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站制度广播站的规章制度
- 格式:pdf
- 大小:509.73 KB
- 文档页数:41
广播站制度 广播站的规章制度
《鸿鹄之声》广播站规章制度 广播站是公司的宣传声带,为了更好地向公司职工们服务,
管理好广播站,现制定以下相关规章制度,共同营造出开心、友好的工作环境。
一、机构设置
广播站由站长负责,下设跟踪员若干名,编辑员若干名,播音员若干名。
1.站长:主管广播站的全面工作,协调内部工作的有序运行,调整有关人员的配置,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总结广播站的经
验和教训,搜集各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审核每期的广播稿件
及相关资料,对广播站的发展 起重要决策的作用。 2.跟踪员:负责对该小组成员播音工作的监督(稿件的准备、
播音时间的调配、播音效果等),并通知其播音时间(提前10分钟)。
3.编辑员:负责每期广播稿件的内容,提前一周将稿件交至
站长进行审核。 4.播音员:主要负责每天的播音,清晰自己每期负责的栏目
主题,提前熟悉稿件内容。 二、工作职责 1.凡广播站成员应遵守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广播站内部
各项规章制度,新成员入站前必须熟知广播站各项规章制度,广播站成员必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主动做好本职工作,无特
殊情况不得私自调动。 2.广播站会议无论大小,全体成员必须按时出席,有特殊原
因需提前请假,无故缺席者第一次给予批评,第二次给予警
告提醒,第三次给予解聘。 3.因特殊原因,播音与工作发生冲突不能按时播音时,必须
提前向站长请假,与跟踪员进行协商调配,做好节目安排。 4.禁止利用广播站之名处理私事,如有违反者视情节严重,
第一次给予批评教育,三次以上(含三次者)给予解聘。
5.工作人员分组值班,对自己的岗位负责,不得无故旷岗。 6.播音必须定时、定点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7.爱护广播器材,维护广播站环境的整洁。 8.不得在播音时间在广播站内闲谈打闹。
9.不得利用广播站宣传违纪、违法及不健康的思想。
10.广播站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会议出席要做相应出席记录。 11.以上各条,所有工作要员必须严格自觉遵守,如有违反者,
按广播站有关规定处理。 三、广播站内部管理条例
1.注意用电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2.准时上岗开播,不得无故提早或推迟,保证播音质量。 3.管好音像制品,防止丢失损坏。
4.播音员在广播时间,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执行操作规程,注意查看机器工作情况,及时切换节目,遵守广播站的
工作制度。 5.不得随意带非广播站人员进入播音室。
6.不得随意插播通知、启事,播送通知,须有站长签字批准。
7.广播站钥匙由主要负责人携带,不得随意外借他人或私自配用。
8.广播站主要负责人做好站内全面管理和服务工作。 9.广播站主要负责人可以对本站不负责的站员进行思想工作,
如屡教不改的,主要负责人可以申请对其换人。
四、播音守则 1.播音员要普通话标准、热情、亲切、大方、有责任心。
2.播音员要具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功底。 3.根据栏目,内容形式不同,播音员要以不同的方式,传递
给听众。
4.播音员必须在播音前一天左右熟悉节目内容并在开播前十分钟进入播音室,不能按时到位应事先向站长报告,安排人
替补。 5.爱护广播站设备和用品,不得利用广播站设备转录磁带,
不得私自挪用和占有,不得转借他人,违反规定,除追回原
物索赔外,还将追究当事人责任。 6.保持播音室安静、整洁,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播音室,每
次播音完后要将仪器关闭方可离开。 7.未经编辑处理的稿件,播音员不得擅自播出。
五、编辑守则 1.编辑应具有一定新闻敏锐性,在编辑稿件时,绝对防止出
现政治错误,如出现上述错误,视情况进行处理。
2.编辑采用稿件必须始终把质量摆在第一位,严禁徇私舞弊,编辑在编排节目时,把握以下四个标准:选材是否精当;格
调是否高雅;准备是否充分;节目是否口语化。 3.编辑必须提前将编本送到站长处审核批准,站长签字批准
的稿件才可播出。
六、广播宣传设备管理 1.广播站工作人员必须爱护站内各种设备,如电脑、麦克风
等。非工作需要,未经站长批准不得使用播音器材,一律不外借。
2.机器如有损坏,一般故障及时上报至总务,病情维修人员
进行维修,其余人员不得擅自拆卸。 3.机器使用按照相关使用规章制度进行,使用过程中,若发
现问题,应及时上报追踪员,并采取临时措施。 4.保持机器周围环境的整洁,使用完后,按使用制度用软布
罩住显示器及相关播音器材。
七、学习培训制度 1.播音员须定期学习播音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播音理论。
2.播音员播音前应掌握播音基础知识,在工作中要边学习边实践,逐渐提高播音技巧,不断提高播音水平。
3.播音员应学习播音基础知识,学习编辑技巧,以保证节目制作的质量。
4.定期开展相关学习培训活动,以提升播音人员综合素质水
平。 八、其他要求
1.工作总结 (1)编辑要针对每期节目回顾分析,每月互相交流一次情况,
相互促进,提高编写质量。
(2)播音员要经常征求听众意见,听取有益建议,互相听评,提高播音水平。
(3)广播站至少每周一次例会,讨论阶段性工作,会议由站长主持,专人负责记录。
(4)定期集中提出、讨论存在问题,总结、积累经验,提出解
决措施及方法。 (5)开会无故迟到10分钟以内者,予以会上点名批评,并进
行公开检讨。 (6)特殊情况不能出席会议者,须向站长或小组跟踪员请假。
(7)依上述条款每三个月交流一次情况,将意见、建议汇总,
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工作意见。 (8)每一年度结束,依上述条款进行全面总结,通过评奖创优,
表扬先进促进工作。 2.评优方案
(1)每季度评选“优秀播音员”奖项各一名,“先进个人”奖项若干名。奖项最终获得者广播站制度将会给予物资和精神
奖励,所获奖项最终列入该员工档案资料,奖项评取根据广
播站成员工作表现及其相关同事的综合评价进行评估考核。 (2)每年度评选“金牌主播” “最佳团队”等奖项,各一名。
(奖励制度同上) 附则:1、本制度的解释、修改权属于鸿星尔克集团《鸿鹄
之声》广播站。
2、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广播站制度 广播站的规章制度
黄石二十中广播站制度 广播站是校园宣传的喉舌,一切工作本着为学生服务为宗旨,
负责宣传校园文化、开拓学生视野等工作,作为学校宣传力量的重要部门,应有严格、有序的管理制度,以便有效地开
展各项工作。
(一)管理条例 1、热爱学校,关心学校文化建设;勤练习,努力提高业务
水平。 2、凡广播站成员应遵守广播站的组织纪律,以负责认真的
态度主动参与工作。
3、广播站的会议无论大小,全体成员必须按时参加,如有特殊原因,应提前向老师或站长请假。如无故缺席三次或迟
到五次者将作自动退出处理。 4、一切行动听指挥,顾全大局,无特殊情况,不得私自调
动节目的内容和时间。如有违反,将做严肃处理。
5、广播站工作人员必须爱护各种设备,维护广播室清洁卫生。非工作需要,未经同意,不得随便带非工作人员进入播音室。
6、各播音小组应经常保持联系,提出存在的问题,总结、积累经验,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 7、站长要经常留意广播播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遇重
大活动或重大节日,请及时准备,必要时可以试播。 8、不得利用广播室宣传违纪、违法的思想。
(二)播音员注意事项 1、值班同学在播音准备期间必须熟悉节目稿件的内容,保
证稿件的健康性、知识性、趣味性。对稿件中出现的不当用
词、用句,应及时修改。所有稿件必须经过老师、德育处审稿确定后才能播出。
2、播音时应合理运用背景音乐(背景音乐由版块主持人自备),播出时适当调低背景音乐声,提倡播放一些校园歌曲、
民歌、轻音乐等。
3、播音员要有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和较强的文章修改能力,如遇学校重大活动或重要节日,播音员应及时撰稿并播出相
关的专题节目。 4、在点歌节目中,注意点歌单中的用词、用句,如有不良
内容应不予广播站制度播出。
5、播音员在播音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好稿件和播音器材,保持播音记录(如稿件来源于我校学生,请写明作者姓名、
班级、文章题目等)。 二十中德体卫艺处 、团委
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分析 可持续
发展的资源基础
作者:申健
资源·产业 2003年05期 可持续发展是在为克服传统发展模式遭遇的现实危机而寻
求新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提出的,尽管它是人类目前最富远见、最合理的发展观念,但它在运用中却面临着理论和实践的多
重挑战和矛盾。比如,代际与代内公平、经济发展对于资源
环境的依赖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责任区分与能力运用等等矛盾。
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既要从经济和技术层面,又要从更广阔“非经济”背景和层面第一文库网上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
行综合的考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
际中出现的不和谐问题。其中,制度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非常大,而习惯和规则是制度的两项基本内涵;至于
道德伦理、哲学观念和发展观,既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习惯与规则形成的基础,又可以看成是非强制的制度安排,现代新
制度经济学更将类似于经济道德的意识形态看作是一种经
济资源。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似从道德、哲学观、发展观和经济体制等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内在机理。
1 伦理观念的重构——生态道德系统的建立 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当社会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逐渐懂得了合作比不合作好的道理时,道德就产生了。同时,道德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道德与经济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讲道德并不是不言利,正
是出于利益的考虑才有道德要求,因此,有的学者把道德看作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而要求牺牲自己一时利益的一种行为
规范”。 可持续发展首先面临的制约,来自于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人们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能否以“非零—和”代替“零—
和”的博弈模型,从而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从一定意义上讲,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确立一定的伦理规
范,去调节人类的经济活动。这就要求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新的道德伦理观基础上。因此,探讨
经济发展的理论和道德,呼唤新的伦理道德标准,建立一种
为人类持续发展而约束自己的新道德精神,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伦理道德是传统的伦理道德的放大和延伸,二者的分界和区别只是体现在涉及范围、内容和评判坐
标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合作博弈的复杂性等方面。如
果说,传统道德把凡是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就看成是道