼儿、甲鱼、鱼片)北běi(北京、北方、北边)三、多音字间jiān(中间)jiàn(间断)四、认识笔画和偏旁三点水草字头五、易错提示字音:江南(nán lán) 采莲(cǎi lián chǎi lán)字形:注意“可”的笔顺,不要写错。
“西”的第五笔是竖弯。
六、理解词语江南: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
采莲:采摘莲子。
何:多么。
田田:形容莲叶茂盛的样子。
戏:玩耍,游戏。
本文指鱼在水中游动。
七、句子解析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江南水乡是采莲蓬的好地方,莲叶多么茂盛啊!2.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
八、问题归纳1.从五个“戏”你能体会到什么?诗中一共用了五个“戏”字,虽然较多的篇幅写了“鱼戏”,但写活泼嬉戏的游鱼快乐、自在的同时,表现的仍是采莲人的心境。
2.四个方位词表现了什么?诗中一共用了四个方位词——东、西、南、北,表现了鱼儿在莲叶间自由穿梭、逗人喜爱的样子。
3.江南的美景有什么特点?江南莲叶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快活地游来游去,江南风景美丽,让人感到自由、快乐。
九、课文主题这是一首采莲歌,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蓬的情景,反映了采莲人欢乐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同步练习题】1.补全下列字的音节。
ji____ li____ b____ c____ n____江莲北采南2.按要求完成练习。
(1)“可”的笔顺: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3.1 做个追梦少年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3.1做个追梦少年1.课程标准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中的“第四学段”的“政治认同”。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
“课程内容”中的“第四学段”的“国情教育”。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为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这一框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导学生认识我们为什么有梦想;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少年梦想的特点,从而树立个人志向,与时代脉搏相连,与中国梦相连;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开启初中生活,对于新鲜的环境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存在困惑,对于未来更是没有具体的计划,整体而言对初中生活很茫然和无措,对于梦想更没有清晰的概念,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重榜样的引领和示范,帮助学生及早地树立梦想,找到前进的方向。
4.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少年梦想的特点(2)教学难点:少年梦想的特点5.核心素养目标:1. 政治认同∶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2. 健全人格∶通过展示梦想活动,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体验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3. 责任意识∶通过分析梦想的特点,主动培养个人品质,磨砺意志,为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付出自己的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
6.设计意图综艺节目《种地吧!少年篇》用200天的时间,记录了10位年轻人从繁华都市走进田野,用双手播种希望,用汗水浇灌梦想的真实故事。
本节课借助“十个勤天”和综艺“种地吧少年”采用议题式教学方法,不断深入,引导学生探究梦想的作用,少年应该树立怎样的梦想,帮助学生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担当。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题我与社会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哪些是我们可以参与的社会生活?)答: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福利院参加义工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资料;到景区旅游等等。
2、参与社会生活的感受答:(1)参与社会生活能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4)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5)感受到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6)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等。
3、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2)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3)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
另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4、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社会关系不同,身份、角色也就不同。
)理解5、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答:血缘关系: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如家庭成员)地缘关系: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
(如邻居、老乡等)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如同学、同事等)6、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1)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2)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3)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4)我们正是在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中得到成长,走向成熟。
第二框题在社会中成长1、为什么说个人要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如何理解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人是否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移舟泊烟渚.(zhǔ zhě),日暮客愁新。
(2)卷.(juàn juǎn)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高望重B.鹊桥C.鸣蝉D.金蚕脱壳3.给下面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移舟泊.烟渚() A.漂泊 B.停船靠岸 C.吹(2)白雨跳珠..乱入船()A.跳动的水珠 B.跳动的珍珠 C.跑进船里的水珠(3)旧时..茅店社林边()A.往日 B.陈旧的时间 C.很久4.下列句子中“见”字的意思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B.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按要求完成练习。
(1)给上边的图片配一首诗。
,。
,。
(2)“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这样的情景,可以用两句词来形容,应该是“,。
”6.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不同。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西江月”是词的题目,“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号稼轩,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7.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①前两句词描写的景物有、、、。
②下面关于这四句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课时消费及其类型1.我国的汽车消费占全球汽车消费的7.5%,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销售国。
我国“私家车”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A.汽车价格大幅跌落B.汽车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C.汽车已成为我国居民的消费必需品D.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长解析我国“私家车”快速增长,是家庭消费水平提高的表现,影响家庭消费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
A、B两项属于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C项表述与现实不相符。
故选择D项。
答案 D2.恩格尔系数变小,通常表明()A.居民收入减少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C.消费总支出减少D.消费结构不合理解析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的比例,恩格尔系数较小,意味着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B符合题意。
答案 B3.“选商品,点鼠标,然后坐等快递送货上门付款”的网络消费方式已渐成人们的消费新常态。
这种消费类型从消费方式上看主要属于()A.享受资料消费B.租赁消费C.钱货两清消费D.求异消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消费的类型,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
网络消费方式中的“快递送货上门付款”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C正确,A、B、D排除。
故答案选C。
答案 C4.小王在2016年“十一”举办婚礼。
他在“五一”期间贷款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后来花了3万多元购置了家用电器,举办婚礼时为妻子租了一套婚纱。
小王的这些消费方式分别属于()A.贷款消费、租赁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B.贷款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C.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D.租赁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解析贷款买房属于贷款消费,用现金买家用电器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为妻子租婚纱属于租赁消费。
答案 B5.国庆黄金周全国有很多人选择外出旅游。
按消费的目的划分,旅游消费属于() A.租赁消费B.钱货两清的消费C.发展资料消费D.享受资料消费解析A、B是按照交易方式划分的,与题意不符;旅游消费属于享受资料消费,故选D项。
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一、选择题1.建设海绵城市,就是综合开发和利用城市各种条件,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
建设海绵城市体现了( )A.实践赋予客观世界“人化”的特点B.尊重自在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C.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创造了具体联系D.人们可以利用和改造规律造福人类,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材料中海绵城市的建设就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造福人类的结果,体现了实践赋予客观世界“人化”的特点,A项正确;B项强调了事物内部的优化趋向,不选;C项错误,人们不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创造具体联系,而是根据事物自身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D项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改造规律。
故选A项。
2.在竞争激烈的篮球职业联赛中,各球队无不在队员出场顺序和阵形上费尽心机,以求排出最佳阵容,使队员的优势得以最大发挥,最终战胜对手。
这表明( )①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③应该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④发展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氨基酸组合效应是指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因此,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
这种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 )A.整体统率着部分B.重视部分的作用C.部分的功能决定整体功能D.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从哲学角度看,这启示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D两项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C项说法错误。
故选B项。
4.有人长期跟踪对比喝红酒和不喝红酒的人,发现喝红酒的人更健康,于是得出喝红酒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结论。
然而,真正的原因并不在于喝红酒,而是有条件喝红酒的人往往拥有更舒适的生活条件、更多的体育锻炼条件以及更充分的健康意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