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 格式:docx
- 大小:21.13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能够描述其中发生的事件。
2.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能够流利地朗读诗歌。
3.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诗歌的朗读技巧。
2.观察文字细节,理解故事情节。
3.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学内容1. 课文《小船儿》1.孩子们通过朗读诗歌,感受诗中的情感。
2.分组讨论诗歌中描述的情景,联想自己的体验。
3.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类似的诗句。
2. 小故事《小狮子的心事》1.细读小故事,理解其中的人物和情节。
2.分角色朗读小故事,感受故事的情感变化。
3.学生表达对小狮子的理解和感受,引导的思考小狮子的心事。
四、教学过程1. 诗歌朗读环节1.师生一起朗读《小船儿》。
2.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情景和情感。
3.演练多种朗读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故事理解与表达1.带领学生理解小狮子的故事情节。
2.分角色朗读小故事,感受不同角度的情感表达。
3.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小狮子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文《小船儿》的朗读练习。
2.写一篇关于小狮子的心事的小短文。
六、教学反思1.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辨能力。
2.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其语言表达与创新能力。
3.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融会贯通,培养其语感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语文园地七》中的内容。
《语文园地七》教学方案教材解析语文园地七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是通过“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认识8个生字。
“字词句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项“比一比,填一填”,是让学生区分形近字的练习;第二项“从下面词语中选择几个,展开想象说几句话”,打开学生想象力,训练发散思维的同时,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书写提示”,通过书写“床、左、居、包”4个字,了解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笔画书写规则。
“日积月累”,是让学生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儿歌《孙悟空打妖怪》,学生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体会故事的情趣,巩固学过的字词。
教学目标1.认识“吵、胖”等8个生字,巩固“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2.通过比一比,填一填,区别形近字;展开想象,学习用上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3.学习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笔顺书写规则,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4.朗读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初步培养勤学好问的意识。
5.尝试用多种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读《孙悟空打妖怪》,感受儿童的生动有趣。
巩固学过的字词。
教学重点1.通过字词句的运用,区分形近字,并能用熟知的词语学会说句子。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美观地书写“床、左、居、包”四个生字,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书写提示1.课件展示生字,学生观察要写的生字。
2.我发现结构上的异同。
3.写一写。
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己练习书写。
4.展示评价。
第一关注书写规则,第二关注生字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总结: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书写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
左上包围的字的书写口诀是:外面撇长里出框。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2024年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内容1. 诗歌《小池》:学习生字词,理解诗歌大意,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故事《荷叶伞》:学习生字词,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歌和故事内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观察、表达、想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小池》中的一些生字词,如“荷”、“蜻蜓”等;故事《荷叶伞》中的一些生字词,如“伞”、“青蛙”等。
2.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和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生字卡片、挂图、实物(荷叶、小池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荷叶和小池,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学习诗歌《小池》,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诗歌内容,学习生字词。
3. 例题讲解:以《荷叶伞》为例,讲解故事内容,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关爱他人。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朗读、写字、绘画等实践操作。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小池》:生字词:荷、蜻蜓、立、尖尖角、早有、立上头。
诗歌大意:描述了夏日小池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故事《荷叶伞》:生字词:伞、青蛙、荷叶、下、雨、帮助。
故事内容:讲述了一个关于荷叶伞的温馨故事,传递了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词:荷、蜻蜓、立、尖尖角、早有、立上头、伞、青蛙、荷叶、下、雨、帮助。
根据所学内容,画一幅夏日小池的画。
编写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小故事。
2. 答案:生字词抄写:见课本。
画作:见学生作品。
小故事:见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朗读、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生字词,理解了诗歌和故事内容。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课题:《小六畜呼儿》一、教学目标1.能读懂有关小狗呼儿的故事。
2.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小狗呼儿的故事。
3.能观察身边的事物,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4.了解小狗在冬天的生活。
5.培养学生珍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简要内容。
2.观察事物,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难点:1.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事物。
2.珍爱动物的情感培养。
三、教学准备1.课文《小六畜呼儿》的课件及教具。
2.老师准备好相关图片和道具。
3.学生课前要求带来故事书读物。
4.手工制作小狗图片。
5.课堂小组活动需要准备学生小组工作座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呼儿来了1.老师出示小狗玩偶,问学生知不知道小狗的名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围绕小狗的形象,做些联想,如:小狗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多大?喜欢吃什么等。
3.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出《小六畜呼儿》这则故事。
二、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解释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细节。
3.分角色朗读,提高学生语感。
三、故事复述与表演1.学生小组合作,复述《小六畜呼儿》。
2.每组选出两名学生表演《小六畜呼儿》,激发学生表演的热情。
四、情感联想1.引导学生联想自己身边的宠物或爱人物,描述一下它们的生活。
2.让学生讨论如何照顾好动物或保护环境等发教育。
五、课文操练1.学生分角色练习对话片段,巩固课文内容。
2.老师适时帮助学生纠正语音、语气等。
六、课文评析1.学生自主思考、表达故事主题。
2.引导学生围绕故事的主题进行探讨,如:珍爱动物,保护自然等。
五、课后作业1.小六畜呼儿语文习题。
2.阅读或听家长讲述动物的故事。
3.写一篇感想,珍爱动物,保护环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更加热爱动物,关注自然环境,培养出勤奋好学、热爱自然的品格。
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像小六畜呼儿一样,在成长路上保持纯真的心态,珍惜身边的一切,快乐成长!。
【 - 小学作文】【篇一】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部编本一年级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共安排了 5个板块:“识字加油站”编排了 10个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都是轻声词,注意训练学生读准,认识“哥、姐、弟、叔、爷” 5个生字;“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字词句运用”中的第一题为相似笔画的比较,两两一组,共四组;第二题是看图写词语,再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培养学生初步的表达能力,为将来习作打下基础;“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成语,在读背的同时,了解成语中蕴含的道理;“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篇有趣的故事《猴子捞月亮》,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感受故事的趣味。
学情分析:学生的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不考虑事物的意义而死记硬背。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让同桌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1.认识表示亲属的词语中的生字,了解家人中的一些称呼。
2.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
3.正确书写“了、才、长、山、儿、四、我、心”这八个字,掌握生字书写的笔顺规则,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理解并积累八字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
5.在师生共读中,丰富语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表示亲属的词语中的生字,了解家人中的一些称呼,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了、才、长、山、儿、四、我、心”这八个字,掌握生字书写的笔顺规则,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突破措施: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图片、复述生活经验等直观手段,增进学生的了解,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采用讨论法,教师指导为辅。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PPT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称呼我为什么呀?(生:老师)在家里,那些长辈们或者年龄比我们稍大的人又怎样称呼呢?2.课件展示一家人的图片。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教案2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基本汉字:日、积、月、累。
2.能够理解并背诵【书写提示】中的古诗词。
二、教学重点1.掌握基本汉字书写。
2.背诵诗词。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的意义。
2.通过书写提示提高书写能力。
四、教学准备1.黑板、彩色粉笔。
2.课件:《语文园地七: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教案2。
3.古诗词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本节课的主题:书写提示日积月累,让学生观察字词,并引导学生猜测主题。
2. 学习新词教师向学生教授新词汉字:日、积、月、累,通过示范书写,让学生跟读,并做相应练习。
3. 学习古诗词教师向学生朗诵古诗词,解释其中的意义,并要求学生认真体会诗词内容,背诵并理解。
4. 课文朗读教师播放课件中相应课文的录音,让学生跟读,纠正发音和语调。
5. 语文习作让学生根据书写提示中的古诗词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小短文,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6. 课堂小结教师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书写规范,勤加练习。
六、课后作业1.默写新学的汉字:日、积、月、累。
2.背诵本节课古诗词,练习手写。
3.完成课堂习作,逐渐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旨在通过学习书写提示,激发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并通过古诗词的背诵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书写训练和理解古诗词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请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2024年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七》,主要内容包括:诗词《静夜思》、《画鸡》;童话故事《小兔子乖乖》;语文园地中的“读一读,记一记”、“我会写”和“我会连”等部分。
二、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词,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
2. 通过学习诗词和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素养。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的朗读与理解,生字词的书写与运用。
2. 教学重点:诗词的意境体会,童话故事的寓意理解,生字词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夜晚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夜晚的宁静,进而引入诗词《静夜思》的学习。
2. 诗词教学:(1)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2)理解:讲解诗词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
3. 童话故事教学:(1)朗读:教师讲述故事,学生认真倾听。
(2)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小兔子是如何智斗大灰狼的,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语文园地教学:(1)“读一读,记一记”:学生自读,教师检查。
(2)“我会写”: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词,强调笔顺和结构。
(3)“我会连”:学生连线练习,巩固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诗词《静夜思》:夜晚、月亮、思乡。
2. 童话故事《小兔子乖乖》:勇敢、智慧、团结。
3. 生字词:床、前、光、低、思、乡、鸡、鸭、猫、狗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诗词《静夜思》和《画鸡》。
(2)根据《小兔子乖乖》的故事,画一幅插图。
(3)完成语文园地中的“我会写”和“我会连”部分。
2. 答案:(1)诗词抄写见课本。
(2)插图可根据故事情节自由发挥。
(3)答案见课本。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该页是可爱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的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园地七》一、二、三课时教学课时第1、2 、3课时教学课型综合课是否集体备课否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认识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和由部件组合成新字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读,积累句子,巩固生字。
3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4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个有心人。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字词卡片。
2与“口语交际”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预设过程设计意图一课时我的发现:一我会认。
1(出示识字卡片)学生大声朗读后,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答。
学生甲:我发现“饿、饼、饮、饺”这几个字都有“饣”,都与“食”有关。
学生乙:我发现“猴、猫、狗、狮、猪、狼”这几个字都有“犭”。
学生丙:我发现……3识记生字。
4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二我会填。
1引导学生回忆,在学过的生字中,“今、相、自、音、你、原”都可以和哪一个字在一起组成另一个字?2指名说一说填上哪一个字?(心)3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识字方法?(我发现用学过的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新的字的识字方法)4扩展练习:“少”、“工”、“气”、“羊”加一个什么偏旁可以换成新的字。
(氵)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2朗读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日积月累:一读读记记。
1出示句子,学生自读。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
”2指名读句子,要读正确、读流利。
扬州某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集体备课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语文园地七》中所提供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掌握本课所涉及的文字和知识点。
2.能力目标: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团队意识。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教授《语文园地七》的课文内容,包括故事情节及相关知识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图片、问题或者小游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讲解课文主要内容,突出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为小组,由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中的问题或故事情节,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模仿表演
•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加深对故事背景和人物的理解。
5. 语言游戏
•利用语言游戏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增强学生对课文的记忆。
6.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表演、游戏等环节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
掌握情况。
可以结合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反思
分析本次备课和教学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为下一次备课和教学提供参考。
六、课后拓展
建议学生可以阅读类似故事,拓展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进行相关的手工或
美术创作,加深对故事背景的理解。
以上是本次对《语文园地七》课文的集体备课教案,希朇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孙悟空打妖怪》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孙悟空打妖怪》这则寓言故事的情节。
2.认识寓言故事的特点。
3.掌握生字词:孙悟空、打、妖怪等。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教师朗读、学生角色扮演等方式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够描述故事情节。
3.能够绘制故事情节的简单图画。
情感目标1.通过寓言故事《孙悟空打妖怪》,培养学生的正义感。
2.培养学生对于追求正义的意识和勇气。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寓言故事《孙悟空打妖怪》的情节。
2.认识生字词:孙悟空、打、妖怪等。
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寓意,懂得孙悟空的正义行为。
2.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三、教学准备1.课文《孙悟空打妖怪》的教材。
2.教学PPT或图片资料。
3.班级孩子可能使用的角色扮演服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的几篇寓言故事,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
2. 学习故事内容•朗读《孙悟空打妖怪》这则寓言故事,让学生聆听并理解故事情节。
•同学们可以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 讨论寓意•引导学生讨论孙悟空的行为符合哪些道理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4. 生字词学习•通过图片或其他方式展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并默写。
5. 情节绘画•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绘制故事情节的简单图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 总结•结合全文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篇文字所要表达的主旨,并表达对故事的感悟。
五、板书设计•学习目标:理解《孙悟空打妖怪》故事情节,认读生字词。
•生字词:孙悟空、妖怪、打六、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并读《孙悟空打妖怪》故事一遍。
2.绘制《孙悟空打妖怪》故事情节图画。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情节绘画等方式中深入理解了故事内容,也增加了对寓言故事的认知。
但在引导学生讨论寓意环节需更加巧妙,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综合考虑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下节课可以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培养,通过故事中的正义行为引导学生感悟。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语文园地七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是通过“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认识8个生字。
“字词句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项“比一比,填一填”,是让学生区分形近字的练习;第二项“从下面词语中选择几个,展开想象说几句话”,打开学生想象力,训练发散思维的同时,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书写提示”,通过书写“床、左、居、包”4个字,了解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笔画书写规则。
“日积月累”,是让学生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儿歌《孙悟空打妖怪》,学生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体会故事的情趣,巩固学过的字词。
教学目标
1.认识“吵、胖”等8个生字,巩固“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2.通过比一比,填一填,区别形近字;展开想象,学习用上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3.学习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笔顺书写规则,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4.朗读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初步培养勤学好问的意识。
5.尝试用多种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读《孙悟空打妖怪》,感受儿童的生动有趣。
巩固学过的字词。
教学重点
1.通过字词句的运用,区分形近字,并能用熟知的词语学会说句子。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美观地书写“床、左、居、包”四个生字,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书写提示
1.课件展示生字,学生观察要写的生字。
2.我发现结构上的异同。
3.写一写。
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己练习书写。
4.展示评价。
第一关注书写规则,第二关注生字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总结: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书写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
左上包围的字的书写口诀是:外面撇长里出框。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半包围结构汉字的书写笔顺规则,而且要观察这类字的间架结构特点,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培养观察分析能力,举一反三能力,并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二、日积月累
1.比赛游戏形式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1)一比: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
(2)二比:和同桌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3)三比:指名领读。
2.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3.他们说的和我说的有什么不同?(意思相同,但是表达言简意赅)
4.尝试背诵。
练习背诵。
还可以评选“背诵小能手”。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设计意图】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和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将单调、乏味的名言积累换成比赛游戏,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和能力的目的。
三、和大人一起读
1.引出主题,激起兴趣。
教师:你们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你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吗?请你读一读。
2.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你们仔细看看图文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再跟老师念一念,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跟念时,教师加重末尾一字的发音,引导学生发现“咚、空”等字押韵的规律。
3.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从中体验活动中的快乐情绪。
教师通过打击乐节奏来逐步提高念儿歌的速度,增加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
学生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一边流利愉快地念儿歌。
4.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1)这首儿歌里你喜欢哪些人,不喜欢哪些人?说说你的理由。
(2)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设计恰当的表情和动作,看谁表演得最形象。
(3)指生到前面表演。
(4)老师打节奏,同学们一边读诗一边用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动作表演。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关于《西游记》故事的儿歌,通过朗读,让学生找到每一句儿歌结尾与下句句首的内容一致的结构特点,利用图文以及表情、动作等方法记忆儿歌内容,体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四、布置作业
把这首儿歌推荐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用快乐的形式朗读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