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照明(报批稿)
- 格式:pdf
- 大小:414.55 KB
- 文档页数:2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国重庆 400012)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越来越获得社会的青睐。
车站照明关系到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运营安全、运营成本等多个方面,在既要保证运营安全又要满足国家“节能”要求的背景下,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智能照明以其控制方式灵活多样、人性化的特点在近十年获得了飞速地发展。
本文根据轨道交通车站的特点,提出了车站对照明控制系统的要求,以对照明控制系统的要求为基线,分别对传统照明控制系统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进行了介绍和对比,提出了在当前资源短缺的形式下,智能照明应广泛推广。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站照明照明控制传统照明控制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节能轨道交通是以“安全运营为目的,良好服务为宗旨”开展工作,保证乘客安全、舒适、准点地到达是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的责任所在,地铁(轻轨)车站照明控制系统对乘车安全舒适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以地铁站为例,对轨道交通车站照明控制系统进行探讨。
1 地铁车站照明特点和分类1.1地铁车站照明基本特点地铁车站是位于地下的独立建筑物,与传统位于地面之上的建筑物不同(传统建筑物在考虑照明时必须考虑自然采光的情况),而地铁车站内部没有自然采光,灯具需要长时间开启。
因此,在对地铁站进行照明控制时,必须根据地铁站的这一特点进行合理设计。
1.2地铁车站运行时段分类根据客流量的不同,地铁车站大体分为停运、准运、低谷、平谷、高峰时段,各个时段对照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1.3地铁车站照明要求根据区域的不同,地铁车站正常照明分为2大区域,设备区照明和公共区照明(含出入口照明)。
设备区照明必须满足地铁站工作人员工作需求;公共区照明是要给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照明环境,使照明更加人性化。
通过合理的管理,在不同时段利用合理照度来满足地铁站的安全运营,使其照明用电达到安全性、经济性的目的。
1.4地铁车站照明控制地铁车站设备区一般采用传统照明控制方式进行控制,即通过安装于房间门口的翘板开关进行控制,房间较大的,可通过增加控制回路来达到节能的效果;地铁站设备房间只允许有权限的工作人员进入,基本可以做到人来开灯,人走灭灯的省电运行。
技术文件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照明管线改迁设计技术指引(试行稿)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12月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照明管线改迁设计技术指引一、设计依据1.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1.2、《LED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SJG22-2011)1.3 、相应现行国家、地方标准、规范及行业标准。
二、设计原则1) 道路照明改迁及设计根据主体施工阶段疏解道路、附属施工阶段疏解道路、恢复阶段道路情况分阶段进行。
2)主体及附属施工阶段照明改迁原则上利用现状路灯,现状无路灯或现状路灯不可用时可新建路灯;恢复阶段在疏解阶段改迁过的路灯全部拆除,并在恢复阶段根据道路等级按新建工程设计,未受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影响的现状路灯维持不变。
3) 照明改迁及设计满足各阶段道路功能照明需求,恢复阶段照明宜兼顾景观。
4)各阶段路灯原则上沿用现状供配电系统,涉及照明箱变及杆变的改迁纳入电力(20KV及以下)改迁范围中,箱变及杆变改迁原则上利用现状设备(有特殊要求的可作适当调整)。
5)恢复阶段道路路灯光源采用LED灯;临时阶段改造段两端光源(一端为LED灯,一端为钠灯)不一致路段按照LED路灯设计。
7)对于施工工期较紧张的地方,对处于原车行道(含临时疏解道路)下的新建管道回填材料宜采用石粉渣回填,而处于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及绿化带内的新管管道回填材料则采用原土。
8)拆除的现状路灯设备及管线,由业主与路灯管理部门协商处理。
9)为减少电压损失,同时减小电缆相零阻抗(以增大切断线路末端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灵敏度),路灯干线电缆采用YJHLV -1kV-4×35+1×25(16)mm2,人行道及绿化带下穿PVC管Φ70敷设,机动车道下穿Φ65热浸塑钢管敷设,埋深0.7米。
路灯管线应绕开树池入灯杆。
路灯座至灯具段的导线采用铜芯塑料护套线BVV-3×2.5mm2。
城轨地铁车辆的照明系统通用控制方案摘要:照明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传统系统之一,也是轨道交通车辆完成正常运行全过程的必需系统。
城轨地铁车辆的照明系统包括客室照明和外部照明两部分。
既有的城轨地铁车辆照明系统设计大多不尽相同。
以客室照明为例,客室照明包括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两部分,从电压制式来说包括AC 220 V和DC 110 V两种形式;从光源种类来说,包括传统荧光灯和LED光源;从供电方式来说,早期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为独立的光源和供电回路,而近几年多采用集中供电,应急工况下整体降照度的方式。
关键词:城轨地铁车辆;照明系统1客室照明1.1 系统架构1.1.1 照明监控单元照明监控单元LMU由独立的电子保险丝组成,可以检测每组输出的状态。
每组具有独立过载和短路保护,在短路或过载解除后都能实现自恢复供电输出。
单个电子保险丝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他组的正常输出。
1.1.2 照明控制单元照明控制单元SLCU将实时上报其内部组件的故障状态。
如果其中某个电源组件发生故障、照明输出通道发生故障或者环境光传感器发生故障。
TCMS可以立即获取故障信息(可选),从而根据故障信息进行检修。
1.1.3 照明供电单元每个客室设置2路照明供电输入,互为冗余地给PSU供电,将车辆的DC 110 V直流转换为DC 48 V的直流后给客室灯具供电。
各PSU均为独立的隔离型转换电源,PSU具有负载共享功能,保证并联的4个PSU输出电流保持基本一致。
PSU面板设置有2个状态指示灯,通过指示灯可以很直观地查看PSU工作状态。
PSU故障时会输出故障信号给SLCU。
如果出现一个PSU故障时,故障的PSU将会自动退出工作,不影响其他模块正常工作。
如果出现2个甚至3个PSU同时损坏时,SLCU系统将调低照明输出功率至少保证应急照明能有效投入。
1.2 照明控制客室照明控制主机对外的控制接口包括应急、开关灯控制、照度传感器、调光和故障上报。
客室照明可随着列车的激活自动开启,并可通过位于任意一个司机室操纵台的客室照明控制开关或TCMS控制通断。
长春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区间照明系统工程招标范围:1、招标条件长春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区间照明系统工程已具备招标条件,招标人为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资金来自企业自筹。
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选定施工单位。
2、项目概况 2.1项目名称:长春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区间照明系统工程 2.2招标内容:长春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区间照明系统工程,全线区间照明系统安装,具体详见技术标准和要求(用户需求书)。
2.3建设地点:吉林省长春市 2.4工期要求:2020年5月5日至2020年10月30日。
2.5质量标准:符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相关标准的合格工程。
2.6最高投标限价为725.0617万元。
计划开/竣工日期:2020-05-05 00:00:00.0至2020-10-30 00:00:00.0投标企业资质要求:投标单位资质应符合省市相关文件的规定及资质承包工程范围的要求,应具有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及以上资质,并具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
项目经理级别:二级及以上质量要求:合格招标文件领取时间:2020-03-19 09:00:00.0至2020-03-25 16:00:00.0每天9点至16点公休日节假日除外投标报名地点:长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受理部(长春市政务中心a区三楼第三开标室)招标联系人:张丽电话(略)报名截止日期:2020-03-25 16:00:00.0网上报名截止日期:公告说明: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投标单位应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资格;投标单位资质应符合省市相关文件的规定及资质承包工程范围的要求,应具有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及以上资质,并具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
3.2项目经理(注册建造师):须具有机电工程专业二级及以上注册建造师资格,近五年(2015年至2019年)具有类似项目业绩至少1项。
LED照明在轨道交通照明系统中的应用前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是人员密集度十分高的场所,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大。
特别是在地下车站,照明灯具是正常照明的唯一来源。
因此,稳定、可靠的照明是保证车站内乘客安全和舒适的必要条件,也是保障列车能够正常、有序、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
绿色照明是指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采用光效高、寿命长、安全且性能稳定的照明产品,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创造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经济、有益的环境并充分体现现代文明的照明。
目前,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传统照明,传统照明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为了积极响应低碳环保的理念并结合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自身的特点,北京轨道交通对车站进行了用led照明灯具代替现有类型灯具的改造试验。
LED的应用既能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又能很好地解决目前照明灯具所存在的问题。
1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照明的现状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目前采用的照明灯具类型有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等。
灯具种类繁多、功率较大,既不方便采购和维修,又不节能环保。
而且,这几种照明灯具的寿命基本都低于10 000 h,有的甚至低于5 000 h。
目前在用灯具的工作电压基本都来源于市电交流220 V,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内部照明配电的比较特殊,配电电压普遍偏高,致使灯具容易损坏,使用周期大大缩短。
以下是目前在用照明灯具所存在的问题。
(1)荧光灯。
显色性偏低,由于功率因素偏低,所以耗能较大。
(2)金属卤化物灯。
发光效率高、显色性能好且寿命长,但是点燃时间长,不易应用于应急照明光源。
(3)高压钠灯。
发光效率高、耗电少、寿命长、透雾能力强和不诱虫等优点,但是钠灯的照明持续性存在缺陷。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结构的特殊性,地下车站及区间的结构为全封闭式,车站照明灯具的需求量较大且照明时间较长;地上车站及区间的结构基本为半敞开式,所以,车站照明灯具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车站内粉尘较多且部分照明灯具长期暴露在外,严重影响了光源的发光效率和寿命周期。
一、外部照明系统1.照明系统构成照明系统分为车辆外部照明和车辆内部照明,外部照明包括〔远、近〕前照灯、尾灯和运行灯,外部照明布局参见图2-19。
车辆内部照明包括司机室照明和客室照明。
2.主要参数〔1〕前照灯前照灯又称为头灯,分远近光两种,属于汽车灯系列,其技术参数如下:①工作电压——12V②功率——55W③照度——在视觉清晰的天气情况下〔没有其他照明〕,离列车前端215米处选择“亮〞位时,照度应不小于2勒克斯〔包括在直线隧道内〕。
〔2〕尾灯尾灯为红色警示标志灯,用于向附近的车辆及人员告知本车的位置。
尾灯的技术参数如下:①正常工作电压——77V~137VDC②额定工作电压——110V③功率——8W④可见距离——应在距车辆215m远处清晰地看到标志灯〔视觉清晰的天气状况下〕,包括在直线隧道内。
图2-19 外部照明布局〔4〕运行灯运行灯用于指示运行灯技术参数如下:①工作电压——110V②功率——2W3. 外部照明应遵循的逻辑关系〔1〕如图2-19所示。
当列车停车待命〔DC110V低压电源仍工作〕时,每一端的标志灯和红色运行灯应亮。
在待命状态下,司机控制器调速手柄不动作。
〔2〕如图2-20所示,司机控制器方式/方向手柄在“向前〞位时,以下所列灯应亮:①列车前端的前照灯和白色运行灯亮。
②列车后端的标志灯和红色运行灯亮。
〔3〕如图2-21所示,司机控制器方式/方向手柄在“向后〞位时,以下所列灯应亮:①列车前端和后端的前照灯和白色运行灯亮;②列车前端和后端的标志灯和红色运行灯亮。
图2-20 蓄电池备用模式时外部照明激活列车时端部灯的根本设置自动实现:每端四个红色灯都变图2-21 列车牵引工况时外部照明显示前端: 驾驶端头灯(白色) 变亮(05E31 - E02, 05E32 - E02)。
ICSDB510100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 510100/T XXX—201X代替 DB 510100/T 083—2012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导向系统设计导则(报批稿)XXXX-XX-XX发布201X-01-01实施目次目次 (I)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 (2)5 导向标志的分类和载体 (5)6 地铁车站标志 (5)7 特殊线路及多线换乘车站、枢纽车站标志 (13)8 有轨电车车站标志 (14)9 车内标志 (14)10 材料 (15)11 技术要求 (15)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图形符号 (16)附录 B (规范性附录)线路色 (22)附录 C (资料性附录)站外导向标志设计形式 (25)附录 D (资料性附录)进出站流线标志版面 (27)附录 E (资料性附录)补充标志设计原则 (29)附录 F (资料性附录)标志的技术要求 (30)前言本标准代替DB 510100/T 083—2012《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导向系统设计导则》。
本标准与DB 510100/T 083—2012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根据GB 50157—2013,GB/T 10001.1—2012,GB/T 20501.1—2013的要求更新;——增加环线线路车站导向标志设置原则;——增加复杂换乘站导向标志设置原则;——增加车站旅游景点标志指引设置原则;——增加有轨电车标志设置原则;——增加列车内标志设置原则;——删除了标志版面设计的细化要求,如版面图形、文字尺寸、间隔等;——删除了二级信息的设置范围及设置数量要求;——删除了车站标志设置案例。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附录A、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D、E、F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中世纵横标识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照明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能源进口依懒性较强且逐年呈增加趋势,为了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节能、健康、环保、绿色、安全出行是近年来国家层面和当地政府一直所倡导的出行方式。
在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照明设备的重要性、分布点及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一阐述。
关键词:车站照明;轨道交通;消防照明;灯具;智能照明设施设备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设备,人流大、分布密集同时地下建筑较多,轨道交通运行、地下商业均离不开照明设施,特别是在地下车站,照明光源是地铁运营及乘客乘坐轨道交通出行照明的唯一来源。
一、城市轨道交通照明的分类1、按照使场合及用途分类可分为一般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过渡照明、导向标识照明、广告商业照明、区间照明、特低压安全照明。
2、按照等级分类应急照明为一类负荷设备,参与消防工作模式。
导向标识照明为二级负荷。
其余照明设备均为三类负荷。
二、照明设备配电要求照明设备的配电原则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以放射式为主的配电方式,站台、站厅公共区照明由变电所两段低压母线分别供电,对公共区照明灯具采用交叉配电,各带50%照明负荷。
三、各类照明的概述1、一般照明:车站在日常运营模式下开启一般照明,一般照明约占总照明的70%,满足日常乘客、车站工作人员作业情况下使用。
在车站发生消防事故情况时该类照明通过车站消防FAS进行切除,防止车站发生电气火灾、人员触电、设备二次受损,为消防设备电源降负荷等作用。
该类照明分布于车站站台、站厅、出入口、通道、设备区、设备房、出入口的区域。
2、应急照明(含疏散照明):应急照明俗称消防照明,在发生消防火灾情况下必须启用的重要设备,通常不低于正常照明照度的10%,为车站乘客疏导逃生、救灾人员进行现场救灾提供重要保障设备,供电方式通常采用双回路+EPS应急消防电源模式进行供电(如图1:EPS应急消防电源设备),根据现代消防安全相关要求该类设备在应急情况下连续供电应不小于90分钟。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LED照明光学参数研究LED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新一代照明灯具,其性能相比于荧光灯有较大的差别。
目前国内外没有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LED 照明标准。
对LED 光学参数进行研究,通过对LED 照明相关标准的分析,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特殊使用环境,制定适合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使用的LED 照明光学参数要求,对照度、相关色温、显色指数、色容差与色偏差和光生物安全性提出具体要求。
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LED 照明技术要求的制定提供参考。
标签: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发光二极管;光学参数0 引言发光二极管(LED)作为新一代的照明光源,其相较于荧光灯具有功率小、光效高、寿命长、不含汞等特点,正在逐渐开始取代荧光灯作为主要照明灯具使用。
目前在轨道交通车辆上仍普遍使用荧光灯,但是许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商开始在新车采购中选择使用LED 作为客室主要照明[1-2],同时也开始对既有车辆进行LED 改造[3-4]。
LED 光源在光学参数上与荧光灯有显著的区别,而光学参数的设计对车辆客室内的乘客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LED 光源光学参数的选择进行研究。
1 照度与照度均匀度照度是入射在包含该点的面元上的光通量与该面元面积之比,照度直接反映了照明的亮度,通常采用平均照度衡量规定平面上的照度。
照度均匀度为规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反映照度是否均匀。
目前国内外对于轨道交通车辆客室的照度与照度均匀度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各国的技术标准结合本国国情特点进行了规定。
欧洲标准EN 13272-2012《铁路应用—公共交通系统铁道车辆电气照明》对铁路车辆客室照度做出了详细的规定[5]。
该标准根据不同类型车辆进行了分类,分为干线普速列车和高速列车的照度要求以及其他列车的照度要求。
其中对于其他列车的要求应该与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要求最为接近,标准规定如表 1 所示。
EN 13272 对紧急照明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客室内紧急照明在地板面照度平均值不低于5 lx,照度均匀度为0.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