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 格式:ppt
- 大小:338.00 KB
- 文档页数:18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知识点总结一.阻碍消费水平的因素1.阻碍消费水平的因素:(1)经济进展水平(全然因素)(2)居民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以后收入预期,社会收入差距)(3)消费观念(4)物价整体水平2.如何提高消费水平?(1)必需维持经济稳固增加,增加居民收入(全然途径);(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收入预期;(3)完善收入分派制度,实现社会收入分派公平,缩小收入差距;(4)稳固物价。
3.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4.恩格尔系数是食物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恩格尔系数减小,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二.消费类型(1)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的消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品所有权和利用权由买主享有);贷款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租赁消费(不变更所有权,只取得一按期限内的利用权)。
(2)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大体的消费);进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3)按消费对象不同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消费心理面面观:(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盲目从众不可取(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过度独树一帜不值得提倡(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健康(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理智的消费二.做理智的消费者1.践行正确的消费原那么:(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不抑制消费,不超前消费)(2)幸免盲从,理性消费(3)爱惜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4)节约节约,艰苦奋斗。
第三课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知识目标】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恩格尔系数【思考与探究】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重点)2、消费的类型有哪些?3、什么是消费结构?4、什么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的变化、生活水平有什么关系?【反馈练习】1、图表一:城镇和农村居民对物价承受能力的评价注:图中数据为基于5级量表的得分,即5分为对物价的最高承受能力2、《学海导航》相关练习【反思】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知识目标】消费心理特征、怎样做个理智的消费者【思考与探究】1、有哪些消费心理特征?怎样对它们进行科学的评价?(重点)2、怎样做个理智的消费者?【反馈练习】1、刘业和许民曾是同班同学,家庭经济条件很相似,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
刘业父母失业后,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把他送去最好的学校去读书,但他却非常羡慕那些时髦的生活方式,家里没钱就向同学借,他开始购买名牌服装,下馆子请客送礼,上网聊天彻夜不归,经常旷课,一学期下来欠了同学2000多元钱,后被学校开除学籍。
刘业父母失业后,家里十分困难,连学费也交不起,他平时省吃俭用,从不请客乱花钱,生活上也从不和其他同学攀比,并用寒假暑假用来打工挣学费,凭着坚强的毅力刻苦学习最后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并取得大学奖学金。
1)、你怎样看待刘、许两人的消费行为?2)、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消费观?2、《学海导航》相关练习【反思】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知识目标】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再生产过程中的四环节的关系、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思考与探究】1、生产与消费有什么关系?(重点)2、再生产过程中的四环节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难点)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重点)4、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是什么?5、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反馈练习】1、、五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
第三课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新课标要求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教学重点1、影响消费的因素2、贷款消费★教学难点1、收入与消费的关系2、贷款消费j★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课上采取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第二课所学的内容:“什么是价值规律?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有什么影响?”消费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消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每天都在接触者不同的消费,用我们书上的一个词来说那就是多彩的消费。
那消费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消费又有哪些类型?人们的消费结构又已经发生了怎么的变化了?这就是我们这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一、消费及其类型(一)、影响消费的因素探究活动:p17生活消费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水平与结构、居民收入、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物价水平等。
其中根本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主要的是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
1、根本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消费的前提与基础教师设疑引申:居民收入对消费是怎样影响的?(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⑴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教材指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教师设疑引申:人们的收入是不是都是直接可以支配的?(学生认真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人们的收入并不都是人们直接可以支配的,而是要扣除个人所得税等项目之后,才能归个人自由支配。
以我国城镇职工为例,在取得合法收入之后,除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外,还要扣除“三险”及住房公积金等,余下的收入才可用于生活消费,才是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