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园地七 第2课时 人教部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20.26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能够描述其中发生的事件。
2.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能够流利地朗读诗歌。
3.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诗歌的朗读技巧。
2.观察文字细节,理解故事情节。
3.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学内容1. 课文《小船儿》1.孩子们通过朗读诗歌,感受诗中的情感。
2.分组讨论诗歌中描述的情景,联想自己的体验。
3.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类似的诗句。
2. 小故事《小狮子的心事》1.细读小故事,理解其中的人物和情节。
2.分角色朗读小故事,感受故事的情感变化。
3.学生表达对小狮子的理解和感受,引导的思考小狮子的心事。
四、教学过程1. 诗歌朗读环节1.师生一起朗读《小船儿》。
2.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情景和情感。
3.演练多种朗读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故事理解与表达1.带领学生理解小狮子的故事情节。
2.分角色朗读小故事,感受不同角度的情感表达。
3.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小狮子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文《小船儿》的朗读练习。
2.写一篇关于小狮子的心事的小短文。
六、教学反思1.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辨能力。
2.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其语言表达与创新能力。
3.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融会贯通,培养其语感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语文园地七》中的内容。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教案2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基本汉字:日、积、月、累。
2.能够理解并背诵【书写提示】中的古诗词。
二、教学重点1.掌握基本汉字书写。
2.背诵诗词。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的意义。
2.通过书写提示提高书写能力。
四、教学准备1.黑板、彩色粉笔。
2.课件:《语文园地七: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教案2。
3.古诗词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本节课的主题:书写提示日积月累,让学生观察字词,并引导学生猜测主题。
2. 学习新词教师向学生教授新词汉字:日、积、月、累,通过示范书写,让学生跟读,并做相应练习。
3. 学习古诗词教师向学生朗诵古诗词,解释其中的意义,并要求学生认真体会诗词内容,背诵并理解。
4. 课文朗读教师播放课件中相应课文的录音,让学生跟读,纠正发音和语调。
5. 语文习作让学生根据书写提示中的古诗词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小短文,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6. 课堂小结教师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书写规范,勤加练习。
六、课后作业1.默写新学的汉字:日、积、月、累。
2.背诵本节课古诗词,练习手写。
3.完成课堂习作,逐渐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旨在通过学习书写提示,激发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并通过古诗词的背诵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书写训练和理解古诗词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请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2024年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七》,主要内容包括:诗词《静夜思》、《画鸡》;童话故事《小兔子乖乖》;语文园地中的“读一读,记一记”、“我会写”和“我会连”等部分。
二、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词,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
2. 通过学习诗词和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素养。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的朗读与理解,生字词的书写与运用。
2. 教学重点:诗词的意境体会,童话故事的寓意理解,生字词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夜晚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夜晚的宁静,进而引入诗词《静夜思》的学习。
2. 诗词教学:(1)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2)理解:讲解诗词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
3. 童话故事教学:(1)朗读:教师讲述故事,学生认真倾听。
(2)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小兔子是如何智斗大灰狼的,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语文园地教学:(1)“读一读,记一记”:学生自读,教师检查。
(2)“我会写”: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词,强调笔顺和结构。
(3)“我会连”:学生连线练习,巩固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诗词《静夜思》:夜晚、月亮、思乡。
2. 童话故事《小兔子乖乖》:勇敢、智慧、团结。
3. 生字词:床、前、光、低、思、乡、鸡、鸭、猫、狗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诗词《静夜思》和《画鸡》。
(2)根据《小兔子乖乖》的故事,画一幅插图。
(3)完成语文园地中的“我会写”和“我会连”部分。
2. 答案:(1)诗词抄写见课本。
(2)插图可根据故事情节自由发挥。
(3)答案见课本。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该页是可爱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的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园地七》一、二、三课时教学课时第1、2 、3课时教学课型综合课是否集体备课否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认识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和由部件组合成新字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读,积累句子,巩固生字。
3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4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个有心人。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字词卡片。
2与“口语交际”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预设过程设计意图一课时我的发现:一我会认。
1(出示识字卡片)学生大声朗读后,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答。
学生甲:我发现“饿、饼、饮、饺”这几个字都有“饣”,都与“食”有关。
学生乙:我发现“猴、猫、狗、狮、猪、狼”这几个字都有“犭”。
学生丙:我发现……3识记生字。
4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二我会填。
1引导学生回忆,在学过的生字中,“今、相、自、音、你、原”都可以和哪一个字在一起组成另一个字?2指名说一说填上哪一个字?(心)3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识字方法?(我发现用学过的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新的字的识字方法)4扩展练习:“少”、“工”、“气”、“羊”加一个什么偏旁可以换成新的字。
(氵)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2朗读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日积月累:一读读记记。
1出示句子,学生自读。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
”2指名读句子,要读正确、读流利。
《语文园地七》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语文园地七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是通过“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认识8个生字。
“字词句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项“比一比,填一填”,是让学生区分形近字的练习;第二项“从下面词语中选择几个,展开想象说几句话”,打开学生想象力,训练发散思维的同时,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书写提示”,通过书写“床、左、居、包”4个字,了解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笔画书写规则。
“日积月累”,是让学生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儿歌《孙悟空打妖怪》,学生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体会故事的情趣,巩固学过的字词。
教学目标
1.认识“吵、胖”等8个生字,巩固“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2.通过比一比,填一填,区别形近字;展开想象,学习用上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3.学习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笔顺书写规则,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4.朗读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初步培养勤学好问的意识。
5.尝试用多种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读《孙悟空打妖怪》,感受儿童的生动有趣。
巩固学过的字词。
教学重点
1.通过字词句的运用,区分形近字,并能用熟知的词语学会说句子。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美观地书写“床、左、居、包”四个生字,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书写提示
1.课件展示生字,学生观察要写的生字。
2.我发现结构上的异同。
3.写一写。
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己练习书写。
4.展示评价。
第一关注书写规则,第二关注生字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总结: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书写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
左上包围的字的书写口诀是:外面撇长里出框。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笔顺规则,而且要观察这类字的间架结构特点,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培养观察分析能力,举一反三能力,并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二、日积月累
1.比赛游戏形式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1)一比: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
(2)二比:和同桌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3)三比:指名领读。
2.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3.他们说的和我说的有什么不同?(意思相同,但是表达言简意赅)
4.尝试背诵。
练习背诵。
还可以评选“背诵小能手”。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设计意图】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和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将单调、乏味的名言积累换成比赛游戏,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和能力的目的。
三、和大人一起读
1.引出主题,激起兴趣。
教师:你们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你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吗?请你读一读。
2.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你们仔细看看图文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再跟老师念一念,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跟念时,教师加重末尾一字的发音,引导学生发现“咚、空”等字押韵的规律。
3.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从中体验活动中的快乐情绪。
教师通过打击乐节奏来逐步提高念儿歌的速度,增加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
学生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一边流利愉快地念儿歌。
4.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1)这首儿歌里你喜欢哪些人,不喜欢哪些人?说说你的理由。
(2)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设计恰当的表情和动作,看谁表演得最形象。
(3)指生到前面表演。
(4)老师打节奏,同学们一边读诗一边用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动作表演。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关于《西游记》故事的儿歌,通过朗读,让学生找到每一句儿歌结尾与下句句首的内容一致的结构特点,利用图文以及表情、动作等方法记忆儿歌内容,体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四、布置作业
把这首儿歌推荐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用快乐的形式朗读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