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第三讲布莱克的浪漫主义诗歌
- 格式:ppt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17
布莱克诗歌《鸟之恋》原文及赏析〔英国〕布莱克他你住在什么地方,住在哪一个树林里,告诉我,亲亲,告诉我,美丽的伴侣;哦,任何一处荒野都会因有你感到骄傲!你究竟在哪里筑下了你美丽的香巢?她在那边,有一棵四无依傍的独树;我就住在那里,整日里为你哭泣。
黎明以我眼中汩汩流出的泪水为酒,夜风更载满了我心中难堪的悲愁。
他哦,你夏日原野中谐和的旋律,一直来我也正苦苦地思念你;白天,我环绕着林间的枝叶长吁短叹,夜来的悲哀使黑夜都为之心酸。
她我不信你真是那样一心把我爱恋?难道你真认为我那么值得你爱怜?啊天呀,我也总算熬到一个苦尽甘来……哦,我的朋友,哦,我的爱!他来吧! 快让我们张开欢乐的翅膀,向着高耸入云的居处飞翔;来呀,那边叶正绿处花正香,快到那边悄悄儿把身藏。
(黄雨石译)在叶正绿、花正香的时节,两只美丽的小鸟在树林的浓荫中,轻轻地诉说着相思、相恋、相爱的甜蜜与苦恼——多么令人陶醉的一幅画面,他出自布莱克的诗:《鸟之恋》。
爱情这个神圣的主题,一直被历代文人以不同的方式讴歌着。
《鸟之恋》读起来何以这样亲切、这样轻松、又如此感人?布莱克自然有他的独具匠心之处。
这首诗令人感触最深的是拟人。
诗人将两只小鸟比拟成会流泪、会说话、会歌唱的一对恋人,使这两只小鸟具有人的感情、人的思想。
真是即新颖又浪漫。
应该说,拟人是布莱克创作上的一惯手法,他不是曾将两棵树也写出人的感情吗?爱情与和谐拉手,把我们的灵魂缠绕,当你我的枝叶汇合,我们的根须相交。
这该是树之恋吧。
至于那拟人化的诗句,在布莱克的诗歌中,可谓比比皆是:“当黄昏坐在幽暗的亭荫里,对着沉默的时刻轻轻地叹息”,“当夏日在树荫里安眠,而树叶对着微风低语喃喃”,“刚离开露湿的山,快乐的'一年’朝着我微笑。
”……这些拟人化的诗句读起来亲切、逼真,仿佛万物都有生命,世间到处充满了生机。
在诗人的笔下,既然黄昏、夏日、树叶都有如此媚力,更何况两只吱吱作响的小鸟呢? 它们有精美的羽翼,嘹亮的歌喉,将它们拟人,比之其它,自然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威廉·布莱克经典英语诗歌:TheBlossom花儿
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
主要诗作有诗集《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等。
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晦涩,充满神秘色彩。
他一生中与妻子相依为命靠绘画和雕版的劳酬清贫为生,没有大书特书之处,只有一些一直延续的简单事实和紧迫的艺术创作活动。
后来诗人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才惊讶于他的纯真与深刻。
接着是他的书信和笔记的发表,他的神启式的画也逐渐普及,于是诗人与画家布莱克的地位才确立无疑。
The Blossom
花儿
Merry, merry sparrow!
愉快,愉快的小麻雀!
Under leaves so green,
在如此翠绿的树叶下,
A happy blossom
一朵幸福的花儿
Sees you, swift as arrow,
看着你,如箭般地敏捷,
Seek your cradle narrow
在我的胸前寻找
Near my bosom.
你那窄小的摇篮。
Pretty, pretty robin!
漂亮,漂亮的知更鸟!Under leaves so green,
在如此翠绿的树叶下,
A happy blossom
一朵幸福的花朵
Hears you sobbing, sobbing, 听到你呜咽,呜咽,Pretty, pretty, robin,
漂亮,漂亮的知更鸟!
Near my bosom.
在我的胸前盘旋。
摘要:《病玫瑰》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创作的一篇诗歌,短小精悍,通过寥寥34个字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两性关系、人的灵魂的丑陋,以及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批评。
本文从意象、象征意义两方面对《病玫瑰》做了赏析,力求让读者们更深入了解这首诗歌。
关键词:《病玫瑰》;音韵;象征意义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伟大诗人之一,是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之一。
《病玫瑰》是其在《经验之歌》诗歌集中创作的一篇短小精悍的作品,通过丰富的隐喻文字、精致的意蕴象征,构建了无限的张力空间,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现实主义感触、哲学意蕴以及反叛色彩。
尤其“病玫瑰”、“无形的虫”等多重意象象征的运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无限的想象空间。
赏析是了解一部文学作品的有效活动,通过对《病玫瑰》的赏析能让读者更加了解这部优秀的诗歌作品,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及作者所传达的信息。
一、《病玫瑰》简介威廉・布莱克生活在资本主义经济崛起与发展的时代里,生活贫苦,饱受压迫,面对资本主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丑陋,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人们身心堕落,很多文人借由文学作品抒发心中所感及不满,布莱克也对资本主义统治产生了深切痛恨,以及对穷苦人们的无限同情,《病玫瑰》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
《病玫瑰》全诗仅有34个单词,结构简单,仅由两个完整句子构成。
描述了一朵玫瑰花在一个狂风呼啸的深夜里被一只虫子当作是享乐的花床,玫瑰在虫子致命的破坏下逐渐失去活力,变成了“病”玫瑰。
玫瑰是一种颜色艳丽的花卉,即使曾经鲜艳也会遭受虫的侵害而生病,变成一朵“病”玫瑰。
在这首诗里,玫瑰具有多重意象象征,下面将会有做具体的分析。
二、布莱克笔下的“病”玫瑰威廉・布莱克的很多诗篇中都充满象征的意象,在诗歌《病玫瑰》中,作者经由“风暴”、“病玫瑰”、“深红色的床”、“无形的虫”等意象表达出了具有深奥含义的内容,构建了一个无限空间供读者想象。
整首诗基调低沉、悲伤,隐喻丰富。
尤其是诗歌中第一行运用了呼语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将玫瑰与一般花卉区分开来,使其具有了不一样的意象象征属性。
威廉·布莱克《天真与经验之歌》中的浪漫主义雏形作为英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和画家,威廉·布莱克的诗画早在18世纪就已经吐露出浪漫主义的苗头。
浪漫主义作品寄托自由理想于优美崇高的大自然以及反思庸俗丑恶的社會现实的特点在布莱克著名的诗集《天真与经验之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吟咏理想世界的天真之歌威廉·布莱克将自己的诗作分为《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两个部分。
就整体而言,《天真之歌》描绘的是一个纯真、自然的世界。
这些诗歌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作品的艺术特点:首先,诗人运用想象、灵感、热情歌颂自然风光,描绘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面,田园牧歌式的景象创造出一个远离世间烦恼、幸福而快乐的理想世界。
另外,在这些诗歌中,布莱克选取了一些简单而纯真的意象。
最常出现的就是儿童(婴儿)和羊羔。
儿童,特别是婴儿,他们还未受到尘世过多的影响,他们的内心是干净纯洁的,比起成年人更加简单美好。
布莱克的诗歌常描写儿童或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使诗歌更具有想象力且有一种纯真的美感。
羔羊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布莱克的诗中。
羔羊在基督教中有特殊的含义。
神派耶稣为世人所犯下的罪过赎罪,所谓“替罪羔羊”。
布莱克为笔下的羊羔赋予了无比圣洁的地位和纯洁的象征意义。
纯洁的羔羊、天真的孩子,在大自然中嬉戏。
布莱克借用些意象,加以注重灵感和想象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创造出了一个纯净美丽的理想世界。
二、控诉现实世界的经验之歌第一,《经验之歌》已经脱离了《天真之歌》简单的诗歌形式。
例如,将两部诗集的序诗进行对比:《天真之歌》序诗的韵律规则而平稳。
每小节四行,每行词数相当。
整首诗结构饱满,情感柔和,朗读起来平稳顺畅。
而《经验之歌》的序诗则显得韵律多变。
每小节五行,行与行之间词数相差很大,长短句交叉,朗读起来跌宕起伏,情感铿锵而昂扬。
诗歌个形式上的差异使得《经验之歌》更具有反抗的战斗力。
第二,《经验之歌》中仍有对自然万物和儿童的描写。
威廉·布莱克的诗【1】:残酷有一颗人的心,嫉妒有一张人的脸。
--威廉·布莱克【2】:如果相爱,那是无限的。
原文:If a thing loves? it is infinite. --威廉·布莱克【3】:一粒沙中见世界一朵花中见天国把无限存在你的手掌中一刹那便是永恒 --威廉·布莱克《天真的预言》【4】: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威廉·布莱克【5】:生活的地平线是随着心灵的开阔而变得宽广的。
--布莱克【6】:When the whirlwind of fury comes from the throne of god, 当愤怒的旋风自神座袭来,when the frowns of his countenance drive the nations together, 当神的皱眉令不同的民族也蹙紧, who can stand? 谁能承受? --William Blake 《Who Can Stand》【7】: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个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那一刹那珍藏。
--威廉·布莱克【8】: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William Blake, English poet, 1757-1827) 一沙见世界,一花窥天堂;掌心纳无限,须臾含永劫。
•艺术研究167【参考文献】[1]罗良功.英诗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威廉﹒布莱克.布莱克诗集[M].张炽恒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3]黄艳梅.浅谈两首《扫烟囱的小孩》的对比[J].青年文学家,2011,(2):32-33.[作者简介:宋佳璐(2000--),女,汉族,河南省平舆,在读本科生,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宋佳璐诗歌《扫烟囱的孩子》修辞手法赏析摘要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的伟大先驱,本文将对威廉﹒布莱克的两部代表诗集《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中的同名短诗《扫烟囱的孩子》中修辞手法进行赏析,体会诗歌的内涵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关键字 《扫烟囱的孩子》;威廉﹒布莱克;修辞手法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是英国文学史上前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也是英国浪漫主义的伟大先驱。
布莱克从12岁开始诗歌创作,以短诗为主。
他的代表诗作有《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1789)和《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1794)。
这两部诗集均从孩子的视角出发,通过简单质朴的语言揭示“人类心灵的两种对立状态”。
本文将重点分析两部诗集中的同名短诗《扫烟囱的孩子》。
《扫烟囱的孩子之一》(Songs of Innocence,1789)通过描写一个名叫汤姆﹒达客的小男孩的梦境展现了天真、阅历很少的孩子眼中的世界,而《扫烟囱的孩子之二》(Songs of Experience,1794)则描写了复杂、拥有一定的阅历的孩子眼中的世界。
布莱克在两首短诗中均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描写了在当时社会中扫烟囱的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并且揭露和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值得认真体会和分析。
本文将从修辞手法角度出发,通过举例并赏析布莱克在两首《扫烟囱的孩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来体会诗歌的内涵以及诗人借助这两首短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曾写诗歌如下:Love’s secretNever seek to tell thy love,Love that never told can be;For the gentle wind doth moveSilently, invisiblyI told my love, I told my love,I told her all my heart,Trembling, cold, in ghastly fears,Ah! She did depart;Soon after she was gone from me,A traveler came by,Silently, invisibly;He took her with a sigh.朱光潜老师曾经这么翻译:(一)切莫告诉你的爱情,爱情是永远不可以告诉的,因为她像微风一样,不做声不做气地吹着。
(二)我曾经把我的爱情告诉二又告诉,我把一切都披肝沥胆地告诉爱人了。
打着寒颤,耸头发地苦诉,然而她终于离我而去了!(三)她离我去了,不多时一个过客来了。
不做声不做气地,只微叹一声,便把她带去了。
朱老师实在是有点啰嗦。
看李老师:(一)君莫诉衷情,衷情不能诉。
微风拂面来,寂寂如重雾。
(二)我曾诉衷情,万语皆烟树。
惶恐心难安,伊人莫我顾。
(三)伊人离我后,行者方过路。
无言只太息,双双无寻处。
李敖如此评价朱老师:“达意有余,诗意不足。
”并且很实事求是地自我评价“比朱稍胜”。
李老师曰:“我认为诗以有韵为上,没韵的诗,只证明了掌握中文能力的不足。
”朱光潜(1897-1986>既是美学大师,又是翻译大家。
他一生翻译了许多著作,如克罗齐的《美学原理》、柏地耶的《愁斯丹与绮瑟》、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1959年)、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学》第一卷(1958年)、黑格尔的《美学》第二、三卷(1981年)、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
布莱克诗歌《爱的秘密》原文及赏析〔英国〕布莱克爱情永不宜在情人面前搬弄,永不要对她说出你的心意;你只看那轻轻吹动着的微风,它总一声不响,不露形迹。
我就曾对情人吐露我的爱情,战栗着,哆嗦着,带着恐惧,我让她完全看透了我的心。
但结果啊! 她很快就把我抛弃!等她刚刚离开我的眼前,一声不响,不露形迹,一个过路人来到她的身边;她轻叹了一声便随他而去。
(黄雨石译)爱,是甜蜜和有诱惑力的。
然而,爱有时又是秘密的。
布莱克的这首诗,就道出了一个在生活中看起来很平凡,而说起来令人深思的道理。
可以说《爱的秘密》是一首哲理诗,诗行不多,容量很大。
它首先阐述了诗人通过观察和切身体会悟出的一个道理,然后又用精炼的语言披露了两个事件。
如果说,那个道理是论点,那么,这两个事件就是它的论据,其作用是为了说明要阐述的那个道理。
爱情是永远不能说明的——这就是诗的第一小节告诉人们的道理。
也就是“爱的秘密”。
看起来多么简单,而实际上,它概括了人们的一种心理:容易到手的东西,很少被人珍惜,越是很难得到的东西,却越有吸引力。
爱情也是如此。
很多小说家不是就这个道理做过许多文章吗?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在达吉亚娜没有向他坦露心扉之前,也曾对她怀有好感,而接到了那封情书后,他不是“庄严”地教训了她一番吗?夏洛蒂笔下的罗契斯特,迟迟不向简·爱表达他的爱情,而故意把漂亮的英格拉姆小姐请到府上,并扬言要与这位贵族小姐结婚,让简·爱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从而激起简·爱的妒嫉之心,所以如此,不正是因为罗契斯特深解这个“爱”的秘密吗?诗歌不允许布莱克做这样的大块文章,他就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这个“爱”的道理。
因此,我们不能不佩服布莱克先生的概括力。
为了证明这个道理,诗人又在后两节中叙述了两个事例:其一是“我”和爱人的分手:其二是爱人与陌路人的结合。
分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怀着真诚向爱人倾吐了自己的爱情,这倾吐太彻底,使对方感到爱来得太容易,没有追求的乐趣,所以,这爱轻而易举地就被爱人抛弃。
布莱克最经典的十首诗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深刻的哲学意义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布莱克最经典的十首诗:
1.《天真之歌》
这是布莱克最著名的诗歌之一,充满了童真的想象和纯真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的热爱和敬畏。
2.《猛虎》
这首诗以猛虎为象征,表达了布莱克对人类内在力量的赞美和追求自由、真理的信念。
3.《摇篮曲》
这是一首温柔而充满母爱的诗歌,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和期望,以及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4.《爱的秘密》
这首诗探讨了爱情的本质和力量,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5.《天真与经验之歌》
这是一组由布莱克创作的诗歌,其中包括了童真的歌词、歌曲和诗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类和真理的看法。
6.《夜莺》
这首诗以夜莺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独立和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7.《死亡的寓言》
这首诗探讨了死亡的本质和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死亡的独特理解。
8.《伦敦》
这首诗描绘了伦敦的景象和人民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9.《天堂与地狱的婚姻》
这首诗探讨了天堂与地狱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宗教和道德的看法和对人类灵魂的探索。
10.《预言》
这首诗探讨了预言和命运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自由的追求。
布莱克诗歌《病玫瑰》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布莱克诗歌《病玫瑰》原文及赏析【导语】:〔英国〕布莱克玫瑰呀,你病了! 在风暴呼号中,乘着黑夜飞来了看不见的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